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丫鬟奋斗记-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家女儿定亲前一日,小文还在屋里收拾着东西,苏氏就在门外道:“媳妇,你在吗?”小文上前掀起帘子:“婆婆说笑话呢,我还能去哪?”苏氏走进屋内,环顾一下四周才道:“明儿啊,你要去朱家赴席。这衣衫首饰都准备好了没有?”

    “准备好了,就穿这件百蝶穿花的外袍,裙子就是蓝色镶金边的就好。首饰呢,就带上这副就是!”小文晓得苏氏是什么心情,并没嫌厌烦,对婆婆一一解释着。

    苏氏摇头:“不好,这件袍子料子虽然好,有些旧了。还有这副头面,也没镶宝。”小文噗嗤一声笑出来,对苏氏道:“婆婆,我晓得您怎么想的,只是明儿我又不是去争奇斗艳的,说白了,不过是朱太太因为两家有来往,要请我过去。我穿的太招展呢,别人会笑话我,这才刚有点起色呢,就穿成这样?倒是这件袍子好,一来呢这料子不是我说句大话,通通州城里,见过的都不多。二来呢这做工也好。”

    “别人都是一色新衣,你穿旧的,会不会……”苏氏还是不放心,小文又笑了:“婆婆,这件事衣衫,并不算旧,这首饰虽没镶宝,却是京城里有名银楼做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瞧出来。要是我和人争奇斗艳的,那成什么了?”

    既然小文这样说,苏氏也就点头,小文又笑道:“明儿我带夏云去,夏云穿的,倒要全新。”

    这又是为什么?苏氏还没说话小文就解释了:“丫鬟婆子们被带出去应酬,主人家必定是要在一起招待的,他们爱比,他们就比去。”苏氏珍重点头:“我还真不晓得中间还有这么些弯弯道呢。”

    小文上前抱住苏氏的肩膀:“婆婆,您要想听,以后啊,我和您好好地说。”苏氏拍拍小文的手:“我啊,以后也不听了,这些应酬想来也不会找我,你要去,就自个去。”

    朱家算是这通州城的大户,掌上明珠文定,许多人前去道喜。小文的车在离朱家还有一点路的时候停下,夏云已经对小文道:“奶奶,我好害怕。”

    小文勾唇一笑:“害怕什么?你只要跟了我进去,自然有人带你去吃喝,到时你多吃东西少喝酒,多点头笑少说话就好了。”

    夏云摸摸身上的衣衫:“我是害怕这么好的衣衫,穿在我身上,糟蹋了。”小文捏捏夏云的脸:“要是原先,你可是能一两月钱的大丫头呢。这样场合要害怕,还觉得这衣衫糟蹋了,会被人笑话的。”

    夏云有些好奇地问小文:“奶奶,做大丫鬟真这么好?还要这样的……”朱家的管家娘子已经走来道:“是陈奶奶吧?还请下了车,小的带您往里面去。”小文示意,忙拿出一个红封,递给那婆子。

    那婆子接了又谢赏,伸手一掂,脸上微微有些讶异,那日去陈家的管家娘子回来说,陈家奶奶赏的,是两个必定如意的银锞子。众人还笑话这两个管家娘子必定是说谎的,谁知这会儿接过红封,用手一摸,里面也是锞子,摸着形状,竟像是马上发财。

    这陈家,不是说是暴发吗?怎的这样礼数周全?管家娘子心里想着,请小文下了马车,夏云见小文毫不担心,也悄悄手握成拳,跟了小文往里面去。

    夏云跟了小文进到里面,朱太太已经笑着迎上来:“陈奶奶,早就听说您了,只是总没有机会见您!”

第73章 赴席() 
小文对朱太太行礼,朱太太还礼不迭,小文又从夏云手上接过贺礼:“区区微物,腆做贺礼,”朱太太身后的管家娘子接过贺礼,朱太太已经请小文往里面去:“倒是我不好意思,不过是女儿的小小文定之礼,倒许多亲友来贺喜,没有法子,这才摆了几桌酒。”

    小文昔日跟着陈大奶奶时候,也曾陪着陈大奶奶应酬过,此刻听到朱太太这样说,小文就笑着道:“令爱文定大喜,我们能来蹭一杯喜酒吃,这是大喜,大喜。”

    朱太太又笑了:“都听说陈奶奶口齿伶俐,今儿才晓得了。陈奶奶是京里人,想来定是系出名族。”

    “什么名族,家父早亡,不过是依着寡母过日子罢了。”朱太太听到小文这话,又停下脚步往小文身上望了望,笑着道:“这还真瞧不出来,瞧这通身的气派,果然是京城里的人,和我们这些不一样呢。”

    说笑间,已经走到朱家待客的花厅,里面已经坐了十来个客人,听到朱太太这样说,有人已经站起身笑道:“姑母说什么呢?这样乐?”

    朱太太给小文介绍,这几位都是哪家的,听到这妇人的话就笑着对小文道:“这是我娘家侄女,去年才出嫁。我闺女还抱怨呢,原本,今日该是她这表姐在房里陪着她,谁知这会儿,倒要在外头陪着别人了。”

    小文往妇人面上望去,见她十七八岁年纪,生的花容月貌,神采飞扬,小文对这妇人点头:“原来是王二奶奶。”

    王二奶奶诧异地道:“陈奶奶今日不过初会,怎的晓得我是王二奶奶?”朱太太笑着请小文入座,对王二奶奶道“这就是你的不是了,这世间,想要打听什么信儿,只要有心,哪还有打听不出来的?瞧陈奶奶也不比你大几岁,人家怎么就这样聪明通透。”

    王二奶奶笑着拉着朱太太的袖子撒娇,旁边一位奶奶已经笑着把王二奶奶拉了坐下:“坐下罢,这会儿还跟孩子似的。也让你姑母去迎接客人。”王二奶奶抿唇一笑就坐下,

    小文瞧着那妇人,那妇人已经笑了:“我一直很想见见陈奶奶呢。”

    小文的眉微微一皱:“这位奶奶您是?”

    “我夫君姓潘!”潘大奶奶的话让小文恍然大悟,原来是那登徒子的妻子,瞧着她容貌也颇为出色,礼仪也是娴熟的,有这样的妻子在家中,怎的那登徒子还想……。

    潘大奶奶也仔细瞧着小文,见小文二十一二岁年纪,身上衣饰整齐,纵然是头一次来到这里,也丝毫不局促,反而落落大方,和自己的想象并不一样。

    “陈奶奶和我想的,并不一样呢!”潘大奶奶的话让小文笑了,接着小文就道:“这件事,我……”

    “我并没责怪陈奶奶的意思。”潘大奶奶的手微微一摆就道,接着潘大奶奶又道:“我总以为陈奶奶该是那样,那样的……”

    潘大奶奶想了半日也没想出一个合适的词来,她想不出,小文也不愿代她想,两人沉默地坐在那。倒是潘大奶奶笑了:“其实呢,我家里的事,想来陈奶奶也晓得了,这事之后,虽则他被远远关在庄上,我有丈夫和没丈夫一样,却反而轻松起来,不用再担心他不回家,婆婆会暗地讽刺我管不住男人,也不再担心儿子学了他的样子,不学好起来。现在公婆对我心里有愧疚,我闲着时,也就教教儿子读书,千万别像他爹一样,对我来说,因祸得福呢。”

    潘大奶奶的话,倒让小文吃惊不小,毕竟两人只是初会,潘大奶奶就这样说知心话,实在有些……。潘大奶奶又对小文笑了:“是我鲁莽了,对陈奶奶说多了。”

    “潘奶奶快别如此,您的心思,我懂。”小文不忍心,握住潘大奶奶的手轻声道。潘大奶奶又是一笑,王二奶奶已经对潘大奶奶道:“你们说的,我都不爱听,我索性去找表妹去。”

    说着王二奶奶咬住下唇,声音变的很小:“可千万别告诉姑母。”潘大奶奶笑了,王二奶奶已经走出花厅。

    “我们都算是来往好几辈的。”潘大奶奶对小文解释,小文已经笑了:“我懂!”说着小文往花厅里的太太奶奶们望去,可以猜出,今儿来的,都是通州城里有头面的人家的女眷,自然和邻里间的来往不一样。

    又有人过来和潘大奶奶招呼,潘大奶奶起身和人说笑,小文并不想如此着急地去和人打招呼,只坐在位子上,静静地瞧着众人。

    “那位就是陈奶奶?瞧着她倒不那么轻狂。”小文瞧着众人,众人自然也会瞧着她。有人悄悄地说。潘大奶奶已经笑了:“怎么说陈家也是……”

    “别提什么宁远公府。他这话,也只能拿去吓唬别人,谁不晓得不过是个远房族人?这种人,遍京城都是。”有人语带不屑地道。

    “我倒瞧着这陈奶奶,有几分那侯门公府的品格呢!”有人赞同地对潘大奶奶说。潘大奶奶笑着对小文招手。

    小文起身,走到众人面前,潘大奶奶笑着道:“方才朱太太介绍了几个,偏偏又有客,就走了,这几位呢,都是我们多年故交。”小文一一往众人脸上望去,彼此行礼。这会儿离的近了,还有人想瞧瞧小文可是那样装模作样,其实不会礼仪的。可是瞧了半日,小文的礼仪都很娴熟。

    倒让人无法挑刺,打过招呼,也就各自坐下,也有人问小文的出身,小文四两拨千斤地拨过去了,再加上有潘大奶奶在旁边帮忙,等客人来齐,各自入席时候,小文已经和好几个人搭上了话,也收到好几个人的邀请,家里有些什么应酬,要请小文去。

    不过这种话,都是不到见到帖子的时候不成真,小文也不会放在心上,只答应着,面上也不会露出那样急切神色。

    朱太太笑着往小文这边望了一眼,心里想起去京城时候,听说过的小文的出身来。这样的对待,怎么都不像是个丫鬟出身的人。难道说,这都是别人胡乱传的?

    小文见朱太太望向自己,也对朱太太浅浅一笑,朱太太收起思绪,戏班掌班的把戏单送上,朱太太先让第一位客人点了一出,也就把戏单往下传。

    传到小文的时候,小文接过戏单往上面瞧,潘大奶奶坐在小文身边,正想提醒时候,小文已经伸出手指,笑着道:“这出《思凡》,这班子唱的再好不过,就点这出罢!”

    潘大奶奶有些惊讶地瞧着小文,接着潘大奶奶笑了:“这出戏,少有人晓得他们班唱的最好,怎么陈奶奶倒知道呢?”

    小文把戏单送到下面一位客人手上,对潘大奶奶笑着道:“方才送戏单来的时候,不是说了,这是寿春班。这班子是京城史侯家出来的,老史侯夫人生前,最爱听这出,因此他们也是下了心地演呢。”

    说着小文叹气:“算来,老史侯夫人过世也有七八年了,还记得当初出殡时候,那可真算得上大出殡,连宫中娘娘,都遣人来祭。”

    席上的人听到小文这样说,都瞧向小文,朱太太已经笑了:“我问陈奶奶,她是哪一家的,结果陈奶奶只说,她父亲早亡,只依着寡母过日子。现在听了这样的话,定是名门出身,不然对京中的事,怎会这样清楚?”

    小文又浅浅一笑:“朱太太说笑了,我本就是京中人,这寿春班当初在京中大大有名,街头巷尾都晓得。”

    “晓得这班子的人多,唯有这思凡一出是因什么而唱的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潘大奶奶笑着对小文道。小文能感到潘大奶奶的善意,对潘大奶奶浅浅一笑。这样好的女子,本该有无比顺利的人生,谁知竟配了那么一个男子,也算天道不公。

    小文心里想着,和潘大奶奶说话时候,也多了几分亲热。两人说说笑笑,等小文点的那出戏一出来,刚一开腔,潘大奶奶就对小文点头道:“果真陈奶奶说的对,这出比方才那出好多了。”

    “当不起赞呢,不过是听人家说起罢了!”小文笑着说了这么一句,又和潘大奶奶一起看戏,唱了几出戏,将掌灯时,众人也就告辞。

    小文走到二门处时,夏云已经等在那里,夏云的小脸红扑扑的,小文微微一嗅,就嗅到夏云身上有股淡淡的酒味,小文不由对夏云皱一下眉。

    夏云吐下舌,乖乖地瞧着小文和朱太太告辞,上了马车。上车之后,夏云才对小文道:“奶奶,并不是我想喝,而是他们……”

    “他们拉着灌是不是?你啊,总要经过几次应酬,才会晓得,如何拒绝。”小文的话让夏云的眼睁大些:“奶奶,您的意思,以后,我们还会有这样的应酬?”

第74章 筹划() 
“当然会有!”小文瞧着夏云笑着道:“不但会有,以后,我们家就会有更多的下人,那时你手下就可以有人,那时你……”小文停住不再说话,刚进陈府的时候,嬷嬷们教导着,可要好好地学,以后成了大丫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说一句,周围人都连连点头,那才叫风光呢。

    那时候小文觉得,会在陈府待一辈子,后来才晓得,不过三年五年就完了,谁又和谁在一辈子呢?

    “奶奶,您怎么不说下去?”夏云的声音又响起,小文抬头对她笑笑:“还说什么呢?你这丫头,以后可要学着些,别别人给你灌酒,你就喝下去。”

    夏云的脸又是一红,张口打个哈欠,忙用手把嘴捂住,接着小声问小文:“奶奶,我今儿见了几个姐姐,她们说话不但和气,瞧她们身上穿的,也比别人穿的要好,以后,我们家也会这样吗?”

    小文屈指算了算,对夏云道:“会呢,只是到那时候,你只怕已经成婚了。”成婚?夏云的脸又红彤彤的,接着就摇头:“我还小呢,奶奶和我说笑话。”

    “你来我身边都四年了,那时候才十岁,现在都十四了,再过两年,十七八岁了,难道我还留着你?”夏云用手捂住脸,羞涩更重,马车已经停下,夏云忙把手放下,跳下车来扶小文下车。

    邱奶娘抱着孩子在门口等着,见小文下车就忙迎上前:“今儿姐儿本来好好的,睡了中觉起来喂了几口,就开始闹。我瞧着,是想奶奶呢。就抱着出来门外走走,可巧奶奶就回来了。”

    小文从邱奶娘手中接过孩子,本在哭闹的孩子一见到小文就停下哭泣,被小文一抱在怀里,就破涕为笑。

    “果然姐儿想奶奶了,瞧瞧,这才多大一会儿,就不哭不闹了。”邱奶娘笑道,小文伸手摸了摸女儿的小肚子,又捏捏她的小脸,问着邱奶娘:“姐儿只怕是要长牙了,我方才瞧见她牙根有点白。”

    “是吗?”邱奶娘用指头点住孩子的下巴,果然看见一点点白色在牙床上。

    “哎,我孙女都长牙了,这日子过的可真快。”小文抱着孩子和邱奶娘进门,苏氏从堂屋里出来正好听见,笑着对孩子拍手,要把孩子抱过来。

    来福已经从堂屋里出来,扑上前抱住小文的腿:“娘,娘,妹妹不乖,一点也不乖。刚才哭了半天。瞧,我从不哭。”

    苏氏把孩子接过,小文捏下来福的脸,点下他额头:“是,妹妹哭,你不哭,可你瞧瞧你这张脸,都成小花猫了,也不好生洗洗。”

    来福被小文说的不好意思,一个劲地要小文抱。苏氏笑了:“你再这样,脸上的脏东西都蹭到你娘衣衫上去了,你娘今日可是去做客。穿的和平日不一样。”

    来福抬头,瞧着小文:“娘今儿打扮的真好看。”夏云噗嗤一声笑出来:“哥儿还会说好话了,这才多大的孩子?”

    众人说笑间已经走进堂屋,小文把女儿交给邱奶娘,要夏云打水进来,自己给儿子擦着脸:“也不晓得像谁?”

    “像爹!”来福一个疙瘩都没打,苏氏噗嗤一声也笑了:“说来,今儿的酒席怎么样,唱的什么戏?说起来,我也好几年没好好听戏了。”

    “婆婆要想去,下回就婆婆一起去。”小文给来福洗好脸,给他整理着衣衫,笑着对苏氏道。

    “我这生像,怎么好去呢?还是你们年轻媳妇去。再说了,别人要问我个什么,我答不上来,可怎么处?”苏氏的话让夏云笑了:“太太,话不是这样说的,奶奶告诉我,多笑少说话,多吃东西少喝酒。还有就是,别总盯着人瞧。您瞧啊,我不也和奶奶一起去应酬回来了,别人也没笑话我。”

    苏氏又忍俊不禁地笑了,瞧着儿媳,苏氏心中满是欢喜,这日子,这样才叫好。

    这头一次的应酬付过,小文也陆续接了好几张帖子,又去的,又不去的,又夫妻一起去的,也有小文或者陈宁单独去的。这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往下过,转眼又到了年底。

    总是去别人家赴席,也要回请一请,年年过年,都兴请春酒的,往年小文不过是请一请邻居们。今年小文想着,总是去人家赴席,今年索性就请两天,一天呢是请邻居们,另一天呢是请这些日子有应酬的人家。

    小文心中动了念头,也就和陈宁商量,陈宁听了就称好:“都说礼尚往来,哪有我们只去别人家,别人家不来我们这的。就办两日酒,我把那些生意上有来往的人也请一请。”

    “既然如此,还要请班子,寿春班我们虽请不起,也要请个说得过去的班子,厨子就从太白楼里请,我们家里服侍的人也少,索性就从太白楼里再请两个伙计过来,帮忙两日,大厨封上五两银子,伙计一人封一两银子,你瞧可妥当?”

    “自然妥当,不但妥当,还比我想的周到。”陈宁说着推窗望了望,接着摇头:“只是我们家这院子,虽然不小,总没有人家花园来的精致,不如,再……”

    “别说什么借上别人家花园的话,谁还不晓得我们的底细,就在这院里办,横竖家里厨房大,把这院子的大门开了,女客就坐这边,男客坐那边院子。到那日婆婆早早过来和我一起迎客。全灶在院子门边接菜,夏云负责上菜,婆子倒茶,她们也不是那样笨的,提前和她们说了,自然会的。人要再不够,把包家的那个丫鬟借过来就是,包家那丫头,也是个伶俐人。”

    小文张口就来,陈宁仔细想想,也没有什么好反对的,踌躇一下才道:“这样倒好,只是戏台子扎在那?”

    小文咬下唇,伸手往丈夫额头上点了下:“样样要我想,你是做什么用的?”陈宁笑着把妻子的手指头捏住:“你是我家的当家,自然是你想什么,我就听着就是。”

    小文噗嗤一声笑出来,陈宁也笑了,伸手把妻子抱紧。

    说笑归说笑,小文和陈宁又好好商量了一番,这才歇息。第二日小文又去和苏氏说,苏氏早就不操心这些事,小文说什么,她就点头。

    小文一口气说完,见苏氏只点头,小文笑着道:“婆婆,您也该挑一下媳妇的小刺,然后说,这事,我看这样行更妥,然后,媳妇就表示果然还是婆婆能干,这样办的更妥,婆婆也得了媳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