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靖卿纵然有太多的怨气,也不敢冒然在这时显现出来,景兰不是一般的婢女,就他所知,她虽然看上去脾气温和,有进有退,但是却很有手段,皇后这时竟然将她派到了自己的身边,想必是料准了他在这桩婚事上仍旧不肯妥协。怕他寻到机会就来个金蝉脱壳,故此将景兰派至此,盯住他的一举一动。
跟着景兰,他踏出了被软禁了近二十天的阁楼,入目的红色瞬间映入了他的眼帘,胸口那股长久压抑之下,却又不够发泄出来的怒气,竟让他感觉眼睛生疼,心中有如百爪挠心般的让人难以忍受。常时间未照到阳光,加上之前受过重伤,血气依然还有些不足,使得他的脸上看起来仍旧有些苍白。
感受到曲靖卿的不正常,景兰停住了下楼的脚步,回过头来看着看向寝宫中那一片红色的曲靖卿变了颜色的脸,眼神闪了几闪,却似让人毫无察觉。“太子,可是有何事情吩咐?”
轻轻的吐出了一口浊气,曲靖卿微眯了下眼,平复了一下情绪。“无事,前面领路吧!” 对于景兰那寻问的语气也只得逼着自己,硬生生的忍了下去。手下抓扶着扶梯的手不动生色的抓得更紧了。
景兰也不在意,更不怕大病初愈,体质依旧欠弱的太子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若有所思的看了眼曲靖卿后,便面无表情的转过了脸去,一众侍从又重新向着东宫之中的浴池而去。
洗尽了一身污浊之后,曲靖卿面无表情的起身踏出了浴池,哗啦啦的水声,把早先被他赶出门外的侍婢们给引了进来,如同木偶一般的任凭侍女摆布,不多时,一身红色吉祥已是穿得妥当。
坐在铜镜前任凭景兰往他脸上抹着用来掩饰他苍白气色的红色胭脂,纵然他再是不甘愿,事情还是在向着他不愿发生的方向发展着,连一丝转机也未曾出现。
远处的锣鼓声已是敲得震天响,就怕世人不知道今天是他大婚的日子,景兰在他头上系完最后一根红色发带头戴吉祥冠之后,便示意他前往已经聚集了三大国大臣的栖鸾殿。
太子大婚排场仅次于初登皇位的皇帝大婚,再加上这次曲靖卿和师忆霜的婚礼十分受到曲翎国和玉凤国两国的重视,所以办得十分隆重,不仅两国四品以上的文武大臣全都出席了此次庆点,就连与两国交好的水吟国的皇帝也带同底下四品以上文武官员大小小近二十人于月前专程赶到了临天城前来庆贺。
是以,当曲靖卿穿着一身向征着吉祥如意的喜服,随着景兰在一众穿得颇为正式且隆重的婢女的簇拥下,来到栖鸾殿时,殿前的空地上早已人满为患。
“儿臣参见父皇,母后。”
“起来吧!”对于这个唯一的儿子,皇帝还是很喜欢的,也知道他有些不满意大婚的对象。却碍于对方的父母亲身份与他不相上下,又加上为安定国邦,不得以之下,也只得委屈儿子了。
皇后虽然未出声,可脸上依旧表现出她贵为国母的风范,将微笑挂在嘴边,轻轻的抬起了手,示意屈身下跪的曲靖卿起身,眼睛却是不动生色的朝站在他身后的景兰打了个眼色,景兰会意了过来,极为自然的走到了曲靖卿的身边,借着扶他起身的时候,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快速且不着痕迹的点住了他的几处大穴以及不能令他开口的哑穴!
动作来得快,也来得令他毫无防备,他怎么也想不到,做为母后近身侍女的景兰竟然懂得功夫,更没有料到母后敢趁在这众目睽睽之下,令下属将他制住!
实在是他太大意了!
景兰得手后,冲着皇后低垂下了眼睑,人也顺势退到了曲靖卿的身后,仿佛刚才从未发生过什么一样,皇后依旧维持着嘴角的笑容。但那笑容看在曲靖卿的眼中却是与他人不同了。
“皇上,眼下时辰不早了,该开始了!”毫无开口能力的太子,已经不能够打断婚礼的节奏了,她的儿子,必定会照着她的吩咐来完成她所布属好的路走!
皇帝抬头看了看天色,手一扬,全场原本还有些微议论的声音全都止于了平静。接下来,毫无半点反抗之力的曲靖卿,在景兰一步步的盯梢下,不得不行使着婚礼上必不可少的步骤。由皇帝带着曲靖卿走先,而后则是几队由宫中侍婢组成的仪仗队,身后则跟着一大批密密麻麻的身着朝服的本朝官员,向着用来祭天的绛云殿而去,而供奉曲翎国历代皇帝的牌位的紫微宫就在绛云殿旁边,所以这一路祭天、祭祖下来,也只花费了半天的功夫,待曲靖卿回到用来举行大婚庆典的栖鸾殿时,从飞凤会馆出发前来接受册妃,完成大婚的师忆霜的鸾轿已经抵达了宫门外,只等曲靖卿祭祖归来便可按步骤完成接下来的封妃仪式了。
随着一声嘹亮号声响起,栖鸾殿空地前向着宫门的方向的三扇大门大开,站在空地上一字排开站列着的三大国朝臣们,再听到这声号角之后,也纷纷自中间那扇大门开始退避到两边,其间空出一条宽约八米的通道,直通向栖鸾殿前的石阶,供师忆霜的坐轿通过。
师忆霜坐在只有轿顶而无轿身的需八人才可抬起的红色大轿子穿越栖鸾殿前那张最中间的大门,越过齐齐站在通道两边的各国大臣,来到了位于栖鸾殿正殿前的石阶前,景兰此时也一改守在曲靖卿身边的常态,转而稳重而又不失快速的踩下石阶,走到了师忆霜的身边,抬起手臂,供师忆霜扶着一步步跟随着她的脚步踏上石阶,走到太子曲靖卿的身边。
手中紧紧的红色的苹果,凤冠下的师忆霜,其面容在垂落在她面前的根根晃动着的金色帘幕前,显得有些看不真切。肤如白雪,脸颊上那两朵淡淡的红晕更衬得她娇艳欲滴,淡雅的眉毛因即将到来的幸福而飞扬起来,清澈的眼眸,美得清新脱俗,令曲靖卿有种不识眼前人的错觉。
不仅曲靖卿如此,就连站在一旁见过了师忆霜的皇帝与皇后也有了一瞬间的愣神,石阶下,待师忆霜终于扶着景兰的手臂踏上石阶的顶端。走到曲靖卿身边站定后便一一跪拜下来,三呼万岁之后,便是恭祝太子大婚的声音。
曲靖卿本想发话叫众人起身,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的声音来,这才想起自己之前被皇后授意下的景兰给封住了哑穴,一时间,刚被冲淡的怒意又随着这一声声道贺声之后高涨了起来,连带的更是看着师忆霜不顺眼了。
若不是她,他何置于此?!
容不得曲靖卿有丝毫缓冲的时间,皇后素手轻轻一挥,在震天响的乐器声中,由礼部官员奉上了土封妃册、宝,师忆霜在皇帝和皇后的面前接受正式的册封,并将名字记入曲翎国皇室的宗蝶。
早已奉着诏书在一旁等候的宣制官,见一切就续,不慌不忙的站在栖鸾殿东侧的石阶上,向着下面各国前来参宴的朝臣,展开了金黄色的诏书,朗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召曰,今册封玉凤国公主师忆霜为我曲翎国太子妃,钦此!”
听着宣制官朗声读完诏书的最后一个字,师忆霜已是难掩脸上的喜色,脸上虽然有着一层金色帘幕阻隔着外界,使人看不真切,却还是让站在她身边的曲靖卿将她脸上的喜色瞧了个仔细,有心干预婚礼的正常进行,却碍于景兰站在他身后,不得有所动作,嘴中更是说不出半句话来,听罢这封诏书之后,他想师忆霜已是坐实了他的太子妃了,一时间面如土色,杵在高高的石阶上,半天不得动弹,就连师忆霜跪身谢恩都不得而知。
——————————————————————
对于皇室娶亲的步骤,小夕真的不是很了解,上网查了些资料,这才勉勉强强的把这一章写成,文中若有不足或是错处,还请亲们多多提点和包含。
卷二 近在咫尺却是天涯 终卷爱恨离别终成空 第一百八十章 太子大婚(二)
终卷爱恨离别终成空 第一百八十章 太子大婚(二)
原本晴朗的天空。在午后变得阴沉起来,却没能让站在太子与太子妃行经的主要街道上为一睹本朝太子风采的城中百姓们有丝毫的退意,依旧站据着自认为有力的位置,任凭天空中响过一阵阵的闷雷,没有动弹丝毫。
此时的曲靖卿已经骑在了高头大马上,随着妃册、宗蝶的等封妃仪式的完成,师忆霜已经在今天毋庸置疑的成为了他的太子妃,不论他有多么的不甘愿,也只能接受这个既定的事实,只是想起他离开莲雾城时,曾经信誓旦旦的向水若伊许下的非她不娶的承诺,心中的酸楚之意,便有如翻江倒海般的将他绞得心肺生疼。
随着号角声的响起,前面一众士兵开路,曲靖卿骑着的黑色骏马当中,随后紧跟着的是由十二位宫女组成的小小礼队,牵引着后面师忆霜的八抬大轿,其后紧跟着一路士兵殿后。队伍沉默且快速的向着皇城之外的临天城内走去,一路上除了踏地时的脚步声,以及几许马蹄声外,就显得异常的沉闷。如若不是偶尔路过几位大臣府抵门前时,引得一众奴仆偷偷观看,这一路上还真是如进入了无人之地。
不过这也就是一时的,当曲靖卿他们一路小跑的队伍开足马力走至外城之后,打头的人还未完全出现在街口,那头捕风捉影的早已在街口等候曲靖卿坐驾到来的百姓们,便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待领头的士兵走得进了,那欢呼更是直要震破耳膜去。
一路上,只要曲靖卿以及他身后坐在鸾轿之上的师忆霜路过的地方,人群都十分有默契的齐齐跪拜了下去,叩首时嘴中还直呼着“太子千岁、千岁、千岁,太子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等字眼,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途中经过一群小孩子面前时,他们先是煞有其事的跪拜下来,跟着人群大呼千岁,末了待众人都喊完了,更是别出心裁的加上了一句“恭祝太子和太子妃娘娘白头到老、永浴爱河”。
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众人听后也依葫芦画瓢,在接下路过的地方,全都如那群小孩子一样,在三呼千岁之后,都加上了那句“恭祝太子和太子妃娘娘白头到老、永浴爱河”的话,可把坐在鸾轿上的师忆霜给乐坏了,想起这些天背地里关于曲靖卿要解除和她婚约的议论,她不知道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更是对那始作俑者,整件事情的挑起者水若伊给恨到了骨子里去,不过现在她已经接受了妃册,上了曲翎国的宗蝶,她当上太子妃一事,已经成了定局。
看看这欢呼的人群,可不都是为她的婚礼而高兴,也正为她祝福着吗?长得美又怎么样?尽敢痴心妄想能够飞上枝头做凤凰,还不是一样败在她的手里!终究是身份不福,没那精钢钻就别揽这瓷器活!稀泥总是糊不上墙的,更何况她们俩人的身份背景可有着云泥之别。
不同于师忆霜发自内心且得意的笑,曲靖卿起初听完那群小孩子的祝福之后,只是颇为尴尬,心想他与师忆霜之间只怕永远也到不了他们期望的那个境界了,而后百姓们不约而同的学着那小孩子的话对着他喊出了那声声祝福,他除了收藏里心里的酸楚之意,打起精神展开早已僵硬的笑容之外,剩下的也就只有无奈了。
犹如打了一场硬战般,待他们一行人走过那些早已安排好的游行待道,回到皇宫时,不甚晴朗的天空早已拉上了帷幕。栖鸾殿的广场上早已经没有众位大臣的身影,只是正殿内的人声鼎沸更好的告诉了他,此时里面正举行着热闹的晚宴。
景兰早在他骑上马准备出宫游行之时,回到了皇后的身边,看来是看到册妃仪式得以顺利的完成之后,对他之后的行动也不再行束缚,自嘲的一笑,早已僵硬的嘴角在这时竟然扯得有些生疼,更是有些不受他的控制,收不回来了。看了眼灯火通明的栖鸾殿内,人影绰绰,少不得又要一番虚与委蛇。也罢,收不收来就收不回来了。
眼尖的内侍瞧见了刚踏上石阶的曲靖卿以及他身后正在一旁侍女的牵引下向上走来的师忆霜,站于正殿右侧的偏门旁,将整个身子站得笔直,声音更是大如洪钟。
“太子驾到——,太子妃娘娘驾到——。”令一室竞相交谈的各国文武大臣们肃静了下来,看见曲靖卿的身影出现在了正殿大门口后,纷纷自发的退到了两边,让出了一条通往大殿之上主位的通道来。
刚刚结为亲家的曲翎、玉凤两国的皇帝和皇后,正相谈甚欢,听到内侍的报后,也收住了话题,而做为东道主的曲翎国皇帝,更是喜不自胜的起身下了主坐,亲自走到大门前相迎。
“靖卿,忆霜。”右手拉住曲靖卿的手停下,等待着落后几步的师忆霜走到自己跟前,皇帝这才伸出左手拉过师忆霜的手。微笑的看着男俊女俏的两人,眼中闪烁着欢喜的光芒,口中也是念念有词,“好,好,好!”一连道出几声好,足以证明他此时的心情是大好。
看到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回来,皇帝心情大好,底下的官员见罢,也众声齐乎“皇帝英明”、“太子、太子妃永浴爱河。”心情大好之下,待皇帝大手一挥,群臣看着皇帝走上主位,与自己家人拉起家常之后,这才放下心来,与身旁志同道合的友人,谈天说地起来,不多时,细小的议论声已是越来越大。
任凭皇帝拉着自己和师忆霜走到主座前,曲靖卿看着站在高高的主位上,那位曾经颇受他尊敬和爱戴的母后,脸上的微笑依旧灿烂,尽显她的国母风范。若不是她在这一个月里的所作所为,甚至是无断专行的行为。他还不知道他的好母后尽然还有这么不为人知的一面,这一刻他突然觉得,她变得如此的陌生与遥远,这一刻,他看不到,他此刻僵硬的笑容,竟比哭还难看。
“你们回来了。”皇后的微笑并未直达心里,将曲靖卿那颇为冷漠的神情看在眼中,表面却是闻思不动,避了开去,向着坐在左面主位上的玉凤国皇后。也就是师忆霜的母后看去。“刚还在说起你们呢,外面可还热闹?”
说起这个,不同于曲靖卿的反应冷淡,师忆霜言词之间更显兴奋的神采,也顾不得这是大殿之上,各国朝臣聚集的地方,将在外城时游行时发生的一些趣事都说了出来,说到兴奋之处,还不免加上了肢体语言,手舞足蹈起来。
“当时我们的队伍还不曾近到他们跟前,大概还有着四五丈远吧。”师忆霜说到这,脑中稍微想了下,却也算不明白,晃了晃脑袋,取了个折中的数字这才做罢。“你们不知道,我们还未曾会想到那一群小孩子会说出那样的话来。”也不说完,故意卖了个官子,师忆霜等着几个人耐不住好奇心来问她。
“说的什么话?”玉凤国的皇后最是了解女儿的性格,当师忆霜的眼睛子这么一转,她便知道女儿脑子里又打的什么主意了,当下也不在意,顺水推舟的接了下去。
看到大家好奇心大起,师忆霜得意之下,也放开手来,学着那些孩童稚气语言,身曲微弯,以期博得大家一笑。“太子千岁、千岁、千岁,太子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恭祝太子和太子妃娘娘白头到老、永浴爱河!”
抬眼偷瞄了眼众人的反应,只见主位上的几人经过两秒钟的愣神之后,都不约合同的爆发出了高兴的大笑,玉凤国的皇后更是溺爱的看着师忆霜,眼里几乎笑容泪来。“你这孩子,亏你学得还有模有样。”
“都嫁作人妇为**了,可不能像在你父皇和母后身边一样耍小性子了,靖卿可是太子,你身为太子妃更是要尽心尽力的蒲佐好他,知道吗?”当着亲家的面。玉凤国皇后语重心长的拉起师忆霜的手叮嘱着。自己的女儿是何脾性她相当清楚,时常为了一些琐事而耍些小性子,家人是宠爱她,这才让着她,可现在她已嫁为人妇,也该转转性了。
“忆霜这样活泼的性子也好,后宫之中,也该是要有她这样的性子才好。你放心,忆霜嫁进咱们曲家,也就是咱们曲家的一份子,本宫和皇上自然像待亲闺女一般待她,定不会让她受委屈的。”师忆霜是她钦定的媳妇儿,有什么样的脾气和心思她早已经派人调查得一清二楚,况且娘家实力雄厚,定能为她儿子带来助益,且又不可能出现外戚专权,这点也是最让她看中的一点。
玉凤国皇后安慰的点了点头,看向师忆霜的眼中满是疼爱,也满是不舍,从此,若要再见上女儿一面,怕是难上加难了。“靖卿,你也与忆霜相处了不少时日,她是什么性子,你应该都知道,本宫把忆霜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待她,知道吗?”
曲靖卿万没料到玉凤国皇后会突然有此嘱托,答应也不是,不答应又让对方下不来台,一时之间心中一片慌乱,不知如何作答,脸上僵硬的笑容更是比哭还难看。
正在这时,正殿前方起了一片骚动,原本正在议论着的各国大臣们的议论声也渐渐止了下来,只听内侍用同样嘹亮的声音报。
“水吟国国君,天亦帝到——,水吟国公主,元珊公主到——”原本这也没有什么稀奇之处,天亦帝携元珊公主早已到了临天城,此时前来参加宴会也是在情理之中。只不过后所报之人,却是犹如石破天惊,引起了各方势力的注意。
“水吟国公主,若伊公主到——”
卷二 近在咫尺却是天涯 终卷爱恨离别终成空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子大婚(三)
终卷爱恨离别终成空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子大婚(三)
“水吟国公主,若伊公主到——”。随着这一声汇报声响起,整个大殿内的议论声也渐渐止了下去,天亦帝驾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这位突然出现在众人视线里的若伊公主。
众所周知,天亦帝在位期间只有玉妃一位妃子,就算是玉妃香消玉殒之后,天亦帝也未曾再纳妃娶后,而元珊公主则是玉妃唯一所出,更是天亦帝唯一的血脉,在这期间早有传闻,水吟国在接下来的几十百年里,不出意外就是这位元珊公主所统辖了。
也有消息指出,自天亦帝到达临天城后,在婚礼的前几天,突然携兵出了城,不知去向了何方,现今突然出现在这婚宴之上,同时还带着一位突然冒出来的若伊公主,是否这位公主是天亦帝年轻时,在外留下的龙种?一时间各种揣测之心四起,细微的议论声也由于各方的猜测而越演越烈。
不光是在场的大臣们好奇这位天亦帝突然带出场来的若伊公主是何许人也。就连站在主位上的玉君夫妻和曲君夫妻也是大感意外,更别提正处在兴奋中的师忆霜再听到这个称号之后,所露出来的疑惑且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