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大帝-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现在明军已经淘汰了冷兵器,全部使用先进的步枪大炮,以5万人的兵力,两三个月就平定了云南20多万人的土司叛乱。一个军两万人的兵力。至少可以相当于大顺军10万以上的兵力了,想想就让人心驰神往。

    但是,这些好处,却随着自己向大顺军主动投降,自绝于大明朝廷了。想一想,姜瓖就觉得后悔。

    某天,姜瓖的三弟、阳和卫副总兵姜瑄回大同府办公事,晚上就回家里歇息了。

    傍晚,天气晴朗,明月当空。姜瓖让后厨整了几个小菜,与三弟姜瑄在后花园小酌。

    姜瓖一边喝酒一边叹气,他的唉声叹气引起了姜瑄的注意。姜瑄问道:“二哥,怎么了?是不是张黑脸那厮又惹你生气了?”

    周围都是姜瓖和姜瑄的亲信亲兵。连整个姜府都是姜家的亲信,倒不必担心什么隔墙有耳。但姜瓖还是摇头道:“这段时间,我都没怎么去军营了,也没跟张黑脸照面,也谈不上是他惹我生气。只是,有些悔不当初啊。哪料到李贼竟然是这种人,完全是过河拆桥。早知今日,当时我们就该跟他拼了,或许还能跟皇上跑到江南去,继续受到重用。”

    听到这话,姜瑄也泄气了,摇头道:“谁知李贼竟然是这样的人。不怪二哥,连我和大哥也没认清他的面目。否则,姜家岂会落魄至此。”

    听到这儿,姜瓖就问道:“你在阳和卫如何?”

    姜瑄摇头道:“可能没有你在大同这么难受,但跟以前也不能相比了。虽然没有谁当面跟我为难,但却都在有意无意的疏远我。除了直接归我统领的五百名士兵,其他部队我也指挥不动了。”

    姜瓖又仰头叹了口气,道:“其实,现在大顺军的主力都调到南方去跟明军对峙了,山西省的兵力很空虚。以我们三兄弟加上族人明里暗里掌握的兵力,直接反了也能成功,山西境内没有我们的对手。但是,如果没有外援,我们起事后就要被大顺军从陕西、河南、京师三个方向合围,没有出路啊!”

    姜瑄点头道:“大哥也跟我说过,既然李自成不信任我们,到处都防着我们,那我们还不如反了他。反正李自成被满清、大明、大西三面夹击,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抽出太多的兵力来跟我们作战。但是,就像你说的,大哥也考虑到没有外援的话,我们独力难支,总有被大顺军打垮的一天。到时候,我们身死事小,连累家族所有人一起陪葬,那样就太不划算了。”

    姜瓖道:“是啊!只是,张献忠不可靠,满清是外夷,我还不屑于投靠他们,只有南京大明朝廷是我们最好的投靠对象。但三年前是我们先背叛朝廷,投降了李自成,才导致李自成毫无阻碍地通过山西省,迅速兵临北京,让陛下被迫逃往南京的。可以说,我们也算是北京失陷的罪魁祸首了,崇祯皇帝是不可能饶恕我们的。”

    姜瑄叹了口气,表示赞同。

    当初如果不是主动投降,而是战败投降的话,现在也好操作得多,可以跟明朝暗中联系一下。但当初自己三兄弟是主动投降的,这个性质就不一样。

    现在他们在李自成这边过不下去了,再去找大明朝廷,这不是自取其辱么?谁会相信一个反复无常的人,和一个反复无常的家族啊?

    两兄弟唉声叹气的,一边饮酒一边谈论,却论不出个出路来。他们还是只能在李自成的统治下,继续当傀儡。(。)

    ps:【明洋天水…作品,起…点…中…文…网…首…发,上架首章求订阅、求推荐票!感谢“小涛啦”、“浮水轻舟”、“锦溪苑”、“w已没心没肺”的打赏支持!】

第181章 山西巨变(三)() 
当夜深人静,兄弟俩各自回房休息的时候,姜镶却发现自己的夫人早已睡下,没有等着给自己宽衣脱鞋就睡着了。

    姜镶皱了皱眉头,正准备掀开被子冲夫人发一发老爷脾气,就感到腰间顶上来一尖锐物品。姜镶身子一僵,意识到是被人摸到卧室里来,马上就不敢动弹了。

    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背后轻声道:“姜总兵,我是南方来的特使,代号狐狸。你夫人已经被我用迷…药弄晕了,三个时辰内不会醒过来。但你不用担心她,没有什么危险。你和姜瑄在后花园的谈话我都听到了,我想跟你谈一谈。我待会儿放开匕首,但你也不要有什么过激动作,比如召唤亲兵什么的。否则,我保证你比我先死。”

    姜镶点了点头,轻声道:“好!”

    然后,那名代号狐狸的南方特使就放开了姜镶腰间的匕首。姜镶慢慢转过身去,看到的是一个黑衣蒙面人,把…玩着一把匕首看着他。

    姜镶看着他,问道:“你怎么进来的?”

    狐狸摇头道:“这个你不用管,我自然有我的方法。”

    姜镶点了点头,没有纠结这个问题,而是问道:“你说你是南方来的特使?”

    狐狸点点头道:“不错。”

    “我怎么相信你的身份?”

    “这个令牌你见过吧?”

    “锦衣卫?看来真是南方来的了。李自成身边是没有锦衣卫的。”

    “令牌看了,那我就直说吧。皇上派我们来北方,联络有志为大明朝廷效力的忠君爱国之士,起兵反抗李自成。傍晚我在后花园听了你和姜瑄的谈话,觉得你们很符合皇上所说的忠君爱国之士的身份,所以想跟你联络一下,起兵反抗李自成。”

    姜镶顿时感到脸上像被打了一巴掌一样,火…辣辣的。他讪笑道:“特使过奖了,下官惭愧,忠君爱国的评价不敢当啊!当初鬼迷了心窍。主动向李自成献降,却不料落得今天这样的下场,实在愧对皇上。”

    狐狸笑道:“皇上曾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姜总兵能及时醒悟过来,也算迷途知返了。如果姜总兵能率军起事,皇上绝对不会亏待于你的。”

    姜镶点了点头,道:“如果皇上和朝廷能接纳我姜家。我们自然愿意重新为大明效力。不过,这事我需要跟大哥、三弟及族人商议,请特使过几天再来,我告诉你结果。”

    狐狸点头道:“希望结果不要让我失望。”

    姜镶点了点头,狐狸就离开了姜府。

    随后,姜镶就去了客房,找三弟姜瑄商议了一番,又派人联系大哥姜让,将跟大明朝廷联络上的事情跟他说了。

    三人对李自成的做法实在寒心,都一致同意重回明朝。为明朝效力,起兵反李自成。但是,为了防止类似李自成的事情发生,姜家一定要抓紧地方军政大权,自给自足,不能再受制于人了。

    过了几天,狐狸再登姜府,姜镶向他提出了姜家的条件。

    现在山西省的大顺军都调到南方去了,兵力空虚,防卫几等于无。姜家有自信起事后一个月内控制山西省所有州府。将山西省从大顺朝廷的版图上独立出来,名义上归大明朝廷所有。

    但是,姜家要求大明朝廷给他们山西巡抚的职位,节制山西省军政大权。要世代世袭,还要在报纸上刊发天下以做约定的证据。

    并且,姜家也不是像云南土司那样的傻帽,给一个空头许诺就贸然起兵造反。他们要求,只有在大明朝廷发起北伐战争、全面进攻大顺朝廷的时候,他们才会起事。跟明军里应外合,一举击溃李自成的大顺军。

    狐狸将姜家的条件带回了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看完后,呵呵一笑道:“真是秉性难改,投机李自成不行,又想来投机大明朝廷了,以为就他姜家的人聪明呢!”

    大都督府总督史可法道:“姜家世代明将,不知怎么到这一代就成了这样的投机分子。不思为国效力,老是勾心斗角想要为自己谋私利。前次投降李自成就是,然后看李自成对他们不好,又想要投靠我们了。”

    朱由检点头道:“如果姜家起事成功,配合我们歼灭李自成后,能主动交卸兵权,转到政府部门任职,那朕不介意放他们一马。但现在,看看他们的条件,竟然想要军政齐抓,成为山西巡抚,还要能世代世袭,简直就是国中之国啊!”

    史可法道:“要求很过分,那我们回绝掉?”

    朱由检笑道:“怎么可能?既然姜家有把握起事,占领山西全省,那我们为何不助他一臂之力?反正到时候伤脑筋的是李自成,不是我们。”

    史可法皱眉道:“那姜家说要等我们展开北伐,全面进攻李自成的时候,他们才起事。这条件怎么达成?”

    朱由检自信地笑了一笑,道:“有一个法子,是你们没听说过的,叫‘舆论战’,这次让你们见识一下。”

    然后,朱由检派人回复姜镶,答应了姜家所有的条件后,开始策划一个骗局。

    姜镶三兄弟得到了崇祯皇帝的回复后,大喜过望,纷纷联络自己的族人将领、亲信旧部和故交好友,准备起事。

    崇祯二十年冬月初一,大明朝廷在大明新闻报上突然刊发檄文,细数李自成数十条罪状,称李自成为逆贼。大明朝廷任命大都督府副总督黄公辅为北伐军总司令,率武昌军区、南京军区、福州军区十多支明军数十万大军进攻大顺朝廷。

    大明南京军区、武昌军区、福州军区的所有军队,均进行了一番调动,做出了一副要集结于边境,准备北伐的架势。

    因为有去年冬天明军突然出兵平叛的教训,大顺朝廷并不敢确定大明朝廷出兵的言论真假,只能认真对待,纷纷加强边境城市和关隘的防卫,准备应对明军的进攻。

    然后,为了欺骗姜家,朱由检派出了超过300人的锦衣卫,进行舆论欺骗。(。)

    ps:明洋天水…作品,起…点…中…文…网…首…发,保底二更求推荐票!再次声明,每天保底两更,月推荐票每增加1000张加更一章,望大家将推荐票投给我!感谢“灰色的乐21恩”、“无影无踪,”、“吾道何方”、“鲨鱼汉堡”的打赏,感谢“石头kk”1888巨赏,恭喜“石头kk”晋级为本书舵主!

第182章 山西巨变(四)() 
朱由检的锦衣卫特工们制作了大顺军的假令旗、假令牌,刺探了他们的传令暗号后,从河南、山东等边境城市,往大顺朝廷及内部各州府传递假军情。

    300人的锦衣卫,从各条路线将大明军队开始进攻大顺边境的谣言从中部带往北方,引起了沿途大顺境内官员百姓的恐慌,也让一种明军大军压境的紧迫感传到了大顺朝廷和山西省境内。

    崇祯二十年冬月初四,姜瓖拿到了大明朝廷刊发的大明新闻报,知道大明朝廷准备北伐,攻打李自成了。

    但是,他没有妄动,他在等待大明朝廷真正北伐的确切消息。

    在姜瓖的等待中,冬月初八,一名潜伏在北京的姜家弟子传来消息,明军开始攻打大顺军了。山东、河南边关告急,每天都有无数传令兵冲入北京城,向北京兵部传递军情。

    冬月初九,一名住在太原府,专事打探消息的姜家弟子也传回了消息,河南省被明军武昌军区全力攻打,防线告急,请求山西省派兵支援。山西巡抚张树横正准备下令调集全省官兵,南下支援河南省,抵抗明军的进攻。

    各方面的消息汇总,让姜瓖看到了明军如惊涛拍浪一般的攻势,也看到了明军的实力。此时再不起事,更待何时?等明军自己打败了李自成后,自己姜家也没用了。

    因此,姜瓖马上联系大哥、三弟,和其他姜氏族人将领及故交好友,约定于冬月十二日凌晨起事。

    冬月十一日下午,一名来自太原的传令兵打破了大同府城的平静。大同知府张天琳接山西巡抚张树横命令,让他务必在五天之内组织1万人的兵力,前往太原跟其他山西大顺军汇合,然后南下支援河南省跟明军的战争。

    张天琳立马找来柯天相、张黑脸商量,说让姜瓖带兵前往前线不妥。万一姜瓖临战反叛,岂不是给大顺军胸口捅了一刀?柯天相和张黑脸自然表示同意。

    于是,在姜瓖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即将被剥夺军权,被限制在大同城内,哪儿都不能去了,由柯天相看守。前往太原的军队。将由张天琳和张黑脸率领,去跟其他山西军队汇合,再前往河南支援大顺军跟明军的战争。

    但是,这些阴谋诡计,姜瓖不需要知情。因为。不等张天琳他们实施阴谋,姜瓖第二天凌晨就要率先起事了。

    十一日晚上翻过子时,即到了冬月十二日的凌晨,张天琳、柯天相、张黑脸等人累了一天,都已经沉睡了过去。他们不知道,有人已经磨刀霍霍,准备要他们的命了。

    在大同府城东,姜府内,800多名姜瓖的亲兵和直系子弟,黑衣蒙面。整装待发。

    丑时一到,姜瓖一声令下,800多名亲兵就分三路,向张天琳、柯天相、张黑脸的府邸扑去。姜瓖亲率400多名亲兵,偷袭卫士最多、战斗力最强的大同副总兵张黑脸。

    于此同时,山西省阳和卫、云川卫、井坪所、蔚州县、陕西省榆林府,姜瓖的大哥、三弟和其他姜氏族人将领、故交好友,纷纷率兵趁夜袭击了当地的大顺军政长官府邸。

    张黑脸虽有300多名亲兵,但要进行轮休,全副武装值夜班的只有不到100人。这些亲兵被姜瓖400多人围攻。一个都没逃脱,全部姜瓖率军击杀。

    然后,包括张黑脸和他的两名小妾、一个侄子,还有那些睡梦中被吵醒、连衣服铠甲都没来得及穿的亲兵。全部被姜瓖率军砍杀殆尽。

    大同府通判柯天相,同样被姜瓖的另一路亲兵攻入府邸,来不及逃跑,尚未穿好衣服就被乱刀砍死在了卧室中。

    只有大同知府张天琳,正好府里有人半夜上茅厕,听到了府外的动静。一声尖叫惊醒了张天琳。张天琳连美…艳的小妾都顾不上,就带着几个卫士从后门悄悄逃跑了。

    等姜瓖的这一路亲兵攻入位于城西的张府,将张府的人全部屠杀殆尽后,却没有找到张天琳的尸体,方知道张天琳已逃跑。这些亲兵一边派人通知姜瓖,一边往张天琳最容易逃跑的西面追去。

    追到西城门,守城官兵早已溃散,只余下一个门洞大开的西城门,哪还有张天琳的踪影,大家只能郁闷的返回军营,去向姜瓖复命。

    杀掉副总兵张黑脸后,姜瓖立马提着张黑脸的人头,冲入军营,接管了大同驻军的军权。

    被强制唤醒,看到张黑脸的人头,那些尚还有些睡眼惺忪的驻军将士立马被惊醒。中立的将士,自然不敢吭声,也不敢再反抗。还有许多原来是姜瓖旧将的官兵,欢欣鼓舞,欢迎姜瓖重掌军权。

    然后,姜瓖就得到了柯天相已死,但张天琳逃跑的汇报。

    这个消息,让姜瓖的心情顿时坏了大半。

    但是,一询问,得知张天琳是向西逃跑的,姜瓖不由心里一动,立马派出一支数百人的部队向西追杀过去。

    因为,大同府西部紧邻山西省榆林府,姜瓖跟大哥姜让约定的是,姜让起事后就带兵前来大同府,跟他汇合。山西才是姜家的大本营,榆林府不要就不要了,守住山西省才是头等大事。

    自己这里派人对张天琳紧追不舍,让他来不及思考。如果张天琳运气不好的话,慌不择路之下,很可能直接撞上大哥姜让的大部队。

    且不去管逃跑的张天琳,大同府城的官员百姓一觉醒来,才发现大同府已经变了天。大同知府不见了,通判被杀了,副总兵被杀了,大同驻军又回到了大同总兵姜瓖的掌握之中。

    大同官府和驻军中的大顺朝廷官员和将领,全部被姜瓖于杀掉。姜瓖对大同府进行了军事管制,全面控制了整个大同城,宣布起事,反抗大顺朝廷的统治。

    大同府城内及周围县城,姜家族人子弟和故交好友,纷纷群起响应。一天之内,姜瓖账下就聚集起了超过2万人的大军。(。)

    ps:【明洋天水…作品,…起…点…中…文…网…首…发…,一更求推荐票!感谢“石头kk”的8888、1888巨赏,感谢“威武霸气大军阀”、“w已没心没肺”、“疯狂胖象”、“幻神袭天”、“泰桥小杨”、“(乐在其中)”、“※忘→”的打赏支持!关于作者的情况,已结婚生子,小孩半岁,有时候要帮忙带小孩。并开有一小超市,写作属兼职,加上速度手残,也就1000字/小时左右,很慢。而且,现在是年底,成家有家庭的书友就会感受得到,酒席很多,有时候要帮忙做事的。像昨天,就给过酒的邻居帮了一天忙,一个字没码。所以,我要爆发更新是很难的,只能保证每天的保底两更。如果月推荐票增加1000张的时候,就加更一章,望理解,谢谢!】

第183章 悔之晚矣() 
两天后,阳和卫副总兵姜瑄率领5000多人的官兵赶回大同,与姜瓖汇合。他也是杀掉了猝不及防的阳和卫总兵,将阳和卫数千兵马全部掌握在了手上,才赶来与二哥姜瓖汇合的。

    加上邻近其他县城和卫所与姜家有联系的将领响应姜瓖的兵马,姜瓖总兵力达到3万多人。

    四天后,姜瓖的大哥姜让率领陕西省榆林府1万5000名官兵抵达大同府,并带来了路上顺手抓到的大同知府张天琳。

    果然如姜瓖所料,在他派出的士兵的紧紧追杀下,张天琳慌不择路,没有考虑到姜瓖大哥姜让一起反叛并赶来大同府的可能性。结果,他一头撞上了从陕西省榆林府赶过来的姜让大军,被姜让活捉俘虏。

    看到被打得满身血痕、五花大绑押上来的张天琳,姜瓖呵呵笑道:“张大人,别来无恙啊!”

    张天琳在路上就被姜让折磨得半死不活,早已抱了必死之心。听到姜瓖的讽刺,张天琳狠声道:“姜瓖,你别得意,皇上会为我报仇,诛你九族的!有本事,给老子个痛快,老子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姜瓖长笑道:“笑话,李自成会为你报仇?我看他应付崇祯陛下都应付不过来,能不能保住他的皇位都成问题了,哪还有空来给你报仇?”

    姜瓖率军叛变后,张天琳离开大同就一直在路上逃亡,来不及细思。他一直以为,姜瓖是受不了自己和柯天相、张黑脸等人的钳制,愤而造反呢。

    现在一听姜瓖这么说,张天琳脸色一变,问道:“是不是崇祯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们起兵叛变的?”

    姜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