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杆匪王老五-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缉营里当兵,后被分配到灵宝县城的巡缉队当马兵,虽然常遭白眼的刁难,但有了一个安身吃饭的地方,他也就满足了。

有一次,张庆随巡缉队外出剿匪时,因消息泄露,巡缉队刚一到山上反被土匪包围,队员们个个缴了械。张庆趁队员们缴械之机,飞身上马来个蹬里藏身,想一举冲出重围,而土匪封锁严密,致使他在冲出时背部受伤。回到灵宝后,经这缉队报请县知事核准,算是因公负伤,每年给予一定的抚恤金。队官看张庆老实可欺,每次发放抚恤金时不仅推推拖拖,同时还从中截留一些。张庆多次向县知事反映,因人微言轻,没有人站出来替他说句公道话,终究没个结果。性情暴烈的张庆认为巡缉队与县府官官相护,有理难诉,对原先想通过打入队伍,凭本事弄个一官半职的幻想十分后悔,于是就愤而离去,回到宝丰魔冢营,再次竖起旗杆,招兵买马,拉起杆子。

不久,宏威军扩编,张庆与王振一样被赵杰收编进入到宏威军序列,两人因同在白朗〃大旗棚〃(卫队)里供过事,又是无话不谈的挚友,只不过在收编时,王振杆子的人马多一些,被任命为巡缉营营长,张庆大马少一些被任命为连长。虽然张庆只是个连长,但因其所在营的兵士们,大部分来自鲁、宝、郏、汝及附近各县,且多是在各地蹚过绿林的蹚将痞子,扛枪打仗经验相当丰富。张庆见赵杰的宏威军白天是兵,夜晚变匪,纪律涣散,难成大器,加之军饷常常被克扣,就看透赵杰不是一个堪负重任之人。他为此专门找到王振商量,打算举行兵变,回老家继续拉杆,不愿再当宏威军的工具和炮灰。

因对赵杰心存希望,王振对张庆说,尽管宏威军这支队伍里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拿咱当枪使,可自己被放到营长位置,就很不错了,从一个蹚将转成正规军,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这么轻易放弃实在可惜,如若就此举事,不仅前功尽弃,当初的愿望打水漂,而且可能还会受到宏伟军的围剿。

张庆劝告道:〃赵倜、赵杰弟兄脑袋膨胀,急于掌控河南,直系吴佩孚也是老谋深算,一山难容二虎,在河南这块地盘上,他们有可能狗咬狗地大干一场,谁胜谁败还很难说清,不如现在脱离宏伟军,来个坐山观虎斗,谁胜谁败,咱们好鞋不踩那臭狗屎,不掺混进去,只要保存了咱的实力,将来不愁成不了大事,我认为此时正是关键时刻,三十六计不如走。〃

王振听完张庆的话嘿嘿笑了,眨着两只小眼道:〃咱们现在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是宏威军的军人,军人就是以打仗为天职,再说了人家不打仗收抚咱们蹚将干啥,能供着养老?这样吧,你们先行一步,遇有机会举行兵变,我再见机行事。〃

张庆见王振执意不走,也就不再劝解,宏威军与冯玉祥作战中吃了败仗退往中牟县时,张庆等串联了营内的数百名同乡,于当夜举行兵变,手持火把,单独行动,脱离宏威军,一举拿下扶沟县城,次日率众返回张庆的老家,宝丰魔冢营、杨旗营一带进行休整。

魔冢营寨紧临汝河,处于宝丰、临汝接壤地带,地处偏僻,天高皇帝远,官府统治的触角在这里显得还很薄弱。张庆率队回到魔冢营,因其曾是白朗〃大旗棚〃(卫队)里的得力干将,所以原先东躲西藏的那些老蹚将们,见有人再次举旗,也纷纷前来入杆。一时,这个名不经传的边远小寨,顿时热闹起来。各地杆子首领听说后也慕名前来拜访,骑马的、扛枪的、背刀的,熙来攘往,街面的牌坊、树上拴着的骡马,哞啦哞啦的叫声聒得人的耳朵轰鸣,几家小饭馆、小干店里也常常爆满,街面上出现了一个村寨少有的繁华。

熟识的、不熟识的那些大小杆头,有的是前来套交情的,有的是投石问路打算投效的,有的是谋求帮助商谈联合的。。。。。。纷纷不已,风云骤起,魔冢营一时成了绿林豪杰聚集的〃梁山泊〃了。

直系、宏威军都在忙于战事,争夺中原这块肥肉,谁也无暇顾及这支队伍的发展壮大,坐看这支所谓的〃河南自治军〃成为继白朗之后豫西一带再次打出名号的蹚将队伍。

就在河南自治军大量吸收人员的时候,宏威军彻底垮台,王振也相机脱离出来,回到锯齿岭。未及,就与李鸣盛、陈青云等率杆众联合打开了鲁山县城。三人把人马拉回去后,还未把〃票子〃(人质)处理完,就得到消息说新上任的豫督冯玉祥大发雷霆,下决心要剿灭豫西匪患。三个杆头重新坐下来,就与〃老洋人〃张庆〃碰杆〃(多股力量合在一起)联合之事进行协商,以使应对将要前来的剿军。

这些杆头都是历经数年戎马生涯,通过战争洗练,从一个小卒而成为颇具统帅和驾驭战争能力的人物,深深懂得兵源、财源和装备的重要性,而这一切都需要从官军手中去夺取。要想在官军包围、追剿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联合起来,不管是松散的结合或是形式上的联合,只有形成强大的战斗集团,才有能力和战力与军阀乃至各种武装周旋抗衡,才能冲破围剿,摆脱追击,攻克坚固的城市。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歼灭官军实力,在求得生存的条件下,不断壮大队伍。

〃碰杆〃(多股力量合在一起)对他们三个杆头来说不是一件难事,况且与张庆都是熟人,经验告诉他们联合是目前的唯一出路,无论如何要尽快与〃老洋人〃取得联系,达成共识,以应对即将来剿的官军。三人想法一拍即合,于是,先让副架杆刘二豁子到魔冢营找〃老洋人〃张庆,投石问路,探知其意与否。

刘二豁子接受任务,不敢有丝毫怠慢,驱马直奔魔冢营。可是刘二豁子作梦都没想到,他会在魔冢营寨门口碰了个钉子。当他来到寨门口,昂昂地报说要见〃老洋人〃张庆时,却被寨上的喽罗拦挡在吊桥以外。见不能入寨,刘二豁子着急起来,他越急说话越含糊不清,离得太远,寨上喽罗又听不懂他说些什么话,也就不肯放下吊桥让其进寨。

眼看夕阳西沉,暮色迷茫,可他还在寨门外无法入寨,想想三位架杆交代的事情不能完成,刘二豁子竟蹲在寨下伤心地泣不成声,一边哭一边骂〃老洋人〃不是好东西,是恶魔,是坏种。。。。。。寨上喽罗从哭声里隐隐约约听出有埋怨和骂人的意味,飞报〃总架杆〃(总头目)张庆。张庆驱马来到寨门口,让喽罗放下吊桥,打开寨门,亲自出迎。

刘二豁子听说张庆来迎,破涕为笑,一五一十地说明此来的目的。

张庆听完,哈哈大笑道:〃王振是我拜过把子喝过血酒的弟兄,李鸣盛、陈青云也都在白大哥手下干过的,我们同是一条道上的弟兄,同是官家的仇敌,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由卝文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实话说吧,如果不是近段杂务事多,我早就去相邀几位啦,你回去对弟兄们说,我张庆随时都在恭候诸位。〃

刘二豁子吃饱喝足,打着饱哏被张庆送到寨外,他策马扬鞭连夜赶回锯齿岭,把张庆的话圆圆本本,一字不拉地转告王振、李鸣盛和陈青云。三人约定了〃碰杆〃(多股力量合在一起)的时间后,开始分头准备。

几天后,三个杆头骑马挎枪,没带一兵一卒,向魔冢营方向驰骋。树林、小河、连绵的坡岭都甩在后边,一路上,他们天南地北地交谈着,说笑着。正午时分,三人来到魔冢营寨外,〃老洋人〃张庆率众杆头早就在那里迎候了。

〃大哥,小弟来迟啦。〃王振手握张庆的手时,心情复杂地说。

〃不迟,不迟,有你和鸣盛、青云三个老弟兄加入,我这河南自治军如虎添翼,咱们曾在一碗里耍稀稠,如今随着形势的变化又走到一起,只要拿出当年在抚汉军中蹚的劲头,什么都督、总统,什么天王老子,都统统的不在话下。〃

弟兄们说笑间,一同走进了汝海酒馆。

〃弟兄们,这个酒馆虽小,但还是很有名气的,今天大哥请客,咱们来个一醉方休。〃张庆把众人让进客房时热情地说。

几杯酒下肚,王振脚底就有些轻飘飘的了,他站起一碗酒,瞪着血红的眼睛,说道:〃大哥,弟兄们,我王老五说句实话,咱真不愿做蹚将,腰里揣着头,东奔西颠地受苦受罪,可世事变化无常,咱总是生存,总得有碗饭吃吧。有句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这都是咱的命,乱世嘛,乱世自有乱世的规矩,乱世的规矩就是他娘的有枪便是草头王,谁跟咱斗,咱就与他势不两立,不怕生于死,就怕没骨气,我是把这条小命攉出去了,只要有吃有喝,只要开心快活,什么枪林弹雨都是他娘的小菜一碟。〃

李鸣盛显得倒是有几分清醒,他扶着王振肩膀说:〃老五哥,你喝多了不是,咱在路上说过,不能多喝,你咋又喝多了。〃

陈青云只顾一个人吃菜,半句话不插。

张庆晃晃悠悠、眼红耳赤地说:〃鸣盛兄你这就见外了,咱们喝着咱宝丰的莲花酒,不是亲切高兴吗?再说了,酒逢知己千杯少,酒场如战场,你我都是蹚将,是在战场上是拉得出的虎将,在酒场也不能当孙子,就是喝死也比驴踢死强。趁着酒劲,我也向弟兄们表明我的态度,我张庆做事向来不图升官发财,只求弟兄们快快活活,咱们的杆子合在一起,不管将来发展如何,我都不让弟兄们受委曲。我现在说句实话,我已就谋划好了,官军不是很快就要来剿吗,我有办法对付,拉出去,再蹚一条新路子。〃

几个人喝得天昏地暗,人醉心迷,直到夕阳西下时,才晃晃悠悠出得酒馆。张庆拉着王振和陈青去的手说:〃咱们今天达成了共识,我很高兴,我已安排好了,今晚都住在这里,如不嫌弃,有几张'花票'(大闺女或小媳妇)还有供弟兄们享用,我还要还要去见汝河北郏县的张得胜、临汝的樊瞎子等杆头,相商联合,共同举势,对付剿军。〃

王振双拳一抱:〃既然大哥还有事,那我们弟兄就此告辞了。〃

2、旌麾西指

七月的天气,骄阳似火,热浪逼人。在烈日的暴晒下,通往魔冢营寨的大路小道上,尘土不时被马踏人踩扬起,弥漫四野,路旁树木、庄稼、青草都蒙上一层厚厚的黄尘。而骑马、乘车的、坐轿的、推独轮车的、徒步而行的等各种人物,身着各色服饰,脚蹬大码布鞋,背着大刀、鸟铳、长枪、短枪等绿林好汉不停地涌向魔冢营村,他们是赶来参加由〃老洋人〃张庆组织的蹚将大会的。

经过多日的紧张筹备,各路杆首依次到达魔冢营村,王振、李鸣盛、陈青云、张得胜、樊瞎子、申麟甲、袁泰生、李成彦、张松亭、郭世魁等附近几个县的蹚将杆头聚集一起,论就下一步统一行动问题进行磋商。

大会会场设在寨中心的龙王庙内,五间大殿、两边配殿及院里都坐满了人。〃老洋人〃张庆刚走进庙内,顿时掌声四起。他站在中间开始了发言:〃各路架杆、各路首领、各位朋友:经过大家近段的奔波忙碌,咱们今天终于有机会座在一起商讨咱们的事情了。我首先对诸位弟兄的光临表示感谢,大家这么看得起我张庆,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使咱们的杆子不断壮大。眼下,各地军阀矛盾重重,混战不止,自顾不暇,想腾开手来剿灭咱们也是捉襟见肘。因此我就想啊,这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好机会,我和耀堂、鸣盛、青云兄弟都是在白大哥队伍里混过的,深知人多势众力量强的道理。俗话说得好: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可如果要大闹一番,壮大实力,挣个名份,只有团结起来,统一行动。不过,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支队伍,我们应该有个明确的思想和统一的战略主张,我想把咱们这支队伍称作:河南自治军,这只是我个人的意愿,不知大家有没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更好的意见。再者,我想一支队伍,无论如何松散,对外对内,形式上也应该是统一的,这样,遇到战事能够相互配合,对付剿军。我先说到这里吧。〃

〃老洋人〃张庆说完,王振咳嗽两声,站起身来说道:〃张大架杆说得很好,把我们心中想说的都说啦,我完全赞成。老实说,在拉杆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水浒传》里不是有一百单八名好汉吗,他们凭着水泊梁山,抵御宋朝天子的剿伐,令官府无计可施,最后只得派人进行招安。咱们为何不能占一处山寨,凭险御敌,达到起势的目的?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大宋朝那阵子,好汉们凭的是一身武功和八百里水泊,而如今冷枪变成了他妈的热炮,这家伙威力可太大了,你想长期占据某个地方,难啊,没有强大的炮火优势,没有人的优势,只凭几个险峻的山头,根本抵御不了官军的炮火。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光靠一杆不行,咱们只有联合起来,众人加柴火焰才高,对付强大的官军不在话下。经过我们宝丰几位大架杆的商议,决定组建这支河南自治军,可有了名号还需要统领者,刚才张大哥说了,要找一位在官方和蹚将杆子中都能够接受的人物充当首领,对咱们发展才有益而无害。大家推来算去,共同举荐了在军界和绿林行享有崇高声望的任应岐担任总司令,便于协调各杆之间的行动。同时又容易对外联络,亦可利用军阀间的矛盾和省内外反吴势力,在经济与装备上的得到外部的支援。〃

李鸣盛站起来激动地说:〃有的弟兄也许不知任应岐任司令,有的虽听说过此人,但是也许不太了解,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任大哥家住鲁山县仓头的刘河村,他曾在咱们的老乡樊老二(樊钟秀)的杆内干过团长,因前些时张福来主豫,缩编队伍,人员难以安插,任大哥为了不让樊总司令为难,征得同意,下野回鲁山老家闲住。就在一个月前,任大哥把家搬到宝丰大营寨内居住下来,按说,人家有钱有地又有房,日子过得倒也平静清闲。我和张大架杆、王大架杆曾多次到他那里拜访、领教,任大哥做事公道正派,为人和气,德高望众、誉满一方,作为老大哥,他对我们杆子的发展提出不少好的建议。所以,我们特地把他请出山来,给咱称腰壮胆,大家尽可放心跟着干,现在请陈大架杆宣布一下队伍的编排设置和员分配等。〃

陈青云待李鸣盛的话音一落,抖开一张纸站起来念道:〃现在我向大家宣布,咱们的队伍定名为:河南自治军,各路分排情况如下:总司令:任应岐;军务会办(副司令):楚严;前敌总指挥:李鸣盛;所有人马共编十二路,五十个营;第一路司令李鸣盛,第二路司令陈青云,第三路司令张廷献,第四路司令张得胜,第五路司令樊三福,第六路司令王振。。。。。。同时,我们还设置了参谋处、副官处、军需处、军医科等。〃

会议结束后,王振和张庆用四抬大轿把任应岐从大营寨接到魔冢营,像供奉皇帝一样对任应岐言听计从,任应岐深受感动,觉得自己在队伍里混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享受如此待遇。他想,无论如何也要凭着自己多年在军界的声望和人际关系,利用各军阀之间的矛盾,寻求反直派系的支持,寻找一种平衡。早在赵倜主豫时,任应岐与赵倜就打得十分熟识,赵倜弟兄俩被吴佩孚赶走后,听说经上海、大连至沈阳,投入到张作霖的麾下,受到器重,成为张作霖的座上客。同时,几年前,他就与张作霖以及属于奉系盘踞山东的张宗昌关系密切。此时,如能通过赵倜从中周旋,求得张作霖的支持,在中原心脏地带,竖起一支反吴大军,这该是让多么快意的事啊。

几天后,三名头脑激灵的小杆头,带着任应岐的亲笔信和宝丰莲花酒、鲁山丝棉及河南自治军花名册等,奉命赴山东与奉系取得联系,打算先在粮饷、枪械、弹药上获得一些援助。出发前,他们三人专门进行了化装,打扮成客商的模样,骑着高头大马,沿着官道一路向东驰骋。

三人马不停蹄,当天傍黑时就赶到郏县城东门外,当守城兵就要关闭城门时,猛然发现三个穿长袍、骑好马的人来到城门口。

〃站住,搜查。〃守城兵眼尖,他们见三个人都是商人打扮,有心敲诈几个大洋,于是枪一横,尖着嗓了吼道。

〃官爷,我们是商人,经常打这里路过,您高抬贵手放我们过去吧。〃

〃丁司令有话,所有过路之人严加盘查,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人。〃

三人无奈,只得下马接受盘查。在他们看来,马背上驮的是引起有酒和丝棉等,说啥也能蒙混过去,再说,这郏县城城防松弛是谁都知道的,大可不必给守城兵丢些散碎银子。几个守城兵围着他们三人搜查得相当详细,把每个人的衣服和鞋里都摸索个遍。

〃这是什么?〃守城兵几乎是异口同声,他们在三人马鞍下分别搜出两支德国造短枪,枪里还压着子弹。

〃听说这一带土匪太多,我们带枪是作防身之用的,官爷放我们走吧?〃

〃哼,走?没那么容易。〃一个操着公鸡嗓子的守城兵走近来,顺着一个个头高大的小杆头大襟布衫针线所走的缝细细地捏起来,突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秘密,〃哧啦〃撕开缝线,里面掉出一沓纸张,守城兵一阵慌乱,迅速冲上来,捡拾纸张一看,竟是河南自治军文件,内文被发现,秘密全泄,三个小杆头被绳捆索绑押进郏县县衙。

第四剿匪区司令丁香玲发现河南自治军花名册及各路司令(杆头)的名单后,十分震惊,亲自在县衙里审问这三个小杆头。事已至此,三个小杆头也不隐瞒,把所知道的全部招认了。丁香玲让人把几个小杆头带进监狱,之后,他经过一夜的思考,终于确信鲁、宝、郏三县及周边地带的蹚将们,已经组建起号称什么河南自治军的队伍,并正在加紧酝酿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事。一想到这些,他吓出了一身冷汗,心跳不止,坐立不安,并迅速向吴佩孚巡阅署进行详尽汇报,吴佩孚大为惊讶,既不安又兴奋,不安的是这帮蹚将不知在中原还要闹出什么乱子,兴奋地的他们的秘密被他发现了,下一步就是对症下药,展开征讨了。这样,吴佩孚暗地里急调各路人马,对自治军提前下手了。

企盼山东援助的消息走露后,社会哗然,连任应岐也大感意外,一时竟无计可施。还是王振头脑清晰,向任应岐和张庆建议道:〃据我所知,镇嵩军刘镇华正在豫、陕边境地带扩军,咱们可以把弟兄们拉向那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