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莫斯科1941-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6集团军所发起的进攻,在天亮以后变得艰难起来。德军在这一地区有着完善的防御体系和坚固的工事,昨晚骤降的气温,只冻死了那些待在野战工事里的官兵,而对那些躲在永久工事里取暖的德军官兵,去只出现了少量的冻伤,因此看到苏军的进攻部队冲过来,他们能立即组织有效的抵抗。

    气势如虹的苏军指战员表现得极其凶悍,在坦克的掩护下,完全不惧德军阵地上倾泻的弹雨,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挺着刺刀勇敢地发起一波波集团冲锋。虽然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但兵锋所指,还是让那些企图依托坚固防御工事顽抗的敌人,被打得节节败退。

    罗科索夫斯基在指挥部里看到了前沿发回来的电报,俯下身子盯着面前的地图,皱着眉头思索接下来的进攻该如何展开。参谋长马利宁正好拿着一份新收到的电报,走过来准备向他报告,见到他的这个表情,不禁好奇地问:“司令员同志,您在想什么呢?”

    “由于德军没有想到我军会突然发起大规模的反攻,被我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再加上昨晚气温骤降,待在野战工事的德军被大量地冻死或冻伤,所以我们才能取得极大的战果。”罗科索夫斯基用手里的红蓝铅笔敲了敲桌上的地图,继续说道:“我们同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如何地分配现有的兵力,才能使我们取得的战果最大化呢?”

    马利宁是位优秀的参谋长,别看他平时对罗科索夫斯基所下达的命令,都是唯命是从,但这不等于他没有自己的主见。他在听完罗科索夫斯基的这番话以后,用手指着克林所在的位置说道:“司令员同志,我觉得我们接下来应该将克林作为主要的攻击方向。”

    “把克林作为主要的进攻方向?”罗科索夫斯基听完马利宁的提议后,不禁好奇地问:“参谋长,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我之所以建议将我们的主攻方向,选择在克林这里,是因为两点。”早就经过深思熟虑的马利宁娓娓而谈:“第一,副司令员扎哈罗夫将军在这里集结了不少的部队,可以配合我们的首轮进攻部队,向克林发起进攻;第二,一旦德军发现克林成为了我们的进攻重点,他们就会从其它方向抽调部队,来加强他们在克林地区的防御。这样一来,敌人在其它方向上的兵力就会变得薄弱,对友军下一阶段的进攻,就会变得有利。”

    “太棒了,参谋长同志。你真是太棒了!”罗科索夫斯基听完马利宁的分析后,立即冲他竖起了大拇指,感慨地说:“我觉得你在我这里当参谋长,真是太屈才。你有没有想出来单独指挥一支部队的打算,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向朱可夫大将提出,让你到某个集团军去担任司令员职务。要知道部队就缺少你这样既有丰富理论又有实战经验的指挥员。”

    没想到,他的话说完后,马利宁居然冲他摇了摇头,态度坚决地说:“司令员同志,我不想当什么集团军司令员,我希望能永远留在您的身边,当您的参谋长!”

    罗科索夫斯基之所以向马利宁提出这个建议,是考虑到苏军中一向有轻视参谋的传统,他也是为了马利宁的前程着想。既然马利宁拒绝了,他也不好再劝。就在这时,他忽然发现转身准备离开的马利宁的手里还攥着一份电报,连忙叫住了他:“参谋长同志,你手里是哪里来的电报?”

    “哦,这是副司令员发来的电报。”马利宁发现自己准备交给罗科索夫斯基的电报,还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里,连忙抬手递了过去,同时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他已经顺利地回到了克林地区,正在积极地集结部队,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向克林城内的守军发起攻击。”

    这边刚拟定好接下来的战略,朱可夫的电话便打了进来,他听到接电话的人是罗科索夫斯基,便开门见山地问:“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你们那里的情况怎么样了?”

    “大将同志,我们正在和德军争夺克留科沃。由于敌人在这里有坚固的防御工事,我们发起的几次进攻,都没有成功。”罗科索夫斯基有些为难地说:“您看是否再给我们调派点预备队,或者派空军提供空中支援。”

    “今天的天气不好,空军没法起飞。”朱可夫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继续说道:“上级补充给你们的骑兵和技术装备,大概明天中午能到达。”

    虽然听说部队在进攻时,因为天气的缘故,无法得到空中支援,但上级补充的骑兵和技术装备,在第二天就能到达,罗科索夫斯基的心里还是挺高兴的。他对朱可夫关切地说了一句:“大将同志,您最近的压力太大,一定要抽时间好好休息下,否则会累垮的。”

    从召集集团军司令员开会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了,朱可夫感觉自己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不光看文件时睡意时时袭来,特别想睡觉;同时他的双眼布满了血丝,因为不停地打电话,他的声音也变得嘶哑。

    此刻听到罗科索夫斯基关心的话语,朱可夫的心里感到一阵温暖,他端起摆在自己面前用于提神的浓茶喝了一口,笑着说:“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我的身体你就不用担心了,你还是考虑该如何消灭敌人吧。”

    罗科索夫斯基放下电话时,坐在旁边始终没说话的洛巴切夫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司令员同志,我觉得朱可夫大将可能已经疲劳到了极点,他是在凭借他非凡的毅力在坚持着指挥战斗。”

    对于自己的军事委员所说出的话,罗科索夫斯基点了点头,附和道:“在战争期间,又有谁不会感到强大压力下的疲惫呢?朱可夫大将之所以始终保持着坚强的意志,忘我地工作着,是为了领导我们早日打败法西斯侵略者。”

    这边刚布置完任务,从外面便走进来一名参谋,向罗科索夫斯基报告说:“司令员同志,特别连的同志来了,如今就在门口。”

    “特别连?!”罗科索夫斯基将这个番号重复一遍后,猛地想起就是田栓子指挥的那支抗联部队,因为他们在保卫希姆基和阻击德军援兵的战斗中,所表现出的英勇顽强和所取得巨大战果,所以他和洛巴切夫联手签署了对该部的嘉奖令,应该是抗联的人来领勋章了。想到这里,他问来报讯的参谋:“门外有几个人?”

    “一个!”参谋竖起了一根手指说道:“是一名少尉,我估计是位排长之类的。”

    听说等在门外的是一名少尉,罗科索夫斯基便知道来的肯定不是田栓子或者翻译王二柱,因为两人都不是少尉军衔。不过他还是客气地对参谋说:“让他进来吧!”

    片刻之后,一名年轻的少尉走进了指挥部。他来到了罗科索夫斯基的面前,原地立正抬手敬了一个军礼,用熟练的俄语大声地说道:“司令员同志,特别连副连长少尉祝振东向您报告,我已奉命来到,请指示!”

    罗科索夫斯基握住这位少尉的手,友好地说:“少尉同志,你们连在希姆基打得好啊!不光消灭了冲进希姆基的敌人,而且以一个不满员的步兵连,挡住了德军一个团的增援部队,真是太了不起了!”

    听到罗科索夫斯基在夸奖抗联,洛巴切夫也附和道:“是啊,少尉同志,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说实话,当初司令员同志让你们坚守希姆基的时候,我真的不放心讲这么重要的地段交给你们。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都证明了司令员同志的眼光不错。”

    祝振东等洛巴切夫说完后,转身面向罗科索夫斯基,表情严肃地说:“司令员同志,我是奉命到司令部来接受命令的,请您下达命令吧!”

    罗科索夫斯基没有立即告诉他下一步的作战任务,而是好奇地说:“少尉同志,你们的连长怎么没来啊?”

    “是这样的,司令员同志。”祝振东连忙回答说:“连长不懂俄语,而我们的翻译又在前几天的战斗中腿部负伤,所以在经过几名指挥员的商量后,还是决定派我来接受命令。”

    罗科索夫斯基听完祝振东的解释后,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冲坐在一旁的洛巴切夫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把准备好的勋章拿出来。洛巴切夫看到罗科索夫斯基的眼神后,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起身走到墙边,取下一个挂在上面的背囊,拎着走到了祝振东的面前,笑着对他说道:“少尉同志,由于你们在保卫希姆基的战斗中,所表现的英勇顽强,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战果,集团军司令部决定授予你们勋章。这背囊里是二十枚勋章,你带回去让你们连长自行分配吧。”

    祝振东接过洛巴切夫手里的背囊,拎在手里继续问道:“不知道我们连下一步的作战任务是什么?”

    “不要着急,少尉同志。”见祝振东求战心情,罗科索夫斯基连忙笑着对他说:“你们现在的任务,就是留在希姆基好好休整,等待上级给你们补充兵员,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再投入战斗。”

    祝振东听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心里明白上级暂时不会下达什么命令,连忙恭谨地问道:“司令员同志、军事委员同志,允许我回部队去吗?”

    “去吧去吧。”罗科索夫斯基冲他摆了摆手,继续说道:“请代表我向连里的指战员们表示感谢,谢谢他们在保卫莫斯科的战斗中所作出的贡献。”

    听到罗科索夫斯基在夸奖抗联,洛巴切夫也附和道:“是啊,少尉同志,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说实话,当初司令员同志让你们坚守希姆基的时候,我真的不放心讲这么重要的地段交给你们。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都证明了司令员同志的眼光不错。”

    祝振东等洛巴切夫说完后,转身面向罗科索夫斯基,表情严肃地说:“司令员同志,我是奉命到司令部来接受命令的,请您下达命令吧!”

    罗科索夫斯基没有立即告诉他下一步的作战任务,而是好奇地说:“少尉同志,你们的连长怎么没来啊?”

    “是这样的,司令员同志。”祝振东连忙回答说:“连长不懂俄语,而我们的翻译又在前几天的战斗中腿部负伤,所以在经过几名指挥员的商量后,还是决定派我来接受命令。”

    罗科索夫斯基听完祝振东的解释后,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冲坐在一旁的洛巴切夫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把准备好的勋章拿出来。洛巴切夫看到罗科索夫斯基的眼神后,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起身走到墙边,取下一个挂在上面的背囊,拎着走到了祝振东的面前,笑着对他说道:“少尉同志,由于你们在保卫希姆基的战斗中,所表现的英勇顽强,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战果,集团军司令部决定授予你们勋章。这背囊里是二十枚勋章,你带回去让你们连长自行分配吧。”

    祝振东接过洛巴切夫手里的背囊,拎在手里继续问道:“不知道我们连下一步的作战任务是什么?”

    “不要着急,少尉同志。”见祝振东求战心情,罗科索夫斯基连忙笑着对他说:“你们现在的任务,就是留在希姆基好好休整,等待上级给你们补充兵员,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再投入战斗。”

    祝振东听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心里明白上级暂时不会下达什么命令,连忙恭谨地问道:“司令员同志、军事委员同志,允许我回部队去吗?”

    “去吧去吧。”罗科索夫斯基冲他摆了摆手,继续说道:“请代表我向连里的指战员们表示感谢,谢谢他们在保卫莫斯科的战斗中所作出的贡献。”

第三百六十一章 莫斯科城下的大反攻(三)() 
虽说部队的进展顺利,不过作为罗科索夫斯基副手的洛巴切夫心里始终还是不踏实,毕竟从战争爆发到现在的半年时间里,这样形式的反攻他见过了很多次,每次都是虎头蛇尾。不光没有消灭敌人不说,反攻部队被敌人消灭的事一点都不少见。因此他望着喜形于色的罗科索夫斯基,担忧地问:“司令员同志,你真的认为我军的这次反击,能取得最高统帅部所设想的效果吗?”

    “军事委员同志,你这是怎么了?”见洛巴切夫患得患失的样子,罗科索夫斯基笑着向他解释说:“你瞧,德国人将他们的各突击集团展开在宽大的正面上,并以装甲坦克部队作为拳头实施深远的突破,从而使自己军队的进攻正面铺得太宽,以致在莫斯科近接近地的最后战斗中失去了突破能力。如今他们的力量不光分散了,士兵也变得疲惫不堪了,而最高统帅部利用这段时间,集结了大量的兵力,对德军实施打击,肯定能彻底地粉碎他们夺取莫斯科的企图,并将他们从莫斯科城下赶走。”

    “然后呢?”洛巴切夫还是不放心地问:“就算把敌人从莫斯科附近赶走,等他们重新完成集结后,又会重新对莫斯科发起进攻。”

    在罗科索夫斯基所拥有的后世记忆里,莫斯科保卫战之后,好像没过多久,就是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他之所以对这次战役记忆深刻,主要这是苏联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同时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

    虽然他记不清楚在莫斯科保卫战结束后,苏军紧接着又在什么地区展开了新的战斗,不过他还是信心十足地说:“军事委员同志,这一点你就放心吧。据我分析,德军在莫斯科城下遭到了我们毁灭性的打击之后,是根本不敢再打莫斯科的主意了,他们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其它的方向。”

    罗科索夫斯基在向洛巴切夫分析形势时,马利宁也走了过来,他笑着插嘴问道:“司令员同志,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事情,您给我们分析一下,德军被我们从莫斯科附近赶走以后,他们会将进攻的重点转移到什么地方去?”

    “对啊,司令员同志,给我们分析一下嘛。”见到有参谋长牵头,奥廖尔、马克西缅科他们也围过来,都想听听罗科索夫斯基分析形势。

    见到随口说的一句话,让自己变得骑虎难下,罗科索夫斯基苦笑了一下,然后根据自己有限的记忆,向众人“分析”起未来的形势:“各位指挥员同志们,德军被我们从莫斯科城下赶走后,他们是绝对不会甘心自己的失败,势必会选择新的进攻方向。根据我的判断,在北面,他们会加大对列宁格勒的进攻力度,夺取这座以列宁同志名字命名的城市;在南面,他们会集中兵力攻击高加索地区,夺取那里的石油。还有一种可能……”

    罗科索夫斯基说到这里,故意欲言又止,成功地引起了几位指挥员们的好奇心,马利宁着急地问道:“司令员同志,您认为德军还会把我们的什么城市,作为他们进攻的重点呢?”

    “这里!”想到这里都是自己的部下,而自己又是打着分析局势的幌子,因而罗科索夫斯基指着地图上斯大林格勒所在的位置,放心大胆地说:“在我们失去了哈尔科夫这座重工业城市以后,以最高统帅本人的名字命名的这座城市,就是我们生产坦克的重要基地。我估计德军的下一个进攻重点,就会选择在这里。”

    马利宁歪着头,将斯大林格勒所在的位置反复地看了几遍后,摇了摇头说道:“司令员同志,我看不像。您瞧,德军要从莫斯科推进到斯大林格勒,这可是上千公里的距离啊,而且在中间我军构筑了数道坚固的防线,还部署了几十万军队,他们要想冲向斯大林格勒,这根本是不可能的。我觉得德军向高加索进军,夺取那里的石油,还是蛮有可能的。”

    “没错,我认为参谋长分析得对。”马利宁一说完,奥廖尔就补充说:“德军发动闪电战,所依靠的都是装甲部队,而坦克和装甲车都需要燃料,只有夺取了高加索的油田,他们才能获得足够的石油。”

    听完两位部下的反对意见,罗科索夫斯基心里在暗暗地想:“假如在明年上半年组织部队进攻哈尔科夫的指挥员,不是铁木辛哥而是朱可夫,也许德军真的就没有冲向斯大林格勒的可能。不过历史没有假如,虽然铁木辛哥的能力有限,但他毕竟是受到斯大林器重的大本营成员,既然朱可夫都能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进攻,那么夺取哈尔科夫的荣誉,肯定就会被斯大林留给铁木辛哥。”

    大家对德军败退后,可能选择的新方向,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讨论。没等讨论出结果,外面忽然传来了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

    听到这个声音,指挥部里顿时变得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集中精神、侧耳倾听这越来越清晰的声音。

    “坏了,该死的德军飞机又来了。”奥廖尔暗暗叫苦:“如果我们的进攻部队遭到他们的轰炸,那么形势又会变得对我军不利了。”

    马利宁冲到电话机旁,拿起话筒大声问:“喂,观察所吗?我是参谋长马利宁,立即报告外面的情况!”

    马利宁在问观察所的时候,其余的人也没闲着,大家都凑到了他的身边,想在第一时间搞清楚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只听里面有个激动的声音说道:“报告参谋长同志,飞机,好多的飞机啊!”

    “我听到了飞机的声音。”马利宁语气严厉地问:“我问天上有多少飞机?”

    “太多了,简直数不清,至少有几百架吧!”

    在场的人听到观察哨报告,说空中出现了几百架飞机,心都不禁往下一沉,心里暗说:“敌人一次就出动了这么多飞机,难道我们的进攻要以失败告终吗?”

    罗科索夫斯基上前一步,抢过马利宁手里的话筒,大声地问道:“喂,我问你,是谁的飞机?德国人的,还是我们的?”因为底气不足,说到后面时,他的声音低了下去。

    观察哨也许是太兴奋了,丝毫没察觉和自己说话的人都换了一个,还在激动地说:“这还用说么,都是我们的飞机,我们的飞机,有好几百架呢,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飞机……”

    罗科索夫斯基没有理睬这个饶舌的观察哨,将话筒往桌上一放,便朝门外跑去。原本围在电话周围的人,也听清楚出现在空中的飞机,是自己的飞机,也兴奋地跟在罗科索夫斯基跑出了指挥部。

    站在战壕里,根本用不着望远镜,罗科索夫斯基便发现远处飘来了一片乌云,还传来风雷滚动的声音。但仔细一看,那不是乌云,也没有雷声,是数百架苏军的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