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科大唐-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这样可以加强朝廷中央在边疆士兵心中的地位,让他们知道是朝廷直接放军饷给他们的。皇上可以派出少部分文官,然后派出一些悍卒去保护文官,这样到了当地直接去取出钱财,直接放军饷。这样让那些士兵知道是朝廷中央在养活他们的,而不是将领。这样朝廷中央直接把军饷放到士兵手里面,甚至可以接下来让士兵存入钱庄联合会的账户里。因为士兵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同时使用钱财,这样替他们存着,等于是避免了他们随便花费来浪费。”

    “而这些钱也都可以一定程度的回流到朝廷手里面,因为这些士兵不会随时消费,朝廷等于是把这些钱从一个仓库挪到了另一个仓库里面。如果直接放军饷,那等是朝廷绝对损失了这些财富。可是如果存在钱庄,朝廷可以经常的跟钱庄进行短期拆借,甚至我们可以免除短期拆借的利息。这样朝廷用钱的时候更灵活,不至于在必要的时候无法拿出钱财来稳定人心!”时不凡说。

    李世民更是眼前一亮,这个更是好办法。因为往往一个政权的崩溃,是从财政崩溃开始的。只要从历史看看,绝大部分国家的灭亡都是从财政崩溃开始。东汉末年,中央没有足够的财力组织军队去镇压黄巾起义,最后不得不授权豪强自己组建军队镇压,这样开启了地方实力派拥兵自重的开始,最后就汉朝灭亡。别看钱这个东西对于一个政权好像并不是主要的,太多人都是看到了维持政权的根本是军队,可是军队却要钱来维持。

    只有有了财富,才能够让国家不至于崩溃。太多政权都是关键时候拿不出钱,这样才造成了崩溃的。这种例子太多,明朝,清朝,民国初期,都是如此,没有钱不行啊!可是把财富放给了士兵,那士兵等于是朝廷净损失。如果士兵拿到了钱,统一的存到了钱庄,那朝廷随时可以从钱庄里面进行暂时拆借。因为士兵不可能全部同时进行领取这些军饷,这样也就有了足够的活动腾挪空间,有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机会。

    所以说这个通存通兑,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事实上钱财并没有被真正的空间位移,可是却平白无故的起到了很大的效果,由此带来的国家稳定,绝对是不可估量的好处。李世民不是傻子,他自然看得出来这个理财的重要性。

    李世民知道时不凡擅长于理财,这样才是他重视是不反对原因。

    “你这个钱庄联合会,朕要派人接管!”李世民不客气的说。

    “皇上,我不同意!”时不凡再次说道。

    李世民却强调说:“这个钱庄联合会,朕如果不亲自管理,朕不放心!”

    “皇上,你不放心,可是我也不放心你派出来的人。因为如果到时候他为了讨好皇上,到处逼迫挪用资金怎么办?这些资金,可不是皇上您的,更不会是朝廷的。哪怕朝廷也只是暂借而已,到时候如果让朝廷来亲自管理,他们会不会逼迫拿出来乱花?那个时候慷他人之慨,那也是注定要出问题的。皇上,您能够保证你派来的人,是可靠吗?哪怕在您眼里可靠,可是他却不会对那些存钱的储户负责,那个时候慷他人之慨,那些储户的钱如何保障?因为他的权力来源于您,自然是要对您负责,不会对储户负责。所以那个时候大肆挪用储户的钱来给您进行浪费,那您能说什么吗?到时候大量储户的钱财损失,那后果更严重。”

    “皇上,说实话,我也信不过那些官僚来管理这种商业产业。看看这些牧监,是怎么样的?如果不是我跟他们提出了这个买不如租的方法,哪里有现在这种好事?”时不凡反问。

    李世民再次无语了,因为这个目前大唐长安附近的各大官方牧场也都纷纷采用了这个“出租”马匹的方法。因为长安附近几个京畿县采用了改革,采用了那种合作社的模式,这样需要不少的驽马来进行耕地。这些各大牧场的驽马算是有了可以出租的时候,通过出租这些驽马,长安附近的姐牧监赚了不少钱,反而可以用来反哺那些战马。如果是过去,那些官僚牧监怎么可能想到这个办法,这些驽马不安的你不是朝廷的财富,反而是累赘。

    大量想要用马的人无法使用,而同样有本来很多可以使用的驽马就这么饥一顿饱一顿的浪费这种劳动力,这个是在浪费啊!官僚确实不适合做这种经营产业的事情,李世民也都不能否认。

    “所以皇上如果您派人来直接管理,那这样可是要出问题的。不但他可以随便挪用大量资金,因为他不需要对储户的资金安全负责,它只要对皇上您负责就行了,他完全会慷他人之慨来浪费。另一方面他也不擅长经营,无法把这些钱生成更多的钱,只是会浪费,最后必然会崩溃。到时候他一边把我们给卖了,而大量的储户的财富受损,那个时候不是逼迫那些储户起来造反吗?所以我绝对不会同意皇上您派人来管理的,商业上的事情还是上让商业自己来解决好了。你如果非要派人来直接管理,那最后只是会把事情弄得更糟糕。”时不凡说。

    李世民来回踱步了一下,显然放着那么大一笔财力在这里,不受到直接直接控制肯定要出问题的。不过李世民好歹也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不会像是一般皇帝那样无法交流。如果是普通皇帝直接二话不说,根本不会和时不凡多说,直接派人去接管了。可是李世民好歹也是聪明一些的,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够硬干,还是讲究方式方法的。这么多钱肯定要受到朝廷的监管,不然这么多财富这么一大笔财富肯定会对大唐国家安全有重要影响。(。)

第一百九十二章 令外之官() 
时不凡看到了李世民来回踱步,心里面既感觉高兴也都感觉担忧。因为时不凡知道李世民不是一般的皇帝,如果是一般皇帝,那恐怕根本不会给时不凡解释的机会,马上会下令去接管这个大唐钱庄联合会,不会听时不凡解释的。可是李世民给了时不凡解释的机会,这样反而是说明了李世民是一个冷静,并且尊重一些客观规律的皇帝。对于这种英明聪明并且有能力,能擅长于尊重客观规律的皇帝,是一个明君优秀皇帝的潜质,是一个聪明人。如果时不凡遇到的是那种完全是从小出身于宫廷,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君王别人就必须要顺从他那种君王,那其实时不凡也是感觉非常头痛。

    而李世民是这种能够尊重客观规律的皇帝,那这样时不凡不怕因为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也就倒霉了。李世民深刻明白很多客观规律,这样反而让时不凡放心,因为这种皇帝非常的明白事理,不会随便拍脑袋就乱做出决策。所以这次他给了时不凡解释的机会,当时不凡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李世民犹豫了。如果是一般的皇帝,他不可能管你什么的,他直接会派把那个大唐钱庄联合会接管了,至于那些储户的钱财是否安全,他才不管呢!至于储户的钱财损失,这个又不是他的损失,他怕什么?而李世民选择接受了时不凡的建议,必须要维护储户的利益,不能随便挪用这些钱,还算是比较冷静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君王。

    “皇上,既然这样吧,不如各退一步。皇上你派出一名特使前往这个大唐钱庄联合会进行监督,不过这名监督的特使却没有主动参与钱庄联合会的日常管理,只有在做出重大决策时候有旁听,并且有一票否决的权力。但是,绝对不能够参与日常管理,只负责监督。而他有一票否决的权力,可是也要给予大唐钱庄联合会的主席直接给皇帝您上书进言,甚至请求皇帝您更换一名特使的权力。这样您的特使只是负责审查大事,维护大唐朝廷的安稳。另一方面也是负责朝廷和钱庄联合会之间的联系,起到上传下达之用。”

    “不过为了避免他狐假虎威的乱搞,那也要给予钱庄请求朝廷更换一名使者的权力,不然他一旦狐假虎威损失也都是非常巨大的。”

    时不凡的这个建议其实也就是皇帝可以派出一名使者前往这里监督,不过却不能够干涉日常运营。这个其实也就是好比后世的那种董事会一样,虽然能够负责重大事务的最终决策,可是却没有权力干涉日常运转。当然,一些重大的事务上面还是可以过问的,这样其实也就是类似于后世董事会和经理人的关系。经理人负责日常运转,可是董事会却没有太多直接干涉日常事务的权力,只有在大事时候才能开始挥作用。

    时不凡也都知道,这么一个钱庄组织,未来起到的作用绝对是无以伦比的。如果不让李世民在这里监督一下,那李世民也都不会放心,朝廷也都不会放心。这么一大笔钱足以是财富倾国,虽然这笔钱不是属于个人,可是却属于以秦氏钱庄为主导的钱庄联合会的主持代管,这样能够引起的效应也都绝对不小。所以如果朝廷不派人监督,那这样他们也都不放心。可是也都害怕让那个朝廷监督的人把事情搞乱,这样也是不行的。

    “好吧,朕同意了!朕派出一名特使去监督,可是这个特使怎么任职?朕也不可能随便派出一个身份太低的人,可是朝廷没有这个官职啊!设立官职,不是那么容易的。”李世民说道。

    时不凡直接说:“皇上,你为什么要单独设立一个官职?你不能够直接差遣一人去就行了?就好像是您任命边疆的经略使一样,可以任命一名钱监使,这个钱监使是临时差遣,并非是正式官职。而这个差遣直接直属于皇上您,不属于任何部门,这样地位身份足够高,一般人不敢轻视。而这样也都可以不用设立一个常设官职,有利于随时裁撤拿掉。”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个方法不错,设立一名钱监使确实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只是一个差遣而已,并非是常设官职。不过李世民也都知道,在时不凡的促进之下,这种使的令外之官已经开始逐步多起来了。

    时不凡心里再次露出了阴险的笑容,这个其实是他故意的,他故意提醒李世民设立这种所谓的差遣,这样对于以后寒门任职有利。这种使,其实是这个“使”的意思是代表了特别派遣某人去执行某项任务的意思。这个“使”的官职在唐朝后期逐步泛滥,盐铁使,转运使,节度使,经略使等等一系列的各种“使”,其实是并非是朝廷的正式在编的官职。他只是一个差遣而已,这种差遣就好比是后世中央部门下派到地方的一些临时高级工作人员。比如说纪委的巡视组,别的部门的督察组等等,实质上都是这种“使”,地位等同于特派员。

    可是这种“特派员”,往往会逐步制度化。汉朝时期的刺史,最早也是属于“特派员”,可是后来成了地方封疆大吏。唐朝的采访使最早也是临时派出去调查民情的,可是后来同样演变成为了封疆大吏。节度使本来是临时去整编处理军队的,后来同样成了军阀。甚至明朝的巡抚,最早也是“特派员”,可是后来却成了地方领袖。

    这种例子简直是数不胜数,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有些地方都“特派员”已经是制度化了,特派员已经成了一个常设官职,有正有副,并非是单纯的“特派员”了。

    时不凡这样故意的把这个官,职,差遣进行分开,这样有利于皇帝控制。也许很多人认为这个很熟悉,认为是宋朝的情况。宋朝时期官,职,差遣是分开的,很多人因此诟病。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唐朝中后期其实已经是这种情况了,宋朝不过是跟着唐朝学罢了。

    当然,这个官,职,差遣的分开,是唐朝皇帝,士族,寒门之间的斗争妥协的结果。皇帝想要排挤打压士族,自然要提拔寒门当官。不过朝廷的在编官职很难任命给寒门,官职都被士族的给控制,而唐朝皇帝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也就是广泛设立何种“差遣”,也就是各种的“使”,这种使者直接听命于皇帝,法理上属于临时的“差遣”,成功的绕过了正规的官僚体系。这样很多寒门可以被皇帝以这个“差遣”的名义任用,走入官场掌握权力。

    而这个各种“使”后期招募幕僚,他们的幕僚甚至可以被推举成为正式官职,比如唐宋八大家里面的韩愈,同样担任过类似的幕僚职位。这种各种差遣的令外之官,虽然不在朝廷的合法编制之内,可是影响力却同样很大。这种各种“使”往往是寒门子弟入仕的捷径,做幕僚之后可以被推举为官职。所以后期很多这种军阀节度使也都是寒门出身,在打击士族方面是不遗余力的。

    这种制度的形成,是皇帝要打压士族勋贵,而寒门希望能够顺利的走入仕途改变命运而共同的结果。不然如果走正常渠道任职,那阻力绝对很大,尤其是传统的官僚被士族堵塞,这种绕路的方法果然起到了奇效,成功的绕过了各种制度上的封锁,然后让大量寒门涌入官场,开始有资本掌握政治资源去和士族开斗了。这个也就是后期三生六部制度崩溃,而宋朝沿用了唐朝这种制度。

    所以说是宋太祖明的,这个是冤枉了他了。因为在唐朝唐高宗时期已经有了这种现象,甚至在李世民时期都有类似的这种情况的苗头出现了,真正成型唐朝,宋朝只是沿用了而已。

    “皇上,这种差遣,可以有利于您任用。可以有利于任用你想用之人,这样让更多的人才不会因为所谓的资历和品级甚至出身所被阻碍。而且这种人直接属于您来管理,有利于您更灵活的掌握。”时不凡说道。

    李世民做出了一个若有所思的想法,聪明人果然是聪明人,李世民很快明白了时不凡的意思。那也就是想要任用寒门,未必需要让他们直接走入正轨的官场渠道,可以通过“差遣”的名义让自己可以任用自己的亲信。这样给提拔寒门提供了方便,有利于李世民提拔寒门,直接绕过所谓的三省六部去提拔寒门。如果走三省六部的程序,那这样士族的阻力将会是无比巨大。可是通过这种“差遣”的方式来进行,那这样可以让李世民很容易的提拔出来合适的人员,然后让他们掌握权力和士族对抗。

    而这样皇帝也都可以有效的把士族逐步挤压出去,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办法。因为如果从法理是一个“差遣”,可以随时任命和随时免去,这样设立差遣官职,有利于皇帝掌握权力。这个各种差遣是皇帝架空和排挤士族的一个重要手段,李世民当然不是傻子,自然可以用了。

    “皇上,臣告退!”时不凡说。

    时不凡心满意足的走了,李世民知道了这个这种官职和差遣分开的手段之后,那这样可以是让李世民有机会提拔更多的寒门起来进入官场。虽然是令外之官,可是却可以权力就行了。当官重要的是职权,如果没有职权,那你这个官当得也都没有什么意思。进入了官场,那也就是要为自己身后的阶级俩争夺这个国家机器的控制权。当一个高级政客,那真正的用意并非是为了那点工资。有谁当了宰相,还在乎那点工资的?他们在乎的也都是如何贯彻自己阶级的利益,贯彻自己利益集团的命令而已。

    在官场,掌握实权才是真的,如果光是工资高,可是却没有实权,同样会被人看不起。所以当官看中的是实权,而并非是那点工资俸禄。在乎那些工资俸禄的,那是反而当不到高官的。不管是什么原因,一旦到了核心层,那也都难免要为自己的利益集团去争取利益了。如果当了大官,不思考位利益集团争取利益,那你身后的利益集团不介意去换另一个代言人。

    李世民也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别看他现在依靠于房杜,可是从李世民到唐高宗李治,他们也都开始排斥关陇集团和山东士族。李治通过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成功的削弱了关陇集团和士族,接着武则天更是把士族打压到了最低点。唐朝皇帝打压士族最有效的手段也就是扶持寒门,跟寒门合作,在这一点上恐怕任何皇帝都是这么想的。

    对于李世民来说,最有效的办法也就是扶持寒门。可是想要让寒门到朝廷任职,这个难度太大。李世民不是不想,而是无法绕过目前的朝廷制度,朝廷的正规官职基本上多倍士族给堵塞了。虽然有少部分比如时不凡这类的寒门,可是在正规朝廷官职里面,想要进步阻力太大了。

    可是为什么不能够绕路呢?时不凡也就给了李世民一个方法,那也就是绕路,通过绕路来绕过朝廷官员制度,可以逐步蚕食正规官职的权力。而这些“差遣”可以任用寒门,并能让皇帝亲自掌握政权,有利于皇帝统治,打压士族。这个令外之官是历代唐朝皇帝的经验总结,可是现在却被时不凡一次性直接捅破了,让李世民意识到了这个令外之官有助于打压士族,有助于皇帝破格利用寒门人才。

    “令外之官,很好,很不错!这个方法太好了,以后朕不妨用用!”李世民想道。(。)

第一百九十三章 裴矩病逝() 
时不凡离开了宫廷之后,结果突然再次听到了皇宫敲响了钟声,显然是聚集朝廷大臣的集合的钟声。≯时不凡也都不得不再次转头回到了宫里面。不过他也都在猜疑,这个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皇帝再次敲响了钟声,这个简直是太奇怪了。

    当各位朝廷臣子来了之后,并没有见到皇帝李世民,只是有一个宦官出来宣读命令。

    “皇上有令,参知政事,户部尚书裴矩病逝,皇上辍朝三日。”

    说完这话,立马让大家都轰动了,没有想到居然是等来了这么一个消息。而时不凡也都并不意外,而大家也都没有露出太多意外的神色,因为裴矩在这个时候病逝,在意料之外,可是也是在清理之中。裴矩已经是八十岁了,在这个人类正常寿命不过是五十岁的时代,裴矩活到了八十岁,简直是和后世百岁老人一样稀罕。不过人再怎么样也总有去世的那一天,所以这个裴矩八十岁去世,那反而是非常正常的。别看裴矩前些日子还是非常的精神,可是这个年纪的人,根本无法经历任何的刺激了。也许什么时候,就一辈子过去了,裴矩这个时候去世,也是理所当然的。

    “裴相去了?”一个身穿四品官服的中年官员问道。

    “魏征?”时不凡看到了这个男子,说出了他的名字。

    时不凡见过很多的名人了,他也见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