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军火之王-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伊拉克空军,以及联军的战斗机。

    只不过,也没什么担心的,因为运输机按照申报的固定航线飞行,只要没偏离航线就不会遭到攻击。

    三十名雇佣兵,只有几个在打瞌睡,其他的在做一些无聊的事情。

    从利雅得出发之前,他们已经休息够了。

    此外,两个小时后,他们就将到达此行的目的地,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然后去执行新的任务。

    可惜,他们永远到不了安卡拉。

    被第一枚导弹击中之后,两名飞行员立即反应了过来,机长迅速关闭了自动驾驶仪,副驾驶有点手足无措。

    紧接着,第二枚导弹打中了运输机。

    前后,也就只有短短几秒钟。

    袭击来得非常突然,两名飞行员根本来不及采取任何措施,而且就算采取了措施也没有任何意义。

    那是两枚AIM…120A中程空对空导弹。

    发射导弹的是一架美国空军的F…15C战斗机,而且在数十千米之外。

    在此之前,那架战斗机已经通过电台呼叫了运输机,地面指挥中心也通过国际频道呼叫了运输机。

    因为没有收到运输机的答复,所以地面指挥中心断定运输机为恐怖组织服务。

    结果嘛,自然不用多说。

    被导弹击中的时候,运输机偏离了预定航线大约一百千米,而且飞行高度降在五千米以下。

    两枚导弹,打掉了运输机的两台发动机。

    在坠落的时候,运输机的机翼折断。

    因为立即失速,所以就算机舱内的雇佣兵及时反应了过来,也无法在运输机解体坠落前跳伞逃生。

    从四千多米的高空坠落,没人能够幸存。

    此时,沙特南部,鲁卜哈利沙漠。

    边境线北面大约五十千米处,一支车队正在向南疾驰。

    总共有三十多部车辆,前后各有数辆架设重机枪与自动榴弹发射器的装甲越野车,中间是二十多辆卡车。

    虽然荒漠中没有公路,但是车队的速度一点都不慢。

    包括那些笨重的卡车在内,这些车辆全都做了改造,主要就是换上了特制的轮胎,不但更大,也更牢固。

    显然,就是为了在荒漠中行驶。

    卡车上,装载的全是枪支弹药。

    车队的目的地是阿曼西南的佐法尔省,在边境线南面十多公里处,有一座“白头鹰”军团的秘密基地。

    到了那里,将进行一次装卸作业,由其他车辆把军火送往下一站。

    当然,也就是几十公里之外的也门迈赫拉省的一处秘密据点。

    接下来,才由当地武装组织接手,把这些能够武装上千名武装份子的枪支弹药送往也门西部。

    至于这些枪支弹药最终落到什么人的手上,显然不是“白头鹰”关心的问题。

    他们只是雇佣兵,他们的任务只是把货物送到指定地点。

    其实,对“白头鹰”军团来说,这样的事情早已是轻车熟路。

    在过去十多年里,“白头鹰”军团一直在向阿曼走私军火,其中很大一部分在辗转之后落到了胡塞武装手上。

    绕道经过沙特,只是因为在红海的港口卸货更加安全。

    关键就是,亚丁湾里随时有十多艘来自世界各国的战舰在为货轮护航,也在密切监视过往船只。

    让走私船去阿曼的港口,风险实在太大了。

    此外,沙特一直在扶持也门政府军,对走私船在红海港口的活动是睁一眼闭一眼,基本不会过问。

    其实,沙特的情报机构一直在组织向也门走私军火,只不过是提供给也门政府军。

    有趣的是,沙特提供给也门政府军的枪支,也以AK系列步枪为主,其中很多是从东欧国家买来的二手货。

    或许,只是因为在也门更容易获得M43型枪弹。

    怪异的声响传来的时候,越野车里的几名雇佣兵抬头朝西面的天空看去。

    空中,出现了几十道白色的烟迹。

    烟迹!?

    不,那是导弹的尾迹!

    几十枚空对地导弹!

    最后的几秒钟,位于车队前方的越野车全都紧急转向,而位于车队后方的越野车也都紧急制动。

    只可惜,跟导弹相比,车辆显得十分笨拙。

    车队中间的卡车,没有一辆能够及时转向。

    当然,就算转向,也避不开以每秒近三百米的速度射来的导弹。

    导弹早已锁定了目标,而且在烈日下烘烤数个小时的车辆,红外辐射极为明显,根本无可躲藏。

    “轰、轰、轰……”

    爆炸接二连三的发生,没有一台车辆逃脱。

    虽然有一些雇佣兵及时跳车逃生,但是只靠两条腿,根本就跑不远,而且没有雇佣兵逃跑。

    这个时候,第二轮打击已经到来。

    不是导弹,而是小直径精确制导炸弹。

    与导弹相比,炸弹的速度慢的多,但是没有尾迹,落下时的声响也不是很大,很难被地面人员发现。

    此外,炸弹对暴露人员的杀伤范围比导弹大得多。

    “轰、轰、轰……”

    当爆炸再次发生的时候,车队所在区域立即被硝烟与烈焰完全吞没,那些跳车逃生的雇佣兵再也逃不掉了。

    此时,一千多公里之外的法赫德国王军事城。

    当图像中的烟尘缓缓散开后,萨利赫才拍了拍手,让四架“翼龙”2的操控人员关闭了控制系统。

    按照设定,四架无人机将在自控驾驶仪的控制下返回基地。

    只是,这四架无人机不会飞回来,会在大约三个小时之后,在也门西北地区坠毁。

    让其他人出去之后,萨利赫亲自动手清除了所有信息,也就是无人机发回来的那些视频录象。

第198章 反思() 
接到电话之后,穆沙拉夫朝王栋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此时,房间里面的审讯已经结束。

    那个叫默多克的家伙,也就是H&K公司的领队是个软蛋,只是被丘尔金恫吓一番就把知道的全都讲了出来。

    其实,他知道的并不多,只是证明了王栋之前的猜测。

    让丘尔金出来之后,王栋才叫上穆沙拉夫,去了外面房间。

    瓦利德王子在外面等着,目睹了整个审讯过程,听到了默多克交代的那些事情,用不着再做解释。

    王栋要做的,只是把储存了审讯录象与录音的USB储存器交给瓦利德王子。

    当然,还有默多克。

    对瓦利德来说,这确实是一份十分贵重的“礼物”。

    虽然默多克知道的事情并不多,但是以他的交代,法赫德国王军事城遭到的恐怖袭击确实是一起阴谋。

    默多克的口供既是重要的线索,也是宝贵的证据。

    要怎么用,那是瓦利德王子的事情,王栋并不关心。

    这个时候,沙特国防部。

    由穆罕默德王子亲自主持与出席的合同签字仪式正在进行,代表D&F公司的正是总经理瑟琳娜。

    当然,现在的称呼是凯特琳…斯图尔。

    一亿美元不算多,只是由这笔合同,名不见经传的D&F公司一跃成为全球知名的军火企业。

    别忘了,D&F公司战胜了包括FN、H&K与巴雷特在内的众多军火巨头。

    签字仪式上,沙特国防部的新闻发言人宣称,D&F公司提供的DF系列步枪,完全达到与超过了沙特军方的要求,在各个方面均优于其他公司提供的产品,还在实战中得到了充分证明。

    为了证明这一点,更是为了给D&F公司打广告,沙特国防部放映了几段视频。

    按照沙特国防部所说,在也门北部,两个小队的沙特特种兵使用D&F公司的武器,抵挡上千名武装分子的进攻,不但坚持了一天一夜,还击毙了数百名敌人,直到从哈杰出发的援军赶到。

    虽然提到了D&F公司的顾问,但是没有强调顾问在战斗中发挥的作用。

    不是沙特国防部故意这么做,而是 D&F公司的要求,即尽量不要操作D&F公司的顾问团队。

    签字仪式进行得很顺利,而且沙特国防部也很爽快,当场支付了一千万美元的定金。

    按照合同,在一个月内,D&F公司将向沙特交付第一批DF步枪,总共一百支,沙特国防部随后支付剩余款项,而D&F公司将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完成交付工作,即另外一千九百支步枪。

    如果没能兑现,D&F公司也将受到惩罚。

    只是,合同只是规定最终期限不得少于两年,没规定不得超过多久。

    当晚,穆罕默德王子亲自举办宴会,款待D&F公司的人员。

    其实,也是在为王栋他们送行。

    次日一早,王栋他们就搭乘由瓦利德王子提供的私人飞机离开了利雅得,在数个小时后回到了爱丁堡。

    赵禹已经提订好晚餐,而且是中餐。

    只是,按王栋的要求,赵禹让饭店把饭菜全都送到了古堡,没有去饭店用餐,毕竟饭店里面人多眼杂。

    虽然拿下了订单,但是王栋并没感觉到有多么的高兴。

    以默多克的交代,D&F公司这次大出风头,在进行第二轮竞标之前就被H&K、巴雷特等军火企业盯上。

    在这些军火企业后面,就是“军火托斯拉”。

    现在,D&F公司拿下合同,那还不成了“军火托斯拉”的眼中钉?

    接下来该怎么走?

    王栋不是害怕了,而是有点迷茫。

    通过这次的行动,只要穆罕默德王子还在沙特国防大臣的位置上,只要瓦利德王子还掌握着沙特皇室基金的决策权,那么几年后肯定能拿到沙特陆军的换装大单,还能够通过沙特向其他海湾国家推销。

    赚钱,肯定不是问题。

    只是,能长远吗?

    沙特很富有,可沙特毕竟是一个小国,影响力也只限于海湾地区,最多能够辐射到巴基斯坦。

    依靠沙特,能做到多大?

    此外,如果遭到“军火托斯拉”控制的军火企业围攻,穆罕默德王子与瓦利德王子还会支持?

    当然,王栋没有把这些担忧表现出来。

    晚宴不算丰盛,气氛却很好,因为这是D&F公司拿到的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订单,也是赚到的第一桶金。

    按照高峻所说,至少能赚一千五百万美元。

    此外,瓦利德王子的投资能够让D&F公司在近期收购几家小企业,确保有足够的产能完成订单。

    “各位,请听我说。”王栋扫了眼高兴得有点过头的众人,才说道:“虽然我们还没拿到尾款,离完成合同至少还有两年时间,但是以公司的能力,完成合同的问题并不大。对这次获得的利润,有两种处置方式。一是作为红利,分给所有股东,也就是你们所有人。二是作为公司长远发展的资金,暂时不分红。至于怎么处置,我听从大家的意见,也就是由大家投票表决。”

    “这还用说吗?”赵禹首先开口,说道,“我现在不缺钱,也没用钱的地方,所以我支持第二种安排。”

    “确实,我们现在都没有需要用钱的地方,而且公司的长远发展更重要。”尼古拉斯跟着表明立场。

    接下来,其他人先后表态。

    没有任何悬念,大家都支持第二种安排,即为长远发展着想。

    “看来,大家都认为得以长远为重,我们就谈谈长远发展的事情。”王栋长出口气,才说道,“我们能够拿下这份合同,其实不是说DF步枪有多好。赵禹,我这么说并没有贬低你的意思。”

    赵禹苦笑着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王栋的意思。

    “从根本上讲,是穆罕默德王子与瓦利德王子把我们当成了一股势力,认为我们有值得拉拢的价值。当然,通过在也门的战斗,我们已经跟两位王子建立起了必要的信任,有一个良好的开始。那么,接下来呢?或者说,只是依靠这种关系,我们能够走多远,能够抗衡强大的‘军火托斯拉’吗?”

    这下,大家都沉默了下来。

    “其实,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瑟琳娜接过了王栋的话,说道,“别的不说,两个王子为什么选择我们?要知道,就算拿下这份合同,D&F也只是一家小公司,远远比不上那些军火巨头。”

第199章 新时代() 
瑟琳娜的这番话说到了关键上。

    虽然沙特富得流油,但是根本不是大国,连强国都算不上。

    数十年来,沙特当局一直奉行跟所有大国保持良好关系的基本政策,在军事贸易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不管是大肆从美国与欧洲国家采购军火,还是花大价钱从华夏购买军火,乃至以军事援助的方式为友好国家购买俄罗斯的军火,在本质上都一样,通过军事贸易跟大国,特别是安理会五常保持友好关系。

    那么,沙特为什么要从没有任何背景的D&F公司购买军火?

    只是因为王栋他们很厉害?

    真要这么认为,那就是自大狂。

    其实,这也是王栋始终没想明白的问题。

    “你们平时都不看新闻吗?”高峻打破沉默,说这话的时候还眨了眨眼睛,一副万分惊讶的样子。

    王栋朝他看了过去,没有多说什么。

    “等等!”高峻压了压手,起身离开了饭桌。

    这家伙,在卖什么关子?

    不多时,高峻带着一个笔记本计算机返回。

    计算机已经跟电视连接,他没有多做解释,调出了一条几天前的新闻,而且不是什么重大新闻。

    经过多次试探性开采后,华夏在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开采平台实现了稳定生产。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该平台总产气量达到一千二百万立方米,日均四十万立方米,最高日产量达到八十五万立方米。

    乐观估计,华夏能在五年内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开采。

    这条新闻,跟沙特有什么关系?

    王栋眉头紧锁,目光转向高峻。

    “怎么,你们没有看出这条新闻的意义?”

    “直接点,别绕弯子。”穆沙拉夫提醒了高峻,他更了解王栋,知道王栋不喜欢别人卖关子。

    “如果这条报道属实,沙特等产油国的好日子就快到头了。”

    “为什么?”王栋问了一句。

    “可燃冰将取代石油,至少在很多领域能够取代石油。”

    王栋的眉头跳了几下,神色顿时凝重了许多。

    “可燃冰的储量是其他化石能源总储量的两倍多,全球范围内,可开采可燃冰能够供人类使用两百年。此外,跟石油相比,可燃冰算得上是清洁能源。只要实现商业化开采,油价必然一落千丈。”

    “没这么简单。”瑟琳娜说了一句。

    “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油价也不会一下跌到谷底。只不过,华夏掌握了可燃冰的商业开采技术之后,以沙特等海湾国家为首的产油国对石油的定价权,也就是影响油价走势的能力必然会再次削弱。”

    “再次?”罗清朝高峻看了过去。

    “上一次是美国。”

    “这跟美国又有什么关系?”穆沙拉夫明显有点晕了。

    “页岩油。”

    “具体点。”王栋长出口气,他已经明白过来,只是其他人未必搞清楚了这里面的厉害关系。

    高峻没多废话,用尽量简单的言辞做了说明。

    在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油价一路走低,十多年来始终没有回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不是说因为经济低迷导致主要经济体对石油的需求降低,更不是因为主要产油国不肯减产,而是美国掌握了页岩油开采技术,而且通过开采页岩油实现了自给自足,由纯进口国变为纯出口国。

    关键不是美国不再需要进口石油。

    掌握了开采页岩油的技术之后,美国获得了石油的定价权,准确的说是给国际油价设定了天花板。

    道理也很简单,页岩油的开采成本决定国际油价的最高点。

    只是,美国大搞页岩油,并不是为了解决能源进口的问题,毕竟包括沙特在内,众多产油国早已依附美国。

    在根本上,美国是通过控制国际油价对付其他能源进口国。

    说得更准确点,就是为了遏制华夏。

    关键就是,华夏早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头号能源进口国,而且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超过百分之六十。

    因为缺少页岩油资源,国内油田的产量也不太大,所以华夏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是微乎其微。

    其实,这也是华夏绕过页岩油,把重点放在可燃冰上的关键所在。

    虽然可燃冰无法完全取代石油,但是能大幅度降低石油的重要性,让华夏摆脱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其实,在可燃冰开采技术上的短缺也是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原因之一,即可燃冰比石油更加环保。

    总而言之,如果华夏能在几年之内实现商业开采,全球能源市场必然重新洗牌。

    到那时候,将是一个崭新的时代。

    “照你这么说,沙特当局更不应该拉拢我们。”听高峻说完,罗清说了一句。

    “其实,你错误理解了这条信息。”王栋替高峻做了回答。“沙特能改变什么?显然,什么都改变不了。不管是美国当年发展页岩油技术,还是华夏现在开发可燃冰都属于最前沿的能源技术。”

    “没错,沙特只是一个小国,无法阻挡技术进步。”瑟琳娜跟了一句。

    “如果华夏真的掌握了可燃冰商业开采技术,也许能左右未来的能源市场,而当今以美元为核心的原油市场肯定会崩溃。”穆沙拉夫稍微停顿一下,才说道,“到那时,全球头号强国也许就不是美国了。”

    “沙特重新站队,就会把我们当成连接华夏的桥梁。”高峻说出了关键。

    王栋苦笑着叹了口气,说道:“未来如何,我们谁都说不准,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瓦利德王子承诺帮助我们获得出口许可证,只是很多细节上的事情,仍然由我们自己去做,不能事事指望别人。”

    瑟琳娜点了点头,说道:“我会跟进。”

    “至于长远发展,现在还不好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得在近期获得量产DF步枪的必要条件。按瓦利德王子所说,等到沙特子公司成立后,沙特陆军就会换装,所以我们最多只有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