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汉-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白什么?”

    “公公的意思,只怕是想要你出面,来收拢人心。”

    “哦?”

    董俷诧异道:“该如何收拢?”

    “笨啊,自然是你出面,为他们去讨封赏啊。公公的心思,恐怕是担心你的麾下,都是桀骜之徒。投靠与你,固然是因为你的勇武之名,可若没有利益的牵扯,将来势必会对家族造成危害。所以公公设法收服了并州诸将,就是为了敲打他们。”

    董俷沉吟片刻,也想通了其中的奥妙。

    不禁笑道:“姐姐果然聪明,我想了这么半天都没想出结果,可你一下子就想到了。”

    说罢,又问:“姐姐以为,诸将当如何封赏?”

    蔡琰想了想回答:“大哥与你有结拜之情,而且先后曾担任下军校尉,北宫校尉,更在动荡时保证了北宫不失。他的勇武,已经为天下人所知,可向公公请求封侯。”

    “封侯?”

    “对,而且还不能小了,这样你对其他人的封赏,也就好办了。”

    董俷心想:大哥跟随我这么久了,而且更因为我,连嫂嫂都丧了命,理应封侯。

    想到这里,当下在书桌上铺开了奏章,写下了典韦的名字。

    该封做什么官职呢?

    董俷沉吟片刻,在典韦的名字后面,写下虢亭侯三字。这虢亭,位于司隶荥阳以南,是个极为富饶的地界。把典韦封为虢亭侯,倒也不算辱没他的勇武。而后又写下沙摩柯的名字,这是他三弟,典韦既然有了封赏,自然也不能忘记了沙沙。

    按照典韦的级别,董俷为沙摩柯求邵亭侯。

    这邵亭,则是位于王屋山脚下的一个小地方,也是属于京畿繁华之地。

    而后,又有麴义、庞德、张郃等人,一一记下功劳,而后命人载成册子送去大宅门。

    待一切事情都处理完毕,也已经是深夜时分。

    董俷躺在榻上,却没有半点睡意。翻来覆去的辗转,始终无法入睡。

    他这一折腾,却让蔡琰也睡不着了。天气很冷,小文姬就睡在旁边,屋子里还燃着火盆。

    “阿丑,有心事吗?”

    蔡琰披着锦袄,忍不住坐起来,轻声的询问。

    董俷也坐了起来,只穿着单衣就下了榻,在炭火盆旁边坐下,沉吟了许久,轻声道:“姐姐,我在想,等天亮了,我是不是应该去永安宫走一趟,看看弘农王。”

    蔡琰轻手轻脚的走下地,点上了灯。

    “想去,就去啊。”

    “可是,我该怎么去面对辨?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他是应该叫他皇上,还是应该称呼他做弘农王?虽然父亲废了他,可在我心里,他始终都还是皇上。”

    这的确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一个处理不好,会让辨陷入尴尬之中。

    蔡琰虽然聪慧,可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此事,只好陪着董俷枯坐,不知不觉,天已大亮。

    董俷最终还是决定去见辨!

    不管怎么说,君臣一场,辨对他不错,甚至可以用深信不疑四个字来形容。

    回来雒阳已经有些天了,如果不去看他的话,真说不过去。或者说,这雒阳城谁都可以不去看辨,唯有董俷不行。因为从某种程度而言,董俷就如同是辨的老师。

    如果连董俷都不去看望辨的话,那也未免太让人伤心。

    所以,天亮之后,董俷只带着董铁,骑上狮鬃兽,向皇宫而去。狮鬃兽的成熟,代表着象龙就要退出舞台。可说心里话,董俷真的不希望象龙就这么成为过去式。

    毕竟,那代表着一段回忆,代表着一段亲情,更代表着他成长的过程。

    正好典韦的战马死了,选了几匹马,典韦都觉得不合适。见象龙无事可做,典韦干脆把象龙要了过去。而沙摩柯的浑红马,也因为丹犀的到来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作为礼物,董俷把浑红马送给了麴义。

    对于这样的一个赠送,或者说是奖赏,令许多人都感到眼红。

    而麴义丝毫没有因为这是沙摩柯不要的马而不快,相反还显得非常开心。毕竟,整个西凉军中,也只有董卓和华雄配有这样的坐骑,对一个武将而言,这无疑是一种肯定。

    麴义在雒阳城外的表现,董俷听典韦和张郃讲述过。

    他知道麴义练兵很有一套,却没有想到居然有这样的本领。最令他感到惊奇的,还是吕布的军中有高顺这样一个奇才。演义中,对高顺的记述并不是很多,若不是白门楼表现出的那种忠烈刚硬,董俷也许根本无法记住这样一个人。麴义,默默无闻;高顺,声名不显;陈到,董俷也没有印象。一部演义,究竟埋没了多少真相?

    董俷已经不再坚信演义中的那些事情,也因此,对许多在演义中可能根本没有出现过的人,更加重视。就比如贺齐、还有卢植介绍的氏仪、法衍,相信都不简单。

    怀着复杂的心情,董俷来到了北宫。

    当值的将官,是班咫。一丝不苟的验明了董俷的腰牌,班咫这才放行通过。

    要说讲起来,班咫的行为也没有什么过分。可不知为什么,董俷总觉得他这样做,有点故意做戏的架势。好在他这会儿没心情计较,否则的话,定要好生训斥一番。

    永安宫占地不小,看门的小黄门,正是杨谦。

    又如何不认得董俷,杨谦连忙上前,恭恭敬敬的朝着董俷行礼。

    “皇弘农王在做什么?”

    董俷险些顺口就叫出皇上,不过马上就意识到了错误,随即改变称呼。杨谦是什么人,曾经跟随大将军何进,在十常侍身边当了多年的奸细,那眼光可是毒辣的很。

    眼睛不由得一亮,但神情还是非常的平静,仿佛没有听到董俷的口误。

    “王爷今早起来,正在里面练剑!”

    董俷点点头,迈步想要进去。可想了想,又收回了脚步,“请代为通禀,就说董俷求见。”

    “是!”

    杨谦算是看出来了董俷的心思。

    也许在他的心目中,里面的那一位,才是真正的皇上吧。说起来也奇怪,这位的老子,把里面那位从皇帝的位子上赶下来,可偏偏这位又好像不太认可这样的行动。

    在深宫中活了这么多年,杨谦有着自己的一套生存哲学。

    大风大浪经历的也算是不少,只是董俷这一个简单的举动,他却看到了一种希望。

    只要有这位在,说不定里面的那位,就还有希望。

    皇室当中,最讨厌的就是改换门庭。杨谦作为何进的人,自然要守在辨的身边。

    同时他也知道,就算是他改换门庭,又有多少人能看重他?

    杨谦身上,何进的烙印太深。汉帝协断断不会用他,更不要说董卓等人。那天,辨与何皇后的对话,他在门外听的真切。董家子说的不错,忍耐和希望,也许是人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杨谦伺候辨与何太后,从未有过懈怠。

    不一会儿,杨谦从里面出来,“王爷有请!”

    董俷点点头,迈步走进了永安宫。

    诺大的宫苑中,亭台楼榭,布置的非常雅致。那一池清泉,蒸腾着一股雾气,笼罩在永安宫中。四周是白皑皑的雪,看不到半点绿色,那雾气并没有增添韵味,相反却给这里多了一些空洞和寂寥,令人走在其中,忍不住心里生出了许多的感慨。

    “禳侯前来,是要取我母子的性命吗?”

    冷冰冰的声音传来,只见那池旁水榭中,一个白衣丽人正冷冷的看着董俷。

    她年纪大约在三旬出头,眼角有淡淡的鱼尾纹,可是却透着一种冷艳的端庄与华贵。

    那比之青涩少女的成熟风韵,确实令人心动。

    董俷一见这人,立刻紧走两步,叩首道:“臣北宫校尉董俷,见过太后!”

    何太后的脸色有些缓和。

    董俷若是自称什么虎贲中郎将之类的官衔,她或许会很不屑。但是董俷的这种称呼,却是从某种意义上表明:我的父亲虽然做了那件事,可是我,还是忠于辨。

    北宫校尉,是当年董俷和辨相识时的官职。

    此后和辨相处多年,始终都是北宫校尉,乃至于雍丘救驾时,也没有过变化。

    何太后的眼中寒冰有些融化,看着董俷,突然轻叹一声:“董卿,你来的晚了!”

    “臣,该死!”

    “辨总是对哀家说,你不会负他。虽然你父亲可哀家就想知道,辨错了没有?”

    “臣牢记当年在雍丘时的誓言:臣在一日,定不会伤害弘农王。”

    何太后轻轻的叹了口气,“有你这句话,哀家总算是放心了。弘农王在宫内练剑,你去找他吧这人情冷暖,哀家终于明白了。你是自弘农王迁入永安宫后的第一个客人,这份情意,哀家心领了。”

    说完,何太后扭头进了水榭。

    董俷恭敬的叩首,这才站起来,转身走进了永安宫的宫殿中。

    就看见辨正持宝剑,在大殿中练习。那剑法虽然很生涩,可看得出来,他很用功。

    至少在董俷这种行家的眼中,辨的剑法似乎比以前进步了。

    “皇上”

    董俷在外面,尚努力的克制。

    但是进了大殿,终于忍不住,呼唤了一声皇上。

    辨的动作猛然僵住了,宝剑铛的一声掉在地上,转身看去,努力的让自己平静。

    他笑着说:“董卿,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看我的。”

    那眼眶中饱含热泪,却又强忍着不让泪水留下来。辨站在原处,一动不动的看着董俷。

    辨,终于长大了!

    董俷也非常的激动,三步并作两步,压低声音道:“臣说过,此生绝不会负皇上。”

    辨也弯下腰,扶住了董俷的身子。

    “朕也说过,此生定不会负董卿!”

    二人目光相视,突然间,都笑了起来

    ————————

    一个下午,我总觉得凳子在晃,房子在晃。

    丫的又开始震后眩晕了?

    问别人,有的说是在晃,有的说没感觉,我现在都弄不清楚,究竟是幻觉,还是真的在摇晃了。

    早知道,就不这么早回来了,简直是受罪啊!,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49章 孺子心歹毒(三)() 
总体而言,公元188年,是纷乱的一年。

    在这一年当中,汉室江山的帝位三易其主,仅年号,就使用了四个,对于后世的历史学者,想必是造成了不少麻烦。

    从汉灵帝的中平,到少帝登基,更年号为光熹,而后又变为昭宁,短短十日,再次发生了变化。随着新帝刘协登基,在董卓等人的建议和倡导下,年号变更为初平。

    所谓初平,亦是一个讨口彩的说法。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天下太平的意思。其实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哪个不希望天下太平呢?不过,真真正正能做到天下太平的,恐怕也就是那么几个人而已。

    前十二,后十二,万马千军走关东。

    在初评元年正月的第一天,雒阳街头开始流传了这样的一个民谣。

    什么意思?反正是各有各的说法。最直白的解释,就是前汉有十二个皇帝,东汉又有十二个皇帝,差不多也到时候改朝换代了,这千军万马走关东,意指各大士族门阀。

    紧跟着又过了几天,又有新的民谣唱到:高密出皇帝,颍川有宰相

    那矛头,更是直指士人心目中的宗师,有三君之称的六经博士,郑玄。因为郑玄,就是北海高密人。

    颍川,更是士族门阀所集中的地方。天下士子,有半数以上曾在颍川求学,其含义可想而知。

    是谁传出了这样的民谣?

    无人知道

    只是如此一来,天下士子莫不感到惊恐万分。

    初平元年二月中,有六经博士郑玄自北海前来,与南宫外自缚请罪。董卓亲自为郑玄解缚,一派温和表情。二人于南宫门英雄楼内饮酒,好一番畅饮之后尽兴而归。

    此举,无疑令士人恐惧。

    而远在陈留的曹操,在接到这一消息之后,也是目瞪口呆。

    自从离开雒阳,回到老家之后,曹操预示到了一场大动荡即将到来,开始暗中准备。

    曹家在陈留,亦是大族。

    其父曹嵩,表字巨高,在黄巾之乱的时候就逃离了陈留,躲在徐州逍遥快活。这种行为,从某方面也表明了曹嵩的态度:我已经老了,接下来的事情,由曹操做主。

    理所当然的,曹操就成了曹家的家主。

    散尽陈留财物,结交当地名流。曹操先是从其本家夏侯氏族人中招揽来了夏侯敦、夏侯渊两个兄弟。

    这夏侯氏,甚至可以追溯夏禹时代,相传是周武王封夏禹后人为王,曾建立杞国。

    至西汉,又有汝阴侯夏侯婴出自夏侯氏,使得这夏侯一族,在陈留的地位极其崇高。曹操和夏侯氏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曾有人传言曹操的父亲曹嵩,就是出自夏侯氏中。当然这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楚,权且当作是个故事,听听也就罢了。

    因为曹嵩的确是过继到了曹节的膝下,但这并不代表,他出自夏侯。

    曹节尚有兄弟,按照姻亲的关系,就算是过继,也应该是从曹节兄弟中过继而来。

    当然,关于曹操的身世,和本书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我们也无需着墨太多。

    那夏侯敦此时已年过三十,正是春秋鼎盛的黄金年龄。此人身高八尺七寸,孔武有力。十四岁时曾因有人侮辱了他的老师,一怒之下就拔剑杀人,从此流落天下。

    适逢汉帝刘协登基,大赦天下。

    夏侯敦也回到了陈留家乡,听说曹操招兵买马,就前来投奔。

    胯下马,掌中枪,有万夫不挡之勇。曹操见夏侯敦来投,高兴的光着脚就跑出来迎接。

    而夏侯渊,和曹操更有一段过命的交情。

    曹操少年时曾犯了案,正是夏侯渊为他顶罪,后来是曹操将他救出。也正是因为这么一段往事,这二人的交情就不必赘述。所以,听说曹操需要人的时候,正在沛国效力的夏侯渊二话不说,弃官回到家乡,前来投奔曹操,令曹操无比的开心。

    不论是夏侯敦,还是夏侯渊,都颇通兵事。

    曹操把招募而来的家丁交给这二人打理,自己则专门游走四方,招揽亲随。

    说起来很运气,正好有青州人伊籍路过陈留,要前往荆州。二人相谈之后,伊籍干脆就留在了陈留,成为曹操的谋士。而后又经伊籍介绍,曹操准备前往颍川,拜见当地的一位名士。此人姓戏志,名才。据伊籍介绍,有经天纬地,鬼神莫测之本领。

    郑玄入京的时候,曹操正在去颍川的途中。

    听闻这消息,忍不住称赞道:“董卓麾下,当真是有诡谋之士,想必是那李儒的手笔。”

    伊籍轻轻点头,却又好奇的询问,“前些时候董卓请您入雒阳为官,主公为何推辞?”

    曹操沉吟片刻,长叹了一声。

    “非是我不愿去,实在是雒阳如今已经没有了我的位置。”

    “此话怎讲?”

    “党人争风,武人处高位,我现在去雒阳的话,那才是自寻死路。投靠那一边,都难有好处。倒不如守在陈留你看,我虽然没有去雒阳,不也得了奋武将军的头衔?董仲颍此人,有识人之明,却无用人之能,只怕今后这关东,真的要应了那句谶语。”

    万马千军走关东吗?

    伊籍轻声的念叨,突然苦笑一声道:“世道如此,我等还是要先求自保。”

    “正应如此子廉,前面是什么地方?”

    子廉,是曹操的本家兄弟,名叫曹洪。是个忠贞之士,不过却有点贪财的小毛病。

    如今曹洪,是曹操的护卫长。

    闻听曹操询问,他勒住了战马,扭头笑道:“主公,往前二十里,有一村落,名为许家村。”

    曹操当下点头,“既然如此,我们今晚就在许家村留宿。”

    ******

    与此同时,雒阳城内已经趋于平静。

    随着李儒率军抵达雒阳不久,并州大军也随之到达。不过,当三万并州军到达雒阳的时候,并州军的番号,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主将李通,本是江汝地区的人。

    因杀了本地大族陈鸽后,不得已流浪北方。

    后投靠了丁原,并以其才能,很快得到了丁原的信任。论武力,李通不如吕布,也只是和侯成、曹性在伯仲间。论治兵,他不如张辽,军事才能只能说过得去。

    但这个人性格刚直,认准了的事情,就不会改变。

    这一点深得丁原所爱,并很快的得到提升。如今是并州督军从事,被委以重任。

    张辽和李通交好,不想他送死。

    于是自告奋勇的前去说服,李通在思考三日之后,最终下定决心投降董卓。

    平白得了三万并州军,董卓自然是开心的不得了。当下任命李通为中郎将,统领羽林军左骑。张辽亦是中郎将,统领羽林军右骑。其他并州降将,也都有封赏。

    当然,属于董俷一支的人马,也得到了升迁。

    董俷由禳侯被封为轵侯,比之早先提升了一个级别。为光禄勋,吕布等人从理论上而言,都被董俷所节制。而吕布虽然只是虎贲中郎将,也被越级提升为温侯。

    轵县和温县,都是京畿司隶地区的富裕之地。

    李儒被封为林乡亭侯,典韦沙摩柯也皆为列侯。最出人意料的,还是蔡邕。临老了,却得了个波侯的爵位,和董俷平级。倒是种拂叔侄,没有什么升迁,只能为幕僚存在。

    如此,却已经分出了亲疏。

    李儒也在盯着种拂叔侄,等待着他们露出破绽。

    而种拂叔侄呢,却显得非常小心,始终没有表现出过火的行动。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不和雒阳的士人接触。有时候李儒就怀疑,他是不是过虑了?

    但怀疑是怀疑,还是要继续盯着对方。

    董俷呢,却把目光放在了袁府。蔡邕说,如果种拂真的是党人,那么必然会与袁隗联系。弄出废立这么大的手笔出来,党人所图谋的事情,自然也不会太小了。

    蔡邕说实话,还是对董卓很愤怒。

    但又有什么办法?事情已经出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