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射击的一些波兰军战士也非死即伤。
瓦津基大桥是一座坚固的桥梁,能通行坦克和大炮,波兰军的桥头阵地被摧毁后,跟在坦克后面的德军步兵,如同潮水般地漫上了大桥,吞没了零星的抵抗。
。崔可夫等他说完后,小心地说道:“元帅同志,在夺取瓦津基宫的战斗中,我们抓住了一部分德军俘虏。目前我军的指战员和波兰军的指战员在如何处理的问题上,发生了一些分歧,所以我想向您请示一些,我们该如何处置这些俘虏?”
“很简单,”罗科索夫斯基也不想在这些小事上浪费时间,便随口说道:“凡是党卫军的成员,一律就地枪毙;至于国防军的官兵,就暂时关起来,等到华沙解放后,再将他们送往战俘营。”
崔可夫没想到一个棘手的问题,罗科索夫斯基居然轻描淡写地就解决了,连忙回答说:“明白了,元帅同志,我会立即将您的意思,转告给前沿的指挥员。”
…………
瓦津基宫拿下了,瓦津基大桥曾经也拿下了,但施塔格尔听说就瓦津基大桥丢失了,顿时大发雷霆。他亲自给东岸的德军指挥官通话,请求他们派出部队,重新夺回大桥。就算无法夺回,也要想办法将桥炸掉,绝对不能让桥落入苏军的手里。东岸的德军指挥官,立即出动了两辆坦克,引导一个连的步兵,朝瓦津基大桥发起了冲击。
别看到波兰军占领了瓦津基大桥,但桥的两侧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事。波兰军的战士们只能躲在临时堆砌的沙袋工事里,用机枪扫射冲过来的德军坦克。
机枪子弹如同冰雹般打在了坦克的装甲板上,溅起一连串的火星,却无法击穿装甲,消灭里面的坦克兵。德军的坦克,就在波兰军密集的机枪射击中,毫无障碍地一点点靠近大桥。
距离大桥还有五十米时,德军坦克停了下来,缓缓地转动炮塔,瞄准波兰军的机枪火力点开了一炮。随着一声巨响,桥边的机枪火力点就飞上了天,躲在附近射击的一些波兰军战士也非死即伤。
瓦津基大桥是一座坚固的桥梁,能通行坦克和大炮,波兰军的桥头阵地被摧毁后,跟在坦克后面的德军步兵,如同潮水般地漫上了大桥,吞没了零星的抵抗。
第七百一十四章 出卖()
德军不甘心失去瓦津基大桥,又再次派出了部队来争夺。双方为了这座桥梁,展开了残酷的拉锯战,双方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罗科索夫斯基在得知瓦津基大桥,已经落入了波兰第三师的手里。以他对波兰军战斗力的了解,仅仅凭一个团的兵力,要想守住这座大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他给第65集团军司令员巴托夫打去了电话。
一听到巴托夫的声音,他就立即开门见山地问:“巴托夫同志,我想问问,你的部队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维斯瓦河边?”
“元帅同志,”听到罗科索夫斯基的这个问题,巴托夫立即有些尴尬的回答说:“虽然我集团军的部队,已经到达了华沙城的近郊,但由于德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我们的部队向前推进的速度相当迟缓。”
“你们有没有总结战斗中的经验教训?”罗科索夫斯基听到巴托夫向自己叫苦,立即对他说道:“你们要搞清楚为什么进攻不顺利的原因,明白吗?”
“元帅同志,我想可能和兵力不足有关。”巴托夫向罗科索夫斯基解释说:“您也知道,我们在白俄罗斯战役中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但同时,部队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如今我下面的几个师,普遍只有50~60%的兵员,个别师甚至只剩下了30%。兵员严重不足,对部队的战斗力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对于巴托夫的这种说法,罗科索夫斯基不禁长叹了一口气,虽说上级在白俄罗斯战役前,曾经给自己的方面军补充了一部分兵力,但却是杯水车薪。白俄罗斯战役虽说取得了极大的战果,但却是巨大的牺牲为代价而换来的。如果斯大林没有将自己手下的两个集团军,调入大本营预备队,自己手里能使用的兵力会比现在富裕得多。
虽然他心里了解巴托夫的困难,但还是硬着心肠说道:“巴托夫同志,我命令你,不管付出多么大的代价,你们也必须尽快赶到维斯瓦河边。波兰军的同志,已经占领了维斯瓦河上的瓦津基大桥。德国人不甘心失去这座桥梁,正在组织部队不断地发起反扑。一旦让德国人将这种桥梁重新夺过去,我军的主力就无法在德国援军赶到前,解放华沙这座城市。”
罗科索夫斯基的这番话,让巴托夫明白,能否解放华沙,就安全取决于自己的部队能否迅速地赶到维斯瓦河边,与占领桥梁的波兰军汇合。他在沉默片刻后,挺直身体对罗科索夫斯基说道:“元帅同志,请您放心,我向您保证,最多一天,我的部队就能到达维斯瓦河边,与占领桥梁的波兰军会师。”
就在罗科索夫斯基催促巴托夫加快向维斯瓦河边推进的时候,瓦金少将和加利茨基两人,也正在讨论如何继续扩大占领的区域。
加利茨基得知瓦津基大桥所进行的残酷拉锯战后,向瓦金提出:“将军同志,我觉得要守住瓦津基大桥,仅有一个八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七团也留下。”
瓦金听后,冷笑着说:“上校同志,如果为了守一座大桥,你就留下了两个团,再加上这里和维拉诺夫宫那里留下的部队,你们师能参加战斗的人还剩下了多少?”
瓦金的话,让加利茨基感到有些尴尬。他苦笑着说:“将军同志,您应该明白,波兰军组建的时间并不长,成员都是柳多夫近卫军、柳多夫军以及其它的抵抗力量,他们缺乏打正规战的经验。在这样的城市攻坚战中,凭心而论,我们能起到的作用不大。”
“我明白了,上校同志。”瓦金等加利茨基说完后,点了点头说:“那么我们现在调整一下分工,你的主力部队用来防御我们已占领区域。攻打城市其它区域的任务,就由我们近卫第79师来完成,你只需要派一些熟悉华沙城内地形、又懂俄语的波兰战士来给我们当向导就可以了。”
两人达成一致意见后,波兰第三师便成为了守卫部队,进攻华沙其余地区的任务,便由苏军来独立完成。
华沙起义军总指挥科莫罗夫斯基,在得知经过一天的激战后,自己的起义军只占领了两座学校和一个警察分局后,不禁恼羞成怒,他冲着到指挥部来开汇报工作的部下们大发雷霆:“你们是怎么搞的?俄国人和那些祖国的叛徒,已经占领维拉诺夫宫、莫雷辛公园、瓦津基宫和瓦津基大桥。而你们呢?打了整整一天,死伤了一两千人,就占领了两三个无足轻重的建筑物。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华沙城就会落入俄国人和那些叛徒的手里。”
一名克拉约夫军的上校等科莫罗夫斯基说完后,小心翼翼地说:“司令官阁下,我有个想法,不知该说不该说?”
“有什么话就快说!”科莫罗夫斯基冲他一瞪眼,没好气地说:“你都没说,我怎么知道这是该说还是不该说的话!”
上校走近了科莫罗夫斯基的身边,低声地对他说:“司令官阁下,我们可以应该和德国人进行磋商,停止双方的敌对行动,然后集中力量去对付俄国人。”
“你说什么?!”上校的话刚说完,科莫罗夫斯基就在桌上猛地拍了一巴掌,怒气冲冲地说:“让我们和德国人合作,正亏你想得出来。”
上校被科莫罗夫斯基的反应吓了一跳,还以为对方会立即命人将自己拖出去枪毙,但看到对方只是坐在座位上生闷气,而没有任何动作时,便知道科莫罗夫斯基嘴里在骂自己,未必没有动心。
过了一会儿,科莫罗夫斯基抬起头望着他问:“在我们的起义军中,有不少柳多夫近卫军和柳多夫军以及其它抵抗力量,假如我们要和德国人合作,那么肯定会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到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这还不好办吗?”上校用目光在室内快速地扫了一遍后,发现在场的都是克拉约夫军的成员,便放心大胆地说:“我们可以双管齐下,将那些柳多夫军的军官召到这里来关押,同时命令柳多夫军的士兵,向德军防御严密的工事发起攻击,借德国人之手将他们消灭。”
上校的这个主意,将科莫罗夫斯基吓坏了,他没想到自己的部下居然能想出一个如此歹毒的想法。但转念一想,如果不尽快地肃清起义军中的柳多夫军成员,那么就算占领了华沙,那也是为他人做嫁衣。
科莫罗夫斯基在反复思索过后,猛地点了点头,对上校说道:“好吧,上校,就按照你所说的办。你立即想办法和德国人取得联系,和他们商议下一步的合作事宜。”
施特格尔在接到了科莫罗夫斯基转来的信息后,第一反应就是这帮波兰人疯了,居然要联合自己消灭他们的同胞。但他转念一想,没准这么一来,就可以扭转华沙城内的不利局面。于是,他便命令刚从广播电台回来的副官,和科莫罗夫斯基直接通话。
电话接通后,施特格尔对科莫罗夫斯基说道:“司令官阁下,我有个提议,你命令柳多夫军的成员,去进攻警察局、兵营和军火库,那里是我们防御最严密的地区,相信我们士兵会将那些该死的柳多夫军消灭掉。至于其它地点,我希望你能停止进攻,并给我的士兵让开一条路,让他们能赶到维斯瓦河边,去组织俄国人和那些所谓的波兰军,向华沙城的纵深继续推进。”
科莫罗夫斯基觉得施特格尔提出的条件,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便爽快地答应道:“好吧,警备司令官阁下,我完全同意您的建议。我们会立即命令自己的部队停止进攻,调那些柳多夫军的士兵,去攻打你们防御坚固的地区。”
正在华沙城内浴血奋战的柳多夫军的战士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被科莫罗夫斯基出卖了,在接到命令后,立即毫不迟疑地向指定的地点集结。而柳多夫军的指挥员们,在接到了科莫罗夫斯基的通知后,也纷纷前往起义军指挥部所在的建筑物开会。
进入大楼的指挥员,都被勒令交出随身携带的武器,他们的警卫员也被拦在了外面。不过对于这种反常的情况,却没有一个指挥员引起必要的重视。
等他们进入大楼后,被带到了二楼一个宽敞的会议室里。大家很快发现,会议室里坐着的居然是清一色柳多夫近卫军、柳多夫军的指挥员,一个克拉约夫军的指挥员都没看到。有人此刻终于察觉到了不对劲,起身欲离开这里,但走到门口,却被门口的卫兵拦住了。他们试图闯出去,卫兵立即还不留情地对他们拳脚相加。
见到这种情况,就算再笨的人,也意识到所谓的开会是有问题。大家企图凭借着人多,强行闯出了会议室。但等他们冲到会议室门口时,门口站成一排的卫兵立即朝他们开枪射击。一阵排枪响过,十几名柳多夫军的指挥员倒在了血泊之中,剩下的人只能退回了会议室
“这还不好办吗?”上校用目光在室内快速地扫了一遍后,发现在场的都是克拉约夫军的成员,便放心大胆地说:“我们可以双管齐下,将那些柳多夫军的军官召到这里来关押,同时命令柳多夫军的士兵,向德军防御严密的工事发起攻击,借德国人之手将他们消灭。”
上校的这个主意,将科莫罗夫斯基吓坏了,他没想到自己的部下居然能想出一个如此歹毒的想法。但转念一想,如果不尽快地肃清起义军中的柳多夫军成员,那么就算占领了华沙,那也是为他人做嫁衣。
科莫罗夫斯基在反复思索过后,猛地点了点头,对上校说道:“好吧,上校,就按照你所说的办。你立即想办法和德国人取得联系,和他们商议下一步的合作事宜。”
施特格尔在接到了科莫罗夫斯基转来的信息后,第一反应就是这帮波兰人疯了,居然要联合自己消灭他们的同胞。但他转念一想,没准这么一来,就可以扭转华沙城内的不利局面。于是,他便命令刚从广播电台回来的副官,和科莫罗夫斯基直接通话。
电话接通后,施特格尔对科莫罗夫斯基说道:“司令官阁下,我有个提议,你命令柳多夫军的成员,去进攻警察局、兵营和军火库,那里是我们防御最严密的地区,相信我们士兵会将那些该死的柳多夫军消灭掉。至于其它地点,我希望你能停止进攻,并给我的士兵让开一条路,让他们能赶到维斯瓦河边,去组织俄国人和那些所谓的波兰军,向华沙城的纵深继续推进。”
科莫罗夫斯基觉得施特格尔提出的条件,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便爽快地答应道:“好吧,警备司令官阁下,我完全同意您的建议。我们会立即命令自己的部队停止进攻,调那些柳多夫军的士兵,去攻打你们防御坚固的地区。”
正在华沙城内浴血奋战的柳多夫军的战士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被科莫罗夫斯基出卖了,在接到命令后,立即毫不迟疑地向指定的地点集结。而柳多夫军的指挥员们,在接到了科莫罗夫斯基的通知后,也纷纷前往起义军指挥部所在的建筑物开会。
进入大楼的指挥员,都被勒令交出随身携带的武器,他们的警卫员也被拦在了外面。不过对于这种反常的情况,却没有一个指挥员引起必要的重视。
等他们进入大楼后,被带到了二楼一个宽敞的会议室里。大家很快发现,会议室里坐着的居然是清一色柳多夫近卫军、柳多夫军的指挥员,一个克拉约夫军的指挥员都没看到。有人此刻终于察觉到了不对劲,起身欲离开这里,但走到门口,却被门口的卫兵拦住了。他们试图闯出去,卫兵立即还不留情地对他们拳脚相加。
见到这种情况,就算再笨的人,也意识到所谓的开会是有问题。大家企图凭借着人多,强行闯出了会议室。但等他们冲到会议室门口时,门口站成一排的卫兵立即朝他们开枪射击。一阵排枪响过,十几名柳多夫军的指挥员倒在了血泊之中,剩下的人只能退回了会议室。
第七百一十五章 清除毒瘤()
听说对面的是波兰第三师的战士,警卫员立即跌跌撞撞地冲了过去,一把抓住那名战士的手臂,激动地说道:“上帝保佑,我终于找到你们了。”
一名苏军大尉走到了他的面前,对他说道:“我是苏军大尉杜纳耶夫,你是哪一部分的?”
警卫员懂俄语,听到杜纳耶夫这么说,连忙挺直身体回答说:“报告大尉同志,我是柳多夫近卫军少校胡巴尔的警卫员,我叫切马什。”
杜纳耶夫发现切马什手臂上的绷带渗出了血迹,连忙吩咐身旁的一名战士:“去把卫生员叫来,给这位波兰同志包扎伤口。”
刚刚和切马什喊话的那名波兰向导,和切马什握了握手,笑着说道:“我叫马雷克,是波兰第三师的少尉,也是华沙人。我现在奉上级的命令,为苏联红军担任向导。对了,你这么狼狈,城里发生什么事情了?”
切马什看了一眼杜纳耶夫,脸上露出了迟疑的表情。马雷克催促他说:“都是自己人,你不用顾忌。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能给我们说说吗?”
切马什重重地哼了一声,咬牙切齿地说:“我们今天接到了起义军指挥部的命令,所有尉级以上军官,都到指挥部去开会。等我们赶到指挥部时,看到外面戒备森严,我还以为是为了防范德国人。谁知指挥员们进去后没多久,楼上就传来了一阵枪声,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出事了,便跟着那些被拦在楼外的警卫员们,准备冲进楼里,将我们的指挥员救出来。谁知却遭到了机枪的扫射,大多数的人被当场打死,而我因为在最后面,只受了点轻伤,侥幸地逃了出来。”
杜纳耶夫听后,吃惊地问道:“你说什么,克拉约夫军的人居然朝你们开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切马什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清楚。我在远处看到,那些人结束机枪扫射后,又出来挨着补枪。我估计除了我以外,待在建筑物外面的警卫员,都死在克拉约夫军的枪口下了。”
听完切马什的这番话,杜纳耶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他在沉思一阵后,问切马什:“切马什同志,既然你已经逃出来了,为什么不回部队找人,去营救你们的指挥员呢?”
“我逃出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回营地搬救兵。”切马什哭丧着脸说,“但等我回到营地,才发现一个人都没有。后来问一个过路的人,才知道部队已经被调走了。”
“调走了,调到什么地方去了?”杜纳耶夫吃惊的问道:“你们的指挥员去开会,而部队却被调往了其它方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都把我搞糊涂了。”
一位旁听的连长,小心翼翼地对杜纳耶夫说:“大尉同志,我看这可能是克拉约夫军的一个阴谋,他们为了防止柳多夫军的同志和我们汇合,所以才偷偷下了毒手。我看这么重要的情报,需要立即向师部报告。”
“对,上尉同志,你说得对。”杜纳耶夫对上尉所说的话表示了赞同,他立即吩咐报务员:“立即将这里的情况,向师部进行汇报。”
杜纳耶夫营的情报,又层层上报到了方面军司令部。众人看到电报后,脸上都露出了迷茫的表情。马利宁不解地说道:“科莫罗夫斯基为什么要在这种时候,对柳多夫军的同志不下手,难道他不知道这么做,是在变相地帮德国人吗?”
罗科索夫斯基知道在真实的历史里,克拉约夫军的领导层,在起义过程中,就曾经对起义军中的柳多夫军下过毒手。不过他没有仓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对马利宁说:“给崔可夫发报,了解华沙城内的起义军,是否还在与德军进行战斗。”
“起义军和德军的战斗,还在继续进行。”马利宁记得自己一个小时前,曾经给罗科索夫斯基看过这方面的情报,便提醒他说:“这是我们一个小时前获得的情报。”
罗科索夫斯基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吩咐马利宁:“你让城里的瓦金将军仔细了解一下,起义军和德军在什么地方进行战斗?特别是要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