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时小说家-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苍龙七宿却有逆改大势的可能性,但却无真正逆改天道大势的可能,纵是寻到苍龙七宿也是无用,况且阴阳家也不会允许他们找到的。”

    “流沙寄希望于其上,应该明白这一点,想来,他们是想要延伸韩国之命,以期重振战国之名。”

    已经被阴阳家握在手中的东西,那些人如何能够找到,不过韩非手中的那把逆鳞之剑却是有点意思,名剑有灵,鳞羽而生,本就非凡。

    西宫政局如此,流沙等人的希望越发之渺小,倘若没有外界之力,单凭新郑流沙,已无挽回大势的机会,苍龙七宿,的确是一个最佳选择。

    “嗯,顿弱先生,他怎么来了?”

    随意入座早就铺好的一掌绒毯之上,一侧姿容上佳的侍女轻缓的斟倒茶水,云雾绵绵,香气扩散,正欲要多说什么,眉头一挑,眼中泛着紫光,看向庭院某处。

    小灵闻此,下意识的看将过去,似乎并无什么动静,然则,三个呼吸过后,刚离去不久的晏平再次小跑近前,躬身拱手一礼。

    “大人,名家顿弱来访!”

    语落,小灵灵觉扩散,隐约感受到远处一股迥异的百家传承之气。

    “请其入厅,我待会就到。”

    周清颔首以对,一直以来,顿弱都待在齐国,时不时的游走北燕,实施应候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以合数年后的一天下大势。

    只消期时山东六国不联手而动,它们当不足为惧。以其之才,此事不难。

    

第四百六十六章 晕船(第三更)() 
“先生往复齐燕之内,辛劳也。”

    “请!”

    正厅之内,周清端坐在上首,厅下右侧名家顿弱一袭厚实的皮裘加身,抵御外界寒气,虽有火炉再旁,但寻常之身,仍旧感觉寒冷。

    小灵与小衣二人不在内,厅中便只剩下周清二人与其余几位姿容曼妙的侍女服侍着,举起手中的滚热茶盏,周清遥相一礼。

    “顿弱惭愧也。”

    “比起武真君周游诸夏,闲暇落子所得,实在是不值一提,前些时日,顿弱从燕国归来,文书姚贾,知晓武真君大谋,弱韩大势,几近灭国之功!”

    似是历经风霜侵袭,顿弱那俊朗坚毅的容颜上,更显一丝独特的岁月痕迹,面冠如玉早已不存,黝黑的面上满是敬佩,持起手中茶盏,深深回礼。

    自己所谋乃是为秦一天下大势,面前的武真君所谋也是为一天下大势,但从韩国谋略来看,武真君一人几近亡韩国国祚,当真是运筹帷幄诸夏之间。

    “韩国孱弱,我不过推了一把而已。”

    “先生寒日来此,可是有要事寻我?”

    天地万物,抉择在于己身,自己所为虽大,但做出抉择的却非自己,韩国自寻死路,与自己何关,轻抿着香茗,继续相谈。

    自己周游列国,一般情况下,秦国派遣山东六国的行人署官吏不会相见,如若真的相见,非有要事,都是一朝之臣,开门见山而语。

    “哈哈,顿弱乃是来为武真君送上一个好消息。”

    “记得数月之前,武真君曾托顿弱传语罗网,让他们六国追杀墨家弟子与那些参与困杀阁下的游侠武者,如今,终于有了成果。”

    “罗网在楚国大山之内数月来,斩杀墨家弟子超过三百人,化神武者两位,先天武者五十三位,尽皆是统领与精英成员,首级尽皆送往咸阳,大王亲自下语,火焚其身!”

    提及来意,顿弱连忙从座位上起身,拱手一礼,从怀中拿出一道纱巾,其上尽皆红色痕迹,一边缓缓上前,一边将此行来意说道而出。

    乃是为了回复数月前,武真君交托自己之事,虽然武真君可以不在意,但既然大王督令罗网,那就是不计代价的结果。

    “此帛书乃是少府令赵高亲自所写,乃是数月来所杀的涉及之人,除了墨家弟子以外,卫国照剑斋的弟子管中邪也被罗网围杀,曹秋道的弟子边东山也被罗网弟子围杀!”

    “那二人均是化神武者,实力强横,虽付出不小的代价,但总归有些收获。”

    为了此事,秦王亲自呵斥少府令赵高,缘由如此,虽然获得帛书上的战绩,但罗网损伤之人数倍于其上,甚至于越王八剑都有身陨的。

    当然,那一切看来都是值得的,秦王略微满意,少府令亲下帛书而呈武真君,顿弱心中钦羡,武真君还真是得大王眷顾。

    “至于陉城书馆的赵震,罗网曾派人亲往陉城书馆,只可惜那书馆内似乎有高人,没有任何得手,不过对于蜀郡蜀山的惩罚却是阴阳家领下。”

    “言语,待七块黑白玄玉汇聚之时,当亲往蜀山,镇杀一切,以合武真君之仇。”

    为了临淄之内,山东六国百家困杀道武真君,秦廷上下都曾有议论,于罗网的杀戮,没有任何一位朝臣觉得过分,反而觉得甚好。

    顿弱于此也是如此,罗网行事正该如此,围杀武真君的五人中,墨家元气大伤,照剑斋的弟子被杀一位,曹秋道的弟子也被杀一位,陉城书馆因有高人,未曾得手。

    蜀山的人被阴阳家领下,算是了解,此般种种,才得有此帛书,

    “七块黑白玄玉还未收拢完毕?”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初曹秋道手上便是有一枚,不过我将其镇杀的时候,没有找到,应该在其弟子身上,罗网得手了?”

    七块黑白玄玉之事,绵延诸夏之间,已经快两年了,根据自己所得,除了赵国与齐国以外,其余四国的黑白玄玉尽皆落入秦廷。

    但,今夏斩杀曹秋道的时候,本以为他身上有玄玉,但却没有得到,后来从后胜口中得知,玄玉在其弟子身上,既然罗网寻找到曹秋道的弟子,那么,应该有所得。

    “武真君所言不差,曹秋道手中的那块黑白玄玉落在其弟子边东山手中,罗网将其镇杀之后,第六块玄玉便入秦廷。”

    “如今,便只剩下赵国手中的最后一块玄玉,虽不知玄玉齐聚是否有长生之妙,但玄玉的争夺却是国势外显,不可不为,赵王命中山剑馆守护,故而,罗网未有所得。”

    不出意外,赵国手中的那块黑白玄玉也要入秦国之内,只是时间长短而已,将帛书放在条案之上,观武真君阅览之,顿弱徐徐退入厅中,继续言道。

    身为名家弟子,于长生不老之事并不关心,但七块黑白玄玉背后的事情却不能够不关注,经过七块玄玉的扰动,七国明里、暗里的力量涌现,正合先兆。

    “中山夫子不存之后,中山剑馆不足为虑。”

    “这件事,少府令办的很漂亮,我会文书而上大王的。”

    有郭开在,那块黑白玄玉随时可入秦国只手,为了成就手中这道帛书上的战果,周清能够猜得出罗网付出的代价,但那也是他们应该做的。

    “顿弱先生此行,想来不仅仅是为了这道帛书吧?”

    “不日之后,我将前往燕国,寒冬将至,燕国即将呈现诸夏最美的景色,我很期待,若有事可办之,当直言也。”

    随意将手中的帛书放在条案上,指了指一侧的座位,示意顿弱不必多礼,灵觉一转,观其动静,似乎想到了什么,笑音而应。

    “武真君明鉴,说来,顿弱却有一个不情之请。”

    “此行特想向武真君讨要一份荐书,我有一师妹公孙玲珑武真君曾见过,近来,我多忙于行人署之事,少教导师妹,故而,顿弱之意,想要将师妹至于小圣贤庄荀夫子门下。”

    “荀夫子学贯百家,于名家之才学有很深的见解,师妹学道其下,当有所得,然顿弱声名不显,恐误了师妹修行,故而斗胆请武真君写就一份荐书。”

    于此行来意,顿弱心中忐忑也,诸子百家各有其道,但数百年来的争斗,使得能够存活下来的百家要么是当世显学,要么是苟延残喘。

    名家虽还有传承,但师尊公孙龙子逝世之后,便在百家中不显,再加上离坚白、合同异的纷争,名家更是不振,看着师妹待在自己身边修行,断断续续,颇有不忍。

    是故,思来想去,便有了今日之行。

    “学道荀况门下?”

    “此举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况且公孙玲珑还是公孙龙子的嫡系后裔,身份上不必多说,以荀况之才,足以教导之。”

    “如此,先生当暂等片刻,我当即刻写就荐书!”

    儒家掌门公都子不存之后,小圣贤庄内便只剩下荀况这一位辈分最高的名宿,寻常之人根本不可能拜入其门下,一者辈分不合,二来,荀况闭关问道,没有太多精力。

    但以自己的荐书,想来荀况还会给面子的,顿弱所谋,功劳甚大,此等随手而为的事情,如何不能够应允,迎着顿弱希冀之目光,周清颔首而召来一侧的侍女。

    ******

    漫天雨雪纷纷,垂落无尽汪洋,水气蒸腾之下,极目而视,满是朦胧盛景,挥手一招,那精致的六角雪花落入掌中,细细观之,许久不化。

    “小灵,小衣没事吧?”

    于肺部滋养出罡气之时,周清便是起身,带着小灵、小衣二人北上燕国,若是从陆地行之,还需要跨越赵国,前往燕国蓟城也需要绕一个大圈子。

    但如果乘船渡过内海,那就另当别论,久居内陆,鲜少乘船,更别说在此等水域之上而进,原本雨雪纷飞的天气之下,并无大船敢行进,但重金之下,一切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不过,其间,倒是发生了一件趣事,小灵乘于船上,倒是没什么事,但小衣却似乎有点不适应,虽很少言语,但从其无时无刻的玄功护体可以观之。

    晕船!

    周清以一位非医家之人下的评语!

    “师叔,妹妹在船舱内休息,暂无大碍,只是妹妹玄功护体,为何还会有这般异状?”

    茶饭鲜少进食,多时休息,眉目之间都有些苍白,明显是病状而显,但妹妹传承《九宫万化》,当炼就百毒不侵之体的。

    “无需担心,贸然入海乘船,身体异变未能适应,以小衣的修为,明后日当恢复无虞,这是两颗真人丹,你和小衣分别服下一颗,增强体魄为上。”

    静立在漫天风雪的船头,任凭风浪席卷,船体摇晃,己身岿然不动,眼中泛着淡淡的紫色玄光,极目而视,方圆数十里的一切入眼,鼻息之间呼吸海域独有的气息,一切都格外新鲜。

    闻身后小灵之言,挥手间,便是两颗寸许方圆的异香丹药沉浮,奔至身前,只需要调理阴阳五行之气,便可化解一切,体魄在强健些许,就算在剧烈的船体摇晃,都无碍。

    “是,师叔!”

    小灵双手将那两颗丹药结下,道礼而入,没有迟疑,便是转身离开船头,前往船舱而去。

    

第四百六十七章 东胡(第一更)() 
“这里便是燕国,果然好生寒冷的天气!”

    乘船渡过内海,跨越数百里,在风雪交织之下,花费数日,才堪堪抵达燕国右北平郡南岸碣石之地,闻船家之言,周清三人缓步从船舱而书,迎面而来便是直透筋骨的猎猎寒风。

    传闻在燕国的冬天,几乎每日都有雨雪,风霜加持,寒冷咧咧,放眼处,满是银装素裹,入手处,满是寒气缭绕,纵身一跃,道道玄光闪烁,三人已然站立在碣石岸边。

    这一次,小灵与小衣二人都有些扛不住了,呼吁吞吐之间,满是冰霜凝结,体内虽有浑厚的内力抵御寒冷,但若是无时无刻的运转,只会无时无刻的消耗。

    除非有师叔那般的修行,不然,还是老老实实穿着厚实的皮裘吧,登临海岸,体表柔润的玄光不断闪烁,低语外界的天地自然之力。

    “想要真正无视天地寒热变化,非有化神,内外阴阳相合方可。”

    屈指一点,便是两道至阳至刚的力量没入二人身躯,而后,挥手间,手上金光闪烁,虚幻转为实体,两件由纪数之力凝练的厚实皮袍扔给二人。

    缓声而语,极目而视,借着天眼的加持,数里之外,倒是有酒肆的存在,对着二人轻语一声,踏步在前,己身着常服,踏雪而进。

    “师叔,从小圣贤庄留存的燕国地图来看,这里距离蓟城还有千里之遥,中间少城池,多丘壑之地,若是前往辽西与辽东,就更远了。”

    之前在小圣贤庄中,小灵也曾一览藏书楼所拥有的诸夏地图,尽管那些地图有些年纪了,但对于燕国这等相对稳定的诸侯国,还是相当契合。

    脑海中翻滚那地图所载,映照己身所处,明眸看向西北之处,那里是燕国五都核心之地的蓟城所在,也是如今整个燕国最为繁华之所。

    一边说着,一边与妹妹穿着师叔递过来的皮袍,不多时,便是两具被皮袍深深包裹的身形跟随在师叔身后,只可惜,没有厚实的靴子,不过这等消耗的内力也已经大大减少。

    “无需多想,先在前方停留一二,然后前往孤竹之城,那里应该有燕国独有的寒风之驹,顺着滦河北上,进入渔阳,通上谷,入蓟城。”

    踏雪无痕,每一步迈出,便是十丈的距离被抛在身后,小灵与小衣只得施展身法极力追赶,虽说,冬日的燕国是极美的,但似乎现在并未感觉到。

    唯一察觉的,便是刺骨的寒冷,看了看前方随意而行的师叔,同妹妹无奈的看了一眼,运转玄功,极力前进,现在有一杯热茶再好不过了。

    ******

    “掌事的,来两斤燕国烈酒,再来你们店里的特色菜肴,快快上来!”

    临近碣石之地,自有小小的集镇矗立,寒风雪日,虚空之上不显骄阳,环顾四周,也不清楚时辰为何,崎岖道路上,早已有尺厚的白雪。

    非三人身法使然,想要走过去,还得花费不小的功夫,快速的入集镇之中,寻到一处人进人出的酒肆,大门紧紧闭上,严防寒气入内。

    敲门而入,顿时恍若两个世界,一只只火炉燃起,温热的气息充斥整个酒肆上下,其内更有一丝丝烈酒醇香,烤肉之香,口中说道齐国的方言,在这里倒也通行。

    虽是这等时日,但酒肆内的人也不少,放眼看去,也有七八位壮实的汉子,或有相识,或不相识,各自饮酒吃肉,好不快哉。

    “好咧,三位客官,里面请!”

    看着对方扔过来的一块金饼,皂衣小厮眼中一亮,连忙手忙脚乱的将金饼接在手中,整个人陡然间兴奋起来,连忙上前引路,将此刻烛火映照的明亮厅堂内,最为干净、最为暖和的一处收拾出来。

    “三位稍等,酒菜马上就来。”

    很是麻溜的将一切收拾完毕,小厮躬身再次笑道,返回后满的厨房,快速催促了起来,这等时日,店里来了这般一位不差钱的贵客,自得好生伺候着。

    靠近火炉,滚滚热气袭来,令得小灵与小衣二人又是有些忍不住了,刚穿上的皮袍顿觉又热了起来,想了想,还是将其褪下,不然待会饮酒吃肉又是麻烦了。

    吱!吱!吱!

    忽而,酒肆的大门再次被敲开,又是一股股寒风呼啸而入,风声皱起,旋即,便是被关上,不过,厅内却陡然多了两位白色厚实皮袍加身的健硕男子。

    每一人的手中均提着一个麻袋,伴随着刚才外面寒风的吹袭,一缕缕浅浅的血腥之气荡漾其内,令得正要一饮热茶的小灵鼻息一动,目光瞥了过去。

    那是独属于人的血腥之气,还很新鲜,尚未完全散去,除此之外,余光所视,那二人手中的麻袋中,还隐隐的浸染一滩滩血红之色。

    “哈哈哈,韩大侠、宋大侠,你们终于回来了,我们可是等了你们很久了,看你们的样子,此行该有不小的收获吧。”

    “快来饮一碗烈酒,暖暖身子,于我等说说,这回又杀了多少东胡人!”

    随着那房门前二人的陡然出现,似乎整个厅内的诸人都为之神情一悦,连忙纷纷起身,看向那二人,寒风之下,通体被裹得严严实实的二人。

    目光落在二人手中的麻袋之上,更是兴奋不已,口中朗声而道,一边斟倒烈酒,一边迎向二人。

    “哈哈,诸位客气也。”

    “此行我与宋兄,一共埋伏斩杀东胡骑兵三十一人,我杀了十七位,宋兄杀了十四位,这是他们的首级,于诸位一观。”

    各自放下手中的血色麻袋,二人缓缓褪下厚实的皮袍,将其置于一旁的架子上,随后,有拎起那麻袋,迎着厅内诸人的目光,朗朗笑道。

    出声者,青年模样,灰色麻衣加身,剑眉横挑,虽不算俊逸,但举手投足之间,顿显一丝沉稳与坚毅,方正的神容上拿起麻袋,晃了晃,扔给面前的那些人。

    另一人,虽未出声,但眉宇之间,同样充斥着斩杀东胡之人后的快哉与兴奋,除去厚实的皮袍,腰腹中露出一只短刃,拎起手中的麻袋,同样扔了过去。

    旋即,二人相视一眼,朗朗大笑不绝。

    “实在是大快人心,那些东胡人,每逢深冬时日,便南下右北平,侵扰庶民,劫掠庶民,可恶至极,好在今岁有两位大侠在此,不能让他们继续作恶。”

    “近月来,被两位大侠所杀的东胡人已经超过百五,前几天,听到传闻,似乎那些东胡人都不敢到我们这里来了,哈哈哈。”

    那厅内的诸位见到对方扔过来的麻袋,满是欢欣,仿佛那麻袋中盛装的是珍宝一般,丝毫不惧的将麻袋打开,伸手便是拿出一个上好头颅,细细一观,诸人又是大笑。

    正是那些东胡人,满头的头发梳拢成小辫,迥异诸夏风俗多矣,期间还有未曾瞑目着,若非他们已经死了,更要好好教训他们一二。

    “无妨,如果接下来那些东胡人不在南下,我与宋兄商议,当北上找寻那些人,当今之时,官府不再理会这些,只有我们自己做了。”

    那韩姓的青年男子徐徐上前,摆手而道,看着麻袋中的东胡人,肆意侵扰诸夏之民,可恶至极,当杀不赦,伸手接过面前一人递过来的烈酒,一饮而尽

    “掌事的,韩大侠与宋大侠凯旋归来,你还不送上烈酒助兴!”

    风雪之天,斩杀东胡之人,实在是侠士风范,看着两位大侠的义气之言,厅内诸人感叹,当即,一人连忙高声而喝,看向厅内一隅。

    “哈哈,两位大侠为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