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汉-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鼻子一酸,董俷差一点落泪。

    紧紧的握住了黄劭的手,轻轻叹息道:“曾次,莫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语。你这一世的时间还长着呢,你还要为我效力还记不记得,我们当年在管城驿站相识的情形?你说过,要跟随我建立功业。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以后的日子,长着呢。”

    黄劭听了这话,不禁开心的笑了。

    “好好养病,等病好了,我把你接去汉安。小侄年纪也不小了,我准备把他送去太学,请先生们好好的教导。还有嫂子,从嫁给你就没有享过福,正好和你一起过过轻松的日子曾次,汉安城已经建好了,你应该去看看,可不比雒阳差那是咱爷们建起的城市,那是属于咱爷们的城。不住上些日子,你能不遗憾吗?”

    黄劭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如同梦呓般,轻声道:“咱自己的城,咱自己的城劭真想去好好的看上一眼。”

    不知不觉,黄劭睡着了。

    董俷深吸了一口气,站起来,为黄劭盖好了被子。

    转身对站在旁边,一个姿色普通的妇女轻声道:“嫂子,还请好好照看曾次,我出去一下别担心,曾次不会有事的,等过些日子他病好些,就带你们去汉安城。”

    那妇人,是黄劭到了张掖后娶来的女子,本是精绝人,嫁给黄劭后,随了黄劭的姓。

    在她身旁,有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儿,是黄劭的儿子,名叫黄荣。

    听了董俷的言语,黄氏感激的跪下,连连磕头。

    董俷叹了口气,又劝慰了两句之后,转身走出了卧房。

    门口,马真垂手站立。

    如今的马真,官拜太医中郎将,麾下有医护营,也是有实权的人物。各军出征,都必须配备医护兵。而配备给那个军什么样的医护兵,完全是马真的一句话。

    不在董俷的军中,很难体会到医护兵的用途。

    本来,若论医术的话,这太医中郎将,应该是由华佗担当。不过华佗不愿意出面,只担了个太医令,大部分时间是研究医术。此次黄劭重兵,董俷带了马真前来。

    马真的医术也就是比华佗差些许,而且对黄劭的病症,他更有权威。

    “曾次的病情”

    “主公,曾次这是积劳成疾,已经我虽然施了药,但能不能有效,却不好说。”

    马真也算是跟随董俷的老人了!

    黄劭在董俷心里是什么地位,他心里自然也清楚。

    脸上带着忧虑之色,“若是家师在的话,说不定还能有些办法。但还请主公恕罪。”

    这话语中,已经把意思表明了!

    董俷闭上了眼睛,面颊一阵剧烈的抽搐。

    是啊,张机若是在可问题在于,张机现在不是不在吗?就算张机还在武陵山,就算现在去请张机,黄劭能等到那个时候吗?董俷忍不住一声长叹,咬紧了牙关。

    “义权!”

    “小将在!”

    “立刻传我命令,让林乡亭侯派人与三爷联系,火速请张机张大人前来氐池医治。”

    “喏!”

    “元道,还请你多多费心,尽力保住曾次若是不成,我也不会怪你。反正,我们尽力就是。”

    “末将明白!”

    就在这时,前院传来了一阵骚乱声。

    董俷心情本就很压抑,忍不住大怒,压着声音道:“是什么人在前面喧哗?不知道曾次需安静调养吗?”

    王戎立刻转身出去,片刻之后,又了回来。

    “主公,戍县八百里加急,军师有急件送来。”

    急件?

    董俷一怔,这时候能有什么急件?

    他微微一蹙眉头,沉声道:“元道,你在这里照看曾次,我们过去看看,究竟是什么事,让军师八百里加急送来?”

    说着话,一只脚已经迈出了院落的门槛。,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58章 西域二三事(三)() 
李傕郭汜翻脸了!

    董俷不由得冷笑了起来

    演义里,李傕郭汜被人挑拨,最终反目成仇。一个是绑架皇帝,一个是囚禁大臣,把个汉室仅存的最后一丝脸面,给撕扯的干干净净,由此而拉开了三国争霸的序幕。

    已经记不清楚那个挑拨的人是谁,只是隐隐约约记得,和贾诩有关。

    不过现在,贾诩是在戍县,自然不太可能出手。那么,这个挑拨的人,又会是谁?

    这个念头在董俷的脑海中一闪即逝。

    他知道,曹操即将迎奉汉帝,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打下了他统一北方的最后一块基石。

    但这些事情和董俷还相距甚远,至少目前他是无力,也无心插手。

    贾诩在信中说:“李郭反目,定会让自兴平元年开始,四年来始终处于夹缝中的马腾得以喘息之机。同时长安对凉州所施加的压力,也将不复存在。马腾不会进攻三辅毕竟三辅之地,李郭虽然反目,可遇到外敌时,绝对会握手言和。二人之间的矛盾和仇恨还不够深,不够大马腾只要不是傻子,绝不会去激怒李郭。”

    字里行间的意思是说:马腾将会对河西四郡用兵。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很难分析出的结果。汉中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不取汉中,不夺三辅,那么就剩下河西四郡。马腾是武威人,有着非常浓重的故土情结。他想要统一凉州的话,就必须要夺回武威。马腾在武威还是有人望的,所以绝对不会放弃。

    董俷细目微闭,把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然后对那信使说道:“军师还有什么交代吗?”

    “军师只说,请主公尽早做出决断。”

    “那好,你告诉军师,就说西域进退,只在军师的筹谋之中,无需问我。汉安军各部人马,皆有军师调配。我过些日子再回去,在此之前,都护府由他做主就行。”

    “喏!”

    信使急匆匆的离去。

    可是在一旁的马峤却忍不住开口道:“大都督如此决断,是否轻率了些?”

    马峤自去年末被调至氐池,辅助黄劭屯田,展现出了极为出众的才能。在这一点上,黄劭曾多次写信给都护府,赞扬马峤的才能。只是马峤心里面,还没有承认董俷主公的身份。是什么原因,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不过做起事来,倒是尽心尽力。

    黄劭病倒的这些日子,也多亏了马峤,氐池各项事务才算得以有序的进行。

    董俷笑了笑,“信一个人,就不要去怀疑。我相信,军师一定可以把事情安排妥当。”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也许这位大都督所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意思。

    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坐在董俷的位子上,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

    不过,能被信任的感觉,一定非常好!

    马峤内心中,也不由得暗自羡慕起了贾诩。想必那贾诩听到这话,一定很开心吧。

    犹豫了片刻,马峤突然说:“大都督,听闻大都督所设乡学县学,不问出身皆可就学?”

    “正是如此!”

    “卑下在来西域的路上,曾经和广元讨论过这个问题。而后又在氐池亲眼见到,心中却有一疑问。这乡学和县学所教授的,完全不同。如果有品学兼优者,于乡学完成学业之后,想要继续求学,不知道又该如何来解决呢?您知道,有的学子家境优渥,却不足以继续求学。有的学子学业出众,却因一些原因,无法求学”

    马峤突然提出的这么一个问题,让董俷不禁愣住了。

    毕竟,这乡学县学才兴办了不到两年,马峤所说的这个问题,董俷还没有遇到过。

    远谋,绝非董俷所擅长!

    他最多是遇事解决事,走一步,能看到第二步就算不错。

    乡学三年,县学三年

    可是这之间的确是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如何将两学连接,甚至说是三学连接起来?

    所谓的第三学,就是由蔡邕、羊续、刘洪等人所兴办的太学。

    马峤的这个问题非常好!

    一下子把董俷给难住了。

    “伯良所说,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恩,恩,恩不如这样吧,我们考试。”

    马峤只是想试探一下,却不想董俷还真的给出了一个答案。

    “考试?”

    有道是,一脉通,脉脉通!

    随着‘考试’这两个字从董俷的口中吐出来,思绪突然间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了。

    上一世的记忆中,不是有考试这个说法吗?

    乡学、县学仔细想想,就好像是小学中学的概念一样。

    当然,这个时代的小学中学,不可能像后世教授的那种课程。但诸子百家之类的,也可以划分出等级。根据不同的程度,来设定教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随心所欲。

    恩,恩!

    这个考试,就是连接乡学和县学,乃至太学的关键。

    如果能够将三学完美的连接在一起,一条自古从未有过的教育体系,不就成形了?

    董俷当下滔滔不绝的讲述起他的构思。

    一条接着一条,从教材的设定,到如何学以致用等等等等,听得马峤是目瞪口呆。

    这种种的奇思妙想,却是闻所未闻啊!

    听得马峤忍不住连连点头,待董俷说完的时候,门口却传来了一阵掌声。

    掌声并不是很大,抬头看去,却见黄劭在黄氏的搀扶下,从门外走进了大厅内。

    “主公高明,主公实在是高明啊!”

    出生卑贱的黄劭,自然知道普通人求学的艰辛。董俷的这一番言语,却等于为天下求学的士子,打开了一条通路。当然,想要实施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教材,先生

    包括如何将三学连接,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可这世上,就是这个样子。当你有了思路,有了概念,有了方向,一切都不算难。

    黄劭跪下,浊泪横流,“劭为天下学子,谢主公的恩典!”

    而马峤也听出了端倪。

    如果三学真的能如董俷的设想所设立,那么原本垄断学识的学阀世家们,将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威胁眼前这个面目丑陋,心思却极为细腻的虎狼之将。

    也许,三学教授不出蔡邕羊续那样的大家。

    可这已经足够了相比之下,三学出来的人,恐怕是更有针对性,更加的专业化。

    马峤一直没有下定的决心,这时候也无法再犹豫了!

    只三学建立起来,董家的最后一个障碍,也将彻底的被扫清。

    如果现在还不投靠董俷的话,等将来三学兴起,再投靠恐怕就无法谋取什么利益。

    当下随着黄劭跪下来。

    “主公此举,大利天下,虽不是圣人,却胜似圣人。学生愿追随主公,效犬马之劳。”

    董俷有点懵了!

    怎么这话说的好好的,就突然认主公了呢?

    不过,内心里还是很高兴。

    等黄劭病好了,一定要接他回汉安休养。可是氐池是屯田重地,也需要有才能的人来接手。黄劭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费沃,一个是马峤。可是先前马峤一直不肯表态,董俷也不好说什么。而费沃虽有大才,可毕竟是一个人,如何分身两顾?

    深吸一口气,董俷笑着扶起了马峤和黄劭。

    “曾次,有伯良在,你应该能安心的随我回汉安了!”

    黄劭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病态的红润,连连点头,轻声道:“我放心了,放心了!”

    马峤说:“不过主公,三学之事,还需仔细筹谋。广元在这方面颇有研究,何不让他也参与其中。至于教材,可请伯喈先生和兴祖先生出面。主公不要告诉他们这三学合并的事情只需说明大概,请他们编纂就是。这是能名留青史的好事情,相信伯喈先生和兴祖先生,都不会拒绝。而且,两位先生出面,可振三学声名。”

    董俷想了想,马峤说的很有道理,当下点头答应。

    而马峤又说:“峤还有一件私事峤的家眷,如今尚在襄阳。那些田产倒不重要,可膝下有五子,却不能不让峤心中牵挂。不知主公可否派人,前往襄阳一趟?”

    董俷笑道:“这有何难?我会马上吩咐林乡亭侯处理此事。”

    说完了,董俷又让马峤黄劭坐下,随口似的询问道:“伯良,你年纪和我相差不多,居然有五个孩子了?多大了?”

    马峤放下了一件心事,也变得开朗许多。

    闻听董俷询问,当下回答道:“倒是让主公笑话了峤长子名良,年方九岁;次子名静,三子名季,四子名通,却是一胎三子,相差不过一个时辰,都才七岁。幼子名谡,却是个鬼机灵,年方六岁”

    董俷原本也只是随口一问,并没有放在心上。

    长子名良,那就是叫马良喽这个名字好像有些耳熟,但却想不起来这出处。

    居然是个三胞胎,马季哈,听上去好像后世的相声大师;马静、马通?很陌生。

    幼子名谡!

    马谡?

    董俷的眼睛顿时瞪大了!

    慢着慢着,马良、马谡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竟是马氏五常?”

    要说起来,董俷已经见过了许多名人,早已经麻木了。可这不经意中,居然发现眼前这人居然也是名人之老爹。还是有点忍不住,说出了六个字,又立刻闭上嘴巴。

    可这六个字,却让马峤吓了一跳。

    为什么呢?

    这古人啊,虽然有弱冠方有字的习俗。可很多时候,还是把这字按照族谱早早定下。

    按照马氏的族谱,马峤儿子的表字当中,当有‘常’这一子。

    又按照传统的伯、仲、叔、季、幼,所以早早的就订下了五个儿子的表字。一俟成人,就会赐予。

    这表字,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

    比如董卓兄弟三人,也是按照这规律而行。董擢叫伯颖,董卓要仲颍,董旻叫叔颖。

    这并没有什么奇怪,可董俷怎么知道,我儿子的表字里,有‘常’字?

    马峤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董俷也算是在这年代生活了许久,说漏了嘴之后,立刻就意识到了。有心解释一番,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索性也就不解释了,目光向黄劭看去,期盼他来解围。

    也算是跟随董俷久了!

    黄劭自然能领会董俷的意思,忙岔开了话题,“主公,小儿去了汉安的话,不要让他马上进太学。依我之见,还是让他先进乡学。将来能否有出息,看他自己的本事。”

    这一句话,却说的马峤心生惭愧。

    他原本是想要让孩子直接进太学,可看看人家老黄,再看看自己

    这话题一转开,也就忘记了刚才的事情。三人在书房中又说了很久,把这三学,渐渐的勾勒出了一个轮廓。董俷轻呼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算是了了一桩心事。,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59章 西域二三事(完)() 
常言道:沉默是金!

    董俷是自家事自家知,他有多少本事,心里清楚的很。

    黄劭的身体慢慢的好转起来,这是一个连马真都没有想到的奇迹。虽然还是会经常性的感到腹痛,而且痛起来的时候,就好像是穿肠破肚一样,可还是活过来了。

    原因?

    马真说不清楚。

    也许是那三学之事,让黄劭生了牵挂吧。

    不过在好的时候,黄劭就拉着马峤董俷,讨论三学的细节问题。

    怎么编教材,那教材改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让董俷是一个头两个大。大多数时候,他都保持沉默。不是矜持,却是因为他实在不知答案。

    上一世,老人们曾教导过:当你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时候,你就保持沉默。

    董俷就是这么做的!

    有趣的是,即便是他保持沉默,可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却会让黄劭马峤生出许多的灵感来。这也就越发的让马峤感到:自家主公,实在是高人行事,高深莫测啊!

    董俷,是哭笑不得

    黄劭的病情好转一些之后,随着董俷出发了。

    马峤继续留在氐池,打理屯田事宜之外,还担负了一个重任。那就是将他们所讨论出来的成果,尽快的系统归纳,以公文的形式,城堡戍县都护府,以进行商讨。

    反正已经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董俷是忙不迭的带着黄劭,赶赴汉安。

    此次去汉安城,一方面是为了让黄劭好好休息,另一方面还要向刘辨做个述职。

    当然了,这不是刘辨要求。

    相反,让董俷去汉安城,还是贾诩和李儒的建议。

    说穿了,就是面子问题。不管怎么说,董俷现在还是汉臣,面子上就要顾及圆满。

    ******

    汉安城,高六丈,面积丝毫不逊色于雒阳。

    作为刘辨的王治,自然不能等闲对待。虽然这个城市的人口目前还不足十万,可董俷相信,总有一天,这将会成为西域最繁华的王城,丝毫不逊色于雒阳的大城市。

    对于这一点,不仅仅是董俷相信,包括刘辨在内的,所有人都相信。

    汉安城完全是依照着雒阳的形式来兴建。

    马面围墙,青石大道。共有十二个城门,而其中最大的城门,就叫做戍门。连接戍门的街道,名叫玉大道。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却是为了纪念董俷的大姐,董玉。

    说起来这条玉大道,是有一番争论的。

    当初命名的时候,羊续是想要依照长安的主街,朱雀大街而命名,而蔡邕却是想要用雒阳的街道名称。反正一个人一个主意,老先生们都想要在这条街道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争论不休时,刘辨请教了母亲。

    何太后却拉着刘辨的手,“大王,其实街道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记住,这恢宏巨城是谁为我们打下来,谁为我们兴建起来的呢?”

    刘辨马上反应过来,“母后是说,要以董卿之名?”

    何太后摇头道:“不可如此一来,董卿定然会推辞不说,甚至还会产生不好的想法。大王,你马上就要成人了,有些事情,需要自己去琢磨。要让董卿感恩,还不能把他推倒风头浪尖上。毕竟,有董卿在,你才有重回中原的可能啊!”

    刘辨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