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偷香窃明-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是轰的一声,众人的眼光全变了,这可够狠啊,身为大明朝廷的使节,私下资敌!其实这屋里的人,大部分对明朝也没有多少忠君爱国的意识,都是当初吃了朝廷的亏了,自己在吕宋和西洋红毛鬼浴血奋战,结果家里的明朝官军和红毛鬼勾结起来,抄了后路,老家的亲人们死得惨呐!你要他们讲什么爱国主义,那纯粹是对牛弹琴,遇到机会卖了明朝官府,那是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王子晋对于大明朝的官府也没有什么归属感,可是不代表他对大明朝,确切地说,是对中国,也没有归属感。说到爱国主义的觉悟,他真的比大明朝绝大多数的人都要强烈太多了,这也是时代的烙印。

    “大家伙听我说。”听到众人的议论,王子晋那叫一个汗,心说这个方向盘我可得把握好了,不然这就是一伙无法无天的汉奸小集团啊!“我要挣日本的金银,也没什么好心。那日本和朝鲜,隔着大海呢,再给他东西,他也得能运得过去啊?而咱们云楼,最擅长的是什么?”

    沈嘉旺这回倒是反应快,大笑着跳起来,很有种上去和王子晋热烈拥抱的架势:“好,王相公这主意某家欢喜,先卖给他,挣了银子,返回头到海上再抢回来,然后再卖给日本!这才是咱们海贼的买卖!”

第五十二章新建基地() 
事情当然不是王子晋说的那么简单。日本再小,水军再弱,那数量不是开玩笑的,历史上开战前期,日军水军的规模都是以万人计算,船只数百艘。

    云楼有多少船?了不起二十条,还不是专业的战船,顶多算武装商船。要跑远洋,日本那些安宅船之类的肯定不是对手,速度都跟不上,可是要打水战,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水站,其实还是以接舷战为主,哪怕是炮轰,也都是近距离的,远了根本打不中。

    所以要凭云楼这些海盗去打劫人家,断日本的运输线,那基本上就是白日做梦了。可是沈嘉旺不管这些,听到这种典型海盗逻辑的策略,喜得他是抓耳挠腮,都不知道怎么好了。

    他在那里欢喜,当然还是有明白人,云娘娘显然就看出了其中的弊病。可是她看了王子晋几眼,却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点头而已。

    王子晋也知道这位陈淡云,云娘娘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一个女人带着这么大的团队,还能管得井井有条,绝对不是一般人。可是他也没法在这里细说,时间短,人又多,只能留待以后了。

    下面才是他要说的重点:“咱们最要紧的,是在朝鲜海外,找一个海岛,作为自家的基地,能停靠船舶,能安排修船造船的工厂,更要紧的是有利于防守。因为我估计,一旦开战,朝鲜很可能在几个月之内就全面败退,整个朝鲜国很可能没有一处安全的地方。有这么一个海岛在手中,必要时我们可以把朝鲜的君臣接上岛去,就此在朝鲜国中占据一席之地。”

    寂静,一片寂静。所有人,包括云娘娘在内,都看着王子晋发呆。只要稍有头脑的人,就能听出王子晋这个提议之中包含的野心之大,他是要插手一个国家!救亡存续的大功,放到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中流砥柱,如果事后的权力分配不出现问题的话,至少也是个并肩王的格局吧?

    一时间,许多人的呼吸都粗重了起来。在此之前,他们想得都是为大明立下些功劳,来换取自己和子孙后代的自由,却没有人想到过,可以从朝鲜取得这样大的利益。在朝鲜国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是王子晋的打算!

    情知自己这个计划现在抛出来,众人没有多少思想准备,王子晋便又道:“立军功,脱贱籍,这是咱们的目标,不会变的。大明朝,也是咱们的父母之国,故土难离,这也是不会变的。可是我现在想问的是,当初大头领为何要率着大伙远赴重洋,到那远在千里海外的吕宋岛上,去和那些红毛鬼拼命?”

    他站了起来,走到云娘娘的身前,朝她拱了拱手,然后转向众人,大声道:“一旦我们能够脱了贱籍,成为顺民,朝廷马上就会注意到我们的实力,云楼这样的实力,放到任何地方都是不容轻视的,我们有人,有钱,还有连接海外的本事,我们能够让任何地方官府都为之忌惮,如果我们有子孙后代读书做了官,那就是新的势力出现,我们会对原有的官绅名流造成巨大的威胁。”

    他把手往下一挥,语气变得更加激昂起来,此刻他想起的,是雪地中背后挥来的黑手:“江南之地,多世家大族,他们早已把一切都分割完毕了,容不下我们云楼这么大的一个集团存在。我们要想争得自己的生存空间,要么就是分拆自身,和他们妥协,向他们投降,要么,我们就只有远走海外,重新开一片天地,而把在国内的势力,限制在他们能够接受的限度上。这一次,朝鲜的战事,就会给我们提供一个最好的机会,千载良机,不容错过,错过了,就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

    在这个问题上,王子晋是有着切肤之痛。江南一带,世家大族早就瓜分完毕,其间的势力盘根错节,连官府都要看他们的脸色行事。自己受到袭击,固然是因为王锡爵看出了自己的政治倾向,会不利于大明朝的长治久安,可是就算没有王锡爵出手,等到自己的实力进一步增长之后,要和那些从自己身上受益的太仓王家、苏州文家,高家等家族平起平坐的时候,那么等待自己的,就是一层玻璃天花板了吧?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存在,隔绝了新兴势力上升渠道的玻璃天花板

    对于云楼,这样一个潜藏着强大实力的团体来说,这一层玻璃天花板,很可能会在他们脱离贱籍的那一刻,就顶在他们头上了。王子晋这几个月来,已经深深见识到了云楼的潜在实力:论花钱,十几万两银子随手就能拿出来,绰绰有余,而且他们有自己的财路,很难被外人限制住;论人手,单单能打的就能拉出上百人来,或许更多,其中甚至有善于操作火器的好手,江南的世家大族,哪一家有抗衡之力?

    更重要的是,云楼没有土地,而一旦他们纳入良民籍,势必要取得属于自己的土地,因为对于国人来说,土地才是真正能传承家族的根本。可是以江南的土地状况,他们这么大的需求一入市,必定会造成紧张局势。

    简单来说,江南,找不出能够容纳脱离贱籍以后的云楼生存的空间!

    最后,王子晋转过身来,朝着云娘娘深施一礼:“此中利弊,唯云娘娘自决。倘不以此为虑,则无须觊觎朝鲜,能庇护朝鲜君臣,亦是大功一件,我若立下此功,或许不必等到日本彻底败退,即可请功邀赏,为云楼上下脱籍。”

    这番话就说得很实在了,刚才被王子晋的大言给吓得鸦雀无声的现场,又渐渐有了人声,点头赞同者居多,心存顾虑者也有,不过多半都是为王子晋所描绘出的,脱籍之后可能面临的问题而忧虑。

    陈淡云沉默半晌,才又点头:“王相公深谋远虑,说得不错,只是其中尚有许多未知之数,奴家现下也难以决断。不过,要说到朝鲜附近的基地,倒是现成有一个。旺爷,你去安排吧,将咱们手里的火器粮食,还有修船的工匠,先运一批到小凉山岛上去。”

    王子晋一怔,小凉山岛?那是在什么地方?不过想来几百年前的一个朝鲜小岛,哪里会有史书记载,恐怕现在要让中国人说出朝鲜附近有什么岛屿来,除了济州岛也没人能说出别的来了吧。但既然云娘娘认可,就先用这个岛好了。

    剩下来的,也就不多了,首批要跟随王子晋出使的人留下,其余人该干嘛干嘛去。现场顿时空了一大半,只留下沈嘉旺及其手下四人,还有王子晋的小班底,刘阿三和六阿四,这是他的助手,陈甲亮和志村虎之助率领四名护卫,总共八人。

    云娘娘一一上去,和他们说了话,又让沈嘉旺抬上几个箱子来,冲着王子晋招手:“王相公,你说要带些火器去朝鲜,这是咱们从澳门那边贩来的西洋火器,甚是犀利,长短都有,比大明军中用的鸟铳可强太多了。当年大头领在吕宋时,可没少吃这上头的亏。”

    王子晋大喜,这时代的火枪发展,当然是西洋为先,大明朝的火器装备虽然早,可是这后勤生产和管理简直就是一团糟,连明军自己领火器的时候都懒得要这些鸟铳了,倒是弗朗机炮还比较有市场。

    他上前一看,箱子里长短枪各有十几支,这足以让王子晋所有的随身手下都装备上了,至于弹药,则是另外存放,看那包装严谨的样子,似乎还是满可靠的。

    随口一问,王子晋很惊奇的发现,这里的所有人,除了他之外,竟然都能很熟练地操作火枪!别人都还罢了,连刘阿三和六阿四都会玩火枪,这可让王子晋大感意外。

    六阿四显然不以为意,轻描淡写地道:“在苏州,咱们也要对付旁人觊觎的,咱们终究人少,火器犀利就是杀手锏了。不信,王相公若是能见识到当年咱们初到苏州时,和当地打行交手的情形,保管让你大开眼界,就连妇人们,都能装药上弹哩!”

    王子晋擦汗,心说积年悍匪果然有底蕴啊!想想也是,嘉靖以后的东南沿海都不太平,红毛洋人普遍都装备了火器,大炮也有。李阿旺一伙如果不学习使用火器,早就在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了,又哪里来的本事远征吕宋岛,还能一度占据上风?况且沈嘉旺手下那四个海盗当中,有一个很明显就是红毛人的长相。

    结果这位红毛人一开口,又给了他一个惊喜,汉语说得还颇为流利,另外还有个汉人的名字,叫做薛雷斯,让王子晋不禁浮想,这雷斯之名,是不是仰慕地中海的著名海盗而来?

    沈嘉旺要率领整个船队往来航运,当然不能随同王子晋出使,所以这四名海盗随从,就以薛雷斯为首。

    王子晋很是满意地拍打着自己的新部下,和他们亲切交谈,然后再看看火器,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何装弹时,不将一份弹药事先包好,临战时直接取用即可?”

    云娘娘的眼睛陡然一闪,前所未有地失态,一把抓住王子晋的手,沉声道:“王相公,你所言何意?可否细细说与我听?!”

第五十三章早合战法() 
王子晋愕然不已,据他所知,这法子也不算新鲜了,在日本九州有位小大名,也号称是一代“名将”,叫做立花道雪的,其部下铁炮队就已经采用了这个法子,日本话中称为早合,意思就是事先用竹筒把一次发射所需要的火药和铅弹都给装好,封闭。等到战斗时,打开竹筒,先倒些火药用来引发,然后把剩余的火药直接倒进铁炮管里舂严实了,再进行激发。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免去了估量发射药分量的时间,加快了发射速度,简化了发射步骤,更要紧的是让每次发射时,铁炮的枪管压力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要知道加多了火药,那是要炸膛的,对于铁炮手来说,炸膛而死恐怕是最憋屈的死法了吧?偏偏这种情况实在太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一打起来难免紧张,这手上一抖,火药就多了不是?

    因此“早合”战法一出,立花家的铁炮队顿时战斗力蹭蹭往上蹿,早合之威名大盛。王子晋这个战国游戏的骨灰玩家,对于这套东西自然不陌生,就算他再怎么历史小白,不知道早在日本人发明“早合”之前,瑞典军队就已经采取了油纸封包火药的战术,不过玩过若干战略游戏,王子晋可是清楚,这“早合”技能可是铁炮技能要进阶s级的必要产品呢!

    算算这位立花道雪“名将”活跃的时间,至少也有个二三十年了吧,“早合”战术再怎么封锁,到这回日本都统一了,难道还是不传之秘?想想也难说,当时的日本人很有种风俗,就是自创“某某流”,就连打铁炮,都有很多流派,野望系列中就提到不少,在王子晋看来都是笑话,难道除了三点一线,你还能玩出什么花来?还非得郑重其事地搞个什么秘传书出来,中岛流秘传书,稻富流秘传书什么的,你以为是武林秘籍啊!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谈到火枪的使用战术的话,确实还是有一些诀窍的,据说在普鲁士军队的操典之中,一次火枪射击就有二十六道口令,每个动作都是一板一眼,不容许半点走样。没法子,对于使用不方便、威力发挥又受到很多限制的前装火枪,尤其是火绳枪来说,非得要这么刻板的操典,才能保证实战时的发挥不受约束,最起码,士兵的动作都机械化了以后,哪怕对面冲过来的敌兵到了对面,吓得脚都发软了,可是也能条件反射地照样射击啊。

    不过,同样是火枪战术,一边是以家族流派传承,搞得密不透风,另一边是编成操典,融入到整个军事科学的体系中去,东西方文明的差别,在这个小小的细节上就体现了出来,不得不让人唏嘘啊。

    果然,当王子晋把这个早合战术大略一说,沈嘉旺他们都是恍然大悟,连声叫好。没打过火枪的人不知道,这玩意用起来真不是一般的麻烦!打的时候吧,要先往火枪上的药室里放一点火药,那是引发用的,用什么引发呢?用枪上的火绳。

    说起来,王子晋以前也没闹明白,火绳枪大概是和鞭炮一样,点着了,一条线烧上去就打响了吧?后来看了不少的帖子才明白,不是那么回事,枪上头有个药室,连着枪膛,火绳是有的,不过不是导火线那种,而是烧得极慢,可以长时间保持温度的绳子,扳机就挂着火绳,一扣,火绳下落,点着药室,才能触发。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是靠烧导火索一样引发的话,那么还怎么打排枪?时间很难掌握啊!

    枪膛里也得装火药,然后装铅弹,再用探条舂实了,方能打出去。舂不实呢?那枪口就不能往下倾斜了,铅弹得滑出去!

    明了这些,就知道早合战术的优越性所在了。其实这一点也不出奇,就是一时没人会想到罢了,但是第一个想到的人,就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样,都是了不起的人。西方开始用纸壳弹药的人,和东方倭国九州岛上这位名将立花道雪,都堪称是有相当战术敏锐性的人才。从这个角度来说,称为“名将”还是有一定含金量的。

    这层窗户纸一捅就透,不但沈嘉旺他们兴奋不已,就连云娘娘这个女流之辈也是两眼发亮,一反常态地拉着王子晋就问:“王相公,你这个主意好!你说,这法子若是献上去,算不算军功一件?”

    本以为王子晋是这个战术的始作俑者,就算之前没有意识到其中的价值,被这么一提醒,也该了然了吧?哪知王子晋看看手里的火枪,却忽然意兴阑珊地摇了摇头:“难呐!”

    有没有价值?他当然知道有价值,这是军事发展史上的一个小里程碑啊!子弹和枪分开,这么一个后世成为常识的理念,不就是从纸壳弹药开始的吗?这就是潮流,这就是趋势,顺势而行,就能取得作为,所谓英雄,不外如是。

    可是,现实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从开国时就已经大规模地使用火器的明军,到了二百年后的今天,却已经在这方面全盘落后了。火枪运用到实战中去,有个大前提,就是产品的质量要有保证,说能打几发就能打几发,说能打多远就能打多远,说多大威力就要多大威力!不然的话,战斗指挥官怎么掌握自己部队的战斗力,怎么设计战术?难道每次战斗都去撞大运吗?

    这方面做不到,火器就没有推广到实战中的价值,所以明朝的军队在要装备时,才会更愿意选择威力比较有保证的冷兵器和盔甲,况且还便宜呢!大明朝军队号称二百万,装备了火器的能有多少?大明将帅都是傻子,不知道什么武器威力大吗?那是他们没有选择的选择!

    另外一个阻挠火器推广使用的因素,就是价格问题了。如今的大明朝,军队后勤已经完全失控,武将们领取武器和盔甲时,都是要去拿钱买的,既然火器的威力有限又不可靠,那么何不省些钱下来落到自己的口袋里?买点刀枪就不错了,弄几副铠甲都得咬牙跺脚的!

    现实如此,火器的战术革新又能得到多大的重视?

    听王子晋如此这般一说,几人都沉默了,好在都是底层生活摸爬滚打过来的,这么久的苦日子过下来,都不会那么脆弱,这一点失望还不会造成多大的打击。况且,现在到兵部说出去不受重视,不代表到了战场上还是不受重视啊?

    喏,王子晋就有个打算,自己有渠道买进质量好的西方火枪,又有善于操作火枪的这么一帮人,到了朝鲜,那里要人有得是,是不是可以试着自己拉起一支火枪队出来?空口白话没人重视,一支能打的军队就不同凡响了吧!

    唔,想想还真是有点期待,因为入朝的明军以李家的辽东兵为主,骑兵比例是相当大的,突击力量很强,可是以朝鲜那种地形,运动起来也很困难,如果多了一支可靠的步兵做配合,这仗没准要好打很多,损失也会小不少自己的部队做炮灰?炮灰就炮灰,拉朝鲜人来当炮灰就是了,死多少都不心疼!

    想法只是想法,要落实自然还有不少问题,不过那都是后话了。不过,有了这个想法,赚钱就更是紧迫的需要,这边要开战,澳门的洋人也不是没有耳闻的,人家在日本也有传教士呢!眼下,澳门的火药和火枪都已经涨了价,如果不是硬通货拿去换,这些洋人根本就不卖。还好云楼这里有薛雷斯这样的洋人在,沟通无障碍,买卖还是能做下去的。

    说到赚钱,王子晋这劲头就更足了,那是他的老本行啊!虽然说这时代的商品经济不发达,日军也不是后世大老美那种把士兵当儿子伺候的有钱军队,不过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千军万马动起来,什么东西都得涨价,尤其日本还是跨海作战,后勤的压力简直大得难以想象!

    为了这场仗,日本困难到什么程度?王子晋记得,在玩某款游戏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么一桩轶闻,关东常陆国的大名佐竹义宣,势力也不算小了,人家和关东的霸主后北条家都对抗了几十年呢。可就是这位大名,在响应丰臣秀吉的命令,率军前往九州待命征朝的途中,却因为断粮,差点饿死在半道上!

    只此一事,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