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汉-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抚摸着黄融的头,“融儿,我会命人接你母亲过来,你好好的留在长安。我会命人每个月给你母子拨出钱粮,老氐,你一会儿跟媛容去找一处房子,我会再安排仆人照顾曾次如我兄长,我一定会依照他的愿望,妥善的安排融儿,等过些日子,我会在这里开设乡学。到时候你继续进学,莫要弱了你爹爹的名头。”

    小孩子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单纯。

    黄劭曾不止一次的告诉黄融,董俷是他们一家人的主公,要听从他的吩咐。

    所以,黄融也没有拒绝,点头答应下来。至于黄劭的灵柩,自然无需去担心什么。

    蜀中有张氏与西域勾连,这件事法正就可以安排好。

    而且,董俷要在长安,为黄劭举办一次风风光光的葬礼,如此才能够心安一些。

    捧着那三学纪要,董俷坐在花园的凉亭中。

    所谓三学纪要,是黄劭临终前,根据董俷所说,经过和石韬等人反复商榷后,总结出的各种措施和规章。有已经开始执行的,也有后来补充,还未颁布的制度。

    其中对于乡学、县学、太学的课程,以及种种缺失,都做了详细的叙述。

    在三学纪要当中,黄劭建议取消太学,以郡学代替。原因是,太学皆以名士为主,所讲述的东西,与乡学和县学有很多不同,甚至在某些地方,是相冲突的。

    但是,太学不能撤销。

    因为在一段时间里,董俷还不能和世族发生正面的冲突,必须要以太学来安抚。

    而乡学、县学、郡学,这三学主要要面对的群体,是那些普通的百姓,寒门中求学无望的学子。这些人所需要掌握的,和太学所教授的,属于两个层面的学问。

    三学以实用为主!

    由三学出来的学子,未必是文采飞扬,未必是智谋出众。

    但只要给他们一个框架,他们就能够在这个框架中,非常完满的执行各种条令。

    这样一来,当三学学子充斥于各个部门的时候,董俷就可以举办科举。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就算天下士子对他进行全面的抵触,只要政策不变,依旧可以令各职能部门正常的运转。这个过程,也许会有点长,但对目前而言,最为妥善。

    以无声无息中,悄然的转变格局。

    黄劭没有贪图里面的功劳,哪一个主意是出自谁的脑袋,他都做了清楚的记录。

    同时,他设计出了三学晋升制,也就是当时董俷随口说的那个考试制度。

    黄劭认为,可以先行推行三学晋升制,就等同于把科举细化,微化。等将来正是推出科举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可以理解,并且接受制度的变化,更有好处。

    这一部三学纪要,共分为十二册,分门别类的进行的归纳。

    洋洋洒洒,共八万字,可以说是凝聚了黄劭一年来,所有的心血。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不足,也许是黄劭能力的问题,所以在他认为不足的地方,都留下了空缺,希望将来有人,能够在这个三学纪要的基础上,在来进一步的完善。

    董俷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着。

    天黑了,董铁在凉亭中掌上了四根牛油火烛,而董俷全无半点觉察。

    就好像是黄劭在他的面前,一个字一个字的念读一样,董俷的眼睛,却湿润了

    天亮了!

    太阳从东方升起,露水打湿了董俷的衣衫。

    他轻轻的合上了书卷,小心翼翼的把这十二册三学纪要包裹起来,而后站起了身。

    能得这样一个部曲,实在是他董西平的福分啊!

    董铁一直静静的在一旁守候,见董俷起身,他走上前来。

    “媛容,你说,老黄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我不知道,不过我猜想,老黄一定是觉得,主公能给他,还有更多人带来希望吧。”

    希望吗?

    董俷负手而立,在凉亭台阶边上,沉吟不语。

    他想了很多,从当年和黄劭第一次相遇,而后许多张面孔,接连浮现在眼前。

    唐周、贾诩、陈到

    活着的,死去的,他们来到了自己的身边,所要追求的,不正是那个听上去很缥缈,很虚无的‘希望’吗?而自己,大仇得报之后,这些日子来,却是太消极了些。

    怎么对得起黄劭这些为自己奉献了性命的人?怎么对得起那些忠心耿耿,跟随自己一起走南闯北,还在竭尽心智,筹谋策划的人?

    “小铁,我最近是不是很颓废?”

    “哦,这个嘛好像是有那么一点!”

    董俷转过身,脸上却带着灿烂的笑容。

    “我发誓,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颓废了我要让每一个跟随我的人,都能实现他们的希望。”

    董铁那张千年不露任何表情的死人脸,也笑了!

    这才是自家的主人,这才是那个令天下诸侯,为之闻名而丧胆的虎狼之将啊!

    董俷把三学纪要收好,走出了凉亭。

    “立刻命广元来书房见我,就说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他进行商议。”

    “喏!”

    ******

    汉帝刘协,在文武大臣的陪伴下,经过三日的斋戒,于许昌东郊,进行祭天大典。

    正是立春日,自周朝以来,就有天子东郊八里出迎春的习俗。

    自从到达了许昌之后,汉帝虽然依旧没有权柄,但是这日子,却似乎好过许多。

    曹操却没有随行迎春,而是在书房中,翻阅着那本由刘洪编撰出来的月令七十二集解一书,不时的轻轻点头,对里面一些虽粗俗,却颇有深意的字句暗自赞赏。

    忙里偷闲,眼见着对关中展开的战事已经筹谋得当,曹操的心情也很轻松。

    待惊蛰日到,冀州袁绍、汉中张鲁,将会分别出兵。想当初那董西平好大的一场谋划,竟然把自己给吓住了,接着卢植的死讯,忙不迭退出函谷关,端的可惜。

    这一次,总不可能被你再吓住吧。

    曹操想到这里,不免越发的志得意满。

    把手中的书卷扔到了一边,刚走出了书房,就看见荀攸郭嘉程昱三人,匆匆走来。

    “主公,大事不好了!”

    “出什么事了?”

    这三个人,再加上荀彧,可称得上是曹操手下的四大谋主。虽然相比之下,程昱略显弱了一些,却深得曹操的信任。三个人同时出现,而且神色匆匆,难道

    曹操心里生出一种不详的预兆。

    连忙把三人让进了书房里,分别落座之后,曹操这才问道:“奉孝,你们三位”

    荀攸开口说:“青蛇死了!”

    “什么?”

    曹操吃了一惊,下意识的说:“怎么回事?青蛇不是去徐州了吗?怎么就死了?”

    在曹操的麾下,有一支机密人马,名为盘蛇。

    为何叫做盘蛇呢?蛇儿善于隐藏,毒性猛烈,出必伤人。

    盘蛇,是曹操在当初关东大战结束后成立的人马。当时正好有史阿流浪至山阳,曹操深知此人的厉害,故而将史阿留下来,并且随后还成立了一支死士营。

    所谓的死士营,在成立之处,是专门负责刺杀之事。

    史阿本就精于此道,加上他和曹操的长子曹昂,有师徒之情分,自然也不会拒绝。

    同时,由于他当初在雒阳刺杀董卓失败,使得恩师王越多年经营的英雄楼彻底被摧毁。被杀死的人当中,不泛有史阿多年培养出的弟子,自然对董家极为仇恨。

    为了组建死士营,史阿可是下了功夫。

    不但自己亲自训练死士,还请了不少关东的豪侠剑客加盟,而对外却少有人知。

    后来,荀攸投到了曹操的麾下,接掌了死士营。

    荀攸是那种心思阴沉,智谋深远的主儿。接掌了死士营之后,就更名为盘蛇。

    营中死士,皆以蛇命名,不复真名存在。

    这盘蛇的性质,颇有些类似与董俷的闇部。同样包括了老弱妇孺,还有各种奇人异士。刺探,暗杀,潜伏等等手段。虽然其中的手段,在后世来看也许很幼稚,但是在这个时代而言,却已经是一个跨时代的存在,组织非常的高明。

    当然,不论是闇部还是盘蛇,都不可避免的有着当时人的时代特点。

    其实每个世族豪门,都存在这样的死士。比如演义里就曾经有这么一段,孙策杀了许贡,许贡的门人在刺杀孙策的时候,会告诉他,我们是为了谁谁谁杀你。

    死士,不泛有一种浪漫的英雄情怀。

    青蛇的任务是,以婢女的身份,随刘老夫人一同前往徐州,等待时机,刺杀刘备。

    关于这个计划,是经过了郭嘉等人策划后开始执行。

    曹操之所以敢和刘备讲和,其中也有这样的一个因素存在。

    可没想到

    “那刘老太如何了?”

    “死了!”

    曹操倒吸了一口凉气,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三人。

    “是谁做的?”

    荀攸将一张纸片递给了曹操,上面写着‘间,二十六’四个字,让曹操有些茫然。

    郭嘉轻声道:“史校尉带人在毗邻下邳的一个山谷中发现了尸体,所有人都死了根据史校尉的判断,所有人全部是中了一种药物,是被洒在烤肉上,当作调料下进去的。不过刘老太和青蛇,全部是死于这种经过特殊制造的弩箭上。”

    说着,郭嘉小心翼翼的将一支小弩,放在了桌上。

    “我们已经请子扬和文公看过,这是一种利用机关发射出来的小弩,力道强劲。不过他二人也说不清楚,这发射的原理,只是说如果这有这种机关,唯有出自西域。”

    “是董西平吗?”

    “正是!”

    荀攸说:“这‘间,二十六’,是青蛇临死前留下的信息。她似乎是想要提醒我们什么事情我和奉孝、仲德,反复的推论过,而最有可能的答案就是”

    “莫非是在我营中,有二十六个死间?”

    众人轻轻点头,却让曹操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如纸。

    郭嘉说:“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刘老太死了我们本是想要表现诚意,却不想出了这种事情。如此一来,刘备岂能善罢甘休,定然会和我们死拼。”

    曹操没有出声,显得格外沉默。

    这对他来说,无疑有一种巨大的挫折感。

    在这样的一个时候,出现这样的一件事,如果真的是董俷所为,其目的不言而喻。

    这边刚准备联合袁绍张鲁出兵关中,马上就发生了这件事。

    很明显

    特别是‘间,二十六’这几个字,更让他有一种崩溃的感觉。试想一下,我营中竟然有二十六个死间。那岂不是什么秘密都保不住,而且随时有性命之忧吗?

    以董俷所特产的精良武器,加上这些死间

    曹操轻声道:“能和刘备解释清楚吗?”

    “不好说!”

    程昱沉声道:“那刘备是个野心勃勃的主儿,但是死的毕竟是他的母亲,天晓得是怎样的反应。而且这件事瞒不久,我等必须要尽快和刘备解决这件事情,否则的话,势必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麻烦不过这样一来,只怕出兵之事,就要拖后了!”

    曹操狠狠的一拍桌子,“好一个董西平刘备那边,就由仲德你来负责解决吧。公达,当务之急我们要查出这二十六个奸细来,所有自西域,凉州,关中,朔方来的人,一个一个的给我盘查还有那个董曦,更要给我仔细的审问。”

    “喏!”

    曹操苦笑一声,轻轻的揉着太阳穴。

    董西平,你够狠。

    杀一个人,就迫的我不得不去改变计划,你可真不简单啊。

    不行,你让我不好过,我也不能让你好过了!曹操沉吟片刻,轻声道:“公达,你除了彻查此事之外,还要多放一些蛇儿入关中。几方面需要注意:董俷的将做营;董俷的用兵动向;董俷即将实行的种种规章制度还有,我估计董俷的手中,肯定有一支和盘蛇极为相似的力量,给我挖出来,否则太过于危险了。”

    “喏!”

    荀攸和程昱出去了,但是郭嘉却没有离开。

    “奉孝,还有什么事吗?”

    郭嘉微微一笑,“主公,嘉近来访得一位大贤,只不知道,主公是否有兴趣一见?”

    ——————————————————

    今日共两更,一万三千字。

    俺知道俺欠了很多的债,不过俺也在努力的偿还。

    要数量,也要有质量不是呵呵,俺没啥爆发的说法,不过也算是天天爆发吧,有推荐票的话,施舍两张好咩?,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80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儿() 
鲁肃鲁子敬!

    徐州临淮东城人,年二十五,曾师从六经博士郑玄,为人方正,善于言谈。

    此人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

    家境富庶,颇有钱粮,在徐扬两地,很有名气。陶谦曾数次想要请他,却被婉言拒绝。去年时,刘备强取徐州,鲁肃因不满此人的名声,所以举家迁至长社。

    曹操知道,郭嘉是个心气儿很高的人。

    整个许昌的谋臣之中,能被他看上眼儿的也就是那么一两个人,其他皆是差强人意。

    倒也不是说郭嘉的本领能有多么多么的厉害。

    他的长处在于谋划,能从各个方面进行完善,但是并不适合作为一个主帅存在。

    如果用后世的话,郭嘉是个参谋,而且是个极为老辣的参谋。

    这鲁肃能被郭嘉如此赞誉,想必是不会差了。

    曹操当下问道:“奉孝,我当如何辟他出山呢?”

    所谓的辟,就是征辟的意思。这也是在当时,选拔谋臣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手段。

    郭嘉却摇头道:“凡有才能者,多性情古怪。鲁肃此人,嘉观察良久,寡于玩饰,不喜俗物。而且性情高远,当不易辟之然此人极重情义,主公唯有亲自登门,与之结交后,当开诚布公,令其感动肺腑,再合以喜好,必可请之出山。”

    曹操不禁一蹙眉。

    这鲁肃,真的值得自己花这么大的功夫吗?

    要知道他自起家以来,只亲自请过两个人,一是已经故去的戏志才,还有就是郭嘉。

    而且听郭嘉的意思,想要请鲁肃出山,所有花费的心思,恐怕更多吧。

    郭嘉没有再开口劝说,只是微笑看着曹操,轻轻的摇曳着手中的折扇,等待回答。

    “这鲁肃,喜何物?”

    “此人酷爱读书,即便是骑在马上,也是手不释卷。主公不是刚备注了那孙武十三篇,何不以此为诱饵,请他观之。”

    曹操的确是备注了一部孙武十三篇,而且在原有的孙武十三篇基础上,还做了许多发展。这部书,在后世被称作孟德新书,是曹操极为得意的一部作品。

    想了想,曹操说:“我正欲请人评价,奉孝所言,却是一举两得。”

    这话语间的意思,也就是认可了郭嘉所说,决定好生谋划一番后,再请鲁肃出山。

    ******

    曹操如何请鲁肃出山,暂且放到一旁。

    却说西域汉安城中,蔡邕端坐于自家的花园里,看着满园盎然的春色,饮一觞酒,抚一下琴。琴音悠扬,犹如天籁般回荡在苍穹之中,一派自得其乐的样子。

    在他身旁,端坐一四旬宫装美妇人。

    云鬓高耸,凤头钗,一颗夜明珠镶嵌钗头上,圆润的光泽映衬粉靥,平添妩媚。

    “伯喈,你为何不愿随昭姬他们一同前往长安呢?”

    美妇人,正是西汉王刘辨的母亲,何太后。自汉灵帝刘宏死后,何太后寡居宫中,历经了许多的磨难。不过,那许多磨难却未曾令她容颜憔悴,却变得更加端庄秀丽。

    别看何太后出身屠家,但本身的素养并不差,甚至比许多徒有虚名的名士更家的出众。也难怪,能由一个屠家女,进入汉家宫廷,成为母仪天下的太后,可不仅仅是靠着她的脸蛋儿和身段儿。这里面所要求的东西,端的是一言无法道尽。

    自到了西域之后,太后倒是很惬意这西域的生活。

    虽然朔风猛烈,却没有那当年宫廷中的你争我夺,还有整日介的去提心吊胆。

    论辈分,蔡邕是刘宏的老师。

    但这并不能妨碍太后对蔡邕的好感。

    老儿在到了西域之后,生活也过的极为滋润。女儿有了个好归宿,女婿又很能干,唯一有所缺憾的,就是这西域之中,能和他谈天说地的人,着实是太少了。

    太后就是一个极好的听众。

    论学问的话,何太后和蔡邕那是一个天一个地。可是太后久在深宫,那察言观色,体贴说话的本领,岂能是普通人所能比拟?往往一句话,就能说到蔡邕的心坎上。别看蔡邕年纪大,好歹当年也是个美男子,如今依旧是面色红润,别有风度。

    这二人一个是有心,一个是无意

    反正那层纸只要不捅破,别人就说不得什么。

    西汉王马上就要摆驾往长安去了,蔡琰等人也都将随同刘辨,一同前往长安。

    但是蔡邕却不想回去了!

    听太后询问,他低声道:“回去作甚?我在这里过的何等逍遥,何必回去受那些人的白眼儿。卢老儿走了,元卓也病了昔日的老友,死的死,散的散,剩下的不是敌人,就是形同陌路,回去又有什么意思?呵呵,反而不如留在这里快活。”

    “那哀家”

    太后是想说:那哀家怎么办?

    可这话却显得有些太暧昧,到了嘴边就变成了,“那哀家的王儿,谁来指点呢?”

    “不是有兴祖在吗?”

    蔡邕喝了一口葡萄酒,沉吟了片刻,轻声道:“太后可是担心西平会对汉王不利?”

    何太后还真的是有这么一点想法。

    这年头,满天下的枭雄倍出。董俷如今虽然没什么,可是万一将来

    有蔡邕在,至少可以让董俷有些约束。卢植走了,蔡邕又不在,谁能压制董俷?

    蔡邕叹了口气,“太后,西平的性子,老臣还是了解的。他重情义,也知道轻重只是西汉王近来一段时间,似乎和那些僧人走的很近,只怕将来会有麻烦。”

    蔡邕所说的僧人,是指那些龟兹,还有来自贵霜国的僧人。

    其实,佛法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