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虎臣-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移师,唯一的方法是移师,移师到江南附近,可是。。。父亲和蔡老大人那里。。。。。。”

周虎臣的目光有些发直,这个最佳方案难度太大了,不但路途遥远,还将面临重重阻力,难道要再次绑架蔡懋德。。。。。。

【感谢;李学祥书友的打赏!】

第156章 血色通州

就像周虎臣预料的一样,李自成的大军终于反应过来。

庞大的军队不走了,天色不早,李自成开始建起防御工事。在尝试了一次攻击后,不愿意死战,周虎臣的战果自然寥寥,他干脆放弃了。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五,李自成留下一些步卒和刘宗敏的骑兵进行阻击,庞大的军队再次起程。而周虎臣再一次展示了自己的指挥能力,他的骑兵利用各种战术与刘宗敏几乎进行了一上午的缠斗。

临近午时,仅仅进行了一次短暂调整的双方似乎都已精疲力竭。

“来吧!用我们的意志力去摧毁敌人!”周虎臣决定了,他不能退却,士兵需要这样的磨练,只要彻底击败这些大顺军骑兵,这支骑兵队伍将彻底成长起来,也将无可匹敌。

一次硬碰硬的强力撞击就要开始了。

这次,周虎臣准备放手一搏,他这次采用的是方阵。方阵的冲击力不用质疑,但是,在骑兵的对战中,这属于一种异常惨烈的搏杀方式,因为所有人要面对面,只要有勇气,双方必定伤亡惨重。

周虎臣信心十足,因为无论是士兵的体力还是马力,还有勇敢性,他的骑兵都是大顺军绝对不可比拟的。

大地再一次开始颤抖,看着排列成方针的敌军,看着敌军整齐的队伍在慢慢加速,刘宗敏知道,自己就要败了,而且会败的很惨,会体无完肤。

刘宗敏这位所谓勇将没有周虎臣想象中和历史记载中那样的血勇,就在他的骑兵启动后不久,刘宗敏做出了一个对他来说最正确的决定——逃跑。

战与不战结果都差不多,因为刘宗敏的骑兵已经没有了力气,这其实就是一上午基本没有休息的一种战术,也是周虎臣需要的那个结果。

追击背身的敌人要比正面对战幸福的多,因为这可以极大减少自己的伤亡。

前面的敌人在疯狂逃跑,周虎臣的骑兵在追赶,当然,周虎臣是不会让自己的士兵拼尽全力,事已至此,大势已经无法掌控,再增加自己的损失并不值得。

刘宗敏自然也有自己跑的理由,失败有失败的理由,因为身后步卒已经走了一上午,就是明军骑兵去追击,追上了也会消耗很大体力,攻击力度会很有限。何况,自己一方的步卒已经做好了防御,这就是刘宗敏逃跑的理由。

周虎臣在控制,控制着自己骑兵的速度,现在的马力的确不适合进行强力的攻击。敌军的马力更差,前面不断有掉队的大顺军骑兵被追上,有的马匹在奔跑中甚至一头栽倒在地。

当然不用客气,一伸刀就会解决。

当周虎臣的骑兵队伍看到敌军的步兵阻击部队,周虎臣已经没有力气和心情攻击了。敌人已经做好了防御,不但有大量盾牌和长枪手,周虎臣也不得不佩服大顺军的确是人多,他们竟然沿着左侧的一条河流筑起了一条长长的防线,一道蔓延几里的壕沟,这效率让周虎臣无可奈何。

当刘宗敏顺着留出的道路逃过这条不知名的河流,壕沟与河成了障碍。河上的桥已经被破坏,周虎臣当然不会去飞跃什么壕沟。

周虎臣带队开始向东行进了十几里后,一个镇子出现了,大顺军走的很慌张,显然没有进入这个镇子,镇子中虽然已经没人,但也没有受到破坏。骑兵们开始下马,一顿迟来的午饭开始了。

食用粮食的战马和食用草料的战马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时辰后,马力基本恢复,士兵们更是毫无问题。

“这次是通州,让我们继续去纵横驰骋,去杀人!”

这种命令是一种无奈,周虎臣已经确定,李自成的大顺军即将包围京师,通州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之一,他要在通州大开杀戒,李自成虽然人多势众,但也将对他的机动力无可奈何。

周虎臣知道,实际上,现在崇祯皇帝仍旧有逃跑的机会,仍旧有机会去江南东山再起,可惜,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崇祯皇帝不会把握这样的机会。

通州在京师的正东方向,距离周虎臣等人所处的位置七十里。

太阳就要西陲,一直在匀速前进的骑兵已经行进了近六十里,周虎臣一声令下,队伍开始休整,斥候飞驰而回。

běi 精城已经被围,通州附近一片混乱,大顺军士兵正在清理附近的村镇。

士兵们开始上马,这些士兵沉默,无畏,对命令执行的非常彻底,他们所经历的,是他们宝贵的财富,这些士兵在成长,经过血火的淬炼,这支骑兵队伍不但增加的是经验和勇气,最重要的是,周虎臣给予他们的是信心,战胜一切敌人的信心。

这就是统帅的力量,周虎臣做到了,他比父亲周遇吉做的还要好。

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这是京师最重要的商业集聚区,有漕运码头,也有大量的商贾在这里经商,当然也有大量的物资,人口异常密集。

现在,这个商业繁盛之地已经成为了大顺军的补给站,当然,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白白送给别人,可现在,谁也没有办法,面对蜂拥的人潮,一切反抗都是无效的,除了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通州的商贾、百姓,只能闭门不出。

闭门其实也是无效的,大顺军开始阶段还算有节制,只对一些物资仓库和大户下手,可随着涌来的人越来越多,杀戮、抢劫、侵犯妇女已经无人去管,大顺军士兵已经失控了。

“丝毫无犯”有时候是一句空话,是执掌历史记载的那支笔说了算。当然,历史上有这样的军队,而且很是有几支队伍做的很彻底,但是这不包括李自成的军队。

隆隆的马蹄声在通州大地响起,许多大顺军士兵看到了这支正在疾驰的骑兵队伍,在他们的意识中,这应该是自己的骑兵队伍,因为,附近没有任何官军曾经抵抗过。

周字大旗在风中哗哗作响,当为首的周虎臣挥刀砍掉第一个大顺军士兵的头颅,当这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大顺军士兵满腔热血喷射而出,大顺军士兵终于明白,敌人来了。

这身衣服很多人不认识,但也有很多人见过,当那些见过的人再次见到这身令人恐怖的衣服,他们只剩下了瑟瑟发抖。

战刀的刀光是死亡之光,马蹄声是催命的音符,一柄柄战刀毫不留情的划过,疾驰的战马掠过,身后留下的是鲜血与尸体,是无限的恐惧。。。。。。

没有任何抵抗的杀戮太简单了,这些骑兵已经完全适应,没有怜悯,只有面甲后面那冷冷的眼神,这些士兵已经把杀人当做一种工作,尤其是对这些畜生一样的贼兵,杀戮他们只会给他们带来兴奋,让他们产生杀贼的快感。

斜阳在慢慢变红,通州大地变成一片血色,这里有鲜血,也有夕阳留下的辉光。。。。。。

【感谢;天琊海礁、小侑茗芞,还有子非水书友的打赏!】

第157章 天还是变了

整个通州被周虎臣的手下在一个时辰内杀的尸山血海,放眼望去,到处是大顺军士兵的尸体。

再也不用为食物发愁了,大顺军丢下了许多东西,包括帐篷,这一次也不用露宿野外了。唯一让人不舒服的是,由于连日征战,士兵的泡钉甲到处都是紫黑色的血迹。

敌人全跑了,周虎臣也开始撤出了通州,骑兵需要的是机动力,不能在这人烟稠密的地方长时间逗留。

运河边,篝火点缀着夜色,火光映红着每一张青春的脸庞。

终于有了做饭的机会,被敌人丢弃的铁锅很多,这些锅被带过来一些,正好用上一次。难得的机会,士兵们吃了一次带有暖意的饱饭,饭后,士兵们进入一顶顶帐篷中,他们开始了自己的美梦。

周虎臣同样很累,无论身体和精神都很累,可以说是这个团队中最累的。

在周围巡视一番,进入帐篷中的周虎臣刚刚昏昏沉沉要睡过去,一名亲兵跑了过来。

运河中发现了两条船,这两条船好像还很大。有些士兵已经开始警戒,并询问是否进行阻截。

这应该是逃跑的士绅或者官员,周虎臣的骑兵正好为他们打开了一条缺口,这条缺口估计会让很多人跑出来,这应该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时间,很多人会发现这道缺口,也会顺着这条缺口逃出去。

无关紧要,甚至是好事,周虎臣直接发令:“不用理会,除了有大股敌军出现,随他们去吧!”

高强的斥候是夜间的掌控者,比较让人放心,周虎臣不用担心,所以他直接睡了。

这条缺口果然象周虎臣预料的那样,它成为了一条逃生之路,这一晚不知有多少船只在运河中驶过,而在陆上,跑出běi 精包围圈的人同样如过江之鲫,灯笼、火把在这个缺口几乎闪动了一夜。只是周虎臣不知道,这些走陆路的人只是回避了这个很明显的驻军地而已。

清晨的空气很清新,呼吸着春天的味道,看着绿色挂满枝头,已经露出稚绿的庄稼,此情此景让周虎臣有些难以相信这是残酷的战争时段。

这时,柳七洗了把脸,他屁颠颠的跑了过来。

“小虎,继续在通州,还是攻击其他地方?”

周虎臣答道:“继续在这干什么?估计李自成要调兵过来,我们绕一个大圈,然后往北。”

“也是,反正也没办法,李自成的贼军太多了,很麻烦!我们。。。只是还在战斗而已!”柳七搭下眼皮无奈的道:

柳七的心情沉重,他轻轻摇着头,神情带着沮丧。周虎臣说的很对,běi 精被围已经成为现实,自己一方全部是骑兵,一旦敌人的大部队过来,排好了阵势,加上敌人的骑兵骚扰,将很难讨到便宜,对李自成形不成真正的威胁,在这通州也没有什么意思。

饭后短暂休息,五千彪悍的骑士再次上马。

在通州郊外启程,一直向北,几里之后,斥候发现了敌军的人哨探。这些大顺军的哨探很弱,几个回合就被高强的手下斩杀殆尽,骑兵队伍毫不停留的继续前进。

周虎臣离开了通州,整个běi 精城实际上已经被大顺军完全包围,历史的车轮继续滚动。在周虎臣的骑兵在外围驰骋的同时,大顺军开始围攻běi 精城。

杀戮再一次开始,可惜,běi 精城内的人不知道,还有一支军队在坚持,这支军队已经连续和大顺军战斗了三个月。

自来到běi 精附近,除了杀人,周虎臣不敢让士兵接触任何人,哪怕牲畜他都不敢让士兵接触。周虎臣知道,běi 精城附近流行的瘟疫有可能是鼠疫,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瘟疫没有任何治疗方法,自己的士兵被传染就会让整个军队成为悲剧。

除了粮食,周虎臣已经不允许士兵吃任何běi 精附近的东西,就是饮水都要烧开了才允许士兵饮用。

已经是崇祯十七年的三月十七日,长期的作战,虽然士兵已经适应,但战斗欲望在明显下降,周虎臣也发现了这一点。士兵很努力,但他们疲劳了,不仅是是体力,还有精神,这是一支具有团队意识的军队,士兵是依靠毅力和团队在支撑。

三月十八日上午,běi 精城方向隐隐传来了炮声。

周虎臣知道那个时刻就要到来,他记不清历史的详细的日期,也不知道由于他的出现会不会让历史的日期有所变化,但他知道,历史的那一刻就在眼前了。

天突然变了,起风了,黄沙开始横飞,视野中的黄尘开始逼近,到处是一片昏黄。

周虎臣的军队无法行动了,四周没有敌人,士兵就地下马进行休整。不久,带着昏黄的凄雨落了下来。

天空忽然响起一声春雷,周虎臣竟然看到了闪电。

“天还是变了!”

周虎臣长叹一声,这样的季节竟然有雷电,这是老天在预警吗?

在周虎臣身边的柳七摘掉了头盔,他抬起头,任凭土黄的雨水顺着脸颊滑落:“这天终究还是要变,小虎说得对,我们左右不了什么,山西也左右不了什么!”

谁都明白,这五千人已经做到了极致,敌人杀的不少,可效果乏善可陈,你杀到哪,杀多少人李自成都不在乎,他只需要让那些废物军队补上就可以。原因还是兵力问题,没有援军,依靠五千骑兵不可能对抗近百万的敌人。

山崩地裂就要到来,心中沉重而压抑。吴云观和孙大勇等人沉默不语,雨点越来越密集,所有人就这样静静站在雨中任凭雨水冲刷着心中的沉痛。

这样的春雨很少见,更加不可理解的是,雨竟然带来了冰雹。

柳七赶紧戴上了头盔,冰雹不大,但击打在头盔上仍旧梆梆作响,使得场面更加压抑。。。。。。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周虎臣等人举着千里镜,看着京师城头的李自成军旗帜被缓缓升起。

除了周虎臣,将士们难以置信,城高墙厚,守卫森严,大明两百多年的都城,běi 精城就这样陷落了。

【感谢;隽眷叶子书友的打赏!晚上还有两更!】

第158章 出路

长长的骑兵队伍在顺天府的大地在飞驰,周虎臣带队开始离开。

现在的历史不会因周虎臣而有改变,周虎臣知道崇祯皇帝已经上了煤山,军队已经没有在这里的必要了,他需要去准备一次艰苦的战略性转移。

井陉关仍旧属于自己,当五千骑兵带着几十名伤兵回到井陉关,已经是两天之后。

周虎臣不需要刻意做什么,这个井陉关附近到处都是他的人,他只需要去太原,战略转移的问题,他必须说服那个有些固执的蔡懋德,另外还有自己的父亲周遇吉。

骑兵没有必要全部带回去,把骑兵交给柳七,他带着那些伤兵和两百名骑兵进山了。

在狭窄的道路上疾驰很需要体力,周虎臣没有时间等那些伤兵,留下一些士兵陪伴,周虎臣率队一路开始狂奔。百余人在一座座山峰和峡谷中穿梭,自进山的那一时刻,斥候在这山间一直就未曾断绝,路上都有太原跟过来的斥候在等待着给指引道路,所以前进速度很快。

不到三天时间,在山路上疾驰了三百里。

太原府内,蔡懋德和周遇吉已经得到了周虎臣回来的消息,但斥候对京师的情况没有回报,这让两人很是忐忑不安。

急不可耐的两人也不顾身份了,两人直接跑到了府城之外开始等待。

已经是傍晚时分,风尘仆仆的周虎臣终于出现了。

还没有等精疲力竭的周虎臣下马,蔡懋德直直的看着周虎臣,随后直接跪在了地上,摘掉了纱帽。

周虎臣的头盔上带着白绫,腰间同样束着白绫,已经不需要周虎臣说了——山陵已崩。

周遇吉闭上了眼睛:“全体脱帽!”

这是国丧,所以人需要除冠,需要戴上白绫,就是士兵的武器都要如此。

噩耗迅速传开,整个太原府沉浸在了悲戚之中,文官武将们开始开始指挥人设灵堂。当灵堂设好,在一片哭声中,无数人排起长长的队伍开始祭拜。

夜很深了,灵堂中烛火摇曳。

低阶官员和一些武将首先离开,已经后半夜了,有些人终于坚持不住也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也有一些官员一直在陪着蔡懋德。

周虎臣太累了,连日的作战和奔波让他疲倦的摇摇晃晃,眼睛已经睁不开,但为了给人留下好印象,他也一直在坚持。周遇吉很理解,儿子已经做的足够了,即使再强悍与无畏,天下大势不是五千人可以左右的。

周遇吉伸手暗示了一下自己的亲兵,两名亲兵上前架走了周虎臣。

蔡懋德情绪有些过于低落,他眼睛发直的在灵堂中一直坚持着。

当周虎臣醒来,简单洗漱,吃些东西回到灵堂中,蔡懋德赤红着眼睛仍旧在坚持。他的几名随从很无奈,所有人谁都很无奈,不但一口饭没有吃,蔡懋德甚至连口水都没有喝。

劝无效,谁也不敢去碰蔡懋德,这位山西的最高领导者看来是要坚持到自己昏倒为止。

周虎臣咬咬牙来到蔡懋德身边,跪在他身旁:“有一件大事,老大人必须做出决断,请老大人离开片刻。”

处于无限悲痛中的蔡懋德稍稍起身,他的话很无力:“必须吗?小虎。”

“军国大事。。。小子哪敢儿戏?”

蔡懋德摇晃了一下身体,看来是想起身,可毕竟年龄大了,这样的煎熬让他异常虚弱,撑在地上的手开始颤抖。

扶住蔡懋德,周虎臣赶紧向周围的人示意。

随从赶紧上前搀起蔡懋德,周虎臣扭头向父亲周遇吉点点头,周遇吉知道周虎臣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他没有犹豫的就跟随在蔡懋德身后出了灵堂。

来到客厅,蔡懋德终于在客厅中喝了一碗稀粥,也算是给了一直相劝的周虎臣父子一些面子。

只剩下三个人了,周虎臣忧心忡忡的道:“李自成的贼军占据京师,下面一定会攻击宣府,我们怎么办?”

“小虎的意思是,李自成这个贼子可能会攻占宣府,随后倒卷大同,然后再次攻击宁武!”蔡懋德明白了周虎臣的意思,这种可能性好像很大。

周虎臣继续道:“老大人,不是可能,是一定!李自成怎么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宁武关守外还可以,这个倒卷有办法防御吗?宁武一线北部的攻击点太多了,我军虽强,但兵力。。。。。。”

蔡懋德感到胸中一阵阵刺痛,běi 精失守,帝王驾崩,现在,周虎臣所说的又是这样现实。感觉自己越来越无力,蔡懋德闭上了眼睛。

“父亲您的意思呢?”场面太沉重,周虎臣打破了沉寂:

想了想,周遇吉道:“大同自然不能守,那样会被李自成的贼军四面围攻,唯一的希望就是这宁武,无乱如何都要守住!毕竟。。。我们还有十万军队。”

周虎臣摇头道:“这十万人守住一时可以,可当李自成反应过来,再次派兵来太原怎么办?一旦形成夹击之势,粮食和弹药能够坚持几天?宁武关的失陷就只剩下时间问题,我们会成为孤军,无粮无饷,没有任何补给,还没有援军,难道。。。让十万将士在这等死不成。”

“那。。。如何是好?”周遇吉终于也明白过来,这宁武关同样守不住。

“老大人,您是否愿意随我父子去做一件决定天下大势的事情,此事若成,我大明江山仍旧会屹立在这华夏大地之上,它会屹立不倒,而且,会更加稳固!”

周虎臣转移了方向,他充满期待的看向蔡懋德。

听到周虎臣的话,蔡懋德瞪起赤红的眼睛,他立刻精神起来:“小虎赶紧说,老夫愿闻其详!”

“江南,唯一的出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