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大帝-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管家答道:“那个东西啊,叫安全帽,说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防止发生意外的时候头部被砸,或者触碰尖锐物品。有这个安全帽,这些工人就要安全多了。”

    “哦,原来如此!”黄宇麟等人恍然大悟,又认识了一个新东西。

    据说这安全帽也是工部发明的,这南京工部现在一年的发明都抵得上以前北京工部几十年的业绩了,让人不得不佩服。

    一路看一路走,一年多以前来过南京的聂云看着大家行走的方向,不禁奇怪地问王管家道:“这个方向不对吧?我们怎么往仪凤门的方向去了?仪凤门不是自从成祖迁都北京后就一直封堵着吗?”

    王管家笑道:“那都是老黄历了。为了方面大家进出工业园区,以及往来于南京内城和码头之间,朝廷去年年底就将仪凤门打开疏通了。所以,现在从南京码头上岸,不用绕路就可以直接从仪凤门进入内城了。”

    “原来如此!”聂云点了点头。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正版首发,第一更求推荐票。】

    ;

第88章 公共交通() 
一路走走看看,路过几个已经建设完工投入生产的工厂时,好奇心极强的黄宇麟还想到里面去观摩一下。不过,这些工厂都有重兵把守着,没有通行文书是进不去的,黄宇麟的愿望落空了。

    工业园虽然是开放的,龙腾路可以随便大家通过。但园区里涉及到高端科学技术的工厂,杨毅却派了重兵把守,不许人随便进出。如果被抓住,说不出个所以然,就会被以间谍罪逮捕审判。

    工业园开放,是用这种方式让路过官员百姓们观看、浏览、思考、开放思想。重兵把守高科技工厂,却是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两者并不冲突。

    从长江码头到仪凤门的四五里路,黄宇麟一行走走停停,花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的时间,才走出了这个工业园区。

    在龙腾路仪凤门这边也有一个“龙腾工业园”的石刻牌坊,过了牌坊五十多丈后,就是南京内城的仪凤门了。

    仪凤门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就被封堵了起来,算是废弃了。到了崇祯年间,城墙、城楼都已经显得破旧不堪。

    不过,从杨毅指示内阁在仪凤门到长江码头之间规划出一个龙腾工业园开始,工部和应天府就开始了对仪凤门的清理修复工作。

    经过几个月的清理和修复,仪凤门两边的堵塞物和荒草杂树都已经被清理一空。破裂的城墙也被推到,用巨石、水泥重新砌了起来。并且,所有的内外墙都还进行了清光,看起来焕然一新。城楼也被直接拆掉,重新修建。

    所以,当黄宇麟一行到达仪凤门城墙下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堵高大亮洁的水泥城墙和一栋崭新的城楼。

    这一堵光滑亮洁的水泥城墙,甚至已经成了南京城的一处新景点。很多看过报纸,知道水泥这个名词,却对水泥到底是什么东西不甚了解的人,纷纷跑到这里来看用石头水泥砌出来的城墙到底是咋样的。

    因此,仪凤门内外还显得相当的热闹。黄宇麟也跑到墙边去摸了摸这堵崭新的水泥城墙,感受了一下水泥城墙的坚固牢实。

    通过仪凤门的时候,城门口有禁卫军检查聂云等人携带的物品。当发现那十名侍卫带着武器时,这些禁卫军就认真了起来。

    只是,这十名侍卫的队长跟着总兵黄得功来过南京,知道现在南京进城的规矩。于是,他让大家拿出滁州总兵府的侍卫身份牌给守门的禁卫军军官看。

    除了身份牌外,还有一份证明这些侍卫保护黄宇麟的公文在王管家那里。

    这份公文是由滁州总兵府开具,黄得功盖了公章的证明文书。王管家拿出来给禁卫军军官检查了后,才算通过,可以带着武器入城。

    如果没有这些证明文件,那带着武器的人是不能进城的。要么武器被没收,要么拿出其他能证明自己可以合法拥有武器的证明。

    这样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南京城内的治安压力,减少陌生人之间产生摩擦引发命案的几率。

    通过仪凤门进入南京内城,就算真的进入了六朝古都南京了。不过,仪凤门所在的南京城西北部,只是一些城内百姓的聚居地,没有什么可玩可看的。

    因此,入城后,看到没什么好玩的,黄宇麟就问道:“王管家,我大哥家在哪里,还有多远啊?”

    王管家道:“有点远呢,在城中间的嘉义街,距离这里还有七八里远。”

    从码头到仪凤门已经走了好几里路,黄宇麟已经有点累,不想走路了,于是道:“这么远,那你去租几辆马车,我们坐车过去吧。”

    王管家笑道:“不用租几辆了,我们去车站吧。有一种两匹马拉的大马车,可以坐十几个人,我们包一辆车就过去了。”

    黄宇麟和聂云都没听懂,疑问道:“车站?是什么地方?车行吗?还有可以坐十几个人的马车吗?”

    就在这时,一辆两匹马拉的大型四轮厢车从前面一个院子里奔了出来,“哒哒哒哒”的往东面跑去。看那个车厢的长度,还真有可能装得下十多个人。

    王管家马上指着那辆马车道:“就是那**车,可以坐十多个人,工部设计制造、应天府进行管理的。城内各个方向都有运营这**车的车站,行人可以在路边随时招停上车,只要2个铜钱,就可以坐到终点站。这些马车被称为公共交通车,简称公交车。”

    黄宇麟听得两眼放光,大叫道:“这东西我还没见识过,快走,我也要坐公交车!”

    然后,当先往车站跑去。

    到了车站门口,只见旁边挂了一块牌子,上书“南京公共交通车仪凤门站”。不停的有人从门口进出车站,可见生意很兴隆。

    王管家带着黄宇麟等人进入车站,在停车坪上找了一辆路线牌标明要经过嘉义街的空车坐了上去。2丈的车厢里,两边都固定了两条长凳子,黄宇麟等人挤一挤,刚好装满。

    车厢里还有一个收钱的伙计,按人头收钱。王管家将30个铜钱的车费付了后,车夫就驾着车出了车站,往城中的嘉义街奔去。

    车厢两边开有一些小窗口,人不会掉出去,但能够从窗口看到外面的街道。

    黄宇麟趴在一个窗口边,兴致勃勃地看着外面热闹的街道,大呼小叫。

    突然,一个拿着铲子、扫帚的人印入黄宇麟的眼帘。只见那人在路边停了一下,将几张菜叶扫入铲子,然后倒入了身边的小斗车里面。

    黄宇麟马上向王管家问道:“那人是干什么的?”

    王管家还没回答,那名收钱的伙计就抢着答道:“那人叫环卫工,应天府今年年初才开始设置的一个岗位。主要工作就是推着斗车、拿着扫帚,对自己负责的街道进行打扫。根据官府的说法,南京现在是大明的临时首都,那就要有首都的气质,要干干净净的,不能到处是垃圾。所以,官府才设置了这个环卫工的职位,专职公共卫生打扫。”

    黄宇麟等人才明白了这个人的作用,原来是负责公共卫生打扫的。这个职位倒是新鲜,以前从未听说过。有了这些环卫工,南京街道上都要干净了许多,确实很有必要。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正版首发,二更求推荐票!目前这些情节,是作者想以一个游客的视角展现主角穿越明朝一年多后带给南京的变化。有些东西,以主角皇帝的身份无法描述,就用这种方式来描绘了,希望大家能喜欢。】

    ;

第89章 风扇和怀表() 
一边看一边走,路上有拦车的都被告知车厢已满,无法装人了。一刻钟后,公交马车在嘉义街黄宇轩的住宅前停了下来。

    进了黄宇轩家,黄宇麟和聂云自然得到了大哥的热烈欢迎。

    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侍卫侍女们去厨房吃饭了,黄宇麟、聂云、王管家,则被黄宇轩领着,进了膳厅准备吃晚饭。

    一进膳厅,就见饭桌左右两边各摆着一台不知名的机器,几片扇叶对着饭桌的方向。

    黄宇麟马上问道:“大哥,这是个什么东西?”

    黄宇轩道:“这个叫风扇,逸轩家具厂新发明的家具。现在是夏天,本来就热,吃饭的时候就更受不了。用这个东西吹吹风、降降温,爽得很。”

    黄宇麟大感好奇,继续问这东西怎么用。当知道只要用手摇风扇后面的那个摇柄就可以时,不由马上开始进行试验。

    握住风扇后面的摇柄,黄宇麟用力一圈一圈的摇了起来,然后就见那几片大大的扇叶嗡嗡嗡的转了起来,一股凉风往饭桌那里吹去。

    这个风扇的原理倒是挺简单的,手摇摇柄,通过几个大小不同的齿轮连接,就让扇叶机快速转动,将风送了出去。

    黄宇麟玩得不亦乐乎,直到下人们开始上菜,才被黄宇轩拉回桌子上,准备吃饭。而摇手柄,给几位吃饭的老爷扇风的工作,自然就落到的下人们的身上。

    一边吃饭,一边享受着丝丝凉风,黄宇麟不禁感叹道:“大哥,这风扇真好。有了它,就再也不怕夏天热了。等我们回滁州的时候,也买几个带回去。”

    “好!”

    今天这一顿饭,吃得格外的香。吃完饭后,黄宇麟砸吧着嘴巴,问道:“大哥,你这些菜是怎么炒的,怎么这么好吃?”

    黄宇轩呵呵一笑,道:“前几天,粮油店推出了一种新的调味品,叫味精。我叫厨房的买了一点回来,结果就是这个味道,实在太令人意外了。炒任何菜,只要放一点味精,那味道真是天差地别,比原来鲜美多了。”

    这味精因为是刚出来的,所以连王管家都不知道,纷纷询问这东西的价格。

    当黄宇轩说出要十两银子才能买一两味精的时候,连黄宇麟这个平时对金钱没什么概念的小少爷都震惊了。

    王管家问道:“这味精为什么这么贵?比那什么辣椒还贵几十倍?”

    黄宇轩道:“辣椒算什么,辣椒起码能栽种出来,味精能吗?据说味精是大明中央科学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才从海带中提炼出来的,费时费力,产量低、成本高,所以售价才这么高。”

    “这东西是从海带里提炼出来的?那我们能自己提炼不?”王管家眼睛一亮,眼冒精光地问道。

    黄宇轩嗤笑道:“你倒是想得美。据说研究院几十位研究员,都研究了大半年才把这东西提炼出来,你以为随便找两个人就弄得出来啊?其中不知有多少步骤、方法,复杂程度绝对无与伦比,不可能随便什么人都研究得出来的。”

    王管家一想,确实是如此的。如果这东西这么简单就让人学去了,那工部的研究员也太不值钱了。

    就在几人闲聊的时候,突然一阵钟声传入了大家的耳朵,“铛铛铛”的响了十一声。

    聂云问道:“什么声音啊?好像是在报时,十一声,现在戌时了吗?”

    黄宇轩点头道:“应该是戌时到了。这钟声是外面一栋楼顶的城市闹钟,装上去一个多月了,白天每到整点的时候就会报时,跟家里的摆钟差不多。只不过这城市闹钟大家都看得到,而且听得到报时的声音。”

    黄宇麟脑筋一转,就问道:“我记得摆钟的价格很高吧?这官府安了一个城市闹钟在城里,这摆钟还卖得出去吗?”

    黄宇轩笑道:“这城市闹钟整个南京城也只有三个,你以为什么地方都看得到啊?还有,现在金陵钟表行不光是摆钟,人家又出了一种怀表,很小巧,可以带在身上出门的,一样畅销得很,根本不怕生意不好。”

    “哦,怀表又是什么?”黄宇麟更好奇了。摆钟他家里就有,自然看见过。但这怀表却是第一次听说,不知道是个什么表。

    只见黄宇轩就伸手从怀里掏出了一块金属壳的小盒子,上边拴了一根金链子,挂在黄宇轩脖子上。黄宇轩取下怀表,递给黄宇麟道:“看吧,就是这个,比摆钟小巧得多。”

    黄宇麟、聂云、王管家三人就凑在一起看起了这块所谓的怀表。

    打开金属盖子,确实跟摆钟一样,里面刻有十二时辰,也有三种指针在转动,功能跟摆钟一样的。便利之处就是这东西可以揣在怀里,随时可以拿出来看,而且离开家到了野外也一样,不用担心错过时间了。

    黄宇麟看着这块小巧的怀表,问道:“大哥,这怀表多少钱一块?”

    黄宇轩道:“300两银子。”

    黄宇麟点头道:“这东西不错,比摆钟小巧多了,还比摆钟便宜200两银子,我明天也去买一块。”

    聂云不由道:“宇麟,我们银子可能不够。要是买了这个怀表,恐怕就没钱给你游玩了。”

    黄宇麟嘟嘴道:“怎么可能连一块怀表都买不起?王管家,你说我们钱够不够?”

    王管家笑道:“现金是不够的。不过老爷前一次在南京中央银行存了些钱,吩咐我将存折带来了。如果钱不够,我们可以去取。”

    黄宇麟一下就笑了起来,道:“我就知道,既然爹允许我来南京玩,怎么可能不给我准备足够的钱嘛!”

    王管家摇头道:“小少爷可想错了。这存折上可只有1000两银子,少爷也不能完全不管不顾的花,不然恐怕我们连回滁州的路费都没有了。”

    “啊……”黄宇麟惊呼了一声。

    王管家和黄宇轩呵呵一笑,不再说话。只有聂云心里暗道,这岳父把这小少爷宠得没边了,出来玩几天就给1000多两银子,真是羡煞旁人。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正版首发,一更求推荐票!】

第90章 金陵超市总店() 
在大哥黄宇轩家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黄宇轩就去户部上班了,黄宇麟则由聂云、王管家带着,开始在南京城里游玩。

    黄宇麟来南京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去逛报纸上所说的超市。对这个报纸上所说的超级市场,黄宇麟充满了好奇心。

    不过,现在是在南京城里,没什么危险性,就不用那么多侍卫和侍女跟着了。于是,在王管家的带领下,黄宇麟、聂云只带着两个侍卫就离开嘉义街,前往长安街金陵超市总店。

    路上,经过一个路口的时候,大家看到了一栋四面开窗的小木屋,屋檐下写着三个字:治安亭。有几个穿着军服的士兵坐在里面。

    “这又是什么东西?”黄宇麟问王管家道。

    王管家答道:“这是治安警卫亭。南京城里除了禁卫军的巡逻队外,应天府还在城里分片区设置了无数的治安亭,每个治安亭固定驻扎几名巡捕,维持市面上的治安安全。如果有人寻衅滋事、打架伤人,这些治安亭的巡捕就可以第一时间出面进行处理。”

    黄宇麟和聂云听得连连点头,这治安亭的设置,对一个大城市的治安来说,确实具有无与伦比的稳定作用。

    经过另外几条街道和民巷的时候,又看见了几个治安亭,大家就见怪不怪了。走了小半个时辰的路,黄宇麟等人来到了位于长安街中部的金陵超市。

    一到长安街中部,黄宇麟和聂云就被金陵超市的规模给镇住了。

    只见一栋宽达十多丈的三层大楼,楼顶立着一块超级大的招牌,用红漆填充的“金陵超市”四个大字隔很远就能看得到。

    超市第一层开了两扇三丈宽的大门,一边写着入口、一边写着出口,每个门口都有数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把守,维持秩序。

    超市入口旁边的墙上,还贴了一张大大的告示,告诉大家一些进入超市购物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现在是早上,按理说起-床-出门的人应该还不多,但超市门口却已经开始拥挤起来,要排队才能慢慢进入了,可见南京市民对这个超市的喜爱。

    黄宇麟几人挤到墙边,仔细的看完那张告示,才知道超市只是提供一个平台,里面的商家相当于一个一个的小店铺。只是,超市里有公平秤、有巡逻队,物品价格公道,质量有保障,而且不许商家缺斤短两、不许欺行霸市。

    最方便的地方在于,你逛完这个超市,平时生活中所需的大多数日用品,都可以在超市里全部买到,方便了市民一次性购物。

    看完告示,黄宇麟等人才开始排队进入超市,准备一观超市的内情。

    跟着人群进了超市,光线暗了一些,但因为四周墙壁上都开着大大的窗子,光线还算充足。加上还挂了一些灯笼,顾客不会感觉太阴暗。

    超市一楼分了许多区域,有卖粮油的、卖调味品的、卖风味小吃的、卖水果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除了这些卖东西的商家,还有两人一组,全副武装的超市保安在来回巡逻,防止偷盗、抢劫等意外发生。

    熙熙攘攘的顾客,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让超市里显得格外的热闹,黄宇麟也逛得兴高采烈。这样的超级市场,即使是见多识广的王管家,也看得目不暇接。

    因为前几次都是跟总兵黄得功一起来的,自然没时间进超市里面来逛。所以,其实王管家这也是第一次进到金陵超市里面来看。

    逛完了一楼,买了几斤时令水果吃着,众人又兴致勃勃的到二楼、三楼逛了一下。

    二楼卖的是衣物布匹、胭脂水粉、帽子鞋袜等物品;三楼卖的是笔墨纸砚、四书五经等文具书籍之类的东西。

    在三楼,黄宇麟看到了一种新的笔,叫铅笔,不用蘸墨水就能写作,特别适合年龄小、刚开始学字的小孩子。黄宇麟感到新奇,也买了两支,准备带回家去试试。

    现在的超市,还没有摄像头、没有收银机,无法像后世那样一站式购物、统一结账。所有的铺位,都是商家单独经营,自负盈亏。超市相当于是租铺位给商家,并提供安全保障,然后给消费者提供一个一站式购物的场所罢了。

    但即使是这样,这个超市的经营方式,也改变了以往的小店铺销售模式。市民们出门买东西,再也不用东跑西跑,到处逛,只要在金陵超市里就可以将绝大多数需要的生活用品全部买齐了。

    这样节约时间的购物方式,自然获得了消费者的大力欢迎,生意兴隆也就不足为奇了。

    逛完超市出来,已经到了中午,黄宇麟想起来路上吃的火锅,不由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