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钗孽缘-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夫人没想到在这个紧要档口,竟发生这种事情,本想破口大骂,是哪个不长眼的下人弄坏了鸳鸯枕,可是又想,既然是女儿大喜的日子,不可扰了宾客兴致,便也作罢。心里又嘀咕着,这鸳鸯枕可是今日起一对新人要枕,一定要缝补好才行,可一时半会儿要找个手艺好的人来缝补,着实不易啊,该怎么办呢。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唐夫人便向身边的人问道,“你们有谁能把这个缝好,要与原先一般好,重重有赏。”这几人哪个有这样的手艺,个个低头不语,生怕棒打出头鸟。

    一个丫鬟突然说道,“夫人,要不要找大少奶奶过来,她的手艺可是出了名的好。”另一个又说道,“别瞎说,大少奶奶还在念佛呢,能过来吗?”这句话倒提醒了唐夫人,是呀,钱小娥自小出生在农家,家境贫寒,身上的衣服破了坏了,缝好了接着穿,这个丫头又爱漂亮,便把破旧的衣裳,变着花样地缝补,手艺便练出来了,这几年在唐府又跟着城里的绣娘学了一下,绣出的手帕等物件真是好看,拿出手外人个个称好。

    唐夫人二话不说,径直走到大堂中,一把拦住正欲出门接应门外来宾的唐琪,只见二人低头耳语几番,唐琪默默点头,似是对什么事情应允了。

    唐夫人回身过来,笑意盈盈,唤了丫鬟道,“快,去把大少奶奶请出来。”唐夫人的笑不知是为终于找到了可以缝补好鸳鸯枕的人,还是为钱小娥终于不用再抄经念佛,可能两者兼有吧。像唐夫人这般待儿媳妇的,这世间真是少有了。

    没过多久,钱小娥便出现在唐夫人的面前,经过这三个月的佛前洗礼,言行举止果真都收敛了很多。钱小娥在来的路上就听丫鬟道清事情原委,这会儿跟唐夫人请了安,便径直取了针线准备缝补。

    钱小娥拿起鸳鸯枕,看了几眼,便说道,“娘,这里裂了一块,我想这样,先把这道缝补上,然后在另一边对应的位置再缝一个一模一样的走线,另一只枕头也照样这么缝,就当是原本就有的装饰,你看如何?”

    唐夫人一听,原本愁着的脸顿时松开了,向钱小娥点头说道,“可以,就这样。”

第二十一章 凤冠霞帔作人妇2() 
钱小娥的手艺当真是天衣无缝,只见极细的绣花针牵着丝线在鸳鸯枕上左右穿行,最后针头一拉,原先的裂缝便消失不见,只留下一道细长的、好似原先就该有的走线。也可能是心怀对唐琬的愧疚,钱小娥每一针都绣得非常认真仔细,针头哪里进哪里出,拿捏得非常精准。唐夫人越看,眼中越喜,心里直道,这一针一线缝的,真可谓是锦上添花,比之蕙仙原先的那样,好上不知道多少倍了,但毕竟一个是自己的女儿,一个是儿媳妇,在众人面前怎可薄了自己女儿的面子,言语上便未有赞赏。

    围观的下人纷纷惊叹叫奇。年长点的喜婆就直接言说道,“大少奶奶果真是厉害。夫人,您瞧这针线,怕是我再练上几年也不抵这一半呀!”

    唐夫人听在耳中,乐在心中,口中虽不言语,脸上却觉得很有面子。大家看着钱小娥绣着热闹,不知这鸳鸯枕的主人唐琬见了,又会作何感想,是会喜她救急于危难,还是会气她徒增一针,鸳鸯枕便不再是原来的鸳鸯枕了。

    此时的唐琬正端坐在一面铜镜前,任一群婆婆丫鬟弄这个、贴那个,满头的金饰银饰,满身的锦衣华服。唐琬生性低调,最不喜这般奢华,嘴里嘟囔着,“差不多了,差不多了,这钗子完全没地方插了。”

    一旁的喜婆笑着说道,“小姐,人生可就这么一次,不趁此时奢华一番,还待何时。”说完,便在唐琬的脑袋上寻了个空处,把手中的金钗又插了进去。唐琬左右端详着镜子中的自己,都觉得快认不出镜子中的那个人了,只说这些金银首饰,过了今日,哪还有再用到的时候,从此之后还不是锁在首饰匣子里。哎,也难怪喜婆会这么折腾,如今这世道,婚姻不问阀阅,只看资财,那些前来道喜的人哪个不是眼睛瞄着,看看这家人到底有多少嫁妆?早些年,攀比之风更甚,有些人家甚至倾其所有,为女儿置办嫁妆,只为在人前赢得一时风光,却搞得一家人至此穷困潦倒,如今幸得官府重视,按上中下三等,明确规定嫁妆数量,一股铺张攀比之风才得到了遏制。正在莫名哀叹之际,唐琬冷不丁地被一人惊叫声吓了一跳,回头一看,竟然是沈梦,便欢喜地说道,“你来啦!”

    唐琬刚刚只顾着哀叹,全然不知沈梦什么时候出现在自己身旁,而她刚刚的愁容,已全落入了沈梦的眼中,沈梦打趣地问道,“蕙仙姐姐,想新郎官了吗?瞧把你愁的!”

    唐琬脸皮子薄,一下子就涨得通红,道“你这个丫头,竟会胡说八道。”

    沈梦笑了笑未答话,只一双眼睛将唐琬扫视一番,又拉着她站起来,转了一圈,这才开口说道“都说天下最漂亮的是新娘子,一点都不假。蕙仙姐姐,你今日可比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还要贵气。”

    唐琬笑了笑说道,“你这张嘴巴呀,一会儿呢像蜜蜂的刺一般蜇人,一会儿呢又像抹了蜜似的甜。”

    沈梦说道,“那姐姐是喜欢我带刺呢,还是带蜜呢?”

    唐琬说道,“都喜欢,你呀,就是鬼机灵。”

    从她二人有说有笑的情景看来,关系定是不一般了,那倒是也奇怪了,沈梦与唐琬相熟,又与赵士程相熟,怎么与她相熟的两个人却偏偏不相熟呢,甚至从未正儿八经地见过一面。原来,沈梦只比唐琬小了两岁,两人相识于胭脂水粉店,因喜好相投,交流较多,便成了闺房密友,平日里也有些走动,今日大喜之日自然少不得见面道贺。只不过,因二人谈的都是闺内之事,自然说与外人听的少,因此知道她俩关系的人并不多,包括赵士程。

    沈梦拉过一张椅子,靠着唐琬坐下,一会儿看看镜中的人,一会儿又看看身边的人,打量了几下,才开口说道,“姐姐当真是美若天仙,不知要嫁的郎君才貌如何?”

    唐琬若有所思,用手中的梳子理了理头发,道,“不管别人觉得他如何,知道我觉得他是举世无双的。”

    沈梦嗤声一笑,道“姐姐,你倒不怕我笑话。不过我也听说那位陆公子呢,貌艺俱佳,就不知与我家赵哥哥相比差了几分?”沈梦这句话里,直接用了“差了几分”来比较,当真是把那位赵哥哥当做神人了。

    唐琬这会儿又反笑她道,“我们俩呢,就是五十步笑百步,你不也一样痴迷着你家赵哥哥。不过,你家赵哥哥,我是从未见过,他们俩谁高谁低,自然难以分晓。”

    沈梦好似恍然大悟般,突然说道“你说得也对哦。”

    唐琬接着说道,“况且才高八斗又如何?貌比潘安又如何?终有一日要白发苍苍,归得平常。一般女子,只要寻得一位心气相投之人,白首偕老便心满意足了。”

    沈梦本就崇拜唐琬的才情,这会儿听她这番言语,更觉有道理,便赞道,“姐姐说得真好,真不会是越州有名的才女。”说完这句,脸上的神色又暗淡下来,嘟起小嘴,不乐地说道,“我也想跟我家赵哥哥白头到老,可是,如今我家哥哥被那皇帝召过去,到现在都没个回音。”

    唐琬叹道,“你啊,才多大的人就想这些事。”

    沈梦回道,“嘿嘿,我家赵哥哥真的很好,教我能不想吗?”

    “你呀?”唐琬嘴里说着,心里笑着,小小姑娘就这么痴,以后可怎么办!

    沈梦以为唐琬只是不相信自己,又较真地说道,“姐姐不信?日后有机会定要领你们相见。”

    好一个“领你们相见”,这番对话要是让赵士程、赵乐二人听了,定会悔青肠子。原来沈梦认识唐琬,而且不仅是认识,还是很熟络。怎么没早些时候知道这些呢?要是早知道了,怎么会有那天费尽力气地拦截?要是早知道了,怎么会有那日的策马绝尘一别伤心之地?要是早知道了,又怎么会有今日的凤冠霞帔嫁作他人之妇?哎,只能叹一句,姻缘天注定啊。

第二十二章 凤冠霞帔作人妇3() 
【播报】关注「」,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正在二人有说有笑之际,唐琬的母亲迈入闺房。钱小娥既然已经出来了,唐夫人如虎添翼,顿时多了个得力帮手,家中那一帮女眷全交由她在打理,自己得了空便来看看待嫁的女儿,一进屋,看见沈梦也在,便乐道,“沈姑娘也在,正好,给你这位不修边幅的姐姐好好瞧瞧,哪里还有什么不妥的。”

    沈梦回道,“伯母,蕙仙姐姐可是得了您真传,长得好看,人又好,谁娶了她真是福气好。”沈梦虽说是大家闺秀,但父亲沈正从商,自小就在人堆里长大,什么客套话张口便来。不过她的这句话倒也对得很,就从这五官看来,唐琬当真是按照唐夫人的模子长的,只不过一个年长些,显得端庄,一个年轻些,显得水灵。

    唐夫人一听,乐道,“沈姑娘真会说笑。”

    唐琬瞧了一眼她俩,笑了笑说道,“娘,沈梦一个大姑娘,能看出什么不妥,你刚刚的话才真的是说笑呢。”

    唐夫人看了看唐琬,道“是,今日是你大喜之日,你娘我啊,高兴得很,说几个笑话,未尝不可!”

    沈梦看出唐夫人必定是想在女儿出嫁之前,好好叙叙话,便道,“伯母,蕙仙姐姐,我就不陪你们玩啦,我出去看看我爹爹那边有什么好玩的。”哎,这姑娘当真还是个小孩子,嘴里总离不开个“玩”字。

    沈梦出去了,几个喜婆丫鬟忙好了自己的事情,也纷纷退到门外去了,屋中只留了唐夫人和唐琬二人。唐夫人又像刚刚清点嫁妆一样,把唐琬身上一样样地清点了一点。妆是否画好?凤冠霞帔是否戴好?凤头鞋是否穿好?看得样样都妥当了,便取了早就备好的红盖头来。唐夫人看着手中的这一方红色绸缎,眼睛里渐渐泛起泪光。

    唐琬忙问道,“娘,怎么啦?”

    唐夫人抬起头来,泪水模糊了双眼,但是仍可看到女儿明艳动人的容貌,心头又是喜,又是忧。喜的是有女长成,且又寻得个门当户对的人家,日后必定少了许多罪与累受,做母亲的便也安心了;而忧的则是,今日之后,她便少了日日跟在身后的小尾巴,少了嘘寒问暖的贴心人儿,一时间难以接受,便不舍地说道,“带上这红盖头,你便又多了个身份,娘以后想要见你就不是传个丫鬟去唤你这么容易了。”

    唐琬虽然是新嫁娘,但也明白,如今世风虽开明,三从四德不如以前束缚得紧,但到了夫家,毕竟还是要听从夫家的管教的,行事自然不能和在唐家相比,想到这里便也徒增许多忧愁。

    唐夫人继续说道,“咱们娘儿俩好久未像今日这般仔细端详了。想想上一次,还是你刚出生之时,接生婆把你送到我的怀里,我搂着你,你小手伸来伸去,最后紧紧捏着我的手指。”唐夫人边说边伸出一只手挽起唐琬的手,另一只手抚摸着唐琬的手背,继续说道,“今日我们还是这样,手手相挽,却是要我将你亲手送入那花轿。这日子过得真是快,恍如隔世啊!”

    唐琬见一贯端庄隐忍的母亲如此落泪,一边以手为母亲拭泪,一边自个也不禁掉起了眼泪,心中自然也是万般不舍。

    “好了,好了,大喜之日,我们娘儿俩哭个什么?若破了妆,岂不是要变成花猪头,被那新官人嫌弃了。”唐夫人一句话说得二人顿时破涕为笑。

    唐夫人又叮咛嘱咐道,“到了陆家比不得在唐家,夫妇之间要互敬互爱,万事要听从公婆,切不可如家中这般娇惯,翁姑毕竟比不得自家双亲。你呀,什么都好,就是这个性子傲了点,日后定要慢慢改了。”

    唐琬听着母亲的话直点头称是。

    唐夫人想了又想,还有些话没说,赶忙补道,“也不要太迁就了,该坚持的也要坚持,要不然别人会觉得我家女儿好欺负。还有……”一句话还没说完,却被突然进来的喜婆给打断了,“夫人,吉时快到了,可不能耽搁了起轿啊!”

    唐夫人纵有万般不舍,也难抵吉时催促,只得将手中的红盖头为女儿掩上,望着裹在红色中的唐琬,又立在原地愣了几愣。

    喜婆只顾着忙自己的差事,并不理会唐夫人的心情,挽着唐琬的手臂便欲出闺门。唐夫人见眼前的那团红色已经走远了,立即醒过神来,快步追了上去。

    唐琬在喜婆的一路搀扶下,经过宾客云集的大堂,跨过唐府大门,一脚迈进了陆家花轿门。两旁宾客一路尾随,欢呼雀跃,好不热闹。

    起轿之前,唐夫人一盆清水泼于轿门下,口中说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了这门你便是陆家之人,日后在陆家,定要循规守礼,相夫教子,延续香火,光我门楣。”说完,便是一阵痛哭,疼了十六年的心肝宝贝,一下子要割舍与他人,无论是谁都要难舍难分。唐老爷见状,赶紧走上来,扶着早已泣不成声的夫人,此时的他虽面露微笑,但这份笑却是最好的伪装。正如之前所说,唐琬可是他的心头宝,今日这个心头宝却被别人拿了去,岂会不难受,只不过男子比女子刚毅些,硬生生将那些不舍都吞咽到了自己心里。

    轿内的唐琬听得这番话,再偷偷窥得泪眼婆娑的母亲,当下也是泣不成声。世人只道嫁女是喜事,又怎知这出嫁之日便是断了半分情,从今往后便不再是一家人,不再同一门,不再同一心。对于有兄嫂的人家,母女今后更是要生疏三分。

    轿子渐行渐远,唐夫人的心却越来越沉,不仅是为女儿的出嫁,还为那莫名其妙断裂的鸳鸯枕。大喜之日最讲究的就是讨个利是,有些人家被客人不小心打了杯子,摔了碗,嘴里虽说这“岁岁平安”,心里却早已把那客人骂了好几遍,更恨不得把这个晦气的人赶了出去。唐琬的嫁妆那么多,怎么偏偏就那对鸳鸯枕出了问题。鸳鸯比翼,琴瑟和鸣,自古以来,鸳鸯便象征着夫妻和睦,感情融洽,难道正如那和尚所说,这段姻缘是孽缘?想到这儿,唐夫人不禁打了一个冷战,赶紧呸了呸自己,逼迫自己忘记那些不吉利的想法。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第二十三章 欢喜婚宴起波澜1()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新娘子唐琬,跨了几道门出了唐家,一路花轿,伴着喧天唢呐锣鼓声,前往心仪已久的地方——陆府。一路上,唐琬几次想偷偷揭起盖头,看看周围热闹的场景,看看在前面引路的陆公子,可是一想到,揭了红盖头可是不吉利的事情,便还是按耐住了好奇的心情。终于,轿子在某处停了下来,唐琬心想,应该是到了陆府了。轿外,陆家三公子虽然着了一身礼服,头戴礼帽,身手但仍不失敏捷,一下子跃下高头大马,看来平日里就是个御马好手。这也对了,陆公子那日与唐琬在丰乐楼提起过,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为国效忠,如今北方战局吃紧,那些蛮兵最擅长的就是骑射之术,宋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最要紧的就是练好骑射之术。

    陆游在喜婆的指引下,来到花轿之前。喜婆笑眯眯的说道,“陆公子,接下来咱们可要踢轿门了,我说一句,你跟着念一句,切记,错不得。”

    陆游回道,“好”,说完便伸左手提起礼服右下角,以便伸出右腿。

    喜婆便开口道出第一句,“能不能孝敬公婆”。陆游伸出右腿洋装踢轿门,口中跟着念了一声,说完只等轿内人回应,听得一声软娇娇的“能”字,周围观看的人顿时附和叫好。轿前的陆游听得这一声正与那日丰乐楼里佳人的声音一般软甜,顿时心旷神驰,开心不已。

    陆游虽然博学多识,但面对儿女私情,与一般年轻人并无二样。那日丰乐楼相见之后,虽然每日里还跟往常一样看书练字,习骑射之书,殊不知,平静的湖面突然落入一个石子,哪怕是再小的石子,也会泛起一圈圈的涟漪。陆游对唐琬的思念,便如这涟漪一般,在他的心湖里漾来漾去。今日一早,一切准备妥当,陆游跟着迎亲队伍前去唐府,一路上,一会儿猜测迎亲队伍会不会走错人家?一会儿又想新娘子会不会被人掉包了?这些可都是书里才有的情节,现实哪会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真亏得这个大才子会想。也难怪,最心急之人,必然焦虑最多,此时听了唐琬那声回话,陆游的心终于恢复了稍许平静。

    第二句“能不能恭敬妯娌”,第三句“以后夫妻能不能甜甜蜜蜜”,陆游跟着喜婆依次问过,三踢轿门之礼总算完成了。喜婆挽起轿门,牵出轿内的唐琬,二位新人并肩而行,陆游偷偷瞥过身旁的唐琬,满脸都是欣慰的笑意。唐琬跟着身旁的陆游,心里自然也是美滋滋。二位新人跟着喜婆一路踩过谷豆,跨过高门槛,进了陆家大门。

    一旁礼官高声喝礼,唐琬头顶红盖头,看不见周围情况,只听得堂中喝彩声,只见得脚下方寸之地,一路跨过马鞍、秤杆,便被领进内房,安坐帐中。

    陪伴的几个喜娘中,唐琬只听出一人的声音很熟,那便是之前的媒人王大娘。王大娘隔着红盖头跟唐琬低声耳语一番,说是要到前面大厅中看看接下来的事情,唐琬一时心急,脱口问道,“王大娘,怎么独留我在这里?”

    王大娘慌忙说道,“小娘子,千万不要开口,坐帐呢,就是坐富贵,一定要坐实了,日后才能荣华富贵、子孙满堂。外堂中还有礼要行,老身去照看照看。”看来王大娘也是个极爱凑热闹的人,想想都知道,这可是在陆家,哪还用得着她这个唐家的喜婆来照看,可是唐琬也不好明里拆穿,便未多言语。只见王大娘交代房内几个丫头好生伺候好新娘子,便出了新房门。

    此时堂中,陆家宾客均已到齐。礼至一半,大门外突然出现一位不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