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明远笑着把问题抛给了哈菲尔德。
“刘将军,您可能不了解锰钢的性质。”
哈菲尔德笑着回应一句,解释道“锰钢的硬化强度很高,以锰钢为原料生产火炮火炮一方面加工成本高,另一方面锰钢高硬化强度的特点也会磨损军工厂机械设备,所以锰钢不适合作为火炮炮管原料。”
“哈菲尔德阁下,如果锰钢不能应用在军事工业上面,那么发明它的意义何在?”
阿根廷战事在即,刘朴认为李明远拉着他来到研究院肯定是视察与部队装备有关的技术,却没想到从哈菲尔德口中得到的答案完全相反,因此,心中产生不解。
“不,将军,我认为锰钢的发明是特种合成钢发展史上的一项里程碑,它的意义绝对不下于应用于军事工业的铬钢和钨钢。”
哈菲尔德十分在意自己的发明成果,听到刘朴质疑的提问,立刻解释道“发明锰钢的意义在于为工业生产提供更优质的钢材原料,比如在铁路建造上面,根据实验数据,以锰钢制作出来的轨道在同等条件下,是熟铁使用寿命的20到25倍,而且在需要高强度工业生产的机床、矿石开采等行业,利用锰钢的高硬化特性,能够有效避免普通钢材设备硬度不足带来的经济损失,而锰钢在重工业领域的用途是包括铬钢、钨钢等其他特种钢无法代替的,它的价值绝对不会因为在军事领域的不足而有所折扣。”
1819年,随着法拉第首次在实验室中研制出铬钢,其他各种类型的特种合成钢不断被研发出来,其中铬钢作为最早被发现的合成钢,在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上面都得到不小发展,而同样由法拉第发现的镍钢因为技术条件不成熟,尚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制作火炮、机枪、步枪的钢管一般需要添加铬、镍、钼、铂等金属元素,但是因为钼、铂等微量元素被应用在特种钢合成中较晚,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影响,使得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火炮炮管具有、制造粗糙、寿命较短等缺点,无法像二十世纪中叶的火炮一样广泛应用在军事上面。
当然,等到时间过去几十年,限制锰钢大规模使用的难题被解决后,锰钢同样可以用来制造钢盔、坦克钢甲、穿甲弹的弹头等。而现在的话,李明远便只能暂时搁置利用锰钢提升国防军武器装备的想法,转而将锰钢用到它该用的地方。
矿产资源开采和铁路发展是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
刚果殖民地有许多已经被勘探出来的矿场,由于担心矿场消息泄露引起其他殖民国家窥探,那些矿场一直处于未开采状态,而等到战争结束,汉国面对的国际压力得到缓解,那些以锰钢为原料制作的机械设备,便能够找到用武之地。
刚果殖民地在比利时国王手中的时候,从那里开采出来的矿产资源养活了比利时、英国等诸多矿产公司,而汉国的体量和科技发展潜力远高于比利时,李明远相信,有了更加合适的特种钢材料,汉国对刚果的经济开发会更加充分和顺利。
除去锰钢在殖民地开发中的作用,铁路发展便是汉国本土的一项重要工作。
汉国本土现存的铁路主要是巴西和阿根廷政府遗留下来的,李明远带领国防军占领这些地区后,考虑到当前建造铁路技术水平的落后,不想辛辛苦苦修建的铁路在几年十几年后落后,便没有实行大建铁路的计划,而锰钢发明出来以后,钢轨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相应的建造铁路的成本降低很多,由此,关系汉国发展的铁路建造便能够提上日程。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在特种钢合成方面,哈菲尔德既然能够提前四年将锰钢研制出来,李明远自然也会尊重他的研究成果,因此,对哈菲尔德的成果做出一番肯定以及对他本人的奖赏后,李明远便嘱托曼尼斯特和哈菲尔德配合其他技术人员,及早将锰钢应用于工业生产上面,接着在一众技术人员陪同下,李明远又视察了引进的内燃机、弧光灯、电气等项目,最后在天色将黑时离开研究院。
视察研究院回来,李明远立刻召集主要将军和官员商议提前开战的计划,会议结束后,汉国政府紧接着做出颁布三项政策,
一:增发3700万汉元国债,折合白银2000万两。
二:以高于市价一成价格收购百姓手中的粮食、牲畜
三:颁布与爵位等级对应的封田数量:
每个受封世袭男爵获得三百亩免税田,五百亩官田,
子爵五百亩免税田,一千亩官田,
伯爵八百亩免税田,一千五百亩官田,
侯爵一千二百亩百免税田,两千亩官田,
公爵一千八百亩免税田,两千五百亩官田。
免税田延续三代,三代后按照统一标准收税。
汉国政府颁布的三项政策都与军事有关,当消息传到南美南部其他国家尤其是阿根廷那里,他们便明白汉国的战争机器已经开始启动。
感谢涂海涛同学、黑枫野牛同学、海华帝国大帝同学、经学致用同学、思澈同学、汉家院长i同学打赏支持!
c
第二百六十六章 实力对比()
阿根廷总统府,已经七十余岁的阿根廷临时总统米特雷一边在在房间内开回跺着步子,一边不时的回头望向墙面上的地图。
墙面上悬挂的地图范围包括阿根廷全部的领土面积,不过地图上面用红、白黄三种颜色标注出来的三块区域表明,阿根廷并不是构成一个国家的统一整体。
用红色标注的北部六省区域属于被汉国占领的地区,中西部用白色标注的区域则为以乌尔基萨为代表的地方反对势力,而黄色区域则为听从联邦政府命令的地区。
三块区域中,白色区域面积最小,黄色区域面积最大,不过黄色区域涵盖的地区很大一部分是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虽然被米特雷划分为联邦政府控制范围,但是由于当地印第安人的存在和汉国势力的渗透,阿根廷联邦政府对那里的控制力度有限,而且巴塔哥尼亚气候干燥,贫瘠的土地和稀少的人口也不能为米特雷提供有效的帮助,所以,排除控制力度薄弱的巴塔哥尼亚地区,阿根廷联邦政府直接掌控的区域面积并不比地方势力高出多少。
阿根廷国内不断恶化的分裂趋势源于1870年战争失利,在这次战争中,中央军队与汉国国防军的交战中遭遇惨败,阿根廷前总统不仅因为战争失利丢掉性命,也丢掉了借以上位的根据地科尔多瓦。
科尔多瓦省位于阿根廷中部,是阿根廷重要的工业基地与经济中心,在阿根廷国内,经济和政治地位仅次于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正是由于科尔多瓦省具有的特特地位,米特雷辞去总统职位后才选择萨米恩托担任他的势力继承人,但是米特雷没有想到的是,一向被自己看中的萨米恩托遇到了更加强大的对手,不仅失去了支撑他权利地位的军队,而且还把根据地给丢了。
在米特雷心中,萨米恩托被刺杀是件不幸的事情,而丢失科尔多瓦省导致的后果则更加严重。
萨米恩托死了不要紧,米特雷手下亲信众多,再挑选几个人作为萨米恩托的替代者同样能够接受,但是当米特雷的老对手趁着萨米恩托被刺杀、中央政府权威削弱的机会出手占据科尔多瓦省,米特雷面临的局势便更加恶劣。
乌尔基萨和他的亲信费尔拿占据阿根廷两省之地,而随着阿根廷第二大省份科尔多瓦落入他的手里,乌尔基萨一举获得与米特雷分庭抗礼的资本,再接着,阿根廷的局势朝着米特雷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发展,科尔多瓦周边的门多萨、圣胡安等省份纷纷改换门庭加入乌尔基萨一方,并且借助战争失利的借口不断向他施压,搞得米特雷筹划恢复阿根廷经济、和人口增长的计划一直得不到有效实施。
1870年战争以前,阿根廷国土总面积约为27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80万,而八九年时间过后,因为北部六省领土的丢失和持续不断的国内混战,即使国内白人家庭保持较高的生育水平,阿根廷的人口数量也只是徘徊在150万到160万左右的水平,远远没有达到米特雷目标中的200万以上的人口规模。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欧洲人口大规模迁出的第一个爆发期,但是阿根廷国内动荡不安的局势使得它错失了接收移民的最有利的时机,绝大部分有意向移民阿根廷的白人因为担心自身安全等因素放弃了移民阿根廷的打算,转而选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区作为移民的目的地。
而与阿根廷人口增长缓慢形成对比的则是汉国持续涌入的人口,十年前汉国人口只是阿根廷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十年后的1878年年末,汉国华人人口达到五百六七十万人的规模,比阿根廷总人口的三倍还要多。
人口数量是国家潜在军事实力的重要表现,汉国迅猛增长的人口已经让米特雷感受到巨大威胁,而汉国刚颁布的政策法令则直接让他放弃了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使他明白,决定阿根廷命令的最大挑战已经到来。
汉国对阿根廷的野心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米特雷一直为与汉国的大决战做着准备,但是在米特雷的认知中,两国间的大战最少在三五年甚至十年后才可能展开,他还有许多时间慢慢做准备,可是鸟粪战争的突然爆发和汉国一方的动作严重打乱了米特雷的部署,
联邦军队数量还没有恢复到1870年之前的水平,联邦政府的实力也不足以压服乌尔基萨等地方反对势力,这个时候与汉国开战对阿根廷十分不利。
米特雷当然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准备时间迎接与汉国的决战,但是西方白人信奉的上帝他老人家显然无法满足他的愿望,因此,在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米特雷只能依靠联邦政府本身具有的实力直面汉国带来的挑战。
米特雷在房间内苦思冥想了一个上午,中午时分,大致整理出应对汉国进攻的方案后,米特雷吩咐随从邀请乌拉圭总统洛伦索·拉托雷前来商议要事。
汉国政府发布具有战争信号的法令后,最为着急的并不是阿根廷临时总统米特雷,而是乌拉圭总统洛伦索·拉托雷。
乌拉圭国土狭小,十七万平方公里的总国土面积中,已经有六万多平方公里落在汉国手中,一旦战争再次打响,首当其冲受到侵略的必然是乌拉圭这样的小国。
乌拉圭只有区区几十万人口,要想保卫国家安全只能寻求阿根廷的帮助,所以洛伦索·拉托雷得知汉国方面的消息后,立刻乘船来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准备与米特雷共同商讨出如何对抗汉国的方案。
“洛伦索·拉托雷总统,汉国发布的政令是什么意思,想必阁下已经十分清楚,我就不多说了。”
米特雷看到匆匆赶来的洛伦索·拉托雷,直接道“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紧密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汉国的武力威胁,在这一点上面,阁下应该没有疑问吧?”
“没有没有,乌拉圭上下国民愿意与阿根廷人民一道,共同抵抗东方黄种人的入侵。”
乌拉圭总统洛伦索·拉托雷立刻表态道。
“大战在即,阿根廷、乌拉圭两国确实需要紧密合作。”
阿根廷、乌拉圭原本都属于西班牙统治下的拉普拉塔拥堵区,在两国的外交关系中,阿根廷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对于乌拉圭总统愿意处在从属位置与阿根廷共同对抗汉国的表现,米特雷没有感到意外。
就确定两国合作关系的主导权取得一致后,米特雷接着阐述应对汉国威胁的具体方案:
根据汉国的地理位置,我推测汉国的进军路线主要有三种,
一是从南里奥兰德出发,从贵国境内行进,先进攻贵国首都蒙得维的亚,再以蒙得位的亚为前进基地,进饭布宜诺斯艾利斯。
二是沿巴拉那河南下,沿途占领圣菲、巴拉那、罗萨里奥,最后再围攻布宜诺斯艾利斯。
三是利用其海军力量,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部拉普拉塔登陆,从背后威胁布宜诺斯艾利斯安全。”
“阁下认为汉国部队会选择哪条进攻路线?”
“沿巴拉那河南下是最快捷的一条进攻路线,不过汉国部队要是选择这条路线的话,需要占领沿岸的圣菲、罗萨里奥等沿岸要塞,难度很大。
而从南里奥格兰出发以贵国为跳板,最后进攻布宜诺斯艾利斯,汉国政府需要为进攻部队提供大量的后勤保障,物资耗费量巨大,不利于长久作战。
如果汉国军队选择海上登陆作战,虽然能够避开我方部署在北部的防御部队,但是登陆部队同时要面临物资补给困难,运输人数有限的困境。”
米特雷分析完汉国部队每一种可能的进攻方案后,解释道“三种进军方案各有利弊,依据我的判断,汉国部队可能采取三路齐进的进攻策略,然后在三路进攻部队中,指定一路或者两路部队担任主攻,另一路担任佯攻任务。当然,汉国也有可能三路进攻部队都是主攻,不过这种可能性很低,我不认为汉国部队指挥官会这样做。”
米特雷根据搜集到的情报判断出汉国部队可能的进军路线后,接着便开始着手进行针锋相对的部署:
首先增加巴拉那河流域武装巡逻船的数量,加强对汉国方面的警戒工作。
其次派兵驻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巴拉那河沿岸重镇圣菲、罗萨里奥以及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部城市拉普拉斯
第三颁布减税、加强地方自治法令,号召青壮国民参军
第四……
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
步步推进、稳扎稳打是李明远制定作战计划时着重提醒的内容。
影响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在国家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占据战略优势的国家只要不犯下轻敌冒进的错误,依照稳妥的办法步步消灭对方的有效军事实力,便不难取得战争的胜利。
汉国已经度过立国之处最艰难的时刻,经过十年埋头苦干的发展,汉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都已形成对阿根廷的绝对优势。因此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李明远首要考虑的便是稳固本方的战略优势,不给阿根廷部队咸鱼翻身的机会。
汉国政府颁布备战法令后,汉国和阿根廷政府都在紧锣密鼓的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在紧张的备战氛围下,时间缓缓推移到1879年三月四日,这一天,影响南美历史发展大势的进程因为一场战争而发生改变。
汉国与阿根廷间的战争正式爆发,李明远在新京练兵场举行誓师大会后带领国防军主力部队十六万人先行出发,吴凤典、陈尚发带领六万警备军作为战略预备军延迟四天出发,刘朴、赵延、胡金钟等人则留在汉国本土,负责为前线部队运输物资给养以及维护国内领土安全。
十六万国防军和六万警备军的责任不包括运输物资给养与武器弹药,这些任务统一交给组织起来的民兵部队与自愿支援前线的华人青壮负责。
阿根廷战争是决定汉国未来命运的国战,在李明远和政府官员的号召下,三线民兵和自愿支援前线的华人青壮以各自所属的定居点不同,划分为一支支规模不等的后勤运输队伍,然后在每个定居点的退役老兵以及政府公务人员的带领指挥下,自备干粮或者是腌制好的肉类食品,沿着国防军主角部队走过的路线行进,为部队提供必需的粮食物资支援。
汉国青壮华人数量在150万人以上,除去参加国防军和警备军的人数,自愿报告支援前线的青壮人数为50万,人数规模超过作战部队的两倍还多。
汉国华人青壮踊跃参与支援前线的任务,不仅因为阿根廷战事的成败关系到每个汉国百姓的利益,更直观的是参与后勤运输任务可以得到足够的好处。
汉国政府规定,参加后勤运输的汉国百姓将授予他们支前义民的身份,等到战争结束,那些有支前义民身份的华人百姓可以凭借后勤部门签发的支前功劳本,领取规模不等的田地或者是金钱奖励。
一般而言,一个华人支前义民最少能够领取五亩土地,多的能够领取三十亩土地,如果在执行后勤运输的途中立下其他功劳。奖赏土地的面积还会提高。
以占领区的土地为报酬鼓励华人青壮支援前线是李明远主动提出来的建议,在建议交付政府官员讨论的时候,一些官员反映奖赏土地的数额太多,应该削减奖赏土地的规模,还有一些官员则建议节省政府开支,采取强制措施无偿征召百姓支援前线。
官员们的意见反馈回来后,李明远并没有采纳,因为根据后世经验,发起一场重要决战,只有让普通百姓分享到战争带来的好处才能团结大部分人,使得政府的统治基础更加稳固,而那些将战争所得或者国家发展红利私吞的统治阶级,即使在一段时期内能够维持他们的统治,最后也一定会被广大民众抛弃。
不患寡而患不均,将个人或者集体上升到国家的高度,一个利益分配均衡的国家更具有竞争力,在与其他国家竞争或者发生战争时候,整个国家更容易凝聚成一个整体,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李明远是个有原则的人,他更倾向在保证本身的统治地位下,保障国内普通百姓的利益,政府官员只是统治国家的工具,真正能够维持他手中权力的是军队和普通百姓的支持,因此,即使施行的许多政策不利于官僚阶级,李明远仍然一力支持将政策扩展到国内的每个角落。
三月九日,李明远带领国防军主力出发五天后,一支支担任后勤运输的华人队伍排成十多里长的队伍,沿着乌拉圭河行进。
“陆大哥,过了前面镇子就出了国界,这几天乌拉圭河上不太平,经常有被打散的阿根廷士兵袭击运输队伍,咱们是不是要小心一点?”
骑在一匹棕色毛发大马上面的王士珍对着同行的陆荣廷问道。
“是要小心一点。”
陆荣廷点点头,吩咐道“杨兄弟,通知后面的兄弟加强戒备,别让白皮蛮夷钻了空子。”
“是,队长。”
刚满十六岁的杨光宗应答一句,接着调转马头向后面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