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每出现这些异常天象之际,新罗朝廷便会发生惨绝人寰的悲剧:王叔父彦承与其弟阿餐济雄率军入大内作乱,弑王;王弟缔明护王遭害,追谥哀庄王。
那不过是二十七年前的事。
金均贞亲历了那次惨祸,在接到正月初一发生日食和太白掩月的异常现象的报告之后,他一下子便想起了二十七年前的事。
“立刻叫日官来。”金均贞下令派人去将瞻星台的日官叫来。
其中有一名叫品如的日官,是当时最有名的占星家。
精通占星术的日官品如一来,金均贞便迫不及待地问道:“我仔细看过你等的奏章,那太白星究竟为何星?”
品如回答说:“太白星是天上除太阳和月亮之外的第三颗最亮的星星。傍晚时分出现在西方时称为金星或长庚星,清晨出现在东方时称为新星、明星或启明星。”
“那么,”金均贞继续问:“太白掩月则意味什么?”
听到金均贞如此直白的发问,品如蠕动一下口唇了,竟不知如何作答。
“没听见我问话吗?为何不回答?”
日官的工作与其说是负责观测天文变化,还不如说是依据占星学对国家的运势、吉凶做出占卜,颇像是算卦先生,因此也被贬称为日者。
“……小人不知当说不当说,方才所说,天空中最亮的是太阳,其次是月亮,再次便是第三亮的太白星。故此太白星不能冲犯月亮。”
“但是,你不是记录了太白掩月的现象吗?”
“那,那……。”品如瑟瑟发抖,不敢回言。
“因何不敢继续回答?”
“上大等大人。”几番敦促之后,品如如实回答道:“大人,从古时起,天气又称天机。是说天上的天文现象暗示着天地造化的秘密。如果泄露了天机,性命便难以保全。”
“而你身为日官,难道不应担负起以星象占卜国家安危兴衰的义务吗?说吧,说说看。”
品如环顾周围,开口说:“上大等大人,恕小人冒犯,请屏退左右。”
其实周围只有几名近臣,但金均贞还是让他们退了下去。只剩下他与日官二人之时,品如才勉强开口说道:“恳请大人先保全小人的性命,他日也不要割舌刺眼,令小人变成哑巴、瞎子。”
“准请。不要担心,照实讲吧。”
于是品如这才低声说道:“大人也知道,正月初一发生了日食。不仅如此,上月败星出现在东方。”
败星不同于那些在天空中固定不动的恒星,它常突如其来地出现,即指今日所说的彗星,多被称为扫帚星,另外还有一个因它拖着长尾而得来的名字,叫尾巴星,或尾星。
“上大等大人。”品如向前贴近金均贞,说,“自古,扫帚星的出现都是国家有大难的征兆。”
“……说起大难。”
看到品如吞吞吐吐,欲言又止,金均贞催促着问:“究竟有何大难?”
“大人,古语道:隔墙有耳。”
“我不是令周围的人都下去了吗?”
“请允许小人近身而言。”品如有所顾忌地环顾四周,低声说道。
金均贞虽然认为并不合适,但还是准许了他的请求。
“那么好吧。”
于是,品如走近,伏在金均贞的耳边小声说:“小人惶恐禀告,败星现于东方,是大王陛下要……”品如不敢再继续说了。
“真令人着急,快讲。”
“……是说大王陛下要驾崩。”
驾崩。
君王之死被称为驾崩。
作为大王最亲近的人,金均贞当然预料到将会是此事。兴德大王已病入膏肓,无药可医,因此可以料想到他不久即会与世长辞。况且,大王陛下已是六十花甲之年的老人了。然而,虽然料想得到,但是听说天上已有尾星出现,暗示着大王陛下归仙,这样的天机还是让金均贞觉得有些毛骨悚然。
“那么。”金均贞努力定了定神,又问:“太白掩月之象究竟意味什么?”
“上大等大人。”品如战战兢兢地回答,身体又开始发抖。
“话已至此,不可再说。”
“为何不可?”
“此乃天机中的天机。小人如果泄露了它,必会丧命。”
“你这个东西。”金均贞大喝一声,“观测天象,进行占卜难道不是你这个家伙分内当做的吗?”
“但是,大人。”品如仍不住地抖动,回答:“倘若小人泄露了天机,世上任何人都保不住小人的性命。泄露天机之时,小人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而且,大人从小人这儿听到了天机,也一定会,一定……”
品如又停住了话头。
“一定,一定,一定什么?快说,不说割掉你的舌头。”
“……大人也一定会遇到天大麻烦。大人果真想听吗?”
天机。
上天的秘密。天地造化的秘密只能由上天来主宰,凡人胆敢妄想知晓天机,必会因此丢了性命。
“……当然。”
然而金均贞却不容置疑地回答。他觉得他是辅佐大王陛下的上大等,是普天之下的第二人,即便是上天的秘密,他也有责任知晓。
()免费TXT小说下载
“好吧,那么便容小人禀告。”
后来,日官品如的预言果然被应验了。金均贞从品如那儿得知天机仅几个月之后便招来了杀身之祸。当然这是后话。
日官品如眼见已无法推脱,于是说道:“小人已经提过,太白星是天上仅次于太阳和月亮的第三颗最亮的星星。天无二日,自古天上的太阳便代表大王陛下。”
事实如此。
太阳自古代表国家的君主,因而有一词“日居月诸”,便是以此来表示君主和臣下的关系。
“但是,上大等大人。”此时品如已身如筛糠,“正月初一日食,太阳消失,天空漆黑一片,此天象意味天上没有了太阳;另外败星现于东方,小人斗胆敢说这些预示大王陛下的驾崩。天上最亮的太阳将要消失,如此一来,上大等大人,无日之天空最亮的将是什么?
“那应该是月亮吧。”金均贞答道。
品如点点头,接着说:“是的,上大等大人。天空中最亮的太阳如果消失了,接下来最亮的是月亮。倘若如此,月亮自古代表着大王陛下的后妃,但大家都知道,大王陛下既无后妃,也无子嗣。那么作为天上太阳的天子不在后,最耀眼的应当是月卿了。”
月卿。
日官品如所说的月卿是指第三位以上的公卿,即官职最高的大臣之意。如此说来,指的自然便是上大等金均贞了。
上大等又称上臣,是职位最高的官职,而且,在王位没有合理的继承人时,上大等将自动即位,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实权人物。
如果按着品如的占星之说,大王陛下驾崩时,应顺理成章地由月卿上大等金均贞自动地继承王位。但这并不是最后的结局,品如观测到的天象是第三亮的太白星冲犯了月亮。
“可是,你不是说太白掩月吗?”
“是的。”品如回答,仍身如筛糠,“无日之天该是月亮放光,然而太白星却又遮住了月亮,黑暗笼罩大地。这说明大内一定有可怕的动乱,动乱……”
品如再一次止住了回答。
“不会说话了吗?”
在金均贞的大吼之下,品如勉强接着说下去:“此乃可怕的动乱之兆,是一个天翻地覆、阴阳颠倒、尾部吞吃头部的不祥征兆。上大等大人,天下定会颠倒乾坤的。”
原来,品如所说的“太白掩月”的现象预示的是以下犯上的叛乱,叛乱中阶级或身份低下的人将以不正当的手段征服或杀死上级。这便是品如所说的天机泄露。
至此,上大等金均贞一边示意品如退下,一边叮嘱:“出去吧。但若不该多嘴时多嘴,别说你的舌头,便是你的脖子也一定会被砍掉的。明白吗?”
“请勿担心,大人。”
日官品如走后,金均贞将自己关进寝宫,苦思冥想。
日官言大王陛下近日内要驾崩,此话不可不信,这是大势所趋。但是,关于太白掩月将会发生以下犯上的说法,也是天数吗?
金均贞心中清楚。
上大等官位最高,大王陛下驾崩后,自己便是继太阳之后的月卿。然而,品如不是占卜得知位列第三的太白星掩月会发生以下犯上的叛乱吗?
第三颗最亮的星。
那是不是指执事部侍中金明呢?执事部侍中是上大等之下第二有权势的人物。若真是那样的话,品如的占卜应该有位居第三的太白星金明要对月卿上大等,也就是自己,发动以下犯上的叛乱之意。
即便不是这样,侍中金明是今年新科二十岁的天下壮士,是大王陛下的胞弟金忠恭之子,强权人物。倘若其父还在,理当由其父接替大王陛下之后即位。因此,金明总是郁郁寡欢,每每在面对金均贞时,总是冷眼相视。
如此,若不提前应对,说不定真会酿成大祸啊。
金均贞反复思量之后,得出了这个结论。
这时,金均贞脑海里浮现出一张脸,那便是金阳。
()免费电子书下载
五年前金均贞曾让儿子金徵将金阳调到武州赴任都督。当时是一天夜里,叛贼之后金阳避开别人的视线找到金均贞父子,请求:“大人,倘若大王陛下突然驾崩之时,该如何应对?臣以为未雨绸缪不失为上策。为了开辟天地,臣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开辟天地。如果听从金阳的话,早作了打算,哪怕代价是天翻地覆,那么无论如何总是会有办法度过难关的。
是啊。
金均贞拍着大腿叹息。
能打破这困难局面的人恐怕只有金阳了。金均贞说服儿子调金阳任武州都督,不就是为了应对今天的局面吗?
“……我年纪大了,世间之事也经历过,荣华富贵也享受过,死而无憾了。但是你不一样,你还年轻,必须为日后打算。调金阳去武州任都督吧。金阳是个才智出众之人,他日必将知恩图报,助你一臂之力的。”
于是几日之后,上大等金均贞下令罢去武州都督金阳的职务,紧急招他到新罗的都城庆州。
据记载,金阳接到命令之后,大笑三声,说道:“终于到时候了。”
这是兴德大王十一年,公元836年8月。
正所谓疾风怒涛。
乱世的风暴如同大作的狂风,如同愤怒的波涛,即将猛烈地席卷而来。现在则是风暴的前夜。
第一卷 第六章
??????
第五章 结义兄弟
兴德大王十一年八月,即公元836年。
据《三国史记》记载,那年夏季出现了种种异常的天象,六月妖邪之星败星现于东方,七月太白星掩月。像是要印证天象的异常似的,空前的大灾害紧随而来。
恐怖的台风横扫着大地。
小山般的巨浪重重击打着海岸,狂风过处,大树被连根拔起。
狂风也吹打着清海镇的镇营,张保皋不听谋士于吕系的劝阻,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坐在军营所在地将岛,倾听狂风暴雨的声音。对于生于海边,自小便与海为伴的张保皋来说,狂风肆虐、大浪滔天反而是他喜欢的境界。
清海镇营在猛烈的台风中仍坚如盘石。奉兴德大王之命,在清海设镇已有八年。八年岁月,不过弹指一挥间,清海镇却已发展成连接唐朝与新罗以及日本的三角海路的航运中心。它不仅是三国间的物流要冲,也是一座关隘,任何船只,不经过清海镇,便不能去唐朝;任何商船,不经过清海镇,便到不了日本。
“清海镇呀,”于吕系朝独自坐在帐篷里的张保皋笑着说,“真可谓鼓腹击壤。”
鼓腹击壤。
意思是拍着肚子,跺着脚,很兴奋的样子,用来形容太平盛世。上古时的圣天子尧帝到民间体察民情,在一个村庄里,他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拍着肚子,敲着大地,高兴地唱着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何有于我哉?
这支歌后来被称为《击壤歌》。当时的清海镇真可以称得上是太平盛世的武陵桃源。
当时的新罗朝廷昏庸无能,围绕权力的明争暗斗致使政治紊乱,百姓涂炭,只有清海镇还是乌托邦式的理想地方。
自张保皋麾下一万人的强大军队抓捕了阎文以后,海盗也好,奴隶贩子也罢,在海上再无容身之处,大海彻底地恢复了往日的和平。张保皋的船队带动起来的商业蓬勃发展,当地经济空前繁荣。
著名的学者、曾任美国驻日大使的莱莎渥(1920~1991)在他所写的《从唐朝开始的圆仁旅行记》论文中评价张保皋为建立商业帝国的“贸易王”,那时张保皋的清海镇是商业帝国的大本营,他本人则是建立这一伟大帝国的海上王。
()免费TXT小说下载
如果说兴德大王只是管理新罗国政的君主,那么张保皋则是统治着连接唐朝、新罗、日本的海上帝国的帝王。从这个意义上说,张保皋是韩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国际人,是超越国家和民族,视全人类为一体的世界主义者。
“您去哪里?大使大人。”
本来坐在空帐篷里的张保皋突然起身向外走去,于吕系赶快阻拦。
“不能出去。外面风疾雨大,很危险。”
但张保皋不听,他走出狂风骇浪包围中的帐篷,独自伫立于台风中。
帐篷外面便像于吕系担心的那样,风雨交加。
据记录,清海镇一带年平均降水量达1700毫米,雨季为处于东南季风影响下的六月至九月间。东南季风每年从太平洋西南部带来吹向东北亚大陆的台风,而完岛即清海镇正好位于台风正面侵袭的海岸边上。对生于海边长于海边的张保皋来说,暴风雨非但不可怕,而且还是亲切的令人欢喜的朋友。
惊涛骇浪似乎要吞噬掉将岛,汹涌咆啸而来,激起的水花漫天飞溅;狂风似乎要卷走张保皋,呼啸着横扫而去。狂风暴雨中,张保皋虎目圆睁,注视着卷起白色泡沫的波涛。
哗,哗,哗。
听着气势凶猛地冲向岛边岩石的海浪的咆啸声,张保皋霎时感到了全身被海水浸透般的喜悦。
今年他四十八岁了。四十岁时被兴德大王封为清海镇大使,回故乡不过八年,他便建设了梦想中的海上帝国。按莱莎渥的表述,张保皋建设了伟大的商业帝国,成了贸易帝王。
从历史的记录中查不到张保皋的出生年代,但是从前后情况综合来看,张保皋大约生于公元八世纪九十年代的后半期,在完岛一带长到二十多岁。
助音岛。
现在张保皋将军营所在地叫将岛,但他小时候这个岛叫助音岛,是他从儿时到青年时玩耍的地方,也是养育了他的地方。
张保皋独自伫立在猛烈的暴风雨中,睁大眼睛凝视着惊涛骇浪,一边自言自语地嘀咕着。
“我去唐朝大约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于是,到唐朝去的一幕一幕往事开始在张保皋的脑海里一一掠过。
入唐后的十余年间,张保皋历尽千辛万苦,加入唐朝的军队立下不朽战功,当上军中小将。
据历史记载,张保皋参加了讨伐高句丽遗民李正己建立的平庐淄青藩镇的战斗,在战斗中他表现突出,任武宁军军中小将,当时他正值三十而立之年。从当初怀着出世之梦,到在中国立身扬名,仅仅用了十余年。那之后,又经过波波折折,张保皋结束了军旅生涯,但仍留在唐朝,结交并组织滞留唐朝的新罗人,从方方面面为日后从商打下了基础。做这些准备,张保皋大约花了五六年的时间。
由此算来,张保皋在唐朝滞留了漫长的近二十年时间,在那悠悠岁月里他多么思念故乡。
张保皋出神地盯着澎湃而来似乎要吞掉自己的波浪,思绪飞得很远很远。
二十年时光里他没有一天忘记故乡。
草根树皮。
张保皋离开故乡前往唐朝时,正是新罗百姓缺吃少穿,以草根树皮裹腹的年代。
依《三国史记》的描述,中国当时是梦中的理想大陆。
那时,年轻一代在新罗这种彻头彻尾的等级社会里觉得束缚和限制,很愿意漂洋过海到更开放和富强的唐朝去寻找出人头地的机会。
张保皋便是当时满怀希望到唐朝去的那批年轻人中的一员。
他能选择的惟一的出路便是加入雇佣军。
当时高句丽遗民李正己建立起来的藩镇统治着地方,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李正己的藩镇名称叫“平庐淄青”,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统治地方足足有55年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张保皋到中国时,藩镇已由李正己的后人李师道世袭了藩首。李师道派刺客到长安,暗杀了宰相武元衡,朝廷视之为心腹之患。
唐朝皇帝宪宗在此事上摒弃了议和观点,宣布派兵讨伐平庐淄青。那时是公元815年12月。
唐朝与平庐淄青军间的交战持续了三年,直到公元818年7月才结束。当时武宁军是唐军骑兵的先锋部队。
因此,武宁军中需要武艺超群的士兵,只要武艺超群,不管是异邦人,还是囚犯,甚至是海盗,都可以当武宁军的士兵。
于是,身手了得的张保皋随即成了唐朝军队的雇佣军。
轰隆隆。
暴风雨中电闪雷鸣,不知道是不是雷劈到了附近海岸,霎时间地动山摇,火光窜起。
在雷声大作中,似乎一种熟悉的喊声像霹雳一样在张保皋耳边回荡。
“大哥。”
张保皋立时环视了一下周围,明明是一个熟悉的声音。
“谁呀?”
张保皋向周围寻找着,但是四周漆黑一片,只有猛烈的暴风雨。
“到底是谁呀?”张保皋喊起来。
张保皋马上醒悟到那不是人的嗓音,而是天上的雷雨声。可是对张保皋来说那明明是熟悉的声音,是了,那是郑年的声音。
郑年是张保皋誓同生死的结义兄弟,他俩都出生在完岛。
据唐朝诗人杜牧的《樊川文集》记载:郑年比张保皋小十岁,称张保皋为大哥。实际上郑年并不比张保皋小十岁,但的确比张保皋小,称张保皋为大哥倒是事实。
两人从小便一同在助音岛上生活,后来盟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结义金兰。
不久,两人胸怀壮志,于同一天一道起程前往唐朝。对两人的关系,诗人杜牧在《樊川文集》第六卷中有如下记载:
张保皋、郑年者,自其国来徐州,为军中小将。保皋年三十,郑年少十岁,兄呼保皋,俱善斗战,骑而挥枪,其本国与徐州无有能敌者。年复能没海,履其地五十里不噎,角其勇健,保皋不及也。保皋以齿,年以艺,常不相下。
张保皋和郑年成长于同一故乡,又一同前往中国,他们无疑是亲密无间的朋友。
张保皋比郑年年长,郑年管张保皋叫大哥的说法符合事实。
张保皋和郑年这对结义兄弟平生共同经历过波澜万丈的生活。有张保皋的地方常常有郑年,有郑年的地方也常常有张保皋,两人常如影随形,简直不是结义兄弟,而是一心同体的一个人。
张保皋获得了如此成功,像莱沙渥所形容的是“庞大的商业帝国的帝王”,这些成功多亏弟弟郑年的帮助。而郑年小小年纪便当上武宁军军中小将,扬名于世,也多亏哥哥张保皋的帮助。果然之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