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所传乃为仁德王道之政,颇合儒家之学,数百年来王政之风绵延,纵然燕昭王强兵一时,也想要以王道迫使齐国沉浮。”
“国君如此,臣民岂不效仿,是故,燕国之内仁礼为上,游侠、武者为下,纵有此等之物,不过强身健体,不外如是。”
若然此物生长在秦国,只怕秦军虎狼之名更加大盛,坐拥此宝,而君民不用,与之奈何,纵然流入诸夏大地,也是被王公贵族收入手中。
至于百家,除了儒墨显学之外,还没有哪一个百家有如此浑厚的财力,而王公贵族收藏此物,自是不可能修炼武道。
“师叔,我们什么时候,前往燕国?”
齐国境内的五都七十二城已经行走过半,再有一两个月,便可终结,观头顶虚空骄阳,早已不复盛夏,秋日临近,凉风侵袭。
遥望北方,想不到燕国境内还有这般宝物,若是临燕国,当好好的搜索一番。
“将七十二城一观,归临淄静修,你等二人的修为当更近一步,期时,我们北上燕国,尽管那是燕国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候。”
前年南下咸阳,如今已经历经楚国、魏国,正在齐国,三国风华尽览,诸般风情涌现,国祚不同,一切均不同。
单手持马缰,顺着小灵的目光看将过去,一切当顺时而行,不必渴求固定的路线与时间,语落,算算时间,这个时候,芊红她们在韩国应该也有所动静了。
******
韩国!
自从大将军姬无夜身陨之后,整个新郑的局势为之不断变化,先是血衣候白亦非摄取大将军权位,以十万白甲军意图再现姬无夜时期的霸道。
然则,白亦非终究不是姬无夜,姬无夜在的时候,还能够压下夜幕四凶将,但白亦非本人便是为四凶将之一,纵然有其余之人支撑,也不能够将夜幕的力量彻底收拢。
再加上流沙、五代相门、韩宇、韩王的有意打压,借着韩国囚禁郑国之机,秦国伐韩,直接断送血衣候的军中力量,朝政之内,罢黜血衣候的将军之位,只保留一个爵位。
至此,血衣候出局,新郑迎来韩国两位公子对峙的机会,然而,今日,在新郑庙堂西宫之内,却又有一件足以改变新郑局势的大事出现。
“昊天无极,伏惟告之:韩王四子韩宇,天资英奇,体识明允,兹,恪遵天意,俯顺舆情,谨告王族宗庙,礼祭天地。”
“立为韩国太子,授以册宝,正位明悬,以继万年之统,以安国势民心,韩王安十三年十月!”
气势恢宏的王室西宫之内,韩王安静坐上首,俯览下首文武重臣,右侧区域上,一位年岁苍老的王族给事中手持崭新竹简,沉声而道。
缓缓言之,虽不长,但余韵悠然,整个西宫之内,为之静怡甚久,一位位韩国文武重臣为之神情各异,一道道目光汇聚,尽皆看向厅下右侧最前方的那道身影。
“儿臣谢过父王,定不辜负父王期望!”
金光闪烁的高山冠梳拢发丝,眉目俊朗,姿态贵气无双,龙行虎步,从厅侧而出,先是对着上首韩王安一礼,而后对着王族给事中一礼。
深深一躬,久久未起,随之,王族给事中双手托着诏书与太子册宝近前,交托印记,至此,韩国新一任太子出现,胜出者为韩王四子韩宇。
“哈哈,我儿当同寡人一起富强韩国,不负宗族先祖期待,不负臣民所望。”
韩王安朗朗一笑,单手扶着颔下新生出来的短须,看着停下的韩宇,不住颔首,甚是满意,比起前任太子,韩宇更得自己之心,更适合接任太子之位。
笑音回旋,视线扫视群臣,不复多言。
“见过太子!”
“见过太子!”
“……”
新的一位太子出现,也意味着近年来韩王九子韩非与四子韩宇之间的冲突分出一个胜负,虽然韩非的诸多举措,的确有助于韩国国力提升。
但政治的博弈,从来与国力无关,韩国之内,想要争夺太子之位,唯有韩王安一人所决断,韩非列入廷尉,为上卿,其手下的卫庄更是为韩国新任大将军。
风头无尽之下,几近掩盖四公子韩宇的风头,但今日过后,一切种种或许都将逆转,韩王安语落,群臣朝向新出现的那位太子一礼。
张开地苍老的容颜上,异样不显,看着接着太子册宝的韩宇,嘴角轻轻扬起,头颅微转,看着身侧后方的一位紫衣贵公子。
只是,余光撇着厅中后侧的一道浅绿色身影,心中又是为之无奈,躬身而下,当真不知道自己那个孙儿为何执意如此。
另一侧武将群体,同样礼仪而落,被削去大将军之位的血衣候白亦非今日出现,站在最前方,白发红衣,浑身上下弥散一丝冷意。
闻诏书之言,面上诡异一笑,身躯侧过,对着韩宇一礼,余光撇着身后那位灰发金袍,脚踏战靴的冷酷男子,笑意更胜。
“见过太子!”
卫庄手持鲨齿剑,略长的灰色长发垂肩,漆黑色的金袍加身,铠甲不显,脚踏疾风战靴,一手持剑,双手而立,看向韩宇。
虽然这一幕,自己很早之前就预料到,但亲自一观这一幕,当真非自己心中所愿,申不害已死百年,但其遗毒仍旧可显。
历经数年的努力,法家术治一派的残留仍旧根深蒂固,谋略而出,平衡而显,两上《强韩书》未成,他应该会想到这个结果。
灵犀有感,一语而落,卫庄挺身而立,对着另一侧的文官群体看去,那里,同样有一位紫衣贵公子看过来,观其神色,似乎并无烦心与不满。
反而,微笑之意叠出,并无异样。
第四百五十五章 龙蛇之势(第三更)()
韩宇被立为太子,这是一个好消息?”
夜幕降临,无论韩国内外的形势如何,对于紫兰轩来说,均是一样,灯火通明之下,一条条内蕴神秘的紫色纱幔垂落,随着秋日时节的凉风而动。
一株株开放紫色花瓣的植株逐渐不显,紫光扩散,暗香浮动,由着紫兰轩内的一道道妩媚清香,加持温热的火炉之气,旖旎尽显。
大厅之内,一位位公室贵胄汇聚,软玉温香在怀,只手探索上下,美酒醇香,丝竹管弦之乐入耳,极乐之至,任凭朝野变幻,丝毫动摇不了己身。
然则,于二楼拐角的一处雅间静室之内诸人来说,却非如此,流沙汇聚,卫庄仍旧一个人习惯的怀抱鲨齿,临窗而立,俯览远方,感知有人进来,清冷而道。
“我就知道卫庄兄今天不会待在大将军府,亦不会前往城外大营。”
一袭尊贵的紫色锦袍加身,飘扬的长发随意梳拢在肩后,俊逸的容颜上满是悦动,看着静室窗户前的那道身影,不由得与身后一人相识一眼。
踏步入内,悠然的入座,观此,静室内那紫女摇曳而动,着贴身的紫色长裙,高盘而起的紫发上插着几只银钗,似一朵盛开在阳光下的玫瑰。勾人的双眸泛着紫色光芒,踏着绛紫色的高靴,手持玉壶,醇香气息而显。
看着进入房间内的韩非和张良,神色有些凝重,倒是不复韩非那般的开怀与放纵,今日早朝的事情已经传遍整个新郑。
时隔数年,在前任太子身陨之后,韩王再次立下太子,还是一直以来和他们针锋相对的四公子韩宇,此人的心计、谋略均上佳,其为太子,可不是一件好事。
起码对于流沙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自从血衣候白亦非被撤下大权之后,韩宇与张相国便是反对流沙的新政,流沙虽有所得,但均是无伤筋骨的新政,想要彻底的改变韩国,唯有进行彻底的变法。”
“而韩王素来保守,韩宇虽也不反对新政,但涉及根本,其人亦是反对,公子,难道你就一点也不担心,韩宇会将新政的结果一一废去?”
一只只青铜酒樽陈列,紫女纤细的双手持酒壶,倾倒而下,一道道醇香流水落下,短短数个呼吸便是弥散整个静室之内。
将酒樽推向韩非、张良跟前,随后,又取了一盏,徐徐送至临窗的卫庄跟前,口中脆音不断,美眸忽闪,看向韩非。
韩国的衰落根源乃是申不害的术治残留,但想要清除术治残留,最根本的方法便是重新打造一批崭新的官员,替换如今的西宫文武重臣,徐徐图之。
到时,一股股风气自散,韩国上下的新官员坚守法治,不在徒劳内耗,韩国当可大兴,但替换大批的官员,无疑是太岁头上动土。
“明主绝之于内而施之于外,资其轻者,辅其弱者。势重者,人主之渊也。臣者,势重之鱼也。鱼失于渊而不可复得也,人主失其势重于臣而不可复收也。”
“申不害术治有其独到之处,在父王与四哥身上更显!”
韩非轻轻摇摇头,单手持起酒樽,看着那琥珀生光的美酒,鼻息轻嗅之,数息之后,朗声而落,荡漾在静室之内,流转在诸人耳边。
“公子之言为庙攻?”
“即如此,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是以奸臣者召敌兵以内除,举外事以眩主,苟成其私利,不顾国患。”
“利之一字,霍乱多矣!”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言不虚,闻韩非口中之言,乃是其所著文章《内储说下六微》篇所言。
利益而下,君臣便是有了纷争、同合,如今的新郑之内,与韩王利益一致,便会有所得,反之,便会失于渊而不可复得。
两上《强韩书》已然昭明公子之意,西宫之内,群臣亦是知晓,《强韩书》内,多有大政大谋,若行之,韩王受损,非其所愿。
“自从我们成立流沙之初,我就知道四哥一定会做到这个位置上的,如今的情形不过在预料之中,何有侵扰也?”
四公子韩宇今日被赐封太子之位,这一幕韩非早就知道,想要成为太子,那就要必须得到大部分文武重臣的支持,必须得到韩王的支持。
而那些,自己都不具备。是故,自己不可能成为太子,而四哥可以轻易做到,将酒樽送至嘴边,小小的抿了一口,甚是柔滑。
“九公子,昔者慎到有言: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蚓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尊也。”
“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也。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
“身不肖而令行者,得助于众也。尧教于隶属而民不听,至于南面而王天下,令则行,禁则止。则此观之,贤智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缶贤者也。”
身着浅绿色的锦衣长袍,虽然接任韩非为韩国司寇,但常服仍旧如此,乃至于朝服相仿,清秀的面上掠过一丝沉思,数息之后,拱手对着韩非一礼,轻言而落。
此为当年慎到所语,正合如今之势,如今韩宇登位太子,大势在手。而九公子法术势一论中,其颇为重要,今失之,不妥也。
语落,临窗持酒未饮的卫庄同样眉头一皱,此正是今日之事关键之点,大势不在流沙,日后行事当艰难也,念及此,单手不自觉施加力道,酒樽隐约变形。
“子房此言差矣。”
“飞龙乘云,腾蛇游雾,我不以龙蛇为不托于云雾之势也。虽然,夫择贤而专任势,足以为治乎?我未得见也。夫有云雾之势而能乘游之者,龙蛇之材美之也。”
“我之言法术势,乃为一体,今,大势看似在四哥,实则仍旧在流沙手中,否则,当年姬无夜一韩国大将军,如何掌握韩国大势。”
“《强韩书》我已经再次经过修正,只待一个时机,便可再次而出,这一次,无人可以拦阻《强韩书》的推行!”
法术势却为一体,但面对风云、游雾,龙蛇与蝼蚁岂能一般,四哥虽已经为太子,但就目前的行事而言,大势还不在其身上。
更何况,根据自己所得消息,接下来,他可能会有不小的麻烦,而且那个麻烦,他很难避免,如此,纵然其登位,大势不在,又有何用。
“大势仍在流沙?只待一个时机?”
“你之言是说南阳之地的天泽?近来,他之所行同韩宇走的颇近,如果消息无误,天泽本为秦廷道武真君留下的一颗棋子。”
“数月前,临淄百家困杀道武真君,齐国剑圣曹秋道、卫国照剑斋、墨家巨子、赵国赵震均身陨,连儒家小圣贤庄都牵扯其中,掌门公都子为之坐化。”
“而以道武真君的性子,天泽那是自取灭亡,天泽不存,庙攻不显,韩国之内,如今只有我手中的十万大军在外,韩宇等困局新郑,却是一个时机!”
听韩非与张良论及大师,临窗紧握酒盏的卫庄倒是有所得,剑眉横挑,似乎想到了什么,根据紫兰轩近月来收集的讯息,那南阳之地的天泽纯属自寻死路。
其人似乎觉麾下兵士齐聚,又无外力侵扰,有能力反抗秦廷道武真君,不仅与韩宇谈条件,也似乎在数月前的临淄派出手下,欲要袭杀道武真君。
“南阳之地,天泽在李开的帮助下,可是收拢数万兵将,对于韩宇来说,绝对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今日朝会,血衣候白亦非亦是出现。”
“以韩宇的消息渠道,自是明白得罪道武真君的下场,倘若道武真君出手,盛怒之下,秦廷关外大营很可能出动,南阳之地的天泽根本不可能反抗。”
“故而,如今韩宇大势加身,白亦非出面,很有可能,他们想要……,如此,那就真的是一个大好时机。”
忽而,静室内亭立不言的紫女也是双眸迸出玄光,一直以来,紫兰轩收拢的诸多消息,自己都是第一个知晓的,汇聚诸般,结合今日之事,紫女突然想到了一件妙事。
天泽麾下的那股力量不弱,何况南阳之地,还有一个叶腾在,虽然已经被转为文官,然对于南阳之地的影响还在。
韩宇、白亦非等人若是不昏,绝对想要将天泽努力数年的成果摘走,期时,以太子之势,复归叶腾之位,重现一支足以和流沙手中十万大军对抗的军力。
到时候,韩宇在外有大军调动,在内坐拥太子之位,真正的大势加身,真正的可以无视流沙,法术势汇聚一身,甚至于连韩王都一定奈何得了对方。
“既然是这样,那韩宇今日登临太子位,接下来定然要派出隐约相合的白亦非等人,下南阳之地,解决天泽这个麻烦。”
“不仅如此,对方若将天泽的尸身献给秦国道武真君,再得了秦国助力,不亚于虎生双翼,势力更胜,九公子,难道我们就在这里等着?”/14_14844/
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阳叶腾(求票票)()
韩宇此人,沉浸术治权谋多年,不会不清楚如今的朝政时局,太子之位,是凝聚大势颇为重要的一环,然,依照九公子先前所语,其人还尚未完全成势。
在朝,有流沙为对手,其人不占优势,韩王在上,虽将韩宇提升至太子位,但也不会过于放纵太子,不然于大权有损。
更何况,自从血衣候白亦非的白甲军残败之后,如今的韩国之内,只剩下近几年新任大将军卫庄锤炼的十万新军,这是流沙最大的优势。
就是韩王也不能够轻视,韩宇若想要改变这等局势,非得在手中也握有军权,而如今的韩国之内,唯一有现成便宜可捡的便是南阳之地的天泽了。
此人虽是百越之人,虽是敌视韩国之人,但天下间,没有任何事是利益二字不能够解决的,若是不能够解决,那就是筹码不够。
解决天泽,收拢其麾下的数万兵将,再会合白亦非手下的残败兵士,又是一支实力不弱的大军,足以可流沙抗衡,期时,局势再变,一切不同。
放任韩宇他们如此行动,这绝不是流沙的作风!
“不错,我们就在这里等着。”
一只手轻轻把玩着手中已经一饮而尽的精致酒樽,另一只手缓缓平放在条案上,手指不住而动,点动光滑平整的条案,谋算天下大势。
瞥了身前张良那略有紧张的神情,徐徐言之,颇有深意。
“看来公子对于秦国的道武真君忌讳颇深啊!”
此事若无外力在,流沙自然要插手,但此事流沙偏偏不能够插手,摇曳着妩媚的风姿,秀手持酒壶,近前一步,香风暗动,将韩非手中的空酒樽装满。
按照韩非先前的分析,此事他们的确不用插手。
“这……,九公子是说秦国的道武真君也会出手,只是以其超凡的武道,的确可以将天泽镇杀,但天泽一死,他麾下那些兵将不一定会听从号令。”
“李开毕竟是中原人,不可能让那些桀骜不驯的百越人臣服,如此,天泽留下的兵将亦是去路难测!”
聆听紫女姑娘的脆语,张良亦是突然想到这一个变数,不错,韩国的天泽出了问题,他定然会知晓,一颗棋子有谋乱之心,那就意味着天泽不会有任何活下去的可能性。
数年来,道武真君以其超凡绝顶的武力证明了这一点,天泽的下场已经注定,若是坐视不管,韩宇同样有可能收渔翁之利。
“我们能够想到的事情,道武真君不会想不到,距离天泽异心外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道武真君未动,这已经说明了问题。”
“要么道武真君忽视了天泽,要么道武真君在准备着什么,而根据我们所了解的道武真君,很明显,天泽不会有那么好的结局!”
韩国的南阳之地,伴随着上次秦国伐韩,已经使得新郑朝堂对于南阳的掌控进一步降低,流沙连新郑周围的区域都未曾掌控,强行伸手南阳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天泽活跃在南阳之地,既是南阳守叶腾放任的结果,也是天泽背后道武真君的影响力存在,估计,这一次,道武真君的手笔不会小,不知道四哥会面对一个什么局面。
秦廷的道武真君虽出至道家天宗,但观其所为,已然不仅仅天宗的理念加持,天泽作为其落在韩国一颗重要的棋子,自是要不会放任棋子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这颗棋子不好,那就换一颗!
这个时候,四哥若是不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