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阴晋城楼上的一排守卫兵卒都在打着哈欠!白天的炽热让他们根本就睡不着觉,如今到了深夜,困意也就不自然的来了。
特别是此时清凉的风一吹。这简直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吹眠曲。
时间缓缓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兵卒开始打起了瞌睡。
但除了固定在这里守城的兵卒之外,城楼上还多了巡视的兵卒。
巡视的队伍分成两队,分不同的方向在整个城楼上来回巡视。
相比与城楼上原本就固守的兵卒而言,这些负责巡视的兵卒则要清醒很多。毕竟要不时的走动着。
随着一阵甲胄的响动声交错,两支巡视的队伍在西面的城楼上再次相遇。
“一切正常,看样子,今夜还是没有动静……”一队十人,偶尔的两队人手碰面的时候,负责带队的千人将会说两句什么。
“还是小心一些的好,”互望一眼的同时,另外一个千人将道:“大将军特意来交代过,这几天秦人很可能会攻城。”
“但愿不会吧,这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不过,秦人若真来,也刚好活动一翻,这段时间一直不曾杀人,倒也有些闷了……”
短暂的寒暄之后,两队巡视的兵卒又起了自己的职责。
此时此刻,除了阴晋的其余两座城池的情况与这里也差不多。基本上都是防卫慎严。
随着两队兵卒的分头走去,城楼上又一次了宁静。
城上的中央部位,一个恨不得将整个身体都依靠在城上的兵卒,仰起头、张着大嘴深深的打了个哈欠。
当他将头底下的瞬间,好像看到城下远处有一抹兵锋的亮光在晃动。
但那亮光仅仅一闪而逝,短暂的时间让那个兵卒甚至感觉到产生了幻觉,自语道:“可能是刚才看星星看得入神了吧……”
说完,他又大力的摇了摇头。
此时,在他两侧的兵卒也已经是昏昏欲睡,心思有一大半根本这守城之上了。
居安思危,或许这大半年来,这些兵卒实在是太过清闲,以至于整个人的战斗意志都有所消弱吧!
但就在这个兵卒胡思乱想的时候。
远处的城下却已经聚集起了整整四万的秦军。
虽然今夜不是特别的黑暗,甚至天上的星星还不少。可即使如此,在将近一里得距离外,秦军又是森森黑甲,不仔细的情况下也就真的难以看出什么。
可偏偏这个时候,城楼上的魏军大多被困意萦绕。心思有一半都被睡意带去。这种情况下,自然难以看出较远距离之外,悄悄集结的秦军。
一里之外,四万秦军已经全部集结完成。
“将士们,今夜便是我秦国彻底收回河西的大好时机,诸位皆是我秦国勇士,还望为我家国,浴血奋战,在所不惜”
人群的正前方,司马错的声音脱口而出。那么的明朗。一里之外,还不至于到刻意遮掩声音的地步。
“浴血奋战,在所不惜”
“浴血奋战,在所不惜”
“浴血奋战,在所不惜”
这一刻,兵卒的意志都燃烧了起来。战役盎然。
秦人,这个词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了秦国百姓的心中。只因为的商鞅的变法,鼓励耕战制度。
可以说,商鞅是第一个将一国之力用在军备一国之民有家国归属感的第一人。
秦国也是受到这种制度的第一个国家。
至于眼下的其他诸侯国,则是因为商鞅之法苛刻严厉,将秦国定位孤狼之国。
隔绝了秦国,自然而然的也就隔绝了商鞅的变法。所以各国的变法不同,实际上的作战体制也不同。
战场上,秦国男丁尽皆为兵,因为为兵的好处太多,所以他们骁勇善战,敢于真正的拼杀。哪怕是没有经历过战场的百姓,临时大战拼凑在一起。秦人的战斗力也一样强大。
因为他们的心中有秦国,有“国”这个概念。而其余各国的百姓则是若有若无。
实际上在战国这个乱世里,百姓的生活那是昏天黑地。眼下除了秦国鼓励耕战,不分贵贱,一切都以军功为主之外,其余各国并非如此。
所以百姓真的到了战场,秦人拼得是官职以及贵族的权利。
而其他各国的臣民则多的是被压迫,出于无奈,由此一来,秦人被称作虎狼之国也就不奇怪了。
随着那宣誓的声音扩散飘远,司马错便庄严的睁着大眼,下一刻他猛然抽出佩剑,转身直指阴晋城的方向:“进攻”
短短一里的距离。秦军在一口气冲锋之后便已经到了阴晋城下。
虽然兵卒奔走的响声早已经惊动了城楼上的魏军,可此时发现也早已经晚了。
不等猛然惊醒的魏军作出什么大的动作,秦军已经是一波箭雨朝着城楼上射来。
而此时,城中休息的一部分魏军才刚刚穿上甲胄抓起兵器,正在几个将领的催促下奔上城楼。
随着破空声响起,漫天的箭雨嗖嗖嗖的接连射下。刚刚还朦朦胧胧的兵卒慌忙之中竟然只记得抬头看天。
一个兵卒痴呆一般的看着箭矢朝着自己的脑袋垂直射下来,竟是茫然的不知道闪躲。
“你不想活了……”
边上的兵卒睁大了眼睛,奋力吼叫的同时,朝着那兵卒奔了过去。
可是人的脚步终究比不过箭矢的速度。不等他推开那被惊吓住的兵卒,箭矢已经直接穿透了他的头骨。将那兵卒的脑袋整个洞穿。
箭矢就硬生生的从他那前额头处,后出的刹那带出了脑浆,鲜血与脑浆的碎肉仿若在后脑处突然朝爆裂,日出飞溅。
那本想将同胞叫响的另外一个兵卒瞬间就身体一顿,下意识的往城上壁处靠拢,试图躲避一波接着一波的箭雨。
可就在他转身的瞬间,只听耳边一声呼啸传来,他下意识的转头躲避,但就在头颅扭动的那一刹那,箭矢贴着他的右侧耳根穿插而过,一抹鲜血飞溅而起,连带着的那兵卒的整个耳朵都被撕扯下来,抛飞在了半空。
接连的三波箭雨之后。云梯已经被搭上了原本城楼上被惊醒的魏军兵卒开始有序的反击。
但终究因为人数差距过大。守城魏军要么顾的了箭矢顾不了攀爬而上的秦军。要么是一个劲的投放巨石滚木,却根本无力再防御飞射来的箭矢。
短短片刻的时间,守城的魏军就已经倒下了数百人。
此时,城中的守备兵卒都已经来到了城上之上。但减去刚才的伤亡,选本就不多的两千余名守卫兵卒,此时也不过就剩下了一千五六百人的样子。
“晋鄙何在?”看了眼城下黑压压一片,气势激昂的四万秦军,负责守卫阴晋的骁将朝着两侧奋力的嘶吼着。
不多时,一个千人将装扮的人从远处穿梭,出现在了那骁将的面前:“末将在,将军有何吩咐?!”
大致看了眼脸上已经沾染上鲜血的晋鄙,那骁将没有丝毫犹豫的道:“你城中,立刻组织城中的六千百姓上城墙,人一起抵挡秦军的进攻……”
秦军的攻击太猛,又人多势众。仅仅依靠城中的两千守军根本不可能守住城池,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组织百姓一起共同抵御秦军的进攻。
第一百九十八章 内线()
晋鄙在守将的命令下开始在城中穿梭。
上百的兵卒开始疏散城中的老弱妇孺。剩余的将近四千的男丁被全部动员到城墙上御敌。
“快——动作快点——”
“你们,开东门迅速呆着老弱妇孺离开,金银财物能扔的就统统扔了吧,秦军势大。先带人离开这里——”
混乱的人群中,兵将们挥舞着手中的宝剑,急切的呼喊着。
城中的仓库被彻底打开,之前存放的各色兵器被男丁纷纷拿起,越来越多的人登上城墙抵挡秦军的进攻。
云梯上,先头的秦军已经攀爬到了云梯上部。
他们扔了不方便的长戈,伸手在怀中抽出了将近两只手臂长的青铜佩剑,锋利剑刃的光芒在星光下被秦军兵卒挥舞的硕硕闪光。
“冲啊——”
“杀光魏人——”
此起彼伏的喊杀声响起。轰隆的战鼓声响彻天地。
眼看着秦军就要登上城墙。一个魏军兵卒将守城的巨石举过头顶,狰狞着面孔一声怒吼,奋力将巨石扔下。
为首的秦军兵卒首当其冲,巨石在洗瞬间将那盔甲连同他的脑袋一并压扁,好似压榨果汁一般,那人头在洗瞬间爆裂,脑浆四溅。
弥漫的血腥气息中。
后方的秦军兵卒却是匆忙闪避,不顾危险的加速攀登,不等守城的魏军再差将手中巨石举起,那青铜长剑已经是刺入了那守军的腹部。
上攀的同时,那手用力将剑刃在守城兵卒的腹中几个反转,只见那守城兵卒的脸部一阵急剧痛苦的扭曲后,鲜血顺着那张大了的嘴巴奔流而出。
那一双眼睛,因为痛苦已经是向上反转,只留骇人的白。
两个秦军兵卒已经攀上城墙,但却被后面登上城楼协助守卫的男丁用长戈戳穿了心脏,戈刃抽出的瞬间带出了黑红的碎肉,跳动的心脏喷发出的血浆宛若后世的水柱。
“将军,”在安排百余名兵卒呆着城中妇孺东出之后,晋鄙便急匆匆的喘着粗气登上了城楼。
刚刚堵住的缺口处,守将正一脸惊容的盯着奋不顾身,只为登上城楼的秦国兵卒。
与以往的兵卒不同,这些人身体都要好大威猛不少,身上的兵器则同时配备着长戈或者其它的长兵器,除此之外,还有青铜剑,弓箭。这绝对不是以往秦军的装备。
“这是——仿照我魏国武卒的标准训练的新军?”只一眼,晋鄙的眼中同样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精光。
寻常兵卒都是单一的兵种,魏国之所以能够雄霸中原近百年,靠的是多能化的常备军,魏国武卒。
这是列国中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常备特种军,不但全年训练,而且还精通的兵器使用。
至于其余的兵卒,则大多是临时在国内征集的男丁,一有战事这些男丁则弃农为军,等战事结束,男丁们大多又解甲归田。
这在如今已经是列国的一大特色。
最先由秦国商鞅变法开始。
只不过秦人是全面的鼓励耕战,这种制度让秦国男丁看到了升官进嚼的希望。其余各国则大多学习了皮毛,只是战时征集男丁。
若是死了有抚恤金,至于战功,这跟普通百姓关系不大。
所以秦军作战应用。有凝聚力。
其余各国则是因为思想不同,反对商鞅之法,言明秦国律法太过苛刻。所以不愿意彻底的变法,只是学习人家的耕战。
这也是为什么秦国被列国称作虎狼之国的一个原因。
可即便如此,以往的秦军也都是兵种单一,除了即将退出战场的车兵之外。
步卒大多都是分剑盾兵,弓弩兵,以及手持长矛、长戈等兵器的兵种。
哪怕实力不强的韩国,也是有长弓兵方阵名扬天下。
但却只有魏国武卒几乎早了列国一百年开始组建多能的步卒。会的多不说,而且甲胄多是青铜重甲。
可如今这支攻城的秦军,竟然与魏国武卒那么的相似,零散也是多能的兵种。
秦人何时也组建了这么一支可以与魏武卒相比肩的兵种?
这一幕让晋鄙与那守将都是眉头轻簇,眼下的情况,守城的兵卒要想抵挡住这么一支数倍与自己的秦军,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两军的兵卒依旧在奋战。
但就在此时,城楼下方的三万余秦军赫然分出了两万名步卒,他们直接绕过阴晋城,直奔阴晋的后方,追击那些四处逃散的百姓而去。
“秦军这是?”晋鄙瞬间露出了狐疑的目光,“难不成,秦军想凭借屈屈两万兵卒攻破阴晋?”
“只怕是了——”那守将也拧着眉头说了一句。
因为此时实在看不出秦军还有其它的什么目的,战乱虽然给百姓带来的伤害巨大,可是一般情况下,各**队都不会允许滥杀平民。
因为那样会引起军队的愤怒。
可是秦军此时分兵出去。四周再没有其他秦军队伍出现的情况下,也就只能理解为秦军想要凭借剩余不足两万的兵力攻破阴晋。
若是四万秦军一起那守城的魏军还真就没有什么希望。
可若是只有不足两万的秦军,守城并不难。
突然撤军的一幕让年轻的晋鄙与那守将都不理解了。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空荡的城中,一支有着百人的小队正极速朝着西城门处靠拢。
等到了城门的瞬间,上百人却是对着奋力守卫城门的兵卒举起了兵器。
锋利的长矛从那些防卫城门的兵卒背后直接就插进了那些兵卒的身体中。
为首的一个百夫长着装的人更是一下子将长剑洞穿了两个人的身体。远远看去,三人站立的直线上,就像是人肉串成的肉串,鲜红的血还在顺着那伤口不住的低落。
紧紧片刻的功夫,城门下方的地面便已经聚集起了一片红色的血滩。
守城的魏军中,竟然出现了叛徒!城门被人在里面轻松的打开。外面早就等候的秦军半举着手中的兵器开始蜂蛹而入。
“杀……”
随之而起的喊杀生瞬间就弥漫了整个阴晋城的上空。
“何人看守城门,快放千斤闸阻挡秦军入城——”
城楼之上,守将已经奔向城门楼处,对着这里看守千斤闸的几个兵卒大喊大叫。
但此时此刻,无论那两个兵卒如何松动千斤闸,那闸门却始终无法放下。
“禀报将军,千斤闸失效了——”
城门被无声无息的破开,连一个来城楼上报信的人都没有,千斤闸又偏偏在此刻失去了效用。
这让那守将不由的开始乱想。
“妈的,是城内出了叛军。是他们杀了守城的兵卒,放秦军入城的!这千斤闸只怕也被他们做过手脚——”这句话,是匆忙赶过来的晋鄙说的。
这一刻,那守将的心彻底的凉了,秦军进城,凭借着不足两千的兵卒,以及眼下已经死伤不少,仅剩三千余人的男丁,根本就无法抵挡两万装备精良,作战勇猛的秦军。
“晋鄙——”这一刻,一种视死如归的豪情在那守将的身上爆发。
“属下在——”
“你速速想办法拼杀出去,直接找张猛将军,务必将这里的事情告知将军——”
“属下一定将消息传到张猛两军的耳中。”
河西的事暂时由张猛把持,这也是吴铭带领大军相王之前就已经说好的事情。
只要河西一出事,张猛便带着河东军营里剩余的两千兵卒与五峰山尚坊中的一万兵卒共同抵御秦人的进攻。
此时的阴晋守将知道,阴晋失守已经成了必定的结局,但却不能再失去少梁与临晋关,特别是临晋关,如果临晋关一失,那么魏国再想夺回河西也就不是那么的容易了。
因此那守将才让晋鄙奋力杀出去,务必将这里的情况告诉张猛。阴晋既然有秦人的内线,那最的临晋关呢?那里估计也有。
如果消息传不出去,临晋关内又真的有秦人的内线,今夜秦人很可能将河西三座城池全部攻陷。
两人商定的同时,秦军兵卒却已经占领了登上西面城墙的楼梯,上万的秦军兵卒蜂蛹了城门,开始顺着城墙边缘的楼梯攀登。
“带一些人绕道南门,从南门撤离——”见此情形,那守将一推晋鄙,朗声吩咐的同时,整个人已经冲向了交锋的最前线,举剑对着最先冲来的兵卒就是一阵砍杀。
洗瞬间,西城上拥挤的两个楼道口鲜血飞溅不止,痛苦的哀嚎声此起彼伏。
被刀剑削飞的碎**天横飞,时不时的更有呆着鲜血飞而起的整颗头颅。
片刻的功夫,血已经像是冲刷城墙的流水一般,顺着楼梯奔流而下,整个西城的内外都已经被鲜血染成了猩红。
晋鄙则在此时深深的看了眼那守将。随后一咬牙,对着身边的十几个兵卒道:“撤——”
甩手挥去手中脸上的猩红。
晋鄙知道,此时不是述说情长的时候,他们在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些正在浴血奋战的将士用生命换取的。
带着十数人绕过的在城墙上绕道南门,在数十秦军呼喊着扑来之前,他们已经策马奔出了南门。
剩余的守城兵卒在秦军的两面夹击之下紧紧持续了半个时辰。
当魏军最后的六七个兵卒聚集在一起的时候,那守将已经全然成了一个血人。
血从他的脸上开始一直流便了全身。那紧握着铜剑的手臂上,血液像水流一样滑落。
那都是敌人的血,秦人的血。
到了此时,胜负早已经分明。
最后登上城楼的秦军骁将最后看了一眼那面容狰狞的魏国守将。
抬手猛然一挥,围拢在四周的秦军兵卒,瞬间将手中举起的长矛齐齐刺出。
几乎是同一时间,不少于与四把长矛得到穿透了那魏军守将的身体。
以至于,在长枪刺穿身体的瞬间,两根肋骨都被硬生生捅出了他的体外。
……
临晋关的对岸。
从忻城运送矿石的五千兵卒在这里缓缓地停了下来,其中的四千兵卒被一个骁将带领着奔向了河西的临晋关。
与此同时,早就着河西动向的张猛也已经带着从尚坊出来的一万兵卒连夜赶往临晋关。
与此同时,一骑脱离了队伍,飞奔向了河东军营。
整个河东河西的大地上在今夜都弥漫上了大军奔腾的气息。
从阴晋赶出来的晋鄙足足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才赶到了临晋关。
此刻,的临晋关外已经是遍地逃奔的平民百姓。
秦军用手中的兵器不断的催促着百姓逃往临晋关。
这些个难民就像放牧在草原上的牛羊,秦人好似牧羊人一样的对着这些难民随意的抽打,与真正的放牧不同之处是,牛羊掉队主人会巡回牛羊。甚至是放慢速度。
而这些难民,一旦掉队面临的则是死亡。
马背上司马错阴沉着一张黝黑的脸庞,亲自指挥着阴晋城外分散出来的两万步卒驱赶四处逃荒的百姓。
在他的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