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东尼奥冲突事件发生后,马普切人与阿根廷白人间的关系又变得紧张起来,四月十二日,阿根廷对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实行经济封锁,关闭了位于两方控制边界地区的贸易渠道。
四月十三日,伊里亚答应叶成林的要求,带领部落中仅存的十七名青壮加入混编军团。
四月十五日,感受到来自阿根廷方面的敌意,巴塔哥尼亚各部落的酋长开始动员族中青壮参加叶成林的部队,由此,前期陷入停滞的招兵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谢拉格兰德,国防军巴塔哥尼亚军团临时驻地,叶成林看着各个部落酋长递交过来的信件,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和西班牙白人打了几百年的交道,他们从西班牙人那里学到许多西方社会的东西,如果依旧把他们当做不开化的野人对待,成立巴塔哥尼亚混编军团的任务永远也不可能完成。
汉国在巴塔哥尼亚的军事实力只有一个151人的步兵连和三十四名调派过来的军官。
依靠手下不到两百人的部队作为支撑,叶成林在巴塔哥尼亚前期的招兵工作遇到许多困难。
首先是作为部落上层阶级的酋长们担心派遣部落青壮参加隶属汉国的部队可能破坏两方的和平局面,导致战争再次爆发,因此他们虽然表面上尊奉李明远为巴塔哥尼亚国王,实际上却不愿意配合国防军的行动。
其次,巴塔哥尼亚印第安军事武装力量由一个个中小型部落构成,而武装力量的核心战斗力是像伊里亚一样的部落勇士,得不到他们的认同,即使十三个印第安大酋长全面d投靠汉国,叶成林也很难从巴塔哥尼亚印第安部落中招收到足够的兵源。
伊里亚三人与阿根廷白人发生冲突时,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是忍耐一时,以伊里亚等人的退让道歉换取事件的解决,不过当叶成林赶到现场,面对尚可控制的局面,他选择了最激烈的应对方法,不给予对方反应的机会,直接命令跟随而来的两名部下开枪射杀挑衅的阿根廷白人。
叶成林看似鲁莽的举动实际上却大有深意,按照当时的情景,三人赶到现场帮助他们解围,会得到伊里亚等人的感激,不过这样的结果却不是叶成林需要的。
李明远给他下达的命令是掌控巴塔哥尼亚的局势,尽量将当地的印第安武装力量控制在国防军手中,单纯的你好我好的帮助别人做好事并不符合汉国的利益。
占领阿根廷以后,巴塔哥尼亚肯定也会作为本土领土合并进汉国国内,那时候原本寄希望于用汉国抵御阿根廷侵略的印第安酋长们,很大可能变为阻碍汉国控制巴塔哥尼亚的障碍,所以,用抵御阿根廷侵略的名义将分布于各个部落的阿根廷青壮集中到国防军控制之下,一方面削弱了印第安酋长们的军事实力,另一方面,集结起来的印第安青壮在来年的统一阿根廷之战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大量伤亡。如此一来,作为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核心的青壮损失惨重,剩余的老弱妇孺和缺乏武装力量支持的酋长们就失去了抗拒汉国的倚仗,汉国控制巴塔哥尼亚的也过程也会顺利许多。
人口是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巴塔哥尼亚荒原上面居住着土生的印第安人,阿根廷和智利白人为了夺取土地,只能选择减少或者消灭印第安人的策略,而汉国同样是为了永久占领巴塔哥尼亚,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人为的制造战争、减少印第安人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汉国控制巴塔哥尼亚的方式本质上与阿根廷白人没有区别,只不过因为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与其他印第安人相比,外貌更接近汉人以及他们人口数量稀少两个主要原因,李明远选择有限融合和人为减丁的方式接纳他们,给了他们一个还算合适的结果。
叶成林仔细揣摩着李明远命令中的暗示,认真进行各项事务布局不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为了通过这件事,给李明远留下稳重、具有独自处理复杂事务能力的印象,进而超过吴凤典、陈宗柏两人,获得任职国防军第四师师长职务的优势。
陈国柱等老一批将领退役,国防军四个主力师中,第二师师长职务由原特种部队司令赵永增接任,第三师师长职位暂时空缺,不过第三师事务都是由副师长王小山负责,根据王大山、王小山作为李明远少年侍卫的关系,第三师师长职位不是由王大山担任,就是由王小山担任,而王大山在南洋军团任职时间长久,国防军内部也没有传出将他调回本土任职的消息,因此,最有可能接任第三师师长职务的人选是王小山,至于王大山,有可能在阿根廷战争结束后调任回本土任职。
排除第二师、第三师师长两个已经有人选的职务,第一师师长由原第四师师长罗林山转任,国防军四个野战师里,只有第四师职务空缺,而最有可能担任第四师职务的人为叶成林、吴凤典、陈宗柏。
叶成林本人不用说,在负责巴塔哥尼亚事务前,曾经担任过国防军第一混成旅副旅长一职,军衔为上校,而陈宗柏、吴凤典两人调任本土任职后,先后任职营长、团长、混成旅副旅长、旅长等职务,军衔与叶成林相同。
三人中最早晋升为上校军衔的为陈宗柏,陈宗柏于1874年担任第二混成旅旅长职务,军衔相应提升为上校,而吴凤典和叶成林都要比陈宗柏晚一年才晋升上校军衔。
陈宗柏、叶成林、吴凤典三人资历相近,其中陈宗柏、吴凤典由于在本土任职,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李明远,而叶成林远在巴塔哥尼亚,归属他指挥的国防军部队只有一两百人,面临的处境比陈宗柏、吴凤典两人复杂许多,而相对应的,如果叶成林能够在巴塔哥尼亚指挥混编部队取得不错的战果,竞争优势也会更加明显。
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士精神()
ps:感谢小白菜炖蘑菇同学2000起点币、我在老海沟同学100起点币打赏支持!
要想在角逐第二师师长职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叶成林手下必须有一支听从指挥、可堪战斗的混编部队,因此,在谢拉格兰德停留了一周时间后,叶成林打算离开这里,到其他印第安部落查看招募士兵的具体情况。
下午两点,叶成林带着副手李天锡、小张三还有两个排的士兵,来到巴塔哥尼亚十三个大部落之一的基魁特部落驻地外。
“李兄弟,你派几个兄弟过去通知金古丹酋长我们到了。”
骑在高头大马上面,叶成林一边拉紧马缰,控制着马速,一边开口道。
“是,大人。”
李天锡调转马头,向后面跑了二十多米,找到两个机敏灵活的士兵,对着他们吩咐几句后,调过方向回到部队前方。
“大人,职下派了两位兄弟过去,我们是不是先在外面歇息一会儿,等到两位兄弟回来报告时再进入印第安人聚居地。”
李天锡询问道。
“嗯,我们等等再进去。”
叶成林点头道。
“叶大人,您马上和金古丹酋长就是一家人了,准女婿上门拜访老丈人,用不着那么多规矩,我看,咱们不如直接进去得了,也省得让金古丹酋长的千金一直等着您着急。”
叶成林性格开朗、为人大方洒脱,在南洋时,和小张三、李天锡等农民武装头目关系不错,这次派遣到巴塔哥尼亚的军官中,叶成林专门选择刚从南洋任职归来的两人作为副手,因此,对于相交十几年的老朋友,虽然叶成林现在的军衔、职务比两人高一级,日常交往中,几人还是以朋友身份交谈。
小张三拿金古丹酋长德小女儿开玩笑倒也不是无中生有,因为前些日子,叶成林等人从靠近阿根廷白人控制的地区侦查回来途中,遇到一队十多人的阿根廷民兵,当时他们正围着二十多名印第安人,并且对着其中一个印第安少女进行调戏。
由于相距不远,叶成林认出了印第安少女的身份,她是巴塔哥尼亚基魁特部落酋长的小女儿,很得金古丹酋长的喜爱,在上一次拜访基魁特部落时,叶成林曾经见过她一面。
基魁特部落在巴塔哥尼亚部落联盟中影响力强大,救下金古丹酋长的女儿不仅能够增强两方的关系,也符合汉国政府宣扬的国士精神。
从南里奥格兰公国时代开始,继承与弘扬汉族优良文化精神的活动便轰轰烈烈展开来,
废除裹脚陋习、禁止汉族女子卖淫、废除跪拜仪式、改良汉服、兴建学堂……一项项革新方案以政府法令的形式颁布下来,经过十年潜移默化的传播与影响,大部分汉国百姓接受了政府提倡的新型生活方式,而且在精神文化方面,没有满清政府施加的奴化洗脑思想的限制,普通百姓渐渐恢复自信,在面临被国防军打败的南美洲白人时,没有像留着辫子的中原百姓一般畏惧、害怕,而是把他们放在与汉人对等的姿态看待。
普通百姓的适应能力很强,隔绝了满清政府统治下的大陆的影响后,在汉国重新接受另一种开放、安居平和生活的华人移民们迅速被先前一批移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思想教育同化,开始变得与满清治下百姓完全不同。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李明远知道光靠假大空的口号无法让百姓诚心信任政府,只有在保证百姓有衣穿、有粮吃、有地种、生活安定的情况下,才能让他们接受政府提出的重塑秦汉民族精神的口号,树立明确、爱国的民族观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领袖是国民精神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汉国政府相继发行了以《论我的信仰》为代表的一系列叙述国民精神建设的书籍后,一些读书人引经据典,根据先秦时期的史书记载,将政府提倡的种种精神建设总结为国士精神。
国士本意指一国中才能修养最为优秀之人,而在汉国国内,普通国民得到义务性受教育的机会,知识、文化素养得到提高,身份地位上成为汉国国家的主体,因此,国士的适用对象扩大为汉国国民阶级,并且衍生出了忠君爱国、知礼尚武、自强自尊、除恶扶弱、修持素养、尊崇知识的精神内涵。
国士精神与李明远编写的《论我的信仰》一书相符想成,成为汉国国民精神的规范性标准,而且由于吸收了一些春秋时期儒家的思想主张,使得国士精神更偏向于中国古典意义上的君子,在精神文化教育方面,能够给予国民潜意识的影响,让他们产生国士精神具有先天的正义性,进而在国家面临战争时,普通国民、士兵会以开疆拓土、为国家民族扩大生存空间的国士精神为依托,产生为国奋战的正义感、崇高感,最后在战争中发挥出顽强的战斗力、赢得战争的胜利。
国士精神在国防军中影响最为深远,普通的士兵依靠部队里政治宣讲员的讲解学习国士精神内容,而军官们则是明确了国士精神内涵后,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和部下,
比如,国防军第二师有一名作战勇猛的上尉连长,去年的审查考核时,各项军事成绩优秀,达到了晋升少校军官的标准,最后上交军官晋升材料后,却被陆军总参谋部否决。
得知自己的晋升申请被否决,自认为受到委屈的上尉军官亲自到总参谋讨要说法,结果在见到一名负责军官晋升复审的中校军官时,被对方一句“无故殴打妻子、玩弄未婚白人少女,缺乏军人的荣誉感与责任感。”驳斥的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国防军是李明远统治国家的最核心武装力量,每一个进入国防军的士兵、军官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享受了汉国国家政府提供的优厚待遇、身上肩负着保家卫国的责任,李明远时常强调部队要为普通国民做出表率,以高标准、严要求为行事准则,不能因为一些军官军事素养良好,就放松了对他们个人素养的要求。
一个优秀的军人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而一个个人素养低下、欺辱老幼腐儒的军官不仅不是一名合格的军人,还会给国防军抹黑,破坏国防军在国民心中崇高的地位。
前去陆军总参谋部讨要说法的上尉军官回到部队营地的第二天,从总参谋那里得到消息的第二师师长赵永增赶到部队营地,严厉的对他训斥一番,并且为了警示其他军官,不仅严令他将白人少女娶回家、以后必须好好对待妻子,而且还把他的军衔降为中尉,暂时以中尉军衔管理连队。
对于个人婚娶方面,汉国政府秉承着自愿原则,允许一个男性娶多个妻子,因此,上尉军官大气不敢出的接受赵永增的训斥后,先是回到家向妻子诚恳道歉,然后备足彩礼把和他有关系的白人少女娶回家,这件事才慢慢了结。
招揽印第安青壮为士兵,少不得需要与巴塔哥尼亚各部落打好关系,而且出于汉**官的荣誉感,救助被白人调戏的少女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叶成林招呼手下靠上去,驱逐了阿根廷白人,然后事情很俗套的发展为英雄救美、印第安少女对高大健壮的叶成林产生好感。
又一次来到基魁特部落,听到小张三提起那个梳着两条长辫子、头上带着一串贝壳的印第安少女,叶成林心里涌出一个念头:“要不把她娶回家?”
第二百四十四章 巴塔哥尼亚 完()
ps:感谢小白菜炖蘑菇同学2000起点币、海华帝国大帝同学100起点币打赏支持!
叶成林和部下在外面等了一会儿,然后跟随前来迎接的金古丹等人一起进入营地。
基魁特部落和叶成林所部多有来往,以青壮年为主的部落武装中有两百多人装备火枪,那些火枪一部分是印第安人用毛皮与叶成林交换而来,一部分是因为两方关系良好,叶成林免费送给他们。
国防军输送的火枪、弹药等武器加强了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自卫的能力,而源自汉国生产的商品货物则融入印第安人的生活,渐渐的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巴塔哥尼亚距离汉国本土不算很远,被阿根廷白人封锁起来的巴塔哥尼亚人物资紧缺,日常必需的食盐、布匹、粮食等物资在这里可以卖上不低的价格,利润空间十分巨大。
哪里有商品交易的需求,哪里就不缺乏追逐利益的商人。
汉国国内的商人们以南洋移民为主,在南洋,这些一穷二白的货郎们通过走街串巷贩卖小商品的形势积累出经商的原始资金,
他们没有技术、依靠勤劳、节俭的精神在南洋走出来一条致富之路,移民南美汉国之后,政府制定了规范的经商政策法令,鼓励商业发展,同时为维护商业的健康良好发展,对于外出国外经商的商人,汉国政府还会提供政治外交方面的保护,使得远离国土经商的商人们商业利益能够得到保障。
巴塔哥尼亚商业利益巨大,与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进行贸易往来符合汉国政府的战略规划,因此在政府暗支持和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一群群汉国小商人们乘着蒸汽船、偷渡到巴塔哥尼亚,将船上运来的货物卖给印第安人,用来交换他们手中的皮毛、马匹等物品。
汉国卖给巴塔哥尼亚人的商人以食物和武器为主,同时为了缓解巴塔哥尼亚国防军的后勤压力,叶成林请来几十名经验丰富的农民,将华人精耕田地的技术传授给了他们。
基魁特部落人口有三千多人,他们开垦的土地面积比伊里亚所在的部落大了许多,叶成林走进营地的时候,发现营地西面的空地上又开垦出几百亩田地,上面长出了一片嫩绿色的小麦幼苗。
田地里的小麦幼苗或稠密或稀疏的长在一起,不像汉人农民伺弄的庄稼那般规整,不过想到巴塔哥尼亚人刚开始学习农耕技术,叶成林对他们的成果也还算满意。
一路骑在马上缓速观察基魁特部落的变化,等到走进一间砖木混合的房间前,叶成林命令部下将马匹上面驮运的一袋袋货物搬运下来,交给陪同一旁的酋长金古丹。
“十三位酋长的书信已经送到殿下手中,殿下很满意金古丹酋长的表现,这些物资全部是殿下给予基魁特部的赏赐,不需要贵部拿皮毛交换。”
叶成林道。
“感谢殿下的恩赐,基魁特部落愿意永远忠诚于国王陛下。”
金古丹抬头看着卸下来的物资整齐的排成一列,恭敬道。
“对于忠诚的子民,殿下一一向不吝啬于给予他们赏赐。”
叶成林微微一笑道“殿下这次给予基魁特部落的赏赐中,有五十杆先进的火枪,这些火枪的性能不差于西方国家列装的火枪。
金古丹酋长,只要贵部在动员青壮参军的行动中表现良好,陛下不会忘了贵部的功劳。”
“蒙自然之神与国王陛下的庇佑,一百多名在与阿根廷人战斗中负伤的部落勇士,经过汉人巫师的救治,有七十三人恢复过来,他们都愿意加入叶将军的部队为国王陛下效基。”
“除去他们,基魁特部落还能动员多少青壮参军?”
“最多三百五十人,剩下的勇士需要留下来保护营地的安全。”
“一共四百二十多人,数量足够了。”
叶成林满意的点点头,正准备鼓励金古丹几句,忽然发现站在金古丹身后的印第安少女艾尔玛向前几步,来到了自己跟前。
“艾尔玛,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叶成林换了一副表情,柔声道。
“大哥哥,这个送给你。”
印第安少女说出一句生涩的汉语,从自己脖子上取出一串项链,戴在了对方的脖子上。
“艾尔玛,谢谢你的礼物。”
叶成林不大适应在正式场合下表达自己的表情,接受了艾尔玛的礼物后,叶成林悄悄的将腰间的一块玉佩交到她的手中,小声道“这块玉佩你带在身上,等到和你父亲谈完正事,我再去看你。”
“嗯。”艾尔玛开心的点点头,然后紧握着叶成林送给她的玉佩,小跑着拨开围观的众人,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
艾尔玛离开现场,小张三笑着对身边的李天锡道“李兄弟,我没说错吧,成林兄弟果然见了不得,不仅官职比你我升得快,还会讨印第安小姑娘的欢心,真是让我等羡慕呀。”
“羡慕呀?羡慕你也去找几个印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