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要尽可能地帮助友军完成撤退。”
“帮助友军撤退?”罗科索夫斯基听到这道奇怪的命令,不禁皱起了眉头:“我们现在坚守防线的兵力就不够,怎么帮助友军撤退,难道让我们放弃阵地,去向敌人发起进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便让我们被围困的部队成功脱险吗?”
“军长同志,您误会了。”卢金摆了摆手说道:“所谓的帮助撤退,只是向友军提供交通车辆而已,毕竟大量伤员的存在,会拖慢部队的行军速度。”
“交通车辆,我们在什么地方去帮他们弄车辆啊?”罗科索夫斯基听到这样的命令,真是哭笑不得,“总不至于让摩托化营的战士们,开着摩托车去接应他们吧?”
“这个歌倒用不上,”卢金见罗科索夫斯基一脸为难的表情,便为他支招说:“军长同志,您可以在防区内设检查站,扣留路上满载难民的汽车,让他们到这里来转乘开往基辅的火车,而派人开着这些车辆去接应我们撤退的部队。”
“可是,司令员同志。”虽然罗科索夫斯基知道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但还是为难地说:“您应该知道那些难民,是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汽车。我们的指战员在执行这项任务时,将听到多少的哭诉、哀求和咒骂啊!这样做,真的合适吗?”
“虽然这样做,的确有些不妥。”卢金斩钉截铁地说:“但没有办法,这就是战争!”
第一一一章 撤退(中)()
仅仅在几天前,就算是方面军司令员,如果当众提出在德军的凶猛攻势下,部队应该转入防御的提议,都有可能遭到来自上级的呵斥,被认为是失败主义论调。可如今,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就算卢金和罗科索夫斯基这样级别的指挥员,也能名正言顺地讨论如何让部队安全撤退的问题了。
卢金停顿了片刻,忽然又问道:“军长同志,我听说您现在城外设立了不少的检查站,专门收容那些从前线退下来、被打散的零星小分队,有这事吗?”
罗科索夫斯基虽然不知道卢金问这话的目地,但还是站起身如实地回答说:“司令员同志,虽然这些指战员们打了败仗,从前线退了下来,但却不是他们的责任,而是由于我们对战争的准备不足,被敌人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我之所以收容他们,是因为他们都是训练有素的军人,比临时征召的新兵强得多,只要将他们重新组织起来,配上有能力的指挥员,抓紧时间训练一下,他们很快就能成为我们军中的精锐力量。”
卢金面带笑容听完罗科索夫斯基的解释,然后抬起右手向下压了压:“请坐下吧,我的军长同志。我之所以问起这件事情,不是要责备您;相反,我还要表扬您做得对。”说着,他站起身,背着手在办公桌的后面来回走动着,继续说道,“我们在众多地区的退却,只是战术上的暂时失利,与这些撤退的战士无关,他们在前线和德国人打过好几次,已尽了作为一名军人应尽的责任了。”
罗科索夫斯基等卢金说完后,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如果我们要放弃舍佩托夫卡的话,那么存放在军用仓库里的武器弹药和各种物资,该怎么处理呢?”
“这些武器弹药和物资必须立即转移,我们一粒子弹一片面包都不能给德国人留下。”卢金在表完态以后,又接着往下说:“我已经命令集团军军需官马兰金上校,把各军用仓库的负责人召集起来开会,了解后撤物资需要多少的车皮。”
他的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了喊报告的声音,接着一名中年军官大步地走进了指挥部,先瞥了一眼坐在旁边的罗科索夫斯基,冲他微笑着点点头,然后抬手向卢金敬礼后,报告说:“司令员同志,后撤物资所需要的车皮数量,我已经全部统计出来了”
卢金接过马兰金手里的报告,用空着的手朝罗科索夫斯基旁边的空位指了指,“上校,请坐吧。”他重新坐下后,在看文件前,先为两人做了一个简短的介绍:“上校,这位是第九机械化军军长罗科索夫斯基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同志,这位是集团军军需官马兰金上校。”
“您好!”“您好!”两人站起来互相握了一下手,又重新坐下,静静地看着正在阅读文件的卢金。
卢金看完文件后,随手往桌上一放,然后皱着眉头问马兰金:“上校,转移仓库里的物资,居然要这么多火车皮吗?要知道,就算是在和平时期,也很难一下调集这么多车皮。”
马兰金连忙站起身,恭谨地回答说:“是的,司令员同志,这是我和十几名军用仓库的负责人,经过反复核算所得出的数字。而且就算能调集这么多车皮,要将所有的物资运走,至少也要一个月的时间。您也知道,仓库里存放的,可都是供给西南方面军的军用物资啊。”
“我的天啊,居然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听到马兰金这么说,卢金不禁轻呼了一声,“德国人能给我们这么长的时间,让我们将物资全部转移吗?”
罗科索夫斯基这时插嘴说:“司令员同志,我有两个办法,可以避免仓库里的物资,落到德国人的手里。”
正在焦头烂额的两人,听到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顿时眼前一亮。马兰金迫不及待地催促说:“将军同志,把您的想法说来听听吧。”
“在军用仓库里安放炸药,等我军撤出舍佩托夫卡的时候,将所有的仓库统统炸掉。”罗科索夫斯基说完的第一个建议后,便停了下来,耐心地等着两人的回应。
卢金和马兰金对视一眼后,摇了摇头说:“这种方案是下下之策,除非是到迫不得已的时候才能使用。况且随着我军后继部队的到来,没准我们可以在这里挡住敌人。要是在仓库里安装了炸药的话,一旦遇到轰炸或者德军奸细的破坏,里面的物资就全部完蛋了。”
听到自己的第一个建议被否定了,罗科索夫斯基没有气馁,又接着说第二个方案:“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把仓库里的武器弹药和物资,分发给有需要的部队。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地降低仓库里的物资库存,就算将来要转移,也可以大大地减少所需的车皮数量。”
“不行,坚决不行。”罗科索夫斯基的话刚说完,马兰金就立即开口反对:“没有上级的命令,谁也不能随便动用仓库里的物资。”说到这里,他用目光盯着罗科索夫斯基,语重心长地补充该说,“将军同志,前两天我让您拉走的火炮,还是我经过仓库的负责人反复协商,并一再向他们强调这些技术装备在保卫舍佩托夫卡的战斗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才勉强同意调拨给你们的。”
“上校。”卢金不等马兰金说完,便抬手打断了他后面的话,“我认为罗科索夫斯基同志的这个建议很好,我们应该用仓库里的武器弹药,将更多的人武装起来。”
“司令员同志,这样可不行。”听到卢金的这种说法,马兰金顿时急了,也顾不得自己的身份,提高嗓门说道:“没有经过上级的允许,擅自动用军用仓库里的物资,是会被送上军事法庭的。”
罗科索夫斯基知道马兰金说的都是事实,但他却相信卢金在这个非常时期,为了守住舍佩托夫卡,保护这里的军用仓库,完全有可能会做出一个冒险的决定。
果不其然,卢金在经过短暂的思索后,果断地宣布:“上校同志,从即日起,凡由前线来领弹药、油料、给养和战斗装备的人员,即使他们没有携带领取作战物资的申请单据,也一律如数发放。”说到这里,他停顿了片刻,然后又说道,“这事我就交给你全权负责了。”
“是!”见卢金如此固执己见,马兰金也只好无奈地答应了。
卢金又和罗科索夫斯基交谈几句,谈了自己对舍佩托夫卡西面防御部署的一些看法后,便打发他回自己的部队。
送罗科索夫斯基出来的,正是刚刚的那名中士。罗科索夫斯基走到屋外,和中士握手告别时,随口问了一句:“中士同志,我还不知道您叫什么名字呢。”
中士听到罗科索夫斯基的问话,忽然来了个立正,挺直身体问道:“将军同志,是根据条例回答吗?”
见到这个中士古板的样子,罗科索夫斯基不禁暗自好笑,便顺着他的语气随口说了一句:“就按照条例回答吧!”
“瓦斯科夫,中士瓦斯科夫。将军同志!”中士一板一眼地回答道。
“哦,原来您姓瓦斯科夫。”罗科索夫斯基点着头将他的名字重复了一遍。正想说话时,猛然想起了自己在某本小说中,曾经看到过这个姓,不禁打了个哆嗦,抬手一把抓住中士的肩膀,紧张地问:“瓦斯科夫同志,您的本名和父名呢?”
中士奇怪地望了罗科索夫斯基一眼,虽然不明白他为什么忽然会有这样奇怪的表现,但还是遵命将自己的全名报了出来:“将军同志,我的全名叫菲道特·叶甫格拉维奇·瓦斯科夫。”
第一一二章 撤退(下)()
著名小说里的主人公,准确地说是主人公的原型,此刻居然会活生生地站在自己的面前,罗科索夫斯基此刻感觉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他努力地回想着小说里出现的171会让所,应该就在斯摩棱斯克附近。卢金将军不久就要奉命去那里指挥战斗,瓦斯科夫作为他手下的警卫员,肯定也会跟着过去的,这么一来,大体的历史背景就吻合了。
罗科索夫斯基在片刻的失神后,用友好的语气接着问道:“瓦斯科夫中士,您现在担任什么职务?”
“我在集团军司令部的警卫团里,担任一名警卫班班长的职务。”瓦斯科夫恭恭敬敬地回答后,又忍不住补充了一句:“是昨天刚刚上任的。”
看着瓦斯科夫领章上的两颗三角形军衔标志,罗科索夫斯基暗自点了点头,心说只要打上一两仗,这位中士只要能活下来,那么成为准尉就是早晚的事情了。也许将来他的手下,真的会有一个排的女高射机枪手,至于丽达、热妮亚、索妮娅、里莎、嘉尔卡这些女兵,是真实存在还是作者杜撰出来的,现在就无从得知了。
瓦斯科夫看到罗科索夫斯基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深怕他待会儿又问自己什么莫名其妙的的问题,连忙抓住这一机会,口齿清楚地问道:“请允许我离开,将军同志!”
“好的,好的,你走吧!”罗科索夫斯基冲他摆了摆手,然后对柯切托夫他们说:“走吧,我们该回去了。”
当罗科索夫斯基带着警卫员们,从难民人流中穿过时,好奇的柯切托夫忍不住问道:“军长同志,那名中士以前是您的部下吗?”
“不是,不是我的老部下,我今天也是第一次见到他。”
“可是,我刚刚看到您听到他的名字时,表现得很惊讶,”柯切托夫不甘心地继续说道:“似乎是听到了老朋友的名字似的。”
罗科索夫斯基放慢了脚步,望着柯切托夫,表情严肃地说:“少尉同志,您的职责是保护我的安全,而不是关心我和谁认识或者不认识,明白吗?”
“明白了,军长同志。”柯切托夫听到罗科索夫斯基用这么严厉的语气对自己说话,连忙赔着笑说:“我不会再提这件事了。”
一行人来到了停在路边的嘎斯车旁,柯切托夫连忙上前为罗科索夫斯基拉开后面的车门,等他上车后,自己才从车头的位置绕过去,拉开车门做到了副驾驶的位置。坐好以后,他侧着身子向罗科索夫斯基请示:“军长同志,我们接下来去什么地方?”
罗科索夫斯基想了想,回答说:“去城外的防御阵地转转,看看那里的火力阵地、堑壕以及交通壕的修复情况。”
柯切托夫听后点了点头,随即吩咐司机:“开车吧,司机同志。”
嘎斯车启动后,罗科索夫斯基望着车窗外一眼望不到头的难民队伍,奇怪地问柯切托夫:“少尉,你说这些难民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
柯切托夫朝窗外看了看,然后扭头回答说:“军长同志,这里的难民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从西面那些被占领的城市逃出来的,他们在路上肯定要遭受过敌机的轰炸和步兵的袭击,历经千辛万苦才到了舍佩托夫卡。而另外一部分人,则是城里的居民,他们可能担心这里会成为德军不断轰炸的目标,所以纷纷逃离自己的家园。”
罗科索夫斯基用手指着人群中那些满载着难民的卡车,说道:“居然能有这么多的卡车,从德国人控制的区域内逃出来,可真是太不容易啊。”
柯切托夫这次没有再朝车窗外看,就直接回答说:“军长同志,在难民逃难的路上,有很多的森林,也许他们发现德国人出现时,就及时地躲进了森林躲避。而德国人见是普通的难民,也就没去为难他们。”
车又向前开了一段距离,罗科索夫斯基发现路上除了逃难的平民外,还有不少手无寸铁的军人。看到这种情况,他对苏军败退时的狼狈不堪算是有了感性的认识。他哼了一声后,问坐在前排的柯切托夫:“少尉,驻扎在附近的哪个团?”
柯切托夫想了想回答说:“报告军长同志,这是第327步兵团团的防区,团长是波多普里戈拉少校。”他忽然指着外面大声地说,“您快瞧,好像有人正在收容那些溃兵。”
罗科索夫斯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见前方不远处的路边,出现了一队荷枪实弹的战士,他们不停地将没有武器的溃兵,从人群里抓出来。见此情况,罗科索夫斯基立即吩咐司机:“把车开过去。”
当罗科索夫斯基下车时,发现被从人群里抓出来的溃兵,居然多达一百多人。而正在指挥战士抓溃兵的指挥员,见到突然出现的罗科索夫斯基一行人,连忙穿过人群跑了过来,抬手向罗科索夫斯基敬礼后,报告说:“您好,将军同志,第327团团长波多普里戈拉少校正在执行任务,请指示!”
“请稍息!”罗科索夫斯基还了个礼后,朝那群被战士们看押起来的溃兵扬了扬下巴,问道:“少校,您打算如何处置这些从前线退下来的战士呢?”
波多普里戈拉扭头看了一眼后,立即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将军同志,这还用说吗?当然是全部枪毙,以严肃军纪,免得我们的战士在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时,因为惊慌失措而临阵脱逃。”
波多普里戈拉的话把罗科索夫斯基吓了一跳,他心里暗说自己只说把脱离部队的少校以上军官就地枪毙,可没说连普通的战士一起杀啊。为了不让面前这位少校团长滥杀无辜,他用严厉的语气说道:“少校同志,我想请您搞清楚一件事情。我们打了败仗,是不能责怪这些战士的,他们已经在和德国人的战斗中,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不是他们在战斗中表现得不勇敢,而是我们对战争的准备不足,被敌人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结果让部队被打垮了。只要把这些战士们重新组织起来,给他们配备有丰富战斗经验的指挥员,他们就会成为我们部队中的精锐。明白了吗,少校同志?”
“明白了,将军同志。”波多普里戈拉少校在说完这句话以后,向罗科索夫斯基请示说:“允许我回去整顿这些溃兵吗?”
“去吧,少校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在让少校离开前,还专门向他强调说:“记住,您要多组织收容队,到城外去收容那些被打散的部队,并补充到你们团里去,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第一一三章 征兵(上)()
罗科索夫斯基回到城西的临时指挥部,见第109师的参谋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给人一种杂乱和繁忙的感觉。而拉斯诺列茨基则坐在屋子中间的方桌旁,边看情报边抽着烟。
见罗科索夫斯基走进屋子,拉斯诺列茨基连忙把烟头往地上一扔,用脚踩了踩,站起身礼貌地招呼道:“军长同志,您回来了。”
罗科索夫斯基冲他点点头,随后问道:“上校同志,伤亡统计出来了吗?”
拉斯诺列茨基点了点头,回答说:“是的,军长同志,伤亡统计出来了。第325、第326团伤亡了三分之一,第327团伤亡了四分之一左右,高炮营全体阵亡。坦克第116团损失坦克41辆,诺维科夫将军的坦克师伤亡……”
罗科索夫斯基听到这里,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行了,上校同志,不要再给我报这些伤亡数字。我现在问您,你们采取了什么措施没有?”
“措施,什么措施?”拉斯诺列茨基被罗科索夫斯基的这句话搞糊涂了,他一脸茫然地望着对方问道:“我们的部队正在忙着抢修工事,和在城里帮助市民扑灭燃烧的大火。”
“光做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罗科索夫斯基有些急躁地说道:“上校同志,您不觉得我们防御阵地所在的位置,离城市太近了吗?如果敌人在进攻前,对我们进行炮击的话,他们的炮弹就不仅仅是落在城郊一带,并且也会落入市中心的。”
“可是,军长同志。”听到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拉斯诺列茨基有些委屈地辩解说:“我们的防御工事本来就是依托城市而建立,一旦战局不利,我们的部队就可以迅速地退入城内,和敌人打巷战。”
“上校,我们所在的这个伊兹亚斯拉夫城里,没有什么结实的石质建筑,根本无法建立一个完善的防御体系。”罗科索夫斯基说着,将桌上的地图抓在手上,看了片刻后,他指着上面对拉斯诺列茨基说:“我们必须把防线再向西推两到三公里。”
听到罗科索夫斯基的这道命令,拉斯诺列茨基的眉头一下就皱了起来,他有些为难地说道:“军长同志,要知道,我们在城市的西面只有两个团,要在一夜之间修筑这么大工程量的防御工事,我觉得这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
“不是把两个团的防御阵地都往前推进。”罗科索夫斯基眼睛望着拉斯诺列茨基说道:“在我军防御阵地的前方,布满了德军坦克和装甲车的残骸。您派一个满编的营,连夜在这一区域构筑新的防御工事。”
对于罗科索夫斯基的部署,拉斯诺列茨基实际上已听进去了,但嘴上却说:“军长同志,我们仅仅派一个营在这里构筑工事,能挡住德国人的进攻吗?”
“放心吧,上校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