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足够军事底蕴的将领,因此,对于教育长的人选,李明远打算邀请普鲁士陆军将领担任。
南里奥格兰和普鲁士在完成一宗大规模工业交易后,建立了正式的官方联络,在新京城中,普鲁士将旧有的商业代表机构和军方联络机构合并为普鲁士驻南里奥格兰使馆,并且派驻专门的外交官员负责处理两国商业和军事交流等事务。
在国防军中,有两百名普鲁士军官按照交易协定帮助华人训练军队,从去年十二月份开始,深入部队一线参与士兵训练的两百多普鲁士军官已经工作了近十个月时间,距离一年的合同截止时间只剩下两个月。
两百多普鲁士军官分配到近四万国防军部队中,平均一个普鲁士军官要负责管理两百名士兵的训练,在实际训练中,因为语言和文化习俗的不同,国防军士兵和普鲁士军官发生许多矛盾,这些矛盾上报后,被李明远全部压了下来,两百多普鲁士军官也在李明远支持下,按照普鲁士部队的标准对国防军进行战术、操列、行进等方面的训练。
接受新式军事教育的改造过程是痛苦和艰难的,一千多名国防军士兵在训练中因为抵触教官训练被处罚,还有三百名士兵严重违反训练军规,被开除出野战部队,转到警备部队服役。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有一个适应过程,李明远凭借在战争中树立的威严压制住国防军中的反对意见,经过十个月的训练,原本散乱无章、依靠士兵拼命效死作战的国防军完成了向近代化国家蜕变的第一步,班、排、连小规模部队作战战术,营团级中等规模合成作战等战术演练已成为国防军各部队的基础战术素养要求,师级和万人以上的会战部署向、协调等战术也模仿的有模有样。
国防军的训练成果在李明远眼中是卓有成效的,在视察部队进行军事演习时,担任训练任务的普鲁士军官常常夸赞华人士兵的服从性和坚韧性,认为在部队整体战斗力方面,国防军具有成为像普鲁士陆军一样的强大陆军的潜质。
对于普鲁士军官夹带自我吹捧的肯定,李明远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发表更多的意见。
华人具有吃苦耐劳、顺从的民族特性不假,同时因为满清两百多年的统治和腐儒士绅的洗脑教育,尚武和血性的民族精神缺失一样很严重。
由金钱、优良装备武装起来的部队只能保证战斗力的一个方面,具有流动性的社会上升通道和坚定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信仰才是保证战斗力的根本。
全军分田地以后,跟随李明远的华人拥有了成家立业的基础,经济和生活方面的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文化方面,南里奥格兰禁止留发辫、裹小脚,废除流传两千年的娼妓制度,禁止强迫妇女卖淫。
三项改革制度中。废除金钱鼠尾发型和裹小脚没有遇到多大阻力,国防军在南里奥格兰立国,不用担心满清政府的限制,剃掉辫子没有心理压力,而南里奥格兰不多的女性都是欧洲白人后裔,她们没有裹小脚的习俗,废除裹小脚对她们没有影响,可是废除娼妓制度却招致大部分华人的反对,包括国防军中的一些军官,都认为食色性也是人之本性,南里奥格兰男女性别比例原本就大,再宣布禁止***岂不是让那些没娶上媳妇的华人青壮憋出毛病。
国内沸沸扬扬的反对意见,李明远不能一点也不考虑,最后再三考虑下,做出一定性的妥协,废除妓女制度的决定不变,在法令下达当日起,汉人和苗、侗等同属华夏支系的华人女性不允许卖淫,未归化的白人和其它亚洲民族女性需要在政府部门备案后,才能从事***活动,而且一旦外国女性选择归化为华人,则失去相应资格。
除了明确颁布的法令法规,在日常生活中,李明远也以复兴秦汉华夏文明的口号做出许多规划,比如实行汉服样式的改革,吸收西方国家和后世服装样式将宽口长袖的汉服改造为方便制作和穿着的新式汉服,同时保留一部分古典汉服作为民族礼仪服饰存在,用做重大庆典和国家祭祀的礼服。
还有鼓励退役士兵养殖马匹,将每年八月十五日定为踏青节(南美春季为八月),在踏青节时组织南里奥格兰各地的赛马活动,同时实行村民联保制度,鼓励华人学习火枪射击技术,允许华人保留枪支武器防身。
以民族复兴为目的的法令政策纷纷杂杂有上百項,其中最李明远最重视的就是最近颁布,由他亲自参与书写的《论我的民族信仰》。
《论我的民族信仰》一书是李明远吸收后世民族形成理论,写作的一本系统论述国民特性改造和重塑的专业性书籍,
书中主要内容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领袖。君主是国家的代表,代替国民行使国家权利。广大人民要尊重君主,听从君主和国家的领导。
三相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朴素真理,建立以进化论为基础的哲学体系。以进化论为理论依据,鼓励国民树立尚武、尊崇科学知识、独立自强的个人价值观念。
民族的才是国家,在二十世纪初,未尝有民族内讧分裂,压制主体民族而强大的国家,
奥匈帝国是一个以德意志人为主体的国家,在将捷克、匈牙利等民族糅合成一个国家后,国家统治者为了做到所谓的民族平等,规定各少数民族的语言同样为官方语言,在德意志人和少数民族混居的地区,优先选拔少数民族作为官员和公司职员。
奥匈帝国压制主体民族、过分优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不仅没有获得他们的认同,反而增强了他们的民族意识:“你们不是说要民族平等吗?既然是民族平等,我们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不过分?中央政府不能干涉我们的军事政治,我们要拥有独立的自主权,要拥有自己的军队、政府……”
民族平等的口号喊出来后,少数民族便要求更多“合理”的要求,而作为中央政府,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受困于复杂的民族问题,一次大战期间,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奥匈境内的少数民族加入敌对国与奥匈帝国作战,奥匈国内的各少数民族政府也阳奉阴违,抗拒中央政府下达的命令,结果显而易见,奥匈帝国战败解体,各少数民族达成了独立建国的要求,而原本是国家主体的德意志人只剩下一块小小的奥地利,散乱在其它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德意志人成了新的少数民族,不过不同的是,新成立的那些国家可不会把德意志人当做大爷高高捧起,而是毫不犹豫的驱逐出境,两种迥异结果却是令人唏嘘。
李明远来自后世,见识多了各种关于民族问题的闹剧,什么汉族是文化民族,宣传汉服是极端民族主义啦,说复兴汉族的人是愤青傻瓜了,各种奇闻异言大行其道,反而有十多亿人口的汉族成了舆论上面的弱者。
当时的李明远不过是一个朝不保夕的雇佣兵,没有能力也没兴趣与那些人争论。
不再其位不谋其责,国家大事自有官员们负责,一个普通的雇佣兵即使再忧心国事也不过是多此一举,不仅不会被人理解,反而遭到其他人的笑话。
而重生来到一百多年前,李明远成了一国领袖,手中有了改变华人命运的力量,自然不愿意后世的事情重新在自己一手建立的国家重演,因此,结合工业时代的要求,配合华夏先民留下的优秀文化传统,改造出一个统一和适合华夏民族的民族信仰就成了十分必要的事情。
《进化论》自1859年出版至1869年有十年时间,其中提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被很多西方国家推崇,而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殖民帝国已经在几百年前用行动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论我的民族信仰》自书写至正式成书历时约五个月时间,在创作期间,为了让普通的华人能够理解书里的内容,李明远先后删改三次,去掉了大量复杂不易理解的部分,将一些专业性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出来,到了最后成书时,二十多万字的初稿只剩下七万字。
第一版发行日期定在八月十日,经过二十多天发行后,在国防军部队中引起不错反响,两天前,由李明远和国防军高级军官共同商议决定,将《论我的民族信仰》作为军队必读读物,列入规划中的军校教材,同时在国内的普通华人中进行推广阅读,在每个华人定居村落设立一个宣讲员,负责为华人们讲解《论我的民族信仰》的知识内涵。
第二百零一章 教育()
ps:第二百章已屏蔽,
国防军部队创立之初是一个融军事作战、民事生产为一体的军民混合体,除野战部队为纯粹的军事部队外,警备部队、预备役民兵、随营学堂、后勤部、军医院等部门在满足部队职能外,还同时兼任民事职能。
而实行军政分离后,以往军事、民事混杂不清的状态便需要做出改变。
厘清军事将领和政府官员职能是实行军政分离的第一步,将随营学堂从部队中脱离出来,改建为陆军军官学校,则是军政分离的第二步。
教育是民族国家发展之根本,世界上未尝有不重视教育而国家强盛的例子。
建国之初,南里奥格兰百废俱兴,李明远将掌握的有限资金和资源投向几个重要的工业项目上面,延后了基础教育的普及与公办学校的建立。
而随着近两年时间过去,钢铁开采、冶炼、武器加工等工业领域取得初步进展,限制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也因为一批批自愿移民的华商到来有了合适的人选,可以说当下的南里奥格兰具备了发展教育的基本条件。
先军事后民事,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南里奥格兰的教育体制筹建同样按照国家安全的需要调整先后顺序,因此,在计划中的办学教育中,陆军军官学校为最优等级,公办基础学校为次一等级。
陆军军官学校划归总参谋部管理,学校教官和学员都属于现役军人,而基本公办学校则由政府中的教育部进行管理。
教育部、财政部等政府行政机构正式设立已经有一年时间,但是真正发挥相应职责的机会却很有限。
财政部副部长为孙彬,不过孙彬出使南洋后,财政部的工作一直由刘朴兼任,而教育部副部长虽然已经有人选,但是因为南里奥格兰教育工作迟迟未开展,所以教育部副部长赵延只是空顶着名号,实质上却忙着另外的工作。
“陆军军官学校的教育内容要与西方现行军事教育接轨,学校缺少军事教官等问题我会想办法解决,现在的第一件事是先把陆军军官学校的架子搭起来。
刘朴,你既然还担着参谋长的职务,筹建陆军军官学校的事情就由你负责,在我从巴拉圭返回之前,尽量先把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批学员的问题解决。”
“随营学堂有一百多名优秀毕业学员,职下推荐把他们作为第一批军校学员进行培养。”
“把他们和其它部队应考者一起考察,能者上,劣者下,不要对他们有更多优待。”
“职下明白。”
“赵延,你是主管教育的教育部副部长,你认为筹建多少所学校为好?”
结束军校的话题,李明远转而对赵延提问道。
“殿下,南里奥格兰现设立有新京、河西、永安、长宁、河套(佩洛塔斯)、兴安(帕苏丰杜)一京五县,加上即将设县的
若因维亚、弗落里亚诺两县,总共拥有八座县城,依职下的看法,南里奥格兰的读书人数量虽然增加许多,仍然达不到在每个聚居地建立学堂的标准,所以先集中新移民中读书人,在每个县城设立一所初级学堂比较符合国内形势。”
“刘朴,南里奥格兰现在有多少未满十八岁的华人?”
南里奥格兰没有适龄的上学华人孩童,因此李明远把学堂目标人群设定为十八岁以下的青年华人。
“十四以上、十六岁以下华人三千人,十六岁以上、十八岁以下华人两万人。”
刘朴询问身边幕僚后,回答道。
“八所初级学堂,每所学堂教授五百名学生也不过四百人。”
李明远轻声呢喃,眉头不由得皱起道“不行,十八岁以下的华人有两万多人,四百个学生名额太少。
赵延,想想办法把学堂数量增加一倍,达到招收一千名学生的标准,你能不能办到?”
“殿下,一所初级学堂配置十名讲师,平均一个讲师要教导五十名学生,而一般私塾先生教学,一个学堂为二十名学生,再多的话也不过四十名学生,一个讲师教导五十名学生已经是极限,学生再多的话,讲师教学会很吃力。”
古代私塾教学每个学堂人数有限,赵延和孙彬都是落魄秀才出身,经历过私塾先生的教学,所以对于每个学堂的学员人数限制有着直观的认识,而李明远则和他不一样,李明远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高中时挤在一个七八十人的教室里上课,下意识里认为一个教书先生可以管理七八十名甚至一百名学生。
“国内初办教育,一些困难要想办法克服。”
李明远轻声安慰一句,继续道“我明白一名教书教导五十多个学生的难处,不过南里奥格兰的情况有些不同,听课学员年龄偏大,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纪律性比适龄孩童强很大。
你要多做做教书先生们的工作,让他们体谅国家的难处,努努力,每个教书先生负责七十个学生,再增加七所初级学堂,使学堂总数达到十五所。”
李明远虽然用商量的语气和赵延说话,可是说话的内容却不容他更改,赵延猜想到李明远心中的急迫感,只能接受任务,同时向李明远争取更多的授权。
“殿下,新移民的华人读书人大部分选择到政府部门做官,要想招收到足够数量的教书先生,需要殿下授权职下强行征兆新移民,希望殿下恩准。”
“初级学堂只是教授学生基础的文化知识,为了多增加几百学生名额,使用强制手段征兆教书先生于情于理不妥。
赵延,你的要求有些过分了。”
赵延硬着头皮说完话,立刻遭到刘朴的反对。
“刘大人,职下也知道强行征兆移民担任教书先生不妥,可是不这样做,职下确实招不到殿下要求的人数。”
刘朴一直是赵延的顶头上司,面对刘朴的训斥,赵延无奈辩解道。
“南里奥格兰刚迎来海外华人兄弟们的移民潮,强行征兆新移民对南里奥格兰的声誉影响不好,强行征兆就算了。”
李明远摆摆手制止住两人的争执,换了一种口气道“实行初级教育不仅是让兄弟们读书写字那么简单,新京城外、河西县等地的钢铁厂、枪炮厂都需要有知识的工人操作,而这些工人除了先期挑选出来的华人学徒工人,一部分重要岗位工人都需要从初级学堂挑选合格的毕业生担当。
现在的世界是科技主导的世界,哪个国家重视教育,重视科技,哪个国家才能崛起,满清统治下的大陆闭关锁国,即使进行洋务运动也只是表面上装装样子,不可能真正使国家强大起来,我们国防军千辛万苦获得一块容身之地,更要迎头赶上,学习西方科技技术,不能像以前一样,把洋人的科技当做奇技淫巧,只学到皮毛而没有学到核心。”
“职下目光短浅,没有体会到殿下的苦心,还请殿下恕罪。”
刘朴、赵延见李明远神情不虞,急忙弯腰行礼道。
“有能耐有知识的读书人想做官不愿当个清水教书先生是人之常情,一次招收一百多名合适的教书先生难度不小。”
李明远将两人挽起,心中思考片刻后,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我想到一个解决的办法,可以规定新入职的教书先生教书满一年后,有资格申请调任政府行政部门工作,而且对于教学工作良好的教书先生,政府在招收新官员时给予优先录取。”
“教书先生有做官的资格,这样一来,想应聘当教书先生的人一定会更多。”赵延附和道。
“学堂缺少教书先生主要还是因为南里奥格兰读书人数量太少,职下希望殿下加大从南洋和大陆地区招收读书人的规模,减轻国内人才缺乏的局面。”
刘朴比赵延考虑的更多,听完李明远的话后,直接建立道。
“孙彬在南洋干的不错,这件事还是交给他去办吧。”
第二百零二章 轻工业发展()
军政分离的第三步是将工业体系划分到政府管辖下,将立国以来建立的大大小小企业的性质变更为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实行政府与国民共同持股经营的模式,国家占据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企业股份,剩余股份由王室、企业员工和有功将士三方按照贡献大小分配。
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使民众养成君主即国家的习惯性认识,加上李明远带领华工起义以来做出的诸多贡献,因此,在企业股份分配上,政府官员和军队高级军官都同意李明远占据较多的股份。
李明远是一国君主,国家大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在国有企业中占据多少股份并不是他重点关心的事,不过,作为南里奥格兰的最高元首,李明远需要为手下官员、将士做出表率,如果他本人不愿意占有企业股份,下面的官员和军官、士兵们在功劳远低于李明远的情况下,更不好意思伸手讨厌股份。
最后在各方讨论和协商过后,按照统一标准,国家在每个工厂中战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李明远代表王室占百分之十的股份,军队有功将领和国防军部队占据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政府官员占据百分之五的股份,企业员工获得最后百分之十的股份。
国有企业的控制权在政府手中,军队和官员手中握有的股份由李明末代为行使责任,所以,企业股份结构虽然发生了变化,国内大大小小企业的控制权仍然牢牢掌控在李明远手中。
国内人口资源不足,集中有限力量发展工业和国民经济是李明远制定的基本方针,在梳理清楚军政分离的三个大方面后,李明远趁着离开前的几日时间,重新投入繁忙的工作中。
军事将领、政府官员职能分离以及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