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诸葛天下-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的事,诸葛亮还这么小,说起这些,却是理所当然,丝毫不见其害臊。

    张宁觉得不能再让诸葛亮这样口花花下去了,不然以假乱真,以后都没法再嫁人了。于是,张宁镇压住内心涛天的怒火,试图和诸葛亮讲一讲道理。

    “那个,这位公子,我们彼此素不相识,萍水相逢,其实我们并不熟,您能不能别胡说?污了我的清名,到时谁来负责,这种事,我们都太年幼,可负担不起。”

    张宁温声细语地劝诸葛亮,正如以前在安慰受伤的平民百姓一般,在张宁的眼里,诸葛亮和生病的人没什么区别,不同的是诸葛亮可能得了臆想症,这个张宁觉得完全没得治。

    张宁只能尽尽人事,试着让诸葛亮停下来,恢复正常,不然,场面真的太暧昧,太难堪了。

    诸葛亮却是死猪不怕开火烫,故意曲解张宁的意思,装疯卖傻地说道:

    “不熟?一回生,二回熟,相处久了,感情自然会慢慢升温,早晚都会熟的啦。胡说?我说的都是事实,我们情投意合,私定终身,我一定会对你负责的,谁要是敢污了宁儿的美名,我第一个饶不了,打得满地找牙为止。”

    诸葛亮是真的想对张宁负责,都顾不上脸面的事儿了,完全就是一个地痞流氓,打蛇随棍上的那种,不管张宁是怎么想的,诸葛亮就坚定一个理念:好女怕男缠。

    死缠烂打,久了,就粘住了。俘获一个女子的芳心,除了一见钟情,就是日久生情了。大多数女子都敌不过经过岁月沉淀的呵护,最终真心地爱上一个对自己好的男子。

    诸葛亮才不去理会世俗的眼光,世人的看法。想想,从前曹孟德雄韬伟略,也敌不过美人关。毕竟,以曹孟德的行为来看,很多人都觉得其是好色无度,过于风流。

    诸葛亮却认为恰恰相反,曹孟德是真性情中人,岂会为了区区女子而抛弃心中的大志,之所以显得好色,除了女子是真正的绝色之外,也很在乎联姻所带来的利益。

    这也是一条对的路,没有什么比联姻更能将彼此地利益捆绑在一起,当然若是在联姻之中,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又长得漂亮的女子,那是万里挑一,天幸眷属。

    “你这怎么油盐不进呀,都说了我们又不认识,怎么可能在一起,草率做决定,你放我走好不好?若是他日,你真心有意娶我,就亲自登门提亲,只要劝说家父同意,那到时再说。”

    张宁以退为进,准备用大姐姐的模式,哄骗诸葛亮,让诸葛亮放她们走,那样就天高任鸟飞,海阔从鱼游了,到时谁还会记得诸葛亮这个有臆想症的小屁孩吖。

    可惜,诸葛亮却不好糊弄,论心理年龄,诸葛亮当张宁的爷爷都绰绰有余,自然不会被张宁些许的话语蒙骗,从而将张宁这张好牌随意地扔掉。

    纵是不娶回家,待他日安抚,收服黄巾反贼一用,诸葛亮也不会放走张宁,哪怕充当人质,也是不错的选择。

    “走?宁儿想去哪呀?不管宁儿是为了什么而出现在青州临淄这里,但我相信这肯定是命运最好的安排。若是宁儿乃黄巾大军的统领,那您已经被我打败了,不然的话,那您也已经被我俘虏了。总之,千言万语,宁儿要永远待在我身边,走是走不了了。”

    “至于岳父大人那,宁儿就放心好了,我一定会办妥的。还请宁儿安心随行在我身边,一同和我返回泰山郡,面见家父家母。毕竟,丑媳妇总是要见公婆的,早晚的事嘛。”

    诸葛亮一幅‘我很为您着想’的样子,苦口婆心地劝说张宁安心待在他身边,话里话外也不嫌肉麻,反正就挑二人已是举案齐眉,夫唱妇随,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的状态围绕着说。

    张宁感觉就像对着一颗茅坑里的臭石头在说话,偏偏还奈何不了诸葛亮,张宁只好一改常态,准备换种面孔对待诸葛亮,让诸葛亮厌恶,从而放弃掳走她当‘压寨夫人’。

    “你是不是听不懂人话啊,我很野蛮的,会天天欺负你的,到时别整天哭鼻子,快放我走吧。到时我让手下送一些礼物给你,当作谢礼。”

    张宁恩威并施,磨拳跃跃欲试,仿佛诸葛亮还是不答应,就要揍诸葛亮一顿,相信以诸葛亮这么小的阅历,肯定经受不了诱惑,可惜,张宁还是失算了。

    “你就别想坏主意了,提早断了你那心思吧。我是不会放你走的,除非我们拜堂成亲,然后按礼节该回门了,才会放心让你回去的。至于其他,就忘了吧,没用的,还不如早早接受,和我培养培养感情来得实在。”

    诸葛亮不愿一直虚委与蛇,装疯卖傻,眼前的张宁也是冰雪聪明,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让张宁死了心,可能效果来得更好。

    毕竟,张宁对于自身的阶下囚身份已是早有预料,就不要再让张宁产生什么逃生的希望了,免得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我不会从了你的,你也早死了这条心。”

    “混蛋。”

    “淫贼。”

    “流氓。”

    “你这大坏蛋。”

    张宁再也忍不住了,不再去刻意压制体内充满洪荒之力的愤怒,也不保持冰山美女的仪表仪容了,开始肆意发泄,破口大骂诸葛亮。

    只不过,话语却显得就像是在打情骂俏。

迎周末推书() 
给帮过我的历史作者朋友推下书:

    漫客1的《将白》:这是一个穿越回古代做王爷的故事。

    多年以后,有人想给赵显一身黄袍,有人想给他一顶白帽子。

    赵显语气诚恳:我生来为启而鸣,奈何王冠将白?

    本书原名《白王》,只是名字被占了,跟将夜没有关系~

    水印江山的《回到明朝当学霸》:一个悲催的网络作家,失足落山,穿越大明朝,开始了逆袭的人生。。。。。。

    “虚拟商城系统,天字号95741,小呆为您服务!”

    “小呆,我需要m416,我需要98k,我需要统治大明朝,我要为所欲为。。。。。。”

    “对不起,您的等级太低,暂不支持这项服务!”

    “那我要航空母舰,我要统治大海,做那至高无上的海上霸主。。。。。。”

    “对不起,您的等级太低,暂不支持这项服务!”

    “那我。。。。。。我。。。。。。你直说,你有啥?”

    “宿主可以选择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歌舞小说、土豆辣椒。。。。。。。。”

    “小呆,你出来,咱俩好好聊聊!”

    “对不起,丑拒!”

    墨青空的《这个三国不正常》:当年曹操棒杀蹇图,真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一只偶然飞到灵帝熹平三年的小蝴蝶,却是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暴,扭转了车马的行驶轨迹。。。。。。

    天地不仁7的《三国双面人》:初来乍到就在长坂坡救了赵云,呃~是赵云救了他。被曹老板追着跑,还要被共济会这种东东刺杀,接着摔阿斗、平荆州、斗孙权。最后傲问苍天我的“霸道”谁能比!

    …………

    不一样的穿越者,不一样的穿越故事,古代人和现代人的合体=主角,精神和人格上的双重分裂,一个人走两条道路。是私心帝业,还是普济万民?人性明与暗的争斗,尽在《三国双面人》。

    最后还有自己的,求收藏求票票求订阅。

第121章 捡到一本书(一更)() 
毕竟,诸葛亮和张宁在邓茂眼里,都是小孩子嘛,打是情,骂是爱,最正常不过了。

    这是诸葛亮的地盘,他做主。不会有任何人能从这里放走张宁,除了诸葛亮。环顾四周,皆是诸葛亮一手培养起来的泰平军兵卒,自然不会有人愿意响应张宁的话语,从而搭救张宁逃出生天。

    张宁,骂了几句,自知也无济于事,但张宁发现骂出来之后,心中舒服畅快多了,以前总是做好事,很少骂过人,想不过骂人也能让内心感到念头通畅,身心愉快。

    张宁决定要尽兴地骂骂诸葛亮,不过,很快就骂不出来了,只因诸葛亮的一句话。

    “骂啊,骂啊,你就算骂破喉咙,也不会有人来救你的。”

    诸葛亮坏笑地告诉张宁。

    那眼神,就像几天未进食的猪,突然看到一颗好白菜一样;那感觉,就像当惯了书呆子的新郎,偶然被拉进青楼,看到花姑娘一般。

    令人难受,令人害怕。

    张宁就不敢继续骂了,其实也不是不敢,只是不愿让诸葛亮得逞罢了,张宁内心暗道:

    “说骂,就得骂么,还偏不骂了,本小姐骂够了,能拿我怎么样。”

    诸葛亮见张宁突然安静了下来,也就不再用言语刺激在爆发边缘的张宁了,生气的张宁也很耐看。

    也许是张角老来得女,呵护宠溺,张宁从小并没做过什么粗活,十指不沾阳春水,更是有幸能够读书识字,培养了书香气质,可说长得是肤白貌美,天生丽质。

    大汉的女子,十岁左右已算是有长开的迹象,能初步判断是否为美胚子。

    虽说诸葛亮并不是很在意外表,毕竟,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是事实,可诸葛亮也不仇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张宁的美,是一种不容玩弄,不可亵渎的美。明明只是粗衣麻布,却干净整齐,给张宁硬生生穿出了神圣的味道。

    女扮男装,将长发盘起,束之以针,张宁美轮美仑的绝色面貌更是一显无遗。

    惹张宁不开心的样子,就如逗一只雪白的家猫,诸葛亮是享受极了。

    看着眼前的张宁,诸葛亮是怎么看都觉得看不够。

    不过,诸葛亮也考虑到张宁既然混在黄巾大军之中,相信黄巾反贼这么多天没能攻下青州临淄,应该是存粮有限,甚至有可能根本就吃不饱。

    又遭遇了大汉王者之师,精锐军兵的击溃,奋力逃跑,就算不至于累倒生病,也大多精神不佳,心力疲倦。

    诸葛亮还是懂得怜香惜玉的,不愿再继续调戏下去,引张宁更加气极攻心。之前,已是过足了嘴瘾了。

    美人当前,还是要好好养起来,莫让佳人消瘦,美女郁结。常说,女子如水,就是这个道理,不要让女子操心太多,就能像活水一样,清澈冰凉。

    若是得不到温润静养,再美,再好看的女子也很快会变成昨日黄花,泯然众人矣。

    于是,诸葛亮准备让张宁先暂住军营休息,也好保护起来,虽说军中不可私藏女子,然而凡事有例外嘛。

    诸葛亮自然知道得变通,事急从权,况且张宁等人皆是女扮男装,没有近前细看,认真观察,还真不一定第一眼就能认出来,

    眼下,事不宜迟,也不耽误,诸葛亮向邓茂吩咐道:

    “邓将军,麻烦你负责安排宁儿安歇军营等的事务,一应起居饮食,不可克扣。尤其是要加强安全保护,若是万一,则唯你是问。”

    诸葛亮故意着重点明加强保护,有二个意思,一个是多派亲兵把守张宁的营帐,不要被人影响,或是认出来张宁等人是女的,引军法不容;第二是提醒邓茂,千万不要放跑了张宁,要是把人丢了,那可没得说的,怎么责罚都不为过。

    邓茂机灵过人,可不止只有二刷子蛮力气,知道自家主公是真的看上张宁了,准备在军营之中,来个‘金屋藏娇’。

    不过,邓茂也是心里欢喜,要是诸葛亮和张宁真的成了,张宁曾为黄巾太平道圣女,多少应该会念些旧情,以邓茂黄巾降将的身份,待在诸葛亮身边,也算是找到一棵可以试着倚靠的参天大树了。

    “末将遵命,必保圣女,哦不,主母毫发无伤,安全无虞,若有一丝闪失,自会提头来见。”

    邓茂知道随着张宁的加入,那么后面无论去哪,发生了什么事,只要力保张宁无伤不失,那功劳自不会少,简在主心嘛。

    “宁儿,我已安排邓茂带你们先下去歇息,有什么要求与吩咐,都可以向邓茂提,自会满足你等。还请先将就住下。”

    诸葛亮向张宁说明一下,避重就轻地将全部推给邓茂,其实,除了一些生活小事,真要有什么大要求,邓茂根本就不顶事,还不得巴巴地跑来请示诸葛亮。

    “来人,带宁儿先下去歇息,不可怠慢。若是侍候得不好,小心我重重地治你们的罪。”

    诸葛亮挥了挥手,示意手下将张宁请回军帐休息,猫哭老鼠,狐假虎威,一脸小人得志的模样,直把张宁看得气不打一处来,恨得咬牙牙。

    张宁真想上去踹诸葛亮几脚,好让这小破孩知道尊敬大姐姐的重要性,知道为什么夕阳这样红。

    张宁只能想想,就有军兵前来带路,毕恭毕敬地请她去军帐歇息,这些三大五粗的军兵糙汉,张宁并不想与之推推搡搡,打什么交道。

    更主要的是能去歇息,总好过面对花花肠子的诸葛亮,听诸葛亮讲话,不用三二句,就得脸红无比,完全不知所措。

    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完全就不适用,这样的诸葛亮不狠狠地揍一顿,是不会长记性的。

    张宁求之不得,先暂避诸葛亮,于是快步急跟军兵离去。

    脚下生风,步履急促,却是浑然不觉在行走中,从怀里掉了一样东西。

    一直目送张宁离去的诸葛亮,突然看到有东西掉在地上,一开始以为是张宁的香囊或银袋,正想又有理由与借口再去接近张宁,骚扰一番。

    走近一捡,原来,却是一本书。

第122章 哇!真的是秘籍(二更)() 
诸葛亮走近拾起了那本书,实在是十分好奇,张宁还真和其他女子不同,不爱红妆,且随身带着一本书,这在众多的女子之中,非常罕见,颇有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刻的感觉。

    单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张宁不是粗脂俗粉的女子可相比的,若不是自身爱好,很难想像会带着一本书,毕竟这年头,书籍大多是用竹简书写,极难携带,更别提是纸绢之类的书了。

    诸葛亮将地上的书拿起,双手捧近一看,不由感叹,这书怕不是什么寻常物,书色略微泛黄,可看出年代极其久远,用手轻轻一摸,材质细润,似纸非纸,似绢非绢,极像牛皮,然而却触之光滑无比,入手温凉冰润,犹如握玉在手,藏冰在怀。

    诸葛亮更加好奇这书是何物,莫非是什么古时圣人或大贤所书写的珍贵孤本,难道真是一本世所不传的秘籍?

    诸葛亮认真地将那书的封面仔细端详,发现书上清晰无比,分明赫赫地写着:

    “太平经”

    嘶!

    诸葛亮看到‘太平经’这三个字,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先前就从部属薛悌和高堂隆处得知,那张角之所以拥有救死扶伤,书符解难的能力,全赖偶然相遇南华仙人,一身本领全靠仙人所赠经书的《太平要术》中钻研领悟得来。

    如今,看到张宁掉在地上的一本书,上面竟然写着《太平经》,与太平道、《太平要术》有所关联,诸葛亮就知此书必牵连极广,事关重大。

    纵是如此,诸葛亮也不属于怕事的,既然捡到了,自然要大饱眼福一番,好好读读这《太平经》的内容,看是否开卷有益,都写些什么,居然能令张角聚拢人心快速无比。

    诸葛亮开始正色起来,准备翻开来看看,于是,诸葛亮将书拿在手里,健步如飞,快步走回属于自己的军帐。

    诸葛亮吩咐看守的亲兵点上油灯后,就屏退了左右,并要求任何人不得打扰。诸葛亮此时需要聚精会神地看看这本《太平经》是什么来头。

    自从重生以来,哪怕是跟着蔡邕治经读史,诸葛亮都没这么用心专注过,最主要是的是那些内容对诸葛亮来说,已算是有基础,有底蕴,学起来自然不难。

    然而,对待《太平经》这一类的书籍,诸葛亮接触得极少,除了一本《奇门遁甲》之外,可说是没有。《奇门遁甲》还是诸葛亮在水镜山庄,磨着水镜先生司马徽好久,缠了好多年学到了很多知识,最终才攻破难题,得到的。

    纵是如此,《奇门遁甲》都帮了诸葛亮建立不少大功。比如,敌军闻名丧胆的诸葛弩,差点困死东吴都督陆逊的八卦阵,以及蜀国引为自豪的后勤利器木牛流马,这些都曾得益于《奇门遁甲》的启发,梳理了发明制造的思路。

    当然,也是多亏了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所在家族掌握了不少的墨子秘技,二相结合,各取所长,方让这些可谓是神物现世。

    现在,又一本极可能与《奇门遁甲》相类似的书籍,出现在诸葛亮的眼前,说不眼红,说不在乎,那统统都是骗人的。此时的诸葛亮双眼就充满了渴望,渴望了解、精读这本《太平经》。

    哪怕,只能学习到一些皮毛,诸葛亮都会感到满足。毕竟,自从先秦焚书坑儒之后,知识的汲取更加难得,作为知识的容器、载体书籍,也十分珍贵。

    非大富大贵,生活优渥之家,可能根本就没一本藏书,就算有些许藏书,也是属于儒家之类的简单经义,莫谈是其他诸子百家的智慧所书的经籍了。

    古人之先见,千头万绪,汇于一脑,再精炼细捡,最终化为一本本书籍,可惜没能流传下来,造福百姓,化成孤本,流落世间。

    诸葛亮隐隐感觉手中的《太平经》就是类似于珍藏孤本,必能从中学到一些重要技巧。

    于是,诸葛亮翻开了《太平经》首页。

    迎面而来的,不是书里的大字,而是一股扑鼻的清香,军旅路途风餐露宿,读书自然没能像在家的时候先焚香沐浴,养精蓄锐。

    然而,这清香却更强于诸葛亮以前在府里读书时,所焚之香,令人瞬间就头脑清醒,精神倍佳,兼之心情愉悦,仿佛提前沉浸于经书里的世界。

    《太平经》首页上写着:

    “奉天法道,顺应阴阳,治世之道,全在五行,伦理之则,皆存于孝。万物之灵,人心向善,乐享太平,故长寿、无病、占验、成仙、永生、通神。

    昔天师与六方真人问道昆仑,一问一答,平直准绳,原始之义,洞天方术,尽在其中。一音浩繁,一语庞杂。记而为经,书名太平。”

    诸葛亮看到首页所写的内容之后,认真思考这些字所代表的内中含义,虽然对黄老之道了解有限,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