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美做国王-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枪手指定被踹的士兵留守,立刻对其他两个弹药手发布命令。

    “遵命大人!”两个弹药手面露喜色,操起两杆老式火枪紧跟机枪手冲出阵地。

    一波波华人部队冲出阵地追击安南部队,使得安南部队的溃败规模不断扩大,前军冲撞后军,一支支建制完整的安南部队被溃兵冲散,形成新的溃兵继续向后方冲撞,最后形成整个部队的大溃败。

    “败了败了,全完了!”看着被华人部队驱赶而来的败军,安南部队主将吓得一屁股跌下战马。

    “将军,将军!”身边亲兵看到主人落马,立刻围上前把他扶起来。

    “将军不好了,唐人正朝我们这边冲来!”

    陈武元刚刚在亲兵搀扶下坐上马,就听到一个坏消息。

    “立刻撤退,撤回海防城里!”陈武元看到双手持刀,凶神恶煞般朝自己这边冲来的陈尚发,刚刚恢复正常的脸色瞬间苍白起来。

    “将军,总督大人还在大营里,咱们要不要通知总督大人。”

    “蠢才,总督大人高明远嘱,定然提前得到消息先行离开,不回大营,护卫营立刻撤回海防城!”陈武元首愤怒的瞪了眼多嘴的亲兵,挥起鞭子狠狠打向坐下战马,战马吃痛,撕鸣一声驮着陈武元肥胖的身体奔跑起来,其他二百多乘马亲兵见状,立刻跟上。

    “营长,他们骑马离开,兄弟们追不上!”

    “娘的,便宜狗日的安南孙子!”陈尚发喘了口气,恨恨的看了眼飞奔逃跑的陈武元,大声道:“兄弟们再支撑一会,安南人的大官在军营里,万万不能让其他人抓住他!”

    “兄弟们撑得住!”黎裕是安南的大官,抓住他差不多就是立下这次战斗的第一功,追击而来的两百多山地营士兵听到捉拿黎裕,身体顿时多了股力量。

    “好!活捉黎裕,打进海防城!”陈尚发大喊一声,带着手下士兵继续向前进攻。

    安南部队大营中,黎裕坐卧不安的呆在营帐内,听着外面越来越近的喊杀声,更加惊慌不安。

    攻打下龙华人营寨,黎裕原以为会十拿九稳,谁知道刚把指挥权交给陈武元,自己回到大营中还没坐稳,就听到前线传来进攻受挫的坏消息。当时黎裕认为华人部队被一万多大军包围,进攻受挫是因为华人拼死抵抗所致,因此只是命令陈武元继续增加一线进攻士兵数量,却没想到命令在前线和大营传达的短短一二十分钟内,战场局势发生巨大变化。

    传达命令的军官还没有返回大营,但是随着外面溃兵的数量越来越多,黎裕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不好的念头。“难道大军溃败了?”

    “报!总督大人,不好了,前线部队全部溃败,我们已经被唐人包围了!”

    黎裕正忧虑间,营帐中跑进一个身体受伤的军官,正是他刚才派出去传达命令的军官。

    “一万多国朝大军,怎么会溃败,陈武元呢?他在哪里!”

    “陈将军带着他的亲兵跑了,总督大人,一万国朝全大军完了!”

    报信军官跪在地上痛哭流涕道。

    “本官提拔陈武元于微末,他怎能如此待吾!”黎裕悲愤的将头顶官帽扔在地上,一把骚落桌子上的所有东西,癫狂道:“陈武元误我,陈武元误我!”

    “大人振作!末将誓死保护大人突围!”

    回来报信的安南军官跪在地上忠心道。

    “晚了,晚了!大军败了,吾有何面目见圣上、驸马!”黎裕心若死灰,拔出身上佩剑欲要自刎而死,可是剑刚刚碰到脖子却下不去手。

    “总督大人国家栋梁,不可轻生呀!”黎裕的举动吓了军帐内上百名护卫一大跳,纷纷上前夺下黎裕手中佩剑,急切劝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况且此次战争失败全怪陈武元弃军而逃,错不在总督大人。总督大人千万不可轻生,国朝内忧外患不断,离开不了大人这根擎天柱!”

    众多亲兵将领言词恳切,黎裕终于找到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保全了自己作为读书人的颜面。

    “国朝时事艰难,本官便舍了个人荣辱,留着有罪之身为国朝效力。”

    “总督大人忍辱负重,我末将断然不会让逆匪伤了大人分毫!”黎裕没了死意,营帐内的亲兵将领松了口气,立刻出言保证道。

    农民军部队入安南以来,两方大小战事不断,不过真正的高层死伤却没有。因为农民军在异国作战,杀死俘虏的安南官员就是往死了得罪安南的统治阶层,会迎来对方彻底的敌对和反击,因此每当农民军俘虏了安南官员,往往是索要一定赎金后放回,安南各级官员也默契的认同了农民军的存在,没有痛下杀手。

    而吴亚终之所以招致所有安南官员的敌对,是因为他打破了农民军和安南官员约定俗成的默契。不仅大肆屠杀俘虏的安南官员,还清洗占领地区的安南官员士绅,抢夺他们的家产。

    吴亚终野心大,一直想打回太平府重建大成国,不在乎安南官员的看法。而下龙唐人首领同样是读书人出身,不会像吴亚终一样无所顾忌。

    黎裕和他手下亲兵没有选择无畏抵抗,片刻后被最先赶到的陈尚发俘虏,随着黎裕被俘虏,溃败的安南士兵纷纷举手投降,一些躲藏起来的士兵也离开藏身地点出来投降。

    下龙攻防战两方实际交战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左右,在随后的大半天时间中,华人部队都是忙着漫山遍野抓俘虏。

    战斗结束,九千多安南士兵做了俘虏,除去战死的一千多人,逃出去的安南士兵不到两千人。

    主帅被俘,两省部队被全歼,广安、海防两省防御空虚,孙彬当下命令留下五百青壮配合营寨老幼看守俘虏,其他青壮配合部队全军出击,占领周边地区。

    下龙之战结束三天,广安、海宁两省被全部占领,第四天逃回海防城的安南将领陈武元再次弃城而逃,海防城落入华人部队手中,随着海防城陷落,海防省下属的几个小小县城全部主动投降,纳入华人部队控制中。

    三省陷落,一万正规军被灭,安南北部防御力量瞬间出现漏洞,受到孙彬所部行动鼓励,残余的安南叛乱份子打起前朝王室后裔的旗帜,率先在太原省举事,然后叛乱势头迅速蔓延至北干、宜光两省。安南部队在叛乱份子攻击下无力还击,只能龟缩在几个要点城市等待顺化朝廷援助。

第一百八十章 战后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龙之战给华人部队带来的好处越来越显著。

    首先分派三省各地的部队纷纷派人押送回来缴获的银钱、粮食、武器、船只、牲畜等物资,在孙彬紧急捎信把梁兴从纳土纳群岛调来后,经过几天忙碌清算出了缴获物资总数,其中从各地官府搜刮来的库银、被俘虏官员交付的赎金为一百零四万两,缴获的茶叶、布匹等多余的物资发卖后变现白银二十万两。

    海防、广安、海宁三省是沿海省份,由于法国占据安南南部省份,北部的安南商人利用靠近法国人的地理优势,从沿海地区转手购买茶叶、瓷器等东方奢侈品,然后通过海上运输卖给法国人,再由法国商人运回欧洲大陆高价售卖。

    商人唯利是图,不管是勾结辽东的晋商还是安南商人都是一个德性,而在三省落入华人掌控后,孙彬没有和他们客气,凡是停靠在港口的安南船只全部扣留,吨位超过符合远洋要求的船只一律没收,吨位稍小一些的船只由船只主人赎回。

    商人富有政治地位却低,加上安南国内烽烟四起,顺化朝廷焦头烂额,根本顾不上为也没有能力为他们主持公道,所以没有办法的安南商人只能按照华人部队的要求,老老实实缴纳赎金,赎回一部分吨位稍小的船只。

    安南商船吨位小数量也不多,扣留下来作为远洋运输船的商船总数为八艘,吨位全部在四百吨到八百吨之间。

    八艘商船孙彬打算改装过后和三艘武装商船编组为南洋船队,从投奔华人中挑选有出海经验的人担任水手,负责保卫安南及纳土纳群岛的安全。

    去除八艘留下的商船,其余船只赎回后为华人部队带来三十万两的收入。

    各种缴获算在一起,再扣除发放给士兵和营寨青壮的赏钱,下龙战斗为华人部队带来近一百二十万的入账。

    杀人放火金腰带,看着库房里堆积如小山般的真金白银,孙彬不禁感叹还是打仗抢劫来钱最快。

    有了充裕的银钱粮食,孙彬得以不受限制的执行李明远交代的任务,在安南北部诸省和安南大陆交界地区大范围招揽华人。

    以弱击强、一战全歼安南万人大军,控制地区达到三省之地,孙彬所部的异军突起吸引了越北和安南、广西交界处的大部分华人势力的注意,从宣布大范围招揽华人开始,海阳、河内、北宁、太原等越北省份的华人纷纷举寨来投,而盘踞谅山省的小股农民军武装则就地邀请华人部队入驻当地,把他们占据的地区纳入占领区。

    谅山省山多地少,靠近广西边境,面积是广宁省的三倍,谅山省大部分地区被一股股农民军武装分割占据,安南军队只占据很小一片地区,在得到当地农民军武装邀请后,孙彬派遣叶成林带领一千青壮进军谅山,经过三四日紧急行军式的战斗,谅山省境内的安南部队被剿灭,沿途的农民军武装不断加入叶成林的部队,最后谅山省四分之三的土地落入华人部队控制,只有刘永福占据的两个边境县城态度不明,没有正面表示投靠之意。

    谅山省大部分地区落入掌控,刘永福占据的两个边远小县影响不了大局,因此叶成林在孙彬的指示下,暂时没有对刘永福部采取武装行动。

    借势而起,顺势而行,像刘永福这样两面摇摆的农民军武装只是少数,大部分的农民军武装和华人流民还是顺应华人部队造起来的大势,抛弃吴亚终等缺钱少粮的大股农民军武装,转而把投奔目标改为孙彬所部。

    本土农民发动叛乱,安南部队不敢在这个时候招惹势头正旺的孙彬所部,对于路过防区的华人流民和农民军武装纷纷放行。

    时间在华人部队大踏步扩展势力范围中过去了半个月,和一个月前招收华人移民的相比,这次的华人流民涌来的阵势更大。安南各地投奔的华人数量超过五万人,谅山、海防、广安、海宁四个华人聚集的省份人数约二十万,从太平府、龙州、凭祥等广西边境地区越境投奔的贫困流民两万人。

    来自不同地区的华人加起来总人数约28万,超过了南里奥格兰华人数量。

    28万华人大部分分布在广安、海宁、谅山三省,海防省中的华人除了驻守的士兵,普通华人正在向其他三省转移。

    海防是安南北部重镇河内的门户和通商港口,强行占领海防不仅会招致安南朝廷的反弹,还会得罪法国人。

    安南朝廷本身态度如何孙彬并不在乎,不过安南背后站着刚剿灭太平天国的清军,要是安南朝廷不管不顾请来清军援助,华人部队刚打下来的地盘就要面临覆灭危险。

    顾忌到安南背后的清军和法国军队干预,孙彬在占领海防前就提前做好安排,一边整顿占领区内的华人武装,一边派遣信使和顺化朝廷谈判招安的条件。

    顺化朝廷中真正做主的是以驸马黄继炎为首的文官势力,当孙彬派出的代表梁兴带着黎裕和一笔缴获白银拜见黄继炎后,双方经过四天紧急谈判,达成招安条件:

    一华人部队退出海防省,在安南部队接管前不得破坏城海防城内城防设施和威胁官员安全。

    二释放被俘虏的一万安南士兵和大小军官。

    三不得暗中支持安南本土叛军,

    四:约束手下农民军武装,不得与吴亚终所部农民军勾结。

    五:合并广安、海宁两个面积狭小的省份为广宁省,册封孙彬为广宁省总督,额定兵员三千人,不得私自扩军。

    明面上的招安条件一共十三条,而背地中有些条件却是见不得光的内容,比如华人部队投靠驸马黄继炎,听从黄继炎的亲自指挥,顺化朝廷默认华人部队对谅山省的实际占领,以军饷的名交给华人部队三十万两银子,雇佣他们围剿本土叛乱武装

    明面上、背地里的协议全部签订,华人部队一摇身变成了安南朝廷的臣属,近三十万安南华人拥有了合法的身份,孙彬在安南的行动也罩上另一层外衣。

第一百八十一章 势力倍增() 
1869年七月,顺化朝廷的册封使者抵达新合并的广宁省首府锦普,正式宣布对孙彬和所属华人部队的册封。

    一番繁琐的册封仪式过后,册封使者兼黄继炎的代表笑呵呵道:“圣上和驸马大人不以出身简拔人才,孙大人授了国朝官职,可要尽快集结部队助国朝大军剿灭叛逆呀!”

    “圣上和黄大人恩泽深厚,小民定然会全力为国朝征战,出征备战的两千粮食已准备妥当,只要收到驸马黄大人的开拔命令,部队随身可以动身平叛。”

    占了别人的地盘当了顺化朝廷手下的官,孙彬说话自然也要适应安南官场的那一套规律。

    “呵呵,驸马大人慧目如矩,果然没有看错孙大人。”册封使者很满意孙彬的表现,开口道:“四年前肆虐国朝北部的谢奉文叛军残部死灰复燃,五天前与黎朝余孽同流合污,共同进攻山西省,山西省总督手下兵微将寡,和叛军交战以来部队损失惨重,所以黄大人命下官传达命令,明日一早由总督大人择一战将统帅广宁部队驰援山西省。”

    使者说完取出黄继炎的的亲手书信,递给孙彬道:“国朝正处多事之秋,将军坐拥几千虎狼之师,当用心国事,不要让黄大人失望呀。”

    “小民明白。”孙彬淡淡回复一句,对于使者的反复敲打有些心不在焉。

    粗略扫视下书信上面的内容,孙彬将使者安排到其他地方休息,召来军中主要将领商议要事。

    下龙面积过于狭小而且靠近海防省,不适合作为华人部队占领区的指挥中心,因此,在广安、宁海后,部队主力迅速搬迁到锦普。

    华人部队留在下龙的只有一个临时营寨,搬迁起来方便,七八天时间就把主要人员和部队转移到新首府。

    一处庄严肃穆的官衙内,坐满了大大小小三十多名军官。其中除了叶成林、陈尚发等将领,大部分是最近新投奔的农民军武装首领。

    华人部队席卷安南北部沿海几省后,有四十多支大小武装赶来投奔,投奔的农民军武装中,人数多的有三五百人,如和黄崇英同属一个阵营的黄守忠,在得知华人部队首领也是天地会成员后,果断脱离黄崇英部队,带领手下老幼青壮八百人来投,

    人数少的往往只有几十上百人,他们这些人一般是流民出身,为了自保编练几十个青壮,打出农民军的名号威慑其他势力。

    新加入华人部队的武装青壮有三千多人,

    这么多人不可能全部加入正规部队,顺化朝廷给广宁一省的部队编制为三千人,孙彬没有打算完全按照顺化朝廷给的指标编练部队,同时也不大打算编练太多部队。

    新合并的广宁省和谅山省面积加起来只有1。4万平方公里,一点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支持不了大规模用近代武器武装的部队,因此,孙彬在仔细考虑后,决定将占领区内的部队整编为四千人,其中一千主力部队继续使用德莱赛步枪,其余三千人暂时装备缴获的老式火枪和冷兵器,等到运输船队抵达后再进行武装。

    官衙大厅,孙彬脱掉安南官服,换上一身明式复古长衣走坐在主位上。

    “诸位都是信得过的英雄好汉,能够投奔国防军我很高兴!”

    “孙大人,敢问国防军是指广安部队吗?”

    “国防军包括广安省的华人部队,广安省华人部队只是国防军的一支部队。”

    孙彬说了一句有些饶舌的话,接着道:“各位兄弟都是反清的好汉,许多森也清楚孙某人过去的身份,今日召集大家在一起,首先有一件事要告诉大家,广安华人部队是太平军下属部队,太平天国侍王世子李明远殿下去年在南美州夺取根基之地,于去年十二月一日重立国家,孙某人与最初抵达南洋的六百兄弟正是受侍王世子殿下派遣,返回南洋招揽诸位反清志世,共建汉人强国!”

    “怪不得吾观孙大人麾下部队战力强劲,想不到竟然是天国太平军!孙大人行事缜密,若是今日不说出来,我等恐怕还不知道啊!”一个二十多岁的高壮汉子惊讶道。

    “为了大局着想,先前未告诉大家真相,各位兄弟不要见怪。”孙彬笑着拱手道。

    “鞑子肆虐中原,腐儒士绅败类为虎作伥镇压反清义士,中原、安南等地局势险恶,孙大人小心谨慎十分应当,众位兄弟明白孙大人的苦心。”

    坐在官衙内的原农民军头目们听到孙彬的解释后,纷纷表示理解。

    “即使诸位兄弟都知道了广安部队的真正身份,孙某人便宣布下一件事。

    出使南洋前,世子殿下授权本人全权处理南洋事务,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组建南洋国防军部队。

    现在我军仅在安南一地有华人百姓近三十万,华人青壮十多万,投奔农民武装三千人,正规部队一千八百人。

    广宁、谅山两地一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掌控在手,顺化朝廷命令我们出兵围剿叛军,一千八百正规部队已经不敷使用,所以占领区内的农民军青壮要全部整编,剔弱择强,组建一支四千人的正规部队。”

    “孙大人召集我等前来想必胸中早有规划,您就直接宣布吧。”

    “好!客气的话不多说,黄守忠、小张三、李天锡听令!”

    “职下在!”

    “任命黄守忠为国防军南洋独立第四营营长、小张三为独立第五营营长、李天锡为独立第六营营长,每营辖兵四百,会议结束后由梁兴统一分配各部兵员!”

    “职下领命!”

    “叶成林、陈宗柏、吴凤典,三人职位不变,每营部队扩大为七百人。”

    “领命!”

    三人正身起立,面露喜意道。

    叶成林三人职位虽然没变,手下管辖士数量增加近一倍,在广宁省下属华人部队中的地位仍然高黄守忠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