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联周刊 随笔集-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J “我看守一本书,说这个地方就是妓院。”这时老师说话了:“可能是有这个
成分。”她说话的口气显得有点勉强,显然她是被迫作出这个解释的。
    二次上课,我带了一些关于红磨坊的资料给老师看。一篇是一本旧杂志上的
文章《“红磨坊”春秋》,文章详细地介绍了红磨坊的历史。还有一篇是余光中
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余光中批评台湾的一些恶俗的翻译时,举了一个例子,
一部电影名直译《红磨坊》而译者非要译为《青楼情孽》。我之所以要这橛做,
是想告诉那位与我隔着两个座位的女同学:有知的庸俗胜过无知的高雅。
    教我们《高级英语》的是一位40岁左右的男老师。有一次在讲课时,他向我
们发了一番感慨。他说:“我是很喜欢给你们成人上课的。我在大学里给学生上
课,有些东西不能讲。而你们都是成年人,都已走上社会了,所以给你们讲课,
我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觉得比较自由。原来他晚上出来讲课,并不只为了
赚外快,还为了寻乒一个有言论自由的地方。接着,他给我们讲了一件事:有一
次,他给一个”自“补习班上课。讲的课一篇由中文小说翻译成英语的。由于同
一个动物名词在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含义,他觉得这篇文章中的一个动物名词
的翻译择词是极为不妥的。由于考虑到学生们都是成人,他作了进一步的诠释。
在中文中,这个词并没什么,而在英文中,这个词还有人体器官的意思。如果让
美国人盾到这种句子是要闹笑话的。过了几天,他收到一个电话,是一位学生家
长打来的。在电话中,他的过度诠释被指责为毒害学生的流氓行为。
    听老师讲完这件事后,我们都笑了,老师也笑了。他无可奈何地说道:“有
些事,真难办。我们还是继续上课吧!”

    与物共舞
    2000/04/29三联生活周刊作者:刘芳

    人们每天都要铺床叠被,涮洗碗碟,打扫房间,常常是不假思索就把活儿做
了,法国人让。克罗德。考夫曼却心系家务,对扫帚和抹布着了迷,烫件衬衫擦
块玻璃都满怀激情。考夫曼是社会学家,他在今年新作《家务活儿的理论》中说
:“在抹布和灰尘的王国里,一切都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因为日常家务的细枝
末节都蕴含着人之成为人的原动力。”按照他的观点,吃完饭要擦桌子,饭碗要
放进洗碗池,人们正是在这些习惯的基础上构成了一套极为复杂的行为和思维系
统。家务活儿看起来微不足道,实际是文明的奠基石。
    考夫曼援引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观点来说服人:起初,穴居的原始人睡觉
前只需把铺边碍事的骨头和果壳一脚踢开就行;直到有一天,他意识到吃剩的东
西不应该留在“家”里。就弯腰捡起骨头果壳一一扔出洞外。这是举手之劳,却
也是我们大脑组织的飞跃——“整理‘的概念由此诞生,人类发明了垃圾箱,也
发现了家务的必要性及其烦恼。
    原始人把骨头扔出洞,铺张兽皮躺下,心里就踏实了。现代男女却有千百件
物会等待安置,物理的物在屋子里,观念的物在脑子里。绝大多数时候人们如自
动化机器一般无意识就完成了拿起放下的动作,比如早上叠床,我们顺手就在做,
并不硬生生告诉自己这个动作是在叠床。妙就妙在无意识,它使做家务像是在与
物共舞,随扫帚和抹布轻扬起落,人的意愿无声表达,万物去向它们的归属,快
乐也油然而生。
    当然这种舞蹈不可以速成。每天几撂脏碗碟真是令人烦恼,爱玩爱俏的年轻
夫妇终归会发现自己不知从哪天起每顿饭后都在洗碗,而且觉得原本就该是这样
——当干家务活儿变得不由自主,舞蹈也就进入了生活。
    家庭就是一个物和人的世界。有的妻子做家务时,情愿让丈夫和孩子呆到一
边,自己来体会“与物共舞”,舞蹈中的每一个动作又都是爱的表达。还有一些
家庭里,物有时会让人产生另外一种不由自主。考夫曼书到一个女人连续8 年使
用抹布后要用熨斗烫过,知道这样做没道理,偏偏就是管不住自己。
    按考夫曼的理论,对于不能再舞蹈的舞者,家务才真正成为烦恼。可惜,考
夫曼不知道,有多少人不愿意当这种舞蹈家。

    科学幻想
    2000/04/28三联生活周刊作者:洪晃

    Christine 说,“我看过的中国电影都是讲以前的事,I mean,我们美国就
喜欢拍科学幻想片,就像《黑超特警组》(Men In Black)和《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什么的,中国就没有,You know,科学幻想类的东西。
    “有吧?”我虽然觉得这个黄毛丫头说得挺对的,虽然她从来没去过中国珠
江以北的任何地方,但我还是要“扛”一下:“我看过一部香港电影,好像有点
像未来的事,有机器人什么的。”
    “那不算,Christine 反驳道:”你说的那种电影就像《ET》那类,只是幻
想,不是科学幻想。“
    “那什么才算科学幻想?”我问。“科学幻想必须把未来世界想出来,包括
未来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都必须和今天不一样。如果只是一个未来的东西
到今天的社会来了,就不算。《ET》就不算,《星球大战》就算。”
    我有个毛病,每当说不过人家的时候就换个话题。“你说,也怪了,就算我
们没幻想能力吧,可我们做的事比幻想还幻想,比如中国这几年的经济发展快得
出乎任何人的幻想能力,我小时候从来想不到中国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再说,
你想一想三峡工程,如果没有想像力怎么可能有这种工程?”
    “三峡是什么?”
    她真无知。我很得意地花了喝三碗牛奶咖啡的工夫向她介绍了三峡历史之悠
久,工程之宠大,未来之明亮。
    “你们这么缺电啊?”这是她对我一番辛苦口舌的惟一评论。“But ,”我
最怕说But ,“三峡工程是从实际出发的,不能算幻想。”Christine 说,“我
教你什么叫科学幻想。这么说吧,如果叫你拍一个三峡的电影,你拍什么?”
    “故事片?”我问。
    “故事片。”她肯定地说。我脑子里只有什么大禹、都江堰的故事来回晃悠。
这些都不能说,都是历史,说了正中她下。“你先说吧。”我反问她。
    “那太多了,都是科学幻想。三峡里可以出个妖怪,就像苏格兰的尼斯湖
(Loch Ness )妖怪,这是一个题材;三峡移民这么多,可以拍一个中国版的《
开路先锋》(Mad Max ),或者《水上世界》,这又是一个题材;但最精彩的是
拍一个像《华氏450 度》那样的片子。”“你是说杜鲁福(Truffaut)拍的未来
世界里消防队烧书的片子?”“没错儿,”Christine 开始进入角色了。“试想
三峡工程成功了,但有一个,供电过多,如果不消耗80% ,电站就有爆炸的危险,
所以在消防队的监督下,家家户记有必须昼夜点灯,永远生活在光明中,这是什
么感觉?多棒的一部科学幻想片!”
    “异想天开。”我用汉语说。

    电影院版
    2000/04/28三联生活周刊作者:唐波

    《泰坦尼克号》红透半边天,北京澳华影院将票价定到80元,我借了VCD 看,
如果真对胃口,再去去澳华补足音响。借碟时顺嘴问是什么版,出借者答:电影
版。
    所谓电影版就是利用一种叫“摄影枪”的器材,在电影院里将放映的电影拍
下来取得“样片”来制造盗版。
    谁知此电影版魅力十足,我根本无法感受《泰坦尼克号》的煽情,所有的注
意力都被它抢走了。其实这不是电影版,而是电影院版。影片开头我听到两声咳
嗽,以为是交果。看下去以为导演不是詹姆斯。卡梅隆,而是奥利弗。斯通,因
为船头上女主角想跳海,莱奥纳多调侃她不会真跳时,画面外居然出现了情景剧
特有的笑声,这是《天生杀人狂》里奥利费。斯通滑模仿皂剧时的惯用手段。同
样的,当帅哥莱奥纳多穿上晚礼服、头发梳得油光亮滑边苍蝇拄拐棍都站不住时,
画面外又爆发出女孩慕艳的惊呼。共进晚餐一场戏,女主角满面微笑地站在楼梯
拐弯处等候莱奥纳多上来,突然,一个头部尖尖的黑影迎上前去挡住女主角,银
幕顿时一片黑暗。是女主角命运的隐喻吗?太直接了吧。我忽然想起这是电影版,
是在电影院时偷偷拍下的,既然是电影院当然就会有人随着情节轻笑、惊呼,或
是忍不住出“嘘嘘”。想必这个偷得的座号比较靠后,因为整部影片中起码有3
次黑影站起遮盖了整个银幕。除此之外我还听到两次咳嗽,判断出咳嗽人的心理
不太健康,因为每次咳嗽都在紧要关头:一次是莱奥纳多画像时女主角露出了胸
部,另一镒则是他们在车里作爱。但是,最最精彩的还是结尾,在剧中人的深情
凝视下莱奥纳多和女主角相依相偎,以为接下去肯定是黑底白字的演职员名单,
谁知出现的文字令我大笑不止:电影散场,请勿忘携带随身物品!
    这真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电影院版,它充分地表达了盗版的特点:盗。
盗片,地下出版渠道,利欲熏心,胆大妄为,边这样的电影院效果都敢制造、出
售。
    不过,这样的电影院版也很有幽默感。首先,在美学原则上,它实现了布莱
希特的“间离”效果。观牌这程中,电影院版制造的四重空间(老太太的回忆空
间、老太太的现实空间、电影院的观众空间和我们看VCD 的空间)丁互冲击、交
流、纠缠、排斥,特别是电影院空间观众的反应对看VCD 的我们竖起了一堵坚实
的第四堵墙,时刻提醒着:这是一部电影,一个编造的幻,请保持应有的警惕和
理智,直音勿忘携带随身物品!看来,经典的布氏戏剧理论被 VCD的盗版制作者
娴熟运用了。
    其次,电影院版无意中使用了一些后现代的表现手法,对经典的爱情+ 灾难
+ 高科技的好莱坞权威文本在关键处进行滑稽模仿(笑声、惊叹声、咳嗽声)或
肆意颠覆(黑影袭击),表现了十足另类的“COOL”,迎合“新新人类”的审美
范式。
    我决定省下那80块钱。澳华的音响再好,也不会让我在电影结束时虽然眼含
热泪却还能放声大笑。

    读书生涯
    2000/04/21三联生活周刊作者:胡伦

    先计量个笑话,这个笑话很流秆,但仍有必要在这里讲一遍。主前一户人家,
夫妇俩生有三个女儿,总盼着再生个男孩儿,盼呀盼呀总算生下来一个,可男孩
儿长到两岁半仍不会讲话,爸妈很着急,急呀急呀,男孩儿3 岁半时会讲话了,
开口就叫“大姐”,结果没两天,大女儿死了,男孩儿学会的第二句话是“二姐
A ”,又过两天,二姐也死了,男孩儿又会喊爸爸了,这下爸妈两人紧张,说这
孩子喊谁谁就死,这可怎么办呀?谁料,孩子学会喊爸爸后,爸爸挺健康,隔壁
老张死了。我在这里讲这个笑话,是为了给以下的叙述交待个背景。
    大学毕业后,我在有出版社工作,出版社自然有很浓重的读书气氛,我所在
的编辑室里尤以女博士奕最爱看书,然而小奕看书却带来几分恐怖效果。
    几看前,小奕对英诗着了迷,看了译作原作,然后盾王佐良先生的《英国文
学史》、《英诗的境界》和《中楼集》。
    她盾完这些书后,王佐良先生病逝的消息就传到了出版社,小奕博士煞是叹
息。
    过了些时日,小奕又坟法国文学着了迷,特别是杜拉的小说,小奕尤为钦佩,
开口闭口总要谈《情人》、《蓝眼睛黑头发》是最最出色的小说,谁料,小奕刚
把能找到的杜拉小说读完,译者王道乾先生就去世了。
    闲话少说,小奕对哪位作家或翻译家的作品感兴趣,哪位作家就会去世——
这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大师们纷纷到了该谢幕的时候——去年12月,小奕在读钱
钏书先生的《管锥编》。
    我们同事们都说,幸亏小奕并不喜欢看当代中国作家的作品,否则后果不堪
设想,小奕多年来读的惟一一部当代中国小说就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同事们发觉小奕读书的恐怖效果后,就给她讲述了“隔壁老张死了”的故事,
并劝她将自己的特异功能用在文学评论之上,前二年,《马桥词典》这部小说很
红火,围绕它的官司也特别热闷,我们就劝她读一读《马桥词典》,看看韩少功
会不会死,如果小奕读了《马桥词典》,而韩少功去世,则证明《马桥词典》绝
不是韩少功抄袭的,而是真正的创作。
    然而小奕绝不容忍自己的特异功能用在这样的邪门歪道上,因为曾经有一位
“老八板儿”的评论家知悉小奕的特异功能后特地送给她一套《王朔文集》看,
这位评论家其痛恨王朔。
    我们并不愿让小奕去读《王朔文集》,小奕也没有读过。然而,有人害怕,
万一哪天小奕一不留神看了冯小刚的电影,结果把王朔害了,那岂不糟糕。


    三思足球
    2000/04/25三联生活周刊作者:徐彬

    我没有反对过足球,反而非常喜欢它,但是,殃在有这么一股力量,使我要
逐渐远离足球,这么一股力量,就是全社会的对足球无条件的狂热。这是一种被
人广为忽略的另一种形式的人去亦云,另一形式的对自己审美与辨别力的出卖,
另一种形式的与大众文化的趋同与媚俗。
    为这种无条件的俗推波助澜的是我们的媒体。翻开报摊上的多数报纸和杂志,
打开电视,调到任何的频道,你总有机会听到、看到有关足球的东西。而且这样
的东西具有大的煽动性。要期望我指出具体的煽动性的言语是困难的,因为有关
新闻的东西,通通标榜“客观”与“公正”,也努力使自身显得“客观”与“公
正”。然而,当一个媒体使用超过任何一个生活要素在其中所能占据的比重来报
道并非生活要素的足球的时候,那是“公正”的吗?“客观”的吗?
    这问题就是喜欢足球的人和喜欢足球的传媒往往不能以自己爱好为满足,而
不遗余力地兜售这种爱好(对他们而言,甚至可以称作是生活方式)。就媒体而
论,不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还是不知其然遑论其所以然,经常拿一种
“文化”
    太保的口气侃其迷球之“心路历程”,旁敲侧击甚至训诫尚示迷上足球的人
的“无知”和“落后”。原本这还只是说给男人听的,不过最近由于女权意识的
觉醒,这种话语也传到了女性那里。而且,对足球的迷恋在女性那里,具有了更
为先锋的意味。
    一个人对足球狂热迷恋,以致足球成了他的信仰,沉醉其中,得到乐趣,得
到发汇,很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不要把这种快感满街廉价兜售。我辊见
某A 对某B 大侃古典音乐,B 不胜其烦,作惊人语说:“你讲的都是些什么呀,
很快的慢板,很慢的快板,稍快的慢板,稍慢的快板,不快不慢的小呱哒板,对
我全是狗屁。我就知道有的旋律能进到我心里,那就是好的音乐。”
    我本来喜欢音乐而又不求甚解,结果曾经有段时间被“求甚解”的“发烧友”
蛊惑了,当一串串高深的名词从他们嘴里涌出,我疑自己是不是懂音乐。然而有
个电视节目对维也纳爱乐乐团音乐总监进行采,他老人家的话把我从困惑中解脱
出来。他老人家的话和B 群的话很相,主旨大约是撼动你心灵的旋律便是好音乐。
按他的说法,在听《蓝色多瑙河》时所谓思绪翩翩,联想到春水东流;在听,春
江花月夜》时脑子中油然有海上明月共潮升的图景都是对音乐的歪曲。将此理论
推及足球,以能够看得电视冒烟、老婆回娘家崦不悔,以能够背出所有大牌球星
的家史,以能够指出裁判的任何小细节失误为荣是对足球的歪曲。而我眼前的多
数球迷,多数媒体的高谈阔论,一般没有脱出此种窠臼。真正能够使我茅塞顿开,
体味到音乐之美人和话语我见过听到过,然而真正让我独他爱,爱得正点,他对
足球的解释能扩展我对足球美的认识的人和话语,我没有见过,也没有听到过。

    接下茬儿
    2000/04/21作者:赵小帅

    上学时我是个喜欢“接下茬儿”的学生。有一次数学考试,老师发下试郑,
对大家说:“用什么笔都行!”那时候学生有的使铅笔,有的使圆珠笔,有的使
钢笔,而考试一般规定必须用某一种笔答卷,我听了老师的话,很快地反问了一
句:“粉笔行吗?”老师勃然大怒,半个小时没发给我试卷,我就呆坐着,虽然
那次考试我比别人少半个小时的答卷时间,但我还是得了满分。这说明我逻辑思
维的能力很强,老师的话有漏洞,用什么笔都行,电笔行吗?毛笔?
    后来我总是“接下茬儿”,都是就批评我是“哗众取宠”,但“接下茬儿”
真是一个考验你反应能力及聪明程度的好办法,我至今仍不放过“接下茬儿”的
机会并注意聆听别人的妙语。
    前不久北京喜力露天音乐会,一个外国乐队问观众:“How to speak beautiful
in C hinese ?〃 下面有人回答:”漂亮“,有人回答:”美丽“,有一粗壮男
声大喊:”牛x !“我听了特别兴奋,因为他在当时找到了最符合气氛的两个字。
    有些接下茬儿并不如此短小,而是按逻辑衍生出另一番话来。上大学时,都
是在讲台上告诉我们,索绪尔说过,笔就是我们的阳具,下央一个同学飞快地接
住:“写作就是手淫!”
    有一次,几个朋友在外渴酒,聊起了一位畅销书作家,其中一具说,该作家
写的书一本不如一本,却偏偏要强调自己很是喜欢做学问,经常在电视上露面,
又不愿意被人看作是“电视学者”,这不是装孙子吗?另一个朋友听了,正色道
:“他可不是装孙子,他是真孙子。”
    我发现喝酒是“接下茬儿”最适宜的场合,一个个思维跳跃、敏捷。有一次
喝酒,在场的甲、乙二位,甲婚姻不幸,经常和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