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号检察官 作者:陈玉福-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咱唐家堡才有希望啊。
  唐老师立着脑勺子硬顶硬,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一分钱难死英雄汉。这还是个学校吗?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三年了,忙了个驴死鞍子烂,临完了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你知道上面是怎么说的吗?说唐家堡小学是黑学校,没有经过上面批。还说什么我们唐家堡人没文化,是愚昧无知的典型!一千多口子人每年才十个八个上学的娃娃。就是等到猴年马月,上面也不会批。我再教的好,也巴挣不下个前程。别的地方,民办教师全转正了。我呢,连个民办教师都不是!……
  唐学强震惊了,唐老师平时在课堂上都说我们唐家堡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有希望,唐家堡的未来全系在你们的身上。今天,面对受人尊敬的五子爷,唐老师怎么会说出这些话来了呢?
  五子爷气坏了,一扑一展的要打唐老师这个无义种、黑心贼,说你把书念到驴槽里了,把书念到狗肚子里了。管他黑学校白学校,教出唐家堡的娃子们就是好学校。国家不管,上面不管,可上面也没有反对呀。国家不给钱,可唐家堡大队给你给钱呀,一年一千多斤粮食哪里去了?
  唐老师气的唾沫星子乱飞,你别提那一千多斤粮食,那一千多斤粮食全花到学校了。买粉笔要不要钱?上房泥要不要钱?刷黑板要不要钱?买桌椅板凳要不要钱?买备课本、算盘、挂图、纸张墨水等等等等要不要钱?买体育用具要不要钱?……
  唐老师激动地问了几十个要不要钱,问的五子爷无言以对。这时候,“机灵鬼”唐学强才知道唐老师教书是义务的,三年了他没有拿过一分钱的工资。怪不得平日里唐老师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哩,怪不得学生浪费掉半截粉笔唐老师会大发牌气?怪不得……原来,谁有谁的苦处,人人都有难处。唐老师这几年当这个老师也确实不容易啊!也难啊!
  人人有本难念的经,家家有本难算的账。而唐老师的经比别人的似乎更为难念,别人的经无怪乎油盐酱醋米糊糊,可唐老师的经从在学校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到敲钟、扫地、拾牛粪架炉子。大到浇水犁地(学校有两亩地),小到鸡毛蒜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学校是一个大家庭,也像一个国家。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事,全得唐老师一个人管。要不是“机灵鬼”唐学强给他帮忙,唐老师早忙的四脚朝天,驴死鞍子烂了……
  不仅如此。如果单纯的忙点,忙就忙点吧,做为庄稼人的儿子忙点怕什么呢?有生老病死的哩哪有苦死忙死的?为了唐家堡的下一代,为了唐家堡的未来,苦点、累点、忙点,都算不了什么。
  那么,还有什么让唐老师感到为难呢?唐家堡小学的不少钱不少物都是唐老师从家里拿来的。五子爷不说什么,学校缺啥,只要家里有的,你就拿吧。可是,唐老师的媳妇提意见了,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刚要添件新衣裳,你把钱拿去买粉笔了;前脚把猪卖了,后脚你就把钱拿去给学生娃娃买图书了;既然嫁给你花不上钱,穿不上衣,还吃不上顿好饭,那我就回我的刘家旮旯去了。我走了,那怕你给我们住的房子安上四个轱辘,全拉到学校里去,我也管不着了……
  开始,“机灵鬼”唐学强对老师扔下学校要走,扔下三个年级近40号学生要走,是有想法的。现在,他知道了老师的一切后,想通了。唐老师,你放心走吧,你走了,还有我唐学强哩。这所唐家堡小学,就交给我唐学强了!
  唐老师,你走吧,我们会去公社中心小学找你的!

  五子爷搬进了学校,他要给“机灵鬼”唐学强当帮手。五子爷说,我虽然50多岁了,可身子骨还硬朗结实。过去,是“机灵鬼”唐学强给子文帮手,现在,该我老汉给你当帮手了。机灵鬼,你就临危受命、走马上任吧!
  可是,机灵鬼的日子也开始不好过了。先是婶婶恶狠狠地堵住了他的去路:“你走了,羊谁放?没人放羊,酒鬼欠的账谁来还?”
  “别再叫我爹酒鬼!”唐学强突然握紧了拳头,声嘶力竭地大喊:“他都死了!”
  婶婶吓了一跳,软下来了:“好好好,不叫就不叫。我说唐学强,这羊可不能不放呀。”
  大队主任披着个黄军装过来了:“你不放做啥哩?让机灵鬼去教学哩,这是大事情!”
  婶婶嘻皮笑脸说:“唐主任,唐学强他再机灵,也得吃饭吧?”
  大队主任说:“你的娃子也在上学,机灵鬼不去教他们,就得回家。”
  村民们围了过来。
  婶婶仍笑咪咪地说:“我的娃子已经上两年学了,庄稼人么,能认得名字,会数钱儿就成了。”
  村民们七嘴八舌:
  “就是么,龙生龙凤养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庄稼人么,识几个字就成了。你书念的再大,还是庄稼人。”
  “对对对,念的书多生的蛆多,我的娃子都上三年学了,唐老师走了,这书也不让他念了,让他跟上舅舅学木匠去。”
  “要我说呀,唐老师都走了,这学就散了吧。”
  ……
  “散了?”唐主任在地上转磨磨:“散了?这学校不办了?”
  婶婶嘻皮笑脸给大队长抛媚眼:“散了好,散了好,好的说不成哟!”
  唐主任望着唐学强说:“唐学强,唐老师走了,这学校就散了吧。”
  唐学强冷静地:“主任叔,这‘吃不穷穿不穷,不念书就受穷’,如果我们不把学校办下去,我们唐家堡现在能吃上饭,到将来,就会吃不上饭。我们不但要念书,还要上大学。上了大学,才能蹦出去。只有蹦出去了,才能做上官,才能挣上大钱,才能帮我们的唐家堡大队呀!主任叔!”
  唐主任:“机灵鬼,你说的是对。我的唐子强还想上学呢,可,可……”
  婶婶拉住了唐主任的胳膊,打断了唐主任的话:“唐主任,别听他的……”
  唐主任不高兴了,他甩开婶婶的手:“一边去!”
  唐主任问唐学强:“你怎么教他们?你叔包放的羊谁去放?”
  唐学强说下面的话时,真像个小大人了。他说:“主任叔,我跟唐老师说好了,教案由他写,我照着唐老师的教案给同学们上课。我每个星期去三趟乡中心小学,不懂的不会的,由唐老师给我讲一遍。隔一个星期,唐老师要回家来,我们平时抽课余时间把唐老师家的活干掉,让唐老师给我上课……还有五子爷呢,他都搬进学校去了,他也会帮我上课的。”
  “还有我!”唐老师媳妇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我也搬到学校去,一来给爷爷做饭,二来帮机灵鬼做点事。”
  “好!”唐主任高兴地说:“这才像唐老师的媳妇子,这学校,我们要办下去!”
  机灵鬼感激地望着唐老师媳妇,半天了说不出话来…… 
  “全滚出去!全走了,老娘还清静一些哩!老子还不希图你们放羊哩!”

  在婶婶的骂声中,唐学强兄妹俩搬到了学校。五子爷拄着拐棍头子,指挥着队上支持教育的村民们简单地修了两间草房:一间五子爷、唐学强兄妹住,一间唐老师媳妇住。唐老师媳妇姓刘,搬到学校不久,人们就叫起刘老师了。刘老师的任务是给五子爷、唐学强兄妹俩做饭,敲钟……唐学强到乡中心小学去听课时,她还要管理学生。唐学强间隔两天,都要到公社中心小学去一趟。他到唐老师的班上听课。唐老师带的是三年级的语文、数学,唐学强上半天听课,中午、下午还要专门听唐老师讲课。唐学强很聪明,理解能力也很强。他到公社中心小学一天,等于学完了三天的课程。回到唐家堡小学,唐学强现蒸热卖,把唐老师那里学来的知识教给三年级的学生。教二年级、一年级的学生就容易多了,因为那些知识都是他学过的。
  除了教书、学习外,唐学强还有一样主要的工作,那就是隔一天去南山洼放羊。他早晨早早把婶婶家的羊赶到南山洼,尔后赶来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后,再去南山洼把羊赶回来。为这件事,唐老师媳妇没少怪过唐学强,就连唐老师也反对唐学强这样做。他们认为,你婶婶已经把你和妹妹撵出了家门,那么,你们就跟他们没有了任何关系。既然没有了任何关系,为什么还要去给她放羊呢?在这个问题上,唐学强没有做任何解释,他只是一如既往地帮婶婶放羊。
  五子爷没有反对唐学强这样做,他只说了这么一句话:“牛要犁地,羊要吃草,随他去吧。”

  唐学强离开婶婶家后的第一次放羊,险些吓死婶婶、跑死叔叔。
  先是婶婶发现后院队里羊圈里的一圈羊没了,“天啊!”婶婶扯着哭声跑进了院子:“了不得了!掌柜子!”
  叔叔问:“怎么了?”
  婶婶吓的面如土色:“一圈羊全让贼娃子偷了!”
  叔叔愣住了:“……”
  婶婶吓的昏死过去了。
  叔叔跑进后院看,羊真的没了,只有大黄狗还守在羊圈门口。叔叔去察看后院门,门锁还好好的。叔叔很奇怪,这贼来偷羊,狗为什么不叫呢?这锁子好好的,羊上哪里去了呢?他想到了唐学强。唐学强有后院门上的钥匙,唐学强平时放羊时,总是把手从门洞里伸进来,锁上锁子才离开的。
  一定是唐学强,只有是唐学强,大黄狗才不会咬。这娃子心眼好,让婆姨撵出了门,还继续替他家给队上放羊。晚上回来一定劝他搬回家来住。
  叔叔还是不放心,他要去学校问问桑叶。到学校时,他才怕了,远远地就听见了唐学强上课的声音。他三步并成两步,急急忙忙跑到了教室后门,顺门缝看去,唐学强正在给学生讲语文课,而桑叶也在做着作业。叔叔离开了教室后门,随后,他又离开了学校。当他断定羊被贼偷了时,撒开大脚片子就跑,从东村跑到西村,从山里跑到山外,跑了个驴死鞍子烂,从早跑到了晚,别说是羊了,连根羊毛也没有找着。……
  傍晚时分,唐学强把羊赶回来了。婶婶扇着两个膀子跑了过来:“唐学强,可把人给吓死了。我们还谋着这羊让贼偷了呢!”
  唐学强不吭声,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扬着鞭子赶羊。羊们幸福的“妈、妈”地叫着进了后院,进了圈门。唐学强扣上了羊圈门,锁上了后院门要走,被婶婶拦住了:“唐学强,走,婶婶给你做好吃的去!走!”
  唐学强摇摇头:“婶婶,你忙你的。刘老师做好饭了,再说,我还要去批改作业呢。”
  婶婶望着远去的唐学强,眼里涌出了泪花……

  唐学强回到学校时,学校来了客人。唐老师也来了。五子爷、唐老师、刘老师、桑叶和客人都没有吃饭。他们都在等着唐学强。
  客人们是省报、省电台专题部的,领头的叫张主任。
  张主任说了声“开始!”
  另两个人就忙碌起来了:一人拿着照像机开始拍照,另一个把“驴球棒子”伸到了唐学强的嘴边。
  唐学强吓了一跳,一把推开了“驴球棒子”:“干啥哩?”
  唐老师说:“唐学强,别怕,电台要录专题片哩,让你上广播哩。”
  张主任也说:“对对对,别怕。……我们问你个问题,唐学强,你为什么要教书?”
  唐学强有点紧张:“为什么?我也、也说不清。”
  唐老师打气:“别紧张,慢慢说,你平时是咋想的,就咋说。”
  唐学强不紧张了,他说:“只要有了文化,我们才能到城里去……”

  广播报告剧《大山的希望》播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省电台的张主任经请示台里批准后,将唐学强兄妹俩请到了电台的演播厅。
  张主任:“各位来宾和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坐在我旁边的是广播报告剧《大山的希望》中的主人翁‘机灵鬼’唐学强,和他的妹妹桑叶。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唐学强兄妹俩的到来!”……
  ……
  张主任:“桑叶,你哥哥为了能让你读书,受尽了千辛万苦,可是,听说你还打过哥哥,是不是?”
  桑叶的眼圈红了,她点点头说:“嗯。”
  张主任:“其实呀,妹妹正在睡觉,哥哥要叫妹妹起来读书,妹妹不分青红皂白,就给了哥哥一下,桑叶,是不是呀?”
  桑叶一下子扑到哥哥怀里哭了起来…
  张主任的眼泪掉下来了。
  听众席里有不少人也掉下了眼泪……
  张主任抹了一把泪,把桑叶拉到了自已身边:“桑叶,不哭了,你一哭,让这么多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都跟着你哭……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你哥哥也知道,妹妹肯定不是故意的。”
  唐学强擦去了妹妹的眼泪,低声命令:“别哭!”妹妹才不哭了。
  张主任把一台收音机捧到了手里:“我们的节目播出后,唐学强兄妹的妈妈,让管教把这台收音机送到了台里,这是妈妈和劳教农场十队全体劳教人员给唐学强兄妹买的。我们已经知道,唐学强兄妹的妈妈,面对家庭暴力,面对拿着刀的丈夫,因防卫过当,被判了四年徒刑。…唐学强,给,打开看看,这是妈妈给你们兄妹俩写的信,看看妈妈说了些什么?”
  唐学强打开了信,传来了妈妈的声音:
  “强娃子、小叶子,妈妈不好。是妈妈杀了你们的爹爹,是妈妈没文化才害了这个家呀(哭泣声)!妈妈和阿姨们送这个礼物,你们要好生念书,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兄妹俩哭成了一团。听众席上也哭成了一团……
  张主任端来了一个大箱子:“唐学强,这里是电台的叔叔阿姨们给唐家堡小学捐的款,请你收下。”
  听众席上的人们全掏出了钱包,有的还摘下了手饰,他们纷纷涌到了张主任和唐学强兄妹跟前……
  ……
  张主任擦了擦发红的眼睛,举着话筒说:“谢谢,我代表唐学强兄妹和唐家堡小学的全体师生们,谢谢大家!也谢谢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
  ……
  张主任严肃地说:“把唐家堡未来的希望、把大山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一个11岁的孩子身上,对于唐学强来讲,是不是太沉重了?是教育遗忘了唐家堡,还是唐家堡遗忘了教育?像唐家堡这样没有教育的地区,在我们西部,到底还有多少?” 
  



第五章 恩将仇报

  被打死了的唐卫中,被人连夜抬到后山掩埋。抬唐卫中的是唐家堡沟南的两位外来户,他们没有埋唐卫中,而是连夜把消息送到了唐家堡小学。学强妈、唐子文神色自若、神不知鬼不觉地到后山,为丈夫、父亲送行。母子俩低沉的哭声,传到了莲蓬山,传进了玉清寺。
  如果有这样一间小房子,他一定会把王小全弄进小房子里。至于把王小全弄进小房子里干什么,他心中没有明确的概念。他只知道,漂亮的女孩应该属于他,不该属于唐学强。

  唐学强妈妈减刑出狱的时候,唐家堡小学终于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县上派来了两位老师,其中一位就是离开唐家堡到公社中心小学教书的唐子文。在那个年代里,重视教育的仁人志士也是大有人在的。县文教局局长朱喜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省报上看到唐学强的事迹后,非常感动。他向县革委会领导汇报这件事时动情地说:“一个十一岁的农村娃娃,都懂得教育的重要性。唐家堡小学的问题不解决,我这个局长没脸再当下去了!”
  县革委会主任在这之前,也接到了省里的电话。为了培养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接班人,他立即在朱局长的报告上签了字。唐家堡小学正式成立了。
  为了表彰唐学强、五子爷、唐子文为社会主义办学的事迹,县文教局授予唐学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红色少年”的称号。
  五子爷也因为帮助唐学强办学有功,加上他是唐家堡最有文化的人,所以,被破格吸收为教师,正式拿上了国家的工资。
  五十三岁的五子爷当上教师后,剃去了胡子,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接唐学强妈妈时,唐学强妈妈说啥也不相信,眼前这个儒雅的年轻的男人会是五子爷。所有的人也没有想到,突然变成了唐卫中唐老师的五子爷会和唐学强的妈妈结婚,从此,唐卫中便成了唐学强的继父。 

  成为唐学强继父的第二年,唐卫中收留了王东山。王东山那时是讨街要饭的乞儿,要饭要到了唐家堡小学的门前。唐卫中见王东山虽然蓬头垢面,但眉目之间流露出灵醒之气,便拉他到学校伙房让李老师给他馍头吃。王东山狼吞虎咽三下两下吃完了馍头,又喝下了半茶缸开水。唐卫中让王东山洗脸,王东山便麻利地洗完了脸。一个清秀的少年站在了面前。
  “几岁了?”唐卫中欣喜地问王东山:“从哪里来?”
  王东山跪下就磕头:“叔叔,我十一了。别的,不敢说。”
  唐卫中把王东山拉到了自已的屋里,还反锁上了门:“说吧,娃子。”
  “叔叔。”王东山口未开,泪先流:“我从山西跑到这来的。”
  “跑这来是投亲还是靠友?”
  “我写了反动文章,他们把我当现行反革命来斗,我就偷跑出来了。”
  唐卫中这才发现王东山身上有青一块紫一块的伤。他问:“你写了什么反动文章?”
  “我舅舅是地主,他剥削人民,该斗。可舅舅的儿子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没有剥削过人民,也挨斗。我想不通!”
  “想不通就写文章?你上几年级了?”
  “我只是在作文上写上了心里话。我今年三年级。”
  “想不想留在这里继续上学?”
  王东山又扑通一声跪下磕头:“你收下我吧,你就是我的父亲,我就是你的儿子。”
  “成。”唐卫中拉起了王东山:“不能把这些告诉任何人,记住了?”
  “爹,我记住了。”
  唐卫中高兴地开门叫来了唐学强的妈:“学强他妈,你来!”
  学强妈现在是学校里的杂工。她正在抹煤,听到唐卫中叫,便洗洗手来到了屋里:“啥事儿?我正和学生抹炭,伙房里没炭了。”
  “王东山,这是你妈。”
  王东山给学强妈磕头:“妈,儿子东山给你磕头了。”
  学强妈望着唐卫中:“这是?”
  “他是我认的干儿子。”
  “噢。”学强妈这下明白了,她高兴地拉起王东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