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面前。
邹闻怀深感有理地点了点头,转而说道:“《唐山大兄》和《精武门》二连发。红遍亚洲,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片商,其中就包括米国。”
“我们是不是针对米国市场,专门运作一下。”
高弦沉吟道:“根据过往的情况来看,港片在米国上映,主要集中在唐人街。”
“这次,我找派拉蒙活动一下,看能不能有个更好的结果,也算是为《猛龙过江》打个前站。”
第0172章 高先生料事如神()
事物往往都有两面性,“红”有时候也会惹来烦恼。
眼前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最近走红的罗闻,接到去宝岛演出的邀请。
本来,对现阶段的艺人事业发展来讲,这算一件好事。
可进一步接触后,罗闻得知,宝岛下个月就要过“双十”节了,因此,宝岛庆祝活动组织方希望,罗闻能够演唱那首流行华人圈的《我的中国心》;如果罗闻配合的话,还可以把《我的中国心》,捧成主旋律。
搞清楚对方的意图后,罗闻那颗原本火热的心,顿时凉了一大截,“我可是签了白纸黑字的限制合同,只能在香江表演《我的中国心》。”
想到此处,罗闻的心,彻底凉了。
因为,罗闻突然有所醒悟,当初,高弦可是亲眼看着自己,签下那份奇怪的限制合同,他该不会早就预见到这种情况了吧?
如此料事如神,令人不寒而栗。
罗闻只要回想起那些要求保密的条款,一旦触发,就会导致自己在香江没有容身之地,他连反悔的念头,都不敢起。
于是,罗闻明确拒绝了宝岛那边演唱《我的中国心》的邀请。
见罗闻不识抬举,宝岛的庆祝活动组织方很不高兴——《我的中国心》又不是只有你能唱,摆什么架子啊,你等着被封杀吧。
得知这个消息后,罗闻气坏了,立刻向高弦进行反映。
高弦听到汇报后,也不乐意,否则的话,当初他也不会让罗闻签下那个限制合同了。
做为一名时空装波伊者,高弦那也是讲节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
在高弦看来,《我的中国心》的真正价值,在于十亿中国人竞相传诵,而不是眼前的暂时走红。
宝岛宣传部门有需求,自己原创嘛,别来惦记我的东西啊!
对此,高弦指示尚华文化,在《华侨日报》、《工商日报》这类香江右翼报纸上,刊登《我的中国心》的版权声明。
简而言之,就是发出警告,宝岛的庆祝活动,肯定讲究体面,别因为这种版权纠纷,闹得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华侨日报》、《工商日报》这类香江右翼报纸有心拒绝刊登,可右边不登,左边就登了,到时候更难堪,还不如乖乖地配合。
见香江这边反应如此强硬,宝岛那边的庆祝活动组织方,便低调地停止了关于《我的中心》的运作,不过,同时也心照不宣地封杀了这首歌曲。
宝岛封杀流行歌曲的例子太司空见惯了,理由也是信手拈来,除了平常能够想到的诸如有违道德、败坏风气等等,连勾起思乡之情都不行。
说白了,想封就封,办你没商量。
香江这边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自然也没有大惊小怪,只是纷纷议论尚华文化的脑子被驴踢了,傻得丢掉了《我的中国心》在宝岛的唱片市场,放着到手的钱不赚,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更有人据此深入分析,尚华文化的背后老板高弦,立场站在左边,于是才不让《我的中国心》,在宝岛公众场合表演。
反驳之声立刻响起,你瞎啊,尚华文化对《我的中国心》的限制,是只能在香江表演,无论宝岛还是大陆,都排除在外了。
分析高弦站在左边的人,顿时哑口无言了。
就是没有人,足够聪明得指出,这个关于《我的中国心》的限制,对现阶段只唱样板戏的大陆,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于是乎,《我的中国心》这首歌,除了走红之外,也蒙上一层传奇色彩。
当然了,有鉴于当下的现实情况,高弦找个了公开场合的机会,对尚华文化关于《我的中国心》的限制,进行了小小的一番解释。
“毋庸讳言,香江社会有一个事实,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民众还没有形成‘香江人’的普遍概念,进而对这种身份缺乏认同感。”
“对于这种情况,尚华文化有意通过把《我的中国心》彻底留在香江一段时间,来帮助解决缺乏‘香江人’认同感的社会难题。”
有着btv艺员培训班插班生身份的高弦,是抱着“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心态,讲这番话的,因此,就算把一台测谎仪摆在他面前,都只能是百分之百真话的结果。
这种言辞凿凿,很快让围绕着《我的中国心》发生的风波,平息了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霍应东悄悄地询问高弦,“现在你处在风口浪尖,有诸多不便,还能去燕京参加国庆典礼么?”
“能。”高弦拍着胸脯保证,“当然能!我既然答应霍生了,肯定不会反悔。”
见高弦如此勇往直前的反应,霍应东嘴唇动了动,心情复杂得没说出话来。
到了九月中旬,霍应东又一次悄悄来看高弦动静,并苦口婆心地指导,“高先生,如果你下定决心去燕京参加国庆典礼,那就要提前多做准备了。”
“中国幅员辽阔,我们过了罗湖海关后,从南至北,要坐好长时间的火车,才能到达燕京。”
“另外,内地的住宿、饮食等等生活条件,和香江这边大有不同。为了方便,我都是大包小包地自备一些东西。”
高弦虚心地点头受教后,转而说道:“霍生,我私下里打听了一下,往年去燕京参加国庆典礼的情况,发现今年内地的动作比较迟缓。我估计,今年的活动会取消。”
“要不,我们还是做好去文莱考察石油行业的准备吧。”
“不会吧,我可是副团长,都没有听到这样的风声。”霍应东瞥了高弦一眼,没好意思直接指出,“你要是反悔,不想去燕京参加国庆典礼了,我也能理解,咱们就改约。”
高弦没松口,“我就这么一猜。霍生放心,只要你一声令下,我随时跟你去燕京参加国庆典礼。”
结果,几天后,霍应东再次登门,心悦诚服地说道:“高先生料事如神!那个,你想什么时候,去文莱考察石油行业?我随时奉陪!”
高弦心照不宣地点了点头,“当然是越快越好了。”
第0173章 石油现在很便宜()
一开始,高弦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料事如神”,忽悠效果如何之好。
等霍应东说走就走地陪着他上了飞机。并在途中一改之前的谨慎投资态度,明确表示愿意追随之意,高弦才确定,对方被自己彻底忽悠住了。
仔细想想,这个现象倒也不奇怪。
霍应东和燕京的关系如何悠久、如何深厚,已经不算什么秘密了。
可即便如此,在今年国庆典礼取消这件事上,以及其背后所反映的高层地震,霍应东实在太后知后觉于高弦的推断预料了。
等亲眼见识过高弦的神机妙算后,霍应东不震撼才怪。
而且,要知道,现阶段的霍应东,在香江非常被动,但凡重要的商业活动,都被港府压制着,可谓是空有一身力气,却无处可使。
随着对高弦信任程度的加深,霍应东自然而然地会重新审视,这位香江商界后起之秀的海外投资计划可行性,
高弦交底道:“这次到文莱考察,我首先需要确定一件事,那里到底谁说话最管用;然后才是具体投资。”
霍应东佩服地说道:“高先生所虑极是,文莱现在的权力格局,可以形容为,既有皇上,又有太上皇,确实让外人摸不着头脑。”
有必要指出一点,文莱的面积并不大,当然比星加坡大,差不多是香江面积的五倍左右,在历史上,和同为英国殖民地的砂拉越、沙巴,并称为英属婆罗州北婆三邦。
不难想象,北婆三邦、星加坡都希望自己能和资源更加充沛的马来亚联合邦,组成一个大马来亚。
但是,做为邻居,印度尼西亚并不愿意看到自己旁边出现一个强大的马来亚。
于是,在马来亚成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被称为“印马对抗”的历史事件,其中就包括文莱暴乱。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文莱爆发了由北加里曼丹国民军发动的叛乱,目标是反对君主制,以及加入马来亚联邦的提议。
不过,因为捉拿文莱当时的苏丹——奥玛阿里赛义夫汀三世的最重要行动,没有成功,这场叛乱迅速以失败而告终。
因为这场叛乱,文莱苏丹奥玛阿里赛义夫汀三世决定,文莱不加入大马来亚,其实也就是,两边都不得罪,以求平安。
而马来亚那边,则是马来亚联合邦、砂拉越、沙巴、星加坡组成大马来亚,以及之后星加坡被逐出大马来亚,进而最终形成今日之马来亚。
到了一九六七年十月,文莱苏丹奥玛阿里赛义夫汀三世退位,传位给长子——****·博尔基亚,文莱也就成了,霍应东刚才所说的,既有皇上,又有太上皇的局面。
高弦不担心文莱的国运,因为,进入一九七零年代后,东南亚除了中南半岛之外的海域地区,局势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紧张了,位置更敏感的星加坡,都能活得好好的,文莱当然也不例外。
但高弦担心,在文莱这一亩三分地上,拜错了码头,那就没罪找罪受了。
香江商界进入一九八零年代后,发生了很多着名的收购战,其中一例是,已经拿下九龙仓的船王包裕刚,再下一城,收购会德丰,而当时的竞争对手,是着名商人邱德拔。
于二十一世纪初被《福布斯》杂志选为星加坡首富的邱德拔,就在文莱栽了大跟头,当文莱太上皇奥玛阿里赛义夫汀三世去世后,被文莱苏丹****·博尔基亚查处了一个金融欺诈罪,不但要赔钱,还连累大儿子被关进了文莱的监狱。
不管哪里,都免不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潜规则,可文莱现阶段“国有二君”的局面,实在让人左右为难。
既然如此,那高弦为什么非要自己跑来做这道选择题?
原因非常简单,文莱现在可谓百业待兴,加上可预见的国家稳定,正是入场的难得机会,别的地方很难具备如此的条件。
见霍应东显然对文莱局势有些了解,高弦便虚心说道:“霍生,还要多多借助霍氏在文莱的人脉资源,此行才能顺利啊!”
“责无旁贷。”霍应东哈哈一笑后,转而好奇地问道:“高先生,现在原油也就是两美元左右一桶,即使我们能在文莱如愿拿到油田,恐怕也赚不到多少钱吧?”
霍应东毕竟是一位出色的大商人,最终还是把话题转到了关键点。
普通人在日常生活里,很难想到有“大宗商品”这个存在,而原油就属于大宗商品。
简单来讲,大宗商品这个国民经济命脉,并不直接进入零售领域,其最关键的定价权,更是反映出了,这个世界,谁说的算。
就拿石油来讲吧,米国主导下的跨国石油公司们,长期控制着石油的国际价格,一直维持着大约每桶一美元上下的价格水平。
如此一来,像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这些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发其财,自己却得不到足够公平的收益。
于是乎,石油输出国组织在一九六零年应运而生,其使命就是争取原油定价权。
在这种斗争态势下,国际原油价格从原来的一美元,涨到了现在的两美元,也就是霍应东所说的行情。
霍应东的忧虑,当然在理,高弦就算在文莱拿到油田,可油价是大佬们说的算,根本赚不到多少,除非再投钱,搞个炼油厂,来提高利润。
可如此一来,这钱就赚得有点辛苦了,哪里比得上投资房地产来得稳准狠。
对于霍应东的疑惑,高弦不由得微微一笑,心说,“就看中东那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再次爆发战争无法避免,前所未有的全球石油危机随之必然降临,到时候,国际原油价格就会翻着跟头地涨到两位数,这还不算赚么?”
在高弦的计划里,诸如北海、德克萨斯之类仍勘测的油田的股权,以及原油期货等等,都是不容错过的财富暴涨机遇,但他也不愿意放弃在文莱搞一把实业的机会。
毕竟,实业的某些特点,是无法取代的。
可怎么向霍应东解释自己投资石油行业的动机,还真挺考验高弦的忽悠水平。
……
ps:不占收费字数。
忍不住提醒一句,书友不要在书评、章评发敏感的内容,我看到好几个帖子不见了,应该被系统吃了,也不知道是否被禁言,反正我没看到对应的id再发言。
第0174章 一国二君()
高弦专门给自己搞了一个远东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的头衔,就是为了光明正大地“研究”哪里有钱可赚。
理所当然地,高弦也“研究”谁有钱。
霍应东有钱不?
肯定有钱!
早在一九五零年代中后期,把握市场机遇的霍应东,每年盖楼卖楼的所得,便数以千万计,进而绝对算得上香江的超级富豪了。
在高弦看来,从一九六七年开始遭到港府明显打压的霍应东,正处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等中国恢复联合国大会席位、米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英国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这位爱国商人便会得到中国的点名保护,恢复活动空间。
换而言之,霍应东现在应该是精神上最疲劳的时期。
说白了,高弦想忽悠人的话,要赶紧趁虚而入,否则的话,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于是,高弦抖擞精神,斟词酌句地为霍应东解释道:“仅从我们商人的视角来看,目前的国际原油价格,由石油输出国组织和跨国石油企业垄断利益集团的对抗来决定。但这背后,还有着更加复杂的国际形势在影响。”
……
一扯到国际形势这个话题,那就没边没际了。
简而言之,这一路上,高弦和霍应东,谁都没休息。
一个口若悬河,指点江山;一个频频点头,若有所悟。
等下飞机的时候,走在舷梯上的高弦,忽然心里闪过一个念头,瞧刚才霍应东听得入神的样子,他该不会被触动,提前投身国际舞台,通过体育这个途径,为中国摇旗呐喊吧。
前来接机的人,是霍应东的长子霍镇廷。
这位霍家大公子留学归来后,直接被霍应东安排到文莱,全面掌管霍氏旗下的有荣工程公司,所承建的斯里巴加湾深水港及货柜码头的项目,可谓身负重任,也体现了霍应东这位父亲,对自己长子的重视。
霍镇廷在文莱试炼成功,除了因为其自身能力出色之外,还得益于他在留学期间所结交的文莱当地权贵子弟;当然了,也离不开霍应东在大本营香江所做的周到后勤工作。
“霍生,高先生,下榻的酒店都已经准备好了。”霍镇廷非常恭敬地说道。
据高弦所知,至少在公开场合里,霍家子弟都称呼霍家一家之主霍应东为霍生,而不是父亲、爸爸之类,所以他见怪不怪,握住霍镇廷的手,摇了摇,“镇廷,这次在文莱,可就全靠你照顾了。”
霍镇廷滴水不漏地谦虚道:“高先生客气了,镇廷很荣幸有效劳的机会。”
在车上,霍镇廷简单地给高弦介绍了一下文莱当地的风土人情。
高弦这次到文莱考察,最有效地接触文莱高层的方法,就是通过霍应东和霍镇廷父子的关系网。
毕竟,霍氏旗下的有荣工程公司,可是承建了对文莱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斯里巴加湾深水港及货柜码头项目,进而,霍应东和霍镇廷父子俩,在文莱高层当中,理所当然地吃得开。
霍镇廷就特意提到,“听说香江私募资金第一人高弦先生,到文莱考察投资,文莱苏丹****博尔基亚和太上皇奥玛阿里赛义夫汀三世,都愉快地表示,要亲自接见。”
高弦打趣道:“没想到,我在文莱这边,竟然还有一点知名度。”
霍镇廷笑道:“高先生可能还不清楚,东南亚各国的顶级圈子,几乎都知道您这位香江第一投资经理的名头。甚至,您自己都不知道,‘安富达’基金的一些投资者,就是来自东南亚。”
一听这话,高弦自失地哈哈一笑,“确实,资金规模已经有好几个亿的‘安富达’资金,里面说不定哪一笔,就来自皇亲国戚,而我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事事全知。”
高弦话语间所流露出来的“安富达”资金规模,并不是吹牛。
度过万事开头难阶段的“安富达”资金,今年进入滚雪琼效应的全面爆发阶段,每个月的规模都是倍数增长。
对此了然在胸的高弦,禁不住常常暗自警醒地慨叹,难怪几十年后,内地时不时爆出来一个非法集资案,随随便便就至少几个亿,实在是一旦顺风顺雨后,势头收都收不住哇!
“安富达”资金的鼎鼎大名,自然也造就了高弦在金融界的成功地位,让他在文莱得到相应级别的礼遇。
正如霍镇廷所说的那样,高弦很快见到了比自己还小一岁的文莱苏丹****博尔基亚。
显而易见,像****博尔基亚这些前英国殖民地的顶层精英,都接受过西式高等教育,精通英语是必备的素质。
因此,不用翻译,高弦就可以和****博尔基亚直接交谈。
可能是年纪太轻了,以至于想法也跟着激进。没等坐在沙发另一边的高弦说上几句,****博尔基亚便明确表态,非常愿意看到,在原油开采上,出现西方跨国石油企业的竞争者
****博尔基亚如此痛快,高弦反而心里犯嘀咕了,于是便没有急于亮出底牌。
等从王宫出来后,霍应东疑惑地问道:“我怎么感觉,高先生的态度,一下子变得保守了?难道是因为苏丹有些激进的缘故。”
“可不是嘛。”高弦点头道:“除了激进之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