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打算指挥部队攻城,”潘菲洛夫回答说:“只要我们夺取了这个城市,就随时能冲向波罗的海沿岸。”
罗科索夫斯基考虑到敌人在城里驻扎有重兵,便担心地问:“潘菲洛夫将军,你手里的兵力足够吗?要知道德军在城内驻有强大的守备部队。”
“放心吧,元帅同志。”潘菲洛夫在电话里自信地说道:“我手里除了坦克外,还有配合我们作战的步兵,有他们的帮助,我想夺取城市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好吧,潘菲洛夫将军。那就行动吧。”见潘菲洛夫如此有自信,罗科索夫斯基也欣慰地说:“不过你们进攻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得充分一点,明白吗?”
“明白了,元帅同志。”
罗科索夫斯基结束和潘菲洛夫的通话,便命人叫来了博戈柳博夫。等博戈柳博夫一到,他就冲着对方说道:“参谋长同志,潘菲洛夫将军的坦克军已经到达了克兹林。”
“什么,坦克军已经冲到了克兹林?”听到这个消息,博戈柳博夫不禁吃了一惊。虽然他对这个地名早就熟记在胸,不过还是走到了墙边,快速地从地图上找到了那个城市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说,只要我军夺取了这座城市,那么很快就能冲到波罗的海的海边。”
“不过随同坦克军行动的步兵,只有步兵第313师,力量有点太薄弱。”罗科索夫斯基的目光望着地图说道:“我们要想办法帮他们一把。”
“可是,我们该怎么帮助他们呢?”博戈柳博夫为难地说:“步兵和德军纠缠在一起,要想撤出战斗的话,至少需要一两天的时间,等他们赶到克兹林的外围,又需要一天的时间。等于是说,他们至少需要三天的时间,才能和坦克军汇合,并展开对克兹林的进攻。”
“就算我们无法为坦克军提供步兵,”罗科索夫斯基若有所思地说道:“那么炮兵和空军总可以吧?”
“坦克军的建制里,有一个炮兵团。”博戈柳博夫不紧不慢地说道:“我看可以再给他们配备两个炮兵团,以增强他们攻城的重型火力。”
“两个炮兵团太少了。”罗科索夫斯基摇着头说:“参谋长同志,你我都知道,德军在克兹林城内部署了重兵,要想迅速地粉碎他们的抵抗,必须投入更多的炮兵。我看,对于派遣多少炮兵,还是和炮兵司令员索科利斯基将军商议一下吧。”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博戈柳博夫走到了桌边,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后对着话筒说:“我是参谋长博戈柳博夫,立即请索科利斯基将军到元帅同志的办公室来。”
过了不到五分钟,索科利斯基就急匆匆地跑了进来。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抬手向罗科索夫斯基敬礼后,直截了当地问:“元帅同志,出了什么事情吗?”
“索科利斯基将军,你来得真好。”罗科索夫斯基把对方叫到了墙边,指着地图上的克兹林所在位置,对他说道:“根据潘菲洛夫将军的报告,他的坦克军已经到达了克兹林的近郊,随时可以发起对城市的进攻。为了加强他攻城的力量,我准备抽调几支炮兵部队去加强他,所以把你叫到这里,是想问问,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派出多少炮兵部队?”
索科利斯基在脑子里回忆了一下所属部队的位置后,回答说:“元帅同志,第1434自行火炮团距离克兹林不够20公里的距离,假如命令他们立即出发的话,最多一个小时就能和潘菲洛夫将军的部队汇合。”
听说只有一个自行火炮团,罗科索夫斯基不免有些失望,他接着问道:“除此以外,还有能调动的部队吗?”
“除了这个自行火炮团外,还可以调动的部队是一个加农炮团,两个近卫迫击炮团。”索科利斯基谨慎地说道:“不过他们要赶到克兹林,至少需要三到五个小时。”
“潘菲洛夫准备在天明后,向敌人发起进攻。”罗科索夫斯基抬手看了看表,说道:“此刻距离天亮,还有差不多五个小时,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一个自行火炮团,一个加农炮团和两个近卫迫击炮团。”博戈柳博夫快速地计算能投入到克兹林地区的炮兵数量后,对罗科索夫斯基说道:“元帅同志,把这些炮兵加强给坦克军,他们拿下克兹林的把握就更大了。”
“仅仅有炮兵还不够,还需要空军的配合。”罗科索夫斯基对博戈柳博夫说:“参谋长,你却给韦尔希宁将军打电话,让他在天明之后,出动轰炸机航空师,对克兹林的德军防御体系实施密集轰炸,配合潘菲洛夫将军的攻城行动。”
…………
在罗科索夫斯基的布置下,天明之后,临时加强给坦克军的炮兵部队,朝着城内的德军据点实施了猛烈的炮击。炮击刚结束,苏军的轰炸机编队就到达了城市的上空,向那些还冒着滚滚浓烟的地区,进行了轰炸,把那些刚从藏身之处出来的德军炸得鬼哭狼嚎。
炮击和轰炸结束之后,苏军就展开了进攻,步兵第313师的一个团,在两个坦克营的掩护下,从城市的南面发起了佯攻,以吸引德军的注意力。而潘菲洛夫则命令近卫坦克第3和第18旅,各携带一个步兵团,分别从城市的东西两侧实施迂回。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曾多次使用这种战术,来围歼苏军主力。经过了几年的战争,苏军的指战员也学会了这种战术,并熟练地运用到战场上,给德军以重创。
根据苏军所获得的情报,城里有党卫军第1步兵师、第15和第32步兵师、l个坦克师和1个警察师。鉴于敌人有如此强大的防御力量,战斗一打响,潘菲洛夫就投入了全部的兵力,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打乱德军的防御部署,以确保能顺利地夺取这座城市。
但地面战斗一打响,潘菲洛夫就觉得有点不对劲,部队没有遇到太猛烈的抵抗,就顺利地冲进了城里。在战斗中,除了党卫军给自己的部队造成一些麻烦外,其余德军部队只是被动挨打,根本没有主动发起过反击。对于德军的这种异常举动,潘菲洛夫觉得很奇怪,便立即通过电话把这里发生的情况,向罗科索夫斯基进行了汇报。
罗科索夫斯基耐心地听完他的报告后,沉思了许久,随后说道:“潘菲洛夫将军,说不定城里的守军,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元帅同志,”罗科索夫斯基的话让潘菲洛夫感到一头雾水:“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难道我们事先的侦察情报有误?”
“据我所知,在攻击第19集团军侧翼的德军部队里,就出现了第15和第32步兵师的番号。”罗科索夫斯基向潘菲洛夫解释说:“也就是说,城里原来的守军,肯定有一部分被抽调到了其它的防御地段。这样一来,克兹林城内的防御力量就大大地减弱了。”
“原来是这样啊。”听罗科索夫斯基一分析,潘菲洛夫立即恍然大悟:“怪不得除了党卫军部队外,其余德军都显得不堪一击,原来是德军的精锐都被调走了。”
“潘菲洛夫将军,”罗科索夫斯基了解完克兹林城内的战斗后,反问道:“我想问问你,多长时间内拿下克兹林?”
“一个星期。”潘菲洛夫刚说出这个时间,就听到罗科索夫斯基在电话里“嗯”了一声,连忙改口说:“五天,元帅同志,我向您保证,我们军在五天之内,一定能拿下克兹林。”
第八百九十章()
罗科索夫斯基笑呵呵地说:“潘菲洛夫将军,既然你说五天,那我就等你五天,希望你到时不用让我失望哦。”
潘菲洛夫从罗科索夫斯基说话的语气中,听出了调侃的成分,但他还是如实地保证:“放心吧,元帅同志,我的部队肯定会在规定的时间内,拿下克兹林,您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虽说潘菲洛夫已经向自己保证,说在五天之内,一定能夺取克兹林,不过罗科索夫斯基的心里还是感觉不踏实。他放下电话后,把博戈柳博夫叫了过来,问道:“参谋长同志,目前第19集团军的情况怎么样?”
“从两翼发起攻击的德军,都已经被第19集团军的部队击溃。而且从3月1日开始,朱可夫元帅的部队已经开始了进攻,他们在科尔具格和卡明两个方向朝北面推进;与我方面军相邻的侧翼,由波兰第一集团军和近卫骑兵第2军实施辅助突击,德国人已经无法再集中能对第19集团军构成威胁的兵力。”博戈柳博夫知道罗科索夫斯基这么问,肯定是有原因的,在介绍完情况后,小心翼翼地问:“元帅同志,您有什么打算吗?”
“参谋长,潘菲洛夫将军的坦克军正在攻打克兹林的事情,你应该知道吧?”罗科索夫斯基眼睛望着地图说:“根据潘菲洛夫将军的报告,敌人在城市里的抵抗并不太顽强,他准备在五天之内,彻底地拿下这座城市。不过我担心配属他们作战的步兵太少,要想尽快夺取城市有很大的困难。”
“从我们所掌握的情报来分析,原本驻扎在克兹林的不少德军部队,都被抽调出来,用于攻击第19集团军的侧翼,从而削弱了克兹林的防御力量。”博戈柳博夫领会了罗科索夫斯基的意图后,立即向他建议说:“如果您想抽调步兵去增援潘菲洛夫将军,我觉得第134步兵军适合完成这个任务。”
“假如我要想派第134步兵军去加强潘菲洛夫,”罗科索夫斯基望着地图问道:“你觉得他们多长时间能赶到克兹林?”
“第134步兵军目前所在的位置,距离克兹林有差不多一百公里。”博戈柳博夫在心里默默地计算了一下部队的集结和行军速度之后,回答说:“要把部队集结起来,并赶往克兹林,我看起码需要两天的时间。”
“参谋长同志,时间紧迫,立即通知罗曼诺夫斯基将军,让他抽调第134步兵军赶往克兹林,去增援潘菲洛夫。”罗科索夫斯基布置完任务后,自言自语地说:“希望他们能在潘菲洛夫解放克兹林之前赶到。”
博戈柳博夫离开罗科索夫斯基的办公室之后,立即给罗曼诺夫斯基将军打去电话,开门见山地说:“将军同志,元帅命令,立即调第134步兵军赶往克兹林,去加强正在攻击城市的坦克军。”
“参谋长同志,我想问一问。”对于博戈柳博夫的这道命令,罗曼诺夫斯基倒没有什么意见,不过令他担心的是,潘菲洛夫是坦克军军长,而派去增援的又是一个步兵军,两位军长凑在一起,到底该谁说了算:“我派出的步兵军到达克兹林之后,是步兵军接受坦克军的指挥,还是坦克军接受步兵军的指挥?”
听到这个如同绕口令一般的问题,博戈柳博夫立即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便笑着说道:“照理说,坦克部队一向是配合步兵行动的,应该让坦克兵听从步兵的指挥。不过这次的情况不一样,潘菲洛夫将军所指挥的坦克军,在最近一段时间都是在独立作战,包括他们对克兹林的进攻也不例外。因此你的部队到达克兹林之后,要绝对服从潘菲洛夫将军的指挥。”
“明白了,参谋长同志。”罗曼诺夫斯基反问道:“不知部队应该在什么时候出发?”
“部队的收拢和行军都需要时间,你应该立即给步兵军下达命令,让他们做好出发的准备。”博戈柳博夫在电话里叮嘱罗曼诺夫斯基:“将军同志,我提醒您一句,潘菲洛夫将军向元帅承诺,他将在五天内占领克兹林,我希望您的部队能在坦克军占领城市之前赶到。”
“放心吧,”罗曼诺夫斯基信誓旦旦地说:“我的部队最多三天,就能到达克兹林,协助坦克军夺取城市。”
…………
虽说罗科索夫斯基和博戈柳博夫在布置任务时,把该考虑的问题都考虑到了,但战场局势的发展却往往会出人意料。
5号的清晨,罗科索夫斯基正在听取博戈柳博夫的汇报,参谋长向他报告说,由于波兰第一集团军和近卫骑兵第2军的进展迟缓,第19集团军的左翼依旧暴露在敌人的面前,因此保护侧翼安全的工作,还是只能交给罗曼诺夫斯基来完成。
电话铃声响起,罗科索夫斯基拿起了话筒贴在耳边,说道:“我是罗科索夫斯基!”
听筒里传出了潘菲洛夫激动的声音:“元帅同志,我要向您报告一个喜讯,我们已经解放了克兹林,城里残余的敌人已经向我们投降,守备部队的司令官冯?齐洛夫中将和他的司令部,也成了我们的俘虏……”
潘菲洛夫后面又说了些什么,罗科索夫斯基没听清楚,他只清楚一件事,就是克兹林已经被自己的部队占领了。他放下电话之后,问博戈柳博夫:“参谋长,第134步兵军如今在什么位置?”
“元帅同志,”博戈柳博夫虽然对白罗科索夫斯基忽然问起第134步兵军的事情感到奇怪,但还是如实地回答说:“根据最新的情报,第134步兵军的先头部队将在今天中午,到达克兹林的郊区,与潘菲洛夫将军的坦克军汇合,展开对城市的进攻……”
“步兵军的行动太慢了,”罗科索夫斯基用责备的语气说道:“如今潘菲洛夫的坦克军,已经完全占领了克兹林,并俘虏了守备部队的司令官冯?齐洛夫中将和他的司令部。”
“元帅同志,你有所不知,第134步兵军之所以行动迟缓,完全是因为道路状况太糟糕,无法乘车前往目的地……”博戈柳博夫向罗科索夫斯基解释第134步兵军行动迟缓的原因,谁知刚说到一半,忽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听说坦克军已经占领了克兹林,便试探地问:“元帅同志,您是说在克兹林地区的战斗,已经结束了?”
“没错,结束了。”罗科索夫斯基春风满面地说:“城市已经被我军占领了,我们的部队随时可以冲到海边。”
“那第134步兵军该怎么办?”博戈柳博夫有些无奈地问道:“是让他们立即停止前进,在原地等待下一步的命令,还是让他们返回原来的驻地。”
“为什么要停下或返回呢,我的参谋长同志。”罗科索夫斯基起身走到了墙边,指着地图对博戈柳博夫说:“我们可以让第134步兵军继续前往克兹林,不过他们的任务不再是协助坦克军夺取城市,而是掉头向东,面朝着我军右翼的集团军部队。这样一来,我们左右两翼的部队,就形成了一个大铁钳,包围停留在这个中间区域内的敌人。”
博戈柳博夫见战场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大的转变,连忙对罗科索夫斯基说:“元帅同志,请允许我离开。我想去搞清楚停留在我们的包围圈之内的,都有哪些敌人。”
“去吧,”罗科索夫斯基冲他点点头说:“等搞清楚敌人的情况后,尽快制定一份新的作战计划。”
博戈柳博夫听后点点头,什么话都没有说,便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罗科索夫斯基望着墙上的地图,若有所思地说:“这里的地形开阔,非常有利于坦克部队的突击,要是最高统帅部能给我们配备新的装甲部队就好了。”
门口忽然响起了苏博京的声音:“元帅同志,看你这么高兴的样子,是不是遇到什么喜事了?”
“政委同志,你来得正好。”罗科索夫斯基招呼对方坐下后,一脸欣喜地告诉他:“好消息,潘菲洛夫将军的坦克军已经占领克兹林。”
“您说什么,元帅同志?”苏博京刚刚坐下,听到罗科索夫斯基所说的消息后,立即从座位上蹦了起来,吃惊地说:“不是说要五天才能夺取城市吗?这才刚过了两天,居然就占领克兹林。”
“我想潘菲洛夫将军可能是担心在战斗中,会有什么意外的发生。”罗科索夫斯基向对方解释说:“因此有意说需要五天时间,才能夺取克兹林。”
“既然我们已经占领克兹林,”苏博京问道:“那我们下一步该做什么?”
罗科索夫斯基用手掌在克兹林的东面拍了两下,随后说道:“我打算让第134步兵军到达克兹林之后,就命令他们将防御重心转向了东面,与右翼的部队一起,粉碎在东波美拉尼亚的敌人。”
第八百九十一章 借兵(上)()
“元帅同志,就算你给坦克军加强了炮兵和步兵,要想彻底地粉碎敌人,恐怕还是很难做到的。”别看苏博京是政工人员,但他很快也发现了问题之所在:“毕竟他们的力量太薄弱了。”
“军事委员同志,你说得没错。”对于苏博京的这种说法,罗科索夫斯基并没有否认:“根据侦察情报,继续抗击我们的是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的部队,其中包括第7和第46坦克军、第18山地步兵军,第20、第23、第27和第55步兵军。虽说在和我军的战斗中,他们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但现有的实力仍旧非常强大。”
“我们的部队在经过了这段时间的战斗后,各师减员都较多。”苏博京叹着气说:“为了确保部队的士气和稳定军心,我已经命令政治部主任奥科罗科夫将军,把所有的政工人员都派到了基层部队,努力使每个战士都了解自己的战斗任务,并不遗余力地完成它。方面军、集团军和各师的党团组织也都在号召大家勇往直前,尽快地打垮敌人。”
“要想打败敌人,首先要让我们的指战员建立必胜的信心。”罗科索夫斯基赞许地说道:“一支士气高昂的部队更容易打胜仗。”他停了片刻,又接着说,“可是我们和敌人在兵力上的差异对比,并不是士气高昂就可以相抵的,我觉得有必要向最高统帅部请求援兵。”
“上级会同意吗?”苏博京试探地问道。
罗科索夫斯基耸了耸肩膀,把双手一摊,说道:“我们只能碰碰运气了。”说完,他拿起了桌上的高频电话,拨了一个号码,等了一阵后,对着话筒说道:“接线员,我是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元帅,请帮我接波斯克列贝舍夫的办公室。”
这次等的时间不长,过了不到十秒钟,苏博京就看到罗科索夫斯基笑着对话筒说:“您好,波斯克列贝舍夫同志,我是罗科索夫斯基,有重要的事情,需要立即向斯大林同志报告。”
“元帅同志。”波斯克列贝舍夫礼貌地回答说:“斯大林同志说过,不管您什么时候打电话来,都立即把电话转进去。请您稍等片刻,我立即把电话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