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林行智算得上高弦的老朋友了,高弦自然很痛快地答应了对方。
林行智见到高弦后,抛砖引玉的初始话题,挺耐人寻味,“高先生,你的财经专栏,恐怕不再适合放在《明报晚报》了。”
高弦其实对自己的财经专栏放到哪家平面媒体上,并没有那么挑剔,但他还是按照林行智的意思,往下问道:“林总编何出此言?这里面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么?”
林行智叹气道:“《明报晚报》这两年的大获成功,除了依赖高先生的精彩财经专栏之外,也得益于股市处于牛市,人人都喜欢看股经。”
“但股灾发生后,可谓哀鸿遍野,哪还有人对股经感兴趣。”
“如此一来,《明报晚报》的销量一路走低,”
“对此,查老板要求《明报晚报》增加马经之类的软性娱乐内容,以吸引读者。”
“可我不敢苟同,《明报晚报》如果真的这么改下去,哪还有财经媒体的专业风范?”
高弦恍然地点了点头,林行智还真没说错,《明报晚报》成了娱乐报纸,自己的财经专栏,岂不是媚眼抛给瞎子看。
不过,站在老板的立场,高弦倒也能够理解金大侠的做法。
香江报业竞争异常惨烈,不现实一点,谈何长远生存?
金大侠确实是一个合格的商人,明白如何取舍,而不是仅凭书生意气。
这一点,从尚华文化为了造势,拿下金大侠的“射雕三部曲”的运作上,也能看得出来。
尽管尚华文化透露,今年拍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开机,其原因包括,剧本改编出现困难,大老板忙于他事等等,而金大侠都能坦然接受。
其实,高弦打算,明年,后年,甚至大后年,也不会拍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当尚华文化需要刷关注度的时候,就把这个ip拿出来炒一炒。反正版权已经捏在手里了,自己不动手,别人只能干看着。
称得上博古通今的金大侠,会真的看不明白尚华文化榨取《射雕三部曲》价值的手段么?
但人家知道,这就是在商言商。
高弦端详着郁郁不得志的林行智,很快揣摩出对方找自己诉苦的意图。
论籍贯,林行智属于自带经商天赋的潮汕帮,平时也和李半城、廖烈闻这些人来往很多,肯定目濡耳染地起了自己当老板的心思。
但离开《明报晚报》单干,林行智必须具备启动资金,而且报业这一行,赚钱真的不容易,这就更需要一个实力雄厚的大金主来做靠山了。
想到此处,高弦试探道:“林总编既然不得志,那为什么不凭借自己的才高八斗,出来办理想当中的专业财经报纸呢?如果林主编打定主意的话,我愿意提供财政支持。”
?
chaptererror;
第0233章 为“新手村”建廉租屋(谢盟主henry全球买手打赏)()
ps:本章算加更,以感谢和致敬第一位盟主——henry全球买手,祝生意兴隆!
……
“多谢高先生的器重。”林行智脸上泛起喜色,“有了高先生的大力支持,我就有了十分的创业勇气。”
说到这里,林行智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递给高弦看,上面详细记录着,他打算创办一家名为《信报》的,专业财经报纸的计划。
林行智果然是想从高弦这里拉投资,或者更准确地来讲,拉风险投资。
因为,在香江办报纸,长期稳定盈利的难度很高,说是属于高风险领域,一点也不为过。
而林行智想办的专业财经报纸,严格意义上界定,香江之前还从来没有过,可谓充满未知,风险更高。
诸如《明报晚报》之类的报纸,挂着财经媒体的噱头,无非就是开个经济专版,吹吹股经,聊个小道消息,根本谈不上《华尔街日报》那样的行业深度报道。
现在,香江股市崩溃了,大众对股经失去了兴趣,像《明报晚报》这样的半吊子财经报纸,随之没了读者基础。
按理来说,如此有志向的林行智,应该再蛰伏一段时间,以积蓄包括人脉、资金、业务等等方面的资源,但现实偏偏不让他按部就班,好整以暇,金大侠要求调整《明报晚报》的内容了。
在这个不得志的节骨眼上,估计林行智在潮汕帮的那些老乡面前,也不好低声下气地求人,反而是在《明报晚报》上开了财经专栏的高弦,更容易沟通。
高弦合起林行智的“商业策划书”,沉吟了一下。
诚然,香江报业属于传统高风险投资项目。像这次股灾,就把不少报纸拖累得关张大吉,或者处于停业倒闭的边缘,但还是会有悍不畏死的前仆后继者,投身进来。
究其原因,不外乎,香江报业是一个波伊格较高的自由领域,无论临时起意的捞偏门,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另有所图,都有发挥的空间。
在驱动力上属于后者的高弦,很愿意看到,香江出现一家在国际上拿得出手的专业财经报纸。
因此,高弦最后拍板道:“我先给林总编投个五十万,用于租赁办公室、招聘人员、购买印刷设备等。”
“如果不够用的话,林总编尽管开口,去联系尚华文化,千万不要耽误创办香江第一家,甚至可能是独一份的专业财经报纸的理想。”
无限感激的林行智,郑重保证道:“我绝不敢辜负高先生的期待!”
高弦另外指出一点道:“对于《信报》,包括办报方向、盈利指标等等,我不会过问,但我还是要提醒林总编,尽管你和查先生在《明报晚报》的经营方向上,出现了分歧和矛盾,但离开的时候,最好不要闹僵。毕竟,香江报业这个圈子,小得很。”
“多谢高先生提醒。”林行智连连点头道:“说起来,查先生对我有提携之恩,我们之间只有就事论事的观点分歧,并不存在私人恩怨,更不会拖累《信报》的名声。”
……
林行智告辞后,高弦也动身,准备去高兴集团那边看一下,当走到华人行门口的时候,凑巧遇到项智求正招呼着人手搬家。
“项老哥,你这是另外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么?”高弦笑着打招呼道。
“找什么风水宝地啊。”项智求苦笑道:“在高先生面前,也就不说虚的了,这边的股票经纪行生意惨淡,维持不下去了,我就索性把它搬到泰盛那边,两家合到一起办公了。”
高弦点了点头,“股市泡沫破裂在所难免,好在项老哥已经打造出了泰盛这个实业,依然可以继续笑傲商界。”
“泰盛可比不了高先生的高兴集团。”项智求发乎真心地恭维了一句后,摇头叹气道:“这场大股灾,真是前所未有的触目惊心啊!我还好,只是被套牢,其他人不知道有多少倾家荡产得跳楼自杀。”
“对了,高益培养出来的那个金牌操盘手展培忠,出来单干后,几个月的功夫,就赚了上百万,看得我都既羡慕又服气。”
“结果呢,当初赚了多少,现在就赔了多少,手上的股票,九成都因为公司清盘,变成了废纸。”
高弦打心里不愿意去听这轮香江股市大股灾发生后的种种惨状。
诚然,香江股市的泡沫必然破裂,今年下半年不崩溃,明年上半年也要崩溃,没准还因为拖得过久,而越发惨烈。
但眼前的大股灾,确实因为那场假股票风波而提前触发,里面的因果关系,是逃不掉的,而高弦的修为,现在还没达到圣人忘情的境界。
因此,高弦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时间,“项老哥,我还有事,就不和你聊了,改天请你吃饭。”
“高先生先忙。”项智求有些巴结地,和高弦握手告别。
……
高弦到了高兴集团总部,也就是原来的牛奶公司总部后,首先听取了负责公共关系的副总张永抗,关于高兴集团赞助和参与“清洁香江运动”的工作报告。
清洁香江运动是去年十一月走马上任的港督麦理浩,亲自主持开展仪式的全港性公众教育和宣传活动,内容包括呼吁市民注意家居清洁、防治蚊患及吃饭先洗手等等。
有必要指出一点,现阶段的香江市民素质,肯定达不到几十年后被人称道的那个高度,横穿马路不走斑马线、随手乱丢垃圾等等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
麦理浩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能都放在见效慢的反腐上,清洁香江运动无疑是一个最容易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
为此,港府专门拨款一百五十万,并动员了十万五千人。
清洁香江运动本身是一件大好事,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正面形象,高兴集团自然积极参与,比如指示尚华文化,拍摄各种宣传片等。
张永抗汇报过后,话题一转道:“我们为建设廉租屋申请的低价地皮,正府原则上同意了。”
做为一个正常的人,高弦从初到“新手村”木屋区,到最近的香江股灾,难免积累下来不少心病,进而汇总到暗自还愿,为“新手村”木屋区建设廉租屋。
因此,当听到张永抗说到这个消息后,高弦不由得精神一振,难掩兴奋地说道:“那我们的廉租屋建设计划,今年就有望启动了!”
第0234章 桃花源邨项目启动()
香江的公共房屋体系比较复杂,而最常见的类别,是出租给低收入居民的香江公共屋邨,或简称为公屋。
最早的一代公屋,当属一九五三年发生石硖尾大火后,港府为安置大批灾民,在邻近山边所兴建的多层式大厦,即徙置大厦了;之后又出现了廉租屋邨和正府廉租屋。
它们之间的区别,大致来讲,就是不断改良,在宜居方面,比如有没有独立的厕所、厨房等等,不断提高。
值得指出的一点是,现阶段提供这种公屋的机构,除了隶属于港府的香江房屋委员会,以及非正府非牟利的香江房屋协会之外,还有一个私人性质的香江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高弦准备为“新手村”木屋区建设公共屋邨,就是想要借鉴香江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的成功模式,请求港府低价批一块地,建成几栋尽量宜居的楼房,以供低价出租。
盖楼的大项支出中,首先就是地皮,其价格可以通过非牟利的公益属性,来让港府给予优惠。
而这一关,正如张永抗所说,已经通过了。
“其实,我们的这个廉租屋建设计划,正好契合了总督即将公布的施政报告。”张永抗补充着解释道:“那里面,不是有一个‘十年建屋计划’么,也就是在未来十年内,给一百八十万香江居民,提供设备齐全、有合理居住环境的公共房屋单位。”
“因为十年建屋计划是香江开埠以来最大规模的建屋计划,所以,实施难度是非常大的,正府自然希望能够借助更多的社会力量。”
“可问题在于,地产商们都是无利不起早,也只有我们……”说到这里,张永抗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连忙打住了话头。
高弦不以为忤地哈哈一笑,“我推动这个项目,确实有点私心,就是想为那些木屋区的父老乡亲做点实事,毕竟,我现在好歹也算是有点经济实力了。”
“另外,让高兴实业参与这个项目的建设工作,堪称难得的零基础学习机会。”
“所以,你刚才说的‘无利不起早’,完全在理,我也不能免俗地求个名利双收。”
张永抗陪笑道:“老板这是义字当头。”
……
既然最重要的地皮问题搞定了,那高弦推动的这个廉租屋建设计划,就基本不会出现意外了。
于是,一个名为“香江桃花源邨有限公司”的机构应运而生。专门负责“桃花源邨”的全部管理工作。
根据交换条件,港府批给香江桃花源邨有限公司一块位于“新手村”木屋区不远处的低价地皮;而香江桃花源邨有限公司则负责提供一千六百个居住单位,并且只能租给低收入群体。
在初步的规划方案里,桃花源邨由八幢八层的楼宇组成,每个居住单元的面积,从三十尺到六十尺不等。
另外,深知木屋区生活困难的高弦,专门着重提出设计要求,每个居住单元必须要有独立的卫生间。
当高弦把这些消息,在“新手村”木屋区公布时,欢声雷动。
小孩子们尖叫道:“住楼了,有电了,能看电视喽!”
家庭妇女们也是喜笑颜开,“以后用水,都是自来水,不必再累得腰酸腿疼地挑水了。”
女孩子们更是泼辣地打闹着,“以后上厕所和洗澡,就方便了。”
也有少数一些人,比如胳膊上戴着黑纱的王雄家人,在欢乐的气氛中黯然神伤,感叹逝者无福消受这一切了。
陆仁宝拉着高弦的胳膊,好奇地问道:“高弦,你给大家盖楼,要花不少钱吧?”
“三千万应该足够了。”高弦笑道:“到时候,我让人在桃花源邨中心位置,给你建一个游乐场。”
陆仁宝高兴得拍了一会巴掌后,转头问妹妹,“三千万是多少?”
已经升学到初中的招弟,涨红着小脸,被这个问题难住了,不知道应该怎么解释给哥哥听。
如果用糖果做计算单位的话,会是多少糖果呢?
被逗得哈哈一笑的高弦,回身问已经在“新手村”木屋区混成头面人物的周友荣,“相乡亲们对搬入廉租屋,有抵触情绪么?”
高弦之所以问出这样一个看起来有些奇怪的问题,是因为他深深知道,助人可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
你以为,有电有自来水有独立厕所的廉租屋,是居住在木屋区的人们的天堂,人家没准还嫌弃,廉租屋的租金比木屋贵呢。
周友荣当然明白高弦的意思,连忙回答道:“高先生多虑了,这里的孩子都渐渐长大了,每个家庭都迫切希望改善居住条件,可惜要在正府那里排着遥遥无期的长队,桃花源邨建设计划,简直就是久旱后的天降甘露,每个人都衷心拥护着呢。”
“那我就彻底放心了。”高弦微微颔首,“桃花源邨明年就应该能够陆续入住了,随之而来的社区管理问题,会很突出,你们这些头面人物,都要有担当一些,配合好桃花源邨有限公司。”
周友荣等人连声称是,“高先生义薄云天,帮我们上楼。大家肯定珍惜,把桃花源邨打造成一个模范文明社区。”
不得不说,周友荣是个明白人,有他带头表态,高弦说话省力了不少,几乎就是点到即止。
瞅了一个间隙,秦素梅低声打听道:“高先生,您和易小姐,什么时候结婚啊?”
高弦苦笑着回答道:“争取尽快吧。到时候,有些琐事,免不了麻烦秦姨。”
尽管有些不情愿,高弦也不得不承认,那场八卦风波,给他和易慧蓉之间,制造了一道隔阂。
只不过,易慧蓉并非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小女子。她只是保持沉默地去了加拿大,再次躲清净。
本来,高弦从惠丰那里买到普乐道十号这块风水宝地后,请易慧蓉回香江,以女主人的身份,重新设计和建设两人的豪宅,但对方却推辞了。
按照易慧强的解释,易慧蓉厌倦了香江的小圈子,同时因为港府永不录用易家子弟,感觉到事业发展很是压抑。
高弦有时候怀疑,按照易慧蓉留恋加拿大的程度,自己从惠丰那里“索赔”过来的普乐道十号,恐怕是白忙乎了,他还要在加拿大另外置办物业。
chaptererror;
第0235章 建立自己的教育体系()
事实上,易慧蓉如果能从加拿大回到香江,其对高弦的助益。绝不限于普乐道十号私宅的设计和施工,以及桃花源邨项目的推进。
比如,凭借今年的巨额慈善捐款,东华三院那边至少要给高弦一个董事会副主席的头衔。
可慈善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高弦在具体作为方面,并不擅长,进而需要早就在该领域积累丰富经验的易大小姐的协助。
再如,不算高益,仅是高兴集团,便已经十分庞大了,管理上更加需要刚柔并济。
所以,高弦希望能力出众的易大才女,可以帮助自己进一步做足恩威并施。
还有,诸如高兴集团董事会主席、和记董事、会德丰董事等等头衔,不可避免地要求高弦,出席一大堆香江顶级交际场面,别人都有夫人在一旁协助,只有高弦身旁还缺一位香江顶级名媛。
简而言之,易慧蓉迟迟不归,成了高弦的一个小烦恼。
秦素梅看出了高弦神色中的无奈,连忙劝道:“女孩子都要哄,易小姐那样的名门千金,更需要高先生精心呵护了。”
“您看我们现在住的这片木屋区,不就是大火之后,易小姐指挥着人手重建的嘛。”
“易小姐那可真是既有菩萨心肠,又聪明能干,而且还对我们这些穷苦人和气,高先生千万不要错过这样的好老婆啊。”
“秦姨放心吧,我明白这些道理。”高弦笑着点了点头,再次征求意见道:“要不,秦姨和大宝、招弟,就搬到港岛,和我一起居住吧,那边环境要好上很多。”
秦素梅坚定地摇了摇头,“我们肯定住不惯富人区,就不给高先生添麻烦了。”
“宝仔在熟悉的环境里生活很快乐,招弟也上了九龙的名牌中学,我没有什么不满足的。”
“再说了,高先生给我们兴建了桃花源邨,等明年大家上楼后,生活条件和市里没什么区别了。”
高弦点了点头,没去搞生拉硬拽那一套。
毕竟,助人也要两厢情愿。你搞得自己善名远播,可人家要是没尊严、不习惯,那就舍本逐末,失去意义,成了纯粹的沽名钓誉了。
……
三年前,高弦稀里糊涂地来到这个时空,走出小山谷,木屋区映入眼帘,俨然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如今,木屋区将被廉价出租的楼房取代,高弦算是暗自还了心愿,可谓念头通达。
桃花源邨项目顺利推进后,高弦马不停蹄地出席了一场开学典礼。
现阶段,香江的教育,本质上属于精英教育。十多万中学生,大约只有百分之一,能够升入仅有的两所大学——香江大学和香江中文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