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如兰没想到这个青年人如此有趣,小孩子的故事讲的好,大人的故事也说的栩栩如生。顿时生出亲近之感。

“唐先生学识渊博,不知家中是做什么生意的?”

“忘了介绍自己了,这是我名片。”

唐剑行把印有南洋家电贸易有限公司的名片给郑郎和冯如兰分发了一张。

“哦,原来唐先生是做贸易生意的,不知此次来厦门考察什么?”

这个时代的家电,除了电灯就是收音机,家电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所以下意识的冯如兰把唐剑行当成做贸易的。

“是这样,我们公司打算在大陆投资设厂,另外还需要置办一批机器,打算到上海去看看,临行前一位了解大陆的朋友给我推荐了厦门机械制造厂,说这家厂实力不错,有很多德国产的机床,有能力加工定制一些部件,让我过来看看,只是在厦门没啥门路,还在跟他们厂里约时间。”

唐剑行这么说是经过考虑的,担心引起误会,所以干脆当做不清楚冯如兰是干什么的。

冯如兰听唐剑行这么一说,和郑郎都笑了起来。

“唐先生,鄙人就是厦门机械制造厂的董事长冯如兰。”

唐剑行故作惊讶地说道:“有眼不识泰山,冯老板见谅。”

“我们这是有缘啊,真应了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啊。没想到我们厦门机械制造厂的名声都跑到南洋去了,把你这个金凤凰引来了。中午我做东,一定去翠晚楼喝上一杯。吃了饭,我下午带你去看看厂子。我们的厂子在厦门甚至在中国都是算先进的,唐先生找我们做东西准没错。”

“那就听从冯大哥的安排,小弟就不客气了。”

“二姐夫我也要去,唐先生的故事这么好听,我想把它整理出来,唐先生没意见吧?”

郑谰瞪着眼睛,要是唐剑行敢不答应,大有势不两立的态势。

唐剑行想了一想故事的内容,并没有违反特区的限制性规定。于是点头答应。

“那敢情好,郑小姐感兴趣,我定当支持。”

“那好,等出了初稿,你一定要校核一遍。”

“一言为定,不过出版署名的时候,你不能写我的名字,非要加个名字的话,你就写佚名。”

虽然有点疑惑唐剑行的低调,但是想起如此经典的故事经自己的手整理出来,这是人生的一大快事,父亲一定也是喜欢的,高兴的没有多问。

下午,唐剑行在冯如兰的陪同之下参观了厦门机械加工厂。

厂子比较大,工人也有六十多人。设备有二十匹马力的柴油机、刨床、铣床、钻床、削床、轧床,最多的还是元车床,有十几台。一座化铁炉,一座锅炉。

这些设备在当时算是比较先进了,基本都是德国货,没十万元办不下来。

当然这点东西唐剑行是看不上眼的,离他的要求差距太远。

冯如兰在介绍的时候,一直观察唐剑行的反应,见他默默不言,好像兴趣不大。

不无失望的问道:“唐贤弟,不知你对机械厂有什么看法?”

“冯大哥,实不相瞒,贵厂的生产能力如果不扩大的话,可能对我们帮助不大。”

冯如兰内心一跳,他的厂子基本包揽了整个福建沿海的机械加工机械维修业务,本来今年世道混乱,还担心工作排不满,没想到在唐剑行眼里生产能力太弱,那他要多大的生产能力?

“不知唐贤弟有多大的需求量?”

“冯大哥,我看贵厂一年生产螺丝螺帽,小铸件不会超过一千吨吧?”

“恩,差不多每年八九百吨。”

“冯大哥,除非您打算把厂子的生产能力扩大到年产五万吨,才能勉强满足我们的短期需求。”

“啊。”不仅冯如兰吃惊,连知道一点情况的郑郎都吓了一跳。

年产五万吨!知道要多少人,多大厂房,多少机器吗?全国都没有这种厂。

“冯大哥,我知道大陆还没有这样的厂子,美国和德国达到这种规模的也不多。不过,我们这次来就是要考察几个合作伙伴,建设这样的厂子。”

冯如兰试探的问道:“唐贤弟,这样的厂子投资不小哦?”

“钱不是问题,关键是合格的工人,完善的管理程序。冯大哥厂子的工人师傅手艺我看还是不错的,只是人少了一点,起码再培养招聘十倍才能达成目标,设备和场地也远远不够。请恕我直言,冯大哥的厂子基本没有管理,这样的生产完全没办法做到我们的要求。”

原本我们的打算是找几家合格的工厂代为加工要求的产品,现在看来是我想的天真了。如果冯大哥有意的话,我想给冯大哥谈谈合作的可能性。”

冯如兰谨慎的答道:“请唐贤弟说说你的想法。”

“原则上,我们公司不愿成为公司的大股东,我们也不谋求公司的管理权,但是公司的生产流程、质量保证体系、人员培训体系、物料管理体系、财务体系必须实行我们的规范要求。总的投资规模我看以一百五十万比较合适,我们公司可以出资五十万现金及技术入股占公司35%的股份,并在五年内股权逐步减少到10%,股权按市价转让给其他股东或者其他投资人。”

冯如兰问道:“那每年贵公司的需求能保证吗?”

特区对标准件及紧固件的需求,唐剑行是非常清楚的,五年内即使投资十个这样的厂都跟不上特区的需求。特区未来工业化所需的标准件,可以说是天文数字级的。现代工业离开标准件就要垮干,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冯大哥,只要新厂合作合同一签,我就下五万吨订单,10%的预付款。如何?”

“唐贤弟果然有备而来,此时,我找股东和家父商量一下,明天我们详谈。”

“行!希望中国的第一个现代化工厂能在冯大哥的手中起来。”

“唐贤弟的期望让我热血沸腾啊。”

二十四、伪“华南国”事件(三)

鼓浪屿新月山庄,大日本南支派遣特务机关厦门秘密据点。

情报人员再一次把唐剑行一行的情报等级编为丁级,意味着对唐剑行等人的定性为观察级。

从昨天开始,机关就接到多起疑是被跟踪事件报告,但无一例被证实,这个情况引起了泽重刚的警觉,目前整个机关都在为华南起事做准备,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前功尽弃,为此他还专门约见了国民政府军事特派员杜启云了解情况,一下午兜兜转转套话都没有发现,杜启云有反水的迹象,南昌行营那里也没有传出有特别计划。

那么这一切都是高度紧张导致的错觉?泽重信不相信,一个人有错觉可以看做是偶然,但是这么多人集中有这个感觉,那绝对不是错觉,是有多人在关注盯梢日本特务机关。

除了杜启云和南昌行营,还有谁?共党?不太像!就目前的局势他们还没有时间会把目光盯到厦门。

泽重刚忽然想起了什么,脸色一紧,自语道:“难道是英国人察觉到了我们的计划?”

在华南,最有可能破坏日本人计划的莫过于是英国人。英国在华利益,尤其是在华南的利益巨大,他们多次在国际公开场合警告过日本人,不要把手伸进南方,挑衅大英帝国的底线。

泽重刚用他的逻辑断定,此次发起跟踪行为的背后策划者一定是英国人开的增裕洋行,他们是英国在华最大军火商,也许是这次在帝国采购的军火引起了他们的关注。

想清楚了威胁的来源,泽重刚倒是松了口气,只要武器明天晚上到达厦门港,等英国人搞清楚事情的真相,事情早就有了结果。后面的外交问题那是帝国的事情,历史雄辩的证明,强大的帝国才有强大的外交。

“小林君,即刻电令长泰独立师张老啌师长,同安独立师叶文龙师长,金门独立师林双根师长于明日晚带一连人马来厦门磋商大事,并给他们换装。另外,让邱十二加快进度,务必在三日内说服厦门保安团支持新政府,告诉厦门副市长杨沫新政府一建立,他这个新总理要安抚好本城各级官员,务必不能出现失控的乱子,他们两人的经费再加十万。”

“嗐!”

“对了,增裕洋行那里你安排人给他们搞点事,警告他们一下。不过要注意分寸。”

“唐哥,目标标定的工作基本完成了,这里的同志们都看了照片,每个人都标上了人名,第一批数据特区信息中心已经整理出了报告。你看。”总参二处邓刚少尉把报告给唐剑行看。

唐剑行翻看了一遍,指着报告问道:“确定是新月山庄?”

“预警机监控和当地同志的判断,都认为日本特务机关的中心就是在新月山庄。唐哥你看,新月山庄背靠鼓浪屿的旗山,面对鹭江,任何试图接近新月山庄,都必须渡江,而进入新月山庄唯一的通道就是山庄门口的度口,这个渡口外人是进不去的,以前就有不知情的渔民进入此处被打死过。”

邓刚继续说道:“昨天一天,共有三十多个监控目标进入新月山庄。”

邓刚说完,专门负责情报的机要秘书拿了一份电报进来。

“唐哥,预警机刚刚截获情报,明天晚上泽重刚计划在厦门召集大型会议,商讨华南国事变具体实施步骤,核心人员超过两百,加上各地过来的土匪卫队,总人数在千人左右。另外,情报中提到明晚有一军火船抵达厦门港,是装备以土匪为中心成立的独立师。具体信息不详。”

“哈哈,这消息来的及时,宁司令一定有办法查处这艘军火船的详细信息,这个消息我转给总部处理。宁司令这段时间都被武器装备急出火来了,小鬼子这船货肯定到不了港了。泽重刚这个大礼送的及时啊!”

邓刚和机要秘书就是笑,为这事信息中心的几个负责人都被催的团团转,到处收集历史数据寻找合适的目标。

“二叔,告诉你个好消息!”

“剑行啊,是不是你跟那个小姑娘谈上对象了?”

“二叔,你说啥啊。是哪个小子乱咬舌头,败坏我的名声。”

“这是同志们关心你,看传过来的照片,涵韵都说你有眼光。”

“这哪跟哪啊,二叔,你到底要不要听好消息啊?”

“听着呢,你说,”

“刚刚收到情报,小日本有一条船明天晚上到厦门港,你猜船上是什么?”

电话那头一顿,传来宁海涛提高了声调的语音。

“武器?你小子不会骗我吧?”

“呵呵,是泽重刚老鬼子从日本购买的武器,准备装备他那三个土匪师。”

“情报确切吗?”

“千真万确!只是目前不清楚船在哪里?是哪条船?”

“我马上让信息中心查,你这里也加紧行动搞清楚这艘船的名称,并且通知七中队,让他们做好准备,一旦船只确定,马上出发给我抢了!”

“是,另外一个消息,厦门日本谍报机关的总部已经确认,计划明天夜间实施斩首行动!”

“好,要认真准备,小心策划,务必把敌人一网打尽!特区的导弹用一个少一颗,一定要炸出成绩!”

各方正在为各自的目标努力时,厦门机械制造厂的股东也正在进行一场意义深远的表决。

五个股东,人手一本厚厚的“厦门标准件制造有限公司”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是唐剑行通过特区局域网搜到的类似项目计划书,局部改一下就能现成用的。

报告分多个章节,包括企业选址、厂房设计、周边配套、原料来源、运输条件、质量保证、员工培训、资金计划、技术标准甚至连劳动保护都详细到,每年多少号之前必须由厂方组织进行身体健康情况检查。

投资、股权及盈利能力每一样都说的清清楚楚,股东权利,财务制度,审计制度样样说在前头。

那些股东甚至想不出还有什么东西需要修改。

看到报告中彩色的厂方效果图,跟现在的厂子一比,也就知道两者的差距有多么巨大。

冯如兰主持的会议,他问道:“各位董事,南洋家电贸易公司做的报告,你都看了,说说大家的意见,我们到底要不要跟他们合作?”

“冯董,虽然我还没有见过他们,但是就凭这份策划书,我就赞成与他们合作。看了这份策划书,我的直觉告诉我,人家就是拿着这份策划书自己另起路灶,所花的时间也多不了太多,就能完成一座现代化的标准件工厂,到那个时候,我们连喝西北风的机会都没了。”

其他股东也早被计划书征服,都赞同合股的建议。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们讨论第二个议程,增资扩股。总股本150万,南洋家电贸易公司投资50万加技术入股,占公司35%。现有公司的装备、材料及人员作价30万,剩余70万由原有股东优先按必烈认购,否则按弃权处理。股权将卖个其他投资人。”

剩下的就是筹钱的问题,五个股东一家出资十来万,便能实现增资扩股,个别有困难的,股权也被现有股东买走。开玩笑,光看这个计划书,一年的收成就能收回投资,这样的生意谁愿意放弃。

股东内部表决之后,下午,冯如兰就代表厦门机械制造厂与南洋家电贸易有限公司签署了两个合同。一个是“厦门标准件制造有限公司”投资合股协议。二是南洋家电贸易公司与厦门标准件制造有限公司签订了年生产五万吨标准件加工合同。

根据计划书,南洋家电贸易公司应在新公司注册完毕十五个工作日完成注资,也就是最迟不超过本月20日。

特区现在的资金处于极度缺乏状态,不仅南洋物流贸易公司短期需支付出去超过一百万元,两个月内的支出大概在三百万左右。而两个月内物流公司的产值约能达到一百七十万左右。资金缺口有一百多万。

而南洋家电贸易公司尚处于前期投资阶段,除了投资所需五十万,五万吨标准件的预付款达200万银元,一年内光标准件一项,支出需要2000万银元。

除了标准件,特区需要的东西多如牛毛,光钢铁原料一项需求种类超过十项,还有种类繁多,需求数量巨大的建筑材料,急需建立的纺织工业、造纸业、重型机械工业、特种冶金、玻璃制造业。。。。。对于特区的人来说,没有任何一个工业体系可以放慢脚步,整个特区的脚步已经不由自主的加快。

这一切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从721号反馈的消息看来,只要他们顺利归来,短期内的资金问题就能解决。

琉球群岛海域。

三洋丸号日本商船按原计划行驶,目标厦门港。

船长有山塚登记完航海日志,再次津津有味地看起《浮城物语》,作为黑龙会中有理想的青年船长,有山塚非常看不起那些不读书没有思想的人,他利用一切有效时间自觉学习各种著作。

像所有日本年轻人一样,对日本有着狂热的激情,高速发展的经济、对俄、对中外交、军事节节胜利,刺激着有山塚内心澎湃的激情,在这情形一片大好之下,有山塚和其他日本人一样期望政府指引前进的方向,但是日本内阁措辞晦涩的表达方式让他开始不满,思想开始有点迷茫,到底接下来该干点什么?

日本内阁的指导思想并没有统一,一部分政治家认为,日本应抓紧时间巩固现有成绩,把满洲变成第二个朝鲜,最终实现并入日本。另一部政治家认为,中国国内政治极端混乱是日本千载难遇的时机,错过之后机会不再,决策者将成为日本的罪人,积极主张发动事变,让更多的区域脱离中国政府实现自治,达到蚕食中国,以中国资源支持日本国内快速发展的目的。

至于立刻发动战争武力征服中国的那种狂妄思想还没有在上层出现,但是日本国内激进分子中,这种思想开始蔓延。尤其是投身对华特务机关的日本人,更是无所顾忌。

很多鼓吹军国主义思想的作品在日本国内兴起。有山塚看到原驻华大使矢野文雄写到:“我等生在这个地球上,也就应有横行全球的自由。焉有因为生于日本,便只能活动于日本之理,我等既已生于地球,就应以地球为舞台,成就稀世大业,……西洋人种以地球作为功名之地,而日本人以日本国作为功名之地,岂非不堪痛息?我等今将蹂躏整个地球,席卷无人之地,为日本开拓数十倍之大版图,以献于(天皇)陛下”顿时内心激动拍着桌子痛快的吼道:痛快!万载!

“这次货物送到,一定要请泽重君同意我参加事变。为帝国的扩张建立功勋!”

三洋丸号排水量两千吨,航行速度30节,是枞级驱逐舰改装的武装商船,黑龙会的产业。这次泽重刚华南国事变所需的军火,都是由黑龙会代为操办的,运输当然也有黑龙会自己的船负责。

为准备此次事变,黑龙会也有多人参与到泽重刚的行动之中。有山塚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没有错的,事变一旦成功,华南国建立,参与人都将名垂青史,受日本国民仰视,这样的机会对要求上进的青年来说是决不能放过的。

于是有山塚做了一件用现代军事眼光来看,极其愚蠢的事!在东海附近洋面通过无线电向泽重刚发了一份表忠心的电报,而且内容涉及到军火。

特区信息中心一直对受到怀疑的船只进行着电子监听,就是这份不合时宜的电报,第一时间被截获,经特区信息中心情报处超级计算机解码,电报的内容完整的呈现在宁海涛面前。

“再狡猾你也猜不到,这盘菜是我们点的。通知相关单位,目标已确定,立刻行动。命令徐州号做好接应工作。”

二十五、伪“华南国”事件(四)

迎接本周三江推荐复核,周四加更一篇。

前进基地,一架小喜鹊无人机接到命令,直接从永定上空转向东北,往东海洋面出发。

“指挥中心,06、07准备完毕,请求起飞。”

七中队的中队长谢长炳带队,两架海鹰直升机执行本次任务。

KJ-3000预警机确认空域安全后,下达命令:“2号明白,06、07允许起飞,航向087,风力四级。”

巨大的直升机桨叶刮起狂风,两架海鹰直升机腾空而起,前进基地的人,没有几个明白,他们这次的任务并不是护航那么简单。

天色已经开始变黑,谭门岛海军基地附近。

重庆号航空母舰甲板。

这艘甲板长度超过标准运动场一周,排水量超过好几百个标准游泳池的海上巨无霸。即使在黑夜之中都像一座移动的城市。

事实上这个城市的居民超过七千多人,造价可以用来修200公里高速公路,可这仅仅才是他的主体。

甲板上停的折叠翼J30每一架的价值都顶的上一座三十层的楼房,而这个甲板上最多停靠整整八十多架J30。

整个移动城市中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