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七扇门当差的日子-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说江湖媒介,创刊数十年的晓生江湖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向来以公正、客观标榜的晓生江湖和晓生资讯,在江湖上发行量高居榜首。不过近些年来,八卦周刊作为后起之秀,以有偏见性的报道、娱乐精神和花边新闻,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这两个周刊个各有特色,晓生江湖的口号是“晓生资讯,不一样的江湖”,而八卦周刊的口号则是“你心中的江湖”。

    从两者的标语很能看出两家的特色,晓生江湖注重引领江湖潮流,热衷于各种排名、江湖大事。

    八卦周刊的主张比较特别,他们认为每个人心中的江湖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并不关心江湖排名,更热衷于各种狗仔新闻,对江湖采风的真实性要求并不高,去年他们曾经报道了青龙门掌门宋青平出轨一事,在江湖上引起了极具争议性的讨论。有人说他们侵犯了个人**,有人说公众人物需要监督,大家各执己见,不过八卦周刊的名声却越来越响。

    张幼谦的经商天赋在这席间得到了充分展示,整个席间,他谈笑风生,唯独不谈赞助之事,始终将节奏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个叫三观犹在的采风口才不错,侃侃而谈道,如今江湖传媒界的主要矛盾,是江湖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同落后的、呆板的江湖报道之间的矛盾。如今的江湖精彩纷呈,可是各种八卦报道却极度匮乏,人们的猎奇心里得不到满足,我们八卦周刊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主推花边八卦,让大家见识到一个更真实、更有趣的江湖。

第101章 审案 1

    我大吃一惊,早就听说从蜀中过来一个姓闵的同知,但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竟然是鼎鼎大名的闵秋叶!

    大明朝有两大青天,一个是海瑞海刚峰,另外一位就是眼前的这位闵秋叶。在大明朝做官,能够有青天之称的,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刚正不阿,说难听点就是认死理;第二有官声,也就是清廉奉公,绝不贪墨;第三则是有拿得出手的战绩。

    这位闵大人战绩彪炳,三十年来倒在他手上的有一个藩王,二个巡抚,三个道台,在大明官场令人闻风丧胆。

    当年据说有个襄阳的县令被委任到成都当知府,堂堂天府之都的蜀中富得流油,多么肥的一个差事。那家伙死活不肯去,就因为闵秋叶在成都。可是任命已下,那县令无奈之下,整了个丁忧在家,躲过了这一劫难。

    真没想到,这位闵大人竟离开蜀中,来到了金陵,也不知蜀中的官场会不会弹冠相庆。

    在场众人听说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汉子竟是闵青天,呼啦跪倒了一片,说还请闵青天为我们做主。闵秋叶满脸动容的看着众人,说本官刚到金陵,就遇到这种事情,不过请诸位放心,只要我闵秋叶在江南一日,就保证你们头顶上一片青天!

    有了闵秋叶调度,流民委员会很快就达成了遣返的协议。为了避免引起纷乱,这些难民分三日撤离,由官府发放回去的粮食。当然一次不能发放太多,否则很容易引起打砸抢,剩下的赈粮等到了松江府后,由官府统一发放。

    等处理完毕,我们才上前见礼,六扇门江湖司捕头苏犹在、张幼谦见过同知大人。闵秋叶倒也随和,说我刚来还摸不清情况,你俩赶紧带我回知府衙门,廷文上让我五月二十日前报到,我已经耽搁了两日了。

    早有人将闵秋叶处理流民之事报告了宋知府,等我们抵达知府衙门时,宋知府带着众人在门口迎着。老远就见到宋知府道,闵兄,可把你盼来了。

第102章 审案 2

    胡宗宪一身麻衣,很是朴素,倒也干净,显然是没有受到太多的折磨。毕竟是朝廷二品大员,除非皇帝发话,谁也不敢为难他。不过,这些天下来,他瘦了一整圈,头发也越发灰白了。

    锦衣卫、登闻院都派了人员听审,锦衣卫派来的自然是指挥使陆兵,登闻院那人一身黑衣,却不知是何方神圣。胡宗宪来到大堂,静立不语。

    冯零感本来对胡宗宪就不顺眼,尖声道,大胆胡宗宪,今日受审,竟不下跪!

    主审官闵秋叶看了他一眼,要不你来?

    冯零感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闵秋叶说胡部堂,姑且称你一句部堂大人,是为你在崇明之战立了大功。本官闵秋叶奉旨来审你案子。

    胡宗宪缓缓道,原来是闵秋叶闵青天,当年你在蜀中的威名可是如日中天啊,本官心向往之啊,只是却没有料到,今日你我相见,竟是在这种场合之下。

    这种场面话,闵秋叶并不感冒,凛然说道,哪里来的虚名,不过是本官能秉公执法,行事无愧良心、无愧大明律而已。胡大人放心,对你的指证,本官会一一核实,若有虚假,绝不冤枉你,但若坐实的罪名,本官也绝不姑息。

    胡宗宪淡然一笑,这世道哪里有非黑即白的,闵大人尽管来问。若能说的、该说的,我自然会说。

    冯零感怒道,什么叫做该说的,什么叫做能说的,你这是什么意思?

    胡宗宪反问道,这案子还没开始审呢,冯公公怎么如老猫烧须般坐不住了?

    锦衣卫陆兵嘴角露出微笑,登闻院那黑衣人面无表情,似乎睡了过去。与锦衣卫和登闻院相比,这冯零感还是沉不住气啊。

第103章 英雄联盟

    冯零感走后,审问继续。

    闵秋叶边翻阅卷宗,边问道,好,我们来谈这个月初,你私调五十万两内库银钱之事情。这一点,你有如何解释?

    胡宗宪不急不缓道:江浙遭受倭乱向来已久,今年尤甚。年初至今,江浙军与倭寇大小三十余战,二十多万人,每月耗银十六万两,可是自今年年初,户部拨了四十万两银后,便没有进项。

    如今战事危急,三月份我向兵部、户部奏请军需,内阁发来的廷寄却只有“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八个字,上月我见军需无法满足一月之需,向江南制造局冯零感借钱,冯零感在这月给我凑齐了五十万两银,这才有了崇明大捷。当时他给我这些银子时,说的是以我胡宗宪的名义,向江南若干大户强行借的。

    闵秋叶翻着卷宗道,可据我们所掌握的信息,这五十万两银子,是江南制造局几十家分销商用来采购丝绸的钱,而且是准备今年押解京城充实内库的。

    原来如此,我心中恍然。

    内库是皇帝自己支配的钱财,难怪朱润泽连夜派锦衣卫前来押解胡宗宪,原来是因为胡宗宪动了皇帝的私房钱。

    胡宗宪道,当时倭寇攻占崇明岛,情况紧急,我收了银子,也只是权宜之计。

    闵秋叶道:可是事后,那些借你钱的七八个商户,却被你以通倭的罪名给法办了,可有此事?

    胡宗宪不屑道,闵大人太看得起在下了,当时倭寇正乱,胡某人银子到手,没有功夫去理会这些秋后算账的事儿。

    闵秋叶接着道:传冯零感!

    没过片刻,方才走掉的冯零感又回到了大堂之内,冯零感正要到侧边坐下,闵秋叶一拍堂木,站在那里回话。

第104章 无形的线

    我疑惑道:英雄联盟?

    庞天德说:组织内的人更愿意自称为英雄盟,江湖上四大世家、八大门派许多都已暗中投靠英雄盟。

    我心中有些怀疑,会不会是这个庞天德在骗我,我说英雄盟在江湖上真这么有势力?为何从未有人提及过此事?

    庞天德道,此事我不愿意多说,不过可以透露给你,英雄盟成员极少,但内有不少成员是朝中大员,而且级别提高,甚至宫内也有英雄盟的人,其势力之广,非你我能想象。

    听到这里,我心中有了个大概,胡宗宪得知了江南英雄盟的存在,于是向他们勒索银两,导致了这个组织的报复。

    我明白过来,要救胡宗宪,就要将庞天德弄到堂上受审。于是道,你跟本捕头回金陵,将你先前这番话跟闵大人说一遍!

    庞天德连连摇头,我家中四处都是组织的眼线,当日若非我跑的及时,恐怕早已被沉尸湖底了,说什么也不会再回去了。

    我说这事可由不得你,正要去捉他,却他手中多了一支匕首,横在自己颈间,说回去也是死,在这里也是死,你要逼我,我就死在这里。

    我望着他,向他走过去。

    庞天德说你别过来啊,我要割了。

    我说你不会的。

    为什么?

    我淡淡道,一个为了活命,连原配、小妾还有万贯家财都舍得抛弃的人,又怎么会因为这样一件事自杀。而且,你将银子凑给了冯零感,使计划如期进行,若真如你所说,组织上对你褒奖还来不及,你又怎会连夜跑出来,藏在京城郊外?

    庞天德忽然愣住,宛若换了一个人,肥胖的身体不再发抖,他盯着我道,你还看出什么?

    我说若组织真要杀你,恐怕你早就逃之夭夭了,可你却藏于流民之中,那就是想看下金陵的形势,然后再伺机而动。

第105章 银钩赌坊

    三日期限已到,闵秋叶重新开审,这次锦衣卫依旧出席,但是登闻院的人却退出了审判之外。庞天德的死,让胡宗宪案失去了头绪,两次过堂之后,闵秋叶向上级递交了审讯记录。

    一天夜里,胡宗宪被押入了应天府紫禁城,与朱润泽做了一次彻夜长谈,具体谈了什么不得而知,不过最终的结果却没有治胡宗宪之罪,只是要求锦衣卫将胡宗宪押回京城。

    山东道巡抚赵贞吉抵达应天府,接替了胡宗宪总督兼巡抚之职,统领江浙抗倭事宜。

    接下来的几天,我与张幼谦陪着闵秋叶,协助遣返金陵城外的流民回到各路县衙。闵秋叶刚来金陵城,就解决了一项燃眉之急,在金陵城内立足了地位,就连宋知府对他也十分客气。

    金陵城外,最后一批流民收拾行李,准备归程。武三郎带着众人前来与闵秋叶道别,这些日子给闵大人添麻烦了。闵秋叶摆了摆手,说这本就我分内之事,松江府距应天极近,回去后若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写信。

    这些时日来,武三郎忙前忙后,很是出力,我心中有爱才之心,如今正是六扇门用人之际,在征求了闵秋叶意见后,我向武三郎表达出收编之意,道:武老弟,你在松江还有什么亲戚朋友?

    武三郎说,天涯浪子一枚,哪里有什么朋友。

    我冲张幼谦使了个眼色,张幼谦拍着他肩膀道,听说你兄弟在阳谷县也当过捕头,既然你没有营生,不如加入我们六扇门江湖司如何?

    我也说道,对极,俗话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武兄也是习武之人,若回去种田,岂不是埋没了人才?你若嫌弃职务低,我跟张幼谦向京城举荐,就是成为十二太保之一,也不是没有可能。

    武三郎叹了口气,多谢两位厚爱,只是在下对江湖仇杀早已厌倦,无心为官。

第106章 为师找的你好苦啊

    银钩赌坊的幕后东家,正是武林盟特使、江南剧盗赵钱孙的儿子赵聿。

    上次在金陵城外,赵聿率江湖人追杀徐若男,被我阴了一道,跟我结下了梁子。我回金陵后,他并没有找我麻烦。我是官差,江湖是江湖,这一点分寸他还是有的。不过不找麻烦,并不代表他回给我好脸色。

    赵聿笑吟吟望着我,说,不知苏捕头来在下的地盘,有何贵干?

    我哈哈一笑,要是早知道这是你家开的,我早就来了。六扇门推行江湖新政,要金陵城内各大门派、赌场、青楼实行实名备案制,不知赵公子会不会给这个面子了。

    赵聿说身为江湖人,不管庙堂事。这一点,是江湖规矩,也是武林共识,恐怕我们恕难从命了。

    这时,厅门推开,却见王家小姐王玲珑走了出来。张幼谦见状,脸色变得极为难看。我心说难怪这些日子他闷闷不乐,原来是王玲珑跟赵聿勾搭在一起了。

    王玲珑来到厅内,说,苏捕头,如此说来,我们金陵王家做生意,也要去你们江湖司备案了?

    我说若江湖中人都像王姑娘这么识大体、懂大局,我们江湖司的日子就好过了。王玲珑被我这么一顶,一连说了几个你你你,竟接不上话来。

    赵聿说王妹不要跟他们生气,这些人就是喂不饱的白眼狼。说着,对我们道,这件事,恕难从命。

    张幼谦一拍桌子,这是朝廷法度,你们办也得办,不办也得办。

    赵聿一抬头,目露凶色,我们要是不办呢?不如这样,你我打上一场,你若胜了,我们就办。

    张幼谦骂道,武功高就了不起啊。

第107章 你拜了个好师父

    封万里不去理会那位三目童子,转身向中年道士行了一礼道,前辈您怎么到金陵来了。

    中年道士说你看到一万两金子不也来了嘛?封万里尴尬一笑,指了指我,说我是有事来找这位苏捕头,恰巧碰上了。中年道士说,知道就行,要你跟我来抢金子,我可饶不了你。

    封万里道,不知夫人可好?

    中年道士骂道,你小子见着我打听我媳妇,你究竟安得是什么心?

    封万里赧然一笑,说当年我闯大空寺被人打的经脉俱断,若非薛神医出手相救,恐怕在下已是废人。一直以来,向报恩而不得,所以难免多问了几句,您别误会。

    中年道士道:我大媳妇与二媳妇去北周旅游去了,要不然我哪里敢出来管这些江湖上的破事儿。我不误会你,你也别耽误我收徒弟,没什么事儿赶紧滚蛋。

    我和张幼谦看的目瞪口呆,天下竟有人敢跟剑神封万里如此说话,更惊奇的是,封万里竟毫不动怒,仿佛心安理得一般。封万里闻言,连忙告辞。

    中年道士说了句,回去后跟你主子捎句话,通善寺的事儿做的有点过了。

    我心中惊奇,封万里不是号称千里独行侠,一剑震九州嘛,怎么听这道士所说,他竟还有上级,不知道与那个什么英雄盟有没有关系。

    封万里说我会将话带到,但是他听不听,我却不敢保证了。中年道士一摆手,封万里这才离开。他看了场中众人,还站着干嘛,都散了吧,这里不管饭。

    众人悻然离去。

    中年道士说,徒儿啊,到饭点了,咱们先吃饭再说?

    我和张幼谦见这个道士,没一点正经的样子,互相对视一眼,不会是封万里找来的托,来骗的吧。

第108章 鸿门宴

    本以为诸葛烧饼会把我们叫过去大骂一顿,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约见我们,并没有在他办公室,而是在他弟弟诸葛咸鱼开的那个便宜坊之内。我对诸葛烧饼有些看不透,这个人小事糊涂、大事却精明的很,看问题很透彻,每每都能指出要害,但他的行事作风却不为我认同。

    上司对你发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把你叫过来跟你讲道理。我与张幼谦惴惴不安的来到便宜坊,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诸葛烧饼早已在二楼的风雅阁等候,今天他穿了一身长衫,这种打扮一般是读书人才穿的,这更加让我们觉得捉摸不透。

    我俩进屋,连忙给他施礼,诸葛烧饼笑呵呵道,今天把你们叫过来,是想跟你俩拉拉家常,不必多礼。然后一指座位,自己坐下吧。桌子上摆着一壶酒、一盘烧饼、一盘咸鱼。

    我俩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脸困惑的望着诸葛烧饼。

    诸葛烧饼说,你们来了这么久,本官还没跟你们好好喝过酒呢,今天我们酒煮酒论咸鱼,好好畅饮一番。我倒是无所谓,张幼谦试探着问,烧饼大人,您把我们兄弟喊过来,这是要唱哪一出啊?

    诸葛烧饼缓缓道,鸿门宴,你信嘛?

    张幼谦连四处观望,我也暗中释放真元,感应周围,却没有发现任何一场。诸葛烧饼拿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又给我俩分别倒了半杯,送到我们俩跟前,道:你俩猜猜,我给你们各倒半杯酒是什么意思?

    张幼谦嘿嘿一笑,大人的意思是,小弟喝一半,大人全干了。

    我说哪里有这么跟领导说话的,诸葛大人这意思,分明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杯多,诸葛大人把我俩叫过来,不会是为了训斥我们吧。

    诸葛烧饼端起酒杯,缓缓道:我兄弟两人,我叫诸葛烧饼,我弟弟叫诸葛咸鱼。

第109章 狭路相逢胖者胜

    宴请在金陵城大红门举行,相对于诸葛烧饼的那顿,这顿饭才是真正的红门宴。

    我与张幼谦本不想去,可是送信那人说,武林盟主有交代,要商议江湖大事,请务必赏光,我俩略作商议,决定还是赴宴。宴无好宴,席无好席,我俩换了六扇门的制服,意思就是公事公办,我们代表的是江湖司。

    大红门是武林盟的私人府邸,位于桃山山下,一直以来是江南武林聚会之地。门口有四位高手守护,寻常之人,若非受邀,很难进去。我们上前递上请帖,一名护卫接了过去,站在一旁笑呵呵看着我们,却不让进去。

    张幼谦说我们受邀参加宴会的。

    护卫说两位英雄,这次宴会规格甚高,按照规矩,我们要进去通禀。

    我说那就有劳这位大侠了。

    护卫搓着手笑道,从前门到大厅,路途遥远,兄弟们职责所在,很难抽出人前去啊。

    我心中冷笑,原来这几个人是想要好处费,这种歪风邪气可不能助长。反正我们本就不想来,我说那就算了,咱们也不差这顿饭,走,带你吃皮皮虾去。说罢,我俩转身就走。

    刚转身,却见一匹快马停在大红门前,谢君帆策马而至,后面那护卫认出这是谢家大公子,连忙上前帮忙牵马。谢君帆看到我们,欣然道,原来你们也来参加宴请啊。

    我摊摊手说,这大红门规矩好大,大红请帖进不去,还要买路费,我们衙门里没有这项开支,这不正准备走嘛。

    谢君帆看了护卫一眼,皱眉道,你们几个平日里蛮横惯了,今天是盟主宴请江湖豪杰之日,你们这算什么意思?

    护卫头目连陪笑道,谢少爷,这是一个误会,小的以为这是来捣乱的,所以为难了两句,要真知道是盟主的客人,给小的十个胆子也不敢拦这两位少侠啊。

第110章 施舍和妥协;并不能解决问题

    在场的众人,多是江南武林有头有脸的人物,其中有些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