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附近集体农庄的庄员,几乎都是犹太人,罗科索夫斯基不禁喜出望外。别看在二战期间,有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遭到了纳粹的屠杀,但在战后建国的以色列军人,则以战斗力强悍而著称。以至于有历史学家评论,假如希特勒从被占领国家的犹太人中,抽调一百万人组建一支军队,那么战争的结局就将会被改写。
罗科索夫斯基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尽量以平稳的语气说道:“万尼亚同志,我觉得您应该去这些农庄试试,动员犹太人中的青壮年参军。我相信他们进入军队以后,一定会有不俗的表现。”
“将军同志。”万尼亚苦笑着问:“这些人太自私,我担心我们所发出的******,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要知道,从战争爆发到现在,他们既没有人听从我们的安排疏散到后方去,也没有人报名参加军队。甚至连我们组织市民和庄员修建防御工事时,被强行征召的他们,在工作中也是偷奸耍滑,在参加义务劳动的群众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如今您要要把这种人招进部队,我觉得是不合适的。”
“鲍里索娃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在万尼亚这里碰了钉子,知道要说服从对犹太人有偏见的他,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便扭头看向了鲍里索娃,希望从她这里打开缺口,他笑着说道:“我知道您非常善于做政治鼓动工作,不知道您能帮我们到集体农庄去征召一批犹太籍的青壮年入伍吗?”
鲍里索娃等罗科索夫斯基一说完,便连连摆手说:“将军同志,您的这个任务我可没法完成。就像万尼亚同志所说的那样,他们都是一帮自私自利的人,除了金钱以外,他们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只有当自己的切身利益遭到侵犯的时候,还有可能奋起反抗。”
“这场战争的胜负,和他们的生存息息相关。”从鲍里索娃的话中,罗科索夫斯基听出了她的犹豫,连忙强调说:“如果我们被德国人打败了,那么也许犹太人这个民族就会从世界上彻底消失!”
“司令员同志,”坐在旁边的军事委员洛巴切夫听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的时候,忍不住插嘴说道:“您是不是有点太危言耸听了?”
“军事委员同志,我说的都是实情。”罗科索夫斯基因为这里没有自己的老部下,所以有些事情就可以畅所欲言,而不用担心被人质疑消息的来源渠道:“德军在占领波兰不久,就开始了对犹太人进行有计划的迫害和屠杀,这项罪恶的任务,是有党卫队的保卫处和秘密警察的特别行动队在执行。
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以后,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暴行进一步加剧。跟在进攻部队后面的党卫队和特别行动队,采用世界上最野蛮最残忍的手段来消灭犹太人。我曾经率部队深入到敌占区,见过几个被德国人屠杀的村庄,根据我的观察,这些被害的犹太人,全师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遭到残忍杀害的。”
罗科索夫斯基说完后,万尼亚用难以置信的口吻问道:“将军同志,假如您所说的都是真的,可是为什么我们的新闻报道,却从来没有提起过此事呢?”
“万尼亚同志,”罗科索夫斯基耸了耸肩膀,有些无奈地说:“虽然德国人屠杀犹太人的事情一直在进行,但由于我们国家的媒体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规定,对这些有关德国反犹的负面报道,从来没有进行过报道。”
“原来是这样啊。”鲍里索娃听后,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将军同志,假如您所说的都是真的,那么居住在苏联国境内的犹太人,根本就么有意识到死神正在向自己走来,还一点准备都没有。”
“没错,就是这样的,鲍里索娃同志。”罗科索夫斯基急于从集体农庄里的犹太青年里征召一批新兵,所以他特意强调说:“您在动员他们参加时,一定要对他们说清楚这一点。让他们明白,死神正在向他们走去,假如还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话,他们就只能束手待毙。当德国人占领我们的国土以后,针对他们的大浩劫就要全面展开了。”
“我明白了,将军同志。我明白了。”鲍里索娃在听完罗科索夫斯基的这番话以后,立即站起身向他表态说:“我这就赶到集体农庄去,把您所说的内容告诉村里的犹太人,动员他们参加军队,共同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
等万尼亚和鲍里索娃离开后,洛巴切夫有些担心地问罗科索夫斯基:“司令员同志,您说农庄里的犹太人,会加入我们的军队吗?”
罗科索夫斯基虽然把该说的话都说了,也对鲍里索娃所具有的亲和力有信心,可对于此次到农庄去动员犹太人参军一事,他的心里却一点底都没有。他沉默了一阵后,开口说道:“军事委员同志,我们现在要想方设法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来抗击德军的进攻,使他们不能肆无忌惮地冲向莫斯科。”
洛巴切夫没有过多地在犹太人的问题上纠缠,而是问了罗科索夫斯基一个更加关键的问题:“司令员同志,如今部队里的很多指战员手里还没有武器,而我们从后方得到的补给,也非常有限。这些人在战斗中都需要有自己的武器,但我们用什么来装备他们呢?”(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八章 招兵买马(下)()
“军事委员同志,”罗科索夫斯基知道洛巴切夫主动提起这件事,肯定是早就有所考虑,因此他用谦虚的态度问道:“不知道您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司令员同志,”见罗科索夫斯基虚心向自己请教,洛巴切夫也就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您担任第16集团军司令员职务之前,我们的部队主要是依靠从前线突围出来的部队进行补充。这些从西向东去寻找自己部队的指战员们,有的来自边境地区,有的来自明斯克。许多指挥员带着自己的部队成建制地突出了重围,虽然他们的人数不大,可很多人在突围出来以后却没有武器。
当时卢金同志就提出,要让这些人参加战斗,就需要将他们武装起来。可是我们自己的武器都严重不足,该用什么来装备他们呢?
后来经过我们的反复研究,我向卢金同志提出了一个自己的想法:既然被合围的指战员们,能成群结队地穿过战线和敌人所占领的土地,那么说明我们也能向敌人派出侦察员,并在往日的战场上寻找合用的武器。”
听到这里,罗科索夫斯基不禁点了点头,深有感触地说:“军事委员同志,您说得非常有道理,虽然德国人占领了不少的地方,但由于俄罗斯的幅员辽阔,敌人的防线上存在的漏洞非常之多,否则当初我也不可能率领一个军的部队,直接冲到了敌人的后勤补给基地,也没有被沿途的敌人所察觉。”接着,他果断地拍板,做出了最新的决定,“就按照您所说的办法,向敌人的后方派出小分队,去搜集必要的武器装备,并想方设法运回来。”
说完,罗科索夫斯基便将马利宁叫到了面前,让他将这个决定记录下来,并以命令的形势下发给各师,并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向敌人的后方派出小分队,去搜集遗落在战场上的武器,或者去寻找那些被我军放弃、暂时还没有被敌人发现的军用仓库,将里面有用的东西,尽可能多地运回来。
傍晚时分,罗科索夫斯基接到了各师打来的电话,或者发来的电报,他们报告的内容只有一个:“搜集武器的小分队已经出发了。”
就在这时,外面走进一名执勤军官,走到马利宁的身边,凑近他的耳边,想小声地说点什么。罗科索夫斯基正好看到了军官的到来,便提高嗓门问道:“有什么事情吗?”
军官连忙挺直身体,双手贴着裤缝,面朝着罗科索夫斯基高声地回答:“报告司令员同志,地方上的鲍里索娃同志到了,她说有急事要见您。”
听说是鲍里索娃来了,罗科索夫斯基心里猜测可能是和征兵的事情有关系,连忙吩咐军官:“你还愣在这里做甚么?还不快点将鲍里索娃同志请进来。”
很快鲍里索娃便走进了指挥部,她和罗科索夫斯基握手后,在桌边坐下,接过洛巴切夫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后,唉声叹气地说:“将军同志,对不起,我想我辜负了您的信任。”
听到鲍里索娃这么说,罗科索夫斯基的心里不禁咯噔一声,心说难道连鲍里索娃亲自出面去征兵,都碰钉子了吗?他赶紧深吸两口气,努力使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然后才轻声地问道:“鲍里索娃同志,能告诉我出了什么事情吗?”
鲍里索娃面带愧色地说:“将军同志,清晨我和万尼亚同志离开这里以后,就立即赶到了维亚济马四周的十几个农庄,去向庄员们做了动员。可惜很遗憾,我所做的演讲和发出的动员,都失败了。”
洛巴切夫听说到农庄动员犹太青年参军的事情没有成功,不由大吃一惊,连忙关切地问道:“鲍里索娃同志,难道您没有将司令员同志所说的话告诉他们吗?”
鲍里索娃点了点头,有些尴尬地说道:“我都说了,可是他们不相信,还说我在故意散布谣言,企图在农庄里制造恐慌。我跑了十几个农庄,费尽了口舌,到最后就只有几名青年同意参军。”
罗科索夫斯基本来以为鲍里索娃跑了一天,一个犹太青年都没有劝说成功,此刻听说居然还有几个愿意参军的,赶紧问道:“有多少人愿意参军啊?”
“九个,”鲍里索娃回答说:“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到目前为止,只有这九个人愿意加入我们的队伍。”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啊,鲍里索娃同志。”罗科索夫斯基深怕鲍里索娃因为在农庄里的动员工作不成功,而灰心丧气,便安慰她说:“虽然今天只有九个,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也许明天或者后天,参军的人数就会增加。”
“他们在什么地方?”洛巴切夫好奇的问道。
“就在门外。”鲍里索娃说完后,双眼望着罗科索夫斯基,问道:“将军同志,您要去见见他们吗?”
罗科索夫斯基坐在桌前,手指轻轻地在桌面上叩击着,脑子里在盘算着该如何说服那些顽固的犹太人,让他们志愿加入军队。经过反复的思索,他终于想明白,与其让鲍里索娃继续费尽口舌地劝说那些顽固的人,但不如安排这些新战士去见见德国人的屠杀现场,也许这些血淋淋的事实,能够让他们明白他们即将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危机。
想到这里,他摇摇头说:“算了,还是暂时不和他们见面了。我正想找人去执行一项重要的任务,他们也许是最合适的人选。”说完,他便命人将新任的参谋处长塔拉索夫中校叫到了指挥部。
等塔拉索夫一来,他就开门见山地说:“中校同志,你可能也知道我刚刚向各师下达的命令,让他们抽调人手,深入到敌人的后方,去那些昔日的战场或者被我军放弃的仓库里,寻找合用的武器弹药和各种军用物资。现在我命令你也率一支小分队,到敌人的后方,去搜集我军急需的武器弹药。”
塔拉索夫等罗科索夫斯基说完,表情如常地问:“司令员同志,不知道您打算让我带多少人到敌人的后方去?”
“连你在内,一共是二十人。”罗科索夫斯基接着吩咐道:“门外有九名新兵,将他们全部编入你的小分队。”
塔拉索夫听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不由一愣,随即委婉地说:“司令员同志,我刚刚进来的时候,看到您所说的新兵了。假如我没有看错的话,他们加入部队的时间不超过一天吧,让这些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的新兵,跟着我们去执行任务,我担心他们到最后会成为我们的累赘。”
“放心吧,中校同志。”罗科索夫斯基放低声音对他说:“其实我派你们去的目地,并不是真的要让你们收集多少武器弹药或者物资。我主要是想让你带他们去看看,遭到德军屠杀的那几个犹太人的集体农庄,通过血淋淋的事实,让他们明白即将面对的是如何凶残和没有人性的敌人。”
“明白了,司令员同志。”塔拉索夫曾经当过罗科索夫斯基的参谋长,自然明白司令员这么做的目地,连忙保证说:“请你放心,我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等塔拉索夫转身离开指挥部以后,鲍里索娃一脸好奇地问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同志,您让这位指挥员带犹太青年们去看屠杀现场,能起什么作用啊?”
罗科索夫斯基笑了笑,然后简短地说:“鲍里索娃同志,不要着急,最多到明天早晨,您就能明白我这么做的用意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九章 峰回路转()
俄罗斯的夏天,天亮得总是很早。刚刚清晨五点,太阳便早早地挂在了空中。
被罗科索夫斯基留在指挥部附近的民房里休息的鲍里索娃,在简单的洗漱之后,走出了村民的小木屋,正打算去司令部问问,看昨天派出的九名犹太青年有没有回来。
没等她关上门,便有一名战士沿着村里坑洼不平的泥路,朝她跑了过来。当来到她的面前后,战士停下脚步,将手举到了额边,说道:“鲍里索娃同志,早上好!”
“您好,战士同志。”鲍里索娃冲这位年轻的战士笑了笑,礼貌地问道:“是司令员同志叫您来的吗?”
“是的,鲍里索娃同志。”年轻的战士赶紧回答说:“司令员同志在指挥部里等您。”
两人在朝司令部走去的路上,鲍里索娃试探地问战士:“是你们的那位特拉夫金中校带的小分队回来了?”
“是塔拉索夫中校。”战士连忙纠正他说:“他率领的小分队,在十分钟以前刚刚回到了指挥部。所以司令员同志才让我来看看您睡醒没有了。如果睡醒了,就请您立即到司令部去,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和您商议。”
不一会儿的功夫,鲍里索娃就来到了司令部的门口,她向战士道谢后,径直走了进去。一进门,她就看到塔拉索夫中校正在向罗科索夫斯基他们汇报着什么。
见到鲍里索娃进门,罗科索夫斯基连忙抬手制止了正在汇报的塔拉索夫,招呼鲍里索娃坐下后,抬头吩咐塔拉索夫:“塔拉索夫中校,鲍里索娃同志刚来,没听到你前面说的话,麻烦你再将刚刚的内容,再向她重复一遍。”
鲍里索娃知道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肯定接下来有很重要的任务要交给自己,便坐在原处静静地塔拉索夫的报告:“……我率领小分队乘坐摩托车到了沃皮河边,顺河而下,到了一个村庄。进去以后,没有发现有村民的影子,经过我们的搜寻,终于在打谷场的角落里找到了他们。不过所有人的都死了,他们是被德国人聚集到一起,然后用机枪扫射打死的。部队有个犹太青年,正好有亲戚是这个村的,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从尸体队里找到了他姑母和两个表妹的尸体。他当时就情绪失控,跪在尸体面前嚎啕大哭……”
鲍里索娃听塔拉索夫说到这里,忍不住低声地问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同志,我不明白您为什么要带这些犹太青年去看德国人的屠杀现场呢?”
罗科索夫斯基在听完鲍里索娃的疑问后,只是淡淡地说:“稍安勿躁,听中校说完。”
塔拉索夫继续说道:“……我们在掩埋了村民的尸体后,又朝着几公里外的另外一个村庄前进。由于他们见识过上一个村庄的惨状,所以在进村时都做好了心理准备。
我们在村里找了一圈,搜索了打谷场和所有的房子,却一个人都没发现。后来有名战士无意中发现村边的一块土地有些异常,找工具刨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的埋满了没有穿衣服的尸体。经过仔细的辨认,我们可以确认这些就是失踪的村民。……”
好奇的鲍里索娃听到这里,忍不住再次开口问道:“将军同志,为什么尸体都没有穿衣服啊?他们的衣服都到哪里去了?”
罗科索夫斯基此刻的头脑里首先联想到的,就是成队的犹太人在进入毒气室之前,也是在更衣间把所有的衣服脱掉,然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送送进毒气室毒死。村庄里发现的尸体没穿衣服,肯定是德国人在杀死他们之前,让他们将自己身上的衣服脱掉了。想到这里,他低声地对鲍里索娃说:“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德国人肯定是先让村民自己挖好坑,然后让他们脱掉衣服站在坑边,被打死以后便直接掉进了坑里,等把所有人杀完以后,他们再把坑一填上,就神不知鬼不觉了。”
“这些该死的法西斯匪徒,简直不是人,连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都不放过。”鲍里索娃愤愤不平地骂道:“我们应该将抓住的每一个法西斯匪徒都枪毙掉。”
“放心吧,鲍里索娃同志。”罗科索夫斯基抬手轻轻地拍了拍鲍里索娃的肩膀,说道:“早晚会有我们向他们讨还血债的一天。”
鲍里索娃不顾塔拉索夫还没有说完,便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低头看着罗科索夫斯基问道:“将军同志,不知道我又什么能为您效劳的。”
罗科索夫斯基站起身,笑吟吟地对她说:“很简单,鲍里索娃同志,您带着这些见识过德军凶残暴行的犹太青年们,回他们各自的村庄,让他们将亲眼所见的东西,向农庄庄员讲述一遍。我相信,他们所说的话,绝对比您对村民所说的那些话更有说服力。”
一直只是在默默聆听的洛巴切夫也插嘴说:“鲍里索娃同志,一定要让那些庄员明白,加入我们的军队,不光是在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同时也是为了他们自身的生存而战。只有让他们明白了这一点,您向他们所发出的******,才能起得应有的效果。”
“我明白了,军事委员同志。”鲍里索娃冲洛巴切夫点了点头,然后扭头望着罗科索夫斯基,表情坚毅地问:“将军同志,允许我去执行任务了吗?”
“去吧,鲍里索娃同志。带着这些犹太青年回村庄去吧,让他们将自己的真实见闻都告诉自己的族人,我相信那些人在了解真相后,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罗科索夫斯基在说完自己的看法后,又吩咐塔拉索夫:“中校同志,你就带着小分队跟鲍里索娃同志走一趟吧。”
塔拉索夫立即毫不迟疑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