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打算让哪支部队,最先进入波兰的领土呢,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斯大林慢吞吞的问道。
“贝林格将军的波兰第一集团军,是最合适的人选。”罗科索夫斯基胸有成竹地回答说:“他们将成为第一个踏上波兰领土的部队。”
“很好。”对罗科索夫斯基的这个安排,斯大林表示满意:“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你做出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随着波兰第一集团军进入波兰,等我们的军队踏上波兰领土时,就能得到友好的波兰人民的欢迎。祝你们好运!”
第六百九十三章 进入波兰()
波兰军队在19日深夜进入了制定的进攻区域,并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苏军的炮兵就朝着对面的德军阵地实施了猛烈的炮击。
苏军的火炮在对德军阵地实施长达一个小时的轰击后,忽然停了下来,整个战场骤然变得安静。波兰军的几名师长待在这里的指挥部里,手里拿着电话筒,耐心地等待司令员贝林格将军下达进攻命令。
过了片刻,几名师长同时听到贝林格的声音,从自己握着的话筒里传出来:“指挥员同志们,整整五年来,我无时无刻不想着能重新踏上波兰的领土。今天,请转告所有的战士们,我们的祖国就在前方,只要突破了敌人的防御,我们就能重新踏上祖国的领土。现在我命令!”他说到这里时,听到听筒里传出了脚后跟相碰撞的声音,这是几名师长在立正,“进攻开始!”
随着命令的下达,波兰坦克旅旅长梅日灿少将的坦克便率先冲了出去,在他的后面是七八十辆t…34坦克。见坦克旅已经出击,波兰第一、第二和第三师,也分别在各自的作战区域向敌人的阵地发起了进攻。
被苏军炮火炸得晕头转向的德军,在重新进入阵地后,看到密密麻麻涌上来的波兰军队时,都不禁大惊失色。在坦克旅冲进的正面,是德军的一个步兵团,团长听到营长的报告后,还不以为然地说:“少校,你是不是昨晚喝酒喝多了,到现在还没有清醒过来。波兰军队早在1939年就被我们彻底地消灭了,怎么可能突然冒出来一个师的部队,你肯定是看花眼了。”
“上校先生,”营长带着哭腔说:“您如果不信的话,可以亲自到前沿来看看。我估计他们不止一个师,至少有两到三个师的部队,而且还有坦克在前面开路,我的营缺乏重武器,也许很难挡住他们。”
“少校,命令你的部队立即开火,挡住俄国人的进攻。”团长有些不耐烦地说:“我立即就到你那里去。”
过了十几分钟后,德军团长来到前沿时,也被潮水般涌来的波兰部队惊呆了,他喃喃地说:“见鬼,真是见鬼,哪里冒出来的这么多波兰军队?不是说在我们的正面,只有俄国人的小部队吗?”
营长哭丧着脸对团长说:“上校先生,我们应该向师部请求增援,否则我们的阵地很快就会被波兰人突破。”
团长此刻终于意识到营长所说的话不是危言耸听,他连忙到营部利用无线电话呼叫师部。在听到师长的声音后,他赶紧向对方报告说:“师长阁下,在我团的正面,忽然出现了大量的波兰军队,他们都配备有重武器,我请求得到支援,否则我们的阵地,就有被波兰军突破的危险。”
“我从其它团那里,也得到了类似的报告。”师长听后不紧不慢地说:“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分析,波兰军大概有一个集团军的规模。不过你们不要担心,波兰军的战斗力和我们不是一个档次,相信我们的部队很快就能将他击溃。”
见师长没有答应派预备队,团长迟疑了片刻,又给团指挥部打去了电话,对接电话的团参谋长说:“参谋长,目前a营这里的情况很不妙,大概有一个师的波兰军朝他们冲过来,你立即调两个连过来支援他们。”
“上校阁下,”听到团长的吩咐,团参谋长为难地说:“我们的预备队,都派到前沿了,实在抽调不出兵力了。”
团长听说没有预备队了,便咬着牙吩咐参谋长:“从警卫连里调两个排,立即赶过来支援。动作要快,否则波兰人就该冲进我们的阵地了。”
虽然德军采用了一切措施,来阻止波兰军的进攻,甚至还派出空军轰炸波兰军的进攻队列,但这一切都无法挽救他们覆灭的命运。到上午十一时,激战四小时的波兰军,在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后,全歼了部署在正面的这个德军师,成功地前出到西布格河。
听说部队的前锋已到达了西布格河,贝林格顿时喜出望外,他连忙拨通了工兵旅的电话,找到了旅长柳班斯基,直截了当地说:“上校同志,我们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西布格河,不知道你们工兵旅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在河上架设可以供坦克通行的浮桥?”
“司令员同志,我们全体指战员都盼着能早点踏上祖国的领土。”柳班斯基听说部队已经打到了西布格河,心情也格外激动:“请您放心,最多五个小时,我们就可以在西布格河上架设好浮桥。”
柳班斯基一放下电话,就对政治副旅长说:“泽利金斯基中校,我们的步兵弟兄如今已经到了西布格河边,剩下的事情就看我们的了。我已经向司令员下了保证,在五个小时内,在西布格河上架设可供坦克通行的浮桥,现在让同志们立即行动起来吧。”
架设浮桥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德军不光派小股的部队在河的对岸,冲架桥的指战员打冷枪,同时还出动空军,对着架桥的地段进行轰炸。
在得知这种情况后,贝林格立即派出了普罗科波维奇上校的波兰高炮师,在河边架设了十几门高射炮,对那些在架桥地点上空盘旋的敌机进行射击。空中的敌机被连续击落两架后,不敢再在这里停留,只能灰溜溜地调头飞走了。而在对岸打冷枪的敌人,也遭到了波兰坦克旅的炮击,损失惨重。、
波兰军在西布格河上架设浮桥的事情,罗科索夫斯基很快就知道了。马利宁向他请示道:“司令员同志,您看我们是否需要派部队去支援波兰第一集团军?”
“我看还是不必了,如果需要帮助的话,他们会给我们打电话。可是战斗进行到现在,贝林格将军一个电话都没打过来,证明他们想独立完成此事,我们就不必多此一举了。”罗科索夫斯基摇着头说:“让我们的左翼部队继续向西布格河推进,选择别的地点渡河,配合波兰军进入波兰的行动。”
苏军从另外两个抵达了西布格河,吸引了德军的注意力,从而减轻了波兰军所承受的压力,使波兰工兵旅架桥变得越发顺利。
到下午三点三十分,柳班斯基向前来视察的贝林格报告说:“司令员同志,浮桥已经架好了,我们的部队可以通过了。”
“好样的,上校同志。”贝林格在夸奖了柳班斯基几句后,吩咐参谋长科尔奇察:“参谋长,命令我们的第一师列队过河!”
功夫不大,早就在河边待命的波兰第一师,在各级指挥员的带领下,迈着整齐的步伐踏上浮桥,朝对岸走去。
贝林格抬手看了看表,笑着对科尔奇察说:“参谋长同志,我们应该记住这个伟大的时刻,1944年7月20日15点36分,我们的部队踏上了波兰的领土。”
他的话刚说完,身旁忽然响起另外一个熟悉的声音:“贝林格将军,我也会记住这个伟大的时刻,英勇的波兰军队重新踏上了自己祖国的领土。好了,让我们全速前进,去打败盘踞在那里的法西斯侵略者吧。”
贝林格朝忽然冒出来的罗科索夫斯基行了一个军礼,春风满面地说:“元帅同志,我想请您随我们一同进入波兰。”
“没错,元帅同志。”参谋长科尔奇察也帮腔说:“我们一起进入波兰吧。”
第一师的步兵到达对岸后,摩托化团的指战员们,又乘坐几十辆三轮摩托车,鱼贯地通过了浮桥。罗科索夫斯基看过桥的时机差不多了,便招呼两人:“好了,贝林格将军,科尔奇察上校,我们现在过桥吧。”
波兰军进入波兰后不久,古谢夫中将的第47集团军,崔可夫中将的近卫第8集团军,科尔帕克奇中将的第69集团军,以及波格丹诺夫坦克兵上将的坦克第2集团军都相继进入了波兰的领土。
为了帮助地面部队快速地建立阵地,波雷宁空军中将的空军第6集团军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了战场,在空中执行巡逻任务,赶走企图来轰炸的德军飞机,并轰炸那些出现在附近的德军部队。
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左翼部队陆续进入了波兰,而右翼的部队,也不甘示弱,他们朝正面的敌人发起了强大的攻势,打得德军节节败退。
罗科索夫斯基回到自己的司令部时,从马利宁那里了解了右翼各集团军的进展情况后,问道:“参谋长,你觉得右翼的部队,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布列斯特筑垒地区?”
马利宁想了想,随后回答说:“元帅同志,假如我军依旧保持现有的攻击力度,我绝对最迟能在本月25号左右,到达布列斯特要塞。”
“这么说,还需要五天?”罗科索夫斯基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随后摇着头说:“不行,太慢了,我相信最高统帅部也不会满意这个速度的,告诉右翼的集团军司令员们,让他们加快进攻速度。”
“元帅同志,各集团军司令员已经尽力了,”马利宁有些为难地说:“要想让他们再加快速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那就让他们调整战术,”罗科索夫斯基忽然石破天惊地说道:“在突破敌人的阵地后,不能光一直追在敌人的屁股后面打。这样做的话,一旦敌人重新进入防御阵地,我们又要进行新的攻坚战,这样是非常浪费时间的。”
“那您的意思是?”马利宁谨慎地问道。
“采用平行追击的战术。”罗科索夫斯基深怕马利宁不明白,还用手在地图上比划着说:“一旦突破敌人的防御,我们的部队应该分成两到三部分。一部分继续尾随追击,而另外两部,则和敌人平行前进,去抢占他们可能构筑防御的地段。这种战术我们以前曾经使用过,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如今在我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就更应该使用了。”
“明白了,元帅同志。”马利宁点着头说:“我会立即将您的指示部署下去,让右翼的各集团军都采用新的战术,以加快向布列斯特要塞推进的速度。”
右翼几个集团军的司令员接到了马利宁的命令后,及时地调整了战术,将原来的尾随追击战术,调整为尾随追击和平行追击并重的战术。
“这么说,还需要五天?”罗科索夫斯基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随后摇着头说:“不行,太慢了,我相信最高统帅部也不会满意这个速度的,告诉右翼的集团军司令员们,让他们加快进攻速度。”
“元帅同志,各集团军司令员已经尽力了,”马利宁有些为难地说:“要想让他们再加快速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那就让他们调整战术,”罗科索夫斯基忽然石破天惊地说道:“在突破敌人的阵地后,不能光一直追在敌人的屁股后面打。这样做的话,一旦敌人重新进入防御阵地,我们又要进行新的攻坚战,这样是非常浪费时间的。”
“那您的意思是?”马利宁谨慎地问道。
“采用平行追击的战术。”罗科索夫斯基深怕马利宁不明白,还用手在地图上比划着说:“一旦突破敌人的防御,我们的部队应该分成两到三部分。一部分继续尾随追击,而另外两部,则和敌人平行前进,去抢占他们可能构筑防御的地段。这种战术我们以前曾经使用过,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如今在我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就更应该使用了。”
“明白了,元帅同志。”马利宁点着头说:“我会立即将您的指示部署下去,让右翼的各集团军都采用新的战术,以加快向布列斯特要塞推进的速度。”
右翼几个集团军的司令员接到了马利宁的命令后,及时地调整了战术,将原来的尾随追击战术,调整为尾随追击和平行追击并重的战术。
第六百九十四章 波兰境内的首次战斗()
渡过了西布格河的波兰第一师三团二营的指战员们,正徒步沿着满是弹坑的道路,朝卢布林的方向前进。
营长纳萨尔少校是卢布林人,从部队渡过西布格河的那一刻开始,他就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因为最多在过几天,他就能看到阔别五年之久的家乡,即使那里被德国人破坏得不成样子,他依旧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到那里。
部队向前走了两个小时左右,一座村庄的轮廓出现在纳萨尔的视野里,他举起望远镜朝那里看了看,发现是一个完整的村庄,它没有遭到德国人焚毁。
纳萨尔连忙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并进入附近的树林隐蔽,随后他叫过了侦察排长卡纳斯少尉,吩咐他说:“少尉同志,你带几名战士,到前面的村庄去侦察一下,看有没有村民,有没有德国人。”
“是,营长同志。”卡纳斯答应一声,带着五名战士就朝着村庄的方向走去。
在村子的东南面,紧靠森林的旁边有一块土豆地,土地的主人叫布劳尼亚什,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小个子老头。他此刻正拿着一个大筐在地里收获土豆呢。忽然听到旁边的树林传来一阵脚步声,他不禁小声嘀咕说:“该死的德国佬,待会儿又会抢走我的土豆。”
谁知等了一会儿,没看到有人走到他的面前,将装了一半土豆的大筐抢走。他不禁站起身,好奇地向四周打量着,心里暗自嘀咕:“难道刚刚是我听错了?”
就在这里,他忽然发现一棵树的背后,冒出一名士兵,两人对视了一眼,士兵将竖起的食指伸到嘴唇前,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布劳尼亚什机械地点了点头,弯腰正准备继续收获他的土豆时,忽然想到自己刚刚所看到的那名士兵,不禁浑身一震。他连忙重新站直身体,朝那名士兵望去,只见对方戴着一顶很多年都没有见过的四角平顶军帽,帽子的前面还有一个熟悉的鹰徽。
他朝士兵跑了过去,因为太激动差点被自己放在地上的那个大筐绊倒。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了士兵的面前,伸手去摸对方的帽徽,激动地说:“上帝啊,我没有看错吧,你穿的是波兰军服。”
“是的,老大爷。”卡纳斯一把抓住布劳尼亚什的手,冲他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又打回来了。”
听完卡纳斯的话,布劳尼亚什迟疑了很久,才激动地问道:“军官先生,你们是回来打德国人的吗?”
“没错,老大爷,我们就是来打德国人的。”卡纳斯说着,警惕地朝村庄方向望了望,随后他试探地问道:“村庄里有德国人吗?”
“有的有的,从1939年开始,村里就一直有德国人。”布劳尼亚什点着头说:“他们的人数还不少呢。”
听布劳尼亚什这么说,卡纳斯立即本能地追问道:“他们有多少人,有什么样的装备?”
“有41个人,其中有两个戴大檐帽的军官。”布劳尼亚什对人数倒是很清楚,但说到武器,他就显得有点外行了:“他们的手里都有枪。”
“什么样的枪?”卡纳斯意识到自己的问法可能有问题,连忙换了一种方式继续问道:“村庄里有德国人的坦克和装甲车吗?”
布劳尼亚什用手指着旁边一名侦察兵手里的步枪,说道:“很多士兵用的都是这种枪。”
“那这种枪呢?”卡纳斯扬了扬自己手里缴获的德军冲锋枪,接着问道:“德国人的手里多吗?”
布劳尼亚什皱着眉头想了想,随后说道:“好像只有四五个人有吧。”
在经过一番详细的盘问,卡纳斯终于搞清楚了村庄里的情况,有41名德军,其中两人是军官,他们分别有两支短枪,四五支冲锋枪,一挺机枪,剩下的都是步枪,没有坦克或装甲车,只有两辆马车。
纳萨尔在得到了卡纳斯他们弄回来的情报后,决定立即向村庄里的德军发起进攻。不过在进攻前,为了避免给村民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他让布劳尼亚什先回去通知大伙儿,让他们找个安全的地方先躲起来,等部队消灭了德国人,解放了村庄以后再出来。
这个村子里的德军,由于电台出了问题,他们已经和上级失去了联系,根本不知道波兰军的主力已经成功地渡过了西布格河,因此还是和平时一样,并没有在村庄的四周增加岗哨。
纳萨尔在命令部队围住村庄后,先让卡纳斯带人解决了村口的哨兵,随后让部队兵分四路,同时从四个方向进入了村庄。
部队刚进入村庄不久,就被德军的机枪手发现了。他立即扣动扳机,朝冲过来的波兰军战士们猛烈地射击着。冲在最前面的十几名战士,立即就倒在了血泊之中,剩下的战士连忙找地方隐蔽,朝敌人的机枪还击。
骤然响起的枪声,惊动了村里的其他敌人,他们纷纷从各自待着的房子里冲出来,和冲进村庄的波兰军展开了激战。
虽然德军进行了顽抗,但由于他们的兵力有限,村庄里又没有什么险要的地形可以进行防守,因此战斗仅仅进行了半个小时,就有35名德国兵被打死,剩下的6名官兵慌忙放下了武器,向从四面八方围上来的波兰军战士投降。
战斗结束后不久,隐藏在村里仓库和柴房里的村民们,纷纷离开了藏身之处,出来欢迎自己的子弟兵。他们从家里搬出桌椅,摆在屋外的空地上,又拿出自己珍藏的食物和酒,来招待将他们从德国人的手里解放出来的通报。
面对村民们如此热情的款待,营长纳萨尔一边向他们表示感谢,一边吩咐报务员:“给团长发报,说我们营在一个村庄里和德军发生了交火。经过一番激战,我们消灭了村庄里的敌人,打死了35人,俘虏了6人。同时请示下一步的作战任务。”
第六百九十五章 平衡之道()
波兰军队向西布格河推进时,崔可夫的近卫第8集团军也一路势如破竹地推向了西布格河。面对崔可夫部队如此迅猛的推进速度,方面军司令部里有一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