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赫见罗科索夫斯基不肯透露消息来源,知道自己再问也是白搭,便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早在1940年,工程师施里维尔和哈贝莫尔就制造出第一个飞碟式飞行器—1号模型。‘别隆采圆盘’采用了奥地利发明家维克托•舒柏格研制的‘无烟无焰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爆炸’,只需要在运转时提供空气和水。飞行器共安装了12台这种发动机,发动机喷出的气流,不仅给飞行器提供了巨大的反作用力,同时还可以用来冷却发动机。由于发动机不断大量地吸入空气,在飞行器上空造成真空区,从而为飞行器提供了巨大的升力。
这两年他们通过对1号模型的不断改进,造出了代号为‘垂直飞机’的2号模型,飞行时速可达到1200公里,并能作空中停留和水平飞行。……”
卢涅夫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问道:“既然德国人已经有了这么先进的飞行器,为什么他们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投入实战呢?”
巴赫看了一眼提问的卢涅夫,认出他是白天审问自己的那位将军,连忙恭恭敬敬地回答说:“将军先生,由于1号模型和2号模型都是停留在实验性的尝试阶段,并未批量生产,因此您在战场上是看不到的。”
“那三号模型呢?”罗科索夫斯基记得这种别隆采圆盘的3号模型,还曾经进行试飞,本想等巴赫主动说出来,谁知对方说完1号和2号模型的事情之后,就闭口不语,因此罗科索夫斯基只能主动问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德国人为了挽救它即将灭亡的命运,肯定会命令你们争分夺秒地研制三号模型,并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试验。”
巴赫在听到这个问题后,迟疑了片刻,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艰难地说道:“元帅阁下,您说得没错。在一群来自毛特豪森集中营的工程师和一名著名的爆破专家的帮助下,耗资数百万的3号模型终于被制造出来,并在今年2月19日进行了第一次试飞。在实验中,3号模型机在短短的三分钟内,就上升到了15000米的高空,平飞速度高达2200公里小时。同时还可以悬停在空中,无需转弯就可以任意向前或向后飞行。”
“这不可能。”卢涅夫听到这里,用手在桌上猛地拍了一巴掌,厉声吼道:“你是在撒谎,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样的飞行器?”
“卢涅夫将军,不要激动,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罗科索夫斯基制止了激动的卢涅夫后,又望着巴赫问道:“巴赫先生,我想问问,这三个别隆采圆盘的模型在什么地方,还有那些工程师又在什么地方?”
“别隆采圆盘的模型,如今都存放在布雷斯劳市的制造厂里。”巴赫很干脆地回答完第一个问题,迟疑了良久,才接着说道:“至于那些工程师嘛,因为其中有不少是犹太人,如今已经被送回了毛特豪森集中营。”
“参谋长!”罗科索夫斯基扭头望着博戈柳博夫,低声地问:“你知道布雷斯劳市在什么地方吗?”
“知道!”博戈柳博夫使劲地点点头,回答说:“布雷斯劳市在波兰的西南部,位于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进攻区域内。根据战报显示,朱可夫元帅的部队还不曾夺取这座城市,城里的德国人依旧在进行顽强的抵抗。”
由于别隆采圆盘在战争结束前,被德国人销毁了,以至于究竟有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一直让后世的学者争论不休。罗科索夫斯基的心里暗想:既然布雷斯劳市还在德国人的手里,没准这种别隆采圆盘还不曾被销毁,如果自己派一支精干的小分队,潜入城内,是否可以将这种传说中的飞行器保留下来?
就在罗科索夫斯基准备起身离开时,忽然卢涅夫把头凑过来,冲着他低声地说道:“元帅同志,您有没有察觉,这个巴赫在说谎?”
“说谎?”罗科索夫斯基有些意外地反问道:“卢涅夫将军,您怎么看出他在说谎?”
卢涅夫神秘地说道:“难道您没有察觉,他所说的话里有很多破绽吗?”
“我就发现了不少的疑点。”卢涅夫看了坐在另外一端的巴赫,然后向罗科索夫斯基说出自己发现的疑点:“他说地下航空研究所戒备森严,连担任警卫工作的士兵,都是半月一换防,而且换下来之后就会立即被送往前线。既然保卫工作如此严密,那他又是如何离开地下基地的?”
“卢涅夫将军,您说得有道理,我居然疏忽了这样的问题。”罗科索夫斯基点了点头后,望着对面的巴赫问道:“巴赫先生,你刚刚曾经说地下基地的戒备森严,那我问你,你是如何离开那里进入城内的?”
“是这样的,元帅阁下。”巴赫连忙解释说:“由于要派人到城里取一份重要的资料,基地指挥官就派人护送我入城。结果快进入城市时,和你们的人遭遇了,在一番激战后,车上的士兵都被打死,而我则乘乱逃进了城里。”
巴赫的解释,听起来还是合情合理的,毕竟苏军在战场上不会随便向穿便服的人开枪。罗科索夫斯基认可了他的这个理由后,又接着问了一句:“那你知道施里维尔和哈贝莫尔,以及舒柏格如今在什么地方吗?”
“他们还留在布雷斯劳市的制造厂里。”巴赫很干脆地回答说:“如果还没有被转移的话,应该就在那里。”
别看巴赫回答得挺干脆,但罗科索夫斯基却意外地发现他脸上闪过一丝慌乱的神情,便意识到对方肯定还有什么事情隐瞒自己。他担心直接问的话,巴赫也许会继续用假话来搪塞自己,便装出漫不经心的样子问道:“巴赫先生,听说你所携带的皮箱里,装满了不少的美元。看样子,你是打算逃到美国人那里去。我再问问你,你打算在什么地方,与施里维尔他们三人汇合啊?”
卢涅夫是内务部出身,对某些事情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听到罗科索夫斯基这么问,立即便意识到自己可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这个巴赫能顺利地离开德国人的地下基地,并试图带着大批的美金逃离,很明显就是为了去投奔美国人。虽说他一个人的分量不够,可加上了施里维尔他们三名工程师,情况又大不一样了。
“巴赫,事到如今,再隐瞒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卢涅夫冷笑了一声,冲着巴赫质问道:“我猜在布雷斯劳市的制造厂和这里的地下基地里,都有被你们所收买的人。否则你怎么可能进入保密程度如此高的军工企业?还有,没有帮助你,你又怎么能轻易地逃出地下基地?”
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巴赫哑口无言,他拼命地抬手拭去额头的汗水,不敢为自己进行丝毫的辩解。罗科索夫斯基看完巴赫的表现后,又扭头望向坐在旁边的卢涅夫,冲他竖起了大拇指,赞许他居然察觉到巴赫居然在不断地撒谎。
罗科索夫斯基站起身,对舍夫恰克说道:“上校同志,先把他带下去。”舍夫恰克答应一声,快步地走到了门口,拉开房门,让站在门口的战士进来,把巴赫带走。
等巴赫被带走后,卢涅夫有些激动地说:“元帅同志,我们应该立即把此事向上级报告,如果能搞到别隆采圆盘的模型和三位工程师,那就再好不过了。”
听完卢涅夫的提议后,罗科索夫斯基觉得如果真要把别隆采圆盘和三位工程师弄到手,此事还非得向上级报告,这样自己派出的人,才能得到必要的配合。于是他点了点头,对卢涅夫说:“卢涅夫将军,我会立即把此事报告给最高统帅本人,而您也尽快向贝利亚同志报告。没准我们以后行动时,还需要得到你们内务部的配合。”
卢涅夫等罗科索夫斯基一说完,便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放心吧,元帅同志,我马上就回办公室给贝利亚同志打电话,将此事向他进行汇报。”
第九百六十二章 黑科技(下)()
罗科索夫斯基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在电话前,想到了正在进行的战事,便随口问博戈柳博夫:“参谋长同志,但泽和格丁尼亚两处的战况如何?”
“我刚刚问过,”博戈柳博夫连忙回答说:“德军虽然还在继续顽抗,但我军已经完全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拿下城市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罗科索夫斯基听完后“哦”了一声,抓过桌上的高频电话,就准备拨号。博戈柳博夫见他真的打算和莫斯科进行联系,连忙善意地提醒道:“元帅同志,您真的要把那个什么什么圆盘……”
“别隆采圆盘!”罗科索夫斯基见对方想不起那种飞行器的名称,便提醒了他一句。
“对对对,就是那个别隆采圆盘!”博戈柳博夫接着说道:“巴赫所说的那些数据,简直是让人难以置信。他所供认的事情,在未经证实之前,就草率地向最高统帅本人报告,这合适吗?”
“放心吧,参谋长同志。”别人也许不知道别隆采圆盘,但罗科索夫斯基来说却是闻名已久,可惜德军在战争结束前,就把三个模型机都销毁了,以至于后人没有机会一睹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只能通过一些缴获的资料来了解这种曾经出现过先进飞行器。罗科索夫斯基之所以急于向斯大林报告,就是希望果断地采取行动,在德国人销毁这些模型机之前将其缴获。因此态度坚决地说:“我觉得巴赫说得不是假话,如果不立即向斯大林同志汇报,将来我们就会后悔莫及的。”
高频电话不能直接拨通斯大林办公室的号码,必须通过克里姆林宫的总机中转,罗科索夫斯基担心接线员会误了正事,因此一听到有人说话,就直截了当地说:“我是罗科索夫斯基元帅,请帮我接最高统帅办公室,我有重要的情况要汇报。”
接线员听说是罗科索夫斯基打来的电话,哪里敢怠慢,连忙接通了波斯克列贝舍夫的办公室。波斯克列贝舍夫听到罗科索夫斯基的声音,礼貌地问好后,按照规定问对方有什么事情,以决定是否该把电话转入斯大林的办公室。
“波斯克列贝舍夫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心里很清楚,自己将向斯大林汇报的是如何重要的一件事,因此他没有寒暄,而是直截了当地说:“我有特别重要的事情,要立即向斯大林同志汇报。”
波斯克列贝舍夫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见时针已经指向了十一的位置,他知道斯大林此刻已经躺在了办公室隔壁屋里的床上,假如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是不能随便去打扰的。因此他试探地说:“元帅同志,假如是关于东波美拉尼亚的战事,我建议您还是等明天再给斯大林同志打电话,他此刻已经睡下了。”
“不行,波斯克列贝舍夫同志。”罗科索夫斯基深怕夜长梦多,此事要是拖到明天,还不知会出现什么变数呢,便催促道:“我的事情非常重要,需要立即向斯大林同志报告。”他深怕波斯克列贝舍夫再推三阻四,还特意强调了一句,“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再过一会儿,贝利亚就会去见斯大林同志,他也是为了同一件事。”
听罗科索夫斯基提到了贝利亚,波斯克列贝舍夫意识到此事不简单,连忙回答说:“元帅同志,请您稍等片刻,不要挂断了电话。”
说完这几句话,波斯克列贝舍夫将话筒放在了桌上,起身推开房门,走进了办公室。他来到斯大林睡觉的房间门前停住脚步,轻轻地敲了敲房门,听到里面有人喊“进来!”他才推开了房门走进去。
房门推开后,和衣躺在床上的斯大林望着走进来的波斯克列贝舍夫,有些不悦地问:“什么事情?”
“斯大林同志,”波斯克列贝舍夫连忙恭恭敬敬地回答说:“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给您打来了电话,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向您汇报。”
“是为了东波美拉尼亚的战事吗?”
“不是!”如果仅仅是为了东波美拉尼亚的战事,就算借个胆子给波斯克列贝舍夫,他也不敢来打扰斯大林的休息,他赶紧解释说:“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没说具体是什么事情,但他特意提到,贝利亚同志很快就会因为同一件事来拜访您。”
在斯大林的心目中,罗科索夫斯基和贝利亚根本没有什么交集,如今两人居然会为了同一件事来打扰自己的休息,想必一定发生了了不起的大事。想到这里,斯大林连忙坐起身,吩咐波斯克列贝舍夫:“把罗科索夫斯基的电话,转到我的办公室。”波斯克列贝舍夫答应一声,连忙转身快步地走了出去。
斯大林弯腰穿上靴子,慢吞吞地走出了房间,来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拿起话筒贴在耳边,用低沉的声音说道:“是罗科索夫斯基同志吗?我是斯大林!”
“您好,斯大林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听到听筒里传出了斯大林的声音,连忙态度恭谨地说:“很抱歉打扰了您的休息,不过我要向您汇报的事情实在是太重要了。”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斯大林等罗科索夫斯基说完后,本能地问:“我想问问,你这个时候给我打电话,是关于东波美拉尼亚的战事吗?”
“和东波美拉尼亚的战事无关。”罗科索夫斯基解释说:“我们前两天在方面军司令部所在的城市,抓获了一名间谍。”
“间谍?!”斯大林得知罗科索夫斯基给自己打电话,居然是为了一名间谍的事情,便有些不满地说:“东波美拉尼亚本来就是德国人的地盘,为什么会有他们的间谍呢?”
“斯大林同志,经过审问,这名间谍叫巴赫,是一名德籍美国人。”罗科索夫斯基继续说道:“他不是德国人的间谍,而是美国北美航空派到德国军工企业里的一名商业间谍。经过审讯,他向我们透露了一条重要的情报。”
第九百六十三章 圆盘计划(上)()
“一名工业间谍?”斯大林等罗科索夫斯基说完后,不以为然地说:“他能掌握什么重要的情报?”
“斯大林同志,是这样的,这名工业间谍所供职的德国机构里,研制出了一种叫‘别隆采圆盘’的飞行器。”罗科索夫斯基深怕斯大林对这件事不感兴趣,赶紧说道:“这种飞行器到目前为止,只研制出三个模型机。其中的三号模型机在二月的试飞中,只用了短短的三分钟,就上升到了15000米的高空,平飞速度达到了每小时2200公里。同时这种飞行器还能在空中悬停,无需转弯就可以任意向前或向后飞行。”
罗科索夫斯基的这番话,终于引起了斯大林极大的兴趣:“什么,时速可以达到2200公里?要知道我们目前最先进的雅克…3型战斗机,时速也只有655公里。也就是说,一旦发生空战,我们的战斗机根本就追不上对方?”
“正是这样的。”罗科索夫斯基回答说:“别隆采圆盘比我们最先进的雅克…3型战斗机的时速,要快上了三倍。如果双方发生空战,我们的飞机连脱离战场的机会都没有。”
“那你知道,德国人研究出来的三架模型机,如今在什么地方吗?”
“是的,斯大林同志,我知道。”
“你知道地点?!”斯大林有些好奇地问:“在什么地方?”
“布雷斯劳市的制造厂里!”
“布雷斯劳市的制造厂里?!”
“是的!”
斯大林听到这里,从烟盒里抽出两支香烟,捏碎后把烟丝塞进了烟头,点燃之后,慢吞吞地问:“罗科索夫斯基同志,这个情报可靠吗?”
“完全可靠,斯大林同志。”由于布雷斯劳市在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进攻区域内,罗科索夫斯基要想派人去那里,首先要得到斯大林的许可,这样才能说服朱可夫,让他允许自己的部队进入那一区域。“不过那里属于是朱可夫元帅的地盘,如果我们要采取任何行动的话,首先需要得到您的同意。”
“既然那个飞机制造厂在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地盘里,”斯大林若有所思地说道:“那么让朱可夫直接派部队去夺取模型,不是更加方便吗?”
斯大林的想法听起来是非常合情合理的,飞机制造厂就在朱可夫控制的区域内,而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远在千里之外的东波美拉尼亚,派谁的部队去夺取敌人的模型机,答案是显然易见的。
可罗科索夫斯基的心里却不这么想,如果是别的东西在朱可夫的地盘里,他可以不闻不问,而布雷斯劳市的制造厂里有着可以改变世界航空史的模型机,性质又不一样了。况且这仅有的三架模型机,在柏林失守后,就被制造厂里的德国人毁掉了,以至于是否真的存在过这种东西,都成为了后世专家们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罗科索夫斯基自然不能把即将到手的大功劳,就这样拱手相让。况且他心里始终还记得,倘若不是自己身上有着波兰血统,那么此刻指挥第一方面军部队向柏林进军的人,应该是自己而不是朱可夫,自己也不会在这个离柏林越来越远的地方作战。
“斯大林同志,”罗科索夫斯基郑重其事地说道:“目前只有有限的人知道模型机的事情,假如向朱可夫元帅进行通报的话,就会有更多的人知晓,到时就存在泄密的可能。一旦德国人知道我们要派人去夺取模型机,来一个狗急跳墙,把模型机毁掉,或者是送给别的国家,对我们来说,都将是一个难以估量的损失。”
如果罗科索夫斯基只说德国人得知消息后,有可能毁掉模型机,也许斯大林会对此不以为然。可随即提到了这些模型机有可能落入别的国家之手,却让斯大林的心里一阵莫名发慌,假如别的国家真的获得这种模型机,在进一步完善性能后,进入大规模的生产以列装空军,到时就意味自己的空军将完全丧失制空权,这一点是让他无法容忍的。
不过要把如此艰巨的任务,就这么交给罗科索夫斯基的人去负责,斯大林暂时无法下定决心。就在他左右为难之际,听到有人在敲门,一抬头,看到波斯克列贝舍夫站在半敞开的门口,恭恭敬敬地说:“贝利亚同志来了,说有急事见您!”
“让他进来吧。”斯大林等波斯克列贝舍夫的身影从门口消失后,又对着话筒说道:“罗科索夫斯基同志,贝利亚来了,等我和他谈谈,再告诉你最后的答案。”
斯大林放下电话时,穿着一身军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