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美做国王-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乡人保留着明式衣冠、每年祭奠明朝历代皇帝,而且明乡人由于保持了诗书传家的传统,在安南科举考试中,屡屡出现人才,在投奔汉国的明乡人中,有十多名曾经在安南朝廷任职的官员,如兵部郎中——朱继善、前福隆知府——郑其如、前光禄寺额外司务——张光海、前工部郎中——郑怀佷、前弘治知府——王进、前广田知县——张怀瑾、前建和知县——枚瑞等人,至于未在安南朝廷任职,取得秀才、举人功名的明乡人也有三十多人。

    和上面一些投奔汉国的明乡人官员相比,陈士团三兄弟的家族更为有名,陈氏三兄弟是明末士人陈养纯的九世后人,陈士团父亲陈申曾任职工部侍郎,现任汉国工部部长,祖父陈践诚,明命十九年(1838)登戊戌科第三甲同进士出身,后官至兵部尚书。

    陈氏家族移民汉国,陈士团三兄弟在其父亲指导下参加海外留学生选拔,在被选拔上以后选择冶金专业为学习方向。

    三年时间转瞬即逝,当初一群热血向上的青年即将学成归国,李明远很期望看到他们留学归来为汉国带来的变化。

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会与留学生() 
    ps:这一章是为了补上次小白菜炖萝卜打赏的加更一章。还有明天上午去学车,上午更新不了,大家见谅。

    钢铁冶炼是制作机械模具、车床等工具的基础行业,在汉国国内,通过德国技工和前两批学成归来留学的努力,汉国钢铁厂消化了引进的平炉炼钢法等冶炼技术,随后,依托一批华人留学生和从西方引进的科技人才,李明远成立一家研究院,命名为汉国皇家科学研究,负责研究钢铁、电气、机械等方面技术研究。

    在国外,学习冶炼技术的留学生主要被派遣到德国夏洛腾堡冶炼学院、奥地利莱奥苯矿冶技术大学、瑞士苏黎世钢铁学院三所学院,陈氏三兄弟和其他留学生一样,选择了位于德国柏林的夏洛腾堡冶炼学院作为留学院校。

    1878年三月十二日,陈士团三兄弟和在一所学院学习的杨建年趁着学院放假,来到位于柏林市区的米特区游玩。

    四人穿着黑色西式服装,正在观看一处喷泉时,看到两个矮小的亚裔男子和三个白人在争论着什么,而且眼看着就要发生冲突。

    “陈兄,我们要不要上前看看?”

    四人中的杨建明第一个提议道。

    “算了,他们两人是东瀛人,不必理会他们。”

    陈士团摇摇头,不想插手日本人与德国人的矛盾。

    “大兄,那个带着西洋帽的东瀛人是附近医学院的田中苗太郎,我上次受伤是他帮忙治好的,我不能有恩不报。”

    年龄最小的陈士定反对道。

    “他既然帮三弟看过病,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走,我们到前面看看。”

    汉国是由华人移民组成的国家,在远洋移民过程中,许多人因为疾病死在半路中,而且刚到达南美的华人也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等症状,因此,对于能够帮助华人治疗好疾病的医生在汉国十分受人尊重。

    陈士团提到两个日本人中有一个是医学生,并且帮助过自己弟弟看病,很快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田中君,你们为什么和洋人起了冲突?”

    陈士团三人将三名白人与田中苗太郎隔开,陈士定上前问道。

    “是陈君。”田中苗太郎扶了下在刚才推搡中被碰歪的眼镜,抬头看到陈士团三人与三名洋人正在对峙,弯腰鞠躬道“抱歉,给诸君添麻烦了。”

    陈士定少年心性,受不惯日本人的繁文缛节,出手扶起对方道“闲话少说,田中君还是先说出你们为什么发生冲突吧?”

    “我和佐藤君刚才在街道上行走时,听到他们侮辱我们为黄皮猴子,佐藤君气不过去和他们理论,而他们不仅不道歉还出手摘掉佐藤君的西洋帽,将帽子扔在了喷泉里……”听完田中苗太郎的话,陈士定心头涌出一股怒火。

    “田中君,走,我们一起为你们讨回公道!”

    十九世纪时期华人和日本人等东亚人一样受到西方白人的歧视,陈士定在夏洛腾堡也曾经被德国学生侮辱为黄皮猴子,那一次,陈士定没有忍住,和德国学生动了手,结果被对方打伤,也是那次受伤让陈士定认识了田中苗太郎。

    那次打架受伤一直被陈士定视为耻辱,现在又听到黄皮猴子四个侮辱性的字眼,压抑不住愤怒的心情,直接朝着附近的一个白人走去。

    “三弟,不要冲动!”陈士团看到弟弟脸色不善,立刻侧身拦住劝阻道。

    “大兄,洋人欺人太甚,有仇不报,我心里咽不下这口气!”陈士定眼神愤怒的看向一边不断挑衅的三个白人,不甘道。

    “诸君大义出手相助,田中十分感激,若是因此小事拖累诸君得罪洋人,田中心中难安,还望陈君忍让为重。”

    田中苗太郎同样出声劝道。

    几人相继劝说陈士定不要冲动,就在陈士定打算放弃时,个子最高的洋人推开了拦在他身前的杨建年对着陈士定、田中苗太郎等人用德语鄙视道“黄皮猴子!”

    “八嘎!”站在一旁的佐藤直也怒喊出声,愤怒的挥拳打向高个子腹部。

    “啪”佐藤直也的攻击被对方挡住,高个子洋人嘴角露出蔑视的笑容,迅速抬起右脚,一脚将佐藤直也踹到三米外。

    几人的对峙吸引了不少路人的围观,高个子洋人将日本人佐藤直也踹飞后更是引起人群一阵鼓动。

    洋人再次出口侮辱,周边洋人的鼓动讽笑彻底激怒了陈士定等人。其中作为四人的领头者,陈士团将父亲中庸处世的教训放在脑后,愤怒之下,紧攥的右手颤动着,双眼通红的盯着趾高气扬的三个洋人,用汉语沉声道“我要你道歉!”

    “黄皮猴子,滚回树林里吧!德意志不欢迎你们!”

    三个挑衅的洋人没有说话,反倒是人群中响起了鼓噪。

    “可笑的下等人,看!他们穿着西服的模样多么滑稽,真像穿着衣服模仿文明人的猴子!”

    黄皮猴子最早是对日本人的讽刺,日本人身材矮小,同时像猴子一样善于学习,因此,最早到达西方的日本留学生被白人称为黄皮猴子。

    汉国立国以来打赢了对巴西、阿根廷的战争,在遵循达尔文丛林法则的德国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当陈士团四人和两个日本人站在一起时,还是遭到附近德国人的耻笑。

    “我要你道歉!”陈士团怒极而定,双眼一直盯着出声侮辱他们的高个子洋人。

    &n”

    高个子洋人暼了眼模样文弱的陈士团,用德语吐出一个侮辱性的词语。

    “大兄,我要和他决斗!”

    周边白人看动物一样的眼神让陈士定愤怒难当,在保持一丝理智的同时,陈士定越过自家兄长,冷冷的用德语吐出“我要与你决斗!”

    受到中世纪骑士文化影响,在十九世纪的德国等西方国家男子中仍然残余着一些用决斗解决争端的影响,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在1837年与人决斗,最后不敌对方死去。

    陈士定对高个子洋人发出的决斗挑战激起了围观白人的情绪,几十个白人发声鼓动着高个子教训陈士定。

    没有丝毫疑问,高个子接受了陈士定的挑战,而陈士团等人扭不过陈士定的性子,同时为了不给国家丢脸,认同了陈士定的决定。

    周边白人为决斗的两人让开了一片空地,而稳步走向空地中央的陈士定神情恢复平静,三年前与洋人打架,脸上留下的疤痕消失不见,同时刚抵达德国时销瘦的身体不仅长高了许多,也比三年前更加健壮了许多。

    双手握紧为拳,右脚稍稍向前移动半步,摆开一个后世常见的格斗姿势,陈士定挑衅的示意对方先出手。

    “陈兄,士定贤弟会不会有事?”

    空地边缘,杨建年看了下比陈士定高出半头的高个子洋人,担心道。

    陈士定的身高依照后世的标准约有一米七八,在十九世纪西方男子平均身高为一米六七,华人男子平均身高一米六五的时代,华人和白人的平均身高差距并不大,后来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普通白人摄入更多的肉类、豆类等营养食物,西方白人的身高才逐渐高过华人。

    而在1878年,陈士定一米七八的个子超过了围观的大部分德国白人,只不过他挑战的白人在当时比较少见,身高近一米九。

    “三年前士定和洋人打架受伤,伤势恢复后加入了王师傅开设在柏林的武馆武义堂。

    王正谊师傅武艺精深,深得汉王殿下看重,士定跟随王师傅学武三年,应当学到了一些真本身。”

    王正谊生于1844年,1872年四月,移民到汉国。

    王正谊移民到汉国时尚未成家,距离他1898年营救谭嗣同名气广为人知还有二十多年,至于日后那个传播广泛的大刀王五的名号,现在也只是在小范围内流传。

    在大陆移民名单中偶然发现王正谊的名字,李明远萌发了统一中华武术门派,创立一个专一的武术文化的想法。

    传统武术说白了就是对力量、速度等自身综合实力的协调运用,后世一些华而不实的武术招式不仅降低了国人习武健体的兴趣,更压缩了中国武术精神的生存空间,后世日本的剑道、空手道、南韩的跆拳道等在大陆大行其道,而作为拥有几千年尚武精神,从春秋战国就出现武士及专业的武术运用的国家,本土的武术发展却陷入困境。

    在李明远眼中,发展本土武术不是为了炫耀所谓的武艺,而是为了重塑国民精神,将武术训练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精神文化来传承。

    心中有了想法。李明远在召集了王正谊、李凤纲、李三等武术名人后,李明远以复兴秦汉华人文明的大义名分使得他们同意傾囊传授自家武艺,同时根据实用性,创造出一套寓实战和表演与一体的武术体系。

    删减无用招式、根据李明远建立添加后世常用的格斗技能、加上相互比试验证新武术是否合理,多次改编、调整,历时两年时间,众人终于编纂出一个新式武术体系。

    新的武术体系包含拳术、刀术、剑术、腿功四大分支,每个分支都有用于比试的详细规则。

    1874年末,李明远将新编组完善的武术体系推广到汉国国内,鼓励国民习武强身养性,稍后一个月,精武会组织成立,负责管理武术比赛与推广的相关事项。

    1875年一月,王正谊在李明远支持下,在德国柏林开设精武会在海外的第一家分馆武义堂,由王正谊担任馆主。

    精武会在海外成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改变洋人对华人的认识,树立南美汉国的国家形象,同时会馆中除了专门教授学员学习武术的武士,还有负责收集商业、政治等情报的情报人员。

    武义堂距离陈士定与白人发生冲突的街道不远。当陈士团正在安抚其他人不要为自家弟弟担心时,武义堂馆主王正谊刚来到现场。

    “王师傅,您看陈兄弟能不能打败高个子洋人?”

    王正义身边,负责在德国搜集情报的华人道。

    “黄先生不妨先看看,不久便能知道结果。”

    王正谊笑着对身边的黄玉润说道。

    黄玉润是投靠汉国的明乡人,在安南时是个没有做官的秀才,进入汉国政府后,他没有选择和其它人一样在汉国本土任职,而是毛遂自荐,跟随王正谊来到德国,担任汉国驻德国的情报负责人一职。

    王正谊脸色淡定,黄玉润见他说完一句话后一言不发,也跟随对方一起看向空地上面的两人。

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舰一() 
    ps:感谢胖同学、书友20171110201052903同学打赏支持!

    “打倒他!打倒他!”建年看着台上占据优势的陈士定,挥着拳头兴奋道。

    “平时未见过陈贤弟出手,想不到陈贤弟的身手这般厉害!陈兄,令弟这次比试赢定了!”

    空地上,高个子洋人首先出手,右手用力打向陈士定的面部却被对方一个灵活侧身躲过,在躲过对方攻击后,陈士定两手向前探去,利用对方出拳攻击的惯性锁住其右手,同时右腿伸出,上身肩膀用力,两手扣住高个子洋人一个猛地向前拖去。

    “碰”,高个子洋人下盘两腿被陈士定伸出的右腿拌住,上身在对方借力拖拽下急急的向前漂去,最后重重的栽倒在地面上。

    真正的比试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就决出胜负,陈士定由王正谊亲自教导传授武艺,却没有继承对方宽容义气的性格,在高个子洋人倒地后,陈士定本着速战速决的心思,起身上前,右腿狠狠压在高个子洋人后背上,将对方的左手反向抬起扣死,右手按住他的头压在地上,不顾对方发出的惨叫,大声用汉语道“你服不服!服不服!”

    陈士定刚才的动作在短短一分钟内完成,就在围观的洋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时,他们支持的高个子洋人已经被陈士定按倒在地上。

    高个子洋人的两个同伴站在人群前面,看到同伴被别人打倒在地,本能的要上去帮忙,却被陈士益、杨建年几人拦住。

    “士定。教训一下他就算了,这里是德国。不要把事情闹大。”

    陈士定右手用力,正要把高个子洋人的头狠狠按在地上,与地面来个剧烈碰撞时,王正谊出声提醒道。

    “是,师傅。”

    跟随王正谊学武三年,陈士定很熟悉对方的性格,因此辨别出王正谊的声音,陈士定有些不甘的放开高个子洋人,丢了一个高个子洋人听不懂的汉语侮辱性词语,朝王正谊这边走开。

    “师傅,您什么时候来的?”

    “刚到。”

    王正谊口中吐出两个字,见到高个子洋人被两个同伴扶起来,目光转到陈士定身上,难得的赞赏道“你今天做的不错,没有给武义堂丢脸。”

    “都是师傅教导有方。”

    陈士定笑着回答一句,接着将赶过来的几人介绍给王正谊“师傅,这位是我的同学杨建年,这是我的二兄陈士益”

    王正谊见过陈士团几次,因此陈士定没有再次介绍,而是从杨建年开始,一个一个介绍。

    “师傅,这位是田中苗太郎,他他的医术很好,曾经帮我治过伤。”

    当陈士定介绍到田中苗太郎时,对方郑重的向王正谊鞠了一躬,恭敬道“王师傅武艺高强,您打败两个洋人大力士的事情在柏林留学生生中流传很广,田中今日有幸见识到王师傅真人,十分荣幸。”

    打败两个上门挑衅的德国大力士是王正谊最引以为豪的事情,听到田中苗太郎的称赞,王正谊脸上露出笑容道“出手教训两个洋人而已,不值一提。”

    “洋人鬼畜向来欺辱日本人、清国人,阁下和陈君公开打败洋人不仅大涨了东亚人的士气,更证明东亚人不是洋人鬼畜口中低等的黄皮猴子,阁下当受佐藤一拜。”

    田中苗太郎说完话声落下,身上有些狼狈的佐藤直也开口致谢道。

    “佐藤君出身武士家族?”

    几人正在互相介绍时,一直观察着佐藤直也和田中苗太郎两人的黄玉润突然开口道。

    佐藤直也低头看了下因为刚才冲突,露在衣服外面的武士纹矅,回答道:“父亲大人是水泽藩藩下武士,这个纹矅是佐藤家族的族长信物,1876年三月,父亲大人因病去世,母亲大人将纹矅交于职也手中,在留学德意志后,直也便一直将纹矅带在身上。”

    “佐藤君出身武士世家,能够得到留学德意志的机会,想必十分不容易吧?”

    “蒙高桥大人推荐,直也去年于京都兵学校被选拔到柏林军事学院留学,学习工兵科目。”

    黄玉润接连问了佐藤直也几个问题,一直等到当地警察赶到,驱散围观群众时,才结束与佐藤直也的对话。

    “黄兄为何一直询问那个叫佐藤直也的东瀛人问题?”

    和陈氏三兄弟等人分离,回到武义堂,王正谊疑问道。

    “在下询问佐藤直也非是看重他一人,而是想通过他了解日本人。”

    “呵呵,黄先生何时对东瀛人起了兴趣?”

    王正谊呵呵一笑,对于黄玉润的回答感觉很荒缪。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看不起日本人,1878时,日本虽然进行了十年的明治维新,但是因为国力尚在发展,在王正谊等传统华人眼中,日本仍然是以前那个落后愚昧的撮尔小国。

    “王兄,东瀛国家虽人口却是汉国的近十倍,在下在前往德意志之前,军事情报司的诸位大人安排的任务中,观察东瀛人在德意志、大英帝国等西方国家的活动就是其中一项。”

    由于担心情报机构集中在一个部门可能导致的危害,李明远将情报机构拆分为军事情报司和皇家安保卫司两个部门。

    军事情报司负责海外国家军事情报搜集,隶属汉国总参谋部,皇家安保卫司负责本土保卫、反间谍,直属李明远领导,而太平会则挂靠在总参谋部名下,作为汉国外围情报机构担负在海外华人中发展势力的任务。

    “黄兄可从东瀛人那里发现了什么?”

    王正谊话刚说出来,想到黄玉润的身份,歉意道“黄兄身负机密要是,在下刚才口误,不该胡乱打听情报,黄兄还请多担待。”

    “军事情报司的紧要情报,在下是不敢泄露半句,不过一些公开的有关东瀛的信息,在下却是可以和王兄聊聊。”

    王正谊是武义堂的馆主,黄玉润搜集情报需要对方的掩护和协助,因此,黄玉润不想因为一些小事使得二人之间生出间隙。

    “1873年,日本将琉球纳入日本内政的轨道。1875年,日本派兵驻琉球,并命令琉球尊奉日本明治年号,不再向清政府入贡。1876年,日本在琉球设立警察和司法机构,直接对当地实行统治。

    琉球是满清朝廷的藩属国,琉球落入东瀛人手中,一方面是满清朝廷无能,没有出兵制止东瀛人的行动,另一方面也表明东瀛人经过明治维新积累出了一定的实力,不再惧怕满清朝廷的威胁。”

    黄玉润介绍了近些年日本在远东的扩张行动,接着道“今年年初,东瀛人从英国订购的三艘铁甲舰部完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