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毁。
游击队员可能从来没打过这么顺利的仗,敌人的火力点刚冒出来,没等他们趴下还击,在前面开路的坦克,已经一炮将火力点摧毁了。看到四处乱跑的德军,游击队员们就像打靶似的,将他们一个个打倒。
战斗只进行了不到二十分钟,货运站便落入了苏军的手里。一半守军被打死,而另外一半,则乖乖放下武器举手投降。巴哈罗夫留下一部分兵力防御货运站,然后自己又率领剩下的坦克部队,快速地朝明斯克的西面冲去。
坦克军向前推进了不到十公里,前方的坦克忽然停了下来,巴哈罗夫不知道除了什么事情,连忙问前面开路的第108坦克旅旅长:“上校同志,出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停下来?是不是和敌人遭遇了?”
“军长同志,”旅长异常激动地说:“在我们的正前方,出现了大量的坦克。”
“坦克?”听说有大量的坦克出现,巴哈罗夫的心跳骤然加速,他心说不会是明斯克的德军装甲部队突围了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光靠自己的这支部队,要将他们挡住,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到这里,他连忙命令对方:“上校同志,我命令立即展开战斗队形,做好一切战斗准备,我们会立即过去支援你们的。”
“军长同志,我们为什么要做战斗准备啊?”旅长用因为激动而变调的声音说道:“在我们前方出现的都是t…34坦克,t…34坦克。您明白了,军长同志,对面来的是我们的自己人,假如我们每次猜错的话,应该是第三方面军的同志。”
“这么说,我们和第三方面军会师了?”巴哈罗夫试探地问道:“我理解得争取吗?”
“那还用说么,军长同志。”旅长有些着急地说:“我先去和友军会师,具体的情况待会儿再向您汇报。”说完,听筒里就没有了声音,看样子他是迫不及待地跑到对面,和友军会师去了。
第六百九十章 双管齐下()
就在坦克军和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部队会师的同时,巴诺夫将军的近卫坦克第1军在重新进行集结之后,向正面的德军防御作战实施了突击,并成功地突破了德军第12师的防线,与步兵第82师攻占了普霍维奇地区。
普利耶夫将军的骑兵机械化集群迅速扑向斯卢茨克。7月2日凌晨,近卫骑兵第4军的三个师攻占了斯托尔布齐、戈罗察和涅斯维日,配合第1机械化军的部队,成功地切断了敌军明斯克集团通往巴拉诺维奇、布列斯特、卢尼涅茨的交通线。
而第3集团军步兵第85军的部队,也前出到波戈斯特、切尔文地域,在那里与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的部队会师。
随着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坦克部队,与坦克第9军在斯莫列维奇地区的会师,成功地完成了对明斯克以东的第4集团军的合围,将十一万德军精锐部队团团包围。
朱可夫听说有十一万德军被合围,在高兴之余,还有些顾虑重重地对罗科索夫斯基说:“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以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实力,要想在短期内吃掉这么多敌人,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你看能否抽调哪支部队去帮他们一把?”
“元帅同志,”对于朱可夫的这种担忧,罗科索夫斯基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别看到德军有十一万人,但他们已经在我军的强大打击下,被吓破了胆子,敌人早已军心涣散,无法阻止起有效的抵抗。我觉得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部队,可以在两三天内将他们全部解决。”
“两三天内,就将他们解决掉?”听到罗科索夫斯基这种说,朱可夫觉得他有点太想当然了,想当初围歼保卢斯的十几万部队,都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如今要消灭在明斯克的德军重兵集团,怎么可能在两三天内完成呢?因此他有点不客气地说:“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你未免太乐观了吧?”
“假如您不相信我的判断,”罗科索夫斯基表情如常地说道:“元帅同志,你可以给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军打个电话,听听他是怎么答复您的。”
朱可夫等罗科索夫斯基说完后,便将通讯兵主任马克西缅科叫了过来,吩咐他说:“将军同志,立即给我接通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部,我要找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军讲话。”
电话一通,朱可夫就大声地说道:“是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吗?我是朱可夫,报告一下你那里的情况?”
“报告元帅同志,”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听到是朱可夫的声音,有些激动地回答说:“我们已经成功地将十一万敌人包围了,如今正在向他们发起进攻……”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军,”朱可夫等对方说完后,谨慎地问道:“我想知道,你们多长时间能小美这股被围的德军?”
电话另外一头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迟疑了片刻,随后回答说:“元帅同志,我刚刚和参谋长波克罗夫斯基商议过,大概三天左右,就能全歼这股敌人?”
“什么,只需要三天?”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这个回答,让朱可夫惊呆了,他原以为最少要两个星期,才能全歼这股敌人,没想到负责指挥进攻战斗的司令员认为只需要三天就足够了,于是他试探的问:“真的只需要三天吗?”
听到朱可夫这么问,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元帅同志,其实我们认为按照现在的进攻态势,根本用不了三天,最多三十个小时就能解决战斗。但为了稳妥起见,我还是说三天。”
朱可夫听完后,沉默了许久,他在静静地消化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所说的这番话,要知道以前也打过不少这样的围歼战,但所需要的时间都很长,像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所说的,在三十个小时消灭十一万敌人的这种情况,以前还真的没有出现过。
“好吧,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同志,既然你如此有信心,那我就祝你成功。”朱可夫在电话最后说道:“有了好消息,请在第一时间内通知我。”
朱可夫放下电话,笑着摇了摇头,随后对罗科索夫斯基说:“真是没想到啊,罗科索夫斯基同志,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比你想象中的还要乐观,他居然说只需要30个小时,就能彻底地消灭被围的十一万德军。”
罗科索夫斯基等朱可夫说完,也面带笑容地说:“元帅同志,您刚刚不是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助第三方面军的吗?我想好了,立即派空军出动,对被我军围困的德军实施不间断地轰炸,彻底地摧毁他们的抵抗意志。”
…………
第二天下午五点,朱可夫接到了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里激动地说:“元帅同志,我报告您一个好消息,在友军的配合下,我们已经全歼了在明斯克以东被围困的十一万德军,并俘虏了五万七千人。”
“这是真的的吗,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同志?”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朱可夫顿时感觉喜出望外,没想到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真的在三十个小时内,全歼了这股德军,他态度真诚的说:“我向你表示祝贺!”
“元帅同志,我们已经控制了整个明斯克,只有少数的地区还能听到零星的枪声,应该是被打散的德国兵正在进行最后的抵抗。”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在汇报完自己的情况后,向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发出了邀请:“我想请您和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到明斯克来看看。”
朱可夫听到这里,没有立即表态,而是扭头看了一眼罗科索夫斯基,见后点头表示可以,才对着话筒说:“好吧,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同志,我和罗科索夫斯基这就赶过去。”
两个小时后,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乘坐装甲车来到了刚刚获得解放的明斯克。两人看清楚城里的情况后,心里不禁感到了难过,白俄罗斯的首都基本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到处是残垣断壁。但城里幸存的居民们,却依旧兴高采烈地站在道路的两侧,欢迎着进城的部队。
朱可夫战前曾经在白俄罗斯服役过很长时间,对这座城市很熟悉,能猜到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指挥部设在什么地方,便吩咐装甲车的驾驶员,将车开往那个地区。
来到了位于市中心的白俄罗斯政府大楼附近,朱可夫却意外地发现道路被封锁了。一名执勤军官走过来,客气地对驾驶员说:“对不起,指挥员同志,前面暂时不能通行,请你们绕路吧。”
“出了什么事情?”朱可夫打开了舱门,探出半边身子问道。
看到一名佩戴元帅肩章的指挥员从车里探出身,顿时把军官吓了一跳。他认出朱可夫以后,连忙抬手敬礼,并恭恭敬敬地说:“元帅同志,前面的大楼里发现了德国人留下的炸药,我们的工兵正在进行排除作业。为您的安全,请绕行吧。”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在什么地方?”朱可夫接着问道。
军官半转过身子,朝不远处围了一群人的位置努了努嘴,说道:“司令员同志在那里,他正在指挥拆除炸药呢?”
朱可夫听完后,立即从装甲车里跳了出来,对军官说道:“带我去见切尔尼亚霍夫斯基。”
见朱可夫已经下车,罗科索夫斯基自然不能再继续坐在车里,他连忙也下了车,跟在朱可夫的后面,朝不远处的人群走去。
人群中有一名眼睛尖的军官,看到朱可夫正朝自己走来,连忙冲着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急急地说道:“司令员同志,朱可夫元帅来了。”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两人正朝自己走过来,连忙大喊了一声:“立正~!”
等在场的指战员都保持立正姿势后,他快步地跑到了朱可夫面前,立正敬礼:“元帅同志,欢迎您到明斯克来视察!”
朱可夫一边和他握手,一边好奇地问:“楼里的炸药都清除了吗?”
“还没有。”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摇了摇头,回答说:“根据我们的检查,除了白俄罗斯政府大楼外,德国人还在白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大厦里,也安放了炸药。可能是因为我军的攻击速度太快,他们还没来得及爆破,我们就占领了这里。”
罗科索夫斯基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握手后,随口问道:“消灭被围德军和解放明斯克的事情,向最高统帅部报告了吗?”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点了点头,回答说:“是的,部队在进驻明斯克的那一刻,我就将这里的情况向总参谋部报告过。”
“这么说,你还没有向最高统帅部报告?”朱可夫等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说完,沉默片刻后继续说道:“被围困德军被消灭的消息,由我亲自向最高统帅本人报告。你们的通讯车在什么地方?”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听到朱可夫的问题,立即将自己的通讯兵主任叫过来,吩咐道:“立即帮元帅同志接通莫斯科的电话。”
通讯兵主任答应一声,随后对朱可夫说道:“元帅同志,请跟我来,我们的通讯车就在附近,你可以在那里和莫斯科通话。”
过了几分钟,和莫斯科的电话便接通了。朱可夫兴致勃勃地向斯大林报喜说:“斯大林同志,被包围在明斯克以东的十一万敌人,已经被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和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全歼了,俘虏了五万七千多官兵。目前我们的军队正在朝着波兰边境挺进。”
…………
斯大林在接到朱可夫电话时,正在与第一副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副总参谋长伊万诺夫两人研究乌克兰地区的形势。在放下电话后,他望着两人说道:“如今白俄罗斯方向的形势,对我军已经非常有利,不知道乌克兰那边怎么样?”
“斯大林同志,”斯大林的话音刚落,安东诺夫便接着说道:“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德军为了挽回白俄罗斯的战局,从南面抽调了大量的部队,企图堵住被我军打开的突破口。这样一来,他们在乌克兰境内的兵力就变得薄弱了,特别是科涅夫元帅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正面,这种情况更加明显。他曾向我询问,是否能利用正面德军空虚的机会,在乌克兰再次发起攻击?”
对于安东诺夫的这个提议,斯大林还是非常赞同的,他点了点头,用攥着烟头的拳头朝安东诺夫一指,说道:“副总参谋长同志,我同意科涅夫的计划,你这就给他下命令,让他抓紧时间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准备向敌人发起进攻。”
“我军同时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方向展开全面攻击,”见斯大林同意了科涅夫的作战方案,安东诺夫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他指着地图对斯大林说:“德军在得到兵力补充前,根本无法对我军的进攻,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因此我认为,也许在两到三个月内,我们的部队就能将敌人赶出我们的国境线。”
远在基辅坐镇的科涅夫,接到了安东诺夫所下达的进攻命令后,笑着对新任的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说:“参谋长同志,最高统帅部同意我们提出的方案,在巴格拉季昂战役进行的同时,在乌克兰境内也对德军展开大规模的进攻,使他们顾此失彼,无法阻止有效的防御。”
“这真是太好了,元帅同志。”索科洛夫斯基得知上级批准了作战方案,心里也感到很高兴:“我军这半个多月的进攻重心在白俄罗斯,我们的后勤补给被大大地削弱了。假如能重新展开新的进攻战役,我相信上级给我们的补充,很快又会恢复到从前的状态。”
科涅夫抬手看了看表,随后对索科洛夫斯基说:“参谋长,你立即给各集团军司令员打电话,命令他们立即赶到司令部,我要向他们布置作战任务。”
第六百九十一章 左翼部队出击了()
白俄罗斯战场上捷报频传,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向西快速地推进。由于维捷布斯克、博布鲁伊斯克和明斯克以东地区的德军,被快速地歼灭,从而使德军的防线上,出现了一个宽达400公里的缺口。根据苏军所掌握的情报,德军指挥部没有力量,在短期内封闭被苏军打开的这个缺口。
斯大林在和最高统帅部的成员经过反复讨论后,觉得应该让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利用这一有利态势,继续在白俄罗斯战场上扩大战果。因此他亲自给罗科索夫斯基打来电话,将最高统帅部的决定说了一遍后,客气地问:“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你对最高统帅部的这道命令,是怎么看的?”
“斯大林同志,”其实就算最高统帅部不下达这道命令,罗科索夫斯基也打算及时地调整部署,利用当前的有利形势,继续向敌人的防御纵深发展。此刻他听到斯大林提出的问题后,立即果断地回答说:“我们坚决完成好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结束和斯大林的通话后,罗科索夫斯基将马利宁、扎哈尔金叫到面前,对两人说了最高统帅部的新命令,最后问道:“对于大本营的这道命令,谈谈你们的看法吧?”
首先发言的是副司令员扎哈尔金,他迟疑了片刻说道:“我觉得在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我们的指战员士气非常高昂,完全有能力完成大本营交给我们的作战任务。”
听了他这种万金油似的回答,罗科索夫斯基又扭头望着马利宁问:“参谋长,你有什么看法吗?”
“司令员同志,我是这么考虑的。”马利宁将地图朝罗科索夫斯基和扎哈尔金的面前推了推,随即说道:“在不停止追击敌人的同时,由第48和第65集团军向巴拉诺维奇方向实施向心突击,以合围德军巴拉诺维奇集团并歼灭它。同时,让普利耶夫将军的快速集群和菲尔索维奇将军的机械化军,担负从侧翼迂回包围敌人部队的任务。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利用两条平行的公路(斯洛皮姆—普鲁扎内公路和巴拉诺维奇—布列斯特公路),让两个集团军继续向布列斯特方向发展战果,与我方面军左翼部队一道,深远迂回并合围法西斯德军平斯克集团。”
“不错不错,”听完马利宁的方案后,罗科索夫斯基点着头表示了赞同,随后问道:“我们左翼的部队怎么样了?接下来的战斗,可轮到他们来唱主角了。”
“放心吧,司令员同志,都准备好了。”马利宁抬头望着罗科索夫斯基说道:“左翼部队里最精锐的是崔可夫将军的近卫第8集团军,他们可是保卫斯大林格勒的主力,相信在这次的战斗中,他们也一定会有不俗的表现。”
“参谋长,你立即将左翼的集团军司令员们都召集起来,给他们布置接下来的作战任务。”罗科索夫斯基在吩咐完毕后,忽然想到处于第二梯队的波兰第一集团军,连忙又补充一句:“别忘记把贝林格将军也叫上。”
两个小时后,来自左翼的各集团军司令员们,都来到了新建立的方面军司令部。罗科索夫斯基在和他们一一握手后,笑着说道:“同志们,欢迎你们的到来!”
会议开始后,马利宁站起来对大家说:“同志们,在白俄罗斯战役开始时,我们方面军的两翼部队被宽大的沼泽地分割;而现在,波列西耶沼泽已被我们远远抛在身后,方面军的战线几乎缩短了一半。今天把你们召到这里来,是准备让你们向前推进了。”
马利宁的话一说完,室内顿时变得热闹起来,参加会议的指挥员们交头接耳,开始议论自己可能会接受的命令。罗科索夫斯基笑眯眯地看着自己的部下,没有打断他们。
过了好一阵,室内才重新恢复平静。马利宁向大家介绍了当前的敌我态势,并布置了各集团军的作战任务,最后说道:“我们请司令员同志说两句。”
“指挥员同志们,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我们这次发起的白俄罗斯战役,进展得非常顺利,而且部队的推进速度也很快。”罗科索夫斯基在简单地介绍了情况后,郑重其事地说道:“正因为如此,对我们的侦察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往往我们的侦察兵刚到达侦察地点,我们的部队已解放了这些地区,因此我们对敌人的兵力部署情况,只能根据缴获的文件来进行判断分析。
为了更加有效地执行大本营的作战命令,我觉得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我们的战术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
听罗科索夫斯基说准备调整战术,立即引起了崔可夫极大的兴趣,他坐直身体问道:“司令员同志,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