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豪-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何厉害,杀了一茬盐贼,新的盐贼又会滋生出来,依旧会杀之不尽,除之不绝。”

    陈德行还在气那不公平的恩赏呢,本来还没什么心思去想盐务之事的,可现在听陈凯之这么一提醒,也开始犯难了。

    凯之说得很有道理啊,杀之不尽、除之不绝,这盐务本来和自己没关系,虽然油水丰厚,可若是这样放纵盐贼在金陵猖獗,也不是办法。

    陈德行便看着陈凯之道:“凯之认为该怎么办?”

    陈凯之想了想,才道:“殿下还记得当初学生在那贼窟里炼的精盐吗?”

    陈德行顿然眼睛一亮,道:“记得,那精盐可好了,不过这炼精盐和打击盐贼有什么关系?”

    陈凯之徐徐道:“殿下想想看,精盐的成本,其实并不高,只需进行一些加工而已,可是同等的价格,其口感和质量,却是私盐贩子所兜售的粗盐,不知要高多少倍,如此一来,若是精盐的价格与粗盐价格相当,谁还会买私盐贩子的盐呢?”

    “一旦如此,那私盐贩子手里的盐就卖不出去了,卖不出去,就不得不降价,可两种盐的差距实在太大了,这价格即便一跌再跌,依旧会是无人问津的,销量少了,价格跌了,原先十倍的利润,而今却只有两倍至三倍,却还需铤而走险,提着自己脑袋去贩盐,那么请问殿下,还会有多少人愿意贩卖私盐呢?”

    “与其殿下使用高压的手段去打击盐贩,倒不如直接釜底抽薪,殿下以为呢。”

    这些东西,其实陈德行听得也不甚懂,他不禁道:“意思是本王让盐场直接炼精盐?”

    陈凯之摇摇头道:“盐场是朝廷的,这是官盐,一旦让盐场来炼,秘方就极容易外泄,到时候就有可能掌握在私盐贩子的手里了,届时,官盐可以卖精盐,私盐贩子也可以卖,这不是长久之计,我看,学生不如就请殿下给学生一个方便,让学生招募人手来炼吧。”

    陈德行明白了,陈凯之这是希望自己给他足够的官盐配额。

    朝廷乃是盐铁专政,所以对于盐的生产、销售环节,都是进行了管控的。

    比如盐的生产,所有的盐场都是官府管理,而盐要出货,也绝不是什么人想要分销就可以分销的,这得需要盐引,分销商用盐引从盐场还到官盐,然后再进行销售,从中牟利。

    能得到盐引的盐商,大多都和盐务的官员关系匪浅,利润丰厚,绝不是寻常人可比。

    现在,陈凯之其实就是希望陈德行能够获得正式的盐引,从盐场买下粗盐,之后自己再进行精加工,再将精盐卖出去。

    陈凯之的计划中,他的身份,唯一和盐商不同的是,他多了一个精加工的工序。

    陈德行听罢,像是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的,带着得意之色,笑嘻嘻地道:“原来你这小子,也想挣银子。”

    陈凯之确实想要赚钱,因为他……太穷了,他倒是一本正经地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何况学生这样做,对殿下打击盐贩,也有莫大的好处,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何况同样的价格,学生能让这百姓吃上更好的盐,不也是做了一件好事吗?”

    陈德行一拍大腿道:“这个倒是好说,这盐场,是朝廷的,本王能做的,便是准你到盐场进官盐兜售,你要多少,便有多少,可价钱,却还需按官盐的价格来,否则本王就不好交代了。”

    这一点陈凯之当然明白,只是这时候,他却是摇摇头道:“进盐的不是学生。”

    “嗯?”

    陈凯之解释道:“学生是读书人,怎么可以去做盐商?不过学生会想办法与人合伙,到时再和殿下来商量。”

    这时代,商贾其实也不算是挤贱业,可读书人去做生意,说出去终究是不好听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陈凯之对此事还有些避讳,何况他的本业是读书,这一门生意,所费的资金不少,而且需要一些可靠的人手,没有足够的实力,这买卖是做不成的。

    陈凯之只能选择和人合作,采取入股的方式,现在陈凯之唯一做的,便是寻一个合伙人,只是谁有这个实力,又足够让自己放心呢?

    陈凯之和陈德行寒暄几句,心里一直都在想着合伙人这个问题,陈德行依旧对那份敕命耿耿于怀,反而是陈凯之想得更开,安慰了他几句,才告辞而出。

    郡王府的车马要将陈凯之送回家去,陈凯之走到半途,却是吩咐道:“烦请送我去荀家。”

    看来……眼下能合伙的,也只有荀家了!

    自己的未来泰山大人,看上去,倒是老实人,荀家家底殷实,这个生意,他们吃得下,再加上自己和荀家的关系,也是一种保证。

    等到了荀家门口,陈凯之向门房通报,那门房去回禀,很快便回来请了陈凯之去小厅。

    在这小厅里,陈凯之见着了荀游,可是……

    荀游的脸上居然又有淤青,看得陈凯之的眼睛都有些直了。

    卧槽……又挨揍了?

    “啊……凯之,你来了。这天色不早了,你来此,所为何事?”

    陈凯之一脸同情地看着荀游,尴尬道:“世叔的脸……”

    “摔的!”荀游凛然道:“近来多雨,路滑。”

    “啊……”陈凯之只得道:“是,是摔的。学生来此,其实是想和世伯商量一些事。”

    “什么事,但说无妨。”翁婿相见,总是不免会有一些尴尬,尤其是在一脸淤青的情况下。

    陈凯之吁了口气,便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第一百六十六章:人才啊(1更求月票)() 
其实陈凯之深信,荀家一定会愿意和他合作的,这倒不是因为对方对他无条件的信任。

    而因为天下谁都知道做盐商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可是想得到盐引,却是千难万难,陈凯之可以弄到盐引,其实就算他不对粗盐进行精加工,想要和陈凯之合作的人,怕也是如过江之鲫。

    荀游怎么会不明白盐的利润?他听罢之后,倒是显出了浓厚的兴趣,陈凯之的精盐加工,他没什么兴趣,可凯之能得到官盐的分销权,就已经足够保障利润了。

    荀游呷了口茶,便道:“你与郡王殿下私交甚厚?”

    陈凯之老实回答:“是,殿下是个敦厚之人,学生和他有些交情。”

    这一番话,等于是给了荀游一颗定心丸,荀游眼睛一亮,不由道:“这个生意,是稳赚不赔的,而且但凡是关系到了盐铁,利润都是丰厚无比,想要合伙,这个倒是容易,等老夫禀明拙荆,拙荆一定会同意的。”

    陈凯之再一次感到汗颜,其实他还真就是不想让未来岳母大人插手进来啊,那岳母大人就是属老虎的,不但荀游怕,就是陈凯之,其实多多少少也是有些心里阴影呢!

    现在听荀游开口就要去禀报,陈凯之再也忍不住道:“伯父,其实学生的意思是,这等小事,何须要禀明伯母呢?其实只要伯父出面就可以了。”

    “啊……”荀游身躯一震,吓得连忙左右张望,见方才奉茶的女婢似乎已经走远了,这才稍稍放下了一些心,良久才道:“这……很不妥吧。”

    你特么的逗我呀,大男人出去做点买卖,也不妥?还要再三请示的?

    陈凯之很是郁闷,却又不免同情荀游的处境,便循循善诱道:“伯父,你细细想想,只要伯父拿出一点钱来,再找几个可靠的人经营,其实并不难的,这生意利润不低,到时……”

    “一点钱?需要多少?”

    陈凯之想了想,道:“本金只怕要三百两银子上下,我们可以从小做起,所谓贪多嚼不烂……”

    话说一半,却见荀游龇牙,很直接地把手一摊:“三百两,这样多?老夫没有呀。”

    荀家家大业大,也算是这金陵数得出的大户人家了,陈凯之一副你特么的逗我的表情:“那么伯父手头有多少银子?学生说的是私房钱。”

    荀游愣了很久,才道:“昨儿拙荆给了我五十两银子置办一副头面,还余下四两五钱银子,不过这钱可不能动,否则拙荆问起,那就不好交代的。”

    陈凯之震撼了,特么的,你堂堂金陵大户荀家老爷,竟比我还穷?

    “贤侄,你为何踟蹰不语?”

    见陈凯之痴痴地坐着,像是呆了一样,荀游也看出了陈凯之的心思,便忙道:“家中大小事务,总要禀明了拙荆才放心,再者说了,贤侄啊,你怎可生出藏私钱的心思?你……”

    猛地,一个念头突的一闪而过,荀游想到了一个可能,顿时脸色骤变,甚至身躯下意识地打了个颤。

    不禁在心里说,凯之莫不是夫人派来试探自己的吧,啊……夫人历来诡计多端,深不可测啊,这……真是太有可能了,方才自己可有说错了什么话吗?

    他额上冒出了冷汗,仔细地回忆着方才的对话,仔细疏理了一遍,好像……没说错什么。

    不过……他心有戚戚焉,已是吓得再不敢松懈了,于是拍案而起,凛然正气地道:“贤侄,你怎可这样想?男子汉大丈夫,言行一致,藏私,这样的人,还算是人吗?猪狗不如啊,想一想,老夫就觉得可恶,贤侄,以后万万不可有这样的想法了,我们做人,需坦坦荡荡才好。”

    陈凯之一愣一愣地看他表演,猛地,陈凯之的脑中如电光火石一般,想到了那位未来岳母大人。

    做生意,还真是得找岳母!

    人才啊!

    陈凯之想想都觉得激动了,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合意的合伙人,可在此之前,他一直将老虎一般存在的岳母大人排除在外。

    他一直忽略了一个重点,这个合伙人,要有法子治下,保住制盐的秘密。这个秘密不需要保守一辈子,但是至少也需要几年的时间,让陈凯之的精盐先打开销路,并且在市场上建立起品牌效应,到时别人就算想要东施效颦,却也难以抗衡了。

    除此之外,还要能镇得住,得精明,办事能雷厉风行。

    未来岳父大人,唯一的优点就是老实,可老实有什么用?

    岳母大人就不同了,不需要看她有什么手段,只看这被治得服服帖帖的荀游,甚至这被她把持的荀家,这世上……还有什么是岳母大人罩不住的事吗?

    陈凯之淡淡一笑道:“噢,学生受教了,却是不知伯母在吗?”

    “在后园……”提到自己的妻子,荀游就心有余悸,一副期期艾艾的样子。

    陈凯之便请荀游让丫鬟将荀母请来,过不多时,荀母便领着几个丫头端庄肃穆地来了。

    见陈凯之在小厅里等,却是一笑,前些日子,还对陈凯之冷言冷语呢,可转眼之间,便如沐春风起来,她心疼地道:“凯之,外头天寒地冻的,你还四处跑,小小年纪,也不怕冻着,来,不必起来行礼了,坐着吧,颦儿,去斟茶给新姑爷吃。”

    新姑爷……

    这便是下了定论了。

    陈凯之道:“说来惭愧,小……”本想自称小侄,可陈凯之一想,却还是坦然地道:“小婿是有事……”

    “知道,知道,这事儿啊,也不算难,你既能牵上郡王府的门路,能弄到盐引,这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倒是你有良心,有这样的好事,却是寻到荀家来,此事,我哪有拒绝的道理?再者说了,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你的事,便是荀家的事,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呢,只是这炼盐,又是怎么回事呢?”

    卧槽……方才自己和荀游的对话,她竟一字不落的都知道?

    陈凯之顿感自己的后脊发凉,这岳母大人神了啊……

第一百六十七章:雷厉风行(2更求月票)() 
陈凯之不由自主地朝左右的几个女婢看去,这么看来,方才他和荀游的对话,都一字不漏的被人窃听去了?

    陈凯之不禁惊叹,这荀家上下,当真是可怕,滴水不漏,无孔不入,处处都是荀母的眼线和耳目,佩服,佩服啊。

    可换个方式去看,这怎么又不是荀母的能耐呢?

    既然将荀母请了来,陈凯之便将自己炼盐的想法说了出来。

    荀母用心地听完,沉思了片刻,便道:“你说能炼出好盐,工序还很简单,若是如此,这便是独门秘方啊,官盐其实是不愁卖的,不过若是盐炼的好,获利便是巨大,老身啊,有几个浅见,说出来,凯之你不要笑话。”

    说着,她坐定了,沉吟道:“其一,是秘方,真有这奇门秘术,那秘方便是重中之重了,过两日,你带那盐来,若果真是上等的盐,秘方就要小心了。要保住秘方,其一是匠人的身份,若是工序简单,就尽量的少招募匠人,招募的匠人,都得订下卖身契约,拿捏住了卖身契约,再将他的家人安置在其他的地方,好吃好喝的供着,平时看管得严厉一些,就可安心了。”

    “其二嘛,便是盐铺的选址,若是自己去单售,费时费力不说,还麻烦,其实大可以把招牌打出来,用较为低廉的价格转售给其他盐商,这样一来,也就不担心其他的盐商眼红使坏了。虽说凯之有郡王的关系在,可在这里,金陵的几大盐商,都是经营了许多代的,树大根深,与其与他们为敌,不如给他们一些利润,这对凯之,并不是坏事。”

    “这最后,才是最根本的问题,但凡是合伙做买卖的,便是兄弟都可能反目,既然决心要做,荀家这儿可以出本金,还可以出力,凯之的未来是考取功名,许多事,可能顾不上,那么就由老身来管吧,可这买卖怎么做,为了防止将来祸起萧墙之内,还是先说清楚才好,订立了契约,到时大家各自分账,谁也别想多拿少拿,牵涉到盐的买卖,可谓是一本万利,其实本金和人力,反而不算什么了,这盐是凯之的门路,凯之又有秘方,那么……便七三分账如何?凯之得七,荀家得三成出力的钱。”

    她一五一十,很有章法,第一条且不说了,使陈凯之心安了有一些;大陈朝允许蓄奴,大户人家买一些人口不算什么,用签了卖身契的人来负责生产,确实可以保守很多秘密。

    第二条却是陈凯之没有想到的,将来这些盐不走零售,而是与盐商们合作,委托他们分销,这确实是眼下最稳妥的办法了,可以想象,一旦精盐横空出世,多少盐商要生意惨淡,若是零售,想将这上游和下游的钱都挣了,那些树大根深的盐商,还不得和你拼了?让他们参与分销,分一杯羹,不但可以尽力不和人结怨,还可以建立一定的交情,陈凯之和荀家毕竟才刚入了金陵盐业的门,想要站稳脚跟,反而需要和大盐商们合作,得到他们的扶持。

    而最后这三七开的分红,陈凯之大抵也能接受,自己等于是靠着门路和秘方独得七成利润,陈凯之自己反而觉得多了,可细细一想,官盐的贩卖,可谓稳赚不赔的,最难的反而是取货的渠道,想必未来丈母娘正是清楚这一点,所以才如此吧。

    这未来丈母娘,果然是人才啊,直到这个时候,他终于明白,在荀家为何是荀母做主的了。

    陈凯之心中的一块大石也随之落定,有这未来丈母娘亲口承诺,由她亲自出面,依着她的精明和手段,此事已算是成功了一半。

    陈凯之忙点头道:“好,就这样办,过两日,学生就送盐来。”

    陈凯之心里明白,这等事,是断然不能拖的,方才和荀母的一番交谈,他已足见荀母是个雷厉风行之人,而自己堂堂男儿,当然也不能拖拖拉拉。

    他拜别之后,便开始在家中提炼精盐,这是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提炼起来也简单,其实就是去除掉粗盐中的杂质和微量元素而已,很简单的工序。当然,在这个时代,这已算是一个跨越了。

    足足鼓捣了半天,终于将其制成了盐水,而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将盐水晒干,使其凝结成结晶,陈凯之也就放下心来。

    当日夜里,想到自己终于有了一个副业,心里不禁有些感慨,自己穷惯了,其实倒不是不想挣钱,可陈凯之清楚,眼下还是以读书为主,因为读书取功名,比之任何副业都重要得多,他是穿越者,想要挣钱并不难,难就难在,能够躺着把钱挣了,而这官盐的副业,有荀家人帮忙,上头又有郡王在,自己除了起步之初需要操心,后面估计只等着分红就可以了。

    他终究渐渐平复了心情,在这月朗星稀的夜晚,又忍不住翻开了那本《文昌图》。

    诵读文昌图,已成了陈凯之的某种习惯,也成了陈凯之在夜里,孤寂一人时养成的兴趣。

    近几日,气息一直都在涌动,陈凯之感觉有一种欲要破茧重生,却又像是差了临门一脚的感觉。

    现在的自己,自读了这《文昌图》,气力有明显的增长,从前提个二三十斤重的水桶,尚且都气喘吁吁的,可现在,却是轻而易举,甚至陈凯之认为,即便五十斤,亦已不算难事。

    耳目和头脑,似乎都比从前更加敏捷了一些。

    这想必就是文昌图的功效吧,越是如此,陈凯之越是对这《文昌图》视若珍宝。

    他又一次诵读,在这寂寂长夜,越读,竟越觉得有滋味,足足读了一个时辰,猛地,体内的气息仿佛流转的愈发厉害了,只是这瓶颈,好像就在眼前,又好像……

    哎……

    陈凯之摇了摇头,将书合上,一股睡意袭来,只是在合书的那一刻,陈凯之突然产生了异样的感觉。

    现在他的耳朵,极为灵敏,正因为这灵敏,才发现了一点不同。

第一百六十八章:惊天秘密(3更求月票)() 
细细地看,这书的封面,是精心打制的,似乎里头是一层铁片,再在外蒙了一层不知什么皮,这皮不知用了什么工艺,乃至于数百年不腐。

    其实刨去这书中的内容,还有太祖高皇帝遗物,单单这书的本身,陈凯之便觉得这足以称得上是一件至宝了。

    无论是制作的工艺,还是所用的材料,能经过数百年的洗礼保留下来,就足以价值连城。

    而陈凯之所以察觉出异样,在于合书的声音。

    他凝神静气地重新将书翻开,接着轻轻将手一松,书重新合上,而后发出了噗……的轻响。

    这几乎微乎其微的声音,正常人是无法察觉的。

    可是陈凯之却能察觉出来,因为现在他的耳朵已比寻常人灵敏得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