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德军陆续撤回到了沃皮河西岸,洛巴切夫不禁诧异地问:“司令员同志,德国人就这样撤退了?”
“军事委员同志,”虽然亲眼看到德国人撤过了沃皮河,但罗科索夫斯基却并不感到乐观,他觉得德国人这么做,肯定是有什么阴谋,“德军在技术装备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而是还牢牢地掌握着制空权。他们在进攻受挫后,就撤回沃皮河西岸,肯定酝酿着什么阴谋。我们要提醒部队提供警惕,免得被敌人打一个措手不及。”
罗科索夫斯基的担忧,很快就变成了现实。德军在下午一点,用两个摩托化团在第19集团军的地段渡过了沃皮河,向卢金部队的防区发起了进攻。
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卢金右翼的一个师的防线被德军突破,该师和集团军主力之间的联系,被德军强行分割开来。
罗科索夫斯基在得知这个消息以后,立即关切地问:“卢金同志,需要我立即派出部队去支援你吗?”
“暂时不用,罗科索夫斯基同志。”卢金婉转地拒绝了罗科索夫斯基的好意,正色说道:“我相信以我们集团军现有的实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失去的阵地。”
见卢金不愿意让自己的部队去支援,罗科索夫斯基也不好勉强,他只好客套地说道:“好吧,卢金将军,那我就暂时不派部队到你那儿去了。不过一旦你的防区出现了危险,请及时通知我,我会为你们提供必要的援助。”
经过第19集团军指战员的顽强战斗,到傍晚时分,楔入防区的德军被消灭,失去的阵地陆续被夺回。
10月3日一整天,敌人没有再对第16集团军的防区发起地面进攻,而是用炮火轰击着东岸的防御阵地,同时敌人还出动了大量的轰炸机,对侦察到的炮兵阵地实施了猛烈的轰炸,并派出侦察机,加强对通往维亚兹马方向的道路进行侦察。(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七章 新的命令()
当德军的炮弹和航弹落在第108步兵师的防御阵地时,罗科索夫斯基还以为德军会故技重施,等炮击和轰炸结束后,就由坦克引导步兵发起冲锋。因此他还是按部就班地进行防御部署,让炮兵在德军地面部队出动后,对其实施炮火拦截。
没想到德军却耍了个花招,他们在炮击和轰炸第16集团军的同时,却出动部队向第19和第30集团军的结合部发起了进攻。由于德军在停止了密集的炮击和轰炸后,还每隔半个小时,就对第108步兵师的防区实施一轮炮击,使摸不清德军底细的罗科索夫斯基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命令前沿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做好迎击德军进攻的准备。
到了中午,罗科索夫斯基发现德军只在炮击和轰炸自己的防区,却没有发起地面进攻,便觉得事情有点没对劲。他站在挂着地图的墙壁看了半晌,随后扭头问马利宁:“参谋长,前沿观察哨有什么最新的报告吗?”
“没有,司令员同志。”马利宁立即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根据观察哨的报告,在沃皮河对岸没有发现德军集结的迹象。”
“你说说,德军究竟想干什么?”罗科索夫斯基听说敌人暂时不会进攻,又转头望着墙上的地图,问马利宁:“他们为什么只用炮火来轰击我们的防区,而不发起地面进攻呢?”
马利宁走到罗科索夫斯基的身边,仰头望着墙上的地图,想了想,然后说出自己的看法:“德军经过了昨天的进攻后,觉得要从我们这个方向打开突破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他们便及时地调整了进攻方向,选择了北面防御相对薄弱的第30集团军防区,并试图从该集团军和第19集团军的结合部撕开了一口缺口,将我们的防线切割得七零八落。”
“没错,司令员同志。”马利宁的话说完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过来的卡扎科夫也接着说:“我认为参谋长说得很有道理,德军用炮火将我们的部队牵制在防御阵地上,这样他们就能全力进攻第19和第30集团军的结合部。只要撕开缺口,他们就可以长驱而入,迂回到西方面军的后方,对我们实施合围,让我们重蹈西南方面军的覆辙。”
卡扎科夫的话给罗科索夫斯基提了一个醒,他再度扭头问马利宁:“参谋长,我们左翼第20集团军防区怎么样,也遭到德军的攻击了吗?”
“没有,第20集团军的防区风平浪静,德军既没有对他们实施炮击或轰炸,也没有发起地面进攻。”马利宁在说完这几句话以后,停顿了片刻,然后鼓足勇气说道:“我向方面军司令部报告德军的进攻,可是方面军司令员同志似乎一点都不放在心上,他说这可能是德军的佯攻,让我们不要大惊小怪。”
“参谋长同志,您说的都是真的吗?”一直没有说话的洛巴切夫走过来,面无表情地问马利宁。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以后,他不禁自言自语地说:“照理说,科涅夫将军也是一个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老指挥员,可是对德军在我们防御地带所采取的行动,他却有点无动于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罗科索夫斯基听洛巴切夫说完,耸了耸肩,有些无奈地说:“我觉得自打他担任方面军司令员后,对我的态度,就好像我们是冤家对头似的,真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既然想不出来,就别想那么多。”洛巴切夫望着地图问罗科索夫斯基:“司令员同志,卢金将军的情况现在是不是很糟糕?”
“我估计他那里的情况不乐观,”罗科索夫斯基说完,吩咐马利宁:“参谋长,给卢金将军打个电话,问问他那里的情况如何?”
“是,我马上去打电话。”马利宁说完,便径直走向了电话。
看着去打电话的马利宁,洛巴切夫若有所思地问:“司令员同志,你有什么打算,派出部队去支援卢金将军吗?”
“没错,我就是这样考虑。”罗科索夫斯基用手指着亚尔采沃东面的防御地带,说道:“从目前的情况看,德军可能暂时不会对我们发起地面进攻,所以我打算将部署在这里的第38和第152步兵师调给卢金,以加强他们那里的防御力量。”
“我同意。”罗科索夫斯基的话音刚落,洛巴切夫便毫不迟疑地表示了同意:“如果卢金部队的防区遭到德军凶猛进攻时,我们却站在旁边无所作为,一旦德军突破了他们的防御,在这一地区站稳了脚跟,那么我们的右翼就会暴露在敌人的面前,到时我们就需要同时和两个方向的敌人作战,这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
马利宁返回的时候,带回来一个坏消息:“司令员同志,德军已在第19和第30集团军的结合部,撕开了一道宽达三公里的缺口。目前,卢金将军已将作为预备队的机械化第26军调往了北面,试图堵住德军的突破口。”
当马利宁在地图上指出机械化第26军正在开往的地区后,罗科索夫斯基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因为他看到随着这支部队的调离,这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防御空白地段,一旦德军冲到这里的话,自己部队的侧翼就会暴露。
不光罗科索夫斯基看到了这种情况,就连洛巴切夫和卡扎科夫也看出来了。卡扎科夫等马利宁一说完,立即提醒罗科索夫斯基:“司令员同志,您看到了吗?随着机械化第26军的调离,在这宽达五公里、纵深七公里的地段,就成为了无人地带,一旦德军冲到这里,他们就能轻松地打击我们的侧翼。”
“炮兵主任同志,我也看到了。”罗科索夫斯基点了点头,淡淡地说道:“本来我还想在卢金同志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再将我们的部队派过去,但从现在的情况看,必须马上调动部队去填补这个空档,使德国人无可乘之机。”
听到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马利宁立即问道:“司令员同志,不知道我们应该调那些部队去支援第19集团军。”
“基里洛夫上校的第38步兵师,切尔内绍夫上校的第152步兵师,列米佐夫中校的坦克第27旅。”罗科索夫斯基在一口气说出了增援部队的番号后,又想了想,然后对卡扎科夫说:“炮兵主任同志,我想再从你那里抽调一个炮兵团,没问题吧?”
“没问题,司令员同志。”卡扎科夫慌忙回道说:“我这就给炮兵打电话,将离第19集团军防区最近的那个团调过去。”
部队的集结需要时间,在马利宁和卡扎科夫紧锣密鼓地安排增援部队的同时,罗科索夫斯基亲自给卢金打去了电话。听到卢金的声音从话筒里传出时,他用关切的语气问道:“卢金同志,你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非常糟糕,罗科索夫斯基同志。”卢金疲倦的声音从听筒里传了出来,“在几分钟前,德军刚刚突破了第34步兵军的防线,我已命令该军军长组织反击,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失去的阵地。”
“第30集团军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我估计比我们这里更糟糕。”卢金叹了口气接着说:“我们和他们之间的联系,已完全中断,不管是电话线路还是电报,都无法联系到对方。”
听到卢金所说的情况,罗科索夫斯基更加认为自己准备派兵增援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他努力用平稳的口气说道:“卢金同志,既然你们那里的情况非常严重,我想我有必要派部队去支援你们。”
“什么,派部队支援我们?”罗科索夫斯基的话,让正被德军的进攻搞得焦头烂额的卢金楞了片刻,随即他就如同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满脸惊喜地问:“罗科索夫斯基同志,这都是真的吗?您真的打算派部队支援我们吗?”
“没错,卢金同志,正是这样的。”罗科索夫斯基见卢金还有点半信半疑,连忙补充说:“我打算派两个步兵师、一个坦克旅和一个炮兵团去支援你们。我相信有了这些部队的帮助,你们一定能稳住防线,坚决地粉碎德军的进攻。”
“这是肯定的。”卢金刚高兴了片刻,忽然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脸上的表情又变得严肃起来,他有些担忧地问:“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据我所知,你所派出的这些部队,是你们集团军三分之一的兵力。把这些部队派给我们,不会影响到你们的防御吧?”
“放心吧,卢金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很有把握地说:“从德国人进攻的特点来看,他们只是想用炮火来压制住我们,使我们无法向他们发起反击,这样他们就可以集中兵力去进攻你们,并在你们那个方向打开突破口。”
听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卢金心中的大石头算是落了地,他如释重负地说:“好吧,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既然是这样,那就请你尽快将部队派过来吧。我相信有了这些部队,你的右翼一定会稳如磐石。”
由于罗科索夫斯基及时派出的援兵,卢金有了足够的兵力和德军进行周旋,他迅速地恢复了失去的阵地,并将敌人赶回了进攻出发阵地。
…………
激烈的战斗又持续了两天,10月5日的傍晚,罗科索夫斯基正在和马利宁研究该如何调整防御部署。忽然有名参谋走了过来,将一份电报交给了他,并报告说:“司令员同志,这是刚收到的来自方面军司令部的电报。”他看到罗科索夫斯基接过电报,准备随手放在桌上时,赶紧提醒说,“这是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报,司令员同志。”
听参谋这么说,罗科索夫斯基立即将电报拿到眼前看起来,只见上面命令他立即把防守的地段连同部队交给叶尔沙科夫将军,并带领第16集团军的司令部于10月6日抵达维亚兹马,在那里将得到五个步兵师,在尤赫诺夫方向上组织对德军的反突击。
看到电报以后,罗科索夫斯基啪的一声将电报拍在了桌上,气呼呼地说:“这道命令简直是莫名其妙嘛。如今在我们集团军以北,尤其是在卢金将军那里,形势十分严重。在方面军的左翼和我们集团军以南的情况怎么样,我们也一无所知,但上级却忽然给我们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洛巴切夫、卡扎科夫、马利宁、奥廖尔等几人,都不知道罗科索夫斯基为什么会忽然发作起来,但他们传阅了摆在桌上的电报后,不禁对这封电报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马利宁大声说:“司令员同志,让我们在这种时候离开部队,简直是太莫名其妙了。我建议,让西方面军司令部以文件的形式重新发布命令,并请方面军司令员在上面亲自签字。”
“我同意参谋长的意见。”洛巴切夫首先表示了支持。
接着卡扎科夫、奥廖尔等人也异口同声地说:“同意参谋长的建议。”
见大家的意见统一了,罗科索夫斯基点了点头,随后吩咐马利宁:“参谋长,既然大家的看法都一样,那就按照你所说的提议办,给方面军司令部回个电报,关于这次的命令,请他们以文件的形式发布,并请方面军司令员在上面亲笔签字。”
夜间,一名飞行员送来一份有科涅夫和军事委员会布尔加宁签名的命令。只见上面写着:“兹命令第16集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立即将其防御地带连同部队,转交第20集团军司令员叶尔沙科夫,你本人带司令部及必要之通信工具以强行军速度最迟不得晚于早6时10分到达维亚济马。第16集团军新编成内将包括维亚济马地区的步兵第50、第73、第112、第38、第229师,坦克第147旅,以及1个火箭炮营、1个反坦克团和1个统帅部预备队炮兵团,集团军的任务是阻击从南面斯帕杰缅斯克地域向维亚济马进攻之敌,不让其越过普梯科沃、克鲁德耶、德罗日诺一线北进……”(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八章 空城一座(上)()
罗科索夫斯基将这份命令让在场的几名指挥员传阅之后,表情严肃地说道:“指挥员同志们,虽然我不清楚方面军司令部为什么会突然下达这样的命令,让我们的集团军司令部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离开现有的部队,去接受新的部队。但是命令就是命令,是不允许讨论的,我们只能遵照命令执行。”
洛巴切夫叹了口气,说道:“在目前的情况下,也只能执行这道命令了。我们等叶尔沙科夫将军来接受了部队,就尽快赶往维亚济马,争取早日接收等在那里的部队。”
他的话音刚落,便有一名战士从外面走了进来,走到马利宁的身边低声地说了两句,然后便挺直身体一动不动地站在旁边。马利宁赶紧走过来向罗科索夫斯基报告:“司令员同志,第20集团军的叶尔沙科夫将军来了,如今就在外面。”
听说叶尔沙科夫来了,罗科索夫斯基冲洛巴切夫一摆头,说:“走吧,军事委员同志,我们一起出去迎接他吧。”
几人来到门外,借助皎洁月光的光线,看清在外面的空地上站着十几名指战员。见到罗科索夫斯基他们出来,从人群中走出一人,笑着对他说:“您好啊,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想不到我们又见面了。”
罗科索夫斯基朝那人看了一眼,便认出是这两天一直联络不上的叶尔沙科夫将军,虽然他的心中对他极度不满,但还是主动伸出手去,礼貌地说:“您好,叶尔沙科夫将军,欢迎您到第16集团军来。”
“您好,罗科索夫斯基同志。”叶尔沙科夫也许没想到自己会在这种情况下,和罗科索夫斯基会面,所以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很抱歉,我这几天一直在基层部队,所以没有及时地回您的电话,希望您不要介意。”
罗科索夫斯基现在没有和对方计较的心情,他只想尽快移交了部队的指挥权以后,便带着自己的司令部到维亚济马去接收新的部队。于是他只是淡淡一笑,然后侧身做了个请的姿势,说道:“叶尔沙科夫将军,请进吧!时间紧迫,我们还是尽快完成部队的移交吧。”
等回到指挥部里,双方坐下来进行了简短的交接,当作战地图和部队的指挥权移交给叶尔沙科夫以后,罗科索夫斯基就成为了光杆司令。看着原第16集团军司令部的成员要离开,心存内疚的叶尔沙科夫还主动地问:“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从这里到维亚济马还有几十公里,如果没有部队保护的话,我担心你们会遇到危险。”
罗科索夫斯基心里明白,从这里前往维亚济马的道路上,不见得能一路平安无事,对于叶尔沙科夫的提议,他也就没有推辞,而是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让我从警卫营带一个连离开吧。”
就这样,罗科索夫斯基和他同僚们,在一个连的战士护送下,驱车前往维亚济马,却接收上级承诺的五个步兵师。
在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马利宁转过头,有些担心地问罗科索夫斯基:“司令员同志,假如我们赶到维亚济马,找不到我们要接收的部队,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参谋长,你多虑了。”没等罗科索夫斯基说话,洛巴切夫便抢着说道:“既然让我们接收新部队的命令,是由方面军司令员下达的,我相信一定会有部队在维亚济马等着我们。也许人数没有我们相信的多,但是绝对会有部队等着我们去接收。”
相对于洛巴切夫的信心十足,罗科索夫斯基的心里却格外不踏实,他根据后世的记忆,隐约记得在真实的历史上,第16集团军的司令部赶到维亚济马以后,发现在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供接收的部队,只不过是一座空城而已。
想到这里,他抬头望着前排的马利宁,说道:“参谋长,你先乘摩托车到维亚济马去,先去看看城里有没有部队。”
马利宁本来也是抱着和洛巴切夫一样的心思,觉得既然方面军司令部说在维亚济马有部队,那肯定就有部队在那里等着接收,最多就是人数没有想象得多。此刻听到罗科索夫斯基的吩咐,他不禁楞了一下,随后小心地说:“司令员同志,不知道您在担心什么?难道您担心在维亚济马,根本没有为我们准备的部队吗?”
“没错,我就是这样想的。”由于车内只有自己、洛巴切夫、马利宁和司机,都是信得过的人,所以罗科索夫斯基才敢畅所欲言:“你们不觉得这道命令有点莫名其妙嘛?为什么要让我们将现有的部队移交出去,再去接收新的部队,并对德军实施反击,这样做,不是有点多此一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