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门在此时枝丫一声被大开了,一个宦官小心翼翼的探进了头,弓着身子静悄悄的走到了秦孝公的面前拱手,轻轻的说道:“禀君上,大良造到了,正在外候旨。”
闻言秦孝公的那双眼睛缓缓睁开,端坐的身子微微动了动,“快请——”
“是。”
宦官低着头缓缓退出。再接着商鞅迈着大步极快的走了进来,在秦孝公面前拱手行礼,“微臣,见过君上。”
“爱卿不必多礼。深夜招你前来,是寡人多有打扰了。”自看到商鞅的瞬间,秦孝公那有些疲惫的脸上就总是洋溢着一丝丝的微笑,“你我君臣数载,寡人之心爱卿当懂得,爱卿之才,寡人也知道。寡人不早就说了吗,私下里你我不必行君臣之礼。”
“微臣些君上厚爱,鞅之所以如此,乃是我王所作所为让鞅甘愿如此。”商鞅依旧保持着揖礼的姿势,那声音无比的恭敬。
面对如此商鞅,秦孝公也只是笑的更加开心,有大才不说,为人更是之礼,如此作风让人心理总有一种亲近的感觉。
缓缓的伸出手,秦孝公淡淡的示意:“坐下说吧。”
“谢君上。”
映着火光,君臣二人静静对坐,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个日月了。
当初的君年少轻狂,称霸之心暴露无遗。当初的臣亦是意气风发,自信满满只待识才之人。命运终究让二人走在了一起。铸造了今日之强秦。
今时今日再次对坐,多少感慨与心中无法诉说呢!
静静的看了一时,秦孝公尴尬的一笑,微微开口,那话语直入主题,道:“不久前依照爱卿所言,寡人安排在大梁的密探送回了消息,说事魏国不久前刚刚认命的大将军吴铭被一众朝臣弹劾,眼下已经被魏罂撤去了职位,在府中闭门思过呢。一开始平淡的声音从秦孝公的口中传出,逐渐的开始有些激动,那声音听的商鞅已然是心知肚明。
然商鞅并不道破,只是缓缓的抬眼看去,淡淡的问道:“吴铭此人着实有些手段,几日前臣听闻此人翻山越岭,夺得了韩国忻城,并且搅得韩国境内混乱不堪,随然韩国出兵伐魏可现在看来,并没有对魏国造成多大的损失韩国反倒是失去了冶铁重地忻城。那时起臣就令人盯了这吴铭一段时日,还在他归大梁的途中劫杀,只可惜那些个杀手一个未归,今日看来是死在了劫杀的路上。”
缓缓的,商鞅说出了几日前派人击杀吴铭的事情,这件事本是他私下行为,并未告知秦孝公,所以此时听出来这番话倒是让他多少有些惊讶。
转念一想,秦孝公的眉头赫然皱起,接下来的话音,半是回答半是询问,游移不定,“爱卿的意思是,想让寡人趁机杀了此人?”
闻言,商鞅缓缓拱手,却意味深长的道:“此人不除,当是我大秦东出的阻碍,不知道我王欲如何呢?”请: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眠夜()
“这,”听了商鞅的话语,秦孝公的神色有些迟疑,那双眼中的光芒游移不定。静静的思索片刻之后,他终于说了出来,“若是寡人想将其是为几有?又该当如何?”
一句话说出来,秦孝公屏住了呼吸,静静的望着商鞅,着他的回答。
“君上若是想,微臣倒可以一试。”片刻的思索之后,商鞅将身子重重的弓了下去,但那眉目之间却隐隐的透露着忧虑,“只是,观此人之才,来我秦国的可能并不大。”
“嗯?爱卿此言又是为何?”秦孝公猛问道。
“回君上的话,”静静的商鞅思索着眨了眨眼,淡淡说道:“此人治军的手段微臣并不知晓,但观其上任以来的作战方略,无不是险中求胜敌方不知他会如何用兵。以此开推断,鞅以为此人既然在这风口浪尖上侍魏,当可看出他的人生或与作战之道一样,险中求胜,如此一匹烈马,其若是不愿,只怕不是谁都可以驱使的。”
“听爱卿此说,倒也合理。只是如此人才若是能够加入我秦国,哟大秦当又多一强大屏障。爱卿方才说可以想办法一试,那就不妨试试,寡人可以允诺与他,若是来秦,寡人定亲自出函谷迎接,并册封为大将军,委以重任。”
“微臣谨遵君上所言。”商鞅淡淡的回应道。再接着他思索着,轻声道:“只是,此人若不能为我所用,微臣只好另使谋略,以除之了。”
“若真到那一步,也只能如此了,只是可惜了这么个将才。自古良禽择木而栖,不想这良禽有时候也是性子古怪,魏国已经是强弩之末,真是明珠暗投矣!”
宫殿中灯火通亮,不时有宦官运送着木炭等物用以取暖。不知不觉间君臣二人就已经是聊了一个时辰,也就在此时商鞅才辞退了秦孝公。
……
大梁的宫殿里。
魏惠王躺在卧榻之上辗转反侧,却是怎么都睡不着,身边伺候的妃子已经隐隐的有了一些睡意,那原本枕在魏惠王肩膀边上的头感受到魏惠王身子的移动竟是被猛然惊醒。
“君上这是怎么了?何以忧心忡忡的。”迷迷糊糊之中,那妃子竟是看到了魏惠王额头上隐隐的渗出了些许汗珠。
寝宫里的温度自然不低,可也高不到让人出汗的地步。
“嗨……寡人这一闭上眼睛,满脑子就是我魏国的江山啊!这些个朝臣,出了事不见有几个能干的,可却总是不让寡人心静啊。”长出了一口气,魏惠王索性也不睡了,双眼直视着卧榻的上方,若有所思。
“寡人刚才梦见卬儿在与赵人一战中不慎大败,赵国君臣挟胜利之威让寡人割让北地大小十余城的六百里土地与赵,同时还要求寡人奉还侵占不久的韩地忻城。寡人这心中自是恼怒这也就醒了过来。”
听闻此言,本不懂国事朝政的妃子也是一阵恼怒,宛若一只小猫一般依偎在魏惠王的身边,“这赵人胃口还真是不小,我魏国北部六百里疆土,良田沃野,如何能够让与他们呢。”
“谁说不是呢!赵国这般欺凌,寡人自是不愿,本想让人再征集兵马领军退敌,可不想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愿意站出来帮助寡人御敌的。寡人这才想到了吴铭,亲自前去府上寻他,可竟不想吴爱卿也生寡人的气,只留了一封指责寡人的信便离开了,次日寡人看着新征集的那些个年纪尚小的男子上战场浴血奋战,这心中真不是个滋味啊。”
寝宫里,灯火幽亮,勉强照耀着房间里的一切。
深夜自是幽静,外面也没有的响动,那妃子依偎在魏惠王的怀中再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的听着,听魏惠王缓缓的说着。
“你说,寡人真的错了吗?先君励精图治,我魏国雄霸中原数十载,寡人一心要强我魏国,南征北战为的不就是征服天下,好有脸面见先祖吗!可如今怎么就会到了这种局面!寡人这一生容易嘛——”
房间里依旧幽静不以。没有人回答,也似乎不用人回答,这本就是魏惠王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在诉说着自己的内心。
……
窗外,北风呼啸。也似乎这是注定了不安然的一夜。
韩国新郑。宽敞的宫殿里,太子韩康静静的蹲坐在下方的蒲团上,不知因为何故而感染了风寒的韩昭候在两个宦官的服侍下走进大殿,在主位上缓缓的坐了下来。
“儿臣,拜见君父。”待到韩昭候坐定,韩康起身走至大殿正中行礼。
“咳咳~”一阵略显剧烈的轻咳之后,韩昭候退去了两边宦官服侍的手,摆了摆衣袖,沉声道:“免礼吧。”
虽然年纪已经步入老迈,可此时的韩昭候与数日之前的相比,却仿若一下子老了很多。岁月当真是不饶人。
“谢君父。”韩康微微拱手,朗声回应之后缓缓地回到蒲团上坐下,再次拱手道:“君父身体不适,当早些歇息才是,不知这么晚了欲找儿臣何事?”
看着那突然老了十几岁的父亲,韩康的眉头不由得皱起,关怀备至。
“无妨,一把老骨头了,有一些病也是难免的。”摆了摆手,韩昭候侧着头似乎想咳,却是咳不出来,如此维持了好一会他才缓过神来,沙哑着声音道:“近几日寡人不再朝中,国中可有什么大事发生?”
“回君父的话,”经常一问,韩康的瞬间显得有些迟疑,那英俊的面容微微动容,脸色多了几分苍白的同时,无力的说道:“眼下的情况对与我韩国而言,还有什么大事小事吗?!”
那声音轻的仿若一个人自语。
韩昭候听闻也不由得一愣神!最后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寡人听闻,魏人趁机夺了我忻城,此事可为真?”
还算平淡的声音从韩昭候的口中一字一字的传了出来。
可落在韩康的耳中,却是让其不由的一怔,面色在那刹那间变得有些惊惧,慌乱的问道:“这?此事君父又是从何处听闻?”巨臀妖艳女星曝大尺度床照"!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人老;心不死()
“是寡人问你,此事可为真!咳咳~咳咳~”这一刻韩昭候显得有些急了,竟是捂着嘴,不住的干咳了起来。
伐魏失利一事本就让韩昭候格外的心痛,情绪低落,心情不好自然也就疾病缠身,几日下来新的病症没有减轻,旧的又一并复发,如今的韩昭候也不过是硬撑着罢了。
太子韩康也是看中了这一点,自从韩昭候在朝堂之上大发雷霆之后,暂理朝政的他也就将一些事情拦了下来,根本不让,也不敢让韩昭候知道这些事情,韩康生怕韩昭候一旦听了这些,会再引发什么其他症状,到时候加重病情,那实在非他所愿。
“寡人问你话呢?你为何不说。”正当韩康思索之时,韩昭候已经在衣袖中伸出了手,颤颤巍巍的指向了韩康。
“魏人的确趁我两国交战之际占领了我忻城!”说出此话的同时,韩康的头已经不自然的低了下去。
那清淡的声音传入韩昭候的耳中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口气喘不过来,直憋的韩昭候的两侧脸颊通红。
“咳咳咳~~”
又是一阵剧烈的轻咳之后,韩昭候终于是在两个宦官的不知所措之下大声责备了起来,“你个不孝子,如此大事,你又怎能瞒着寡人!你……你真是……”
那声音说道这里韩昭候又是猛地一阵轻咳,生生的打断了话音。最后的一句终究是没有说出来。
韩康低着头,微微抿着嘴,心痛之色弥漫在脸上却是一言不发。
“忻城乃我韩国冶铁重地,没了此处,你可知道这对我大韩是何意义……”好不容易缓过气来的韩昭候依旧是一顿责备。
太子也还是一言不发。不敢说,但更多的应该是不知道说些什么。
那伸出来指着韩康的手,颤颤巍巍,那声音不由的带着几分愠怒,“明日早朝,你立刻令人整军,趁着赵魏之战还没有结束之前,收回忻城。若是赵国也战败,我再想收回忻城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此时这坚毅的声音,更像是指令,容不得太子丝毫的反抗。
依旧是低着头,韩康只是微微拱了拱手,明明想要在自己父亲面前表现的他,此时说出来的话却是那么的没有底气,“此事儿臣……儿臣以另有打算,还请君父放心,忻城终究是我韩国的。”
这出口的话,那声音无比的清淡。或许此时的韩康也根本不会相信自己这么一句话,因为这本就是无奈之举。申不害虽然坐了保证,可谁又能真的保证什么呢!
睁大了眼睛静静的看着韩康,韩昭候没好气的道:“另有打算?你还能有什么打算,一但赵国也失利,魏国终有一天恢复元气,那时再收回忻城吗。你如此这般,如何能让寡人将我大韩的江山交付与你。”
那最后一句几乎是咆哮着吼出来的。看那神情,若不是韩昭候年岁以高,只怕整个人都要暴躁的跳起来。
韩康低着头,静坐不语。
“你倒是说啊!”几个沉重的呼吸之后韩昭候又一次伸手质问。
“禀君父,儿臣已经派人前去探查忻城守卫。眼下我韩国刚刚经历一战,近日来又多地下起了大雪,实在不易征兵。儿臣恳请君父再些时日,等过了这些天,查清楚忻城的情况之后再行发兵一事。”
韩康终于开口了。可却是劝慰之语。
不等他说完,韩昭候已经是气的嘶吼了起来,“你……寡人说了这么多,你还是部明白吗?再等下去错事了良机你如何能……”
那声音说道这里,韩昭候的面色陡然一阵通红,紧接着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对话。而这一咳起来竟是断断续续的没完没了。
“君上,息怒啊,您莫要急坏了身子。”两个宦官手忙脚乱的搀扶着,却不知如何是好。
太子韩康也在此时从蒲团上站了起来,焦急的喘了几口,他抿着嘴急走上前推开一个宦官道:“快,快去叫医师。”
这本不欢的谈话,就这么被生生的打断止住了。
一刹那的时间宫廷的灯火都被点亮,众多的宫女,宦官,医师忙的奔来走去。
……
次日的清晨,东方的天空刚刚有些微亮的时候,方城西门的道路上一匹快马飞至。
不多时,之前返回大军询问消息的那百夫长急匆匆的奔去城主府中。
此时的张猛正因为昨夜赵军的折腾而显得疲惫不堪,一只手撑着几案,整个人看起来昏昏欲睡
“将军,”那百夫长静静的走到张猛面前,拱手道。
听到声音张猛这才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回来了啊,怎么样,大将军可有什么说与本将的?”
此时的张猛赫然不知道大将军已经被换成了公子卬。那猛然惊醒的神色之中,密布着期待之色。
“新任大将军说我等务必守住方城一天,大军今天下午便可到达。”那百夫长沉声回应着。
一句话却是说的张猛脸色无比的沉重,“新任大将军?”
“是的!”那百夫长无奈的点了点头,缓缓的将一些事情说了出来,“属下听说朝堂之上以惠相国为首的一众朝臣弹劾将军滥用职权,擅离职守不顾我边城安慰,君上也就暂令公子卬为大将军,吴将军眼下正在府上禁闭!”
“公子卬为大将军?”说出这话的同时,张猛的两个眼睛已经是睁到了最大,“临战换将本就是兵家大忌,君上还令一个从未见过战场的公子上阵,这不是糊涂吗!”
许久无话。
就这么过了好一会,那百夫长才小声问道:“将军,那我们又当如何呢?”
“还能如何呢!”目光隐隐的有些呆泻,张猛只能哭笑一声,道:“听大将军令,守城。”
话落,他仿若自语,接着说道:“只是还守的住吗!将士们被赵军轮番折腾了一宿只怕根本无力守城,若是赵军在此时攻城我等必然无力抵抗了!”
“这可如何是好呢?”一脸急切的百夫长猛问道。
“先随本将上城楼看看吧!”的!
第一百二十七章 木里行()
此时此刻,城楼外的赵军早已经退去,只留下了外面满面的疮痍,到处都是燃烧后留下的柴火灰烬,原本潮湿的大地被昨夜的大火炙烤的已然干裂。
环顾四周,百日守城的兵卒无不是一副疲惫的脸庞,这其中应该是很多人都不曾休息过一刻,这清晨只怕是最困的时候了。看到张猛的到来大多数人也都是强打着精神,强撑着腰杆子站直了身子。
可同样困的张猛有如何不知道这些兵卒此时的心情呢?
从东侧的城门到西侧,张猛巡视了一圈,看遍的昨夜赵军所留下的足迹,那脸色说不出的复杂。
“还好,赵军没有在此时攻城若不然后果将不堪设想。”回过头,张猛看着身后脸色复杂的百夫长意味深长的说着。而那百夫长也似乎在此时才弄明白了张猛所言的事情,明白了城中兵卒为何都是那么的疲惫。
“传令下去斥候兵卒严密监视赵军的动向,一旦赵军进攻这里立刻来通知我。另外让城中的兵卒适当的休息,守城兵卒也多更换人手,尽可能让大家都休息会。若赵军还是如同昨夜那般只围不攻,那还是不要打扰大家了。只通知本将即可。”寒风卷起了城下的柴灰扬起了漫天的灰尘,城楼上张猛的声音缓缓的随风飘散。
……
此刻的相城里,昨夜前去骚扰的赵军已经在吃饱之后美美的睡了起来,比起还要时刻提防他们的魏军来说,这些个赵军不知道要幸福多少。
主营帐中赵雍喝下最后一口粥后也如同一个普通兵卒一般随意的抹了下嘴,随后他看像了一旁正在佩戴兵甲的赵原轻轻一笑:“今天就看将军你的了,本太子到是真想知道能不能折磨死方城里的魏军。但是懒得攻城了!”
“呵呵,只怕魏军若是知道太子此想,气也被气死了。请太子放心,本将这就去恶心恶心那些个魏军,我倒是想他们像个勇士能都出来一战。”一边将身边的佩剑整理了一下赵原笑呵呵的道。
“好了,快去吧,估摸着魏军的援军也快到了,你们要多多注意,可别出来差错。”看着一脸轻松的赵原,赵雍再次提醒了一句。
没一会营帐的帘门被掀开,甲胄整齐的赵原甩着红色的大氅从内迈着兴奋的脚步走了出来。
校场之上,除了留下来守城的数千兵卒之外,一万大军早已经集结好,随着赵原的一声令下,精气十足的一万赵军一路小跑,直奔向了方城方向。
……
日上三竿,温暖的阳光笼罩了整个大梁城,城门大开的时候,一辆驷马大车疾驰进了城门。马车在人穷中穿插而过,不多时便已经到来城中新兴起来的“风月楼”前停了下来。
尽管是清晨,但不得不说的是风月楼的名气着实够大,门前早已经是人群密集,大梁城中的各色富家公子纷纷坐着马车前来潇洒快活,比起城中其他清冷的地方而言,这里绝对是天上人间了。
驷马大车上,一人探出头头静静的看了看,许是因为四周的人过多所长并没有下车,而是吩咐车夫径直朝着后门而去。
风月楼的后门乃是围绕着风月楼好大一圈,在几座民房围绕着的一条之内,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卖东西的,除了两家民房的大门开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