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隋风云-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蠹泄ィ啬苤悯晒庥谒赖兀绱瞬拍艹沟捉獬晒獾耐玻炀却笾苡谖M鲋小!

王谦一心要替父报仇,恨不得立即杀过黄河,他很激动,说到后来双目圆睁,面孔涨红,浑身上下怒气冲天。

宇文宪停下脚步,抬头往向宇文盛。宇文盛神色凝重,低声说道:“尉迟迥、宇文会、宇文训、宇文至、叱罗协等人都已做好准备。只待我们发动兵变,他们就冲进皇宫保护皇帝,拿到圣旨,如此一来,大局可定,燕国公于寔随即可以指挥凉州军诛杀李氏家族。稳定长安。这种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稍一犹豫,事情就有可能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当年赵贵、独孤信谋划诛杀宇文护地时候,就是犹豫了一下,结果宇文盛把他们出卖了,功亏一篑。

宇文宪沉默良久,缓缓走到案几边。俯身看着地图,小声问道:“宇文纯到了潼关吗?”

“已经到了。”贺拔纬手指地图,在华阴城和潼关之间轻轻划了一条线,“陈公渡过渭水河后,将从洛水西岸北上,和我们东西夹击同州。”

宇文宪眉头微皱,心事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同州虽然只有梁士彦、杨素、李端、李衍、李崇等人的一万新军,不堪一击,但龙门方向却有韦孝宽和侯莫陈琼地一万府军主力。如果我们攻击受阻,他们从龙门方向一泄而下,事情就麻烦了,尤其令人担心的是,斛律光的军队如果乘机渡河攻击,关中怎么办……”

“那就先把韦孝宽和侯莫陈琼杀了。”达奚震冷笑道。



宇文宪和宇文盛面色一僵。相视无言。当今天下,能阻挡律光锐利攻击的只有韦孝宽,如果把韦孝宽杀了,那岂不是自毁长城?

“他已经老了,该死了。”达奚震愤然挥手道,“这些年,老家伙们纷纷辞世,独他还越活越精神。真是奇怪了。说句实话,李丹为什么这样飞扬跋扈,还不是因为有韦孝宽地鼎力支持,没有他在背后撑腰。李丹敢这样骄枉法,为所欲为吗?”接着他手指宇文宪,冷声问道,“齐公到了这个关键时刻,为什么还犹豫不决?不就是忌惮韦孝宽吗?杀了他,齐公也就没有忌惮之人了,这大周天下就是你的了。”

达奚震对韦孝宽地愤怒是有原因的,当年他父亲达奚武虽然勇猛善战,但性格贪吝,生活奢华,出任大司寇时,国库中一条万钉金带,他私自拿回家了。韦孝宽上奏弹劾,晋公宇文护不但没有怪罪达奚武,反而百般袒护,后来干脆找个理由把金带赐给了他。两家因此结怨。

“韦孝宽一日不死,你就一日抬不起头。”王谦添油加醋,“韦孝宽是关陇汉人,晋公临终前曾大肆屠杀重创了关陇门阀,他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这也是他帮助李丹的原因,假如李丹要夺国祚,第一个就要杀你,试想到了那个时候,韦孝宽会像你一样犹豫不决,反复考虑杀还是不杀吗?”

宇文宪站直身躯,眼神渐渐坚定,显然下了决心,“如果有圣旨,那就万无一失了。”

“没有圣旨,我们可以矫诏。”达奚震看到宇文宪决定兵变了,兴奋地说道,“我带着圣旨去龙门,韦孝宽和侯莫陈琼两个老家伙难道还敢质疑圣旨的真假吗?等我杀了他们,砍下他们的脑袋,他们地手下必定惊惶不安,谁敢举兵造反?”

“矫诏?”宇文宪略感踌躇。

“齐公,请你正视现实好不好?”贺拔纬苦笑道,“我们杀了这么多人,皇帝和皇太后难道还会感激你吗?他们会恨你,会害怕你夺了他们的皇帝宝座,他们会寻找一切机会杀了你,所以你若想活下去,还是借着这个机会一杀到底,自己登基称帝吧,不要害人害己,最后连累我们一起身死族灭。”

宇文宪一言不发,眼里露出深重地悲哀。

“这江山是你宇文氏的江山,谁做皇帝都是一样。”王谦劝道,“先帝死后,你看看皇太后和这位小皇帝都干了什么?他们已经把大周国卖掉一半了,如果继续下去,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你就要带着我们逃到巴

残喘了。”

“不要再说了。”宇文宪断然挥手,“两天后,动手。”

律羡在侯莫陈琼的陪同下,走进了韦孝宽的大帐。

“我很佩服你哥哥。”韦孝宽一边请斛律羡坐下,一边笑道,“他在战场上当真是所向无敌,即使到了这种绝境,他还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转眼就把我大周推向了败亡之路。”

“你们大周朝堂上地矛盾和山东如出一辙,汉人和鲜卑人之间根本没有调和的可能,誓死相搏的一天迟早都要到来。”斛律羡指指自己,“你看看我家的结局就知道了,而孝宽兄今日地选择不也证明了这一点吗?我哥哥只不过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做了一次合适地推动而已。”

韦孝宽笑着点点头,“数月前。我们在山东做了同样的事,结果把你律家逼上了绝路,今天你哥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我们关陇汉人也逼上了绝路。说起来,还是你哥哥计高一筹啊。”

律羡想起死去的亲人,神情黯然,“但愿这种事今后再也不会发生了。”

“只要我们彼此信任,彼此宽容。彼此都能真诚地接纳对方,当彼此的血液相融在同一个身体中再也没有阻隔地时候,这种事就肯定不会发生。”韦孝宽安慰道,“我们的年纪都很大了,随时都有可能魂归地府,大家还是齐心协力,争取在有生之年一统中土,让天下生灵过上安宁的日子。”

韦孝宽伸出两只手,和斛律羡、侯莫陈琼紧紧相握。

宇文盛、达奚震带着五百亲卫纵马飞驰,于亥时一刻赶到龙门。

宇文盛手捧圣旨。达奚震跟随一旁,十名捍卫紧随其后,先后走进大帐。

韦孝宽、斛律羡正在棋盘上全神对弈,侯莫陈琼抱着双臂,坐在一边凝神观战。宇文盛和达奚震看到三人,微感错愣。他们没想到律羡竟然出现在韦孝宽的大帐内。他怎么会在这里?宇文盛和达奚震互相看看,眼里同时露出惊色。后者急速转身,朝亲卫们做了个手势。

三个人视而不见,就象没看到宇文盛一样。

宇文盛高高举起圣旨,大声喊道:“国公、同昌公接旨。”

韦孝宽抬头望向斛律羡,笑着说道:“荆山王,请你暂避片刻,我有些小事要处理一下。”

律羡站起来。转头看看宇文盛和达奚震,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然后转身走进了偏帐。宇文盛和达奚震顿感窒息,心跳骤然剧烈。

韦孝宽没有站起来。他从怀里慢条斯理地拿出一卷黄绫圣旨摆在了棋盘上,接着轻轻咳嗽了一声,低头拿起一粒棋子,眼睛又盯在了棋盘上。

宇文盛和达奚震头皮一麻,预感到要出事了。

“这是大周皇帝地圣旨。”侯莫陈琼指指棋盘上的圣旨,然后又指指宇文盛手上的圣旨,“那是谁的圣旨?宇文宪什么时候做了皇帝?”

宇文盛知道完了,韦孝宽早有准备,看样子李丹也正在同州翘首期待宇文宪地大军。

“杀……”宇文盛把手上圣旨往地上一丢,纵声狂吼,“韦孝宽篡逆,按律当诛。”说完他不进反退,转身就跑。

达奚震和一帮亲卫蜂拥而上。箭矢厉啸,从两侧偏帐里突然射出密集弩箭,当场将他们全部射翻。

宇文盛跑出大帐,骇然止步。帐外广场上灯火通明,杀声如雷,一队队的府军将士从四处呼啸而来,气势惊人。

长安城。

太傅窦炽、太师尉迟迥、少傅陆腾、司徒李晖、司空宇文会、凉州总管于寔、中领军侯莫陈突然接到皇帝的圣旨,深夜赶到尚书台议事。

尚书令豆卢绩手捧圣旨,抑扬顿挫地读了一遍。

大司马宇文宪、太师尉迟迥、少师宇文盛、司空宇文会等一帮大臣阴谋篡逆,即刻抓捕。

尉迟迥勃然大怒,高声咆哮。

“太师,你要证据吗?”豆卢绩一脸冷笑,指指站在他身边的于寔,“你问问燕国公,他可以回答你。”

尉迟迥骇然变色,扭头望向于寔,须发戟张,“你为何出卖我们?”

“当年宇文会为什么要杀我?是谁出卖了我?”于寔鄙夷地瞪了他一眼,“人若杀我,我必杀人。”

“抓起来……”豆卢宁冲着四周地卫士们招了招手,“皇上有旨,把他们押送回府,让他们自己解决,这样彼此面子上都好看,子孙后人也还能安享富贵。”

第一卷 凤鸣朝阳 第三章 百战沙场碎铁衣 第五节

晨时分,宇文宪率军包围同州。

李丹在诸将簇拥下,匆匆登上城楼。城外密密麻麻的火把照亮了夜空,远远望去,如同灿烂的红色银河。

“秦公,裴文举的消息非常准确,宇文宪果然来了。”高颎迎上李丹,从容笑道,“此刻只要长安得手,叛军撑不到今日黄昏。”

李丹探头向城外看看,转头问道:“宇文纯的军队距离同州还有多少路?”

“据最新消息,宇文纯已经率军渡过渭水,今天下午就能赶到这里。”高颎手指洛水对岸,神情很兴奋,“只待他和宇文宪会合,斛律光的大军就可以渡河了。”

“贺若弼不会出事吧?”

“不会。宇文宪为了迅速攻克同州,几乎倾巢而出,目前夏阳津方向只有贺若弼和韩擒虎的两支军队镇戍渡口。”高颎说道,“贺若弼手上有圣旨,以韩擒虎的谨慎性格,不会公然抗旨,所以斛律光的大军可以顺利渡河而来。”

“潼关方向呢?不会出什么差错吧?”李丹的目光投向南方黑色的夜空,担心地问道。

“司马消难绝对可以信任,秦公不必担忧。”高颎非常自信地挥了挥手,“现在他的军队正在控制潼关,有他在,宇文宪和宇文纯无法逾越潼关逃亡中州。”

李丹微微点头,“宇文宪为了确保兵变成功,肯定要在发动兵变之后书告各地地宇文氏宗室和武川人。请他们速速回援京畿,所以我们的时间不多,务须抢在于翼、辛威等人返回关中之前平息这场叛乱。”他看看高颎和苏威等僚佐,又看看梁士彦、杨素诸将,笑着问道,“如今同州只有一万未经训练的新军。你们可有把握坚守一天?”

众人轰然应诺。

清晨,宇文宪指挥大军,发动攻击。

对他来说,最担心的不是长安局势,而是龙门方向的韦孝宽,如今宇文宗室和武川人虽然大都率军奔赴各地,但陇西人李穆也率军赶赴陇西了,李丹现在唯一的倚仗就是韦孝宽。只要杀了韦孝宽,李丹就不足为虑。李丹死了,律光又在河阳虎视眈眈,皇帝和皇太后即使知道自己蓄意发动了兵变,也只能默认事实,把权柄交给自己。

然而,他越是担心什么,什么就来得越快。当日中午,一名跟随宇文盛北上龙门地幢主飞马而回,计策失败。达奚震当场被诛,宇文盛被抓,韦孝宽的大军从龙门飞驰而来,同行的还有斛律羡的大军,燕蓟和柔然铁骑正呼啸杀来。

宇文宪震骇不已,尉迟运、贺拔纬、王谦等人也是惊慌失措。这时宇文纯率军赶到。双方会合后急商对策。宇文纯建议撤往长安。假如尉迟迥和宇文会等人成功控制了京都,双方还有一拼之力。

“李丹有斛律光相助,我们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所以这时谁能控制皇帝,谁就能控制局势。”宇文纯劝道,“退一步说,假如尉迟迥失败了,我们无法进入长安。那我们还能取道武关,南下荆襄,然后会合巴蜀的宇文俭,集荆襄和巴蜀之力共抗长安。现在田弘和辛威估计正在北上关中的路上。他们可以接应我们,南下应当万无一失。”

尉迟运则建议取道潼关,撤往中州、熊州一线。

宇文纯有一点说得对,谁控制皇帝谁就能控制局势。从袭杀韦孝宽失败,斛律羡大军秘密屯驻龙门来看,宇文宪的兵变之策显然被人出卖了,李丹早有准备,如此推及,他在长安也有精密筹划,尉迟迥等人势必要失败,皇帝还是控制在李丹手上。李丹有皇帝,有皇帝的圣旨,而宇文宪篡逆是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墙倒众人推,宇文宪和发动兵变地一帮将领们会被更多的人出卖,走投无路。到了那种山穷水尽的时候,唯一的求生之策是投奔山东,或者南下江左投奔大陈人,舍此以外,别无它途。

宇文宪踌躇良久,决定听从宇文纯之策,撤往长安,实在不行就再撤荆襄,到了荆襄还是无法立足,那就只有出逃了。

下午,宇文宪指挥大军撤出战场,向长安急进。

这时斥候飞报,斛律光的大军正在横渡黄河,戍守夏阳津的贺若弼和韩擒虎背叛了宇文宪,引狼入室。

宇文宪大惊失色。夏阳津距离同州只有几十里,斛律光的铁骑转瞬及至,如果被围,则全军覆没。他急忙命令军队放弃粮草辎重,急速狂奔。

黄昏时分,斥候抓住了从长安赶往同州的信使,尉迟迥和宇文会等人被抓,皇帝下旨,要诛杀宇文宪等一帮叛逆。

宇文宪绝望了,此刻长安进不了,后面追兵风驰电挚而来,唯一办法就是取道东城,从华阴城过潼关,急速撤往中州,这是最近的逃亡路线。如果取道武关下荆襄,还有几百里路,肯定会被追兵包围。

宇文宪即刻下令,沿洛水河而下,去潼关。

宇文纯率军出潼关的时候,曾留下一幢人马驻守关隘,然而不幸地是,等叛军赶到潼关时,却看到关隘上飘扬着熊州刺史司马消难的大旗。潼关易主了。

司马

绝开关。宇文宪二话不说,挥军攻击。

李丹、韦孝宽、侯莫陈琼率军杀到,宇文宪被包围在潼关关外的山岭上,败亡已成定局。

李丹命令行台尚书元岩携带圣旨,前去劝降。

宇文宪破口大骂,切齿痛恨,认为李丹勾结斛律光,出卖大周,“今日他砍我的脑袋,稍等时日,就是斛律光砍他的脑袋。大周要亡了。宇文氏地国祚要葬送在李丹手上了。”

元岩说,大司马要杀秦公,秦公当然要反击,所以他向斛律光借了五千骑军,如此而已。

“斛律光不是渡河而来了吗?”

“没有。”元岩说道,“秦公担心你从武关方向逃亡荆襄。所以请律光在夏阳津方向做出渡河之势,虚张声势,真正渡河而来地人马不到两千人,没想到齐公真的上当了,选择从潼关逃亡,结果被困此处。”

宇文宪气得睚眦欲裂。元岩接着说,现斛律光的大军就在河阳,关中防守兵力本来就捉襟见肘。齐公自相残杀,给了斛律光不费吹灰之力夺取关中的机会。假若齐公愿意投降,三万府军将士可以既往不咎,继续为国效力,如此则可保关中之稳定,可保大周之国祚。

元岩告辞离去。宇文宪等人摸清了李丹的实力,随即打算突围,但王谦等人怀疑这是李丹地奸计。大周皇帝在圣旨中说得很清楚,只要宇文宪投降,罪责可赦。李丹显然不想留下宇文宪,他想趁此机会诛杀宇文氏宗室和武川人,所以才派元岩前来暗中泄密。

宇文宪苦笑,此刻就算我投降了,我们也没有活命机会了。当初山东琅琊王高俨造反,斛律光出面。和平解决了此事,接着高纬毫不迟疑举起了屠刀,所谓不忍手足相残愿意赦免罪责一说根本就是胡扯八道。只有抱着一丝希望突围才有活命的机会。

但是此刻大军军心已散,士气低迷,很多中下级军官不愿给宇文宪陪葬,悄悄向李丹投降。突围日,叛军将士临阵倒戈,宇文宪兵败如山倒。宇文宪、宇文纯、尉迟运、王谦、贺拔纬、贺兰敬等人有的被当场诛杀。有地抓住后被李丹逼杀而死。

宇文宪发动的这场叛乱本来声势浩大,但由于计策泄漏,被李丹打了个措手不及,三日内便全军覆没。关中保持了稳定。

李丹一边向皇帝告捷。一边重整关中府军,军中所有宇文氏宗室和武川系将领均被屠杀一净。正在向陇西进军的行军元帅李穆接到圣旨,奉命拘捕了宇文招,宇文招被逼自杀。梁州刺史梁睿接到圣旨,日夜兼程追上宇文俭,将其逼杀于军中。梁睿随即继任益州总管,率军平定山獠叛乱。

辛威、田弘正在犹豫是否遵从宇文宪之命北上关中的时候,圣旨到了,宇文宪和几个弟弟都被杀了,尉迟氏和贺兰氏几乎被连根拔除,武川人遭到重创,今日长安已经是李丹地天下,是关陇汉人地天下了。识时务者为俊杰,两人马上上表,向皇帝效忠,向李丹表示忠诚,并以年老多病为由,请求回京。

李丹也不客气,同意了他们的奏请,让李端南下出任襄州刺史,督六州诸军事,负责荆襄军政。

正在绥州、延州一带攻杀稽胡的于翼、窦毅也接到了圣旨。长安形势的变化让两人目瞪口呆。窦毅本是关陇汉人,他除了上表祝贺天子平定叛乱,祝贺李丹再建功勋外,倒也没什么多余想法,而于翼就害怕了,他是武川系的中坚,李丹迟早要找个机会杀了他,不过好在他的堂兄于寔是这次平叛的功臣,李丹看在于寔的面子上,暂时还不会对他下手,如今之计是即刻向李丹效忠,先把性命和家族保住再说。

于翼上表,说身体不适,无法担当重任,请求返回京师。不久皇帝下旨,准其回京,大军由窦毅、梁士彦统率,继续攻杀稽胡。

五月下,李丹上表,请求大周皇帝下旨,给独孤氏和关陇汉族门阀平反昭雪。天子准。

李丹又建议修改爵位制,增设王爵。大周自仿《周礼》建六官制后,国主是天王,臣僚最高爵位也就是国公爵。如今官制修改了,爵位制也要改了,皇族封王,异姓功臣也要封王。天子准。

李丹功勋显赫,封秦王。国公爵位者,一律封王。其余爵位者依次升迁一级。

五月底,李丹赶到蒲关,迎娶雅璇。

在斛律光的偏帐里,李丹、李纶、斛律羡、韦孝宽围坐一起,纵论天下大势。

李纶刚刚从城返回。他带来了大齐国地一些最新消息。

大齐和大陈已经议和。在这场议和中,大齐人付出了不少代价,沿江十几个州郡因为暂时没有力量夺回来,大齐人放弃了,把防线收缩到淮河一线,而大陈人因为收获颇丰。需要时间巩固新占疆土,也迫切需要这场议和,所以双方谈得很顺利。

突厥人最终还是没有越过长城。大齐人满足了他们地条件,停止了西征,逼反了斛律光,又给了五万段绢帛,突厥人为此眉开眼笑,和大齐人的关系变得非常亲密。

北疆

住了。再等几个月后,大齐人征募的新兵就能到达们就要考虑诛杀斛律光的事了。

大周人背弃盟约,借河阳四州给斛律光栖身之事,引起了大齐人的极度愤怒,两国为此差点翻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