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弗兰克?卡里还无法确定高弦话里的真实性有多大,但他仍然倾向于相信大半,于是一本正经地放起了烟雾弹,“以ibm的雄厚技术底蕴,在个人电脑方面即使是后来者,也会成为领导者,而不是沦为追随者的角色。”
“我可以确定地告诉高爵士,ibm已经在推动个人电脑研发计划了。”
“是么?”高新玩味地一笑,“据我所知,ibm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大企业病,执行效率非常低下,像把一个箱子从一楼搬到二楼的简单事情,都会被层层报告的办公流程拖到三个月后才能完成。”
“个人电脑行业的游戏规则可不同于ibm所熟知的大型机领域,用日新月异去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看看环宇个人电脑的发展轨迹吧,几乎每一到两年,便有全新一代的产品被推向市场,这不,十六位的第四代环宇个人电脑就快了。”
“而ibm的大型机生命周期呢,差不多十年左右吧,system/360服务于一九六零年代,现在的system/370好像也有了八年。”
“ibm这位蓝色巨人,已经被打上了行动迟缓的标签,股价萎靡不振就是资本市场的最好反应。”
弗兰克?卡里那也是一位堂堂的大人物,平日里的脾气绝对小不了,此时终于被高弦的句句诛心之言,刺激得无法维持绅士风度了。
“高爵士说了这么多,是想炫耀什么吗?”弗兰克?卡里缓缓端起咖啡,语气里透着明显的不悦。
高弦笑着耸了耸肩,“你想多了,我是在为ibm这家伟大公司的前途担忧啊!或许,收购环宇电脑公司,可以弥补ibm在个人电脑领域后知后觉的失误。”
“什么……”高弦的天马行空之语,让弗兰克?卡里惊讶得把咖啡洒了出来。
第0467章 告辞和打扰()
见弗兰克?卡里如此失态,高弦乐了,“我的这个提议,你觉得怎么样?”
一时之间有点反应不过来的弗兰克?卡里,含糊地应付道:“环宇个人电脑算得上你的心血结晶了吧,难道说卖就卖?”
高弦毫不在意地回答道:“我们都是商人,在商言商嘛,只要收益足够,环宇个人电脑就不是非卖品。”
好不容易脑袋不再嗡嗡响的弗兰克?卡里,小心翼翼地试探道:“那么,高爵士认为ibm要给出怎样的报价呢?”
“这就要取决于ibm的工作效率了,时间越往后拖,环宇电脑公司的估值越高,现在便已经逼近十亿美元了。”高弦眼里透着笑意,“毕竟,资本对这些年以来新兴的半导体行业的爆发式发展记忆犹新,个人电脑行业显然也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而环宇电脑公司目前在这个领域占据着制高点。”
说到这里,高弦加重语气道:“我认为,以ibm的行动迟缓,准备四十亿美元才能做到稳妥。”
“高爵士,你的想法太疯狂了!”开始感觉无话可讲的弗兰克?卡里站起身来,“告辞……”
高弦笑嘻嘻地恭送道:“卡里,如果你决定了,可以随时联系我,历史会证明,这将是你在结束主席任期前,给ibm留下的最宝贵资产。”
弗兰克?卡里的脚步稍微迟缓了一下,然后继续被高弦开价的四十亿美元惊得告辞而去。
事实上,虽然ibm是个庞大的商业王国,仅凭自己拥有的资源便形成了循环不息的生态圈,进而显得有点封闭,但坐在王座上的弗兰克?卡里,并没有被完全堵塞视听,早在去年下半年,便注意到了个人电脑行业,尤其环宇个人电脑的蓬勃发展之势。
于是,弗兰克?卡里曾经指示部下们对个人电脑上点心,结果,直到现在也没有形成相关报告提交上来。
离开拉斯维加斯的时候,弗兰克?卡里下定决心,回到ibm总部后,一定要重视个人电脑崛起的问题。
……
高弦这边,对于弗兰克?卡里的“告辞”,并没放在心上,因为不管ibm如何选择,只要自己把环宇个人电脑运作好了,那就能掌握足够的主动权。
再说了,高弦手头上还有要事处理,那就是,继续往香江调动资金,目标是能让高益在香江可动用资金达到三十亿美元的规模。
当然了,这个数字不可能全是自有现金,而是一个可持续发动攻击的炮火梯队体系。
这些年怡和一直采用“获利在香江、发展在海外”的策略,也就是把在香江赚到的钱,投到世界各地去,导致怡和在香江的资金实力外强中干,高弦正好集中优势兵力突袭,而已经正式运转的高益银行,则能保证资金调转不那么引人注意。
相比之下,李半城的动作终于还是露出了痕迹。
就在这个五月份,李半城从香江地铁公司那里竞标得到的中环站上的环球大厦分层发售,引发买家踊跃购楼,广告见报后八小时内便全部售完,交易总额将近六亿港元,创下了香江楼市的最高价格纪录。
单从获利来讲,李半城在这笔买卖上赚的钱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他却收获了难以估量的商誉,银行界对其信心进一步增加。
但名声大噪的同时,也让外界发现了李半城收购九龙仓的意图。
香江股市随之一片哗然,原来是他啊!
正在米国为即将大婚的霍家大公子挑选礼物的高弦,得到消息后,立刻信守承诺地第一时间返回到了香江。
亲自把文件送过来的叶黎城赞叹道:“李半城还真是谨慎,现在都如此满城风雨了,他仍然引而不发,没有正面回应。”
“我估计,他正在闯惠丰银行那一关。”高弦打开文件,快速浏览着最新的信息。
九龙仓的股价,在第一次传出收购风声的三月份,达到了四十六元的新历史价位。
不过,“绯闻”主角高弦并没有采取真正收购的动作,于是,这股热潮慢慢退去,九龙仓的股价回落到了三十元的区间。
如今,收购九龙仓的风声二度传出,香江股市自然迅速反应,让九龙仓的股价又一次冲到了四十元之上。
这回可不是玩“狼来了”的游戏,李半城要动真格了。
“自三月份以来,怡和并没有采取回购九龙仓股票的行动。”叶黎城分析道:“所以,怡和对九龙仓的持股比例,还在百分之二十以下,甚至更悲观地只有百分之十左右。”
“这说明,怡和或者骄傲自大,或者现金流不怎么充裕。”
“这个容易求证。”高弦微微一笑,“留心怡和如何调转资金就是了。”
两人正聊着,李半城到了,那种神采飞扬的劲头,远在门口就传了过来,这就是所谓的春风得意、英姿勃发了。
“获多利已经答应,和高益一起,做为大江实业收购九龙仓的财务顾问。”李半城兴冲冲地率先通报了一个最新消息,语气里透着无比的轻松。
这也不难理解,现阶段在香江搞大规模的资本运作,很难绕过惠丰银行这个顶级存在,而把惠丰银行的投资公司获多利拉拢过来,可以做到实力对比上的此消彼长。
高弦笑着恭贺道:“李生大业可成矣!”
一旁的叶黎城见机把已经准备好的合同文本递给了李半城,“如果李生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尽管提出来,大家好商量。”
这是高益按照计划,把所掌握的百分之十的九龙仓股份,转售给李半城。
高弦做事还是非常厚道的,交易价格只定为四十港元,而且这笔超过四亿港元的款项,还可以向高益银行贷款。
李半城仔细地看过文件后,满意地点了点头,感激地说道:“多谢高爵士的成全,能交到您这样的朋友,是李某的无比荣幸。”
这时候,秘书汇报有个重要电话,怡和大班钮璧坚找过来了。
高弦神态轻松地接过电话,“钮璧坚先生,我是高弦。”
钮璧坚开门见山道:“高爵士,我想打听一下,目前高益持有多少九龙仓的股票,怡和准备回购。”
高弦没有给出明确的数字答案,而是遗憾地说道:“非常抱歉,钮璧坚先生,您问晚了,高益刚刚把手上的九龙仓股票卖出去了。”
电话那头的钮璧坚,语气里透着无比复杂,“打扰了……”
第0468章 这就是底蕴不足的无奈了()
李半城行事作风确实非常稳健,或者可以形容为谨慎。
他的九龙仓收购计划已经过了“暗度陈仓”的阶段,都开始与怡和展开第一轮谈判了,可面对穷追不舍的媒体,仅仅含糊地回应“持有九龙仓股票”而已。
高弦能够大概猜到李半城的心思,即李半城希望最好以一种“和气”的方式,拿下九龙仓的控制权,像几年前高弦与怡和争夺牛奶公司那种刺刀见红、最后打到全面收购的场面,属于下下之策。
当然了,李半城才是这场戏的主角,究竟采取什么策略,那是人家的事情。
虽然高益被李半城请去当财务顾问,但高弦只让部下出面,他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其实,论“暗度陈仓”这种戏法,高弦称得上是老手了,从多年前突袭牛奶公司,便开始用了,如今也就是把收购对象从牛奶公司换成了香江置地而已。
从整个怡和一系的高度去看,怡和这个母公司已经把百分之六十的资产布局到了香江之外的世界各地,质量优劣暂且不论,反正收益不在眼前,比如在夏威夷购买的那个甘蔗种植园,肯定不能马上变出钱来。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全面开战,短时间内怡和一系只能靠着香江这边百分之四十的资产去融资抵抗。
怡和一系里的旗舰企业当属怡和、置地、九龙仓三家公众上市公司,其中的九龙仓被李半城盯着呢,剩下的怡和、置地,与九龙仓的情况类似,股票发行量庞大,数以亿计,持有者非常分散,同时股价也不高。
就走势而言,在香江股市跌入低谷的一九七四年和一九七五年,怡和与置地的股价最低的时候分别在十元以下和四元以下;在经济形势全面转好的一九七六年,怡和与置地的股价最高的时候分别为二十五元和九点三元。
显而易见,置地的股价用萎靡不振来形容恰如其分,近两年一直维持在十元出头的价位,即使收购战全面爆发,引发置地股价飙升,以高弦暗中准备的超过二百亿港元的资金,无论是打到百分之五十一的全面收购阶段,还是战到百分之七十五的退市私有化阶段,都能做到奉陪到底。
更何况,高弦暗中吸入的置地股票,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二十,足以和怡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另外,高弦还掌握了一部分怡和的股票,必要的时候,可以再使出混淆视听的招数。
目前的关键在于,这个帮高弦争取更多主动的“暗度陈仓”戏法,还能维持多久,因为现阶段的香江股市确实敏感,高弦也不好具体把握,只能希望冲锋在前面的李半城,更加光芒万丈、引人注目一些。
躲在幕后的高弦正忙着运筹帷幄,香江财经圈子来了一场秀。
简单来讲就是,一本工业银行总裁池喜三郎带着庞大的团队,高调访问香江。其行程包括两个最引外界关注的活动,一场几乎囊括了香江全部政要和商界巨子的盛大宴会,以及一场精心公关的新闻发布会。
应邀出席这场宴会的高弦,再见欣赏了表面谦逊的一本人,怎么展现自己的雄厚财力。
比如对因为经营不善而陷入倒闭风波的一本轮船公司,池喜三郎无比明确地做出背书,一本工业银行以及与其有关的银行,将会给予一本轮船公司绝对强力的支持,尤其一本轮船公司的债务和承租合约的责任,肯定认真承担起来。
换而言之,有着强大的银行财团做后盾,一本轮船公司不会破产倒闭,香江商界无需担心。
高弦不由得暗自啧啧赞叹,一本商界还挺抱团的,倒也体现出了一本商界对香江的重视程度。
客观上,一本资本在香江占据着一席之地,比如各个财团屡屡参加香江重大工程项目的国际竞标;银行虽然基本不参与竞争激烈的吸引公众存款业务,但在发行债券、承销股票等等领域颇有建树。
总而言之,做为现阶段亚洲最发达的经济体,一本的资本自然而然地往这边拓展。
瞅了个空隙,高弦对包裕刚说道:“恭喜包爵士,环球航运头上的乌云终于散了。”
包裕刚叹了一口气,“还是要居安思危啊!”
高弦眉头微微一挑,听这意思,这位世界船王好像还有别的想法。
值得玩味的是,惠丰银行大班沈弼在这个场合主动和包裕刚聊了起来,给高弦一种双方冰释前嫌的感觉。
高弦没去掺和,找到李半城的位置后,不动声色地走了过去,摆出闲聊的样子,低声问道:“与怡和的谈判进展如何?”
“尚在讨价还价。”李半城心事重重地回答道:“钮璧坚还给我提供了两个参考方案,停止收购,加入九龙仓董事会;或者放弃收购,从怡和一系里挑选几处物业,做为补偿。”
高弦似笑非笑道:“怎么,选择一下子多了起来,有点难以取舍了?”
李半城坦率地点了点头,“说老实话,我有点摸不准钮璧坚到底有几分诚意了。”
“来参加宴会之前,我刚刚看了一份高益的分析报告,其中提到,怡和证券正在出售手头上的一些股票。”高弦语气淡淡地提醒了一句。
这些话里的潜台词不难理解,怡和没准在使用缓兵之计,低调地为回购九龙仓股票筹集资金呢。
“我也在考虑这方面的可能性。”李半城长吁一口气,“等最后谈一次,如果还靠不拢,那就真的兵戎相见吧。”
高弦对李半城的表现颇感失望,现阶段其还是实力不行啊,少了一种霸气。
目前,九龙仓的市值也就是五十多亿,经过“暗度陈仓”的运作阶段后,李半城一系和怡和一系的持股量加起来百分之五十上下;换而言之,市面上仍在流通的九龙仓股票有三十亿左右的样子,直接盘它就是了。
高弦刚要再次开口,忽然感觉有人在盯着自己,于是转头望去,正好迎上了远处怡和大班钮璧坚那幽幽的目光。
这些年,高弦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心理素质哪能差了,当即若无其事地举起酒杯,示意了一下。
钮璧坚心里想的是,果不其然,在李半城收购九龙仓这件事上,高弦发挥的作用没那么简单!
于是,宴会结束后,钮璧坚让司机开着车跟沈弼的座驾走,并最后和对方进行面谈。
有些疲惫的沈弼微微皱眉道:“什么重要的事情,非得等到现在才能讲?”
“你不会猜不到吧,自然是九龙仓遭遇恶意收购一事。”钮璧坚忍着怨气道:“获多利不正是李半城的财务顾问吗?”
“在商言商嘛。”沈弼理所当然地说道:“怡和反收购就是了,主动权应该在你那边吧!”
钮璧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坦率地讲,怡和有点措手不及,但这也恰恰说明了,怡和竟然成了收购目标,华资的气焰有点嚣张啊。”
“在香江,怡和与惠丰虽然不是同气连枝,但也称得上遥相呼应。如今,怡和的权威遭到严峻挑战,如果惠丰任其发展下去,恐怕对自己未必有利。”
沈弼沉默良久后才开口,“你说了这么多,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钮璧坚道出来意,“我知道,李半城和你关系匪浅。所以,我想请你劝说李半城,放弃收购九龙仓的计划。这对他也有好处,真论起实力来,怡和只要缓过劲,能玩死他。”
沈弼目光炯炯地盯着坐在对面的钮璧坚,“惠丰可以帮怡和这个忙,但也就是这一次了!”
钮璧坚干净利索地站起身来,“那就多谢沈弼爵士了。”
……
连夜接到沈弼电话的李半城,第二天一大早便惴惴不安地来到了惠丰银行总部,他隐隐感觉到,此次会面恐怕要败坏心情。
果不其然,沈弼直接进入正题道:“昨天钮璧坚找过我了,想让惠丰银行劝说你放弃收购九龙仓,而我也答应了。”
见预感成了现实,李半城心头泛起苦涩,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接话才好。
“其实,我也是为你的长远发展着想。”沈弼语重心长地说道:“以你目前的实力,根本斗不过怡和。”
李半城黯然地点了点头,“沈弼爵士指点得对,我是有些激进了。”
见李半城的态度非常端正,沈弼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亮出了自己的盘算,“我虽然是为了保护你,但也不能让你空手而归。”
“这样,惠丰银行可以把所掌握的和记股份转让给你,而价格能够优惠得超出你的意料。”
一听这话,李半城脸上的神情顿时生动起来,惊讶、大喜、迟疑……
“不过,要想得到和记的真正控制权,你还得和高爵士好好谈一下。”沈弼玩味地继续说道:“我相信,以你和高爵士的关系,问题应该不大。”
注视着李半城,沈弼最后笑道:“我认为,和记不比九龙仓差,而且入手的难度要低很多,你觉得呢?”
别无选择的李半城,心情复杂地点头称是。
第0469章 帮忙找下家()
李半城出了惠丰银行总部,坐进车里后,好半天没有言语。
见自家老板的神情如此严肃,司机也不敢问,只能静静地等候指示。
李半城的心情不能不复杂,他收购九龙仓的计划,那可真叫雄心勃勃,如今被惠丰银行大班沈弼叫停,说一点也不憋屈就自欺欺人了。
可是,不管怎么样,李半城都不敢得罪沈弼,因为没有了惠丰银行的特别关照,他也就埋没在犹如过江之鲫的香江商界人堆里了。
让李半城感觉稍微好过一点的是,自己并非只是惠丰银行和怡和之间利益交换的筹码,沈弼拿出了和记的股份做为补偿,想必价格会真的很优惠。
李半城仔细回想了一下和记的资料,还别说,沈弼确实挺有诚意的,虽然当初和记大班祁德尊为了反抗惠丰银行,把黄埔船坞的核心资产给了高弦,但和记本身仍然是一个庞然大物,集团旗下拥有像屈臣氏、德惠宝洋行、泰和洋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