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德国承认汉国政府对刚果、基斯马尤等非洲殖民地的占领,并且允许汉国移民船队使用德意志帝国在桑给巴尔的据点进行补给。
四德国将淄鲁岛控制权移交给汉国政府,在萨摩亚、汤加的商会据点转交给汉国远洋航运公司,两年后进行交接。
四项协议内容都在李明远划定的底线之内,而推迟移交德国在太平洋上面的几个岛屿和据点的控制权,则是因为不久到来的统一阿根廷战争。
阿根廷是南美白人国家,直接吞并阿根廷可能导致某些西方国家对汉国的敌视,因此,推迟接收太平洋上面的几个岛屿和据点对于汉国以后的发展有利。
签订完成殖民地交换协议,胡亚基在德国短暂停留了几天,然后离开德国与接收军舰的李汉等人汇合,于七月十九日离开欧洲大陆。
在海上航行十多天,七月三十日,迎着炎热的海风,胡亚基和李汉抵达汉国设立在索马里的殖民据点基斯马尤。
基斯马尤华人部队与意大利殖民者的战争结束已经有两年时间,不过从军舰上面下来,走到海岸边的港口途中,胡亚基和李汉仍然能够看到战争留下的痕迹。
“蔡营长,两年前你们就是凭借这座城堡打败了进攻的意大利军队?”
李汉指着前面一座低矮简陋的城堡问道。
“不瞒将军,当初与意大利人交战时,基斯马尤的防御工事比现在还要简陋。”
基斯马尤据点指挥官蔡九走近城堡,对着城门的方向解释道“李将军请看,城堡上面黄色的城墙部分是战后新增加的,在开战前,基斯马尤据点城堡高度不到五米,周长200米,宽50米,能够容纳的人数不超过400人,
当时意大利军队运来几门山炮轰击城堡,将城堡西部的城墙轰塌一个三米多宽的口子,是职下亲自带领一队民兵围堵缺口,才将意大利军队抵挡在城堡外面,否则基斯马尤很可能在交战第一天便落入意大利人的手里。”
“我记得两年前基斯马尤正规军只有几十人,民兵和成年华人男子加起来也不过两三百人,蔡营长凭借手下这些人打败意大利殖民军,十分不易。”
“困难是有不少。”蔡九边领着众人向城堡走去,边说道“不过撑住意大利人进攻的第一天后,职下很快发现意大利殖民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对付,他们攻击城堡靠的就是大炮轰击,然后一波步兵冲击的两手把戏,等到炮击和步兵进攻失利,意大利殖民军对城堡的威胁便减少了大半。”
“呵呵,当时蔡营长便发现了意大利殖民军中看不中用了?”李汉笑问道。
“意大利第一次进攻时还是有股劲头的,不过第一天进攻城堡失败后,他们的士气衰退很快,而且部队的防范意识也不足,最后才被职下带领城堡内民兵出城夜袭打败。”
虽然打败了意大利人,蔡九却没有完全轻视他们,同时作为与意大利殖民势力接壤的地区,蔡九反而更加重视收集有关意大利方面的情报。
“两位大人,根据职下得到的情报,意大利人近两年来不断增加在非洲地区的兵力,现在光是马尔卡据点的殖民军数量就有七百多人,职下认为意大利人很有可能在最近三四年吞并索马里中南部,因此,对于意大利人的野心我们需要提前做出防备。”
“基斯马尤远离本土,皇家海军无法为你们提供太多帮助,要想守住汉国在索马里的殖民据点,还是要靠你们的努力。”
李汉说了一句,转头对胡亚基道“胡大人,非洲司归属于外交部管辖,想必外交部对于基斯马尤的支援已经有了合适的安排。”
“不是本官推脱责任,不愿意帮助基斯马尤据点的各位兄弟,实在是非洲司虽然挂靠在外交部名下,实际上的管理工作直接由非洲司司长黄大人负责,外交部没有权限插手非洲司的内部事务。
所以,蔡营长要想继续获得支援,还是要向黄司长申请,外交部却不适合偕越管理。”
胡亚基委婉的拒绝了蔡九的要求,接着道“舰队前往欧洲接收军舰途中,为基斯马尤带来了六艘炮艇和七十名水兵支援,基斯马尤据点的防御能力与以前相比应该提升不小。
蔡营长也不用过于担心基斯马尤的形势,非洲司上次呈交上来的报告,陛下已经亲自过目过,相信过不了多久,另一批支援基斯马尤的物资和兵力会很快到来。”
“是职下心急了,还要谢过胡大人为职下解惑。”蔡九对着胡亚基拱了拱手,道谢道。
“无妨,海上航行十多天,身子骨也有些乏了,咱们还是先进去休息吧。”
胡亚基呵呵一笑,与李汉等人一起走进城堡大厅内。
第二天,在基斯马尤据点睡了一个晚上,还没有起床的胡亚基便被门外的声音吵醒。
“大人,这是国内传来的电报,请您审阅。”
整理好衣着,胡亚基接过卫兵递来的电报,认真看了五六分钟,然后命令道“告诉李将军和蔡营长,国内有命令传来,让他们到城堡大厅等候,我稍后就到。”
“是,大人。”………
基斯马尤的天亮的很早,早上七点多钟,城堡内的温度便炎热起来。
“蔡营长,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国内增援基斯马尤的两艘炮舰和一百名国防军正规军半个月后便能够抵达,而且陛下亲自批准扩建基斯马尤城堡,修建城堡的任务由远洋船队运输的大陆华人移民负责,在完成修建城堡的任务后,移民就地安置在基斯马尤,作为基斯马尤据点的后备民兵力量。
呵呵,蔡营长担心兵力不足的问题能够解决了,现在你不用再担心意大利人的威胁了。”
胡亚基笑着道。
“武器和弹药物资有多少?”
蔡九迫不及待的问道。
“国防军制式步枪三百杆,老式步枪八百支,加特林机枪五挺,75毫米野炮三门,配套步枪弹药十万发,机枪弹药一万发,野炮炮弹300发。”
胡亚基对照着电报念出声,然后笑道“怎么样,陛下没有亏待基斯马尤据点的部队吧。”
“没有没有,陛下对基斯马尤的支援十分及时,有了陛下派来的援兵和物资资源,职下保证把基斯马尤牢牢的控制在国防军手中。”
蔡九高兴的表态道。
“放心,蔡营长,陛下给予基斯马尤这么多的支援,肯定有你发挥能力的时候。”胡亚基意味深长的提醒了对方一句,然后略过这件事,对着两人介绍电报中的另一件事。
“两位,陛下已经同意迎娶宋卡城主千金为王后,现在护送未来王后的船队刚出发,我们需要在基斯马尤停留一段时间,等到与护送吴小姐的船队汇合后再返回国内。”
宣讲完电报上面的内容,胡亚基认真道“未来王后的安全对陛下十分重要,所以我认为我们不能干呆在基斯马尤等待护送船队抵达,应该派出一支分舰队接应护送船队,保证未来王后的安全,两位认为如何?”
“理应如此。”李汉点点头,说道“从法国接收的两艘3200吨级巡洋舰性能良好,我建议由我本人带领两艘铁甲舰出航接应护送船队,由胡大人和蔡营长留守基斯马尤等待消息。”
“印度洋到南洋附近海域的情况我比较熟悉,不如由职下陪同李将军一同前往接应护送船队,两位大人认为如何?”
“不错,我同意蔡营长的意见。”李汉果断的做出决定,安排道“胡大人,朝阳号和黎明号留守在基斯马尤,第二舰队副指挥官会协助大人防守基斯马尤,胡大人安心守在据点里即可,我们与护送船队汇合后,会立刻赶回来与胡大人汇合。”
“胡某不通军事,如此便拜托两位了。”胡亚基对着两人拱拱手,同意了二人的建议。
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
1878年七月三十一日,纳土纳群岛北部港口月亮湾。
纳土纳群岛守备司令陈新桂陪同南洋总督梅东兴、南洋军团司令王大山视察纳土纳群岛守御情况。
“梅大人,王将军,两位这边请。”
陈新桂带着两人来到一片高地,面朝着另一边的堡垒介绍道“当地土人称呼此地为拉奈,我军占据纳土纳群岛后,将其改名为临山镇,并且修建了临山堡作为纳土纳群岛的核心要塞。”
“我听说明末时期占据纳土纳群岛的华人武装和后来的荷兰人都曾经在此地修建过堡垒,不知道此事是真是假?”
梅东兴一边通过手中的双筒望远镜观察临山堡的情况,一边问道。
“确有其事,华人海盗和荷兰人都曾经在岛上修建过堡垒,不过他们修建的堡垒和临山堡的规模相比差了很多。”
陈新桂向前走了几步,右手指向前方道“荷兰人修建的堡垒遗址在临山堡偏西位置,堡垒周长不到一百米,高度约五米,在我军修建临山堡的时候,因为影响主堡的视线,被全部拆除,拆除下来的原料当做建筑材料用来修建临山堡,现在已经看不到荷兰堡垒留下来的踪迹。”
“周长800米,宽300米,城墙高度15米,城墙走道宽度五米……”
王大山回想起临山堡的数据资料,赞叹道“如此规模的城堡,怕不是能够容纳一万人居住吧?”
“王将军所料不错,临山堡规划面积24万平方米,标准居住人口1。2万,如果遇到敌人攻击,城堡最大容纳面积能够达到2万人,而且在临山堡两翼的凸出山地部分各修建一座小型要塞,两座小型要塞各装备一门150毫米重炮,与临山堡主堡四门重炮形成夹击之势,能够有限控制港口外海附近近十公里海域,对海上来敌形成巨大压制作用。”
陈新桂继续道“纳土纳群岛是保障移民航线安全的重要中转站,职下认为应该继续加强群岛的防御建设,将纳土纳群岛打造为汉国在南洋的支撑据点,一方面为移民船队提供物资给养和后勤保障,另一方面可以依托纳土纳群岛的军事力量,打击南洋附近的海盗,保证移民航线的畅通,同时震慑荷兰人对纳土纳群岛的野心,保证我军对纳土纳群岛的长久占领。”
“加强纳土纳群岛的防御建设很有必要,不瞒陈老哥,我和王将军此次来纳土纳群岛,不仅是为了护卫吴小姐的安全,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向陈老哥传达陛下的旨意。”
“梅大人请讲。”
陈新桂恭敬道。
“本土预计在1879年下半年到1880年初发动统一拉阿根廷的战争,届时南洋和非洲地区将得不到国内的有效支援,所以陛下命令,从现在开始,安南北部两省、纳土纳群岛、宋卡三地的国防军部队要提前做好备战工作,应对西方国家可能的进攻。”
梅东兴停顿一下,接着道“非洲方面的黄司长已经得到国内的命令,开始准备战备工作,南洋这边知道国内命令的只有我、王将军、太平会的梁大人和陈老哥四人,所以陈老哥要是对于防御纳土纳群岛有什么好的建议和要求,可以提出来。”
陈新桂缓了一口气,等到消化了听到的消息后,开口道“纳土纳群岛常住人口1。7万,加上每年滞留的人口,一共超过四万人。
临山堡和两翼两座小型堡垒最多容纳2。5万人,所以职下认为需要新修建至少三堡垒,才能购在敌人进攻时,保护好岛上百姓的安全。”
“陈老哥打算在哪里修建堡垒?”
“巴东、拉贡岛。”
陈新桂取出事先准备好的地图,铺展在地上,解释道“巴东位于临山堡西南29。8公里处,地形开阔,港口深度适中,容易受到海上船只的威胁,而拉贡岛地理位置突出,靠近荷兰人控制的岛屿,最有可能遭到荷兰人的攻击。
所以职下认为应该加强两地的防御强度,在巴东修建两座中型堡垒,在拉贡修建一座小小型堡垒。”
“陈老哥打算放弃阿南巴斯群岛?”
梅东兴注意到陈新桂没有提到关于阿南巴斯群岛的防御计划,开口问道。
“阿南巴斯群岛面积狭小,距离纳土纳群岛超过五百里,如果战争爆发,孤悬主岛之外的阿南巴斯群岛将很难坚守下来,在岛上修建堡垒的作用不大,而且还会分散国防军宝贵的兵力,所以职下不建议在阿南巴斯群岛上面修建防御工事。”
阿南巴斯群岛由杰马贾、锡安坦、马塔克和其他许多小岛组成。面积637平方公里。多丘陵,密林覆盖,富优质木材。
国防军占据纳土纳群岛后,随即发动了消灭周边岛屿海盗的行动,将阿南巴斯群岛占领下来。
阿南巴斯群岛归属纳土纳群岛管辖,岛上的百姓全部是从安南、纳土纳群岛等地分散过来的华人,数量约有一千多人。
阿南巴斯群岛虽然面积只有637平方公里,不过岛上相对适宜的自然环境为移居到当地的华人难民提供了很好的生活保障。
在面积最大的长马岛(原名杰马贾岛)上面,华人移民们将茂密的树林砍伐下来制作为搭建房屋的原料,同时砍伐树木后留下来的土地上面种植上水稻、红薯等粮食作物,收获的粮食、蔬菜、采摘的椰子等食物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华人的生活需要,还能够输送给纳土纳群岛和移民船队。
依照阿南巴斯群岛的承载能力和华人难民勤劳的特质,一六七千人在岛上生活都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因为考虑到战争爆发的危险,陈新桂一直小心控制着阿南巴斯群岛的人口,以防止出现岛上人口过多,撤退困难的问题。
听了陈新桂的解释,梅东兴理解了他的难处,
开口道“国防军在南洋地区兵力有限,南洋军团要应对法国人、满清广西军队的威胁,抽调不出部队支援纳土纳群岛,纳土纳群岛的防御工作还是要靠你们自己来做。”
“职下明白梅大人的难处,纳土纳群岛已经有一千正规军和一千民兵部队,不需要南洋军团的支援,不过一些无法兼顾的地区,职下也只能放弃。”
“阿南巴斯事不可为,趁着还有一年多的时间,现在就可以着手疏散阿南巴斯群岛百姓的工作,省得到了后面来不及。”
“护送吴小姐的船队离开后,职下便安排人去做。”
……
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
ps:感谢海华帝国大帝同学100币打赏支持!
马来半岛东部海面,由宋卡出发的船队正匀速向南行驶。
船队中央的大船上,吴灵萱和侍女小兰一同站在船头,好奇的盯着不时跃出海面的飞鱼指指点点。
“小姐快看,海面上好多鱼!”
侍女小兰手指着前方跃出海面的鱼群道。
“让我看看。”
吴灵萱扭过身子,向前几步来到侍女小兰身边,踮起脚尖向海面望去。
“真的有好多鱼!”吴灵萱惊奇的张开小口,挥动着小手道“它们会飞耶!”
“是的是的,”小兰用力的点点头,附和道“我刚刚看到它们的翅膀了,它们有翅膀所以会飞。”
“不对呀,鱼生活在海里,怎么会有翅膀呢?”
吴灵萱好奇劲头过后,疑惑道。
“它们不是在飞,而是在滑翔。”
一道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吴灵萱不用回头也能够分辨出声音的主人是谁。
“二哥,什么叫做滑翔?”
吴灵萱不理解的问道。
“滑翔就是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空气、重力又是什么东西?”
吴灵萱越听越糊涂,抱怨道“哥哥你讲的好深奥,我都听不明白。”
吴世安刚想给妹妹解释一番,听到她的抱怨,微微笑道“重力、浮力都是西方科学中的术语,你没有跟洋人学习过科学,当然听不明白。”
“哥哥,这些东西是狮城的洋鬼子教给你的吗?”
吴灵萱追问道。
“不全是。”吴世安摇摇头,解释道“狮城的洋人学堂主要教授洋文,重力、浮力这些内容是我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
“嗯,我明白了,怪不得二哥经常乘船到安南广宁省,原来是向梁大人借书。”
吴灵萱恍然道。
“梁大人是安南北部广宁、谅山两省的教谕官,他那里有许多从汉国本土运来的书籍,
所以为兄在拜访梁大人的时候,顺便讨要了几本书。”
吴世安解释道“说起来梁兴梁大人和小妹你也有几分渊源,你和汉王陛下的婚事就是由梁大人和几位大人撮合而成。”
“哼,谁稀罕他去撮合。”吴灵萱撅起小嘴,故作不满道“我才不想那么早嫁人呢,都怪他多管闲事!”
“呵呵,小妹当初看到汉王陛下寄来的信件时可不是这样说的,我记得那时候小妹对汉王陛下可是很满意的。”吴世安轻轻一笑,打趣自家妹妹道。
两世为人第一次面临成家结婚的大事,李明远和传统的华人男子一样十分重视,因此在确定下来迎娶吴灵萱为汉国王后的同时,李明远便精心为未来妻子准备了一份小礼物。
礼物中除了后世一些适合小女孩使用的首饰、饰品外,还有一套记录李明远视察军队、指挥作战的照片以及一封亲手书写的信件。
信件和礼物是十多天前送达至宋卡,当看到照片上面英武俊朗的男子形象和信件中好似邻家大哥哥般宽慰自己的话语,吴灵萱原本对联姻的一点抗拒心理很快消失。
嫁给李明远不是吴灵萱能够左右的决定,但是从信封和照片上面得知未来夫君是一个符合少女幻想的理想人选时,吴灵萱很自然的对未来的命运感到庆幸和满意,因此在前往汉国的遥远旅途中,心情也重新变得开朗活泼起来。
“我哪有。”吴灵萱不满的嘟起小嘴,娇羞道。
“小姐,二少爷说的没错,你上次拿着汉王殿下寄来的照片笑的可开心了,我都看到了。”
侍女小兰不合时宜的插了一句话。
“臭丫头,让你多嘴,看我不好好教训你!”
吴灵萱害羞得小脸通红,不再接吴世安的话,追着小兰打闹起来。
“小心点,别往船头边缘走。”
吴世安看着像永远长不大的妹妹,小心提醒道。
“放心吧哥哥,我会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