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中突然如明镜一般清澈起来:“小子手不能停,只能在心中拜谢君老之赞了!”
主动将称呼从官面上的留守变成了更亲热的君老。
“不知,君老,今日叫小子来,可是有何点拨?”
你来我往一段时间后,李煜也是有点沉不住气了,毕竟上辈子也就二十多的年纪,论起太极功夫来,和周宗这种人老成精的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眼看周宗话头有些松动,赶紧打蛇随棍上。
不过心里却冷笑,“老东西,太极拳是不如你,先开口是抛砖引玉,小爷不愁你等会不吐点真东西出来!”
此时,已经添过第四次水,李煜依然用茶筅在盏中击打盘旋。
“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清真华彩,既已焕发,云雾渐生。”周宗捋着胡须道。
李煜听的有点烦,心说我这里都出牌了,老头子你还是云山雾罩的装逼,是不是有点过了啊。
“大王,这……”
“君老,你是两朝栋梁,便叫我一声煜儿或者六郎吧。”李煜无法,只好卖个萌,同时也摊出自己的底牌…咱们关系可以很亲密啊。
“那好,老臣便无礼了,我观六郎今日便有清真华彩,既已焕发,非但如此,还云雾渐生,让人有些看不清啊。须知风从虎……”
“咯噔”李煜心中一跳,前面这话依然是马屁,但最后这没讲出来的半句,才是题眼,云从龙!
手中不停,口中答道:“我乃区区六皇子,无权无势,闲暇时也只会吟诗作画,或者做那货殖一道。”说完停下茶筅,又往盏中添了第五次水。
“对了,那日在六郎的铺子中仆之女娥皇少失教养,倒是让六郎见笑了。”
“嗯,怎么又换了个话题,不过这话题我倒是喜欢啊,漂亮的娥皇小姐姐送货上门哎”李煜心中默念。
手中不停,嘴里道:“君老客气,是小店备货不足,害得周小姐多次往返,实在是过意不去。”
“老夫意图和圣人结为儿女亲家,不知道六郎以为如何?”周宗忽然间单刀直入。
虽然刚才已经估计到会讲到这个事情,李煜还是心中大震,手里也难得的停了片刻。
虽然李璟儿子众多,但长子李弘冀已婚,周家小姐自然是不会去做小的。
老二李弘茂这病秧子身体,说实话大家都心里有数,周宗自然也舍不得女儿年纪轻轻就守寡。
那么说下来,只有自己和李从善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然,周宗肯定是看中自己,否则巴巴的请自己过来就为了看一场茶道表演?
只是?
既然要结亲,周宗自可入宫和李璟去说便是,按照后者的性子肯定是满口子答应。
反正是政治联姻,自己最值得看重的还是这个皇子的身份,周、李结亲后,周家在南唐的地位也就再也无人可撼动。
反过来李璟得了周宗的帮助,大可以放开手脚收拾宋齐丘,到时候就上的就不是小拳拳,而是抡起王大锤了。
第152章 茶叙(四)()
咳咳,老周头还暗搓搓的来和自己见一面,这算是考校未来女婿?
想到这儿,李煜又添了一次水,道:“某倒是要厚着脸皮说一句,此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圣人应允,某自然是求之不得。周小姐国色天香,实乃万中无一。”
“国色天香,万中无一?”周宗饶有兴趣的看着李煜,随即轻轻道“听闻太宁公主号称年方及笈,而容貌秀丽已冠绝天下……”
李煜手一抖,差点捏不住茶筅。
周宗手指在台面上轻扣几下,心中明白,那日徐铉所言就在方才已经得到验证。
眼前的安定王和太宁公主,果然关系非同一般!
但心里也暗暗佩服,小小年纪被骤然袭击之下,虽然面孔色变,手中发颤,但马上便掩饰过去,这份心性便是可造之才,眼中神色不由得又热切几分。
李煜心中的震惊远非其表面上所表现出来的那样淡定。
说是惊涛骇浪也不为过。
周宗一句普普通通的玩笑话,却正点在他心中最不愿意或者说最怕面对的问题上。
俗话说做贼心虚,今天这种要紧场合,周宗直接提到太宁的名字,肯定不是闲聊拉家常。
李煜觉得老狐狸应该是嗅到了某种味道,但又没有证据,故而只能突然袭击诈一诈。
至于自己的反应?
呃,起码没让对方抓到把柄吧?
但到底该如何处理与太宁的关系?
二人前阵子的所作所为略有出格,却全无逾矩。
偶有背德,但细细说来倒也不是不可。
毕竟太宁是李璟的义女。
只是娶个姐姐当老婆这事情(书),在李煜前世都被压制,一本神作连坟头都被铲了。
骨科患者更是被人人喊打,只能抱头鼠窜,放到这个封建礼教盛行的时代么……
也不是说不行,只要自己当上皇帝了,那自然是爱怎么来就怎么来,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先例过。
但在此之前,还是保持低调为好。
否则被御史以“德行不端,秽乱宫禁”为名参上一本就麻烦了。
再有就是倘若有一天真的身登大宝了,娥皇和太宁到低谁是正宫皇后?
这也是伤脑筋的事情。
按照李煜自己的性子,自然是倾向于太宁,毕竟是从小一起疯大的,青梅竹马的感情绝不一般。
但和周娥皇则是彻底的政治联姻,她背后,则是以周宗和徐铉为首的整个逍遥派势力,如果娥皇不能成为皇后,对这些人的投效心思会不会也是个打击?
甚至会导致他们另投明主?
所以……拖字诀,太极拳。
反正历史上李煜要到十八岁才娶了十九岁的周娥皇。
十九岁结婚,在五代十国达官贵人中算是晚婚了,以周宗的权势自然不不愁女儿嫁不出去的,何况娥皇样貌心性都在人上。
却何以拖的那么晚?
这时候李煜才算是明白那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个成婚的年纪在历史书上看到了也就看到了,根本不会深入去想。
但牵涉到自己的前途命运,从第一人称角度再去观察、品味、思索、分析,自然就觉得事情颇有微妙,可意会却难言传。
不合理的表征下是合理的逻辑在起着推动作用。
如此说来的话,周宗今天来和自己见面,虽然释放了要嫁女儿给自己的的善意,但也就是如同前世那种达成意向性协议一般,完全没有法律效力。
只要他愿意完全可以把类似的话向李弘茂,李从善,甚至李良佐或者李从谥都说上一遍。
等时机成熟后,他再从中挑选一个毛脚女婿就是了。
李煜悄悄做了个深呼吸道:“公主相貌自是天人,但这与君老方才所言之事无甚关系。”
“老夫眼下有三女,最小的年仅七岁,这便不说了”
“娥皇你是见过的,年方十四,聪慧无双,倘若为男儿,他日承老夫职司也是易如反掌,唯一可虑者,便是何日配相印而已。所以平心而论老夫是舍不得将其嫁出的。”
周宗见他一脸否认三连的表情,也不在纠结于此。
反正之前李煜的表情已经让他心里有数,故而说起自己的儿女状况来。
李煜不说话,只是静静听着。
“另有一女,年方十三,相貌体态也是上上之选,但于聪敏上只作是普通大家闺秀,倘若‘以子归之’倒也‘宜其室家’”
后两句出自《诗经•桃夭》,意思说这样的女子娶回去便是极好的家主婆。
“什么意思?老家伙让我二选一?!!”李煜此刻很想高歌一曲《达坂城的姑娘》。
“带着你的嫁妆,带着你的妹妹……”这简直是每个男性的梦想,当然历史上的李煜最终是都吃到了。
不过,小周后从年纪上看应该是那个七岁的小萝莉。
而娥皇还有个小她一岁的妹妹,这个倒是第一次得知。
听周宗的意思,这俩妞儿相差一岁,妹妹各方面都不差,只是不能和姐姐比,但老头子把这个说出来的意思是?
李煜不做声,第七次向盏中注水,同时以茶筅击拂拭。
“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周宗又感慨道
“于六郎而言现在不过头汤时刻却有了三汤气象,到老夫则是七汤已毕,少不得为家族考虑。”
“安定王以为,老夫会嫁何女?”
“娘的,老东西又开始让人猜谜……”
李煜心中开始盘算起来,到了周宗这个地位,子女婚嫁首当其冲就是要门当户对。
此刻他的想法倒是与那日的周娥皇不谋而合起来。
但听周宗的意思,周娥皇不但容貌秀丽,而且谋略决断不让须眉,是出将入相的人才,这样的女子对有政治野心的人来说,不啻于最好的帮手。
聪明,智慧,温柔,更要紧的是和自己绝对贴心,是可以托付后背的人。
反过来娥皇那位不知名的妹妹,则更适合一个清贵的闲散王爷。
“老东西好算计啊?”李煜心里叹了口气。
看上去大方之极点,推出两个女儿来让自己二选一,其实就是在问志了。
这圈子绕的……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倒是能理解周宗,问一个皇子的志向,确实是不容易。
总不能说:“胖友,对那张位子有想法伐啦?有么,一道搭把手搭伙掏掏江湖,去吃下来么好来。”
李煜眯起眼睛看着周宗,此老只怕是又在准备第三次拥立之功了。
第153章 茶叙(五)()
“君老,茶已点好,还请上眼。”
李煜将茶筅放回小碟中,左手揉着右手的腕子,同时示意周宗鉴赏鉴赏自己一番劳作的成果。
一盏茶经过李煜七次注水,反复拂打后,杯面上起了一层洁白细腻的泡沫,颤颤巍巍的还高出盏口两分,凝而不散,就这样堆积在水面。
周宗拿起那柄金茶匕,插入泡沫中旋转几下,泡沫纹丝不动,这就是咬盏,评价点茶好坏的最重要的要素。
到了百年后的宋朝,士大夫间流行斗茶,也是以谁打出的泡沫更持久来定胜负。
“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旋而不动,咬盏紧而有力,六郎这手点茶功夫可称大家。”
“君老谬赞”
看着这泡沫,李煜总觉得这就像是前世的拉花咖啡,上面再用茶粉撒个多啦a梦出来,就行为艺术了。
打出泡沫一方面是为了好看,另一方面古人认为这种雪白的泡沫才是茶叶的精华所在。
对此李煜心里是一万个吐槽,那啥,撒出尿来也是有泡沫的,难道这就是尿素了?
当然,这话没法和人说。
此刻,二人都不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茶盏。
周宗在回想当日与徐铉的对话,自然也想到女儿那日的言语,心中多少有点惴惴不安。
前两次下注,看着风险大,但实际上倒是还好。
自己主要是出头早,站得稳,所以才博得了偌大收益。
但还是付出了不少代价,劝进李昪时抢了宋齐丘的风头,那时候自己还是个小小郎官,差点被时任吏部尚书的宋齐丘找个借口一刀杀了。
所幸李昪脑子清楚,信任宋齐丘是一回事,但也绝不至于盲听盲信,登基后直接把周宗扔到静海(南通)制置使的位置上主理盐政,以作酬庸,同时也起到保护的作用,暂时离开京城,离宋齐丘远点。
第二次拥立成功,得到了李璟亲自为自己整理幞头的待遇。
但反过来,李景遂、李景达估计都恨不得咬上自己几口。
但随后被扔到江都。
被李弘冀多番打压,饶是周宗脾气极好也得冒火:“这留守又不是我自己要做的,你李弘冀觉得不舒服直接去江宁面圣啊,对着我一个老头子抖什么威风?”
自己不是没想过去投了太子一党,周宗人老成精,自认在识人上颇有一套。
当初之所以毫不犹豫的下注李昪、李璟父子,就是觉得此二人是大大的仁义,非勾践似的寡恩刻薄之辈。
但在选择南唐第三代领导人时,周宗犯难了,李弘冀能力出众手上武功不少,但观其日常行事,多有越王再世之感。
再加上柴家将门全力依附太子,这也是大大的隐患。
十国之所以相对五代而言更太平,靠的就是皇帝对武将,尤其是将门的大力压制。
眼下柴家已经是一门三节度的格局,又率领着最能打的天雄军。
倘若真到了哪天,于朝政于社稷是福是祸,确实很难讲。
至于李景遂和李景达么,自己当日就没看好他们,隔了那么多年怎么还会继续站过去?
所以思来想去,只能玩一把大的。
拥立一个新人,风险大,但收益更大!
故而将两个女儿同时端出来做试探,想当皇帝的自然会选娥皇,反之则不然。
至于朝中动向,李璟的想法,在老狐狸的眼中也是洞若观火。
显然,李煜已经进入了这个棋盘成为一颗看起来暂不起眼,但却有着无限可能的棋子。
他是钟皇后的嫡亲儿子!
血统在这个时代已然是道统的第一保证。
其次,重瞳异相,也让周宗觉得冥冥中似有天启。
就这么沉默了一会,李煜将束口盏中的茶汤和茶沫一起倒进另一只金油滴撇口盏中,同时又注入开水,将茶汤调稀。
再分别倒入两个小盏中。
此时才是饮茶阶段。
“君老,请用!”
周宗闻言,接过茶盏,呷了一口,闭目不语。
略略暂歇后,又将杯中所剩的茶汤与茶末一饮而尽。
这也是此时饮茶的规矩所在,涓滴不剩,颗粒归仓。
周宗随即道:“茶是好茶,但更看点茶者手段,否则便是暴殄天物。点茶一道如同治国,北边的冯道听闻也是此道高手,只可惜却无用武之地”
周宗似乎在说茶道,又似乎不是。
眼看老头子脸上泛起一丝红色,李煜心中暗笑,老狐狸啊老狐狸,刚才看上去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话。
但除了客套之外,也就是给了自己一个二选一的机会,借此套出自己的志向来。
不管自己如何旁敲侧击,如何引蛇出洞,老家伙却是门户森严,话说的滴水不漏。
让人摸不着底。
那日在铺子中一见,李煜便对娥皇的美貌和气质念念不忘,但不代表他色欲熏心。
堂堂朝中重臣,在眼下这个皇位争斗大战中主动送女上门,虽然还只是意向性会谈,但其间到低有什么花头或者暗招在后头,则不得而知。
毕竟自己只是名义上的第六,呃,不对,现在已经是第五顺位继承人了。
不过,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好猎手。
幸亏自己早有准备,此刻见周宗将茶汤一饮而尽,李煜面上露出几分笑意。
“多谢君老夸赞,主要还是这壑源茶妙啊”
“好茶也须妙手方能成品。”
“君老说的是,小子喜爱点茶,更胜于煎茶一道,君老可知为何?”
“噢?这也不难啊,点茶所出之茗汤确实是较煎茶更胜一筹。”周宗捋须道。
李煜却发现,老头子摸着胡须的手此刻有些微微抖动,方才可没这样。
“非但实胜,名更胜。煎茶煎茶,令人一听便想到煎熬、煎汤之词,着实不快。”李煜笑着道。
他心里有底了。
“而点茶之点,却是点化之点,茶粉、沸汤、建盏虽然都是好物,但尚需人于其间妙手施为,如此方能得出这精华饽沫来。”
“小子不才,还请君老点化!”说完向周宗拱手致礼。
刚才是点拨,现下却变成了点化。
一字之差,其间妙处则不可以道理计。
“今日得见六郎,老夫心怀大慰,有些话便直说了吧。”
第154章 茶叙(六)()
“老夫当日力劝烈祖称帝,便得罪了宋国老;哭求圣人以天下为重而授冠冕,也让皇太弟对老夫有了成见”
“到了这把年纪,事情都已经看得淡了,功名利禄早已不挂怀,所担心的无非是周家,我有两儿却皆不如娥皇,故一为郎官,一则经商,倘若老夫百年后,偌大的周家只怕便是要败了。”
“所以保家便是其一”周宗脸色潮红,神情也一改方才的淡然潇洒,逐渐激动起来。
“再有,世人皆谓吾等为逍遥派,整日不理朝政,只求自身逍遥。话是不错,但我等终究是大唐臣子,心中还是念着大唐好的。”
“有些人望之便不似人君,倘若日后登基则是天下的不幸,故而为己计也为大唐计,老夫今日才有与你一晤。”
“老夫这把年纪了,早就想归隐山林,但为何现在还在苦苦支撑?一来是要报圣人恩德,二来鼎臣(徐铉)等人也不放老夫归家。老夫虽然年迈,但资历威望还在,一日在朝,对宋齐丘便是一日制衡,倘若哪天真致仕了,只怕光靠萧俨、孙昇可压不住宋左丞,到那时鼎臣他们的日子便要难过”
“所以,不管是为国,还是为家,抑或是为了我这一党闲散之人,今日便来寻你。只盼你心中自有思量。”
周宗语气颇急,但话听起来却很诚恳。
李煜心中有数,这多半便是他的真实想法了。
而且听这意思,联络自己不但是周宗本人的想法,只怕也是徐铉等逍遥派大将的想法。
“君老,倘若我不选娥皇呢?”
“那也无妨,至少老夫百年后,周氏有了依托。”
“可君老为什么就看我这个小小的皇子了呢?”
眼见周宗有口吐真言的迹象,李煜虽然也因为喝了麦角菌茶汤的缘故,觉得脑袋有点发懵,但因为有抗药性,所以倒还能保持神智清醒。
此刻目光灼灼的看着周宗,口中轻言相询。
周宗看着李煜的重瞳,脑海中更是异想迭起,有种不吐不快的感受。
这是老头子四十年都未有过的感受。
“安定王当日在餐霞楼上锏毙凶徒的英姿老夫是无缘得见,但鼎臣却极为推崇,我大唐虽然国力雄厚,乃是这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