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莫斯科1941-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谋长阁下,”伦斯基在电话里说道:“我们的部队行进到距离野战机场还有七八公里的地方,突然遭到了俄国人的狂轰滥炸。轰炸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后,俄国人的地面部队也发起了攻击,一下就将我的部队打垮了。”

    “那第60摩托化师呢?”施密特等他一说完,立即迫不及待地问:“阿伦斯托夫将军和他的部队情况又怎么样?”

    “他们的部队也被打垮了。”伦斯基中将大声地回答说:“我和阿伦斯托夫将军已经失去了联系,不知道他是否发生了什么不幸。”

    施密特放下电话,转身看到保卢斯已经从座位上站起来,神情紧张地盯着自己,俨然是一个等待着判决的囚徒。施密特踌躇了片刻,决定还是将真实的情况向他汇报:“据伦斯基将军报告,我们派去夺取机场的第14装甲师和第60摩托化师,在行进途中遭到俄国人的轰炸,部队损失惨重;接着,他们又受到了俄国人来自地面的突击。两个师的部队就这样被打垮了,第60摩托化师师长阿伦斯托夫将军下落不明。。”

    “两个师被打垮了?”听到参谋长这么说,保卢斯浑身的力气仿佛一下被抽干似的,跌坐在椅子上,双眼望着漆黑的天花板,心灰意冷地想道:“完了,这下可全完了。野战机场的失守,来自包围圈的补给等于就断了大半,凭借有限的空投物资,以及少量运到古姆科勒机场的物资,如何来维持十几二十万大军的消耗啊。”

    就在德军指挥部里的将军们在唉声叹气时,罗科索夫斯基的指挥部里却是一片欢声笑语。崔可夫的部队成功地粉碎了德军对马马耶夫岗的进犯,固然值得庆贺;更重要的是巴托夫的第65集团军,在空军的配合下,成功地击溃了来访的两个德军师,除了消灭大量的敌人和技术装备外,还俘虏了德军第60摩托化师师长阿伦斯托夫少将。

    罗科索夫斯基等指挥部里安静下来以后,开口对来来回的诸多集团军司令员说道:“同志们,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军的进展非常顺利,虽然德军在某些地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由于他们的弹药和物资不足,他们的抵抗是持续不了多长时间的。希望大家戒骄戒躁,继续保持现有的进攻势头,争取早日将包围圈里的保卢斯集团,全部彻底干净地消灭掉。”

    考虑到今天的马马耶夫岗曾经遭到德军的猛攻,如果不尽快给崔可夫补充力量,他们很难再挡住德军的下一次强攻。因此罗科索夫斯基把奇斯佳科夫叫到自己的面前,对他说道:“奇斯佳科夫将军,目前你的第21集团军实力是最雄厚的,我希望你们能加大进攻的力度,向马马耶夫岗方向实施突击,争取早日和崔可夫将军的部队会师。”

    “司令员同志,请您放心。”奇斯佳科夫原以为罗科索夫斯基会让离马马耶夫岗最近的第66集团军,去和崔可夫的第62集团军会师,但没想到居然把这样光荣的任务交给了自己,他顿时情绪激动地表示说:“我的部队最多两昼夜,就能到达马马耶夫岗,和坚守在那里的第62集团军会师。”

第五百四十六章 战术的调整() 
苏军的攻势持续进行了一周,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将德军压缩在一个长25公里、宽15公里的狭窄地段。虽说德军的防御区域缩小了,但他们的兵力却变得集中,因此他们的抵抗不光没有减弱,反而变得更加猛烈了。此刻在罗科索夫斯基的指挥部里,正在为部队是应该继续进攻,还是暂停进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方面军副司令员特鲁勃尼科夫主张暂停进攻的理由是:“司令员同志,我军指战员在经过几天不间断的战斗后,都疲惫不堪了。而且,现在的天气极度寒冷,我们不光要承受在战斗中的伤亡,还要承受严寒带给我们的非战斗减员。因此,我强烈建议部队立即停止进攻,等天气转暖以后,再向敌人发起进攻。”

    一向保持中立的军事委员捷列金,居然也帮着特鲁勃尼科夫说话:“我同意副司令员同志的意见,我们的部队和德国人的战斗,已持续一个星期。虽然我们的政工人员一直待在部队里,鼓励指战员们建立功勋,战士们在战斗中也表现得非常英勇顽强,但我不得不说,司令员同志,我们的部队需要休息。”

    而持相反意见的马利宁,等两人一说完,立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我们应该继续加强进攻。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俘虏说他们吃的东西越来越少,每人每天只有一片面包,十五个士兵分食一公斤土豆,只有饮水没啥困难,因为有的是积雪嘛。而且他们还接到了上级的一道命令,如果我军没有主动进攻,就不能随便开枪,因为他们的弹药已经不多了。”

    接着说话的是装甲兵主任奥廖尔:“我军坦克使用的是特制的防冻液,就算天气再冷,依旧能够正常使用。而德国人则不同,他们的坦克只要低于零下25度,就无法启动,这两天的气温低至零下40度,德国人的坦克根本就无法发动,只能摆在工事里当固定火力点使用。我们应该利用这个大好时机,继续向德军发起攻击,争取尽快将他们全部消灭掉。”

    罗科索夫斯基见主张继续进攻和主张暂停进攻的人各有各的理由,没有立即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坐在旁边的沃罗诺夫。沃罗诺夫将罗科索夫斯基望着自己,连忙摆着手说:“罗科索夫斯基同志,虽然我是大本营的代表,但决定部队是进攻还是转入防御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你的手上。”

    见沃罗诺夫将最后的决定权交给了自己,罗科索夫斯基又扭头问坐在旁边的诺维科夫:“总司令同志,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中,我们的空军能出动吗?”

    诺维科夫听完罗科索夫斯基的问题以后,缓缓地摇摇头,随后果断地回答说:“不能,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中起飞,飞行员会因为严寒而丧命的。”

    罗科索夫斯基见空军这边指望不上了,又将目光转向了方面军炮兵司令员卡扎科夫:“我们的炮兵呢,卡扎科夫同志,能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参与进攻作战吗?”

    听到罗科索夫斯基的问题,卡扎科夫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信心十足地回答说:“报告司令员同志,一点问题都没有。既然我们的坦克都能参加战斗,那么炮兵也能参加战斗。我们可以用强大的火力,去摧毁德军的防御阵地。”

    罗科索夫斯基和卡扎科夫之间的对话,给马利宁提了一个醒,他连忙站起身来说道:“司令员同志,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应不应该说?”

    “说吧,参谋长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冲他点点头,客气地说道:“我想你的想法一定是非常有效的,不妨说出来让大家都听听。”

    “大家都知道,在这一周的战斗中,我们的步兵伤亡比较大。”马利宁在说完这两句话以后,有意停顿了一下,以观察大家的反应。见所有人都点头表示肯定之后,他又接着说:“因此我建议把啃敌军防御的全部重担加给炮兵和坦克部队,我们只把步兵用于巩固夺取的地域。”

    听完马利宁所提出的这个建议,在座的指挥员都皱着眉头开始思索起来。过了好半天,捷列金首先开口问道:“单纯地看炮兵和坦克部队,能夺取德国人的阵地吗?”

    对于捷列金的这个疑问,马利宁立即解释说:“军事委员同志,我们先用强大的炮火,摧毁德军的防御工事;接着,派遣有部队小分队跟随的坦克部队,向德军的防线发起突击;等坦克部队夺取了敌人的阵地后,再命令步兵进驻这些阵地。”为了增强自己的说服力,马利宁还特意强调说,“在进攻的初期,步兵可以躲在温暖的隐蔽部里,等敌人的阵地被我们的坦克部队占领后,再出发去巩固夺取的地域。”

    捷列金等马利宁说完后,点了点头,扭头对特鲁勃尼科夫说:“副司令员同志,我觉得参谋长的这个建议不错。如果我军真的采用这种战术的话,就算不停止对德军的进攻行动,也能确保步兵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就在罗科索夫斯基准备最后表态时,忽然听到捷列金对自己说:“司令员同志,还有一件事情,我要向您汇报。我们的德国同志瓦尔特·乌布利希和他的反法西斯同盟、‘自由德意志’民族委员会,在斯大林格勒城内,不断地向被包围的德军官兵们,讲明在前线和在德国国内所发生的事情的真相,对敌人的军心起到了一定的动摇作用。如果德军不是一支军纪严明的部队,官兵们都受到了自己誓言的束缚的话,我想肯定早就有成千上万的士兵向我们主动投降了。”

    “没错,我们在保持军事进攻的同时,也不能放弃对德军的政治宣传。假如我们的劝降能起到作用的话,接下来的仗就要好打多了。”罗科索夫斯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后,扭头对诺维科夫说:“总司令同志,等气温有所回升,飞机又能重新起飞时,我希望您能帮我做两件事情。”

    “请说吧,罗科索夫斯基同志。”诺维科夫客气地回应道。

    “一是派出飞机向斯大林格勒城内的德军撒劝降传单;二是派飞机在城市的上空进行低空飞行,用广播向被围的德军士兵宣读我们的劝降书。”罗科索夫斯基在说到第二件事时,还特意叮嘱诺维科夫:“由于飞机的飞行高度过低,有可能会遭到来自地面防空火力的打击,您一定要提醒飞行员注意安全啊。”

    “放心吧,罗科索夫斯基同志。”诺维科夫等罗科索夫斯基说完后,大大咧咧地说:“我们的这些飞行员都有着丰富的飞行经验,一定不会有危险的。”

    罗科索夫斯基继续说道:“由于天气寒冷,为了我们的部队不至于因为严寒,而造成不必要的战斗减员,我宣布从明天开始,步兵将不再担任进攻的主力,而由炮兵和坦克部队来负责夺取德军的防御阵地的任务。对了,参谋长同志。”他吩咐马利宁说,“这种新的进攻战术,在两个地域暂时不予推广。”

    “哪两个地方?”马利宁有些纳闷地问道。

    “第57集团军攻击的彼斯昌卡防线,和第21集团军的进攻正面,都暂时不采用这种新的战术。”罗科索夫斯基向马利宁,也向在座的所有指挥员解释说:“德军的彼斯昌卡防线,在托尔布欣同志指挥的第57集团军的强大攻势下,已经岌岌可危,只要再加一把劲,就能成功地完成突破。至于说到第21集团军的正面,再向前几公里就是马马耶夫岗,他们需要尽快和崔可夫的第62集团军会师,将德军最后的防御阵地撕裂成互不相连的南北两块。”

    随着罗科索夫斯基命令的下达,除了第57和第21集团军负责进攻的区域外,另外几个集团军负责的进攻区域内,都使用了新的进攻战术。在小规模的进攻部队后面,是一长溜指向敌人阵地的炮口。

    在炮兵阵地上,除了炮兵外,还有大量的火炮维修人员。上级将他们部署在这里,主要目地是为了能及时地修理那些出了故障或者被德军炮火击毁的火炮。不过此刻德军的炮兵,已处于弹药严重不足的境地,用来轰击一下苏军的进攻部队还行,要想和苏军打炮战,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这些维修人员所接受的工作是非常轻松的。

    密集的炮击结束后,坦克旅的坦克便引导着小规模的步兵,朝敌人的防御阵地发起了冲锋。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都穿着白色的伪装服,他们时而卧倒,时而跃起,和坦克的速度保持一致,向敌人的阵地缓缓行进。

    而在马马耶夫岗所在方向,第21集团军所属的坦克第121旅,近卫步兵第51和第52师,也向着马马耶夫岗的方向发起了最后的突击。此刻,他们距离马马耶夫岗只有三公里,只要再摧毁了德军的最后一道防御,就能和迎面赶来的近卫第13师会师。

    对于这次的会师,崔可夫也格外重视,他专门打电话询问罗季姆采夫:“将军同志,第21集团军的部队正向着马马耶夫岗推进,最多一个小时,他们就能和你们会师。我想问问,你打算派哪个团长率领部队,去和友军会师啊?”

    罗季姆采夫等崔可夫一说完,立即大声地回答说:“司令员同志,瞧您说的,这样重要的会师,我怎么放心交给手下的团长去完成呢?我打算亲自率领部队,冲下马马耶夫岗,去和从西面赶过来的友军会师,不知道您是否同意?”

    说实话,如果崔可夫不是集团军司令员,象和友军会师这样的重要事件,他肯定会亲力亲为,但此刻他只能用羡慕的语气对罗季姆采夫说:“将军同志,我同意你的请求。我现在正式命令你,率领近卫第13师的指战员们,向马马耶夫岗的西面发起进攻,配合友军消灭还在这一地区顽抗的敌人,完成和友军的会师。”

    而在马马耶夫岗所在方向,第21集团军所属的坦克第121旅,近卫步兵第51和第52师,也向着马马耶夫岗的方向发起了最后的突击。此刻,他们距离马马耶夫岗只有三公里,只要再摧毁了德军的最后一道防御,就能和迎面赶来的近卫第13师会师。

    对于这次的会师,崔可夫也格外重视,他专门打电话询问罗季姆采夫:“将军同志,第21集团军的部队正向着马马耶夫岗推进,最多一个小时,他们就能和你们会师。我想问问,你打算派哪个团长率领部队,去和友军会师啊?”

    罗季姆采夫等崔可夫一说完,立即大声地回答说:“司令员同志,瞧您说的,这样重要的会师,我怎么放心交给手下的团长去完成呢?我打算亲自率领部队,冲下马马耶夫岗,去和从西面赶过来的友军会师,不知道您是否同意?”

    说实话,如果崔可夫不是集团军司令员,象和友军会师这样的重要事件,他肯定会亲力亲为,但此刻他只能用羡慕的语气对罗季姆采夫说:“将军同志,我同意你的请求。我现在正式命令你,率领近卫第13师的指战员们,向马马耶夫岗的西面发起进攻,配合友军消灭还在这一地区顽抗的敌人,完成和友军的会师。”

    罗季姆采夫一放下电话,就快步地走出了自己的指挥部,冲着站在战壕里的指战员们喊道:“同志们,立即准备好会师的旗帜,我们要冲下马马耶夫岗,消灭还在西面顽抗的敌人,和迎面赶来的友军会师!”

    在指战员们的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近卫第13师的军旗被高高地举起,数以百计的指战员从自己隐蔽的堑壕或掩蔽部里走出来,排着整齐的进攻队形,高喊着“乌拉”,迈着整齐的步伐,跟着军旗的后面向山岗下走去。

第五百四十七章 最后的希望() 
苏军在马马耶夫岗会师的消息,对保卢斯来说无异于晴空霹雳,他的双手紧紧地攥着刚收到的战报,一言不发地盯着面前的会议桌。

    看到保卢斯这个反应,参谋长施密特觉得自己该履行自己的职责,向保卢斯提出忠告了。他轻轻地咳嗽一声后,开口说道:“司令官阁下,俄国人在马马耶夫岗会师,将我们的防线割裂成互不相连的南北两块,形势对我们很不利。如今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了,我们不能再这样坚守下去了。”

    保卢斯扭头看着自己的参谋长,皱着眉头问:“参谋长,你的意思是?!”

    没等施密特说话,第14装甲军军长施勒默尔便站起身说:“司令官阁下,我们应该马上集中兵力突围出去。”

    “突围?!”听到施勒默尔这么说,保卢斯已经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他扭头望向施密特,想听听他会说些什么?站在一旁的施密特见保卢斯的目光投向了自己,连忙微微颔首,表示同意施勒默尔的建议。

    突围一事,保卢斯不是没考虑过,可是部队缺乏燃料、弹药以及食物,坦克邮箱里的燃料,勉强只能行驶几十公里。就算侥幸突破了苏军的包围圈,他们还要在茫茫雪原上行军上百公里,才能与曼斯坦因的顿河集团军群汇合。在完全丧失制空权的地域,进行长达一百多公里的行军,那简直是自取灭亡。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希特勒曾经下达过坚守斯大林格勒地区所有占领的阵地,假如不经请示,就擅自撤退,等回到德国,不被撤职查办才怪了。

    因此他摇摇头,果断地说道:“不行,元首命令我们坚守现有的阵地,在获得他的突围许可之前,我们绝对不能离开斯大林格勒。”

    虽然见保卢斯否定了突围的提议,但第51军军长库尔茨巴赫还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说道:“司令官阁下,不能再犹豫了,我们目前也只剩下这条路了,假如再迟疑不决的话,我们的二十几万大军,就会被俄国人一点点吃掉的。”

    “没错,司令官阁下。”施勒默尔等库尔茨巴赫一说完,立即补充说:“只要我们突破俄国人的包围,那么我们还将是德意志最精锐的部队。”

    见两位军长都在劝说保卢斯,施密特感觉趁热打铁地说:“司令官阁下,两位将军都说得很对,我们当前首先要做的,就是保存自己的实力。”

    见参谋长和两位军长都在劝说保卢斯突围,另外几位坐在桌边的军、师级指挥官也七嘴八舌地附和道:“是啊,司令官阁下,留在这里,我们早晚会被俄国人消灭,还是早点组织部队实施突围吧。”

    看到自己手下的将军们,都倾向于立即组织部队突围,这不禁让保卢斯犯起愁来。他在经过反复的权衡之后,终于点头说道:“好吧,既然大家都觉得只有突围才是最好的选择。那么参谋长立即给柏林发报,将我们这里的困境向统帅部报告,请求他们的下一步指示。”

    一个小时后,施密特收到了希特勒的回电。他拿着电报来到了保卢斯的身边,俯下身子正准备开始汇报时,保卢斯却抬手制止了他:“参谋长,请你当众宣读元首的电文,我想大家都急于知道统帅部给我们的最后答复是什么。”

    施密特点了点头,随后站直身体面对诸多的军官开始宣读希特勒的最新命令:“元首第二号命令:一、为解救第6集团军,将于二月中旬在哈尔科夫东南地域集结由坦克兵团组成的重兵集团;

    二、集结完毕的部队,将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二月中旬在顿河以南向斯大林格勒方向发起进攻,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