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起如今大王的处境,更是恨不得以身代之,提起公孙羽,更是言语充满敬意,对于秦国的暴君充满绝对的恨意。
“唉,沦落至此,本王奈何,卫国一朝破灭,竟然无人搭救,也许,卫国当灭吧!”
旋即,便是一道更为戚戚的声音传荡而出,其音略有一丝颤抖,更有一丝无奈,听在韩申三人耳中,却是不自觉的浮现大王此刻无助之感。
被秦兵控制在野王,日夜巡逻,动弹不得,任谁都绝对受不了,更何况前些时日还高高在上的大王,又听闻爷爷与师尊之名,三人心中为之而动,面上亦是流露一丝悲伤。
“大王困局于此,是我等的过错,爷爷用一生保护卫国,蒙大王赏识,乃至于此,今日,爷爷虽死,但我公孙丽也要秉承爷爷的遗志!”
“今夜,我便要将大王救出,免得大王继续受到暴君的欺辱!”
闻此,心中与大王感同身受的公孙丽,娇容之上顿显泪珠,对着身侧的荆轲低语一声,再也受不了内心的驱动,瞅准秦兵巡逻的又一个空隙,直接踏步而出,身形跃动,奔至厅堂之内。
刹那间,韩申与荆轲神色微变,未敢迟疑,连忙跟上去,入厅堂,将厅堂之门关闭,以免外人窥探,随即,便是身形婉转,看着厅堂内的诸人。
内部之人不多,不过三人而已,上首端坐的正是大王,当年跟随在师尊身边,曾见过数面,不过想来大王应该不记得他们。
另外二人则是居于下首,一位翩翩公子的装束的年轻男子此刻正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们三个,在其身后还有一位剑客打扮的灰衣少年,手持长剑,凌厉的气息内敛,此刻亦是手持长剑的看向他们。
“你们……你们是谁?”
三道黑衣装扮的黑衣人入厅堂,令得卫元君角心神为之一突,尽管先前心中已经有了预料,但遇到这种情况,还是有些发懵。
“民女府上濮阳公孙氏,家祖公孙羽乃濮阳城首席统帅,昔日曾蒙大王左提右挈,不知大王是否还犹记故人?”
率先入厅堂的公孙丽直接上前一步,屈膝跪拜,掀开头戴的黑纱,柔顺的漆黑长发披散肩头,一张精致的姿容显化,双手触于额前,恭敬一礼,脆声缓缓,满是不住悲戚。
“在下为公孙羽弟子韩申,这是师弟荆轲,大王不必担忧!”
一直沉稳行事的韩申,观厅堂三人模样,又观下首那两位男子的形态,心中略微安稳,当即,亦是上前一礼,身侧荆轲颔首,拱手也是一礼。
第八十四章 毕功一役()
“公孙羽先生?”
“难道姑娘便是公孙羽将军曾经于本王提起过的孙女公孙丽!”
观下首三人形态,又用眼角的余光轻轻撇着一侧的秦王政二人,当即快步走入厅中,单手将公孙丽虚扶而起,同时看向身后的韩申与荆轲。
面上显露惊容,一双明亮的眼中掠过一丝奇异,而后轻缓而语,想不到这三人竟然被秦王如此惦记,不过以卫元君角的直觉,似乎秦王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公孙丽身上。
“正是民女!”
“谢大王!”
公孙丽面上又是动容,想不到大王竟然还记得自己的名字,可见爷爷与大王之间的情分,如此,今日自己必定要将大王救出去。
借着大王的虚扶之力,公孙丽缓缓而起,娇嫩的面容上,一丝丝坚定之意闪烁,迎着大王的目光,而后看向身侧的秦王政二人。
“公孙羽将军有后人在,本王也就放心了!”
“这位是当年本王在帝丘结识的赵公子,濮阳一战,赵公子曾出大力资助,今日又冒着风险前来见我,这位是赵公子的侍从剑客,刚才听赵公子之言,乃是出自中山夫子门下!”
卫元君角长叹一声,看着身前公孙羽将军的孙女与弟子,心中满是无言之味,顺着公孙丽的目光看过去,连忙上前一步,略显慌乱,将秦王政与盖聂的身份简单介绍一二。
彼此一礼,秦王政将目光扫视韩申、荆轲、公孙丽三人,最后将视线定格在公孙丽身上,而后漫步而动,行至公孙丽身前。
“想不到公孙羽将军还有后人在,当初非公孙羽将军相助,我家生意受秦国侵扰多矣,只可惜,公孙羽将军还是被悍勇的秦军所杀。”
“不知三位深夜来此所谓何事,这里乃是秦军管辖之地,若是被秦兵发觉,就危险了!”
深深看了公孙丽一眼,瞬间佳人娇容烙印在脑海深处,与幼年那一夜的少女相对应,秦王政心中顿显一股奇异的感觉,拱手一礼,连忙对着三人而道。
此次,若非大师之策,自己还不能够见到幼年少女、今日佳人,如果不是身处野王,秦王政当即就欲要下令,诏公孙丽入秦宫,随伺身旁。
自从扶苏之母郑夫人逝世之后,诸夏之中,已经没有如公孙丽这般的女子给予自己这般感觉,虽多年后,初次见面,已然足够。
“大王,今夜我等师兄妹三人来此,便是要将大王从这里救出去,如今城中有墨家弟子、农家弟子、赵国侠士的大量好手。”
“观大王被那暴君如此对待,我等于心何忍,今夜,就算拼尽这条命,也要将大王救出去!”
听此声,公孙丽神色顿时有些激动,俏丽的姿容上,于那暴君嬴政充满无尽杀意,手中长剑更是仅仅的握在手中,感此,一侧的盖聂不自觉脚步踏动。
韩申与荆轲闻声,虽未语,但均持剑一礼,意蕴已然明了,不过于这些,秦王政并没有任何反应,此处,能够被自己在意的,只有公孙丽一人。
“这……,公孙姑娘,在这里就不要说这些了!”
见公孙丽三人表态,卫元君角心中悸动无比,一边小心翼翼的看着秦王政,一边又观公孙丽三人神情,而后轻叹一声,微微摇摇头,没有多言。
“方才民女重见大王,一时过于激动,民女无礼,望大王恕罪!”
距离卫元君最近的公孙丽闻此,以为大王是不想连累他们,以免受到秦兵的危害,不由的,面上更是激动,素手而礼,轻缓而道。
“无妨,府上有秦国重兵把守,你等还是快快离去吧,万不可为我枉送性命,本王已经辜负公孙羽先生,又如何将此因加于你等三人身上。”
“快些离去吧,再有片刻,便会有秦兵近来的!”
受到一旁秦王政若有若无看过来的目光,卫元君神色为之一禀,当即,不敢与公孙丽三人多言,便是宽言而语,让三人尽快从府邸出去。
“大王如此仁德,我等生是卫国人,定要保护大王周全,大王稍安,暂留府中,静待我等消息,待数日,便可救大王出这苦海!”
不忍想加之意回旋于公孙丽三人耳边,令得韩申三人神色为之动容,就算是如韩申那般的沉稳之人,亦是觉得若是将大王救出去,必将重建一个完美的卫国。
公孙丽一双明眸泪水隐现,爷爷身死,大王困局于此,就算自己受困,也不想他们掺和其中,此等恩情,定当手刃暴君以报。
数息之后,待又寻找到一个巡逻空隙,三人身形跃动而出卫元君府邸,消失在黑夜深处。
“卫元君,看来你还是颇得旧国之人之心呐!”
目送公孙丽的曼妙身影消失在眼眸深处,房门洞开的厅堂内,先前言语不由心的卫元君浑身再一次为之剧烈颤抖,屈膝跪地,以头触地,久久未起。
观卫元君,秦王政细丝慢语,大师所言之策的另一方面,亦是毕其功于一役,将卫国旧地的抵抗之力全部抹杀,然后重整此地,彻底的纳入秦国地图。
“罪臣不敢,罪臣该死!”
卫元君心神万分惶恐,沉闷的叩首之音在空寂的厅堂中格外响亮。
******
“你们回来了,刚才我从农家弟子的口中得到消息,那暴君似乎已经秘密来到野王,不过,两日后就要离去了,到时便是我们动手的机会!”
韩申、荆轲、公孙丽三人归于墨家弟子在野王城的驻地,那里,盗跖已经传达消息归来,对着荆轲等点点头,便是将此此次出外所得快速道出。
如今秦王政归于野王区域,虽有重宝护卫,但终究比起咸阳差了许多,如果能够在这里将其斩杀,于列国、于诸夏民众来说,裨益良多。
“那就两日后动手!”
这一次,荆轲三人意见统一,没有任何掣肘,待数日后,将秦王政斩杀,他们便可以将大王救出,重建卫国,建立一个更好的卫国。
第八十五章 百家三问()
“盖聂先生,而今小小的野王城邑之内,汇聚墨家、农家、赵国侠客、卫国余孽等诸多于寡人不利之人,先生以为其因如何?”
仍旧停留在卫元君角的府邸之上,其间,蒙武虽派遣使者前来,欲要秦王政入将军府,不过被嬴政拒绝了,此行出咸阳,便是为了散心,同时也为了已经见过一面的佳人。
若是按照大师所言之策,此行当有大收获,写就一份诏令,着蒙武将军与玄清大师一起指挥行动,务必将叛逆全部镇杀在野王之地。
晴空白日,白云朵朵漂浮其上,秦王政静静站立在卫元君府上的一座凉亭之旁,俯览身下的偌大水域,一条条鱼儿在不断游动,荡起点点涟漪。
骄阳照耀之下,一道道波纹式的涟漪映衬斑斓色彩,颇为迷人,只是于秦王政此刻的心情来说,却非那般自由和畅快。
“不明大势,不明大利,不明大恩!”
“列国相争数百年,孔子铸就春秋之策,战国亦分乱世七雄,如今秦国独强,列国孱弱,只消王上解决国内侵扰,便可兵向山东六国,诸子百家中有不明此势者,故与秦为敌!”
“诸夏一统,战乱消弭,民众不再受血与火的侵扰,男丁入耕田,孺子学礼仪,此之谓不明大利,故而与秦国为敌!”
“匡诸侯,一天下,诸子百家各安其道,民众安康,可得传承,民众战乱,传承断绝,此之谓不明大恩,故而与秦为敌!”
一袭淡白色的劲装长袍加身,漆黑色的短发披散在身后,俊秀的面容上神情未改,持剑拱手一礼,上前一步,缓缓而言,将己身所想娓娓道出。
其侧不远,卫元君角与李信则是垂耳聆听,不敢有任何的动作发出,一语而落,万籁俱寂,只剩下偌大的卫元君府邸一队队秦兵的巡逻之声。
“盖聂先生所言甚是,不过还漏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诸子百家虽遍布诸夏,然则,其内的百家之人却各有国属。”
“如昨夜的公孙丽三人便是如此,秦国可以征服他们的土地,击败他们的兵士,却不能够征服他们的思想,此之谓诸子百家与秦为敌的最大根源。”
“如此,秦国该如何应对百家侵扰?”
秦王政双手背负身后,闻盖聂之语,轻轻颔首,英姿勃发的面容上一丝凌厉之意闪过,区区诸子百家也敢与秦国为敌。
自孝公变法之后,诸夏之内秦国的敌人每一天都在减少,待统合诸侯,便将这些不明大势、不明大利、不明大恩的诸子百家尽数处理。
“百家学说亦有分野,于大王而言,当取百家之精华为己身所用,其余当逐之!”
对于这个问题,盖聂还真不好回答,以秦王政的性子,只怕待诸夏一统之后,便会以秦兵之矛,横扫百家,顺之则昌,逆之者亡。
然则,那种做法只会激起百家更为激烈的反抗,只得徐徐图之。
“李信,你觉得这个问题如何?”
秦王政没有于盖聂的回应评价,踱步而动,一袭白衣加身,行至李信与卫元君身侧不远,一双丹凤厉眸闪烁灵光,径直看向李信。
“凡是拦阻在大王跟前的敌人,大秦兵士必将它们彻底毁灭!”
兵法传人的李信闻声一愣,而后拱手一礼,对于先前大王与盖聂先生的谈话也听闻,不曾想大王竟然将这个问题抛给自己。
当即,也没有多想,世间之事在兵家看来,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胜利,一个是失败,一个是死亡,一个是存货,如果百家对抗秦国,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卫元君,你觉得呢?”
于李信之语,秦王政亦是没有评价,明耀之眸将视线从李信身上挪移到卫元君角的身上,作为一国之君,嬴政很想知道他的所思所想。
尽管其言或许有违心之语,但那并不重要。
“罪臣岂敢与大王作对,罪臣与百家没有关联,未知其何也!”
听嬴政之语,卫元君角的浑身上下又是不住的颤抖,迎着落在己身上的目光,顿时膝盖一软,再次屈膝跪拜,以头触地,声音颤抖,未敢多言,言多必失,失之则亡。
“如此,盖聂先生可知寡人心意否?”
连问三人,虽所答截然不同,但从三人的身上,秦王政已经将所要表达的意蕴诠释而出,诸夏列国、诸子百家,在大秦铁骑面前,只有一个选择。
那就是臣服,那就是归顺,如这卫元君一般,闻秦则色变,闻秦则胆颤,如此,方能够将诸子百家的反抗之力彻底湮灭。
******
“大师,请上座!”
与此同时的野王城邑另外一处区域,作为如今卫国旧地的核心权力中枢所在——将军府中,今日迎来了一位贵客,将军蒙武一身戎装与身侧偏将迎其入内。
偌大的将军府,原本是野王城内的一处军帅府邸所在,布局简单,却适合兵阵之事,蒙武今岁三十余岁,正直年富力强之时。
在先前父亲蒙骜去世之后,便被秦王政调升内史,如今又派兵出战,攻伐濮阳,获取军功,而军功乃是百年来秦国最毋庸置疑的功劳,如此,可见嬴政对蒙氏一族的看重与期待。
“将军请!”
一袭青色道袍加身的周清踏步在前,虽然在场只有自己的年岁最小,只有自己的个头最矮,但论地位,似乎自己还真不低。
当初招揽宫廷护法之时,自己位列右护法,位同上卿,随意行走咸阳宫内,而今的在场诸多兵将中,也就蒙武的内史身份可与自己媲美。
或许论及真正的实权,周清不如在场诸人,但对于嬴政的影响力,远超诸人,蒙武长期居于秦廷卫尉,如何不明此事。
小小的手臂微伸,周清同样看向蒙武,旋即,二人便是一前一后的进入将军府正厅,碍于此次来意,位居厅中上首,屈膝跪坐,诸将分列之。
“嗯,蒙武将军,此子观其容貌与将军仿若,是将军的何人?”
忽而,就在周清欲要将此次来意道出一二之时,灵觉微动,挥手间,便是将厅堂一侧的竹帘卷起,一道少年的身影映入眼眸,观其年龄,十岁上下,身披军中兵士劲装,眉清目秀,英气勃发。
观其容,又看了看下首的蒙武将军,不由得面上一笑,指着那少年轻问之!
第八十六章 蒙毅()
“蒙毅,你怎么会在这里?”
“还不快来见过玄清大师!”
感上首玄清大师之动作,厅下诸位将军为之神色一动,而后一道道目光汇聚厅堂一侧的竹帘深处,那里,正有一位少年静立其中。
身高与玄清大师差不多,不过看上去倒是比大师壮硕不少,不过对于大师这般的高人来说,肉身上的壮硕并不算什么。
眉目甚是清秀,唇红齿白,不过面容上倒是有一些黝黑,应当是风吹日晒导致,一袭淡黑色的兵士短袍加身,漆黑的长发简单束起。
闻周清之语,下首右侧的将军蒙武先是神色一怔,而后似乎想起了什么,而后连忙起身,看向竹帘身后,见那少年,连忙轻道一声,单手为之挥动。
“是,父亲!”
猛不丁的看到遮掩的竹帘凭空卷起,少年面上微变,而后又观不远处的父亲召唤,当即,踏步上前,行至跟前,拱手一礼。
“蒙毅见过玄清大师!”
顺着父亲的指引,蒙毅在拜过父亲与诸位将军之后,便是直面上首周清所在,拱手一礼,神色颇为好奇,一位与自己年岁差不多的少年,竟然位居高位,父亲都要在其下。
言语清脆,脑海中翻滚种种,又得父亲之语,整个咸阳城内,近来只有两个人有此权位,一位是前段时间为秦国拓河间之地的甘罗,一位则是宫廷右护法,只是后者鲜为人知。
而今,甘罗已殁,能够符合的也就只剩下咸阳宫内的宫廷右护法了,位同上卿,随伺秦王身侧,而此刻对方出现在这里,看来城中的传闻是真的了。
“这便是蒙将军的二子?”
“年虽小,有蒙将军带在身边提携,蒙氏一族忠烈,再有王上器重之,将来必为秦国之柱石,不过,将军也希望蒙毅走军将之路?”
对于蒙氏一族,在如今的咸阳城中,可谓是逐渐崛起了,尤其是蒙骜身陨之后,荣耀加身,蒙武晋升内史,长子蒙恬听命于王翦军帐之下,而今观此景,蒙武又要培养二子了。
周清虽不通阴阳术占星律推演诸般,但在自己的灵觉笼罩之下,从其言行举止、精气神也可窥未来一隅,此子不愧在未来受到秦王政重用。
“大师见笑了!”
“毅儿却为我二子,其母早逝,待在咸阳无所事,便将其带在身边,于毅儿将来,我亦不知,但历经军阵,接受血火洗礼,总归有些好处的!”
将军蒙武不自觉的起身,按照秦军惯例,私带家属乃是违背条例之事,虽不是大事,但一直以来担任卫尉的警惕性,还是拱手向着周清一礼,缓缓而语。
“将军大智,今日见蒙毅,颇为有缘,观其修为,筑基刚毕,这是一道太清真气,内蕴阴阳玄妙,兵家功法太过刚猛,有此调和,根基更固!”
历史长河之中,蒙武虽没有其二子有名气,但其二子未来之成就与其教导断然分不开,心中颇为感慨,屈指一点,便是一道青色光束直接手中迸出,涌入下首而立的蒙毅身上。
有这道太清真气温养经脉,整个通脉阶段,将会受益不少,五脏六腑均在其庇护之下,于寿命来说,可为延伸矣。
“蒙毅多谢大师,既然大师与父亲要商谈要事,蒙毅就先离去!”
感受身体内出现的一缕奇特真气,直接圆融的化入经脉之中,与己身所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