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丫鬟 (vip完结)(完结)-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非十分恭敬的听着,并表示一定会做好,不会耽误茶叶生意。

    见他如此拘谨,云舒就让墨鸣带墨非下去安歇,这两天带他在茶庄里转转,互相交流一下管理茶庄的经验。太湖云庄比信阳云庄的规模要大很多,墨鸣跟墨非又是同门师兄弟,私底下交流肯定要比云舒说起来有用。

    待他们两个人走了,墨清就说:“墨非行事严谨,少了几分圆滑,于做生意一事,还有些欠缺。”

    云舒并不觉得是缺憾:“各人有各人的性格,他能把茶庄管理的井井有条已经很好,并不一定要每个人都八面玲珑。”

    墨清也点了点头。

    云舒过年这几天忙着,少有静下来跟墨清说话的时候,趁着这个机会,她就让人把马六请过来,跟墨清一起商量河曲马场账房空虚一事。

    现在信阳和太湖两大茶庄都是用人之际,云舒身边调不开人手,只能让墨清从墨者中推荐一人。按照云舒的意思,最好是在河曲当地的墨者中选个合适的人,以免让别人背井离乡,徒增麻烦。

    墨清想了想,对云舒问道:“你可还记得子殷?”

    云舒点点头,那个当初在马邑为了给墨家兄弟治伤,向云舒低头求助的墨家少年,是她认识的第一个墨侠,她怎会忘记?

    只是当初那个十几岁的少年,如今也该长大成为大丈夫了吧

    墨清说:“子殷有个兄长,名叫子商,今年三十有余,为人老成稳重,善算术,在匈奴边境行商,子殷如今就在他那里帮忙照料。前段日子子殷给我捎信,说那一带如今越发动乱,他们兄弟两家都有妻儿,无处可托付,正有举家南下的打算。如果你觉得子商可用,倒可以让他们兄弟二人投靠马场。”

    云舒觉得这倒是个两全的好办法,只是不知子商的本事是否足够胜任马场越来越大的生意。马六本就是个没有什么学识的人,云舒对他身边的人选更加慎重。不过墨清推荐的人一直很不错,墨非和墨鸣的能力她亲眼所见,想来不用太担心。

    她思来想去后,对马六说:“等开春,我让大平陪你回去,找到子商之后,让大平把我的算术之法教给他,等马场的事情妥当了,再让大平回来给我个准信。”

    云舒让大平到河曲走一趟,一是为了让大平实地查看一下马场的运作究竟怎样,二是为了相看一下子商的为人和本事,三则是为了传授珠算之法,方便马场的运作。

    马六听了她的安排,大为心安。

    他刚刚听到要来投靠的是一对兄弟,心中有些惴惴,怕驾驭不了这些能人,反而自己被这对兄弟束了手脚。但云舒让大平陪着他回去,想来也是防着这一点。

    墨清自然也知道云舒话里的意思,但他觉得这好比是交易货物要查看货物的好坏一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并没有在意云舒的安排。

    “如果觉得他们两人可以用,我就派人去联系他们,在二月之前给一个准信。”

    云舒忙谢道:“那就多谢墨大哥了。”

    墨清自认为当不起云舒的“谢”字,墨者之中有才能之人很多,但能找到自己位置,并发挥所长的人却很少。

    云舒不断的给墨者这种机会,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他又怎能再让云舒感谢他?

    云舒的道谢是下意识的话语,并不知墨清想了这么多。

    她在客厅待了这么久,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周子辉准备带着周子冉回去,特来告辞。

    云舒忙送他们出庄,走到门前,周子辉突然想起一事,说:“我娘说过了正月十五就让冉冉开始学女红,问雪霏是不是也一起?”

    云舒点头,说:“自然一起,再加上三福,有她照顾着,我放心一点。”

    目送他们离开,云舒在门口站了站,转身回到纳锦苑找来吴婶娘和丹秋。

    “我想买些仆妇和丫鬟,你们算一算庄里需要多少人,等过了年,我好让人去买。”

    丹秋微微有些吃惊,但想到云舒今非昔比,买几个丫鬟用用也是正常,就没有追问。

    云舒要买仆人,并非自己所需,而是想到云默、雪霏、三福全靠丹秋和吴婶娘二人照顾,她们还要兼顾其他琐事,每天都忙的不曾停歇。

    现在事情还算少,等以后事情多了,内务全靠她们几人,完全转不开。而云舒又不想把山庄的内务和茶园的事物混在一起,必须得要规划两套人马。

    正月里又下了两场雪,冉冉每天都过来和三福、雪霏一起玩,她们三人也喜欢跟云默玩,但是云默却有些不屑与跟“女流之辈”混在一起的感觉,每每总是以练功学习为借口逃开。

    带到了正月十五,云舒就把雪霏和三福叫到跟前,说起去震泽山庄学女红的事情。

    “雪霏,从明天开始,你跟三福每天中午过后就去冉冉那边跟着绣娘学女红,在别人家里,不能调皮胡闹,知道吗?”

    雪霏不太明白什么是学女红,以为只是让她每天去跟周子冉玩,便愉快的答应了。

    云舒看向三福,问她:“三福以前学过女红吗?”

    三福点头,轻轻说:“跟我娘学过一些,只会做些简单的,学的不太好。”

    云舒就说:“你有基础,又比冉冉和雪霏都大,等学女红的时候,你得看着她们俩,不能让他们胡闹。”

    三福神情有些犹豫的答应了,显然是对管束冉冉和雪霏的任务感到不自信。

    云舒看在眼里,没有多说,还是想先让三福试试看。

    待把三个孩子送去学女红了,云舒就得了空,托周夫人介绍一个靠谱的管事带他们去买些仆人回来。

    周夫人就让与云舒相识的外院管家孙叔,带他们去吴县里找人牙子挑选。

    抽了个明媚的冬日,云舒带着吴婶娘、丹秋、孙叔、墨清去了躺吴县,孙叔带着吴婶娘和丹秋挑仆人去了,而云舒则带着墨清又来到了凤来楼。

    凤来楼掌柜见到云舒,依然客客气气,满脸笑容的询问她有何事吩咐。

    云舒就问道:“不知吴县里有没有能够定制玉器的店铺?”

    掌柜的微微一笑,对云舒说:“姑娘不用去别处寻,咱们自家就有做这个的。”

    云舒自然知道桑家有做玉器生意的,但是没想到玉器店都开到吴县来了。

    云舒还在发呆,掌柜的就问道:“姑娘是想做什么?”

    云舒回过神来,取出两张用云纸绘的图,说:“我想定制两套玉质茶具,茶盒、茶壶、茶杯,就按照图上的样式,一套黄玉的,一套羊脂玉的。”

    掌柜接过图纸一看,连连啧叹。

    第一张要用黄玉制作的茶具上绘了许多凤纹,像茶杯的耳朵上就是两只凤头叼着玉珠的样式,十分华美而繁复。

    第二张要用羊脂玉做的茶具,则是绘上了栩栩如生的石榴花和石榴。

    掌柜拿着第一张图纸反复看,忍不住问道:“不知姑娘订做了这些茶具是给谁用?这凤纹玉器,可不是一般人敢用的呀,玉器师父肯定是要问清楚来猜肯做的。”

    云舒想了想,直接了当的说:“这两套茶具是我准备送给平阳公主和咱们大姑奶奶的礼物,凤纹的这套是给平阳公主的,石榴这套是给大姑奶奶的。”

    平阳长公主跟桑招弟在开年三月份都要分娩了,云舒记挂着这件事,准备送点礼物回去。

    掌柜一听说是送给长公主和自家大小姐的,立马应承下来,并说一定派最好的师父尽快做好。

    云舒说:“材质和雕工上,要掌柜多费些心思了,需要多少钱,您问清楚了,让人来云庄取吧。”

    办完这件事,云舒打算去找孙叔他们,看看丫鬟选的怎样。

    在临出凤来楼的时候,云舒脚步顿了顿,回去低声问掌柜:“听说大公子去了北疆,你清楚这件事吗?”

    掌柜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给大公子汇报云舒的情况,自然知道他在哪里。

    于是连连点头说:“因有皇命在身,大公子都没在家里过年,赶去了北疆。”顿了顿,他望向云舒,说:“姑娘若是想给公子传信,我这里保证能送到。”

    云舒想了想,摇了摇头,说:“我这里也没什么事,只是知道他在哪里就行。”

    知道他在哪,猜测着他在做什么,仿佛这样,云舒的心便能安定。

    出门看了看北方的天空,云舒吸了一口寒冷的空气,大步向外走去。

   

正文 206、音讯(中)

    206、音讯(中)

    丹秋和吴婶娘在孙叔的陪同下选了八个丫鬟、两个小厮、两个仆妇带回云庄。

    八个丫鬟和两个小厮都是十岁左右大小,或是外地卖来的孤儿,或是当地穷苦人家为了生计卖掉的儿女,而两名仆妇则是吴县当地的妇人,一旦签了死契,则跟卖身没两样。

    云舒让丹秋把八个丫鬟调教一番,从中选出沉稳老练的,云雪霏、云默一人得一个贴身服侍,另各配两个做粗活。她自己留两个贴身,两个在纳锦苑做粗使丫鬟。

    两名小厮,其中一个看着老实的给了云默,让他服侍着云默练武和学习。另一个看着灵活的,云舒留给自己用来传口信。

    剩下的两名仆妇,云舒交给吴婶娘管教,做各种杂物。

    待安排好一切,云舒就闲了下来,三个孩子都在学习,不用她操心,内务有丹秋、吴婶娘,外事有墨鸣和墨非。

    云舒时时刻刻记挂在心上的,就是收茶之事。正闲着,她就取了衣架上的大红披风,外出去找墨鸣。

    墨鸣作为太湖云庄的管事,有一个单独的园子,在山庄和茶园之间。当云舒走到这里时,只见院落空空,只有两个杂工在清扫园子里的积雪。

    杂工见云舒来了,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垂首低头喊着:“姑娘好”。

    云舒亲和的问道:“墨鸣管事不在吗?”

    其中一人抬头说:“两位管事到茶园里去了。”

    看来墨鸣一刻也没闲着,带着墨非到处走动查看。

    闻言,云舒点点头,也向茶园走去。

    隆冬时节,茶园里的人并不多,只有一些劳工在清理冻土和积雪。云舒一路询问,在茶园的一角找到墨鸣和墨非两人。

    他们都穿着青色的大棉袄,墨鸣正伸手指着一片林子说:“果树和茶树隔排种植在一起,以后采摘下来的茶叶就有天然的花果香气;这些果树都是入冬之后才移栽的,姑娘说树也会冬眠,冬天移栽容易成活……”

    墨非一面听,一面点头,又指着果树枝干上捆着的草绳问道:“这些是什么?”

    墨鸣不急不缓的说:“好比人冬天冷了要穿衣一样,给树干裹上草绳,可以防冻,也可以防虫害。”

    墨非止不住的点头,非常感慨的问:“这些都是姑娘的主意?”

    墨鸣神情恭敬的说:“是呀,姑娘看起来年纪不大,但是见识很广,听她说话,时常能学到很多东西。”

    墨非心中羡慕,因为云舒不会在信阳茶庄久住,所以他没什么机会听到云舒说到这些。

    两人正聊着,听到有踏雪的“嘎吱”声传来,转身望去就见到穿着红彤彤披风的云舒向他们走来。

    云舒走路很有精神,身板虽小,但有虎虎生风的精气神,看得人也会觉得很精神,尤其是一双黑眸,在白净的小脸上格外的灵动有神采。

    墨鸣、墨非二人齐齐上前迎了几步,墨鸣躬身问道:“姑娘可是找我们有事?差人喊一声即可,怎的亲自来了?”

    云舒不甚在意的笑着说:“在暖阁里待着会觉得困,出来走动走动也好。也没什么要事,就是问问收茶的进度如何了?”

    墨鸣把云舒往他的账房引去,说:“各个有意跟我们合作的茶庄,我都已经去拜访过了,按照姑娘所说,把他们的茶叶质量、价钱、产量都记了下来,已经弄好,正要呈给姑娘看。”

    墨非虽也是管事,但毕竟是其他庄子的内务,他有意回避,却被云舒留住。

    “你也来看看,多个人多个主意。”

    进了账房,三人围着一章小桌子坐下,上面放着墨鸣收集来的一些资料。

    习惯使然,他依然是用竹简竖排记录的,云舒取来云纸和笔墨,列了表格,把信息誊抄上去。

    表格、珠算和数学算法,云舒教给了大平,周围人虽知道她在这方面很强,但是难得亲眼见到一次。

    她稀松平常的做着表格,墨鸣和墨非情不自禁的睁大了眼睛看着。

    待一张表格做完,墨鸣感叹道:“姑娘好方法,这样真实一目了然啊”

    云舒吹了吹依然很湿润的墨汁,说:“表格很简单,你们以后也学着做吧,统计、算账的时候都有用。”

    两人一齐点点头,就开始跟着云舒分析各家茶庄的情况。

    墨鸣把打探来的消息说了出来:“因为邵家茶庄在年前发生火灾,整个太湖茶叶的产量会比去年少很多,所以各家开的价格也有所提升。”

    云舒扫了一眼价格那一栏,的确是比她之前打听的价格上涨了不少。幸而马六给她送来了一批钱,不然她恐怕还无力收购。

    墨鸣又说:“主动跟我们接洽的有九家茶庄,其中有两家的茶叶很好,但是因为人脉的关系,销路一直不好,另有几家茶叶一般,欺负我们是外地人,想以劣货高价欺诈我们,我都在上面做了标致。”

    云舒按照墨鸣所提供的信息,看了一下质量最好的两家。他们由于经验不善,茶庄在不断缩小,产量也很低,两家合起来只能提供八百斤茶叶。

    “我们自己开春的产量能有多少?”

    墨鸣低头想了想,说:“估计只有两百斤,大部分茶树都是新栽的……”

    云舒点头表示明白,茶树种植三年之后才可采摘,不然会对茶树的生长不利。

    加起来也就是一百斤茶叶……西汉人所计算的茶叶产量,是指采摘下来新鲜茶叶重量,而不是指干茶叶。

    等云舒把茶叶加工,这一千斤新鲜茶叶大概就二三百斤的成品。

    “二三百斤的话……”云舒沉吟着,她觉得茶叶量有些少,但是因为销路还不确定,也不能太过估高形势,第一季把名头打出去才是正经。

    而且她的云茶是走精品名茶路线,量太多反而成了平价货,不太好。

    “行吧,就订这两家。”云舒敲定之后,又问道:“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墨鸣开口说:“收茶的事既然已经订下,是不是要赶紧把铺面的事情定下来,不然赶不及三月上市的热季。”

    云舒一心想着利用人脉推广云茶,倒忘了铺面这一茬,忙说:“是了,这件事情我最近就去办。”

    买铺面的事情,不算困难,周家和桑家都能够帮云舒把这件事情搞定,但是想到跟桑老爷的约定,云舒觉得自己的生意不能靠桑家帮忙,于是转而去找了周庄主。

    周庄主得知她要在中心大街上买两间铺面,笑着说:“这事简单,我让辉儿打听一番,这个月内就带你去看。”

    云舒连忙道谢,两人又说起云纸的事情来。

    周庄主做了多年生意,有自己的销路,而云纸因比帛书成本低,价钱便宜,早已有很多人家开始购买云纸,尝试用它来代替帛书。

    来了震泽山庄,云舒打算顺道接了雪霏和三福一起回胥母岛,于是向她们上课的明月楼走去。

    明月楼外,冉冉的丫鬟丽娥在耳房里的小炭炉旁坐着,跟一个仆妇闲聊,见云舒来了,连忙迎出来。

    云舒走进耳房,见两人起了身,要给她让座,于是说:“我来看看她们学的怎样,就不座了。”

    丽娥原本准备先进去通报一声,但见云舒拦下,于是就立在耳房里,颇为担忧的看她向暖阁走去。

    暖房的门窗都关着,但云舒靠近了,立马听到了雪霏和冉冉的玩闹声。

    女红课也能上的这样热闹?倒是奇了。

    她走上前,微微掀起房门上的皮帘,向内看去,一个绣娘在前面的一个大绷子夹的白布上用炭笔描着花样,尽量大声的告诉她们要怎么布局。

    可冉冉和雪霏却一人拿着一支炭笔,互相在对方的布上乱涂乱画,一直嘻嘻哈哈个不停,也就三福在旁边认真听着,间或劝雪霏安静一点。

    云舒看着,不由得叹了口气,果然让那两个皮猴儿学女红,是很困难的。

    待过了一会儿,绣娘讲完了,让她们三人自己试着画一画,留了她们在暖阁,自己出来去耳房喝水。

    绣娘刚一出门,就见云舒立在旁边,因没见过云舒,不知她是什么身份,看穿着打扮不像丫鬟,能进到明月楼里来,想来也不是陌生人,便弯腰给云舒问了好。

    云舒伴着绣娘一起到耳房坐下,丽娥给绣娘上了热茶,待她喝了两口,云舒就闻到:“这几个孩子不好教吧?”

    绣娘笑了笑,说:“是有些静不下来,慢慢来就好了。”

    云舒提议说:“我看到你刚刚在教她们画兰草,冉冉和雪霏跟其他女孩子不太一样,不喜欢什么花花草草,反倒喜欢小动物,不如先教她们画点简单的花鸟鱼虫,兴许她们会感兴趣。”

    绣娘十分奇异的看向云舒,不知要不要听云舒的。

    丽娥怕绣娘没眼色,连忙说:“云姑娘最了解我们小姐和雪霏小姐,慧娘你就听云姑娘的好了。”

    丽娥这样提醒她,叫慧娘的绣娘就连忙答应。

    等回了暖阁,慧娘告诉三个姑娘明天教她们描小兔子的花样,立刻吸引了冉冉和雪霏的注意力。

    冉冉兴奋的说:“画兔子?可以教我画小狗吗?我要把元宝画出来。”

    雪霏也高兴的说:“我要画小虎”

    绣娘没想到她们真的这样感兴趣,便说:“要从简单的学起,小狗和老虎绣起来太难,先学了简单的,才能学难的。”

    冉冉和雪霏并没有失望,反而期冀着以后要把元宝和小虎绣到香囊上,对明天的课十分期待。

    ‘

正文 207、音讯(下)

    207、音讯(下)

    正月底,雪下的越来越少,更多的时候是灰蒙蒙的多云天气。

    周子辉选了个天气好的日子,领了云舒进吴县去挑铺面。周子辉帮她选了三个地方,都是在热闹的街上,只是格局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