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望族-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105章 热闹的王家(2)() 
心生”

    说着又冲着杨寡妇,“酒是什么好东西?但凡家里有,给嫂子点又有什么?我这会儿得给她们洗脸,要不你先把碗放下吧,等会儿叫二丫头给你送去。”

    一听有了指望,杨寡妇忙谢了一声,把碗放在桌上,走了出来。

    到了院子,看见王家兄弟最小的妹妹王巧儿也已经打扮的干干净净,穿着紫色的半旧绸缎裙子,周身滚着青边,脚上一双崭新的绣鞋,正蹲在她的房门外,辫子甩在肩头,在清理她门旁的小花池子。

    池内有一些荷花和一棵小樱桃树,都已破败。杨寡妇说道:“大姑娘,你好大的闲心啊!”

    王巧儿抬起头,说道:“又是旱又是雨的,好好的花变成这样,太让人伤心了。”

    杨寡妇说道:“是呀,刚开就败了,可惜。”

    王巧儿说道:“莲藕怎么没了?都快熟了,不知叫谁偷了去。”

    杨寡妇不由得老脸一红,讪讪的道:“咱家就是这点不好,总丢东西。”

    “我倒不在乎几个藕。”王巧儿一脸惋惜,“只爱这株樱桃树,好歹得把它救回来,老李爷爷说,再过两年它就能结果了。”

    杨寡妇不禁笑道:“呦!我的姑娘,你还想吃樱桃?别说呆话了,再过两年,你总不能还在这宅子里吃樱桃吧?”

    “呸!净不说好话。”王巧儿红了脸。

    杨寡妇看着她那害臊的俏模样,正值青春少艾,又是羡慕又是叹息的道:“好好一个大家被折腾成这副惨相,怎么说呢,好在咱王家还剩下点名头,好歹叫你三个哥哥给你寻个有钱人家,别像我们几个不争气的,穷死在这里。”

    对此王巧儿蹲在那里默默无言,这时王四妻子的小女儿端着个碗走了过来,叫道:“三娘,给你酒!”

    “好。”杨寡妇欣喜不已的接过碗,快步走进了屋。

    关上房门,她瞅着碗里装满了白酒,没有半斤也足有三两,心说那老娘们怎么今日这么大方?敢情不是她拿冷水来骗自己吧?

    赶紧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居然有酒味,大喜!便对着窗户外的二丫头喊道:“回去谢谢你娘。”

    兴冲冲的脱下鞋,扯了一把棉花蘸了酒就擦,谁知擦了半日,整个鞋都湿透了,污垢不见祛除,更不见亮。

    杨寡妇渐渐纳起闷来,她哪知道王四妻子别出心裁,把酒壶里的剩酒先倒出来,然后将热水灌了进去,使得酒壶内的残余酒气融入热水中,再倒进碗里给她送来。

    明知对方做了手脚,杨寡妇又不能声张,恨恨的骂了一声该死娼妇,只得把水淋淋的鞋仍穿在脚上。

    这一来,冰凉潮湿的滋味,使她叫苦不迭。

    不提她在屋里咒骂不停,这边王巧儿将水池子收拾好了,不知该怎么处理淤泥败叶等垃圾。

    先前四哥带人清理了宅子后,曾对大家伙郑重说过,不许往垃圾堆上弃置秽物,因为怕破坏了‘朱门酒肉臭’的景象。

    没办法,王巧儿跑去拿了个篮子,将垃圾弄进去,拎着走出后门。

    外面摆了个小糖果摊,一看就知道没什么本钱,放了些快过期的糖人和泥捏的小人,专门赚乡下穷人家小孩的钱,通常都是一文半文钱的生意。

    今日的摊子上,竟红红绿绿的添了不少新货。

    这还不算,那摊主聂秃子平日像个乞丐一样,今天也竟穿了一件过年时的半新蓝布大褂,且向来不怎么洗的脸,也居然洗了,秃头上还罩了顶瓦楞帽,真真奇了怪哉!

    王巧儿觉得稀奇,不免多瞅他两眼,聂秃子冲她笑道:“大姑娘,今儿你们宅子可要热闹了。”

    王巧儿心说这消息传的真远,连他都知道了,就笑着回道:“怎么你也收拾的人五人六,有什么事?”

    聂秃子笑道:“你们家来有钱的亲戚,我怎敢不收拾的干净些?一旦人家要买咱的货物,瞧咱的摊子干净,或许就多照顾下。”

    “原来如此。”王巧儿感到好笑,把篮子里的垃圾倒在沟渠里,转身就要进门。

    忽然邻居家二十来岁的耿大书一样穿得人模狗样,赶着驴车回来,经过摊子前,一甩鞭子抽了个响亮的鞭花,叫道:“秃子,赊块糖吃。”

    “自己拿。”聂秃子笑嘻嘻的道。

    “够意思。”

    耿大书跳下去选了块芝麻糖放在口里咀嚼,“秃子,你等着,晚上我请你吃饭。”

    聂秃子撇嘴道:“你把自己的肚子管好吧,还请我呢。”

    耿大书叫道:“你别门缝里看人,今儿咱们有席面。这不王四爷叫我给他拉东西,说好他那阁老家的外甥女来了,我还得跟前伺候着,端茶送水,端饭端菜,跑个腿买个啥的。四爷已经许诺,那剩下的席面都归我,完了我再讨点儿剩酒,还不够咱们大吃一顿?”

    “呦!”聂秃子来了兴致,“成啊!你倒巴结上了好差使。不过,可别像我那回朱三奶奶的寿日,也是叫我去帮忙,我特意歇了摊,从一大早忙到过了晌午,哪知所有的饭菜都被吃得干干净净不算,来的亲戚好些还吵闹没吃饱,临到我连根菜叶子也没见着。

    就这么饿着肚子,一直收拾到快傍晚,朱老爷才给了我二十文钱,说是买几个烧饼垫垫,等到晚上多吃点炖肉。好吧,那咱就等着,谁成想晚上更糟,客人吃完了,只剩下几个素菜和半锅肉汤,还被亲戚家的二个穷老婆一锅端走了,说什么她们家的孩子们没带来,家里又没人做饭,一定要把剩菜给送回去。”

    王巧儿听的有趣,早已格格得笑个不停。

    “当时把我给气得!二话没说直接就走了,咱不伺候了。”聂秃子说的吐沫横飞,“娘希匹,第二天朱三奶奶竟还说闲话,骂我不识抬举。你们说我饿了一整天,只挣了二十文,还不如出摊子多呢,这个冤找谁说理?所以我从那以后便过誓,再不伺候老朱家了。”

    说到这儿,聂秃子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耿大书,“大书啊,只盼你今日别像我那回就好!”

    耿大书笑道:“没事!听说王四爷在城里的四喜馆定了一两八钱银子一桌,满满的八大碗,还有八小碗,点心什么的应有尽有!来家的亲戚听说都是女的,你想能吃多少?这一剩下,我家里哪吃得完。”

    一听一两八钱银子的席面,聂秃子顿时高兴的手舞足蹈,忙说道:“我的哥哥,你宁可麻烦点,也别把菜都掺在一起,那样会糟蹋了好东西。今日我也不小气,晚上到我家里吃去,打酒是我的事儿。”

    耿大书摇头笑道:“你这个鬼精灵,想一家子都吃我的呀?”

    聂秃子叫道:“你怎么这么小气?不愿意算了,你现在还我糖钱,一天一颗,二十多天了。”

    “你瞧你,有没有出息?”耿大书无可奈何的指了指他,“得!得!晚上就你家吃吧。小心吃的你一家拉稀,得空我给你媳妇多吃一点,嘿嘿。”

    “你个王八蛋。”

    聂秃子作势要打他,耿大书撒腿跑了,跑到王家后门,这才看到王巧儿就站在那里,而刚才的话太那个了,被人家姑娘听了不好意思。

    讪讪的他随口唱起了小曲掩饰,低着头牵着驴车过去。

    因一直暗恋着王巧儿,竟随口唱道:“姑娘她十七八呀,清歌花里弄朱弦,笑语罗裳轻卷试秋千。正系最好是三月呀,相逢我这个美少年……”

第0106章 王家的热闹(3)() 
耿大书忘了这小曲也是不能对姑娘家唱的,等他走过去,王巧儿已是红了脸,朝他背影“呸”的”

    就在这时,王四领着他八岁的儿子,手中拎着油纸包,急匆匆的走回来。

    王巧儿说道:“四哥早,上哪去了?”

    王四用手绢擦了擦汗,说道:“今日我忙得昏天黑地,什么都得想到,咱们那外甥女,向来爱吃零嘴,所以我赶紧去庙会上买了些糖果。要不然,门前的贵死人!”

    “唉!”王巧儿替聂秃子暗叹一声,这一摊子新货算白上了。

    瞧着侄儿头上戴着一顶崭新的辽东黑狗皮帽子,光看着就热,这时节何至于戴它?再说侄儿这么点年纪,正是光头的时候。

    她遂问道:“怎么买了皮帽子?”

    “呃……”王四咳嗽一下,“别提了,不是他娘非要他戴了添俊儿嘛!我只好随便买了一个。当时我就想呀,买了薄的现在戴着是合适,可等天一冷就没用了,所以买了个皮的,拼着今儿受一天热,能过冬呀。”

    似乎是担心妹妹埋怨做哥哥的只顾着儿子,王四又叹道:“这年头什么都贵,可怜我只剩下半两银子,好家伙,一顶破帽子就没了。”

    王巧儿随口说道:“要不是今日就戴,弄半张狗皮来,给侄儿缝一顶也不费事。”

    原本只是随口一说,哪知王四一听,喜道:“真的吗?妹子你既然能做,那我又何必买?好!你给侄儿缝一个,买的这顶戴上半日,等外甥女一走,我就去城里退钱。”

    做兄长的这个样子,王巧儿自然不愿白辛苦,便说道:“帽子都买了,人家肯退么?再说何苦多跑一趟,也没几个钱。”

    “半两银子呢。”王四一脸心疼,“管他肯不肯,我教你嫂子她们几个去,闹他个天翻地覆,没个不成。这样的事,咱家的娘们最拿手。”

    王巧儿心说叫你多嘴,这下好了,还得熬夜缝制帽子,当下不乐意的没吱声。

    王四见状笑道:“等春芳到了,你过来陪着她。”

    “嗯!”王巧儿欣然答应,倒不是为了一顶帽子,而是也想亲近亲近王春芳。

    王四进房不久,忽然又从屋里抱头鼠窜而出,紧接着王四奶奶大骂着追乐出来,一直追到了院子里,王四早没了踪影。

    “四嫂,怎么了?”王巧儿问道。

    王四妻子抬起手,怒气冲冲的道:“你看!我这双手被你们老王家害得成了什么样子?寻思叫那挨千刀的买方汗巾子,不然在贵客跟前不丢人?谁成想那该死的给我买了个黑色的!我嫌难看,叫他去换个粉红或粉白的,结果他竟说我这模样不配漂亮颜色,你说是不是气死个人?我这模样儿对不住谁了?小姑,你是不知道,我在娘家做闺女的时候,街坊邻居都说我是赛天仙呢!每回在门前买针线,那些后生哪个不两眼放光?对了,隔壁张铁匠的儿子,就为我想的得痨病死了。当初但凡我爹娘要是多个心眼,我一准比春芳姑娘还富贵,不过没这运气罢了。”

    一口气说完,王四妻子气都不带喘,接着又语极快的说道:“许给那挨千刀的,进门没几年就受穷,如今成天浆洗缝补,烟熏火燎,又加上带一群孩子,生生地把我给糟蹋了。你哥哥自己亏不亏心,现在倒嫌弃模样不济。好!等他回来看我不折腾死他才怪!”

    王巧儿眨眨眼,瞅着四嫂因福而变得蠢笨如猪的身躯和一双烂红苹果似的眼儿,想到“赛天仙”的美名,几乎忍不住要笑出来。

    幸亏这时王大笑眯眯的走了过来,立时将王巧儿的笑顶了回去。

    原来王大有个朋友,以前在泉州码头上做经济,如今正准备在杭州城内的繁华地带开一家波斯饭庄,要聘请几个侍女,以打出名声。

    王大见有利可图,便寻思叫妹妹去,工钱不错,他也有好处,前几日对她和奶娘说了。

    纵观整个明代的饭馆任用女侍者的近乎没有,而青楼楚馆里的侍女那可是源远流长,是以奶娘认为是非常下贱的行业,不愿意。

    王巧儿倒是深知以自家的破落门第,嫁不到什么好人家,加上江南经济蓬勃的大环境,想法比较开通,很有心趁着年轻,出去看看外面的繁华世界。

    但一想到要和各式各样的男人打交道,自然又觉得羞怯,尤其奶娘生怕外头的男人不安好心,把她给引诱坏了,于是商量的结果,就是拒绝。

    “奶娘。”王巧儿叫道。

    王大说道:“你们放心,我那边已经约法三章,就是做端菜的丫头,一个月二两银子,掌柜的是我的盟兄弟,保管不会有人欺负你。妹子,你要愿意,得马上预备了。”

    “一年二十四两银子?”王四妻子暗暗乍舌,可惜名声不好听,秀才的闺女打死也不能赚这个钱。

    奶娘佝偻着身躯跑了出来,说道:“大爷的好心真真难得,奈何巧儿不合适,又从没离开过我,就是个蠢姑娘,她是被人伺候的命,哪里会伺候人呢?大爷你还是另找别人吧。”

    “你怎么这么想不开?”王大皱眉,“咱家现在已是穷人,你以为她和外甥女一样吗?高不成低不就,永远守在宅子里?还是嫁个贩夫走卒,一辈子劳苦命?不是我说难听话,难道像你一样成天爬在炕上做活,累得腰也弯了,眼也花了,一朵花似的姑娘,几年就累成个小老太婆!这件事我是深思熟虑过了,在这里巧儿只能苦一辈子,老话说好酒也怕巷子深,拼着放她出去见见世面,如若能遇见个达官贵人,或许一步升了天,你就知道我王大对得住死去的父母。”

    奶娘说道:“这……这岂不是和村里送去唱戏的刘家一样?成了风尘女?”

    “两者焉能混为一谈?”王大叫道,“再说王家那闺女学了几年戏,一登台便被个百户娶了去,刘老头跟着就成了大老爷,你们不羡慕?”

    奶娘没话说了,想了想,说道:“老身没身份说话,只是巧儿她一定不肯。”

    王四转而看着王巧儿,问道:“妹子,你说一句话,是困在这井里做一辈子蛤蟆,还是拼着跳出去,一旦跳出个鱼跃龙门?”

    说起来王四除了惦记他的好处外,其眼光见识无疑非常前,也没有坑妹子的心,此事纯属一举两得之好意。

    这年头开个青楼简直不能再容易了,官营私营,乐户戏班子,暗娼流莺个体户,只要想卖肉,怎么都能开起来,根本不需要搞个挂羊头卖狗肉的“饭馆”,所以招聘几个女招待纯是为了标新立异。

    也不是说明代就没有年轻女子做买卖,而是那些穷人家的女孩能算是“人”吗?只有王巧儿这样出身的姑娘,才能起到轰动效应。

    已故王阁老家的小姐做侍女,多大的广告效果。

    王巧儿犹豫了,时下在南方,出门做绣工做织女的女孩子不少,反正王家已经沦落,出去打工也没人会说三道四,就算说三道四又能如何?这就是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

    可是只要一走出去,怕不就会彻底和王春芳之间有了云泥之别,说到底她不甘心呀。

第0107章 省亲() 
王巧儿除了不甘心之外,其实最主要的是她已经有了心上人,一心预备着嫁给他。≧

    心上人姓汤,名叫汤忠河,乃是王家对面的老邻居汤家的孩子,二人青梅竹马之交。

    汤忠河这一支亦属于家道中落,迹的本宗纷纷走出农村。汤忠河打小也念过书,但是没能考中秀才,后来家中无力供养他读书,送他在城内一家书馆做起了学徒。

    五月有一天的黄昏,王巧儿偷偷出来散步,猛然看见汤家门前有人影一晃,闹得她很害怕,忽然那人影迎着她走过来,看清了是多日不见的汤忠河,不由得又喜又怕。

    汤忠河走到近前,叫了声“妹妹”,拉着她来到一处僻静的地方,告诉巧儿他最近出师了,负责往各书院卖文具,昨儿还在城南某蒙学馆里,卖出去了大批笔墨纸砚,一下就赚了一二两银子,又说近来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已攒下了十两银子,应该可以养活家小了。

    王巧儿安安静静的听着,眼眸闪出喜悦的光芒。就见他要求自己兑现誓言,答应嫁给他,他马上请媒人来提亲。

    可惜此事因大旱给耽误了下来。前些日子,王巧儿对大哥的话动了心,想着不如去做几年侍女,一来见见世面,二来也积攒些嫁妆,将来的日子才能过得更好。

    汤忠河对此很不愿意,几次回来反复劝她,那样子就像个丈夫教训妻子似的,频频追问既然你打算嫁给我了,为什么又要去抛头露面伺候别的男人?

    年轻气盛的王巧儿不觉来了气,使性子说了些绝情的话,一直恼了好些日子,不理睬他。

    还是他一个劲的说软话,他的那张嘴太会哄人,三言两语就给她哄笑了。

    此刻的王巧儿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那家伙竟趁着自己昏昏沉沉的当儿,动手动脚的,若不是正好村里人过来,天晓得接下来他会不会禽兽……

    一想到这儿,王巧儿不禁面红耳赤,四肢都瘫软了,要不是上身靠着门框……

    外头的王大还在喋喋不休,她却根本听不进去,内心中的青春火焰在熊熊燃烧。

    她眯着眼眸,心说以他的人品模样,倒还配得上自己。

    “现在他一天能赚百八十文,可以养活自己,所以嫁给他也算福气。”王巧儿美美想着,村里的年轻人没一个比得上他,听说城里有个有钱人要把闺女许给他,还吃了他的没趣呢。

    王巧儿颇为得意,脸上情不自禁的笑了出来。

    面对王大的追问,她又心说你这不是废话嘛!我预备嫁给他,从此安安生生的相夫教子。

    突然,外头一阵大乱,惹得嫂子们像小孩子似的往外奔跑,口中直喊着:“来了,来了!”

    王巧儿和王大等人也连忙走出去,一出大门,就见各家各户的人们都站在两旁,满脸都带着紧张的神色,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同一个方向。

    王二妻子因丈夫没能及时买回来那两朵绢花,正在喃喃的诅咒丈夫,骂他怎么不死在外头。

    杨寡妇则看到门前有几块碎砖头,急忙用她那两只湿漉漉的小脚,走过去将砖头儿拾起。

    不想王四奶奶旋风一样的冲了回来,一见三嫂在那里挡着去路,不由分说伸手一推,险些使得杨寡妇一屁股坐在地上。

    气得杨寡妇直起腰就想张口骂街,不料看见了霞光万道的王春芳正缓缓走来,立刻吓得闭上了嘴,顷刻间换上了阿谀的笑。

    因为今日上庙会,所以王春芳特意穿了一身好衣服,而这一幕落在后头的沈侃眼中,大概猜到师妹盛装打扮不仅仅是为了要逛庙会,恐怕主要是为了来这里。

    “没想到温温柔柔的师妹还有这一面,这女人呀!”沈侃摇了摇头。

    王春芳本是娇小玲珑的身材,走起路来身轻如燕,此刻却好似真的千金一样的重,由唯一的贴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