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王栋忍不住苦笑起来。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
脱离军情局之后,特别是在创办dnbsp; 只可惜,很多事情不受王栋个人意志影响。
所幸的是,6只是派人来试探,表明只是在关注王栋。
如果已经把王栋当成威胁,开始那个家伙送给王栋的就不是一张公司的名片,而是一根毒针。
搞暗杀,那可是6的拿手好戏。
王栋没多想,因为想多了也没用。
在瑟琳娜与赵凰出来之前,他还得老老实实的坐在这里,哪里都不能去,别说因为一张名片就单独离开。
此时,瑟琳娜已经来到花园里面。
不是出来找王栋,而是吸口新鲜空气,顺便让自己冷静下来,梳理一下在宴会上获得的信息。
参加宴会的宾客,不但有英国的商界名流,还有数十名政界要员。
最显赫的,自然是唐宁街十号的主人,也就是英国首相。
那个老女人是在宴会开始之后才到来,逐一跟所有宾客打了招呼,包括瑟琳娜,不过只是握了手。
当然,这已经非常不错了。
在这个传统高于一切的国家,没有头衔的平民能在私下场合见到首相就很不易,跟首相握手更是无限荣光。
要在几百年前,这肯定能传诵好几代。
随后,首相就离开了大厅。
瑟琳娜注意到,不断有人被首相带来的秘书私下叫走,其中包括b,而非官方交流,就得通过跟沙特王室关系密切的私人来传递信息。
显然,刚刚从利雅得满载而归的dnbsp; 何况,王栋是穆罕默德王储的救命恩人。
如果英国首相没有在这个时候出面,没有通过劳伦斯找到瑟琳娜,或者没有让劳伦斯代话,那才是怪事。
当然,一切都有代价。
代言可以,不过得给出足够的好处。
第271章 两手准备()
接到电话,王栋就去把车开了过来。
还不到十一点,宴会离结束还早呢,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瑟琳娜肯定不会急着离开。
看到一同出来的劳伦斯,王栋心里有数了。
一番寒暄之后,瑟琳娜才上了车。
劳伦斯的注意力一直在瑟琳娜身上,别说站在车门旁边的王栋,连跟着瑟琳娜的赵凰都没多看一眼。
很明显,劳伦斯并不清楚王栋跟瑟琳娜的真实关系。
不多时,王栋驾车离开了庄园。
“他找我谈了,说首相对我们在沙特取得的成功很感兴趣,希望继续跟我们合作,加强相互了解。”
“就这些?”王栋很是疑惑,因为这些话没有半点“营养价值”。
“在此之前,他跟首相私下交流过,而首相向他提起了最近发生的事情。”
“沙特跟日本的事情?”
“阿美公司po。”
王栋微微一愣,眉头迅速跳了几下。
“他无意中提到此事,不过明显是在暗示我,意思是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关系,对沙特王室施加影响。”
“什么影响?”
“如果阿美公司不去纽约,而是在伦敦发行股票,那么伦敦做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还能保持几十年。”
“这可能吗?”
“所以他也只是在暗示我,没有明确提出来。”
“果真如此,英国首相难道没有考虑美国当局的感受?”赵凰问了一句。
“虽然英国是美国的盟友,但是涉及到几十万亿美元,英国当局肯定不会为了盟友丢掉机会。此外,伦敦同样是西方金融中心,历史比纽约还要悠久,阿美公司在伦敦发行股票总比去香港好得多。”
“可惜的是,我们与沙特王室的关系还没有到哪一步。”
“我也没有答应,或者说装着没有听懂。”
“收购股份的事情呢?”
“我没有提,不过他邀请我过几天去b道,“再说了,之前是我们主动提出想要获得fn公司的股份,而现在无缘无故的放弃,怎么也说不过去,反到会让劳伦斯对我们产生怀疑。”
瑟琳娜叹了口气,也确实如此,毕竟开弓没有回头箭。
“当然,你也用不着担心。也就这几个月吧,在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我们随时能离开英国。”
瑟琳娜没再多说什么,因为从英国撤离的事情不由她做主。
“赵凰,此事不要告诉其他人。等到一切工作安排妥当后,我会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告诉大家。”
“其实,只要把原因说清楚,大家都会支持你的决定。”
“我知道,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我不是不相信大家,而是不想节外生枝。”
赵凰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王栋的意思。
一路无话,王栋他们在天亮前回到了爱丁堡。
三天之后,瑟琳娜接到劳伦斯的电话,与赵凰、铁虎一同去了伦敦。
王栋没有随行,不是害怕被盯上,而是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也才安排铁虎临时顶替。
其实,就是为撤离做准备。
如果只是人员,根本用不着提前准备。
来英国后,王栋就设法建立起自己的地下渠道,之前研制6。6毫米枪弹的很多物料就是通过这些渠道获得。
如果需要,还可以借助军情局,以及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渠道。
当然,没有绝对的必要,王栋不会给军情局添麻烦。
只是,要搬走整个dnbsp; 生产线上的工业设备,肯定不能拿着护照去机场搭乘国际航班,而且很多设备受出口限制。
为此,王栋做了两手准备。
最好的办法,肯定是通过合法途径把生产枪械必须用到的设备,特别是枪管精锻机这类难以获得的设备送出英国。
理由很充分,即dnbsp; 几个月之前,在瓦利德王子的帮助下,dnbsp; 要做的,只是对公司运营做调整,然后申请出口许可证。
只要拿到英国政府的批文,dnbsp; 最大的问题不是批文,而是冗长的行政程序。
英国政府的效率,显然一点都不乐观。
此事,主要是高峻在负责,他是dnbsp; 另外一手,就是非法渠道。
当然,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王栋才会走这条路。
为此,他让罗清留在了爱丁堡,负责联系那些经常合作的走私贩子,设法搞到几条能运载设备的船只。
王栋没有把事情全都交给罗清,也才留了下来,亲自去跟走私贩子交涉。
虽然很麻烦,但是王栋早就做出决定。
如果最终被迫离开英国,那么就全都炸掉,也绝不留下一台完整的设备,绝不能便宜了英国当局。
第272章 好消息()
“兄弟,我们是什么交情?你就放心好了,交给我的事情,哪次没有办到?”
“那行,到时候联系。”
王栋拍了下中年人的肩膀,没再跟他罗嗦,转身朝停在码头外面的越野车走去。
中年人是个走私贩子,叫约瑟夫…蒋,用的化名,不过确实姓蒋。
他是在英国出生的侨民,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从事一些不那么光彩的事情,也招惹了不少的麻烦。
四年前,他在意大利遇到了当时还在军情局的王栋与罗清,还惹毛了两人。
看在同胞的份上,王栋没有杀他,只是教训了他一顿。
其实,王栋早就忘了他。
直到王栋从迈阿密回来,决定成立dnbsp; 至于这个油嘴滑舌的家伙是否靠得住,王栋根本没得选。
车上,罗清正在通电话。
“瑟琳娜他们回来了,”等王栋坐上来,发动了越野车,罗清才说道,“说是有特大好消息,还是两个。”
“什么好消息?”
“电话里不方便说,她让我们赶紧回去。”
王栋点了点头,没多耽搁。
从港口到市区,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王栋与罗清赶到的时候,瑟琳娜已经把公司的主要人员召集起来,还准备好了几份要用到的资料。
确实是好消息,还真是两个。
一是,劳伦斯已经原则上答应把持有的fn公司的股份卖给dp;p;f公司用现金收购,而且以合同签署时的市价为准,不过有一个附加条件,即dnbsp; 二是,b,但是印度国防部在这个时候发出招标意向,肯定跟还在进行的冲突有关。
不用多说,在卡吉尔山口与锡亚琴冰川,印军肯定吃了大亏。
没什么好奇怪的,真要对比士兵手里的武器,也就是步枪等枪械,印军与巴军的差距还不是一点半点。
别忘了,巴军特种部队获得了由沙特援助的两千支df762系列枪械,其中半数是真正的精品。
印军呢?
因为nss步枪的质量不过关,特别是塑料弹匣在低温下极易碎裂,所以印军山地部队至今还在使用k。
当然,是印度国产的k,同样存在很多质量缺陷,只是比nss稍微好一点。
至少,k使用的金属弹匣不会在低温下碎裂。
几年前,印度陆军就想替换被称为“全球最差”的nss突击步枪,而且为此组织了两次公开招标。
只可惜,两次都是无果而终。
不是说没有理想的步枪,而是掌握预算的印度国会坚持要采用国产步枪,把“进口”排除在了选择之外。
两次招标针对的都是印度国内的企业。
至于结果,也就不用多说了。
连印度陆军都看不上,能好到哪里去?
因为国内企业设计出来的枪械根本就达不到印军提出的性能指标,还存在可靠性差、维护保养困难、采购价格昂贵等等问题,真要拿来取代nss,除了花掉几十亿美元,不会有其他的结果。
只不过,在和平时期,没人会在乎印军手里的步枪是否能用,更别说有多先进。
说白了,只是朝停火线对面的把军放冷枪,不管是nss,还是国产k,其实都足够了。
直到冲突爆发,问题才暴露出来。
关键,就是围绕着锡亚琴冰川展开的战斗。
在这片生命禁区里,印军面对的是巴军的特种部队。
nss突击步枪就不用多说了,受固有缺陷限制,根本不适合在高原上使用,更别说冰川上的气温常年都在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印军指挥官再不把士兵当回事,也不会让士兵拿着打不响的步枪上战场。
k也只是能用,远远说不上好用,连够用都成问题。
很简单,k的有效射程为400米,而在低温高海拔地区大概只有300米,印度国产的k因为品质太差,特别是枪管加工精度不达表,实际的有效射程根本达不到设计的标称值。
其实,在上一次卡吉尔山口炮战中,k射程不足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关键就是,在卡吉尔山口与锡亚琴冰川,交战距离往往都在四百米以上,某些地段超过了八百米。
别说k,巴军手里g3都很吃力。
虽然印巴双方都有足够的火炮,能用火炮对付步枪射程之外的敌人,但是过度依赖炮兵肯定会增加后勤保障难度,而向卡吉尔山口与锡亚琴冰川运送弹药,即便到现在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正是因为后勤保障的难度实在太大,第一次卡吉尔山口炮战才在持续几个月之后,以停火收场。
当初,印军炮兵的火力优势还较为明显,几乎全程压着巴军打。
为此,印军步兵制式枪械的问题还不太突出,至少没有达到因为步枪性能不够好而被巴军压制的程度。
现在,印军炮兵已经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那么,步枪性能上的问题,也就一览无余的暴露了出来。
此外,在冲突初期,双方炮兵都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特别是那些更时候在山区使用的牵引榴弹炮。
在炮兵的战斗力降低之后,那就得看步兵的表现了。
印度在这个时候发出招标意向,而且不再考虑国产,打算直接进口,表明已经无法忍受现役步枪。
显然,这肯定是近期最大的一笔枪械买卖。
要知道,印度陆军兵力数十万,哪怕只是为步兵更换制式枪械,采购数量也肯定不会少于五十万!
第273章 针锋相对()
印军招标文件来自劳伦斯,算不上详细,不过也足够了。
按照印军提出的要求,新式步枪分两次采购,首先直接进口十五万支,然后由中标厂商提供技术与设备,在印度国内兵工厂生产三十五万支,印度陆军将根据签署的合同支付专利使用费。
很明显,这是妥协的结果。
先进口十五万支,肯定是提供给特种部队与山地部队,因为这些在极端环境下作战的部队对新式步枪的需求极为迫切。
直接进口同样与质量有关,即印度陆军并不相信国内厂家。
不管是应付巴基斯坦,还是防范华夏,乃至对付国内分裂势力,冲在最前面的都是特种部队与山地部队。
至于正规军,反到是很少出动。
在国内生产是必然的要求。
先不说什么扶持民族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税收之类的空话,只是为了降低采购价格,就只能在国内生产。
进口五十万支步枪,总费用不会低于四十亿美元,说不定会超过五十亿美元。
如果七成国产,能把采购费用降低三成,也就是节约十多亿美元。
显然,这不是一笔小钱。
至于国产之后质量降低,肯定不是印度国防部官员首先考虑的问题,甚至不会被当成问题。
要知道,nss突击步枪问题百出,印军都坚持用了几十年。
型号方面,印度陆军主要考虑fn公司的sr、nbsp; 可以说,基本上囊括了当今全球最先进的型号。
只不过,最有竞争力的是sr与k416/417。
很简单,印度陆军明确提到,新式步枪必须具备发射两种口径弹药的能力,而且能够通过更换组件的方式快速切换,同时不能因此导致采购价格大幅度上涨,最好使用印度陆军现役制式枪弹。
从这个要求来看,sr是最理想的选择。
虽然在研制的时候,分为了轻型与重型,即sr…l与sr…,还以此为基础演变出其他型号,比如sr…pr狙击支援步枪,但是在参与美军特种部队选型竞争期间,fn公司就应美军特种部队的要求,在sr…的基础上开发出了通用型号,通过更换组件就能发射不同型号的枪弹。
也就是说,sr的通用性是最好的。
别说其他几种步枪,即便是k416/417都比不上sr,即无法让士兵用更换组件的方式发射不同的枪弹。
显然,印度的招标合同就像为fn公司量身打造的。
难道说,sr已经是印军的内定型号?
所谓的公开招标,只是走个过场?
印度陆军选择sr,也算是合情合理。
在上次招标中,印度陆军就对sr情有独钟,最终没能跟fn公司“联姻”,不是印度陆军的问题,而是把持印度国会的那些家伙坚持要国产,而fn公司在当年没有遇到财务困难,也没有出售sr专利的意愿。
其实,当时fn公司也绝对不会出售专利与生产许可。
很简单,在印度陆军选型的时候,fn公司还在竞争美军特种部队的合同,而且前景一片光明。
虽然印度陆军的采购量更大,但是从商业推广角度看,肯定比不上美军特种部队。
如果授权印度兵工厂生产sr,还能得到美军青睐吗?
更何况,印度兵工厂根本就没有生产sr的技术实力,要是生产出来的sr频繁发生故障,还不砸了fn公司的招牌?至少围观群众只知道sr是fn公司的,未必知道是由印度兵工厂生产。
此后不久,sr被巴基斯坦陆军看中。
当然,巴基斯坦没提国产要求,而且采购sr只是装备特种部队,并非拿去替换制式步枪。
秉承一惯原则,只要sr列装巴基斯坦特种部队,印度就不会考虑。
只不过,巴基斯坦最种没有购买sr。
不是说sr不够好,而是巴基斯坦没有那么多钱。
要知道,对于年均国防开支只有二十亿美元的巴基斯坦来说,花上亿美元采购一种不是必须的枪械,实在是太奢侈了。
再往后,就是沙特。
其实,正是在沙特特种部队招标中的表现,让sr再次引起了印度陆军的兴趣。
当时,在参与竞标的几种枪械中,只有sr勉强能够跟df66相提并论,其他的都差了一大截。
此外,沙特最后采购的不是df66,而是由df66发展而来的df762。
因为没有采用新式枪弹,所以df762的性能比df66差了一些。
也就是说,单纯比性能的话,sr与df762有得一拼。
显然,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别忘了,在卡吉尔山口与锡亚琴冰川,把印军打得抬不起头来的,正是由沙特无偿援助给巴基斯坦的df762。
此外,印度陆军采购新式步枪针对的就是df762。
在此之前,沙特已经连续两次追加了df762的采购量,而且dnbsp; 因为沙特陆军已经启动新式步枪的招标流程,而且没有限制口径,所以df762绝对不会成为沙特陆军的制式枪械,那么沙特陆军采购那么多的df762,很有可能就是准备援助给巴基斯坦。
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陆军需要的是一种能压制,至少是抗衡df762的步枪。
放眼全球,恐怕也只有sr了。
其实,这也是印度陆军没有把招标书发给dnbsp; 哪怕,能在性能上超越df762的只有df762的改进型。
在此之前,王栋也没想过把df762卖给印度。
不是说他不想赚钱,而是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只要印度坚持在国内生产,就赚不了多少。
如果由此失去其他市场,反而得不偿失。
与爱国什么的也没必然关系,因为不久之后,包括df762在内,所有发射传统弹药的枪械都会落伍。
以王栋的看法,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印度的官僚。
卖武器给印度,不给回扣行吗?
不要说不给,那怕是给少了都不行!
要让王栋花钱去买通印度官员?
显然,基本上不可能。
只是现在,王栋恐怕得重新考虑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