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完饭,牛振国坚持免了莫正阳的饭钱,莫正阳没同意,告诉他自己喜欢茅台酒,让他在能力范围之内,多给自己留点儿,他有多少要多少。
茅台酒虽然很难得,但他们百味楼是市里唯一的老字号高档饭店,每月的配额不少,一直都有留存,给莫正阳匀出个百八十瓶的,问题不大。
莫正阳当场付了297块钱,让牛振国把这一百瓶茅台酒放到国道边租用的库房里,以后他会去那里取。
牛振国虽然有点肉疼,但和两万斤水产品比起来,这一百瓶茅台酒也就不算什么了。现在这个时候,能吃上一口肉可比喝上一口茅台酒要实惠多了。
本来莫正阳以为还要等两天才能买到合适的房子,没想到下午就找到了合适的房源。
上午他允诺谁能给他找到合适的房子,他就给谁二十斤全国粮票的好处费,这个诱惑实在是太大了点,几位老头老太太竟然发动了周围的所有亲戚朋友,莫正阳下午看完第一套房子就直接定了下来。
这是一处青砖大瓦房,位置稍微偏南,但距离百味楼很近,离文钢也不算远。房子建起来也就四五年的时间,有六间正房,东西各两间厢房,院子也不小,足够开辟出一小块菜地,一家人夏天吃菜,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
里里外外转了一圈,莫正阳很满意。
城里新建不久的青砖大瓦房本来就不好找,这么大的院子更是可遇不可求,以后一家人搬过来,习惯了农村生活的父母肯定很喜欢。
卖主是一位机械厂的技术员,因为工作调动全家去了外地,急着出手,偏巧赶上了灾荒年景,人们都要吃不上饭了,哪还有闲钱买房呀。
技术员要价1200块,莫正阳没怎么还价,在对方答应所有家具全部赠送后,直接给了他1200元的现金。
屋子里的家具基本上都是新置办的,现在什么物资都缺,要想置办齐全六间正房的家具,绝对费时费力,要不是对方工作的地方实在是太远,家里的东西想带也带不走,这位技术员绝对舍不得送人。
莫正阳出门的时候就带上了家里的户籍证明,他以爸爸莫明川的名义办理了过户手续。
现在的过户手续比较简单,尤其是对于买主,基本上没有任何限制。
办完过户手续,也差不多到了下班时间,技术员一家已经都收拾妥当了,明天下午就能交接钥匙。
约好第二天的见面时间,莫正阳登上自行车开始往家赶。
临近家门之前,莫正阳往车把上的袋子里装了两只野鸡,又拿出几块布料和各种调料,直到袋子里满满当当的,这才满意。
晚上炖了一只鸡,就着糠菜团子,全家人都吃的满嘴流油,别提多幸福了。
已经在城里买好房子的事情,莫正阳并没有马上告诉家人,他准备等父母和奶奶的工作落实之后,在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好好让他们高兴一下。
牛振国非常急迫的想要拿到莫正阳承诺的二万斤水产品,第二天中午就把库房的钥匙交到了莫正阳的手中,并亲自带着莫正阳到库房那里转了一圈。
莫正阳收好钥匙,告诉牛振国已经发货,明天上午十点,第一批一万斤水产品就能送到了。
牛振国非常振奋,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控制不住。
有了这一万斤水产品,这几天饭店的菜单上添个荤菜,给职工发发福利,再储存一部分,他们百味楼留下两千斤就足够了。剩下的部分,划拨给文钢三四千斤,解决莫正阳最看重的两个干部编制,剩余的四五千斤水产品,跟领导部门和各个关系部门分享一下,以后他们百味楼的配额就算不能翻倍,也应该差不多。
拿到库房钥匙之后,和技术员约定的时间,差不多也到了,莫正阳还得去拿新房子的钥匙。
技术员一家人都已搬走,就剩下技术员一个人专门留下来等候莫正阳。
两个人简单聊了几句,技术员把所有钥匙交给莫正阳,就匆匆的离开了。
在院子里转了几圈,莫正阳越看越满意,小院的围墙很高,从外面看不进来,私密性很好。
五天之后,第二批一万斤水产品,也被牛振国取走了,这一次的交易顺利完成。
再次来到百味楼,牛振国更加的热情,闲话几句之后,牛振国首先把一个拉着拉链的布袋,交到了莫正阳的手中。
布袋里是两万四千块钱,莫正阳只是大致瞅了一眼,就重新拉好拉链,暂时放在了一边。
他仔细查看的是,牛振国这几天亲自出面为他办好的三份工作调动手续。
有了这三份手续,莫正阳全家人就都可以在文城落户了。
现在莫明川夫妇都有了正式工作,还有自家的私产住房,他们两人的落户事宜已经板上钉钉了,二人的子女自然也可以跟随父母把户口迁过来。
这样一来,莫正阳的奶奶、父母以及他的两位弟弟和两位妹妹就都可以吃上供应粮了。
在这个灾荒年景,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件大事。
119 庆祝()
终于办成了这件大事,莫正阳很开心,准备晚上好好庆祝一下。
临进家门前,从空间里拿出十斤猪肉,一只兔子,一只野鸡,一只野鸭子,再加上家里腌制好的风干鱼,足够晚上好好庆祝一顿了。
等全家人下工回来之后,莫正阳让两个弟弟去喊大爷和三叔过来吃饭。
他大爷是村支书,迁户口的事情还需要他开具证明,况且这么大的事情,不第一时间让他们知道,也说不过去。
看到堂屋里满满当当的摆满了切成块儿的鸡鸭鱼肉,全家人都很好奇,不知道有什么喜事让莫正阳这么铺张浪费。
自从莫正阳回来之后,全家人就像掉进了福窝里,这几天的吃喝简直比过年的时候还要丰盛。莫正阳回家第一天带回来的两麻袋鲤鱼,足有几十斤,就算做成了咸鱼和风干鱼,也不耐久放,为了避免坏掉,一向精打细算的老太太也被逼着大方了起来,每天最少要吃掉两条鱼。
再加上莫正阳隔三差五带回来的野鸡和野兔子,家里的肉食每天都没有断过。
但像今天这样,鸡鸭鱼肉一应俱全,比过年还要丰盛的大场面,还是让全家人都大感震惊。
“正阳,你这是有什么喜事要宣布吗?这老多的鸡鸭鱼肉得花多少钱呀?咱老百姓过日子还是要精打细算,就算手里有俩钱儿,也不能这么糟践呀。”看着这些大鱼大肉,就算老太太知道孙子已经今非昔比,对孙子大手大脚的花钱法,心里边还是难以接受。
莫明川也皱着眉头说道:“不管是啥喜事儿吧,也不能是这种花钱法,多大的家业扛得住这么造呀?”
对于一辈子苦巴苦结的农村人来说,吃饱饭的时候都不多,像这种大鱼大肉的大场面,实在是享受不了,也接受不了,一家人吃饭这么造,谁也不能心安理得的大吃二喝,这感觉就像犯罪一样。
何况现在又是非常严重的灾年,这种吃喝法,要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谁都不能心安理得的大吃一顿。
莫正阳来到这个时代也有些日子了,对于这种朴素的观念,了解的很清楚。
正是因为了解这一点,他才没有一下子就把好东西都掏出来,而是循序渐进的一点一点的改变家人的生活。
“奶奶,今天我有一件大事要宣布,对咱们全家来说,这是一件比我考上大学更值得庆祝的大喜事。这么大的喜事,肯定要好好庆祝一下。”莫正阳解释道。
“咱们庄户人家有什么喜事,能比你考上大学还重要?”莫明川非常纳闷。
“这几年,十里八村就只有二哥你一个大学生,二哥你快说说到底是什么喜事能比你考上大学还重要?”莫清雪也很好奇。
莫清雪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惊呼一声,“二哥,难道是三哥和四哥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三哥和四哥是不是都考上大学了?”
听莫清雪这么一说,众人都恍然大悟,两个大学生那肯定是比一个大学生更大的喜事了。要是这样的话,确实应该好好庆祝一下。
“正阳,你就别卖关子了,你快说,到底是不是呀?”莫正阳的老娘也焦急的追问道。
没想到竟然让全家人误会了,莫正阳赶紧解释:“不是,不是。我没收到三弟、四弟的通知书,要等到他们的通知书下来,估计还要有一段时间。”
莫清雪好奇死了,催促道:“那到底是什么事呀?二哥你赶紧说,快别卖关子了,真是急死个人了。”
“真的是事关我们全家人的大事,我这几天早出晚归的,一直都在忙乎这件事,今天终于办成了,等会儿大爷和三叔来了,我在隆重宣布,免得一会儿还要解释一次。”这么重要的大事,肯定要全家聚齐了在宣布。
莫正阳坚持不说,全家人也只能强忍着好奇心,等着全家人都聚齐了,在听莫正阳宣布这件事关全家人的大事。
时间不长,莫正阳的大爷和三叔先后到来。
这年月,谁家的饭都不够吃,哪怕是亲兄弟之间也很少上门吃饭,就算上门一般也会带上一口吃的。
莫正阳的三叔家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可拿的,给带来了一兜野菜和三只麻雀。莫正阳的大爷虽然不错,但他大娘向来小气,带过来的半篮子红薯叶子轻飘飘的,也就只有几把。
对自己的大爷和三叔,莫正阳很想多帮上一把,但这个大饥荒的年代,生米恩斗米仇的道理最是现实不过,他给予的帮助必须是循序渐进,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否则恩情很可能会变成怨恨、
好在莫正阳有一个拥有大智慧的奶奶,这些事情根本就不用他操心,老太太肯定会安排的妥妥当当的,既让两个儿子知道感恩,又不会让自己的孙子感到为难。
这个年代的人,家族观念很重,尤其是至亲兄弟姐妹之间,有能力的情况下,能帮的都会帮上一把。以莫正阳奶奶为纽带的大家庭,因为还有老太太的存在,虽然都分了家,但联系依然非常紧密。以前莫正阳家里的学生多,生活最是困难,城里的大姑小叔没少帮忙,老家的大爷三叔也出力不少。
莫正阳一直念着他们的恩情,准备好好报答他们一番。
按照老太太的想法,入冬以前,地里什么都有,怎么都饿不死人,但入冬之后,草木枯黄,就必须靠着粮食救命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莫正阳手里的粮食,到那个时候再拿出来,才是真正的救命粮。
120 工作证明()
莫清雪从大爷的手中接过竹篮子,等大爷进屋之后,嘟嘟囔囔的对她老娘抱怨道:“自从二哥回来之后,隔三差五的就给他们送条鱼送只兔子的,今天大爷上门吃饭,我大娘就给带过来这么两把红薯叶子,她可真是抠门到家了。这么小气的儿媳妇儿,难怪我奶奶不跟着他们家过。”。。
“快闭嘴吧你,你大娘也是你能编排的?要是让你大爷听到了,回家又得和你大娘吵吵,你这不是添乱嘛。”陈君英小声训斥道。
尽管这几天肚子里已经有了点油水,但看到这一大桌子的鸡鸭鱼肉,莫正阳的弟弟妹妹们还是馋涎欲滴,一直围在锅台边打转,恨不能马上开吃才好。
里屋已经摆好了桌子,莫正阳的大爷和三叔围着桌子坐下,都有点儿纳闷儿,不知道老二家整这么一大桌子鸡鸭鱼肉,这是要干啥?
莫明山直接询问莫明川:“家里有什么喜事吗?过年都没见你家这么热闹,这是为啥呀?”
莫明川道:“这个问题你得问正阳,我现在也还纳着闷儿呢,他说等咱们全家人都聚齐了,要宣布一件大喜事,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儿?还弄得神神秘秘的。”
“等饭菜都上来,我就宣布这个好消息。”莫正阳还是不紧不慢,“好长时间没陪着大爷和三叔好好唠嗑了,今天我整了两瓶茅台,咱爷儿几个好好喝几杯。”
“大侄子,你说啥?你还真整来茅台酒啦?”莫正阳的三叔瞪大了眼睛,神情很激动,“你三叔我这辈子就喜欢喝一口,可就是不知道茅台酒是个啥滋味,这辈子要是能尝尝茅台酒是个啥味道,就算死了,我也没啥遗憾了。”
“三叔,我还能骗你不成?确实整来两瓶茅台酒,三叔要是喜欢,你今天就多喝几杯。”
“大学生就是厉害!”莫正阳的大爷也很感慨,“正阳去京都上学,满打满算也就一年吧,你看看这都多大本事了,不管是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我看连城里的大干部都比不了。以后呀,我们老莫家就要看正阳的了。”
“可不是嘛,自从正阳回来,我这当三叔的可没少沾光,不说上门吃的这几顿,隔三差五的,正阳就要给送过来一条鱼呀,一只鸡的。这么大的饥荒,竟然还能时常吃上一顿肉,真是想都想不到。”对于莫正阳这个侄子,莫明江真是一万个满意。
几个人说话的功夫,一桌子鸡鸭鱼肉开始陆续上桌。
四个大盆子摆在方桌上,扑鼻的浓香,让人馋涎欲滴,众人围着桌子坐下之后,都馋的直咽唾沫,恨不能马上开动,大快朵颐。
“现在人也聚齐了,菜也做好了,到底是什么好消息?现在总能说出来了吧。”莫明川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好消息,值得他的大学生儿子如此隆重的庆祝。
“自然是我们全家人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莫正阳不再卖关子,直接宣布,“我已经办好了咱们全家人农转非的手续,从这个月开始,我们全家人就都能吃供应粮了。”
全家人都愣住了!
“正阳你是说,你们一家子都能在文城落户了?”莫明山最先反应过来。
“是的,大爷,这几天我一直都在跑这个手续,今天终于都落实了,明天您给开个村里的证明,再跑一趟公社派出所,所有手续就都齐活了。我们一家九口人,从这个月开始,就都是城镇户口了,有了每月的供应粮,我们也能每个月多节省一点,等冬天的时候,争取多支援一点口粮,也能让大爷家和三叔家的日子不那么难过。”
尽管莫正阳已经说得非常明确了,但全家人还是不敢相信。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突兀,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做梦都不敢想。
“我听说咱们农民要想在城里落户,那可是挺难的,就算是一个名额都非常难办,咱们全家九口人,不算你这个大学生,那也有八口人呢,这都办成城镇户口,那得多难呀?儿子,你是怎么办到的?这个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我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莫明川想了无数种理由,唯独没有想到会是如此惊人的喜讯。
“我这几天花了很大的力气,给奶奶、老爸和老娘在城里找了一份正式工作,还在城里买了一处院子,按照政策规定,我们全家人的户口都能迁到城里去。所有手续我都已经准备好了,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绝对不会出现任何变故。”看到全家人都不敢相信,莫正阳着重申明了一下。
“奶奶这么大年纪还能参加工作呀?哪个单位还会要我这样的老婆子呀?”老太太不敢置信。
“大爷开证明的时候,可以把奶奶的年纪改成58岁,工作个两三年就可以退休了。我给奶奶联系的工作是百味楼的干部编制,在工会挂个名,这个工会的职务,定编是24级办事员,每月工资45元。就是干部编制的粮食定量都不高,前段时间又降低了两斤,现在每月只有25斤。”莫正阳详细解释了一下。
“正阳,你不是在哄奶奶高兴吧?奶奶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成为国家正式工?而且还是干部编制的工会办事员?每月竟然能拿45块钱的工资?奶奶怎么感觉就跟做梦一样呢!”老太太高兴坏了,乐得都合不拢嘴了。
莫正阳完全有能力让奶奶在家里享清福,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但是,这份工作给奶奶带来的幸福感,远不是闲在家里享清福可以比拟的。
对于一位农村老太太来说,这无异于一步登天,这份工作给她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还要远远超过每天都能吃大鱼大肉的物质生活所能给予的满足感。
“奶奶,工作证明我都给您开出来了,我现在就拿给您看看。”
莫正阳从一个兜子里掏出三份工作证明,分别递给奶奶、老爸和老娘。
121 礼尚往来()
本来按照程序,应该是入职之后才能开具出工作证明,但有牛振国出面,特事特办,提前就开好了工作证明,好让莫正阳给全家办理落户手续。
莫明川抓住这份工作证明的手,微微颤抖着,上面的每一个字,他都反复的看了又看。
他万万没想到,莫正阳给他安排的这份工作竟然是文钢的农副办科员,同样是干部编制,而且还是22级干部,每月工资足足有57元!
陈君英的心情比莫明川还要激动,工作证明都反复看过几遍了,还是有些发懵。
莫正阳给她安排的工作是文钢劳资处的普通科员,也是22级干部编制。
她一个农村妇女,突然之间摇身一变,竟然成了旱涝保收的工人,而且还是国营大企业坐办公室的干部编制,这个惊喜实在是太大,也来得太突然了,陈君英一遍一遍的看着这份工作证明,兴奋得简直都要晕过去了。
莫明山、莫明江还有莫正文、莫正武等人,心里同样都很激动,等老太太三人看够了之后,这三份工作证明在全家人的手中传阅着,都乐开了怀,怎么看都看不够。
莫正文等人叽叽喳喳的说着话,心中的兴奋难以言喻,就连一大桌子的鸡鸭鱼肉,都暂时失去了吸引力。
“正阳,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你到底是怎么办到的呀?”大侄子的神通广大,已经超出了莫明山的想象。
“我联系了几位同学,通过他们的关系,给百味楼和文钢调拨了一批水产品。”
莫正阳进一步解释,“现在全市粮食都很紧张,城镇居民的供应粮标准都降低了不少,各个国营单位的工人们现在也吃不饱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单位都成立了农副产品办公室,想方设法的为本单位多争取一点农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